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句话读懂《易经》

合集下载

背下《易经》这10句话,人生格局说话档次瞬间提升

背下《易经》这10句话,人生格局说话档次瞬间提升

背下《易经》这10句话,人生格局说话档次瞬间提升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自《易经·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在开篇就告诉了我们,万事万物都有其自己的规律,而天下所有的日出日落、风雨雷电、春夏秋冬,都是沿着一个规律进行的,即便是中间有一些变化,天也能够克服困难,坚持坚定的把这些自然规律进行下去。

而我们,作为天低下的个体,我们总是在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有着无限热情。

然而,稍微经历了一些小小困难之后,我们就第一时间选择了放弃。

易经告诉我们,君子往往能够像天一样自强不息,奋发坚定,持之以恒。

成语:自强不息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自《易经·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是一部根据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而编成的书籍,它将天地万物都进行了归纳,是我国早起的哲学典籍。

易经在开篇分别用天地的特点寓意君子的品德。

大地宽广浑厚,有着无限的包容和胸襟,大地滋养万物生长,容纳万物百川,而君子应该像大地那样,包容、豁达,而君子包容万物的前提,就是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容纳那些本不利于自己的事情。

成语:厚德载物三,见群龙无首,吉。

出自《易经·乾卦》用九爻辞:见群龙无首,吉。

易经在乾卦篇告诉人们一个非常直白的道理。

当世间万物平和平衡的时候,这时候的天地万物有着共生共荣的状态。

而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极端,便开始出现分化,也就打破了这种不和谐的状态,也就开始转向事物的相反方向了。

而现在我们常用的成语,群龙无首,便是有这一句话演变而来的。

而其实,这句话本来是一个褒义词。

成语:群龙无首四,潜龙,勿用出自《易经.乾卦》初九爻辞:潜龙,勿用。

是金子总会发光,而一个人成为发光的金子,就需要不断增加自己的才能,让自己不断积累能量。

而一条潜伏的龙,即便是处在不利的环境中,也应当厚积薄发、韬光养晦,就像现在的年轻人,我们能做的其实就只有不断积累自己的才能,让自己成长的过程不断丰富。

传统文化易经里的“十句”训言

传统文化易经里的“十句”训言

传统文化易经里的“十句”训言中华传统文化的《易经》非常好,其中有很多玄机。

第一句话叫“大喜易失言”,一个人一开心就容易语言冒犯别人,就是言多必失。

这个人一开心了,他就容易失言。

很多人一喝酒,就说:“哎哟,我帮你做,没事情的,肯定行!来,干杯!”人在高兴的时候,他因为希望分享给别人,所以就亢奋。

《易经》教导我们,讲话要沉着稳定,太开心的时候,讲话很容易失言。

第二,《易经》里讲“大怒易失礼”。

一个人非常愤怒、非常不开心的时候,一定会失去理智和礼貌,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你发脾气的时候,还管自己的形象吗?很多女孩子早上化妆花了三四个小时,跑到单位里跟同事一吵架,你看看她还有样子吗?别人说:“你拿个镜子照照看,披头散发的。

”因为“礼”有内涵的“礼”和外表的“礼”,外表的“礼”就是你的肢体动作,所以最好的方法叫“制怒”。

小时候我们看过一个电影《林则徐》,他的办公室里有两个字“制怒”。

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要控制好你们的怒气。

要记住,大怒易失礼。

很多人就是因为发脾气的时候把话讲过头了,收都收不回来,所以最好不要大怒。

第三,“大惊易失态”。

如果突然之间一惊,这个人的本相就出来了。

所以过去要试探一个人有没有修养,能不能做一个高官,就是经常叫下面的人有意地去通报他,“报告丞相,怎么、怎么……”一弄,傻掉了,这个人就是没智慧。

“报告丞相,街亭失守……”诸葛亮依然沉着应战、调兵遣将,可见有智慧吧?而一般的人则不知所措,所以不能大惊。

过去论天下英雄刘备,你看刘备能够做这么大的一个皇上,当时有意地弄他一下,他其实很有本事,他假装一吓、一惊,因为他懂《易经》,“大惊易失态”,他就一惊,把自己手上的筷子都弄掉下来了。

结果别人一看:“哎哟,这个刘备没用,胆子小成这样,他还能做皇上?”于是不把他当回事,结果他做皇上了。

要记住,人不能大惊,大惊失色,脸色都变了,本相就出来了。

第四,“大哀易失颜”。

哀就是痛苦,就是一个人不能太悲哀。

当人面对痛苦,在宣泄心底的苦和痛的时候,有时候容易失颜。

易经十大经典名言

易经十大经典名言

易经十大经典名言
易经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哲学思想,其经
典名言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以下是易经十大经典名言:
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的智者不会轻易地去说话,而那些喋喋不休的
人却往往不是真正的智者。

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像水一样善良、柔和、包容,不要争夺不必要
的东西。

三、恒言少语,便是多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话要把握分寸,言之有物,多说无益。

四、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人人都应该按照大道去行动,成就更多的公益事业。

五、持之以恒,乃是不易之道。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去做一件事,才能成为不易之道。

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看待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却可以和谐相处;
小人只有一种观点,却经常互相矛盾。

七、志士不立危墙之下。

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因为恐惧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仰,那么我们就无法成为真正的大志士。

八、不以一眚掩大德。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小事而掩盖了大事,应该在大事上发挥更大作用。

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学习一件事情,应该在不断地重复和实践中理解它,才能够真正掌握它。

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告诉我们,天地万物都在不断地运行变化,作为一个君子,我们应该不断地强调自己的素质,以不断自强为目标。

易经最精辟十句话

易经最精辟十句话

易经最精辟十句话1. 变化无常,唯有无我易经是中国古代典籍之一,以六十四卦为基础,通过阐述八卦的组合变化,以及象征意义,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其中最为精辟的一句就是“变化无常,唯有无我”。

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变化是永恒的道理,宇宙万物都在不断的变化中。

只有人们能够顺应变化,放下自我,才能找到生活的平衡点,获得真正的自在与满足。

2. 蓄而不发,最有力量在易经中,还有一句十分精辟的话:“蓄而不发,最有力量”。

人们常常把力量与行动等同起来,然而易经告诉我们,蓄精养锐,隐藏实力,才是真正有力量的表现。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实力,而是要静下心来,时刻保持警觉,等待时机的到来,然后集中全部力量,迅猛而准确地发力。

3. 顺势而为,方能成就易经中的一句话:“顺势而为,方能成就”,表达了顺应大势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人们常常在追求目标时,希望能够逆势而行,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能力和独特性。

然而易经告诉我们,只有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才能站稳脚跟,取得真正的成就。

4. 虚心谦和,智慧满满易经中的一句话:“虚心谦和,智慧满满”,强调了虚心学习和与人为善的重要性。

虚心谦和的人更能够吸收和借鉴他人的智慧,不断提升自己。

而那些自负的人则容易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无法与他人合作,辜负了自己的天赋和智慧。

5. 慎言慎行,自在无忧易经中的这句话:“慎言慎行,自在无忧”,强调了在人际交往中要慎重言行的重要性。

慎言慎行的人能够避免无谓的冲突和矛盾,而得以自在无忧。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辞,善待他人,才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6. 学而不厌,求知无止易经中的一句话:“学而不厌,求知无止”,强调了持续学习和追求知识的重要性。

像易经这样的典籍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需要人们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领悟。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向上的学习态度,不断追求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我,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人生。

易经精华句子

易经精华句子

易经精华句子:引领人生智慧之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是《易经》中一句极富哲理的句子,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易经作为中国古代的经典之作,不仅仅是一本卜筮的书籍,更是一部指导人生的治学之光,它给予我们智慧和启发。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些,进一步领略这部伟大著作的思想魅力。

第一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句话道出了“知、仁、勇”的重要性,它们是人生的三大支柱,也是修身养性的根本。

知者不惑,意味着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到真知灼见;仁者不忧,体现了慈悲心怀,尽善尽美的道德追求;勇者不惧,表明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胆识。

这句话给予我们改进自己、提高自我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

第二句:是故大车无楞,大军无疆,常善救人,故无困人之心。

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时刻保持一颗善心,乐于助人,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会遇到太多的困境和烦恼。

大车无楞是形容一个圆融而不偏颇的人格;大军无疆是形容一个包容和扩展的胸怀。

而善于救人,是指具备解救他人困境的能力。

这句话是对宽容、善良和关爱精神的强调。

第三句:盛衰之机,言忽而变,故游心于藏之官而悟知万物之情矣。

这句话提醒我们,人生如同江河般雄浑而变幻莫测,言语与时俱进,态度与环境相应。

为了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变化,就需要保持一颗游心,学会变通和适应,同时培养对万物之情的触动和理解。

这句话引导我们超越固有思维,洞悉事物的变化与发展。

第四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是《易经》中的精华之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个体修身、家庭和谐、国家治理和天下安宁的理念。

修身是指人们修正自身的欲望和行为,注重道德修养和个人自律;齐家是指家庭成员和谐相处,家风良好;治国是指合理有效地治理国家,保证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平天下则是指让人民过上和平和谐的生活。

这句话鞭策着我们在不同层面上追求和谐与平衡。

不仅是深邃的思想结晶,更是人生智慧的精华所在。

通过深入理解和领悟,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关于知识、道德、人际关系和社会治理的指导和启迪。

《易经》十句最高深的话,“句句人生大智慧”,越早了解越好

《易经》十句最高深的话,“句句人生大智慧”,越早了解越好

《易经》⼗句最⾼深的话,“句句⼈⽣⼤智慧”,越早了解越好说起《易经》可能有⼈可能会想到《周易》,其实《易经》不⼀定是《周易》,⽽《周易》⼀定是《易经》。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易经》,其实就是《周易》。

原本《易经》分为三部易书,分别是《连⼭》、《归藏》、《周易》,其中两本已经失传(连⼭与归藏),现在流传在世的只有《周易》这本易书。

所以⼩编才会说《周易》是《易经》,当然还有另⼀个说法,⾄于真假⼩编并不知晓。

传说先圣伏羲发明六⼗四卦,卦辞主要应⽤在占⼘上⾯,每⼀个卦都有着⾮常深刻的内涵,⼈们可以根据卦的含义来推断事情的吉凶祸福。

⽽后来发展到周代,周⽂王将伏羲的六⼗四卦演变成三百⼋⼗四⽘,使其占⼘的功能更加全⾯。

当了春秋时期,儒圣孔⼦对周易进⾏解释,所以后来才会被称为易经。

其实《易经》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然哲学跟⼈⽂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中国民族智慧的结晶。

内容⾮常丰富,对中国⼏千年来的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常深刻的影响。

⽽现在,《周易》在我们的⽣活⾥⾯经常会看到,⽽它的作⽤早已经不是⼘问吉凶,⽽是教会我们怎么去认知世界。

⼩编并没有完全看懂《周易》这本书,甚⾄可以说只是看了⼀遍这本书,并且是⽆障碍版本的,所以才能看懂。

如果有兴趣的⼈,建议你先从⽆障碍版本的看起,不然很难理解⾥⾯的意思。

⼗句最⾼深的话,“句句⼈⽣⼤智慧1、天⾏健君⼦以⾃强不息,地势坤,君⼦以厚德载物。

君⼦应该像天宇⼀样运⾏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应该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接物度量就要像⼤地⼀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这句话想必⼤家都⾮常的熟悉,经常被我们当作⼈⽣的名⾔警句。

这句话在民国的时候,被清华⼤学任教的梁启超引⽤在《论君⼦》的演讲当中(“⾃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来清华⼈便将“⾃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个字写进清华的校规⾥⾯,慢慢演变成了清华的校训。

其实简单点来理解就是:我们应该像天⼀样,⾃强不息,同时我们也应该像地⼀样,可以对别⼈宽容厚道。

《易经》里的10句话,说的太绝了!最好背下来

《易经》里的10句话,说的太绝了!最好背下来

《易经》里的10句话,说的太绝了!最好背下来一、大喜易失言言多必失,特别是在高兴的时候,其实那时的心态是善而良性的,因为希望倾诉,所以不吐不快;因为希望分享,所以广而告之。

但是,心可以亢奋,话仍要沉稳。

因为,说出去的话,再也不能收回。

二、大怒易失礼这一条比较常见,一旦怒从心头起,恐怕下一步很多都会诉诸肢体动作,遑论礼节?所以,最好的方式是从源头解决:制怒!三、大惊易失态如同曹刘论天下英雄刘备惊掉了筷子一样,大德刘备尚且如此,常人要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很难。

如何面对大惊而不失态?我的理解就是让心时刻保持安住。

四、大哀易失颜这里的颜,我想不光是指颜容、仪态,更多的是指精神状态。

也就是说,面对种种哀伤甚至哀痛,在宣泄过心底的苦与恸之后,需要节制,需要顺变,需要向前,别让颓废从此左右自己。

五、大乐易失察跟大喜易失言有近似之处。

在高兴的时候,往往觉得一切都是可心的、悦目的,而就在此时,分辨的功能往往会被削弱,思考的逻辑往往会被淡化。

于是,失察也就乘虚而入了。

六、大惧易失节恐惧或诱惑(诱惑与恐惧往往是一体的)之下,意志不坚的人会失去原则与底线。

此时,真正的猛士会抬头、直面,真正的勇士会坚定、坚持。

七、大思易失爱想法不要瞻前顾后,思虑不要过于繁复,全心付出,爱就爱了。

八、大醉易失德所谓大醉易失德,无非反映在言语与行为,大醉之时,其言往往会多妄语、绮语,其行往往会多出格、差池。

自己觉得是一时之为甚至完全不记得,但不排除别人会暗记于心,并以此来做出判断。

所以,小酒怡情是最好的,大酒不光伤身,更易失德。

但有种情况我觉得不在此列,就是酒后知己的真心,因为那只限于对话的双方,对他人是无害的。

九、大话易失信不轻诺,诺必果,一言九鼎,言出即行。

拍胸脯之前,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心量与能量。

十、大欲易失命这跟老话讲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点近似,为什么失命?因为把“欲”视为了生命的根本与全部。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周易》中的10句天机之言,精辟透彻,使人醒悟!

《周易》中的10句天机之言,精辟透彻,使人醒悟!

《周易》中的10句天机之言,精辟透彻,使人醒悟!《周易》中的10句天机之言,精辟透彻,使人醒悟!1. 天地之大德曰生。

——《周易·系辞下》天地养育万物的大德称之为“化生”。

2.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周易》的道理就是在穷尽的时候发生变化,变化之后就能够通畅,通畅之后,就可以长久。

3.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太阳的升起和落下,《乾卦》的六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其中的变化,反映出了自然的变化规律。

4.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凶吉生矣。

——《易传·系辞上》天地间的事物按照所属的同类进行划分,而福祸吉凶就在其中。

5.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周易·系辞下》天下的事物,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是行走的道路不相同,使得那千百种忧虑最终合并成为统一的观点。

6.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周易·乾卦》上天是万物之母,万物都需要依靠他才能够生长。

云彩飘动,广施雨水,滋养万物生长,宇宙间的一切发展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品质特征。

7.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周易·说卦传》《周易》明确了天道有着“阴”和“阳”这两个方面,明确大地也有着“柔”和“刚”这两方面。

明确了人也有着“仁”和“义”这两个方面。

8.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

——《周易·上经·谦》天道是要使盈满的亏损而补偿不足的;地道是要使盈满的溢出而流向不满的一方。

9.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周易·乾卦》君子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切的活动都是着眼于“成德”的基础之上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克制欲念,乃至于日常生活中的学习都是为了成就道德上的修行。

10.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周易·系辞上传》追求事物的开始,反求事物的完结,这样便可以知晓生死的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句话读懂《易经》《易经》是中国第一经,它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

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诞生了,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时也对中国的道教·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句话:易经是什么?易经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部巨著,历来被尊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千百年来,易经对我国的哲学、史学、文学、宗教、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解析:1、严格说来《易经》和《易传》构成了《周易》;而《周易》、《连山》、《归藏》又构成了《三易》。

《连山》是夏代的易学,《归藏》是殷代的易学,《周易》是周代的易学。

可惜,《连山》、《归藏》已失传。

2、《易经》又称本经,简称《易》,成书于西周初至晚周,距今约三千年前。

《易经》由卦辞及爻辞组成。

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

而《易传》有十翼即:彖上、彖下、象上、象下、文言、系辞上、系辞下、说卦、序卦、杂卦十篇。

《易传》成书于春秋至战国中期,是对易经的注释和发挥。

3、史学界认为《周易》为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合著,即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卦辞,周公著爻辞,孔子撰《易传》。

第二句话:易经的核心是什么?易经的核心就是著名的“三易说”,即:简易、变易、不易。

解析:1、简易:是指世界上的事物再复杂再深奥,一旦人类的智慧达到,就可以把它们转换成人们容易理解和处理的问题。

2、变易:是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发展着,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如果离开这种变化,宇宙万物就难以形成。

3、不易:是指在宇宙间万物皆变的前提下,还有唯一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万象之物的东西不变;即是说万物皆变的规律是永远不变的。

所谓"不易",就是基本平衡;"变易"就是发展变化,就是不平衡;"简易"就是世界上所有最复杂的事物可以用最简单的符号来概括。

发展变化、不平衡是绝对的、永恒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

第三句话:易经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易经的表达方式是八卦,而八卦又延伸为六十四卦。

解析:1、八卦是由: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单卦组成。

知道了八卦就可以推出六十四卦。

乾:天、坤:地、兑:水、离:火、震:雷、坎:水、艮:山巽:风。

2、在《易经》经文中,用"-"表示阳爻,用"--"表示阴爻。

阴阳爻就组成了卦。

3、具体说,每一个卦有六个爻,或者是由三个阳爻或三个阴爻组成;或者是由一个阴爻与两个阳爻;或是由一个阳爻与两个阴爻组成。

八卦就是八个单卦。

再由八个单卦互相重合,组成六十四卦。

举例来说:请比较国旗与上图,就知道什么卦韩国国旗的太极和八卦思想来自中国的《周易》。

以太极为中心,四角的卦分别象征阴阳互相调和,乾卦代表天空,坤卦代表大地,坎卦是月亮和水,离卦为太阳和火,各个卦还象征着正义、富饶、生命力和智慧。

4、"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阴阳的变化由太极开始,由太极产生出两仪即阴阳。

即有阴阳,使相互感应,阳育阴,阴含阳,于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阴阳二气,又分为四,名曰四象。

四象现在一般是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

第四句话:易经为何又区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是按其数字排列运行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就是先天八卦数。

后天八卦传说为周文王所制,又称文王八卦。

其排列次序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解析:1、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形成以前的状况,叫先天,有了万事万物,就是后天了。

换句话说,人在娘胎里是先天,离开娘胎是后天,先天后天是划分阶段范围的一种界说。

2、根据先天八卦的次序,我们可以知道人在母腹中,首先开始生头,因为乾为一,次生肺,因为兑为二,次生心,因为离为三,次生肝胆,因为震为四、巽为五,次生肾,因为坎为六,次生肠胃,因为艮为七,次生肌肉,因为坤为八。

3、先天八卦说的是宇宙形成时的状况,后天八卦说的是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用的法则。

4、提醒朋友们注意,现在使用后天八卦居多。

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第五句话:易经中难字的读音几何?易经中难读的字有这么几个:爻、兑、夬、彖、贞、筮解析:爻:音yáo ,2声。

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长短横道:爻象。

兑:音 DUI,4声。

兑卦喜悦可见,快乐照临人。

夬:音 guai,4声。

决也,刚决桑也。

彖:音 tuan,4声。

本义为“猪跑脱”。

篆为从彖声之字。

贞:即祯,“贞”为动词,卜问的意思,“祯”为形容词吉祥的意思。

筮:音shì。

占吉凶,如筮短龟长。

第六句话:易经有何作用?《易经》是解开宇宙人生幸福密码的一部宝典。

解析:易经是中国儒家千年总结的哲理和经验,它包罗万象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包括在内的一部百科全书。

易经给人类带来三把金钥匙。

1、第一把金钥匙是“阴阳”,世上任何事情阴阳平衡就达到了和谐,和谐就能发展进步。

2、第二把金钥匙是“五行”,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五行的身影,风水的命理学和位理学都从它而起。

3、第三把金钥匙是“八卦”,由八卦延伸为“文王六十四卦”。

他告诉我们宇宙的六十四个密码,大千世界都逃脱不了这个秘密。

第七句话:易经很难学吗?易经,为容易学习的经典,而非《难经》。

解析:1、为什么说易经容易学习呢?因为易经虽然是一本无字天书,但它创立了八个符号来描述对人类生存影响甚大的八种自然现象,就是上述所说的八卦。

2、我们讲易经有三个关键词,就是:阴阳、五行、八卦。

整个易经学术的核心,就只有这三个词。

八卦符号是古代的一种语言,我们运用易经就相当于是把一种古代语言翻译为现代语言而已。

我们大多数人都懂得基本的英语,英语有二十六个字母,而八卦这种古代语言,有多少个字母呢?只有八个字母;学会基本英语交流需要掌握多少个单词,保守估计也要一两千个单词吧。

而整个易经体系有多少个单词?只有六十四个单词!六十四个单词涵盖了整个宇宙人生的规律!3、正因为学习易经只需要掌握八个字母,只需要记六十四个单词。

所以,易经是很容易学习的经典。

很多人觉得难,是因为没有掌握简易的方法、路径错误的情况下,纵使花费一辈子时间在上面,还是无法把易经掌握和应用。

第八句话:为什么用易经预测是非常准确的?因为易经预测是科学的,充满了迄今为止的人类大智慧。

易经术数是古代道教五术中的重要内容支派。

术,指方式方法;数,指理数气数。

解析:1、之所以说用易经预测是科学的,上面说过八卦本身代表一段时间状态,六十四卦当然也是如此。

这一时间状态既过去,现在,未来。

也就是说易经任何一卦对事物的判断都蕴含了对这个事物未来状态的测定。

2、八卦的最底一条线就是这样一个未来状态的表述,同时也蕴含对这个事物过去状态的测定,八卦最上一条线就是过去状态的表达。

所以一卦的意义既蕴含对过去的推算和对未来的推断。

因此懂得易经的人可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

科学性既在于此。

3、有人说一个卦相是现在得出来的,既是蕴含过去现在未来也是很短暂的,几乎和现在的状态是不分离的,怎么知道过去未来那么长时间呢?八卦的三条线分别代表三个时间概念,可每个时间概念的单位时间是没有规定的。

用易经的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表达的需要确定一个时间单位,可以一条线代表一小时,也可以代表一年。

举例:艮卦,代表山,最上面一条线代表久远年代以前地壳变动,中间一条线代表岩浆凝固成山体,后面一条线代表过去一定年代山体仍然凝固不动,所以只有长时间保持以上这个状态的才能被称作山。

正好把山的物理状态和时间状态表达清楚。

用艮卦既山作卦去测算当然可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了,可是我们在取卦的时候几乎用不了一秒钟,而我们得出了几千年的结论。

4、八卦取象都很大很固定,所以在时间上都很有保障。

三条线得八卦表达得事物是这样,六条线的卦也是这样,只是它又两个三条线的卦组成表达了事物互相遭遇变动的思想。

第九句话:易经的“易”字代表什么?“易”字代表了“日、月”。

即是说“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

”解析:1、有人认为:“易”字是个象形字。

在甲骨文中的形体,“易”就像头朝上的一条[蜥蜴]。

也有人认为“易”字是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的形体,最初是左边三点,中间一条长弧线,右是半个圆圈。

或左边是半个圆圈,中间一条长弧线,右边三点。

2、日月即代表天地,亦即代表阴阳,郑博士认为这种说法比较吻合《易经》八卦构成和排列的规律法则,及其内涵的核心思想。

3、无论哪种意见·观点,都不能否认[易]的[变化]之含义。

日月象数蕴含交替变化之义。

第十句话:易经的辨证法则是什么?[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这是《系辞》中说的,也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解析:1、天道运行的规律:[唯变所适]。

事物有变就有常,有常就有变。

《易经》就在这种[变动不居]中、显示了[恒常通久]的不变法则,又在这种“恒常通久”中、表现了“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

这种规律就是所谓的[天行],即天道运行的规律。

2、事物变化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3、所以《易经》认为既然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

4、《易经》的两个指导人行为的概念,即[时]与[中]:中]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不及。

[时]指与时势一致:也就是说和谐、与时俱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