心理咨询下诊断
心理问题原因诊断三要素

心理问题原因诊断的三要素
心理咨询师在对来访者进行心理诊断过程中,必须对来访者进行深入分析,全面了解来访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的具体情况方能做出正确的心理问题原因诊断,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来访者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尤其是在心理咨询师案例攥写中,三要素是必备的写作范式。
具体三要素的内容总结如下:
一、生理原因
1.生长情况
(1)遗传因素所导致精神方面的问题。
(2)发育不良、肢体创伤、躯体疾病。
(3)生理缺陷、肢体残疾等导致的结果。
2.年龄因素
(1)青春期自卑、焦虑、抑郁。
(2)青春期,性意识性冲动。
(3)更年期考虑更年期综合征
二、心理原因
1.认知偏差
(1)成长过程中负性经历内化为认知偏差。
(2)自我防御机制不完善导致不合理信念。
2.负性情绪: 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错误观念、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3.情感表现
4.意志行为
5.人格特征
三、社会原因
1.人际关系中的社会支持
(1)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观念和自身的生活经历内化为求助自己的认知。
(2)与父母关系、升职下岗、家庭教养方式可导致认知偏差和人格扭曲。
(3)缺乏社会支持系统有效帮助,未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理解关注和指导。
2.社会交往中的重大事件
(1)家庭变故、婚姻破裂、丧失亲人、挚友绝交都会造成心理障碍。
(2)错误评价、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观念冲突都会引发心理冲突。
(3)社会压力、人际冲突、司法诉讼等负性生活事件导致心理问题。
案例问答答题技巧004——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

案例问答答题技巧基本思路:理资料、找症状、下诊断、究原因、选测验、定目标、评效果、提转介——背资料提纲。
答题技巧:先框架,再填内容,再括号内引案例原话。
与诊断有关的无症状,如无幻觉妄想也给出。
答题操作:同英语阅读题,浏览一般资料和主诉、读题干、划关键词——时间出现须注意、做题目。
题目概况:案例选择题一万字,完成一百个选择题。
案例问答题目约一千字,完成四道问答论述题。
时间分配:两部分各占一小时。
前部分可能时间稍紧,所以如果有疑难处,先做记号留着,不停留。
答题原则:案例回答是八股文,如果时间不是十分充分,也要写上关键词,如答对,可能会给满分。
评分影响:填多填错不扣分,少填要扣分。
案例问答题最容易得分,关键是要留出足够的答题时间。
常见问题回答框架:一、请对求助者的个人成长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要点:☆一般资料、成长史资料、目前状态资料、主诉及心理测量结果。
☆根据临床资料整理内容,缺什么就收集什么,什么不齐补什么。
1、一般状况资料(1)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
(2)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
2、个人成长资料(1)按社会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
(2)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
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
○婴幼儿时期○童年(身体发育、家庭、事件、亲子关系……)○少年(青春期发育、亲子关系、学校、交友、性心理……)○青年(偶像、就业、恋爱婚姻、社交……)○成年——个人成长史中的重大转折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注:案例中可能呈现括号中的内容,有多少写多少。
二、请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分类整理。
1.心理功能状态——精神状态•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模式、人格特征方面依次填写。
2.生理功能状态——身体状态•睡眠、饮食、头痛、性功能失调等,躯体疾病、异常感觉。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流程分析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流程分析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帮助个体克服心理困扰和提升心理健康的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分析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流程,并探讨其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方面的作用。
一、初次咨询心理咨询的第一步通常是初次咨询。
在初次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与个体建立联系,并开始了解个体的背景和当前问题。
个体可以通过口述的方式表达其内心感受和困扰,而心理咨询师则会倾听并提供支持和理解。
初次咨询的目的在于建立信任关系,并为接下来的治疗过程提供基础。
在这个阶段,心理咨询师通常会收集个体的个人信息,如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社交关系等,并与个体一同明确问题的性质和治疗目标。
二、评估和诊断心理咨询中的评估和诊断阶段是为了更深入了解个体的问题,并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法。
在这个阶段,心理咨询师使用各种评估工具和技术,如面谈、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等,来收集更详细的信息。
通过评估和诊断,心理咨询师可以确定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辨别出潜在的心理问题。
这有助于为个体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确保治疗过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制定治疗计划制定治疗计划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流程中的重要一步。
在这个阶段,心理咨询师与个体一同讨论和制定具体的治疗目标,并确定适合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治疗计划的制定应基于个体的需求和问题的特点。
例如,如果个体面临焦虑症的挑战,治疗计划可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放松技巧的使用。
而对于抑郁症患者,治疗计划可能更侧重于心理支持和情绪调节技巧的训练。
治疗计划的目标是帮助个体发展健康的应对机制,并掌握应对问题的技能。
通过与心理咨询师合作,个体可以学习有效地应对心理困扰,并逐步恢复并提升心理健康。
四、治疗过程治疗过程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核心阶段。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与个体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使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来促进个体的自我认识和改变。
心理治疗的过程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比如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疗法和心理动力学疗法等。
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心理诊断思路.doc

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心理诊断思路1、找症状(生理、心理、社会)2、下诊断(明确、具体、详细)3、立依据(定性、定量分析)4、作鉴别(相近、相似、同类)5、觅原因(生理、心理、社会)6、举措施(诊断、咨询、测量)7、定方案(目标、责权义、次数时间、方法、原理、效果评价、费用及相关说明)8、作评估(五维度或四方面)神经症与器质性疾病/人格障碍的鉴别神经症症状典型而持久的病人,即使的确有内科疾病,神经症的诊断仍然是可以成立的。
神经症病人绝大部分都有人格障碍的基础神经症:必须具备持久的心理冲突不同类型的神经症: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不典型的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精神:易兴奋易疲劳情绪: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感到痛苦,常常向别人倾诉,寻求帮助或治疗感到控制不了或者摆脱不了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相称生理: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轻度或者中度障碍焦虑神经症特点:1、有焦虑的情绪体验:对未来的担心和害怕,并且没有事实的依据。
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无力感2、有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走来走去类型:1、急性焦虑发作:突然发作,不可预期,濒死感2、广泛性焦虑:提心吊胆、紧张不安、运动性不安恐惧神经症:害怕与处境不相称;感到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强迫性神经症:强迫行为或强迫观念;强迫与反强迫;持久的精神痛苦疑病神经症:对健康过虑;对身体的过分注意;感觉过敏;疑病观念抑郁神经症-恶劣心境(抑郁症):有心理冲突,兴趣的减退甚至丧失;对前途悲观;无助感;精神疲惫;自我评价低;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常有自杀念头甚至是自杀行为:自罪和自责抑郁:没有心理冲突内源性抑郁:药物治疗常见人格障碍的特点偏离性人格障碍:猜疑和偏执为分裂性人格障碍:观念、行为和外貌的奇特、情感冷淡,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冷酷无情冲动性人格障碍: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表演性人格障碍: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主义强迫性人格障碍:过分谨小慎微、严格要求、完美主义,内心不安全感焦虑性人格障碍: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自卑依赖性人格障碍:过分依赖识别病因:1.生物学因素:躯体疾病,年龄,性别2.社会性因素:生活事件,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文化3.心理因素:错误认知或错误观念;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事的持久偏见;记忆中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反逻辑性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价值观的偏离;心理发育停滞测验的实施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由汉密尔顿(Hamilton)于1960年编制,是临床上评定抑郁状态时应用得最为普遍的量表。
心理咨询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有助于咨询师全面了解 来访者的问题,制定合适的咨询 计划,确保咨询的有效性和安全 性。
初步诊断的流程和内容
收集基本信息
咨询师通过与来访者的交流, 了解其基本信息,包括年龄、
性别、职业、婚姻状况等。
评估心理健康状况
评估来访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包括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 ,以及是否有自杀或伤害他人 的风险。
运用有效的咨询技巧
02
在咨询过程中,运用有效的咨询技巧,如倾听、提问、反馈、
引导思考等,以促进来访者的自我探索和改变。
灵活调整咨询方法和技巧
03
在咨询过程中,根据来访者的反馈和变化,灵活调整咨询方法
和技巧,以确保咨询效果的最大化。
制定咨询时间和频率
确定合适的咨询时间
根据来访者的日程安排和咨询目标,确定合适的咨询时间,确保 来访者能够按时参与咨询。
确定初步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1 2 3
制定初步的诊断
在初步评估和判断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学理论和 临床经验,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诊断, 明确问题的性质和程度。
设计初步的治疗方案
根据初步诊断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 括治疗目标、治疗方式、治疗周期等,为后续的 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
与求助者沟通治疗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与来访者共同确定咨 询目标和内容,包括解决的具体问题 和期望达到的效果。
制定咨询计划
根据咨询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咨 询计划,包括咨询方法、技巧、时间 和频率等安排。
选择合适的咨询方法和技巧
选择适合来访者的咨询方法
01
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和咨询目标,选择适合的咨询方法,如
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精神分析等。
心理咨询员的心理诊断1-1(初诊接待、初步诊断)

一般资料整理
生活状况
(1)居住条件
(2)日常活动内容、活动场所
(3)生活方式和习惯
(4)近期生活方式有无重大改变
一般资料整理
婚姻家庭
(1)一般婚姻状况,婚姻关系是否满意 (2)婚姻中有无重大事件发生,事件原因中有 无道德和文化因素 (3)家庭组成成员,对家庭成员的看法,分工, 地位 (4)家庭事件及原因,有无道德、文化因素
使用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诊断的资料
操作步骤(摄入性谈话)
(一)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二)确定提问方式
(三)倾听
(四)控制谈话方向
(五)对谈话内容归类
(六)结束谈话
(一)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1.求助者提出的求助内容:如小孩学习问题 2.接待过程中观察到的疑点:如情绪问题
1.衣着:整齐,得体
2. 肢体语言:
坐姿——表现出平等、对来访者很感兴趣
表情——平和:不可板面孔,不可喜笑颜开 距离——正常社交距离(1.5米左右) 目光的接触:很少中断的、自然的、直接的目光接 触,不时点头,120° ?
操作步骤(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二、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
1.起立迎接来访者,以手示意定坐,平和地
6
谈话内容:
根据目的而定,p12。可接受性、针对性、积 极性、关键性、探索性、鉴别性。
7
谈话法的有效性:
对诊断有肯定的作用
影响因素多(会谈的目的、种类、当时情境、
不同患者、会谈者水平等有关)
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
态度必须保持中立 提问中避免失误 不讲任何题外话 不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换话题 谈话后不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结束语要诚恳、客气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心理咨询案例一、一般资料王,男,闵行区某小学五年级学生。
一个好家庭,有一个新生婴儿。
王为人谨慎,擅长手工。
他曾经自己研发过水泵,性格内向。
他很少和班上的其他人争论。
最后一周,无法学习,情绪不高,经常无缘无故的哭。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一周来心情极度痛苦,常常无缘无故放声大哭,自己不能控制,想找原因,却找不到。
个人陈述:过去一段时间,回到家压力很大,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压力比较大,常常和自己因一些小事情争辩,甚至大声地责骂,王某觉得父亲不爱自己,太无理取闹,母亲因为前段时间生了二宝,花了很多的时间照顾二宝,事情多,常常会忽略家里一些事情,自己上一周提醒母亲疏忽并做错了一件事情,母亲并没有接受,反而说自己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一心都在琐事上,自己觉得母亲现在变了,脾气暴躁,不能理解自己,对自己关注也少了。
在学校里,自己正常学习,一般不会主动招惹别人,但自己周围有几个同学,自己明明在做自己的事情,总是在打扰自己,自己说了一下,依然没有解决,自己很生气但和无奈,觉得不好和女生大声争吵,说算了,每次出现争执的时候,自己都忍耐。
所以最近常常内心失落,情绪不高。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咨询师观察到,王某衣着整洁,说话谈吐正常,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倦怠,痛苦,烦躁,无奈。
他的老师反映王总是努力学习。
最近学习热情降低,作业交晚,上课表现差。
四、评估与诊断1、诊断:一般心理问题根据王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其家族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
王本人知晓症状,有就医行为,无精神病幻觉或妄想。
根据精神活动正常和异常三原则,可以排除王有严重精神疾病。
王某目前心理与行为问题是由其沟通问题的事情引起,为近期发生,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不良情绪持续一周左右,社会功能轻微受损,不愿意与同学交流,学习积极性降低,反应内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2、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相鉴别:求助者对自己的症状有自知力,系主动前来求助,经观察发现无逻辑思维混乱且不伴有感知觉异常及妄想、幻觉,可排除精神病(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初始反应强度强,反应已普遍化,对社会功能有严重影响,病程2个月以上。
心理咨询师的心理诊断技能(新三级)

WENKU DESIGN
PART 04
心理咨询中的倾听技能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倾听的重要性与意义
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倾听,咨询师能够展示出对来访者的尊重和 理解,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收集信息
倾听是获取来访者信息的主要途径,有助于咨询 师全面了解来访者的问题和背景。
促进思考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分类
根据诊断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心理诊 断可分为发展性心理诊断、健康性心 理诊断和病理性心理诊断三种类型。
心理诊断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理诊断是指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 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来访者的观察 、谈话、测验等手段,对其心理问题 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分类
根据诊断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心理诊 断可分为发展性心理诊断、健康性心 理诊断和病理性心理诊断三种类型。
观察分析
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心理咨询师需要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这包括分析来访者的情绪状态、思维模式、 行为模式等,以及这些状态和模式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关系。通过深入分析,咨询师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来访者的 问题和需求,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咨询和治疗计划。
PART 04
心理咨询中的倾听技能
REPORTING
倾听的方法与技巧
积极关注
咨询师应将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 语信息都纳入关注范围,表现出
对来访者的兴趣和关心。
开放式提问
使用开放式提问可以引导来访者更 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 “你能告诉我更多关于这件事的情 况吗?”
澄清与确认
咨询师需要对来访者的表达进行澄 清和确认,以确保自己正确理解了 来访者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诊断、列依据——给出可能的诊断。
☆下诊断时列依据可视情况不引述原话。
一、一般心理问题
♫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须满足条件: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不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情绪反应没有泛化。
1.现实因素激发——因
•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
(常形冲突)
2.持续时间较短——时
•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满1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2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不是心理冲突持续)
3.社会功能常态——度
•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理智控制下,人格没有明显异常,行为不失常态,生活学习社交基本正常,但效率下降。
4.反应没有泛化
•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二、严重心理问题
♫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强烈刺激、时间持久、反应强烈、反应泛化。
1.强烈刺激——因
•引发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
求助者体验着痛苦情绪。
(没有引发心理冲突,而是直接导致痛苦情绪)
2.时间持久——时
•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3.功能受损——度
•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
(1)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
(2)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干预难以解脱;
(3)社会功能受损——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
4.反应泛化
•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情绪反应对象被泛化。
三、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还没有把握诊断是还是不是神经症,但可以给予可疑诊断。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从五个方面诊断:心理冲突、持续时间、精神痛苦、症状泛化、功能受损。
1.变形冲突——因
•非现实非道德性因素引发内心冲突,即引发原因只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事情且不带有
1.严格按规范从大到小给出本案例明确诊断,三级心理异常内容仅限于神经症,疑病症考得较多。
2.难断强迫症或焦虑症,别直接下结论,要逐层来,先诊断为非精神障碍疾病,再确诊为神经症。
3.在上述诊断过程中,诊断依据尽量略写,可一笔带过。
小类诊断如没把握也要给出,不能略去。
4.如题目未问及如何与精神病和其他心理问题相鉴别,做题时也要进行鉴别,并视时间情况详略。
5.如问诊断依据,也从大类到小类,视情况详略填写,重复不要太多。
鉴别诊断答题也按此进行。
诊断流程:即使是一般心理问题,先从三原则入手,以改卷人的偏好,往往也会酌情给分。
Ⅰ.根据有无自知力、是否主动求治、有无逻辑思维混乱、有无幻觉妄想、三原则确定正常心理或异常心理(排除精神疾病)
Ⅱ.判断心理健康还是心理不健康(神经症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不统一)
Ⅲ.根据四条标准明确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还是神经症Ⅳ.根据主导症状确定心理障碍在症状分类中的位置(大类如神经症)
Ⅴ.诊断心理障碍具体性质(小类如恐怖性神经症)
Ⅵ.根据症状表现,以三原则鉴别大类开始,再鉴别同类心理问题(如疑病症、强迫症、焦虑症)。
具体操作:在完成Ⅰ、Ⅱ、Ⅲ、Ⅳ步骤基础上,Ⅴ、Ⅵ两步可以合并,并按CCMD格式给出诊断。
填写格式: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恐怖性神经症、社交恐怖症。
诊断依据:①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逻辑思维混乱幻觉妄想、按照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重性精神病;
②变形冲突;③精神痛苦;④病程持续时间持久;⑤社会功能受损;⑥内容充分泛化;——神经症
⑦恐怖或恐惧症状;——恐怖症⑧害怕对象为人际接触、在人群中被人审视。
——社交恐怖症
⑨心理测量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诊断。
CCMD式:a.严重标准:精神痛苦;社会功能已经受损;内容充分泛化。
(即四条标准中的3、4、5)
b.病程标准:病程持续时间持久(两年多来,从不与人多讲话)。
c.症状标准:恐怖或恐惧症状。
害怕对象为人际接触、在人群中被人审视(与人讲话不敢直视,眼睛躲闪)。
d.排除标准:害怕对象不是特定场所,排除场所恐怖;害怕对象为非特定事物,排除特定恐怖。
没有焦虑、强迫主导症状,排除焦虑症和强迫症。
——根据ab项诊断为神经症,根据c项诊断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根据d项排除焦虑症和强迫症。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