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课件)第八章第一节比较史学方法

合集下载

《史学概论》课件

《史学概论》课件
通过史学研究,人们可以深入探究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从而更好地认识和评价不同文化、不同时代 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
史学研究还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和启示。
史学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史学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广泛,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文化传 统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01
定量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 趋势。
定性分析
02
03
比较分析
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资料,对历 史事件、人物等进行深入剖析和 解释。
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资料进 行比较分析,发现其中的异同点 和发展变化。
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提纲
根据研究问题和资料情况,制定详细的研究报 告提纲。
通过学习史学概论,学生可以了解历史学的本质、特点和学 科体系,掌握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提高对历史事件、人物 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历史知识服务于现实 社会。
史学概论的发展历程
史学概论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代历 史学家对于历史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就有了一定 的思考和探讨。
社会调查资料需要经过科学设计和严谨分析,才能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需要与其他资料 进行相互印证和补充。
04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确定研究问题
明确研究方向
在大量阅读和了解相关领域的基 础上,确定一个具体、可操作的 研究问题。
口述历史资料
口述历史资料是指通过口头叙述的方 式记录下来的历史资料。这种方式可 以追溯到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 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历史。

《史学概论》课件

《史学概论》课件

• 现在由于他们逃离了庄园或行会的束缚,开始自己独立的生 活,再也不把庄园主或行业主看作是自己的保护者或恩人。 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发现上帝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 由于人身的自由和商品交换的平等原则,使他们产生了自由 和平等的观念。逐渐抛弃了人身依附和贵贱不平等是上帝安 排的旧观念。一种强调个人独立、平等、自由的新的社会历 史观开始出现。
• 在这些团体中,普通人受到团体首领的保护,因而与这些首 领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庇护—依赖关系,这种关系又称为人身 依附关系。 • 当时的人们不理解这种依附关系是怎样形成的,认为除了这 种关系外,不可能有其它关系的选择。 • 当他们在思考自己的历史命运时,往往把这种处境归结为命 中注定,以及超自然力量支配的结果。
• 西方古代的天命—神学史观 • 克罗齐在评价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时说”关于全部历史 的动力问题常常被一般化了。……。命运或不变的必然性是 不是压迫人类的,人是否不过是任性的命运的玩物。人是不 是被睿智而精明的天命所统治的?……认为神本身并不关心 人类事务,而只关心报复和惩罚。”
• 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的历史观 • 把上帝看作决定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最高主宰。人类的社会 历史进程只不过是在实现上帝预先制定好了的计划。 • 该计划就是,所有的人分为“上帝的选民”和“上帝的弃 民”。 • 前者是真正的基督徒,后者是虚假的假基督徒。两者混杂居 住,难以区分。 • 最后上帝来审判,让罪恶的弃民永受魔鬼统治,而选民则永 享天国之乐。
• 理性: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或发展活动。意 思和感性相对 ,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 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 做事情。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 为。反之就是非理性 。

《史学方法论》课件

《史学方法论》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特点
考据法强调对史料的细致分析和严谨考证,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归纳法
定义
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通过收集和 整理大量历史事实,概括出一般规律和结
论的研究方法。
应用
归纳法在史学中常用于总结历史发展的一 般规律和趋势,例如通过研究多个国家的
现代化过程来总结现代化的一般特征。
步骤
归纳法的步骤包括收集资料、整理事实、 概括结论等。
VS
史料的鉴别
鉴别史料的真伪和价值是史学研究的重要 环节。通过对比不同史料、考察史料的来 源和形成过程,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 行鉴定,可以确定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史料的收集与整理
史料的收集
史料的收集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查阅档案、实地考察、采访当事 人等途径获取史料。同时,要注重史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便全面反映历史事件或现
理论框架的作用
理论框架的作用在于指导研究者的思维和研究方向,提供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同时帮助研究者发现 新的问题和提出新的观点。
理论框架的建立
建立理论框架需要广泛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同时需要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深 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和框架。
史学研究中的跨学科方法
特点
归纳法注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所 得结论具有普遍性。
演绎法
定义
演绎法是一种从一般到个别,根据已知的一般原理或规律 ,推导出个别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研究方法。
步骤
演绎法的步骤包括确定一般规律、推导个别事件等。
应用
在史学研究中,演绎法常用于根据已知的理论或模式来分 析个别历史事件或现象,例如用已知的政治理论来分析历 史上的政治事件。

《史学概论》课件

《史学概论》课件

史学概论的意义
历史研究:了解 历史事件、人物、 文化等,为历史 研究提供基础
社会认知:通过 历史了解社会变 迁、文化传承, 提高社会认知能 力
价值观教育:通 过历史学习,培 养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和世界观
决策参考:为政 府决策提供历史 借鉴,提高决策 的科学性和合理 性
史学的起源和发展
史学的起源:古代中国、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都有史学记载 史学的发展:从古代到现代,史学经历了从口述到文字、从单一到多元、从简单到复杂 的发展过程 史学的分类:包括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等
学术诚信:尊重历史事实,不篡 改、伪造历史
学术伦理:尊重他人研究成果, 不抄袭、剽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术规范:遵守学术规范,引用 文献要注明出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术道德:保持学术独立,不因 利益而歪曲历史事实
史学研究的学术评价和引用规范
学术评价:客观公正,尊重事实,避免主观臆断 引用规范:注明出处,尊重知识产权,避免抄袭和剽窃 学术伦理:遵守学术道德,尊重他人成果,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促进学术进步,推动学术发展
史学概论的学科特点
历史性:以历史事件、人物、 文化等为研究对象
实证性:注重史料的搜集、 整理和考证
综合性:涉及历史、哲学、 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批判性:对历史事件、人物、 文化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
价和批判
创新性:不断探索新的研究 方法和理论,推动学科的发
展和进步
史学概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历史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历史学的升华
现代主义 史学:强 调历史研 究的现代 性和多元 性
史学的理论和方法

史学概论 第八章 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史学概论  第八章 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三、借鉴一切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
史学工作者以唯物史观的理论、方法论作为研 究历史的指导思想,这既是历史学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趋 势,也是史学工作者确保自己研究工作顺利发展的必要条 件。唯物史观作为一种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并不排 斥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一切有价值的历史观点和史学方法; 反之,唯物史观善于借鉴这些观点和方法,用以补充和丰 富自身以保持新鲜的活力,从而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家无楩柟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 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 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脱苟非其才,不可叨居史任。 自敻古已来,能应斯目者,罕见其人。
才 指史家应有的才具,即在考核史料、叙述史事以及 编纂技巧方面的能力。 学 指史家应有的学问,即要掌握广博的史学知识及其 它有关知识,掌握充分的史料。 识 指史学应有的见识,即辨明是非,有正确的见识、观 点,还包括嫉恶扬善、秉笔直书的品德和胆识。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 西方理论是整个人类的财富。 ※对待理论的正确态度 对待理论,不管它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都首先要 明确它同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然后考察某个概念或理论为 何提出来,要应对什么问题,它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完成上两步后,就可以用来指导自己的研究了, 在研究的过程中,要不时反思理论同自己所研究的对象间 的关系,不断调整和修正,而不是简单照搬、套公式。在 形式上,也最好不要大段搬弄理论,重要的不是形式,而 是无声无息地体现在研究中,这才是真正的掌握。 持这样的态度,不但可以指导好史学研究,而 且能通过史学研究来检验、完善既有的理论。
一、精神境界 二、社会责任 三、学术操守



理论素养
一、理论素养的重要性
1.历史学离不开理论 历史研究和历史撰述的过程,在一定的意义上说, 就是主体同客体结合的过程,就是史学工作者对历史资 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阐说的过程。这一过程无法 脱离理论的指导。

史学概论笔记(课件)【精】

史学概论笔记(课件)【精】

绪论第二节历史学的社会价值一、“以史为鉴”—指导人们社会实践二、“继往开来”—陶冶人们精神品格三、“温故知新”—传承文化财富1、历史学与哲学第一,哲学往往向史学提供观点和方法上的启发,史学往往向哲学提供经验和事实上的依据。

第二,哲学和史学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因此都为社会存在所决定和制约;每一时代的哲学和史学都有共同的经济基础,所以它们具有同源的关系。

2、历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1)史学与文学第一,文学作品是历史的产物。

第二,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如果写得好,会比历史记载更能反映社会面貌。

第三,在具体材料的运用上,史家往往利用文学作品以充实、丰富历史著作的内容。

第四,文学作品中的材料,对于史书可以补缺、订谬或佐证。

第五,还有一些优秀的诗文,是由于得到史书的记载才流传下来或有更广泛的传播。

而有不少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则由于文学作品用作题材而为广大人民所熟知。

(2)史学与考古学(3)史学与民族学(4)史学与地理学3、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1)史学和天文学(2)史学与地质学(3)史学与古人类学第三节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任何学科的学习、研究都必须掌握相应的理论和方法。

《史学概论》讲授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历史学的入门必修课。

第四节《史学概论》讲授的基本内容一、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是社会历史观。

1、人本主义的史学本体论(兰克学派)第一,强调人的精神、目的、意志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强调一切历史活动和整个历史过程都是人的精神、目的和意志的展现过程。

第二,认为历史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2、科学主义的史学本体论(年鉴学派)第一,认为人类社会中总是存在某些结构,它们在长时期里、甚至在整个人类历史过程中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命运,决定着历史的进程。

第二,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

3、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本体论第一,既重视人的精神因素和主体能动性的合理性,也重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的制约作用的合理性。

史学概论_庞卓恒

史学概论_庞卓恒

)史事的考证这是鉴别史料工作的内考证。

其方法有:求源法;反证法;旁证法;还有适当地运用理证法。

历史学方法论(3)新史学方法在20世纪中叶以后,史学领域出现了以法国年鉴学派为代表的“新史学”或“社会科学式的历史学”的诞生和发展。

与之相应的新史学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新史学方法一、比较史学方法(一)比较史学方法的内涵及其兴起我们这里所说的“比较史学方法”指的是历史比较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比较系统的历史比较考察则是从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时代以来开始出现的。

而马克思则为科学的历史比较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框架。

历史比较研究在专业学科里形成一种比较系统的方法并得到史学界承认,是从法国著名历史学家“比较史学之父”马克·布洛克开始的。

(二)比较史学方法的技术性规范和导向性原则从形式上看,比较史学方法属于技术性方法,它要遵循一定的技术性规范。

主要是“共时性”原则和“历时性”原则。

同时还要以科学的社会历史观等导向性原则作为全称前提。

(三)比较史学方法的应用价值1、比较史学方法的基本价值在于帮助研究者察同察异求规律2、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有助于促进各个民族和国家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理解,有助于消除民族偏见。

二、计量史学方法(一)计量史学方法兴起的背景历史学的计量方法,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

(二)诞生与发展现代意义上的计量史学方法的诞生时间,可以认为是在20世纪50年代。

(三)计量史学方法的应用价值与局限应用价值:1、计量史学方法有助于把传统史学中常见的定性论断中隐含着的模糊地数量判断明晰化,从而对那些包含着模糊的数量判断的定性论断加以验证,或予以确证,或加以修正,或予以否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论断。

2、计量史学方法在帮助历史研究者探寻普通群众的历史和普通群众的动向在其中起着重大作用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轨迹和深层奥秘方面,具有其他任何研究方法不能替代的独特功用。

史学概论ppt课件

史学概论ppt课件

历史知识的解放性特质
历史知识的功能并不在于它能指示具体行 动。它的功能在于,经由扩大人们自我认 识的历史视野,进而提升行为能力,以及 开启更多的行动机会。
历史知识的功能在启示人们,社会化过程 中,获得自由的机会何在。人们的个别的 自我意识,经历史知识注入以后,可以扩 大而产生“我是全人类的一部分”的意识。
历史学的现实意义
钱穆:一国家当动荡变进之时,其以往历史,在 冥冥中必会发生无限力量,诱导着它的前程,规 范着它的旁趋,此乃人类历史本身无可避免之大 例。否则历史将不成为一种学问,而人类亦根本 不会有历史性之演进。(《国史新论·自序》) 钱穆:诊病必须查询病源,建屋必先踏看基地。 中国以往四千年历史,必为判断近百年中国病态 之最要资料,与建设将来新中国惟一不可背弃之 最实基础。 (《国史新论·自序》)
他必须首先确定他想发现的东西是什么,然后要 确定什么样类型的发掘点可能挖出他想要的东西。 这是“问答逻辑”的中心原则,也适用于考古。
第二条原则是,由于真正的历史是思想的历史, 历史中就不存在什么“事件”了,被误称为“事 件”的东西实际上是行动,它表明了行动者的某 个思想(意图、目的);因此,历史学家的任务 就是识别这个思想。
爱德华·卡尔:《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 事实》。
第三讲 史义
两种错误的倾向:发现社会发展的密码——元史 学;古董癖和文物癖 历史学与“通人教育” 历史学的用途: 1、“差异”的意义(一种有关各种可能性的清单; 帮助区分持久性现象与暂时性现象;直面痛苦) 2、“背景”的意义(整体感;历史的不重复性) 3、“过程”的意义(发展序列预测;对一些所谓 “真理”提出质疑的能力)
历史学是关于现在的学问
历史知识所要达成的,是以深刻的时间面向说明 现今社会。 以历史方式研究过去,对史家而言,他所要研究 的过去,根本是现社会在过去先行发生的事情。 历史知识是现今(社会及人)借着过去事迹为媒 介的自我认识。而这个过去,不管它是以如何的 方式进入现状之中,它又将走出现今状态之外, 朝向未来。 人类的自我,借着历史知识为媒介,展开自己对 自己的认识:历史知识是自知的知识——知识的 主人,认识他自己是某个历史演变的结果;也洞 识他在与时俱移的(个人与世界的)活动中,所 形成的个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比较史学长于察同求异,但在解释“为什么” 及探索历史规律方面,必须借助其它史学方法, 并受社会历史观的支配。
• 第三、历史比较不能简单地罗列历史现象, 应该致力于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异中之同、同中之异。
三、比较史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 1.比较史学方法的基本价值在于帮助研究者察同察
异求规律。 • 2、历史比较研究法及其成果有助于促进各个民族
和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和理解,消除民族偏见。 • 3、比较史学方法促使史家从更广阔的视野探索历
史,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历史认识的片面和狭隘。 • 4、是撰写世界史、建立世界史学的有效方法和必
由之路。
四、比较史学方法的局限
• 1、比较研究可比性的标准是历史的相似性,即 所比较者必须是属于同一类型或同一层次的东西, 但很多历史的现象不具有相似性,所以,不是所 有的历史现象都能进行比较。
• 2、比较研究都有特定的思维角度,是从事物的 某些侧面进行比较考察,而暂时地有条件地撇开 其他方面,这就决定了比较研究结论的非全面性、 相对性。
第八章 新史学方法
第一节 比较史学方法
一、比较史学方法的内涵及其兴起
• “历史比较研究”,是指运用某种理论和方 法对各种历史现象的异同及其原因进行比 较研究的实践。
• “比较史学”, 是指从事历史比较研究的一 套理论和方法体系。
•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布洛克
• 3、基本规则: • 第一、遵循历史可比性原则。 • 第二、对被比较的双方应经过认真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