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鸡兔同笼问题

合集下载

鸡兔同笼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鸡兔同笼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解得
x7 y 53
所以有7个人,该物品价值53元。
x y 36 C、 2 x 4 y 100
D、
x y 36 2 x 2 y 100
2、以绳测井,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少一尺。若将绳两折测之,则绳多5 尺。若设绳长x尺,井深y尺,则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
1 x 1 y 4 1 x 5 y 2
x y 36 x y 36 A、 B、 x 2 y 100 4 x 2 y 100
x y 36 C、 2 x 4 y 100
D、
x y 36 2 x 2 y 100
2、以绳测井,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少一尺。若将绳两折测之,则绳多5 尺。若设绳长x尺,井深y尺,则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为
.
3.用一根绳子环绕一棵大树。若环绕大树三周,则绳子还多4尺;若环绕 大树4周,则绳子又少了3尺。这根绳子有多长?环绕大树一周需要多少尺?
4.《九章算术》中有一个问题:“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 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 题目大意是:有几个人一起去买一件物品,每人出8元,多3元:每人出7元, 少4元。问有多少人?该物品价值多少元?
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 问鸡兔各几何
解:设鸡有x只,兔有y只,则 x+y=35 ① 2x+4y=94 ②
由①得 x=35-y ③ 把③代入②得2(35-y)+4y=94 解得y=12 把y=12代入①得x=23
所以笼中有鸡23只,有兔12只。
一般用“所以”的形式
练习:
今有牛五、羊二,值金十两。牛二、羊五值金八两。牛羊各值金几何?
4.《九章算术》中有一个问题:“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 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 题目大意是:有几个人一起去买一件物品,每人出8元,多3元:每人出7元, 少4元。问有多少人?该物品价值多少元?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ppt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ppt

03
鸡兔同笼问题简介
鸡兔同笼问题的起源
源自中国古代的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最早出现在《孙子 算经》中,当时是为了解决两个农夫的年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问题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成为数学教 育中的经典问题之一。
鸡兔同笼问题的应用
鸡兔同笼问题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例如城市交通管理 、人口管理、物资调配等方面。
3
了解了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
学习收获及感受
通过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提 高了数学应用能力
学会了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 数学问题,并使用数学方法解

掌握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 法,并能够解决类似问题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希望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学建模和算法相关的知识 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求解方程
• 将第一个方程乘以2,得到 • 2x + 2y = 2n • 将第二个方程减去第一个方程,得到 • 2y = m - 2n • 解得 • y = (m - 2n) / 2 • 将解得的y的值代入第一个方程,解得 • x = n - y = n - (m - 2n) / 2 = (3n - m) / 2 • · 将第一个方程乘以2,得到 • · ``` • · 2x + 2y = 2n • · ``` • · 将第二个方程减去第一个方程,得到
交流沟通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交流沟通,分 享思路和方法,避免重复劳动, 节省时间。
团队协作
通过团队协作,能够更全面地分 析问题,提出更多解决方案,提 高解决问题的质量。同时培养团 队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06
结论与反思
本课程总结
1
理解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参考教案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参考教案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3.鸡兔同笼一、教材分析《鸡兔同笼》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三节.本节安排1个课时。

借助"鸡兔同笼"这一中国古代名题,让学生经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行根据实际问题情境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训练,强化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了学生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应用能力.,同时将解方程组的技能训练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融为一体。

当然,在题材的选择上,教科书注意了题材的现实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在题材的呈现顺序上,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实际,选择更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进行教学,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建模过程,关注学生是否能顺利地列出正确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学情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已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要培养他们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激情.●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方程的思想;(2)能整体地系统地审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3)能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4)熟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1)本课是在学生已对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有了足够的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学过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本课应该没有太大的困难的.(2)初二的学生已经初步的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想象、逻辑思维能力,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鸡兔同笼”等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能准确找出等量关系。

●能力目标2、通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总结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发展模型思想和应用意识。

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可以通过二元一次方程
来解决。

假设鸡的数量为x,兔的数量为y,根据题意可以得到两个
方程:
1. 鸡和兔的总数量,x + y = 总数。

2. 鸡和兔的腿的总数量,2x + 4y = 总腿数(因为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

这样就得到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通过求解这个方程组,就
可以得到鸡和兔的数量。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第一个方程解出一个变量,比如解出x,
得到x = 总数 y。

然后将这个结果代入第二个方程中,得到一个只
包含y的方程。

解出y之后,再将y的值代入x = 总数 y 中,就
可以得到x的值。

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求解出鸡和兔的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
解出的结果必须是正整数,因为鸡和兔的数量不能是负数或小数。

除了代数方法,还可以通过列出可能的组合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通过列出不同鸡兔数量的组合,计算它们的腿的总数量,然后找到符合题意的组合。

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直接,但对于大数量的情况会比较繁琐。

总之,二元一次方程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有效数学工具,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或列举法来求解鸡和兔的数量。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全面地解释二元一次方程如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1课时“鸡兔同笼”问题(同步练习)七年级下册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1课时“鸡兔同笼”问题(同步练习)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1课时“鸡兔同笼”问题夯基础1.《孙子算经》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头的长,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头,则木头还剩余1尺,问木头长多少尺?可设木头长为x尺,绳子长为y尺,则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A{y−x=4.5,2x−y=1B{x−y=4.5,2x−y=1C.{x−y=4.5,y2−x=1D.{y−x=4.5, x−y2=12.小慧去花店购买鲜花,若买5枝玫瑰和3枝百合,则她所带的钱还剩下10元;若买3枝玫瑰和5枝百合,则她所带的钱还缺4元,若只买8枝玫瑰,则她所带的钱还剩下 ( )A.31元B.30元C.25元D.19元3.五一小长假,小华和家人到公园游玩.湖边有大小两种游船.小华发现1艘大船与2艘小船一次共可以满载游客32人,2艘大船与1艘小船一次共可以满载游客46人,则1艘大船与1艘小船一次共可以满载游客的人数为 ( )A.30B.26C.24D.224.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深受大家喜爱.已知购买1个冰墩墩毛绒玩具和2个雪容融毛绒玩具用了400元,购买3个冰墩墩毛绒玩具和4个雪容融毛绒玩具用了1000元.这两种毛绒玩具的单价各是多少元?练能力1.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题目:九百九十九文钱,甜果苦果买一千,四文钱买苦果七,十一文钱九个甜,甜苦两果各几个?其大意是:用九百九十九文钱共买了一千个苦果和甜果,其中四文钱可以买苦果七个,十一文钱可以买甜果九个.问:苦、甜果各有几个?设苦果有x个,甜果有y个,则可列方程组为 ( )A.{x+y=1000,47x+119y=999B.{x+y=1000,74x+911y=999C.{x+y=1000,7x+9y=999D.{x+y=1000,4x+11y=9992.为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现场应变能力和团队精神,湘潭市举办了第10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组委会为每个比赛场地准备了四条腿的桌子和三条腿的凳子共12个,若桌子腿数与凳子腿数的和为40条,则每个比赛场地有几张桌子和几条凳子?设有x张桌子,有y条凳子,根据题意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x+y=40,4x+3y=12B.{x+y=12,4x+3y=40C.{x+y=40,3x+4y=12D.{x+y=12,3x+4y=403.某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如下:中型汽车的停车费为15元/辆,小型汽车的停车费为8元/辆.现在停车场内停有30辆中、小型汽车,这些车共缴纳停车费324元,求中、小型汽车各有多少辆,据题意可求得中型汽车有辆,小型汽车有辆.4.我国明代数学读本《算法统宗》有一道题,其题意为:客人一起分银子,若每人7两,还剩4两;若每人9两,则差8两.银子共有两.5.《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阐述“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意思是:几个人一起去购买某物品,如果每人出8钱,则多了3钱;如果每人出7钱,则少了4钱.问有多少人,物品的价值是多少?该问题中物品的价值是钱.6.[2022·泰安泰安某茶叶店经销泰山女儿茶,第一次购进了A种茶30盒,B种茶20盒,共花费6000元;第二次购进时,两种茶每盒的价格都提高了20%,该店又购进了A 种茶20盒,B种茶15盒,共花费5100元.求第一次购进的A,B两种茶每盒的价格.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研究表明:树叶在光合作用后产生的分泌物能够吸附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具有滞尘净化空气的作用.已知一片银杏树叶一年的平均滞尘量比一片国槐树叶一年的平均滞尘量的2倍少4mg,若一片国槐树叶与一片银杏树叶一年的平均滞尘总量为62mg.(1)请分别求出一片国槐树叶和一片银杏树叶一年的平均滞尘量;(2)娄底市双峰县九峰山森林公园某处有始于唐代的三棵银杏树,据估计三棵银杏树共有约50000片树叶.问这三棵银杏树一年的平均滞尘总量约多少千克?参考答案夯基础1.D2.A3.B4.解:设冰墩墩毛绒玩具的单价为x元,雪容融毛绒玩具的单价为y元,依题意,得{x+2y=400,3x+4y=1000,解得{x=200,y=100.答:冰墩墩毛绒玩具的单价为200元,雪容融毛绒玩具的单价为100元. 练能力1.A2.B3.12 184.465.536.解:设第一次购进A种茶每盒x元,B种茶每盒y元,根据题意,得{30x+20y=6000,1.2x×20+1.2y×15=5100.解得{x=100,y=150.答:A种茶每盒100元,B种茶每盒150元.7.解:(1)设一片银杏树叶一年的平均滞尘量为x mg,一片国槐树叶一年的平均滞尘量为y mg.由题意,得{x+y=62,x=2y−4,解得{x=40,y=22.答:一片银杏树叶一年的平均滞尘量为40 mg,一片国槐树叶一年的平均滞尘量为22mg;(2)50000×40=2000 000(mg)=2kg,答:这三棵银杏树一年的平均滞尘总量约2千克.。

5.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教案)

5.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建立方法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理解和应用。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是由两个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组成的,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其重要性在于能够将复杂的现实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数学模型。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鸡兔同笼问题。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通过求解方程组来找到答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了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我发现他们在理解方程组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消元法运算上还不够熟练,可能会在选择消元方程时犹豫不决。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前复习一下相关的运算技巧,并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

二元一次方程鸡兔同笼解题方法

二元一次方程鸡兔同笼解题方法

二元一次方程鸡兔同笼解题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二元一次方程解鸡兔同笼问题的那些事儿。

你想想啊,一个笼子里既有鸡又有兔,光看外表,咋知道有几只鸡几只兔呢?这可就有点头疼啦!但咱不怕,有了二元一次方程,就像有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能轻松打开这个谜题的大门。

咱先假设鸡有 x 只,兔有 y 只。

那鸡的脚就是 2x 只,兔的脚就是4y 只。

题目一般会告诉你头的总数和脚的总数,这不就有了两个条件嘛。

比如说,头一共有 10 个,脚一共有 30 只,那咱就能列出方程组啦。

第一个方程就是 x+y=10,表示鸡和兔的总数是 10 个;第二个方程就是 2x+4y=30,表示脚的总数。

然后呢,就开始解方程啦。

这就好比是走迷宫,找到正确的路就豁然开朗啦。

可以通过消元的方法,把一个未知数消掉,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就像解方程的过程就是在一步步探索这个笼子里的秘密。

比如说把第一个方程乘以 2,得到 2x+2y=20,然后用第二个方程减去这个式子,不就把 x 消掉了嘛,就能求出 y 的值啦。

求出了 y,那 x 不也就轻而易举地知道啦!你说这神奇不神奇?这不就像是在玩一个有趣的智力游戏嘛!通过这种方法,再难的鸡兔同笼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咱再想想,如果没有二元一次方程,那得多费劲去猜啊,一个一个试,那得试到啥时候呀!有了它,一下子就变得简单明了啦。

生活中不也有很多这样看似复杂的问题嘛,但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就像找到了解开谜题的钥匙,一切都会变得清晰起来。

就像鸡兔同笼,只要我们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这个法宝,那都不是事儿!所以啊,大家可千万别小瞧了这个方法,它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呢!以后再遇到鸡兔同笼问题,咱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说:“这有啥难的,用二元一次方程就能轻松搞定!”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呀?赶紧去试试吧!。

5.3.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鸡兔同笼(教案)

5.3.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鸡兔同笼(教案)
b.代入法与消元法:在求解方程组时,学生可能会对如何选择方程和变量进行代入或消元感到困惑。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例题,明确展示每一步的推导过程。
c.求解技巧:在消元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系数不匹配的问题,需要学会如何通过乘以倍数或相互加减来调整方程,以便进行有效的消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5.3.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鸡兔同笼”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分配物品或计算数量的问题?”(如分糖果、计算人数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组是由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构成的方程组。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鸡兔同笼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鸡兔同笼问题。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组,并利用代入法或消元法求解。
5.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高跨学科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及其应用。-学会使Leabharlann 代入法和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能够将鸡兔同笼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解释: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需要理解如何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方程组,如设鸡的数量为x,兔的数量为y,则可以根据鸡和兔的腿数建立方程组,如2x + 4y =总腿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鸡兔同笼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用方程组这样的数学模型刻画现实世界.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到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
用方程(组)这样的数学模型刻画和解决实际问题,即数学建模的过程.
教学方法
自主发现法.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对具体实际的问题分解,组织学生自主交流,探索去发现列方程建模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本章的开头就介绍过“鸡兔同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接着用方程来解决此问题,看结果如何?
的只数=35只”.“下有九十四足”是指鸡的腿与兔子的腿的和为94条.即“鸡的腿+兔子的腿=94”.
(2)根据(1)中的数量关系,我们可以设鸡有x只,兔有y只,列方程组,得
和这一章最开始引言中用算术方法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来解“鸡免同笼”的问题来比较,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此题会更直观,更容易理解.
.我们学会了解方程组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例子.估计大家小学的时候见过.
[例1]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题目的大意是:用绳子测量水井的深度,如果将绳子三折即折成三等份,则一份绳子的长度比井多五尺;如果将绳子四折即折成四等份,则一份绳子的长度比井深多一尺.绳长、井深各是多少尺?
你能用含文字的等式表示出来吗?
相等关系蕴含在“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和“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这两句话中,用等式表示出来为:
绳长÷3-井深=5 ①
绳长÷4-井深=1 ②
我们现在设出未知数,设绳长为x尺,井深为y尺,根据①、②得方程组为:
[师生共析]我们在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先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是什么,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找出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组),
建模过程就可完成,因此我们说解决实际问题的建模过程非常重要.
Ⅲ.随堂练习
课本P129.随堂练习1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经历和体验了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到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方程组的技能.
Ⅴ.课后作业
1.课本P129习题7.4.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