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的鉴别技术

合集下载

药材用成方制剂显微鉴别法

药材用成方制剂显微鉴别法
4.2.2.2 载玻片、盖玻片。
4.2.2.3 吸湿器(即玻璃干燥器改装蒸馏水加微量苯酚,潮气润湿药材样品用)、培养皿或小烧杯(放切片用,切片后处理均可在其中进行)、酒精灯、铁三角架、石棉网、滴瓶、试管、试管架、滴管、玻璃棒(精与细)、乳钵、量筒。
4.2.2.4 毛笔(从刀上刷取切片用)、铅笔、带盖搪瓷盘(装切片标本用)、纱布、吸水纸(滤纸)、火柴等。
4.3.5 钌红试液 取10%醋酸钠溶液1~2ml,加钌红适量使呈酒红色即得。本液应临用新制。
4.3.6 间苯三酚试液化 取间苯三酚1g,加90%乙醇100ml使溶解,滤过即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置棕色玻璃瓶内,在暗处保存。
此液与浓盐酸合用,可使木化细胞壁染成红色或紫红色。
4.3.7 碘试液 取碘化钾0.5g,溶于少量水中,加碘1g,使水至100ml即得。应用时通常再加水稀释成淡棕色或淡黄色。本液应置棕色瓶内保存。
4.内容:
4.1简述
4.1.1药材及成方制剂显微鉴别法就是应用动植物细胞、组织学和矿物晶体光学等知识鉴别中药材或中成药的一种方法。通常是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故通称“显微鉴别法”。此法适用于:
4.1.1.1药材性状鉴别特征辨认或区分;
4.1.1.2药材破碎不易辨认或区分;
4.1.1.3药材呈粉末状或为成方制剂;
4.3 试液
4.3.1 水合氯醛试液 取水合氯醛50g,加水15ml与甘油10ml使溶解,即得。
此液为透化剂,可使干缩的细胞壁膨胀而透明,并能溶解淀粉粒、树脂、蛋白质及挥发油等。
4.3.2 甘油醋酸试液(斯氏液) 取甘油、冰醋酸与水各等份,混合即得。
此液专用于观察淀粉形态,可使淀粉不膨胀变形,便于测量其大小。
4.1.4本规程以中国药典现行版和部颁标准收载的显微鉴别顶目要求为主,故主要介绍与临时制片技术有关的仪器、用具、试液和操作方法等。

2024版(PPT幻灯片版)中药鉴定培训课件

2024版(PPT幻灯片版)中药鉴定培训课件
21
矿物类中药的鉴定
• 矿物种类识别:准确识别矿物的种类是鉴定的关键步骤之一。 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晶体形态、颜色光泽以及硬度比重等物理 性质进行初步判断。同时结合化学性质如溶解性等进行综合分 析确定矿物种类。对于难以识别的矿物可以借助X射线衍射分 析(XRD)、红外光谱(IR)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辅助鉴定。
利用免疫学技术研究中药 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药效学鉴定法
通过观察中药对生物体的 药理效应来判断其真伪和 优劣。
分子生物学鉴定法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 药进行基因水平上的鉴定 和研究。
2024/1/27
11
2024/1/27
03
常见中药的鉴定
12
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
形状
观察根或根茎的形状、大小、粗 细等特征。
中的稳定性。
24
鉴定过程中的误差控制
01
02
03
仪器校准
定期对鉴定所使用的仪器 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 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2024/1/27
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鉴定操作规程, 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数据处理
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鉴 定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减小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的影响。
25
观察断面颜色、质地、纹理等。
2024/1/27
14
皮类中药的鉴定
形状
观察皮的形状、大小、厚薄等。
表面特征
注意颜色、皱纹、皮孔等。 2024/1/27
内表面特征
观察颜色、纹理等。
质地
检查质地坚韧或松软,纤维性或 粉性等。
15
叶类中药的鉴定
形状
表面特征
质地
气味
观察叶的形状、大小、 长宽比等。

中药的鉴定-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四章讲义3

中药的鉴定-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四章讲义3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上医学教育网做成功医学人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鉴定学》第四章讲义3第四章中药的鉴定第四节中药鉴定的方法四、理化鉴定法理化鉴定法就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品质优劣程度的方法,统称为理化鉴定法。

常用的理化鉴定方法如下。

(一)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的测定。

这对挥发油类、油脂类、树脂类、液体类药(如蜂蜜等)和加工品类(如阿胶等)药材的真实性和纯度的鉴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药材中如掺有其他物质时,物理常数就会随之改变,如《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蜂蜜的相对密度在1.349以上,蜂蜜中掺水就会影响黏稠度,使相对密度降低。

(二)一般理化鉴别1.化学定性分析2.中药的膨胀度膨胀度是药品膨胀性质的指标,系指按干燥品计算,每1g药品在水或者其他规定的溶剂中,在一定时间与温度条件下膨胀所占有的体积(ml)。

主要用于含黏液质、胶质和半纤维素类中药的真伪和质量控制。

南葶苈子和北葶苈子外形不易区分,北葶苈子膨胀度不低于12,南葶苈子膨胀度不低于3,两者的膨胀度差别较大,通过测定比较可以区别二者。

又如哈蟆油膨胀度不得低于55,伪品的膨胀度远低于此,可资区别。

膨胀度同时也是对中药质量优良度的一种评判方法,如哈蟆油和车前子正品一般膨胀度越大,其质量越好。

3.微量升华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色泽,或取升华物加某种试液观察其反应来进行鉴别。

如大黄粉末升华物为黄色针状、片状或羽毛状结晶,在结晶上加碱试液显红色,确证其为蒽醌类化合物;斑蝥升华物(在30~140℃)为白色柱状或小片状结晶(斑蝥素),加碱液溶解,再加酸液又析出结晶等。

4.荧光分析是利甩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的性质进行鉴别。

《中药鉴定技术》PPT课件ppt课件

《中药鉴定技术》PPT课件ppt课件

3.中药材
简称“药材”。一般是指经过产地加工即可作为 商品的“中药”。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基本概念
4.中药鉴定:也称“中药鉴别”,
是检验药材质量的技术。
鉴定方法 来源鉴定
性状鉴定 显微鉴定 理化鉴定
四大鉴定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基本概念
5.中药性 状
中药性状:指药材的形状、大小、色泽、
表面、质地、断面特征和气味等特征。
药典一部(中药)
药典年份
1953版 1963版一部 1977版一部 1985版一部 1990版一部 1995版一部 2000版一部 2005版一部 2010版一部
中药材
中药成方及单 味制剂
65+13(动物)
46
446
197
882
270
506
207
509
275
522
398
534
458
567
579
1006
1159
共计
124 643 1152 713 784 920 992 1146 2165
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材的标准
药典记载中药材的主要内容有: 1.名称:中文名、汉语拼音、拉丁名; 2.来源:原植(动)物科名、植(动)物名、学名、药用部分(矿物药注
明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采收、产地加工; 3.中药材性状:外表、形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 4.鉴别:经验鉴别、显微鉴别、(组织、粉末、显微化学反应)、理化鉴
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分三步 1. 取样 2. 鉴定 3. 结果
第三节 中药鉴定的内容
一、鉴别真伪 二、鉴别优劣
假药
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药品所含成分

中药材真伪鉴别新方法(DNA分子标记鉴别技术)

中药材真伪鉴别新方法(DNA分子标记鉴别技术)

中药材真伪鉴别新方法(DNA分子标记鉴别技术)中药品种繁多,应用历史悠久,产区广泛。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药材品种混乱,基源复杂,如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534种中药材,即有143种为多基源(二基源以上),占收载总数的27%。

加之中药的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以及伪品、混淆品和误用品等因素,对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制剂生产、临床疗效及推广使用等都有直接影响,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信誉。

同时,即使是同种药材,由于产地不同、野生与栽培以及生长年限不同都表现出质量和疗效上的差异,这些问题为中药材鉴别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依赖经典形态分类以及传统鉴别方法已无法满足鉴别的需要。

随着各种先进仪器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各种新的鉴别方法亦纷纷推出,如红外光谱鉴别、化学指纹图谱鉴别以及DNA分子标记鉴别等,中药材鉴别领域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

近年来,以PCR为基础的DNA分子标记鉴别技术在中药材真伪鉴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多基源品种的鉴别及道地药材鉴别中也崭露头角,显示出了巨大的前景。

以人参、西洋参的分子标记鉴别研究为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药材分子标记鉴别的研究轨迹。

从1994年AP-PCR首次用于人参、西洋参的鉴别以来,已有24篇相关的报道,按照所用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种:①基于PCR技术的方法有18篇文献,其中利用随机引物如RAPD 和Ap-PCR等的有9篇,利用特异引物如MARMS、SCAR等的3篇,AFLP的3篇,PCR-RFLP的3篇;②利用DNA测序技术的有7篇;③基于分子杂交的方法有1篇,主要针对重复序列。

有的报道中同时使用两种方法,如同时使用ITS序列分析与RAPD、PCR―RFLP和RAPD等。

根据各个文献发表时间及其使用的方法可以得到人参类药材分子鉴定的发展特点:①随机引物虽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RAPD等方法逐渐推出舞台。

无须预先知道基因组信息的特点,使RAPD在中药材分子鉴定上成为最主要的方法,但随着18S、matK基因的测序,新方法便得以诞生,如MARMS。

中药制剂分析

中药制剂分析

中药制剂分析: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中药科学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药制剂: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成一定的剂型,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

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1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2中药制剂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3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评价中药制剂质量4中药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5中药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6中药制剂有效成分的非单一性7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的多元性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药品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制定药品质量标准的前提:1药物组成固定;2原料稳定;3制备工艺稳定。

简述中药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中药制剂的杂质要比化学制剂复杂的多,如药材中非要用部位及未除尽的你啥;药材中所含的重金属及残留农药,包装,保管不当发生霉变、走油、泛糖、虫蛀等产生的杂质;习题原料的水质二次污染等途径均可混杂质。

所以中药制剂易含有较高的重金属、砷盐、残留农药等杂质。

《中国药典》53、63、77、85、90、95、00、05、10共9版。

63版开始根据药品属性分为一、二部;05版开始分为3部,一部: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我也、成方制剂及单位制剂。

二部:化学药、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药用辅料;三部:生物制品。

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中国药典》凡例作用是什么?是解释和正确地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并把与正文品种、附录及质量鉴定有关的共性问题加以规定,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

中药制剂分析的检验程序包括哪些步骤?1.取样:其基本原则是均匀合理,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

2制备供试品3鉴别4检查5含量测定6书写检测报告供试品制备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被检测成分,除去干扰物质,将被测定成分浓缩至分析方法最小检测限所需浓度。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简介.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简介.


二、中药制剂分析中待测成分的提取分离
与纯化方法
(一)提取方法
1.萃取法: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
使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将测定组分提取出 来的方法。单一溶剂、分段、液液、固液萃取法。 2.冷浸法:样品置溶剂里,室温下浸泡一段时间的提取方 法。
适宜易溶出的组分
适宜遇热不稳定的药物 费时(8 ~ 24小时)
杂质来源及检查意义
水分 —— 结块、霉变或有效成分水解;
灰分 —— 控制药物本身及泥土、沙石 等无机杂质; 重金属 —— 环境污染和使用农药引入;
砷盐 —— 剧毒,常由除草剂、杀虫剂 或化肥引入; 残留农药—— 有毒
1、水分测定法
(1)烘干法(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
(2)甲苯法 (含挥发性成分) (3)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贵重药) (4)GC法
特点
3.回流提取法:样品置有机溶剂中加热回流的
提取方法。
加快溶出速度,省时
特点
适宜受热稳定的药物
适宜较难溶出的组分
通过更换溶剂,使提取更完全
4.连续回流提取法:样品置有机溶剂中加热,
蒸发的溶剂经冷凝流回样品管的提取方法。
节省溶剂,提高提取效率
特点
适宜受热稳定的药物
费时
使用索氏提取器连续进行提取,提取效率高。
以通过确认其中所含药味的存在或某些特
征成分的检出而达到鉴别的目的。目前部
分中药尚无含量测定项目,因此,鉴别就
成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环节。
2.鉴别方法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显微化学反应鉴别法 理化法鉴别:微量升华法 颜色反应及沉淀反应 色谱鉴别:纸色谱法
TLC、GC、HPLC

中药制剂分析总结

中药制剂分析总结

中药制剂分析总结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草药或其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研磨、提取、浓缩、炮制等工艺制成的中药产品。

中药制剂的分析是为了确定中药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可控性,以便用于临床和科学研究。

本文将对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分析内容以及分析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和讨论。

一、分析方法中药制剂的分析主要包括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多种方法。

化学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等,可用于分离、鉴定和定量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

生物学方法主要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可用于评估中药制剂中的生物活性和毒性。

物理学方法主要包括颗粒度测定、比表面积测定、溶解度测定等,可用于了解中药制剂的物理特性和药效特点。

二、分析内容中药制剂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药材鉴别、质量控制、有效成分分析、毒性评价等。

药材鉴别是通过外观、显微特征、化学特性等方法来确定药材的真伪和种类。

质量控制是通过检测中药制剂中的不同指标,如含量、溶解度、颗粒度等来确定其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有效成分分析是用化学、光谱等方法来确定中药制剂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并进行定量分析。

毒性评价是通过细胞毒性实验、动物实验等方法来评估中药制剂的毒副作用。

三、分析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药制剂的分析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首先,现代化学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得中药制剂的化学成分可以得到更精确的鉴定和定量。

例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技术可以分离和定量中药制剂中的多种成分;质谱技术可以对中药制剂中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和定性分析。

其次,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中药制剂的有效成分分析和毒性评价更加准确和可靠。

例如,PCR技术可以迅速鉴定中药制剂中的基因序列;细胞毒性实验可以评估中药制剂对人体细胞的毒副作用。

此外,仪器分析技术的进步也使得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更加方便和快速。

例如,颗粒度测定仪和比表面积测定仪可以快速测定中药制剂的颗粒大小和表面特征。

综上所述,中药制剂的分析是为了保证中药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可控性,为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制剂的鉴别技术 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鉴别技术 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 A(用药材提取物制成制剂的鉴别 B(用水煎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C(用制取挥发油方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D(用蒸馏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E(含有原生药粉的制剂的鉴别 2(在六味地黄丸的显微定性鉴别中,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为哪味药的特征。 A.山药 B.茯苓 C.熟地 D.牡丹皮 E.泽泻 3(在银翘解毒片的显微定性鉴别中,花粉粒黄色,类球型,有三孔沟,表面具细密短刺及圆粒状雕纹,为哪味药的特征。 A.金银花 B.桔梗 C.连翘 D.甘草 E.淡竹叶 4(在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中,草酸钙簇晶大,直径约60,140µm,为哪味药的特征。 A.牛黄 B.大黄 C.雄黄 D.冰片 E.朱砂 5(在牛黄解毒片的显微化学反应中,取本品研细,加乙醇10mL,温热1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0.5mL,加热,即显红色,为鉴别方中哪味药材的反应。 A.大黄 B.牛黄 C.黄芩 D.冰片 E.雄黄 6(在复方丹参片的定性鉴别中:取本品1片,研细,分次加水少量,搅拌,滤过,滤液移至100mL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取溶液2mL,加水至25mL。在283nm?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为鉴别方中哪味药材的反应。 A.丹参 B.冰片 C.三七 D.丹皮 E.党参 7(在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为 A.UV法 B.VIS法 C.TLC法 D.HPLC法 E.GC法 8(用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鉴别,在哪类药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A.中药制剂 B.中药材 C.中药材和中药制剂 D.合成药物 E.中药制剂和合成药物 9(应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来鉴别中药制剂的某种成分时,以测定该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的方法 A.最常用 B.最少用 C.一般不用 D.不常用 E.从不使用 10(在薄层色谱法中,使用薄层玻璃板,最好使用 A.优质平板玻璃 B.普通玻璃 C.有色玻璃 D.彩玻 E.毛玻璃 11(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 A.硅胶G B.微晶纤维束 C.硅藻土 D.氧化铝 E.聚酰胺 12(在中药制剂的色谱鉴别中,薄层色谱法比薄层扫描法 A.少用 B.常用 C.较少用 D.应用一样多 E.最不常用 13(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下列哪种成分 A.含有挥发性成分 B.不含有挥发性成分 C.不能制成衍生物 D.含有大分子又不能分解 E.只含有无机成分 14(应用GC法鉴别安宫牛黄丸中麝香酮成分,为鉴别方中哪种药材 A.牛黄 B.水牛角 C.麝香 D.冰片 E.珍珠 15(应用薄层扫描法在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中,主要从下列哪些参数中鉴别方中 原药材。 A.吸收度 B.波数 C.色谱峰 D.折光系数 E.旋光度 16(中药制剂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中,薄层板要求 A.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晾干 B.光滑平整,洗净后可挂少量水珠,晾干 C.光滑平整,洗净后应有水珠,晾干 D.光滑平整,洗净后应有水珠,不需晾干 E.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不需晾干 17(影响薄层色谱分析主要因素之一为 A.相对湿度 B.对照品数量 C.原药材来源 D.供试品数量 E.薄层板大小 18(在薄层色谱鉴别中,硅胶薄层板需在什么条件下活化 A.410?烘30min B.310?烘30min C.210?烘30min D.110?烘30min E.50?烘30min 19(在中药制剂定性鉴别中,薄层板制备,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将吸收剂1份和水几份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 A.1 B.2 C.3 D.4 E.5 20(在中药制剂化学反应法鉴别中,应尽量采用 A(专属性强,简单易行的方法 B(专属性不强,简单易行的方法 C(专属性强,较复杂的方法 D(专属性不强,较复杂的方法 E(通用性强的方法 21(加有荧光剂的硅胶G表示方法为 B.H C.F D.F E.F A.H254 365254365465 22(在中药制剂的薄层鉴别中,一般在常规薄层板上原点的点样直径不大于 A.1mm B.3mm C.5mm D.7mm E.9mm 23(在银翘解毒丸显微鉴别中,联结乳管的显微特征,为方中哪味原药材的特征。 A.金银花 B.连翘 C.薄荷 D.桔梗 E.荆芥 24(纸色谱法是以下列哪种物质为固定相 A.纸 B.水 C.乙醇 D.酸 E.硅胶 25(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如制剂中同时含有黄连黄柏原药材,宜采用 A.阳性对照 B.阴性对照 C.化学对照品对照 D.阳阴对照 E.对照药材和化学对照品同时对照 26.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中[鉴别]实验的主要作用是 A.确认中药制剂的真伪 B.考察中药制剂的主要成分含量 C.评价中药制剂的药效 D.评价中药制剂的安全性 E.引证含量测定的可信性 27.中药制剂的[鉴别]项目不包括 A.化学鉴别 B.色谱鉴别 C.光谱鉴别 D.显微鉴别 E.杂质鉴别 28.可进行显微鉴别的中药制剂是 A.六味地黄丸 B.板蓝根颗粒 C.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 D.大黄流浸膏 E.正骨水 29.关于中药制剂显微鉴别的错误描述是 A.适用于含有药材粉末的中药制剂 B.主要判断处方中药材的有无和真伪 C.利用药材细胞及内含物等微细特征进行鉴别 D.通过显微镜观察 E.只能鉴别丸剂和片剂 30.在进行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时,可省去的程序为 A.处方分析 B.规范取样 C.粉末制片 D.显微镜下观察特征 E.结果判断 31.在进行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时,观察菊糖及橙皮苷结晶宜采用 A.蒸馏水装片 B.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 C.水合氯醛试液冷装片 D.甘油醋酸装片 E.稀甘油装片 32.在进行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时,观察草酸钙簇晶的最佳装片方法是 A.蒸馏水装片 B.稀甘油装片 C.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 D.水合氯醛试液冷装片 E.甘油醋酸装片 33.在进行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时,观察石细胞的最佳装片方法是 A.水装片 B.稀甘油装片 C.乙醇装片 D.甘油醋酸装片 E.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 34.在进行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时,观察并测量淀粉粒大小的最佳装片试剂为 A.蒸馏水 B.稀甘油 C.5%氢氧化钾试液 D.甘油醋酸试液 E.水合氯醛试液 35.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时,为防止结晶析出,宜加入 A.蒸馏水 B.稀甘油 C.乙醇 D.醋酸 E.稀盐酸 36.能使木质化细胞壁显红色的试液为 A.氯化锌碘试液 B.间苯三酚-盐酸试液 C.碘试液 D.硝酸汞试液 E.钌红试液 37.能使木栓化细胞壁显红色的试液为 A.氯化锌碘试液 B.间苯三酚-盐酸试液 C.碘试液 D.硝酸汞试液 E.苏丹?试液 38.能使角质化细胞壁显红色的试液为 A.氯化锌碘试液 B.间苯三酚-盐酸试液 C.苏丹?试液 D.硝酸汞试液 E.碘试液 39.能使纤维素细胞壁显蓝色的试液为 A.氯化锌碘试液 B.间苯三酚-盐酸试液 C.碘试液 D.5%氢氧化钾试液 E.钌红试液 40.间苯三酚-盐酸试液主要用于检查 A.木质化细胞壁 B.木栓化细胞壁 C.角质化细胞壁 D.纤维素细胞壁 E.矿质化细胞壁 41.能使淀粉粒显蓝色或紫色的试液为 A.氯化锌碘试液 B.间苯三酚-盐酸试液 C.碘试液 D.硝酸汞试液 E.钌红试液 42.能使糊粉粒显黄棕色的试液为 A.氯化锌碘试液 B.间苯三酚-盐酸试液 C.碘试液 D.硝酸汞试液 E.钌红试液 43.能使菊糖显紫红色并逐渐溶解的试液为 A.硝酸 B.浓硫酸 C.α-萘酚试液 D.α-萘酚试液与氢氧化钠合用 E.α-萘酚试液与浓硫酸合用 44.遇50%硫酸溶解,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泡的结晶为 A.草酸钙结晶 B.碳酸钙结晶 C.菊糖结晶 D.橙皮苷结晶 E.硅质块 45.水合氯醛试液透化装片不适于观察 A.草酸钙簇晶 B.纤维 C.淀粉粒 D.石细胞 E.木栓细胞 46.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采用的制片方法为 A.徒手切片法 B.整体封片法 C.粉末制片法 D.涂片法 E.磨片法 47.观察单个导管分子或纤维的完整形状时,宜采用的制片方法为 A.组织解离法 B.徒手切片法 C.整体封片法 D.涂片法 E.磨片法 48.关于粉末制片的正确描述为 A.取粉末量越多,观察特征越清晰 B.透明剂必须加热至沸腾 C.粉末需与透明剂混匀 D.蒸馏水装片需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观察 E.加盖玻片时速度要快 49.在进行未知粉末装片时,通常先采用 A.5%氢氧化钾装片 B.乙醇装片 C.水合氯醛冷装片 D.水合氯醛透化装片 E.稀甘油装片 50.关于中药制剂显微鉴别取样制片的正确描述为 A.制片前,必须将全部辅料除净 B.散剂、胶囊剂可直接取出粉末制片 C.片剂在表面刮粉制片 D.丸剂取中心部分粉末制片 E.包衣水丸,将丸衣、丸心混匀后制片 51.根类中药不应检出的特征是 A.导管 B.石细胞 C.分泌组织 D.草酸钙结晶 E.菌丝 52.根茎类中药不应检出的特征是 A.厚壁组织 B.鳞叶组织碎片 C.花粉粒 D.草酸钙结晶 E.纤维 53.茎类中药不应检出的特征是 A.糊粉粒 B.纤维 C.导管 D.草酸钙结晶 E.木栓细胞 54.皮类中药不应检出的特征是 A.木栓细胞 B.韧皮纤维 C.分泌组织 D.筛管或筛胞 E.导管 55.叶类中药不应检出的特征是 A.导管 B.草酸钙结晶 C.非腺毛 D.气孔 E.糊粉粒 56.花类中药应重点观察 A.淀粉粒 B.糊粉粒 C.花粉粒 D.薄壁细胞 E.导管 57.菌类中药主要应观察 A.纤维 B.淀粉粒 C.导管 D.菌丝 E.菊糖 58.显微测量常用的计量单位是 A.m(米) B.dm(分米) C.cm(厘米) D.mm(毫米) E.μm(微米) 59.生物碱显色反应常用的显色剂为 A.硅钨酸试剂 B.磷钼酸试剂 C.碘-碘化钾试剂 D.矾酸铵-浓硫酸液 E.碘化铋钾试剂 60.生物碱的沉淀反应通常在下列哪种溶液中进行 A.碱性水溶液 B.酸性水溶液 C.生理盐水 D.无水乙醇 E.氯仿 61.不易与大多数生物碱沉淀试剂发生沉淀反应的化学成分为 A.乌头碱 B.苦参碱 C.小檗碱 D.士的宁 E.麻黄碱 62.含有小檗碱的一组药材为 A.黄连、黄柏 B.川乌、草乌 C.川贝母、浙贝母 D.黄柏、麻黄 E.黄连、马钱子 63.生物碱与碘化铋钾试剂反应,生成的沉淀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