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硝酸盐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合集下载

硝酸盐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

硝酸盐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

硝酸盐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1.直接滴定碘量法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0230.1-1993和SN/T 0230.2-1993[1]以及国际葡萄酒总局采用的葡萄酒中亚硫酸盐快速试验方法[2]均属于此类方法。

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包括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状态,如需测定样品中亚硫酸盐总量,则首先向样品中加入碱溶液破坏二氧化硫的结合状态,使之与碱反应成盐,再加入酸溶液使二氧化硫游离,以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以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

如需测定葡萄酒中的游离亚硫酸盐,则样品中毋需加碱而直接酸化用碘滴定。

直接滴定碘量法测定的化学反应原理如下:SO2 + 2KOH → K2SO3 + H2O (1)K2SO3 + 2HCl → 2KCl + H2O + SO2 (2)I2 + 2H2O + SO2 → 2HI + H2SO4 (3)GB/T 5009.34-2003[3]中的“蒸馏-碘量法”以蒸馏手段提取样品中的二氧化硫、通过乙酸铅溶液接收,以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2. 络合反应比色法GB/T 5009.34-2003[3]中的“盐酸副玫瑰苯胺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亚硫酸盐总量的测定,其原理是利用亚硫酸盐与四氯汞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的特点,使形成的络合物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呈紫红色的显色反应,在550 nm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在此方法原理和使用基础上,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张社等研究提出了三乙醇胺-副品红分光光度测定法[4]。

该方法列举了碘量法与盐酸副玫瑰苯胺法的缺陷,在仍然沿用络合反应比色法机理的基础上,改用三乙醇胺(TEA)替代四氯汞钠为吸收液,在磷酸介质中采用副品红为显色剂,测定葡萄酒、淀粉和砂糖中的亚硫酸盐总量。

日本食品卫生协会方法中的“蒸馏-比色法”分为提取和测定2个步骤,即先将样品酸化使二氧化硫游离后在氮气流拖曳下加热蒸馏使其逸出,以氢氧化钠溶液接收,量取一定量的接收液,加入碱性红9•甲醛混合液进行显色反应后测定吸光度。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一)亚硝酸盐的测定
原理:试样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 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 染料,与标准比较定量。 试剂 1 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6.0g亚铁氰化钾,用水溶解,并稀 释至1000mL。 2 乙酸锌溶液:称取220.0g乙酸锌,加30mL冰乙酸溶于水, 并稀释至1000mL。 3 饱和硼砂溶液:称取5.0g硼酸钠,溶于100mL热水中,冷 却后备用。
(二)硝酸盐测定—镉柱法
原理
• 试样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溶液通过镉柱,使其
中的硝酸根离子还原成亚硝酸根离子,在弱酸性条件下 ,亚硝酸根与对氨苯基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萘乙二 胺偶合形成红色染料,测得亚硝酸盐总量,由总量减去 亚硝酸盐含量即得硝酸盐含量。
(二)硝酸盐测定—镉柱法
1 氨缓冲溶液(pH9.6~9.7):量取20 mL盐酸.加50 mL水,混 匀后加50 mL氨水,再加水稀释至1 000 mL,混匀。
• 井水中含有亚硝酸盐,据报道广东一村庄受井水中亚硝酸盐危
害几十年,男人寿命不足40岁,经化验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含 量大大超过国家标准。
• 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用作发色剂和防
腐剂,允许用于肉及肉制品的生产加工中,其作用是使得肉与 肉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
1.农产品中硝酸盐来源
• 化肥: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钾、硝酸钠和尿素等; •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与人畜粪便:1公斤垃圾粪便堆肥在自然
够容纳 2 倍试样体积的带盖容器中,通过反复摇晃和颠倒容器使样品充 分混匀直到使试样均一化。
• 发酵乳、乳、炼乳及其他液体乳制品:通过搅拌或反复摇晃和颠倒容器使
试样充分混匀。
• 干酪:取适量的样品研磨成均匀的泥浆状。为避免水分损失,研磨过程中

蔬菜中亚硝酸盐提取及测定条件的优化

蔬菜中亚硝酸盐提取及测定条件的优化

蔬菜中亚硝酸盐提取及测定条件的优化李程程【摘要】In this paper, the best condition of 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is optimized. Determination of nitrite in vegetables is made by diazotization coupl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extraction temperature is 70℃, the best extraction time is 45 min, chromogenic time is 15 min. The linear range is 0 ~ 0.3 mg/L,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ifcient r=0.999, the standard deviation is 0.012168, the recovery rate of nitrite content is 94.6%~104%.%文章优化了亚硝酸盐提取和测定的最佳条件,采用重氮化偶合法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温度为70℃,最佳提取时间为45 min,显色时间为15 min。

该方案的线性范围为0~0.3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标准偏差为0.012168,回收率为94.6%~104%的亚硝酸钠含量。

【期刊名称】《文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亚硝酸盐;优化;提取;测定【作者】李程程【作者单位】文山学院化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文山6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7近几年来我国人口中患消化系统癌症的人数明显增多,根据学者的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我国人口摄入过多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分不开的。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2 实验方法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依次配制 NO 浓度为 0.4ug/ml, 0.8ug/ml, 1.2ug/ml, 1.6ug/ml, 2.0ug/ml, 2.4ug/ml,2.8ug/ml 的溶液,以重蒸馏水做空白,用 石英比色皿在 219nm 处测定吸光度(A)。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 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如图 2, 得回归方程为 A = 0 . 00919 +0 . 0596C,相关系数 r = 0 . 9996( n = 5)。
吸光度太高,可用蒸馏水稀释 5~10 倍后再度(A)和硝酸盐浓度(C)
表一 测
种定 类
吸光度 (A)
0.0891
平均值
NO3ˉ浓度 /ug·mL-1
平均值
硝酸根含量 (mg/kg)
0.3031
京白菜
0.3775
0.2443 1.2650
0.8208 146.16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摘要:基于硝酸根在 219 nm 处有强烈吸收,且干扰少, 测定提取 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浓度。提取液用 pH=9.6-9.7 的 氨缓冲液,从待测样品中提取硝酸根离子。此法测定的结果表明回 收率在 95.1%-10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 1.55%-4.14%。操作方法 简便, 适用于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1.1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 容量瓶;乳钵 1 .1.2 试剂 ①氨缓冲液(pH=9.6~9.7):2ml 浓盐酸加入 50ml 蒸馏水中,混 合后再加入 5ml 浓氨水,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ml。②粉末状活性 炭(除去待测样品中的色素)。③蛋白质沉淀剂Ⅰ,蛋白质沉淀剂 Ⅱ(除去蛋白质及混浊物)。④溶液Ⅰ:15 克铁氰化钾(K3Fe(CN)6 ) 溶于 50ml 蒸馏水中,定容于 100ml。⑤溶液Ⅱ:30g 硫酸锌(ZnSO4) 溶于 60ml 蒸馏水中,定容于 100ml。⑥硝酸盐标准液:称 0.722g 在 110℃条件下烘干的 KNO3 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 1000ml。此溶液为 100ug/ml 标准贮液,放入冰箱内保存。 1.1.3 样品材料 京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Makino. var. communis Tsen et Lee)、小瓜(Cucurbita moschata)、胡萝卜 (Daucus carota)、莲花白(Brassica oleracea L. var.capitata)、 土豆(Solanum tuberosum L)、黄瓜(Cucumis sativus Linn.) (以上各蔬菜均在昆明蒜村农贸市场购买,产地昆明茨坝,高海 拔的冬天摘取)。

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几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分析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姓名:XXX学号:xxxxxxx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班级:食安091班指导教师:xxx 职称:讲师二〇一三年四月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1)1.1概述 (1)1.2测定方法及研究的意义 (1)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实验材料 (2)2.1.1 原材料 (2)2.1.2 主要仪器 (2)2.2实验方法 (3)2.2.1 亚硝酸盐的测定 (3)2.2.2 菌落总数的测定 (4)2.3蔬菜在家庭贮藏与加工条件下的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8)2.3.1 不同贮藏温度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8)2.4煮熟菠菜在常温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与菌落总数的关系 (8)3 实验结果与分析 (8)3.1标准曲线的绘制 (8)3.2消除抗坏血酸对实验的影响 (9)3.3家庭加工及加工后贮藏对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9)3.3.1 不同贮藏温度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9)3.3.2 不同煮沸时间对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9)3.3.3 煮熟菠菜在常温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与菌落总数的关系 (10)4 结论 (11)参考文献 (14)致谢 (15)摘要新鲜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随着贮藏和加工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本文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分别研究了芹菜、番茄、白菜、白萝卜、菠菜和四季豆在不同贮藏温度、不同煮沸时间条件下,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蔬菜煮熟后室温放置一定时间,亚硝酸盐含量与菌落总数之间的关系。

根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05)规定,蔬菜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4 mg/kg。

试验结果表明:室温存放叶类、茎类、鲜豆类蔬菜分别不超过三天、四天和四天;根类和茄果类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在检测周期内(一周)没有超过限量标准;冰箱存放叶类蔬菜不超过四天;茎类、鲜豆类、根类和茄果类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在检测周期内(一周)没有超过限量标准。

镉柱还原法测定蔬菜中亚硝酸盐_硝酸盐的含量_刘传湘

镉柱还原法测定蔬菜中亚硝酸盐_硝酸盐的含量_刘传湘

3)试验中经常发现 , 同一种 蔬菜 , 不同样品 中所测得的含量有时相差较远 , 排除了偶然误差 ,
很有可能是因为产地不同 , 随土质及耕作条件不 同而异 .土壤中微量元素种类及含量 , 硝酸盐含量 及施用氮肥的多少等 , 都将直接影响蔬菜中硝酸 盐的含量(如锰 、钼等不足 , 将抑制硝酸盐的同化 , 导致植物体内硝酸盐的积蓄).因此 , 如何指导生 产部门合理改进耕作条件以降低蔬菜中硝酸盐含 量 , 是一种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
0 前言
植物性食品目前仍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主 要膳食成份 , 南方各地群众除大米外 , 多半就是进 食各种蔬菜 , 在各类食品中都存在亚硝酸盐和硝 酸盐 .因此 , 蔬菜特别是人们普遍食用的“纤维蔬 菜” , 是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进入人体的重要途径之 一 .体内硝酸盐在一定条件下易转化为亚硝酸盐 , 而亚硝酸盐是可形成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 物质 , 了解食品中特别是蔬菜中亚硝酸盐和硝酸
4)假定 60kg 体重的成人一般每日食用蔬菜 500g , 则一天之内 , 由此一项摄入的亚硝酸盐和硝 酸盐如表 3 所示 .考虑到人们同时还要食用其它 主 、副食品 , 且其中都有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和硝酸 盐 , 因此 , 估计本地人们摄入硝酸盐量很可能远高 于允许值 , 亚硝酸盐摄入量也可能高出表 3 估计
刘传湘 , 袁亚莉 , 邓 健
(南华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 湖南 衡阳 421001)
摘 要 :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涉及人体健康 .文章叙述了用镉柱还原法首次测 定了本地区普遍食用的 20 余种蔬菜的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 , 并对人的适宜摄入 量进行讨论 . 关键词 :硝酸盐 ;亚硝酸盐 ;镉柱还原法 ;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 :O655 .23 文献标识码 :B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4、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来检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方法。该方 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一些研究采用电化学 法来检测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并研发了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可实现现 场快速检测。但该方法可能会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生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改 进和完善。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电化学法和生物传 感器法等新型检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检测。这些方法 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特异性等优点,且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然而,这些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可能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需要衍 生化处理等。因此,未来的研究将致力于开发更加准确、快速、简便的蔬菜中硝 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以满足现代实验室的需求。加强公众对蔬菜中硝酸 盐和亚硝酸盐的认知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基本特 性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两种无机化合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硝酸盐在 植物中含量较高,而亚硝酸盐则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虽然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下对人体是有益的,但过量摄入可能对人体造成负 面影响,如引发癌症、胎儿畸形等。因此,准确检测蔬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含量,对保障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将重点介绍一种基于液相色谱的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方法。 该方法采用乙酸乙酯萃取蔬菜样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然后通过液相色谱仪 分离和测定。具体实验流程如下:
1、样品处理:称取一定量蔬菜样品,加入乙酸乙酯溶液,震荡混匀后静置 萃取。萃取液经滤纸过滤后,用氮吹仪吹干,用甲醇定容至一定体积。
谢谢观看

硝酸盐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

硝酸盐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

硝酸盐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1.直接滴定碘量法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0230.1-1993和SN/T 0230.2-1993[1]以及国际葡萄酒总局采用的葡萄酒中亚硫酸盐快速试验方法[2]均属于此类方法。

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包括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状态,如需测定样品中亚硫酸盐总量,则首先向样品中加入碱溶液破坏二氧化硫的结合状态,使之与碱反应成盐,再加入酸溶液使二氧化硫游离,以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以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

如需测定葡萄酒中的游离亚硫酸盐,则样品中毋需加碱而直接酸化用碘滴定。

直接滴定碘量法测定的化学反应原理如下:SO2 + 2KOH → K2SO3 + H2O (1)K2SO3 + 2HCl → 2KCl + H2O + SO2 (2)I2 + 2H2O + SO2 → 2HI + H2SO4 (3)GB/T 5009.34-2003[3]中的“蒸馏-碘量法”以蒸馏手段提取样品中的二氧化硫、通过乙酸铅溶液接收,以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2. 络合反应比色法GB/T 5009.34-2003[3]中的“盐酸副玫瑰苯胺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亚硫酸盐总量的测定,其原理是利用亚硫酸盐与四氯汞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的特点,使形成的络合物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呈紫红色的显色反应,在550 nm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在此方法原理和使用基础上,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张社等研究提出了三乙醇胺-副品红分光光度测定法[4]。

该方法列举了碘量法与盐酸副玫瑰苯胺法的缺陷,在仍然沿用络合反应比色法机理的基础上,改用三乙醇胺(TEA)替代四氯汞钠为吸收液,在磷酸介质中采用副品红为显色剂,测定葡萄酒、淀粉和砂糖中的亚硫酸盐总量。

日本食品卫生协会方法中的“蒸馏-比色法”分为提取和测定2个步骤,即先将样品酸化使二氧化硫游离后在氮气流拖曳下加热蒸馏使其逸出,以氢氧化钠溶液接收,量取一定量的接收液,加入碱性红9•甲醛混合液进行显色反应后测定吸光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ght absorption value
NO3 -浓度/μg·mL-1
10 20 30 40 50 60 10 20 40 60 80 100 10 50 100 150 200 250
吸光值
0.067 0.139 0.213 0.290 0.345 0.429 0.067 0.139 0.290 0.429 0.596 0.742 0.067 0.345 0.742 1.097 1.481 1.877
改进后方法: 设3条回归方程, 即回归方程1 (NO3-浓度为10~60 μg·mL-1标准溶液)、回归方程2 (NO3-浓度为10~100 μg·mL-1标准溶液)和回归方程 3 (NO3-浓度为10~250 μg·mL-1标准溶液)。NO3--N 测定时操作相同, 但提取过程中使用大试管加热 (非容量瓶), 加热一定时间后, 待其冷却后定容至 50 mL; 确定提取最适条件时, 为了避免色素干扰, 选择白色或浅色蔬菜, 硝酸盐提取温度设置为 45、70、90 ℃和沸水浴(简称FSY, 下同), 时间设 置为30和60 min, 共8个组合, 实验过程中每一种蔬 菜每一组合重复3次, 每一重复进行3次平行测定, 从上述设计中筛选出最适条件; 为了消除绿色或 深色蔬菜中色素的影响, 在提取过程中, 每10 g绿 色蔬菜分别加入0 (对照)、0.1、0.2、0.3 g活性炭 搅拌均匀后提取NO3-, 筛选出活性炭的最适量。实 验过程每一种蔬菜不同的活性炭加入量重复3次, 每一重复进行3次平行测定和一次加标测定。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实验材料分浅色蔬菜和深色蔬菜。白色或浅
色蔬菜为绿豆芽[Vigna radiate (L.) Wilczak]和甘蓝 ‘莲花白’ (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绿色蔬菜 为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和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
人类从蔬菜中摄入硝酸盐占摄入总量的72%~ 94% (吴大付等2010)。研究表明, 食物中的硝酸盐 在体内还原成亚硝酸盐后, 可在胃酸的作用下与 仲胺等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N-亚硝基化合物, 引 起核酸代谢紊乱或突变, 从而诱发动物消化器官 癌变(陈君石和闻芝梅1999; 皇甫超申等2009), 并 有造成胎儿畸形的危险(任敬红2002)。人体中的硝 酸盐在细菌作用下被还原成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 与血红蛋白强有力结合, 使其失去携氧能力, 导致 高铁血红蛋白症, 严重者可致死亡(王利群等2003);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早在1973年就制 定了食品中硝酸盐的限量标准: 人体硝酸盐允许日 摄入量(ADI)为0~0.37 mg·kg-1 (体重) (都韶婷等 2007), 确切指出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高低已成为 衡量蔬菜安全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徐霞等2005)。 因此, 准确地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极为重要。
54.10C,d 58.61BC,cd 60.69ABC,bcd 65.28AB,abc 69.51A,a 70.35A,a 66.39AB,ab 68.05AB,ab
NO3-含量采用Y=0.0072x–0.0033计算。表中小写字母表示1%差异, 大写字母表示5%差异。
‘莲花白’
平均吸光值
含量/μg·g-1
在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理生化等课程的本科 实验教学中蔬菜硝酸盐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水杨 酸消化比色法(宗学凤和王三根2011)。原方法通 常使用花菜等白色或浅色蔬菜做为实验材料, 提 取条件为温度45 ℃、时间60 min, 在此提取条件
下, 因实验材料含硝酸盐量极少, 测定中不易显色, 导致吸光值过小而不易进行准确测定; 如果使用 绿色等深色蔬菜, 则因提取液颜色较深会严重影 响显色而不能准确测出材料中硝酸盐的含量。为 了扩大实验蔬菜种类和提高有色蔬菜中硝酸盐含 量测定的准确性, 我们对绿色蔬菜的硝酸盐提取 条件和脱色方法进行了探索, 使本项实验合理优 化, 硝酸盐含量测定更准确。
An Improved Testing Method for Determining Nitrate Contents in Fresh Vegetable
LI Bang-Xiu*, ZHANG He-Cui, WANG San-Gen, WAN Hua-Fang, YANG Kun, LIU Wen-Qing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hechn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Chongqing 400716, China
0.275 0.281 0.289 0.295 0.311 0.310 0.301 0.303
193.26E,e 197.43DE,de 202.99CD,cd 207.15BC,bc 218.26A,a 217.57A,a 211.32AB,b 212.71Ab,ab
收率(%)=(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 ×100% (赵嵩林2013)。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重庆北碚400716
摘要: 针对水杨酸消化比色法测定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优化筛选, 将此测定方法的提取条件优化为: 温 度90 ℃、时间30 min; 每10 g绿色蔬菜加入0.2 g活性炭能消除颜色的影响, 回收率达到96%。 关键词: 蔬菜; 硝酸盐; 消化比色法
从表3可知, 小白菜加入0.1或0.2 g活性炭时, NO3-含量低于对照; 加入0.3 g活性炭时, NO3-含量 略高于对照, 但四者间差异不显著。空心菜加入 0.1或0.2 g活性炭时, NO3-含量与对照相近; 加入
0.3 g活性炭时, NO3-含量略高于对照, 四者没有显 著差异。
从表3也可看出, 二种材料加入不同活性炭后 的回收率不同。其中以加入0.2 g活性炭样品的回 收率最高, 加入0.3 g活性炭样品的回收率最低, 极 显著低于前三者。
NO3--N测定: 称取5~10 g新鲜植物材料研磨成 匀浆后装入50 mL容量瓶中, 加去离子水30 mL于 45 ℃恒温水浴中浸提60 min (浸提过程中不时摇 动), 冷却后定容至刻度, 然后过滤(如含色素需脱 色), 取0.2 mL滤液于50 mL三角瓶中, 加0.8 mL显 色剂混匀后静置20~30 min使其充分反应显色后加 入19 mL的2 mol·L-1 NaOH溶液, 冷却后于410 nm 下测定吸光值(宗学凤和王三根2011)。
根据吸光值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回归方程计算 含量。用Y=0.0075x–0.0114计算小白菜NO3-含量; 用Y=0.0072x–0.0032计算空心菜NO3-含量; 加标回
李帮秀等: 蔬菜硝酸盐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1751
表2 不同温度和时间组合下绿豆芽及‘莲花白’的NO3-含量 Table 2 The content of NO3- unde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emperatures and periods in V. radiate and B. oleracea
2 仪器和试剂 实验所用仪器: 721分光光度计等。 实验试剂: NO3--N标准液、5%水杨酸-硫酸溶
液(显色剂)、2 mol·L-1 NaOH溶液和活性炭(宗学 凤和王三根2011)。 3 设计及方法
原实验方法: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只有一液;
回归方程 Y=0.0072x–0.0033
Y=0.0072x–0.0032
Y=0.0075x–0.0114
相关系数 R2=0.9983
R2=0.9995
R2=0.9997
回归方程及其相关系数间差异不显著。学生在实
验中根据材料的吸光值选择不同浓度所得的回归
方程计算NO3-的含量。 2 提取白色或浅色蔬菜中NO3-含量的最适条件筛选
表3 不同量的活性炭对小白菜和空心菜NO3-含量的影响 Table 3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mounts of activated carbon on NO3-content in B. chinensis and I. aquatica
从表2可知, 无论是绿豆芽还是‘莲花白’, 在90 ℃-60 min和90 ℃-30 min条件下, 其NO3-含量无显著 差异, 都是所有组合中最高的, 与其他条件下测定 的NO3-含量有显著差异。对照及原方法的提取条 件45 ℃-60 min和45 ℃-30 min下, NO3-含量极显著 低于其他组合。当温度恒定时, 随着时间的增加, NO3-含量也增加; 当时间恒定时, 随着温度(沸水浴 除外)的增加, NO3-含量也增加, 但增加幅度不同。 90 ℃时NO3-含量与45、70 ℃的NO3-含量均达到极 显著水平, 与FSY的NO3-含量无显著差异。90 ℃-60 min条件下NO3-含量与90 ℃-30 min NO3-含量无显 著差异。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 确定温度90 ℃、时 间30 min为蔬菜NO3-的含量测定的最适条件。 3 最适条件(温度 90 ℃、时间30 min)提取绿色蔬 菜中NO3-含量时活性炭加入量筛选
本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的新复极差法统 计。表中小写字母表示1%差异, 大写字母表示5% 差异。
实验结果
1 标准曲线的制作 从表1可知, 3条不同浓度NO3-溶液与吸光值
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2)均达极显著水平, 3条
表1 NO3-标准溶液浓度对吸光值的影响 Table 1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O3- standard solutions on
收稿 资助
*
2014-07-02 修定 2014-10-16 西南大学实验教改项目、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教基金(NKJ201203022)和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29号: 植物生理学)。 通讯作者(E-mail: libangxiu@; Tel: 023-682507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