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

2022-202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考试结束后, 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 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 作答选择题, 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 请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 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 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 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 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句子中, 修辞方法运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 借代是很常见的手法, 例如: “千里共婵娟”中“婵娟”代指“月亮”, “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代指“史册”。

B.“这块水晶里, 包着红屋顶, 黄草山, 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一句中的“水晶”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这时雨也并不可怕, 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 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一句中将“毛孔”比作“嘴”, 很形象。

D. 设问在句中起强调的作用, 比如“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 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 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 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B. 为了让舰载战斗机上舰, 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 多少科学家殚精竭虑, 青丝变白发。

C.那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小学”, 非常简陋, 除了两排瓦房教室, 便一无所有。

D.带上你的相机, 在雪后如仙境般的庐山浮光掠影, 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秋天就是这样, 把叶子纷纷抖落, 把人的思念纷纷挂上枝头。

B. 紫禁城的中轴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 这条线全长大概约是八公里。

2024年苏州市吴江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苏州市吴江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苏州市吴江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山峰眉目含情,碧水波光有意。

苏州就像一朵(bó)________在水上的睡莲。

当淡淡的烟雾从太湖袅袅升起,淡梦一般笼了天际时,苏州变得有些缥缈朦(lóng)________起来。

日出,一处处形状各异的水面像一片片花瓣,泛着粼粼波光。

一个个古村镇风韵绰约,似乎只待丝竹声起,便翩翩起舞。

此时,撑一叶(piān)_______舟在太湖上荡漾,便可见一船船的红菱雪藕被送进了古镇集市。

鲜紫的菱角个儿大,壳薄饱满,用手剥开,里面乳白的菱肉脆嫩甜爽。

雪藕曾是皇宫里的贡品,孔小,质地细腻,清醇甘美。

雪藕光洁的外形常常被比喻为长着皓腕的红粉佳人。

姑苏的妩媚和灵动源于苏州的水,千万年间,苏州水慢慢凝聚成苏州人特有的一种品性、精神和文化。

苏州水看似温婉柔软,可骨子里不乏硬(lǎng)______雄健,足以①、②、③。

苏州的水,是多少年来苏州人追逐美好天堂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①(bó)在②朦(lóng)③(piān)舟④硬(lǎng)(2)语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作修改。

(3)根据语境,下列词语填入横线处,顺序最合适的是()A.①连天下②畅交通③开襟怀B.①开襟怀②连天下③畅交通C.①畅交通②连天下③开襟怀D.①畅交通②开襟怀③连天下二、名句名篇默写2.根据语境,补写出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作品。

胸怀家国天下,肩扛使命担当,是历代爱国文人的本色。

岑参戍边,“将军角弓不得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不畏严寒,恪尽职守;苏轼打猎,“,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报效朝廷,壮心不已;(填人名)梦回沙场,“醉里挑灯看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激昂悲壮,渴望建功;文天祥兵败被俘,“?”(《过零丁洋》),舍生取义,视死如归;诸葛亮临危受命,“受任于败军之际,”(《》),心系社稷,忠贞不二。

2024届江苏省苏州地区校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苏州地区校中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苏州地区校中考语文四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学常识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中孙悟空敌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观音菩萨降妖,最后红孩儿被降服,做了善财童子。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东晋时期的诗歌305首。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营养不良,头发就显得发黄而纤柔。

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童年。

D.《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18年,小说通篇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故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脏款执拗跋涉文质彬彬B.碟片焕然谛结昭然若揭C.荫庇磊落懈怠相德益彰D.馈赠逞强褪色沥尽心血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中利立浦特小人国的宫廷游戏有两种,一种是绳上跳舞,另一种是在棍子上跳来爬去。

B.冰心生信奉“爱的哲学”,《繁星·春水》是她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C.《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作品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D.《童年》中阿廖沙的舅舅叫“好事情”去扛大个儿十字架,结果好事情”不幸被十字架压死了。

4.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②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岩石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时代。

B.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C.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

D.听说阎王爷非常重男轻女,何满子穿上花红兜肚,男扮女妆,阎王爷老眼昏花的看不真切,也就起不了勾魂索.命的恶念。

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A.“那些..还是太天真,阅历..太少。

”这句话中加点词依次为代词、形容词、..的人,也许..动辄说人家没有哭就不够悲伤副词、名词。

B.“无数网友”“心里明白”“洗得干净”“打听新闻”依次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后补短语、动宾短语。

C.“逢年过节,家里买鱼买肉是父亲的责任。

”“逢年过节”在句中充当了主语。

D.“即使身体不舒服,也必须坚持不懈地练。

”这是一个假设复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鸟类的迁徙,往往受到外界各种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引起的。

B.因为他合理安排时间,且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所以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C.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

D.孩子们非常喜欢校外辅导员,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开心。

4.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炫.耀(xuàn)涉.猎(shē)怪癖.(pǐ)迷惘.(mǎng)B.商榷.(què)屏.窒(bǐng)纤.巧(xiān)蓬.莱(péng)C.横.蛮(héng)感触.(chǔ)茁.壮(zhuó)枝桠.(yā)D.锁匙.(chí)不讳.(wěi)甫.健(fǔ)引吭.试啼(kàng)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往往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202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2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3分)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7分)读书是一件兴趣使然的雅事,一种心灵的活动,不可强读。

找到一部()与你相符的作品,才能享受心灵相通、()的美好;找到一位性情与你相投的作家,自会méng生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情愫。

若东览西阅,则所读未必能qìn入灵魂深处,学业终将难成。

读书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还能积累优美词句,增加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读《读书使人优美》,让我(),明白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读《梦想》,令我huò 然开朗,明确目标是不断前行的动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① méng()生②qìn()人③huò()然开朗(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品味如痴如醉茅塞顿开B.品质如沐春风如梦初醒C.品味如沐春风茅塞顿开D.品质如痴如醉如梦初醒(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读书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还能积累优美词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B.读书能积累优美词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还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

C.读书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还能积累优美词句,增强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D.读书能积累优美词句,增加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还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

2.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8分)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分)“玉兔巡月,扬帆星河。

”2023年1月14日,在北京颐堤港的“中国探月太空兔”展陈活动现场,中国探月航天IP形象太空兔正式对外公布了名称。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大家一直亲切地称呼其为“太空兔”,在农历兔年到来之际,中国探月航天太空兔终于有了自己正式的中英文名称,中文名“兔星星”,英文名“To star”。

(1)请为上面的材料拟一个标题。

2024届苏州市吴中区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4届苏州市吴中区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4届苏州市吴中区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海天一色的青澳湾,历史悠久的总兵府,险峻高耸的黄花山……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南澳的游客都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汕头当之无愧....地获得了2021年亚青会的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环卫工人的劳动也许是具体而微....的,但不可缺少,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整洁干净,他们应受到尊重。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B.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C.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编辑家、教育家,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D.我们的校刊“芳草地”里面开辟了《教师寄语》、《校园动态》、《习作选登》、《时事之窗》……等多个栏目。

3.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是在达雅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B.《简爱》中,罗切斯特与简爱互相倾吐衷肠的情形是最感人的篇章之一,简爱拐弯抹角地试探罗切斯特的心思,表现了她性格中多疑软弱的一面。

C.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在小人国看到一种特殊的游戏:人们在绳子上跳舞,皇帝根据表演的好坏,按名次奖励蓝色、红色、绿色的丝线。

D.《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记录了呼兰河小城里各式各样琐屑平凡的人世悲欢,表达了对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含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含答案解析)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名著阅读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甲】难道就是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yōng_______、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cì_______予我一点zī_______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一样难分难舍。

【乙】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富、愉快的生活,至少过了短短的一个时期。

我没有受到践踏。

我没有被弄得jiāng_______化。

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

我已经认识了你,现在感到自己非从你这儿被永远拉走不可,真叫我害怕和痛苦。

我看到非走不可这个必要性,就像看到非死不可这个必要性一样。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平yōngcì 予zī 色jiāng 化(2)下列短语类型与“难分难舍”相同的一项是()A.仔细观察B.载歌载舞C.百花齐放D.表达观点(3)经典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也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请联系阅读全书的相关积累,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简•爱的这一特征在【甲】【乙】两个语段中的体现。

二、名句名篇默写2.默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历代读书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目标。

李贺《雁门太守行》三、综合性学习3.学校开展“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知回报】下面的调查统计图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简要概括。

(2)【活动二:写赠言】活动中,老师出示田汉《毕业歌》中的一段歌词,表达了他对同学们的殷切希望,请你从歌词中细心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据此为你的好友写上简短的临别赠言。

歌词: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撤起民族自教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临别赠言:(3)【活动三:选封面】小语为毕业相册设计了以下封面,请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并写出依据。

江苏省苏州市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子曰:“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②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③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

(白居易《______》)④______,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⑤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⑥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⑦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______《无题》)⑧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下面这段文字提供了黄山哪几个方面的具体信息,请用三个短语(不超过四个字)概括。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

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

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

它选中皖南山区。

它是大手笔,用火山侵入的手法,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

大自然布置完毕,就把胜境给予人类。

三、其他(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3.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①xiáng______ 和②jīn______持③融huì______贯通④中流dǐ______柱。

4.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如果说河对岸草原是一片骚动和聒燥,河这边却是万籁无声。

一阵微风吹进这深遂的丛林,拂动着河中漂浮的各种色彩,使白色、绿色、蓝色、水红色混杂交错,所有的色调溶为一体;偶尔几声斑鸠和黑雀的啼鸣穿过丛林,那是多么美妙的音乐,多么让人震憾的景象。

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5.名著阅读。

(1)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中的两句话,回答问题:A.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B.这又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苏州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wèi)▲蓝②(tián)▲淡③金(bì)▲辉煌④赏心(yuè)▲目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穿过狭窄幽深的小巷,进入保圣寺,豁然开朗……前面是“清风亭”,我常为这样雅至的文字叫好,我仿佛因此触摸到那个座落在水乡泽国的江南古镇的灵魂。

眼前那颗千年银杏,枝叶窸窣,像是在细说往夕岁月的芬芳……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③▲,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④▲,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⑤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⑦子曰:“敏而好学,▲,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⑧芳草鲜美,▲。

(陶渊明《▲》)4.名著阅读。

(5分)A.《阿长与<山海经>》写了一个“黄胖而矮”、“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阿长,她记得“我”的心愿,给“我”买了《山海经》。

C.《五猖会》中,“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父亲突然要“我”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后来背完书能去看五猖会了,但“我”已没先前那么高兴了。

①斗战胜佛A.石猴被招安后,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②齐天大圣B.唐僧收石猴为徒时为他所取的混名③行者C.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如来佛授给孙悟空的品职④弼马温D.石猴探水帘洞成功,众猴拜他为王时对他的称呼⑤千岁大王E.石猴回到花果山后,接受独角鬼王建议所称称呼示例:①②③④⑤得名原因C5.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3分)①松间鸣好鸟②鸟鸣山更幽③泉和万籁声④风定花犹落⑤窗外见南山[答](1)上联:①;下联:▲;(2)上联:▲;下联:▲。

第二部分(44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6~8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题目中的“”表明了这首诗的体裁。

(1分)8.下面哪一项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在写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最为接近?(2分)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阅读《曹刿论战》中的两段文字,完成9~10题。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9.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10.“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4分)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11~12题。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

明年,贼又攻永①破邵②,不犯道州边鄙而退。

岂力能制敌与?盖蒙其伤怜而已。

诸使③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作者:元结④)[注]①②永、邵:地名,指永州和邵州。

③诸使:指主持国家税政的人。

④元结:唐朝诗人,曾任道州刺史。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几尽而去。

②岂力能制敌与?12.从本文看,作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的目的是什么?这与你学过的哪一篇文言文用意是相同的?(3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5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

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

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

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

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

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

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

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

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3.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3分)14.写出第⑤段画线句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

(3分)15.根据文章内容,下面的推断哪一项不正确?(2分)A.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D.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或许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

杏荫井台杨闻宇①解放初年,村东,我家田地正中有一眼井,井台四周长着七株半搂粗的杏树。

②杏花破蕾,窝了一冬的麦子才起身;起身的麦苗拔节很快。

待麦梢孕穗时,杏树便裹着密匝匝的绿叶,风儿俏皮地拨开叶子,会露出毛茸茸的、一咬能酸掉牙的青杏。

麦黄时节,杏儿也黄了;黄杏还掩映在绿叶里,麦浪却千顷万顷,将金色的波浪绵延不断地推向远方的地平线上。

村庄里上下翻飞的黄鹂焦急地鸣唱着“算黄算割”,父兄们便提捏着镰把,投入了一年一度最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

因为太忙,父母对我们这班七八岁的孩童的吃、穿、玩、睡,是顾不得关照了。

村巷里,我们捏着弹弓子乱窜,鸡狗都不喜欢;到田地里捡拾遗落的麦穗儿去吧,身边没个伴,捡不了几穗,便在烈日下伸懒腰,打哈欠,瞌睡就漫上来了。

我排遣寂寞的地方,就是那井台上凉幽幽的杏荫之下。

③水一样的杏荫下,绽开一领破草席,脱下已露大脚趾的布鞋一扣当枕头,仰面朝天就躺下了。

南风习习,绿叶筛动散碎的光影,入梦是极容易的,想不到的是那些顾不上收摘的黄杏,动不动就“啪”地摔一个下来,大概要证明自己熟透了吧,一摔地就从棱界上裂开个娃嘴似的缝儿,半露出衔着的紫褐色的杏核(这类离核儿的白瓤儿是又脆又甜的)。

我肚皮朝天,睡姿不变,只需缓缓地伸开手去,就能从草席边捏一个搁进嘴里,美滋滋的味儿哟,简直没法形容。

当然也偶有扫兴之时,倘是鼾声正匀,有某一个软杏“啪”地砸在脸颊上,那又当别论。

总之,一觉醒来,周围三三两两,会跌落许多黄杏儿,小小的、黝黑的蚂蚁知道我也吃不进去了,于是就排成长队,以杏上的裂缝儿为大门,到那金黄色的宝库里尽兴地咂取享受……④“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地头南边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走着一个右臂携着平底筐的汉子,走几步就喊几声,唱歌一样好听。

⑤乡下,长年间难得见荤。

我咽了口唾沫,倏地站起身来;可爸爸正在北垄上光着膀子割麦,寻上去也没有钱。

我麻利地脱下小褂儿,铺在地上,失急慌忙地捡了十多个染有红点儿的黄杏,斜插过麦茬地,朝土路上截了过去……⑥腊炙肉,摆在筐里的平底木盘上,白纱布苫遮住多半边,露出的几块红光闪闪。

卖肉的人瘦高个,五十大几年纪,唇上两撇八字形的细细的黄胡子,短衫儿敞开着前襟,胸部肋骨一条一条的,深凹的两眼格外有神。

见我摊开杏儿,便问道:“换肉吃么?”我点点头。

他迟疑了一下,在路畔青草上放下提篮,抽出尺把长明锃锃的刀子,割豆腐那样切下了鸡蛋大小的一块肉,我并拢双手,肉轻轻地搁在了我的掌上。

他揩揩手收拾杏儿时,才发现杏子全裂开了半边,缝里又爬满了黑蚂蚁,照着缝儿使劲吹了几下,蚂蚁也吹不掉。

他咽了一口唾沫,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小兄弟,我不要你这杏儿了。

”他拍拍双手,提起我的小衫儿抖了抖尘土,替我搭在肩膀上,我盯着捧在手上的腊肉:“哪?哪咋办呢?”我回望了井台一眼,“我会上树,上去给你摇好的吧!”他携起路畔的筐篮,摇了摇头:“算啦。

咱俩交个朋友吧,这块肉送给你啦。

”说罢,便起身赶路了。

道上尘埃厚厚,一脚踩下去,扑起一团烟尘,他的鞋和下半截裤筒染成了浑黄色……⑦我已经要走近井台了,卖肉的忽然又回头喊道:“喂!小家伙!”我的心猛儿一跳:莫非后悔了,想要回他的肉!⑧“静静地在杏荫下玩儿,别到井沿边去。

大人离井台子远,你可别掉进井里噢!”天热,他那声音已有些沙哑。

⑨“好——的!”我踮起脚尖大声回应他。

⑩四野茫茫,烈日炎炎,他那细瘦的身影渐渐地远了,远了……(11)“腊炙羊肉嘞!羊肉腊炙的!”又是杏黄麦收时节,伫立在那片杏荫之下,地平线上的热风,似又将那有些沙哑的吆喝声隐隐约约地传了过来。

(选自《文汇报》2015年5月13日第11版,有改动)16.仔细阅读文章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