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调研

合集下载

基于智慧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为例

基于智慧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为例

基于智慧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①———以“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为例程娣,王宏斌*(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甘肃天水741020)一、课程现状“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作为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学习课程后,应掌握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和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等相关知识点,使学生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值班员、行车调度员、车辆段车场调度员、列车司机等岗位的基本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而与就业接轨。

该门课程学习内容较多,知识点分散,且需要引入大量图片、动画以及视频对相关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等进行立体展示;客流计划、全日行车计划、车辆计划等编制需要进行大量计算。

因此,仅依靠教师在课堂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往往无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直观认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认识实习安排在该课程结束后进行,学生的直观认识滞后于课程学习,没有前期一定的较为直观的认识,学生掌握知识比较困难。

限于此种情况,学校要求教师大力开展课堂实训,避免大部分毕业生上岗后无法快速适应企业岗位,企业还要花较长时间和精力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等,因此教师应调整教学内容,提升课堂实训比例。

虽然目前各个学校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训室,但是大都存在实训设备价格昂贵且数量较少,教师无法进行大班实训演示,有些实训基地对于某些系统的操作只能通过观看视频进行简单的认知,加上课堂教学时间限制,有些知识点得不到充分立体的展现,学生理解困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提高。

目前,我校在校学生中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超过99%,智能手机给学生的在校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很少有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常见的现象是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混合式教学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互联网+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理念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需求的多元化和个体化,从而实现精准化教学,凸显对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度。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微积分》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微积分》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微积分》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摘要:基于OBE教育理念对《微积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并依据该模式对我院《微积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最终的考核评价机制做出改革,实现了《微积分》课程教学的“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参与式学习”的转变,并以学生的产出为导向,指导任课教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形成良好的教与学的有效闭环。

关键词:OBE教育理念;《微积分》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微积分是人类伟大智慧的结晶,它在经济、金融、管理、工程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微积分成为高等院校经管类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对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科学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微积分学习难度大,学时少,纯线下课堂教师只顾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b站、智慧树等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进行线上学习,但这种纯线上学习模式缺少了线下课堂的真实感,没有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学习效率不高。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探索出一套新的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来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变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参与式学习”[1],进而达到国家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文献[2][3]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平台设计进行探讨。

接下来基于智慧树教学平台,介绍我院微积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1.开展《微积分》混合式教学的前期准备《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主要针对我院工商管理系、经济贸易系和会计学系的学生开设。

作为一门先修的基础课程,它将数学知识和经济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相融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微积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各大高校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ꎬ面对面
的课堂教学仍然是高校主流的教育教学形式ꎮ 从调研结果来
(6) 此外ꎬ在参加调研的 128 名教师中ꎬ超过 80% 的教师也
明确表示愿意在未来教学中尝试混合式教学模式ꎮ
看ꎬ多数教师对于混合式教学、MOOC 和 SPOC 等还是有一定的
了解ꎮ 但真正在实际教学中开展基于 MOOC、SPOC、翻转课堂
学校和各种教育机构中ꎬ基于课堂教学的面对面学习方式仍然
是人们学习和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ꎮ 然而ꎬ随着信息技术
的广泛应用和推广ꎬ它自身存在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ꎮ 例
86 72% ꎮ 问卷重点从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现状、教师对于
混合式教学的关注点和困扰ꎬ以及相关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
采集ꎬ经统计得到以下相关信息ꎮ
或者云班课等混合式教学的老师仍为少数ꎮ 在 128 名教师中ꎬ
有 103 名教师( 比例高达 81. 47% ) 也明确表示愿意在未来教学
的生成、获取、发展和传播方式也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影响
下发生重大转变ꎬ这双重叠加的变化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困
境ꎬ也带来了机遇ꎮ 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混合式学习方式
与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ꎬ它突破了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ꎬ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化、学习过程的自主化、学习风格的
个性化、学习评价的全程化以及教学管理的高效化ꎬ赋予教育
卷访问ꎬ共计 128 人进行了在线答卷ꎮ 其中ꎬ高职院校占比为
老师对于开展混合式教学的优点持肯定态度ꎬ超过 80% 的教师
比为 55. 47% ꎬ其他专业教师占比为 44. 53% ꎮ 进行在线答卷的
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ꎬ有着很多不可替代的优点ꎮ 相较于传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题研究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题研究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题研究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领域的关注和重视。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指通过网络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期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1.教育技术理论教育技术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得以实现的重要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的发展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支持,如网络课堂、教学管理系统等工具的出现,使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得以实现。

2.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了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学者应当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和资源,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正是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它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途径和资源,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特点1.灵活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灵活安排,使得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需求。

2.互动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互动功能,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能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学习氛围。

3.多样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

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案例分析1.某高校英语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某高校的英语课程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讲解和学习指导,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作业提交和讨论。

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提升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2.线上线下混合式职业培训案例某企业为员工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职业培训,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理论学习和在线测试,然后在实地进行操作和实践教学。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效果分析研究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效果分析研究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21年15期课题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效果分析研究徐锦泱,刘松恺,夏天成,陈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200240)摘要:受疫情时期影响,以线上网络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全国各大高校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文章以作者所授研究生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

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堂讨论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的作业成绩和期末成绩。

文章同时指出教师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的环节及注意的问题,旨在为我国高等院校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学习效果;评价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5-0077-04Abstract:As affected by the epidemic period,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combining both the online learning and the offline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This paper takes the blended teaching of the graduate course lectured by the author as a n example to evaluate the students'learning effect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lended teaching not only increases the students'enthusiasm for pre-class preparation and classroom discussion,but also improves their homework grades and final grades.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e links the teachers have to strengthen and the issues the teachers must pay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aiming to provide fundamental references for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Keywords:blended teaching;learning effects;evaluation research为应对疫情时期,以线上网络学习(如直播、录播、慕课等)和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全国各大高校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而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课程之一,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近年来,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高职院校的青睐,成为了创新创业课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本文将探究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中的应用和效果。

一、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概述SPOC指的是小范围私人在线课程,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一种延伸和扩展。

它将在线课程与面对面课程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混合式的学习模式。

在SPOC模式中,学生可以在网上学习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同时也能参加实体课堂的讨论和实践活动。

这种混合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1. 创新创业课程的特点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和重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为创新创业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实践能力的培养。

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通过在线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创新创业案例和理论知识,而通过线下实体课堂的讨论和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实际的创新创业项目中去。

2. SPOC模式的优势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具有许多优势。

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线课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节奏进行学习。

而线下课程可以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SPOC模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通过线下活动,学生可以参与到不同的项目中去,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

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以“现代通信系统”课程为例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以“现代通信系统”课程为例

1412016年/第二十五期/九月(上)基于SPOC 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以“现代通信系统”课程为例陆溪平童新海潘小飞(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摘要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网络信息软硬件资源与教学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线教学管理与控制模块不能确保学员在线学习效果达到要求;二是受网络接入限制,教学双方不能保持同时在线,满足不了教学交流的及时性需求;三是教学效果如何评价。

为此课程组按照混合式学习的理念进行教学模式设计,并对教学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SPOC建构主义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09.067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Mix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SPOC Platform——Take "Modern Communication System"Course as an example LU Xiping,TONG Xinhai,PAN Xiaofei(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 210007)Abstract The online teaching processing on the network platform is in the face of the contradiction that the network resources and teaching demand does not match,mainly manifests in three aspects:The first is the onlin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odule cannot ensure that the effect of online learning meets the requirements;The second is the limited network access,teaching both sides cannot guarantee online at the same time,then they can ’t discuss in time;The third is how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In this case,the course group designs the teaching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the Blended Learning,and analyses the teaching effect.Key words blended learning;SPOC;constructivism 1教学模式设计理论基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在线教学方式的丰富,也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

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质量与倾向的研究——以全国30门获奖混合式课程为例

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质量与倾向的研究——以全国30门获奖混合式课程为例

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质量与倾向的研究———以全国30门获奖混合式课程为例丁妍1,范慧慧2,苏永康3,阿茹娜1,刘翼婷4(1.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433;2.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上海200433;3.上海交通大学慕课研究院,上海200240;4.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上海200433)[摘要]文章通过混合方法对2019年“全国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30门获奖课程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以阐明我国高校在混合式教学设计上的最新进展、主要问题以及所反映出的教师教学观和设计思维。

研究发现,在对标FD-QM 在线/混合式课程质量标准上,案例课程的活动和测评设计比较薄弱,具体表现在教师多倾向于增加互动和测试的数量与类型,但对制定教与学活动规则和评价标准则关注不足,反映出教师对混合式教学中如何认识自身角色、实践“教学存在”存在偏差。

从根本上说,这是“学生中心”和“教师中心”两种不同教学观相互冲突却又纠葛的关系在教学设计中的集中体现,它提示我们在教学范式转型背景下,探讨教与学关系、师生权力、学习责任等根本性问题变得愈发重要。

[关键词]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在线课程质量标准;学生中心;教师中心[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作者简介]丁妍(1970—),女,浙江舟山人。

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教师教学发展、教学评估、大学教学法研究。

E-mail:***************.cn。

基金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改善混合教学质量的路径研究:课堂互动的脚手架构建与在线课程质量标准研制”(项目编号:18YJA880012)一、引言近年来,伴随着在线课程的大量涌现,不少高校已经把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当作重要的改革方向。

这一动向透露出这样一个信念:混合式教学能更有效地定义“学生为中心”的教学[1],它将有潜力成为高等教育的“新常态”[2]。

然而,在对混合式教学抱有高预期的同时,我们对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还没有非常清晰、科学的认识,对于何谓混合式教学,如何设计与实施这种教学,以及怎样评价其有效性等问题一知半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文案《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调研] 单选题[1.你以前是否听说过“混合式教学”这个词?()
比例小计选项
69.23% 27 A.是
30.77%
B.否12
3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单选题[2.你是否经常利用网络、手机等现代设备学习?
比例小计选项
58.97% 23 A.经常
38.46%B偶15
2.56%
C.从不1
3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单选题[3.你在校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多长?比例选项小计15.38% A.小于2小时6
20.51% 小时B.2-3 8
17.95% C.3-4小时7
46.15%
小时以上D.418
大全.
标准文案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9
] 单选题4.你在校平均每个月使用的WIFI流量是多少?[选项小计比例
10.26% 500M 4 A.少于
12.82% 5 B. 500M-1G
17.95% C. 1G-2G 7
20.51% D. 2G-3G 8
2.56% E. 3G-4G 1
35.9%
14 以上F. 4G
3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单选题5.你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的态度是?比例选项小计
71.79% A.觉得有用才学28
17.95% 完全是出于兴趣去学7 B.
10.26%
C.4 随便学的,看到哪个学哪个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9
大全.
标准文案
] 多选题[6.你认为影响网络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若选F,则请填写自己的答案。

比例小计选项
74.36% A.网上信息量太大,且良莠不齐29
66.67% 自我意识控制薄弱B.26
56.41% 22 C.学校是否有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53.85% 21 D.受与学习不相关的因素干扰
33.33% 13 网络技术不好E.
2.56%
F.其他1
3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单选题7.你是否希望你的网络学习有他人的陪伴和监督?
比例小计选项53.85% 21 A.希望
46.15%
不希望B. 1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9
大全.
标准文案
] 单选题[8.你是否了解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即慕课课程?比例选项小计7.69% 3 A.从未了解过
46.15% 有所了解18 B.
35.9% 14 C.有过学习一门慕课的经历
2.56% 1 完整学习过一门慕课D.
7.69%
E.有拿到过一门慕课课程的结课证书3
3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单选题[你怎么看待传统面对面教学模式与网络化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9
小计比例选项
17.95% 7 A.对我不造成影响
53.85% B. 21 还行吧,可以接受
25.64% 很新鲜,愿意尝试10 C.
2.56%
D.1 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9
大全.
标准文案
如果本课程要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开展课外线上线下的自学,你认为每周课外自学的时间多长10.] 最合适?[单选题
比例小计选项30.77% A.1小时以内12
51.28% 个小时20 B.1-2
10.26% 3个小时C.24 至
0% 0 D.3-4个小时
7.69%
3 E.4小时以上
3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多选题平时学习时,遇到难度一般你会去做什么?如选H,则请填写自己的答案。

11
比小选
10.26%4A放任不
69.23% 27 B.参考百度、维基百科等网站
58.97% 23 通过搜索引擎搜索C.
23.08% D.请教老师、专家9
76.92% 与同学交流讨论E. 30
2.56% 1 F.在论坛发贴、咨询
28.21% 11 自己若思冥想G.
0%
0 H.其他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9
大全.
标准文案
] [单选题12.混合式教学需要依赖学习通平台上的课前自学,你是否愿意自学后与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其他人分享交流?
小计选项比例64.1% 25 A.愿意
2.56% 不愿意1 B.
33.33%
13 C.视情况而定
3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单选题13.你是否愿意在慕课课程学习完之后参加单元小测验,并把自己的真实学习效果反馈给任课老师?
比例小计选项79.49% A.31 愿意
20.51%
B.不愿意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9
大全.
标准文案
] 多选题[14.在课堂上你最喜欢的活动有哪些?若选G,则请填写你的选项。

比例小计选项
92.31% 36 A.老师讲授
66.67% 老师答疑26 B.
46.15% 18 C.案例讨论
35.9% 14 小组协作探究D.
10.26% E.总结汇报4
10.26% 4 知识竞赛F.
5.13%
2 G.其他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9
] [单选题15.你是否愿意参加本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比例小计选项76.92% A.30 愿意
23.08%
B.不愿意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9
大全.
标准文案
大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