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制剂现代化

合集下载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中药现代化是指将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现代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中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以提高中药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和产业化。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质量控制:中药现代化的前提是要保证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中药现代化的第一步就是加强中药质量控制,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对中药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和评价。

2. 中药现代化研究:中药现代化的核心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主要包括中药成分分析、药效评价、药物制剂研究等方面。

中药现代化研究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如分离纯化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生物技术等,以深入研究中药的成分、药理作用和药效评价。

3. 中药制剂开发:中药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中药制剂开发。

中药制剂开发需要结合现代制剂技术,对中药进行合理的配伍和制剂工艺研究,以开发出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中药制剂,如口服液、胶囊、注射剂等。

4. 中药国际化:中药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中药的国际化。

中药现代化研究需要结合国际标准和规范,对中药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以提高中药的国际认可度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中药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以推动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和产业化。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中药现代化是指将传统中药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提高中药质量与安全性、推动中药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与应用。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中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中药材的资源丰富而多样,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在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保护和合理利用中药资源是首要问题。

通过科学的种植、采集及制备工艺,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纯度,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注重保护野生植物种群的生态平衡,推动中药材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药的药理和药效研究中药的药理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揭示中药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进一步说明中药的药理特性与药效。

这有助于科学地评价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中药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中药的质量控制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

通过建立合理的分析方法和质量评价体系,确保中药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使中药的质量可以得到科学认定和国际接受。

加强中药的标准化工作,制定中药的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标准,提高中药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水平。

四、中药的现代研发与创新中药现代化的过程还需要注重中药的研发与创新。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结合中药的传统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发现和利用中药的新功能和应用领域。

重视中药与西药的结合,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实现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个人观点与理解:中药现代化是一个需要综合发展的过程。

传统中药的价值在当今社会依然存在,而现代科技的进步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在中药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方法与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效果。

中药现代化不仅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通过中药现代化的推动,我们能更好地将中医药传统知识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人类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回顾: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中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保护、中药的药理和药效研究、中药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中药的现代研发与创新。

我国中药制剂的发展趋势

我国中药制剂的发展趋势

我国中药制剂的发展趋势
1. 给药方式逐步多样化:传统中药制剂主要是口服剂型,未来中药制剂可能会采用更多的给药方式,如外用、注射、吸入等,以满足不同的治疗需求。

2. 精制化、标准化、现代化: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中药制剂的精制化、标准化、现代化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未来的中药制剂所采用的材料将更加优化,制备工艺将更加精细,质量将更加可靠,安全性将更加高效。

3. 多功能中药制剂:传统中药制剂的用途相对单一,未来中药制剂可能会多功能化,同时具有预防、治疗、保健等多种功能。

4. 先进技术的应用:未来中药制剂生产将更加注重运用先进技术,如高效分离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纳米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以提高中药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5. 中西医结合:未来中药制剂的发展也会逐渐趋向中西医结合,中西医药的优势互补,可以实现更加全面的治疗效果。

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与应用: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与应用: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

中药现代化是指以现代科技为基础,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对传统中药的质量、疗效、安全性等进行现代化改造和升级,提高中药的科学化水平。

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与应用,实现了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药现代化的主要发展和应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标准化:标准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基础,通过制定标准化规范,规范中药材的生产、检验、贮存和运输等环节,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疗效稳定。

2. 中药提取和分离技术的发展:中药提取和分离技术将传统的煎煮、浸泡等方法转化为精细化提取和分离,实现了中药的有效物质提取和纯化。

3. 中药微生物资源开发:中药微生物资源开发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新领域,开发和利用中药微生物资源不仅可以增强中草药的药效,还可以提高中药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4. 中药制剂现代化生产技术:中药制剂现代化生产技术包括中药颗粒、注射剂、胶囊剂等。

这些制剂不仅方便了患者,也使中药的药效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5. 中药临床研究:中药临床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通过现代医学研究手段,对中药治疗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与应用,使传统中药和现代科技得以完美融合,提高了中药的质量和疗效,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推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助力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研究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研究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医药是我国悠久的传统医学,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显著的药物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由于中药制剂的传统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现代医疗的需要,因此需要引入药物制剂新技术,以提高中药制剂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标准,实现中药制剂的现代化生产。

一、现代化中药制剂的必要性传统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存在很多问题,如工艺繁琐、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效率低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中药制剂的现代化生产与发展。

引入药物制剂新技术以实现中药制剂的现代化对中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现代化中药制剂可以提高中药的生产效率。

传统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繁琐,且生产效率低,不能满足市场对中药需求的增长。

而引入现代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中药制剂的生产效率,从而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中药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1. 高效制剂工艺技术高效制剂工艺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药制剂进行加工制备,以提高中药的药效和药用价值。

传统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繁琐,且往往需要通过多种繁杂的制备工艺才能得到成品,而高效制剂工艺技术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简化制备工艺,提高中药制剂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微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对中药原料进行发酵,产生新的有效成分或增强原有的有效成分。

传统中药制剂往往需要通过繁琐的炮制工艺才能得到成品,而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通过对中药原料进行发酵,快速得到成品,提高中药制剂的生产效率。

3. 现代化包衣技术现代化包衣技术是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中药制剂进行包衣加工,增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和溶解度。

传统中药制剂的包衣技术水平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医疗的需要,而现代化包衣技术可以通过对中药制剂进行包衣加工,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增加中药的疗效。

1. 技术转化难题现代化技术往往需要相应的设备和专业人才支持,而中药制剂企业普遍存在设备陈旧、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很难进行技术转化。

中药现代化的例子

中药现代化的例子

中药现代化的例子
中药现代化是指将传统中药转化为符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形式,使其更易于应用和推广。

以下是中药现代化的几个例子:
1. 中药口服液:中药口服液是将中药原材料煎煮后提取成液体,经过现代科技处理后制成的。

它具有剂型规范、服用方便、药效稳定等优点,成为了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例子。

2. 中药微型胶囊:中药微型胶囊是将中药原料微细化后填充到胶囊内,成为一种现代化的中药制剂。

它具有剂型小巧、药效稳定、口感好等优点,可以便于携带和服用。

3. 中药贴膏剂:中药贴膏剂是将中药提取液涂在药膜上,干燥后制成的一种中药制剂。

它具有贴敷简单、药效明显、无副作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疼痛、炎症等症状的治疗。

中药现代化的发展为传统中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式和
途径,同时也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1 -。

论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途径

论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途径

论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途径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药现代化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实现中药现代化,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几个途径:一、加强中药现代化研究中药现代化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基础。

中药现代化研究应该从中药的药理学、化学成分、药效评价、质量控制、临床应用等方面入手,建立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体系和技术平台。

同时,应该加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国际合作,吸引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水平。

二、推进中药现代化生产中药现代化生产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中药现代化生产应该从中药的种植、采集、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建立中药现代化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生产线。

同时,应该加强中药现代化生产的国际合作,吸引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中药现代化生产的水平。

三、加强中药现代化教育中药现代化教育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中药现代化教育应该从中药的基础理论、现代技术、质量控制、临床应用等方面入手,建立中药现代化教育的体系和课程体系。

同时,应该加强中药现代化教育的国际合作,吸引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中药现代化教育的水平。

四、加强中药现代化管理中药现代化管理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中药现代化管理应该从中药的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价、临床应用等方面入手,建立中药现代化管理的体系和标准。

同时,应该加强中药现代化管理的国际合作,吸引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中药现代化管理的水平。

总之,实现中药现代化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中药现代化研究、推进中药现代化生产、加强中药现代化教育、加强中药现代化管理等都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同时,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提高中药现代化的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药的中药现代制药技术

中药的中药现代制药技术

中药的中药现代制药技术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药制药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升级和现代化。

本文将对中药现代制药技术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探究中药制药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

一、中药现代制药技术的背景在过去,中药生产制作的方式主要是依靠传统的手工制作和简单的炮制方法。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中药的生产和质量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中药现代制药技术应运而生,旨在提高中药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现代人对中药的需求。

二、中药现代制药技术的主要特点1. 自动化生产:现代中药制药技术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生产线,实现了中药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通过智能化控制和监测系统,可以确保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精准炮制: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往往依赖于医师的经验和技艺,难以实现精准控制。

现代中药炮制技术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精准的温度、湿度和时间控制,确保中药成分的稳定性和活性。

3. 提取纯化:中药复方中含有大量的有效成分和杂质,传统提取方法往往难以分离和纯化。

现代中药提取技术采用了分离和纯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并去除杂质,提高中药的纯度和活性。

4. 新型药剂技术:传统中药剂型主要是颗粒剂、丸剂和口服液,存在使用不便、贮藏不便等问题。

现代中药制剂技术引入了新型中药剂型,如口腔贴剂、软胶囊、注射剂等,方便患者使用和储存,提高药效和吸收速度。

5. 质量控制:中药的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中药行业的难题,现代中药制药技术引入了先进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技术手段,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等,确保中药的质量和有效成分含量。

三、中药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定制: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和人体状况监测技术的发展,未来中药制药技术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和生理状况,定制适合的中药处方和剂型,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这样观察认识问题,才算得上继承、发展中医理论与中药制剂,实现
中药制剂现代化。
在传统屮药制剂中,大膏药及其他膏贴类也曾占据重要地位,在内病外治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用现代科学观察,其制备工艺尚存严重欠缺。概括说: 一是粗料药不分水溶性还是油溶性,一律高温油炸;二是高温长时间熬炼药油, 使已经溶出的油溶性成分碳化殆尽;三是大膏药以铅皂做基质,可造成铅中毒 [3]。比如生肌膏的的制备,原工艺将生地、当归高温油炸,药油又经 26(TC、 60min 熬炼,结果使制剂中的生地、当归主成分鉴别均呈阴性反应。生地、当 时的主要有效成分本来是水溶性(当归挥发油除外)的,油炸效果甚微,再经 高温长时间熬炼,100%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某医院改油炸法为水提法,即先 将当归油溶提出挥发油之后,再与生地水煎浓缩成稠膏兑入制剂,结果实现了 生地、当归主要有效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大大提高了制剂的临床效果,而且 扩大了制剂的适应范围,由原来的治疗中、后期疮疡,扩大为治疗早、中、后 期疮疡。这样的工艺改革,适用于许多中药外用制剂。传统中药膏贴类制剂, 绝大多数都是用“一锅油炸”提取粗料中药饮片,然后高难度温长时间熬炼药 油。由丁•中药有效成分溶出甚少,有的甚至为零溶出,这就使原处方中的大 多 数粗料药味有其名而无其实,造成极大资源浪费。中药制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之一,就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这类原始落后的制备工艺(和剂型)。与 针剂不同,外用膏贴类制剂,多适用于一般慢性疾病,故对组方中药的纯化要 求,可适当灵活。可以是油炸提取物,也可以是水煎提取物,当然还可以是纯 化的有效成分,由于理化性质原因,如果基质仍是油类,水煎提取物及水溶性 有效成分则需先与 W/0 型乳化剂混合,然后与大组分油性基质研兑。加入乳化 剂,不仅能使水溶性提取物及水溶性有效成分顺利地与油性基质混兑,而且还 能优化基质,使基质适合人体生理特点,有利于有效成分的释放、吸收和转运, 加速疾病痊愈。这正是我们改革传统工艺(与剂型)的最终目的。

抗凝血过程,虽然是相反的两种生理病理过程,但在某一步骤上,也有一步

选择的趋向,即某一靶点可以与抗凝血成分结合,也可以与凝血成分结合。

七中的两大类有效成分,是否如此竞争靶点,尚有待研究,但应高度警惕。

三七口服制剂,从胃肠道吸收,历经较长时间,各种成分进入体内有很大的

间差,多种成分竞争同类受体的可能性很小,因而活血类成分与止血类成分
膏贴类中药外用制剂今后的发展方向,除了改造传统落后制备工艺外,还 应在剂型方面有所创新,逐步向现代外用制剂靠近。大膏药“粗、大、黑”
(铅皂有毒暂且不论),可以仿效现代制剂的“细、小、白”。比如橡胶贴膏
类制剂,原料经过科学提取,制剂轻巧、固着、卫生、生效迅速,疗效确切,
日趋受到国内外重视,并且逐步扩大治疗适应范围。又如,用高分子材料取
中药制剂,就剂型和加工而言,汤剂仅是最简单的一种。传统用药,汤

占主导地位,主要因为汤剂剂量较大,吸收迅速,生效快捷,药效强劲,“汤
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正谓之此,这是值得继承的方面。汤剂改合剂,传承

汤剂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方药的整体疗效,更好地体现和发扬中医整体观

,
是汤剂的继承和发展。现代中药制剂在“高效” “速效”思想指导下,将

黑膏药基质,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工方药,制成新式大膏药巴布剂,是否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将部分传统膏

类中药制剂改型为现代橡胶膏贴类制剂?或改型为中药巴布剂?我们应当努


而且必须努力。因为现代橡胶膏贴类制剂及巴布剂的发展趋势已由过去的主

治疗慢性病特别是筋骨肌肉皮肤风寒湿病,扩大为治疗内脏病,比如心脏病、
【摘要】列举中药汤剂、针剂及外敷制剂等试述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形式与可 行性。中药制剂现代化的总思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
改造传统剂型,创制新式剂型,提高临床疗效。容纳现代科学技术是继承发展 中医理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药制剂;中医理论;整体观念;现代科技;新式剂型


制成针剂,其生效速度又要比传统汤剂快得多,从现代医学观点说,还避免

肝脏的首过效应。现在已有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用于临床急救,收到
较 好效果。因此,继续研制高效、速效、长效中药针剂,应当是今后制剂开发 工 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针剂的制备,与汤剂合剂化相比,各方面更具特点。因为针剂必须:① 所 含有效成份明确,具有临床治疗针对性;②针剂溶液中,不但剔除了一般汤 剂 中的淀粉、多糖、蛋白质、树胶、纤维等杂质,而且剔除了原中药饮片中主 耍 活性成分之外的其他成分或次要活性成分;③针剂的质量要求很高,静脉及 动 脉注射剂质量要求更高,如 pH 值、渗透压、热源、灭菌、毒副作用试验等, 都 必须达到规定耍求,注入血管中必须保证机体内环境不受损害。比如制备三 七 注射液,有些处方把三七中的氨基酸类止血成分剔除,只是提取三七皂甙和 黄 酮类成分制成注射液,用以活血化瘀,疏通血管。这与传统用药,似有违背。 因为三七的传统用药,大都把活血成分与止血成分共存于同一制剂中,既能 活 血化瘀,又能止血定痛,临床病灶需要哪种活性成分,就吸取哪种活性成分。 但制成针剂,情况与口服制剂就大不相同了。因为针剂的临床针对性很强, 能 达到高效速效的目的。比如用三七皂甙与三七黄酮针剂治疗脑中风或胸痹, 用 针剂静脉注射后,急症会很快解除或减缓。如果针剂中杂有三七止血氨基酸, 那就极可能干扰三七皂甙和三七黄酮的抗凝化瘀功能,延缓加重患者病情。
什么是中药制剂现代化?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继承、发展传统中药制剂, 创造新型中药制剂,使中药制剂具备现代化的高科技含量,更好地为人类健康 事业服务。实现中药制剂现代化,要做的大量的实际工作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改造传统制剂及制备工艺。但有一个原则,这就是中药制剂现代化必须在中医 理论指导下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药制剂现代化 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如何正确处理中医理论指导与容纳现代科技手段之间的 关系,至今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中药制剂容纳现代科技手段,脱 离了中医整体观念。对此,我们可结合实际进行探讨。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中 医理论,固然有其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等合理思维模式,但与一切事物一样, 绝不是尽善尽美,而是有待进一步完善发展和提高,进而应知,中医基本理论, 是告诉我们如何从整体上认识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临证配伍问题,但不是也不 能取代具体的制剂手段和工艺。
肺气喘、肝病、胃痛以及肿瘤等。外贴剂的优点是,药物透皮吸收,避免伤

胃肠和心血管系统。但治疗内脏疾病,耍求疗效迅速确切,虽不比针剂快,

要比口服制剂快的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内脏病外贴剂原料的加工提纯方面向

剂原料的加工提纯靠近,靠”粗、大、黑“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由上可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借鉴现代药剂学的某些手段,是中药制剂 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除了汤剂合剂化,汤剂针剂化,外用膏贴类借鉴 现 代橡胶贴膏及巴布剂外,还有大量的新工艺、新剂型引入中药制剂,比如中 药 浓缩丸、中药胶囊剂、中药片剂、中药缓控制剂、中药靶向制剂、中药环糊 精 包合物等,这对开发中药瑰宝起了巨大作用。今后,中药制剂应坚定不移地

以共存于同一制剂中,根据临床实际发挥应有作用,这是其一。其二,把两

作用相反的活性成分共存于同一制剂中,即使意图相反相成,但能否制成适

人体内环境的合格针剂,还要进行实验。如果两类活性成分不能混在一起制

针剂,或所制针剂损害人体内环境,那就只能分离两类活性成分,按临床需
要 施治。第三,除了三七皂甙、黄酮类和氨基酸类成分,三七还含多糖类成分。 在传统制剂及单味提取物中,这些多种成分是共存的,是同一饮片中各有效 成 分的整体配伍,但制成现代化针剂,除了上述两类作用相反的活性成分必须 分 离外,还必须剔除三七多糖。三七多糖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但不具备临床针 对性,更因三七多糖的溶解度原因,不能制成合格针剂溶液,故而也要与主要 有效成分分离。倘临床需要三七多糖,那就只能制成三七多糖口服剂,通过消 化道吸收、转化、利用。这样说来,三七的针剂与三七的汤丸散制剂之间,在 功效方面,既有相同点,也不有同点。汤丸散制剂成分及功效全面,但不能替 代针剂的临床针对性,达到高效速效。这正是我们研制三七针剂的目的。研制 三七针剂,所选有效成分较少或单一,这是否违背了中医整体观念呢?笔者认 为,不能这样观察问题。因为,三七的汤丸散虽然成分功效比较全面,但在临 床急需时,选择性功效高不上去,这样的整体究竟有多少价值?所以一定要从 临床需要这个最大实际出发,判定整体观念的存在与其存在价值。如果病人在 急需三七针剂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处方中加上口服三七多糖或三七丸 散就是了,且不说急症病人多数处于休克危急状态,暂不能口服用药。因此说, 以汤、丸、散传统剂型,全面容纳三七多种有效成分,固然是中医基本理论和 中药整体配伍的具体体现;进而将三七的多种有效成分按照临床需要和制剂特 点分门分类进行提取,然后制备活血化瘀针剂、止血针剂(及抗炎针剂)和三 七多糖口服剂,同样符合中医基本理论和中药配伍整体观念。关键在于,辨证 施药,即要主、辅、佐、使,又分轻重缓急。当疾病来势较缓时,当用丸散, “丸散之剂,缓也”;当逢急症之时,立投针剂,“注射之剂,快也”。判定 一种中药制剂是不是体现中医基本理论,不应是该制剂是否含多种有效成分, 含几种有效成分,而应是该制剂是否具有特定的临床适用性。以单味中药制备 针剂是这样,以复方中药制备针剂是这样,以复方中药制备针剂也是这样。
为加深理解,现以“小青龙合剂” [1]为例,分析阐述。小青龙合剂方药 出自小青龙汤,系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方,方药含麻黄、桂枝、白苟、干姜、 法半夏、五味子、细辛、炙甘草共 8 味。原为汤剂,制法为群药共煎法,曹教 授将汤剂改型为现代合剂,采用新法制备,将 8 味中药分成水煎提组、水蒸汽 蒸馏提油组和乙醇渗漉组,水提液与渗漉液混合浓缩达要求后,兑入挥发油, 添加适量辅料即成。同是小青龙汤方药,制成液体口服剂,一种制法是遵古共 煎法,一种制法为现代综合提取法,究竟哪种方法更科学更合理?研究证实, 传统群药共煎法,虽遵循“共溶系统”原则,但总活性成分溶出量不过 50%〜 70%之间[2],有的连 50%也达不到。具体到小青龙汤的制备,在水提过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