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典型例题及详细讲解
鸡兔同笼典型例题

【例 3】动物园里养了一些梅花鹿和鸵鸟,共有脚只,鸵鸟比梅花鹿多只,梅花鹿和鸵鸟各有多少只?【考点】鸡兔同笼【解析】假设梅花鹿和鸵鸟的只数相同,则从总脚数中减去鸵鸟多的只的脚数得: (只)。
这只脚是梅花鹿的脚数和鸵鸟的脚数(注意此时梅花鹿和鸵鸟的只数相同)脚数的和,一只梅花鹿和一只鸵鸟的脚数和是:(只),所以梅花鹿的只数是:(只),从而鸵鸟的只数是:(只) .【答案】鸵鸟48只,梅花鹿28只【例 5】鸡兔同笼,鸡、兔共有只,兔的脚数比鸡的脚数多只,问鸡、兔各多少只?【考点】鸡兔同笼【解析】不妨假设只都是兔,没有鸡,那么就有兔脚:(只),而鸡的脚数为零。
这样兔脚比鸡脚多只,而实际上只多只,这说明假设的兔脚比鸡脚多的数比实际上多:(只)。
现在以鸡换兔,每换一只,兔脚减少只,鸡脚增加只,即兔脚与鸡脚的总数差就会减少(只)。
鸡的只数:(只),兔的只数:(只)。
【答案】兔45只,鸡62只【例 6】每只完整的螃蟹有2只鳌、8只脚。
现有一批螃蟹,共有25只鳌,120只脚。
其中可能有多少缺鳌少脚的,但每只螃蟹至少保留1只鳌、4只脚。
这批螃蟹最多有只,至少有只。
【考点】鸡兔同笼【解析】若要螃蟹尽量多,那么螃蟹的鳌和脚要尽量少,光看鳌的话,鳌最少为1,螃蟹最多为25只,只看脚的话,脚最少为4,螃蟹最多为(只),所以螃蟹最多为25只,同理若要螃蟹尽量少,那么螃蟹的鳌和脚要尽量多,光看鳌的话,鳌最多为2,螃蟹最少为(只),只看脚的话,脚最多为8,螃蟹最少为(只),所以螃蟹最少为13只。
【答案】螃蟹最多有25只,至少有13只【例 10】箱子里红、白两种玻璃球,红球数是白球数的倍多只,每次从箱子里取出只白球、只红球.如果经过若干次以后,箱子里剩下只白球、只红球.那么箱子里原有红球多少只?【考点】鸡兔同笼【解析】假设每次一起取只白球和只红球,由于每次拿得红球都是白球的倍,所以最后剩下的红球数应该刚好是白球数的倍多。
由于每次取的白球和原定的一样多,所以最后剩下的白球应该不变,仍然是个。
【良心出品】鸡兔同笼问题五种基本公式和例题讲解

鸡兔同笼问题五种基本公式和例题讲解【鸡兔问题公式】(1)已知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兔各多少:(总脚数-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每只兔的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者是(每只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如,“有鸡、兔共36只,它们共有脚100只,鸡、兔各是多少只?”解一(100-2×36)÷(4-2)=14(只)………兔;36-14=22(只)……………………………鸡。
解二(4×36-100)÷(4-2)=22(只)………鸡;36-22=14(只)…………………………兔。
(答略)(2)已知总头数和鸡兔脚数的差数,当鸡的总脚数比兔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每只鸡脚数×总头数-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或(每只兔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免的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略)(3)已知总数与鸡兔脚数的差数,当兔的总脚数比鸡的总脚数多时,可用公式。
(每只鸡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兔数;总头数-兔数=鸡数。
或(每只兔的脚数×总头数-鸡兔脚数之差)÷(每只鸡的脚数+每只兔的脚数)=鸡数;总头数-鸡数=兔数。
(例略)(4)得失问题(鸡兔问题的推广题)的解法,可以用下面的公式:(1只合格品得分数×产品总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或者是总产品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总产品数+实得总分数)÷(每只合格品得分数+每只不合格品扣分数)=不合格品数。
例如,“灯泡厂生产灯泡的工人,按得分的多少给工资。
鸡兔同笼问题讲解及习题(含答案)

鸡兔同笼问题讲解及习题鸡兔同笼问题是按照题目的内容涉及到鸡与兔而命名的,它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
许多小学算术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鸡兔同笼问题来加以计算。
例1 小梅数她家的鸡与兔,数头有16个,数脚有44只。
问:小梅家的鸡与兔各有多少只?分析:假设16只都是鸡,那么就应该有2×16=32(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多了44—32=12(只)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把兔当作鸡了。
如果我们以同样数量的兔去换同样数量的鸡,那么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增加了2只。
因此只要算出12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兔的只数。
‘解:有兔(44—2×16)÷(4—2)=6(只),有鸡16—6=10(只)。
答:有6只兔,10只鸡。
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16只都是兔子,那么就应该有4×16=64(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少了64—44=20(只)脚,这是因为把鸡当作兔了。
我们以鸡去换兔,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减少了4—2=2(只)。
因此只要算出20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鸡的只数。
有鸡(4×16—44)÷(4—2)=10(只),有兔16—10=6(只)。
由例1看出,解答鸡兔同笼问题通常采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然后以兔换鸡;也可以先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
因此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
例2 100个和尚140个馍,大和尚1人分3个馍,小和尚1人分1个馍。
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分析与解:本题由中国古算名题“百僧分馍问题”演变而得。
如果将大和尚、小和尚分别看作鸡和兔,馍看作腿,那么就成了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假设法来解。
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那么共需馍300个,比实际多300—140=160(个)。
现在以小和尚去换大和尚,每换一个总人数不变,而馍就要减少3—1=2(个),因为160÷2=80,故小和尚有80人,大和尚有100—80=20(人)。
鸡兔同笼经典试题解析

鸡兔同笼经典试题【例一】小芳家养了一些鸡和兔子,同时养在一个笼子里,小芳数了数,它们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小芳家养的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基本假设法)【解析】方法一:抬腿法。
每只动物都抬起2条腿,剩下94-35×2=24.剩下的每只兔子两条腿,所以共有12只兔子。
方法二:假设35只都是兔子,那么就有35×4=140(只)脚,假设的比实际的多了140-94=46(只).多46只的原因是35只里不全是兔子,现在我们得把鸡给换回来,一只兔子换一只鸡会少2条腿,所以得换46÷2=23只鸡回来。
方法三:还可以假设35只都是鸡,那么共有脚2×35=70(只),比94只脚少了94-70=24(只)脚,每只鸡比兔子少2只脚,那么共有兔子24÷2=12(只).要点:“抬腿”法简单易操作,但适用范围较小;“假设法“稍有难度,但必须掌握,因为假设法在以后很多题目中都会用到,比如工程问题和行程问题等。
一般假设法总结:假设兔子,得出鸡;假设鸡,得出兔子。
(方便孩子做题,但千万不能单纯记忆)【例题2】动物园里养了一些梅花鹿和鸵鸟,共有脚208只,鸵鸟比梅花鹿多20只,梅花鹿和鸵鸟各有多少只(变型假设法)【解析】方法一:假设鸵鸟数跟梅花鹿一样多,那么总脚数就得减去多出来20只鸵鸟的40 只脚,新的总脚数就是168只。
鸵鸟和梅花鹿一样多,所以梅花鹿的腿数是鸵鸟的两倍。
那么168只就是3倍,所以梅花鹿的腿数是112条,就由28只,鸵鸟是48只。
方法二:假设梅花鹿数跟鸵鸟一样多,那么总脚数就得增加80只脚,新的总脚数就是288只。
梅花鹿和鸵鸟一样多,所以梅花鹿的腿数是鸵鸟的两倍。
那么288只就是3倍,所以鸵鸟有96条腿,就有48只,梅花鹿有28只。
要点:和倍问题与鸡兔同笼【例题3】在一个停车场上,现有车辆41辆,其中汽车有4个轮子,摩托车有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127个轮子,那么三轮摩托车有多少辆(变型题)【解析】假设都是三轮摩托车,应有3×41=123轮子,少了127-123=4(个)轮子.每把一辆汽车假设为三轮摩托车,会减少4-3=1(个)轮子.汽车有4÷1=4(辆);从而求出三轮摩托车有37辆.同理,可假设都是汽车。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问题典型例题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问题典型例题例1 (古典题)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分析如果46只都是兔,一共应有4×46=184只脚,这和已知的128只脚相比多了184-128=56只脚.如果用一只鸡来置换一只兔,就要减少4-2=2(只)脚.那么,46只兔里应该换进几只鸡才能使56只脚的差数就没有了呢?显然,56÷2=28,只要用28只鸡去置换28只兔就行了.所以,鸡的只数就是28,兔的只数是46-28=18。
解:①鸡有多少只?(4×6-128)÷(4-2)=(184-128)÷2=56÷2=28(只)②免有多少只?46-28=18(只)答:鸡有28只,免有18只。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先假设它们全是兔.于是根据鸡兔的总只数就可以算出在假设下共有几只脚,把这样得到的脚数与题中给出的脚数相比较,看相差多少.每差2只脚就说明有一只鸡;将所差的脚数除以2,就可以算出共有多少只鸡.我们称这种解题方法为假设法.概括起来,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鸡数=(每只兔脚数×兔总数-实际脚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的脚数)兔数=鸡兔总数-鸡数当然,也可以先假设全是鸡。
例2 鸡与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脚多80只,问鸡与兔各多少只?分析这个例题与前面例题是有区别的,没有给出它们脚数的总和,而是给出了它们脚数的差.这又如何解答呢?假设100只全是鸡,那么脚的总数是2×100=200(只)这时兔的脚数为0,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实际上鸡脚比兔脚多80只.因此,鸡脚与兔脚的差数比已知多了(200-80)=120(只),这是因为把其中的兔换成了鸡.每把一只兔换成鸡,鸡的脚数将增加2只,兔的脚数减少4只.那么,鸡脚与兔脚的差数增加(2+4)=6(只),所以换成鸡的兔子有120÷6=20(只).有鸡(100-20)=80(只)。
四年级数学上册 《鸡兔同笼》经典例题解析

四年级数学上册 《鸡兔同笼》经典例题解析
例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方法一:列表法
方法二:假设法
假设笼子里全是鸡 笼子里脚的数量是8×2=16
(只) 与实际相差26-16=10(只)
每只免子少算了2只, 10÷2=5(只)就是兔子的数量。
方法三:抬脚法——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
①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 还有26÷2= 13只脚。
②脚的总数-头的总数=兔子的只数,有13-8=5只兔子, 有8-5=3只鸡。
答:5只兔子,3只鸡。
规范解答: (26-8×2)÷(4-2) =(26-16)÷2 =10÷2 =5(只)
鸡的数量:
8-5=3(只) 答:5只兔子,3只鸡。
小学鸡兔同笼系列经典例题讲解

小学鸡兔同笼系列经典例题讲解例题1、鸡兔一共有110只腿,鸡是兔的3倍,求鸡兔各有多少只?方法一:方程法解:设兔有x只,则鸡有3x只(一般设数量少的为x)题目中的关系式:鸡腿+兔腿=1102 ×3x+4 ×x=11010x=110x=11即兔有11只,鸡有11×3=33只方法二:打包法则一个笼子里有1×4+3×2=10只腿(此处是将一只兔和三只鸡打包),现有110只腿,故110÷10=11个笼子。
所以:鸡:11×3=33(只)兔:11×1=11(只)例题2、鸡兔同笼,头共有35个,腿共有94条,求鸡兔各有多少?方法一:方程法解: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题中数量关系式:鸡腿+兔腿=942x+4(35-x)=942x+140-4x=94140-2x=942x=140-94X=23即鸡有23只,则兔有35-23=12只方法二:假设法假设鸡兔都是两条腿,则35只共有35×2=70条腿实际少算了94-70=24条腿,少算的为兔腿,一只兔少算4-2=2条腿则兔为24÷2=12只,则鸡:35-12=23只例题3、鸡兔同笼,鸡和兔共有40个头,鸡腿比兔腿多两条,求各有多少?方法一:方程法(此处不再细讲)方法二:换算法一只鸡有2条腿,2只鸡4条腿等于1只兔的腿,故2只鸡=1只兔等同于以下图片关系故多出的两条腿是一只鸡,40-1=39只,现将39只分成3份,则一份为39÷3=13,则兔有13只,兔有40-13=27只例题4、有一群鸡兔,腿的总数比头的总数的2倍多18只,求兔有多少只?解:设鸡有x只,兔有y只题中关系式:鸡腿+兔腿=头×2+182x+4y=2(x+y)+182x+2y+2y=2x+2y+182y=18y=9故兔有9只例题5、鸡兔同笼,鸡头比兔头多10只,鸡脚比兔脚多10只,求各有多少?方法一:方程法(此处不再细讲)方法二:换算法2只鸡4只脚等于1只兔的脚,故2只鸡=1只兔鸡脚=兔脚+102份兔+10 1份兔(此处红色部分的脚是一样多的)多出的10只脚即为10÷2=5只鸡题中鸡比兔多10只,故剩下的脚一样多的鸡和兔,鸡比兔多10-5=5只,鸡脚=兔脚,则鸡是兔的两倍,故2份兔-1份兔=5兔为5只,则鸡为5×2+5=15只例题6、蜘蛛有8条腿,蜻蜓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鸟16只共有110条腿和14对翅膀,求各有多少?遇到这种多种事物的,先找到有相同点的,然后排出不同的事物。
鸡兔同笼问题解法及例题透析

鸡兔同笼问题解法及例题透析【含义】这是古典的算术问题。
已知笼子里鸡、兔共有多少只和多少只脚,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叫做第一鸡兔同笼问题。
已知鸡兔的总数和鸡脚与兔脚的差,求鸡、兔各是多少的问题叫做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数量关系】第一鸡兔同笼问题:假设全都是鸡,则有兔数=(实际脚数-2×鸡兔总数)÷(4-2)假设全都是兔,则有鸡数=(4×鸡兔总数-实际脚数)÷(4-2)第二鸡兔同笼问题:假设全都是鸡,则有兔数=(2×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假设全都是兔,则有鸡数=(4×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解题思路和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一般都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也可以假设都是兔。
如果先假设都是鸡,然后以兔换鸡;如果先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
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
通过先假设,再置换,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1长毛兔子芦花鸡,鸡兔圈在一笼里。
数数头有三十五,脚数共有九十四。
请你仔细算一算,多少兔子多少鸡?解假设35只全为兔,则鸡数=(4×35-94)÷(4-2)=23(只)兔数=35-23=12(只)也可以先假设35只全为鸡,则兔数=(94-2×35)÷(4-2)=12(只)鸡数=35-12=23(只)答:有鸡23只,有兔12只。
例22亩菠菜要施肥1千克,5亩白菜要施肥3千克,两种菜共16亩,施肥9千克,求白菜有多少亩?解此题实际上是改头换面的“鸡兔同笼”问题。
“每亩菠菜施肥(1÷2)千克”与“每只鸡有两个脚”相对应,“每亩白菜施肥(3÷5)千克”与“每只兔有4只脚”相对应,“16亩”与“鸡兔总数”相对应,“9千克”与“鸡兔总脚数”相对应。
假设16亩全都是菠菜,则有白菜亩数=(9-1÷2×16)÷(3÷5-1÷2)=10(亩)答:白菜地有10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兔同笼问题与假设法
鸡兔同笼问题是按照题目的内容涉及到鸡与兔而命名的,它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
许多小学算术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鸡兔同笼问题来加以计算。
例1 小梅数她家的鸡与兔,数头有16个,数脚有44只。
问:小梅家的鸡与兔各有多少只?
分析:假设16只都是鸡,那么就应该有2×16=32(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多了44-32=12(只)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把兔当作鸡了。
如果我们以同样数量的兔去换同样数量的鸡,那么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增加了2只。
因此只要算出12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兔的只数。
解:有兔(44-2×16)÷(4-2)=6(只),
有鸡16-6=10(只)。
答:有6只兔,10只鸡。
当然,我们也可以假设16只都是兔子,那么就应该有4×16=64(只)脚,但实际上有44只脚,比假设的情况少了64-44=20(只)脚,这是因为把鸡当作兔了。
我们以鸡去换兔,每换一只,头的数目不变,脚数减少了4-2=2(只)。
因此只要算出20里面有几个2,就可以求出鸡的只数。
有鸡(4×16-44)÷(4-2)=10(只),
有兔16—10=6(只)。
由例1看出,解答鸡兔同笼问题通常采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然后以兔换鸡;也可以先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
因此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
例2 100个和尚140个馍,大和尚1人分3个馍,小和尚1人分1个馍。
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本题由中国古算名题“百僧分馍问题”演变而得。
如果将大和尚、小和尚分别看作鸡和兔,馍看作腿,那么就成了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假设法来解。
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那么共需馍300个,比实际多300-140=160(个)。
现在以小和尚去换大和尚,每换一个总人数不变,而馍就要减少3—1=2(个),因为160÷2=80,故小和尚有80人,大和尚有
100-80=20(人)。
答:大和尚有20人,小和尚有80人。
同样,也可以假设100人都是小和尚,大家不妨自己试试。
在下面的例题中,我们只给出一种假设方法。
例3 彩色文化用品每套19元,普通文化用品每套11元,这两种文化用品共买了16套,用钱280元。
问:两种文化用品各买了多少套?
分析与解:我们设想有一只“怪鸡”有1个头11只脚,一种“怪兔”有1个头19只脚,它们共有16个头,280只脚。
这样,就将买文化用品问题转换成鸡兔同笼问题了。
假设买了16套彩色文化用品,则共需19×16=304(元),比实际多304—280=24(元),现在用普通文化用品去换彩色文化用品,每换一套少用19—11=8(元),所以
买普通文化用品 24÷8=3(套),
买彩色文化用品 16-3=13(套)。
答:买普通文化用品3套,买彩色文化用品13套。
例4 鸡、兔共100只,鸡脚比兔脚多20只。
问:鸡、兔各多少只?
分析:假设100只都是鸡,没有兔,那么就有鸡脚200只,而兔的脚数为零。
这样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实际上只多20只,这说明假设的鸡脚比兔脚多的数比实际上多200—20=180(只)。
现在以兔换鸡,每换一只,鸡脚减少2只,兔脚增加4只,即鸡脚比兔脚多的脚数中就会减少4+2=6(只),而180÷6=30,因此有兔子30只,鸡100——30=70(只)。
解:有兔(2×100—20)÷(2+4)=30(只),
有鸡100—30=70(只)。
答:有鸡70只,兔30只。
例5 现有大、小油瓶共50个,每个大瓶可装油4千克,每个小瓶可装油2千克,大瓶比小瓶共多装20千克。
问:大、小瓶各有多少个?
分析:本题与例4非常类似,仿照例4的解法即可。
解:小瓶有(4×50-20)÷(4+2)=30(个),
大瓶有50-30=20(个)。
答:有大瓶20个,小瓶30个。
例6 一批钢材,用小卡车装载要45辆,用大卡车装载只要36辆。
已知每辆大卡车比每辆小卡车多装4吨,那么这批钢材有多少吨?
分析:要算出这批钢材有多少吨,需要知道每辆大卡车或小卡车能装多少吨。
利用假设法,假设只用36辆小卡车来装载这批钢材,因为每辆大卡车比每辆小卡车多装4吨,所以要剩下4×36=144(吨)。
根据条件,要装完这144吨钢材还需要45-36=9(辆)小卡车。
这样每辆小卡车能装144÷9=16(吨)。
由此可求出这批钢材有多少吨。
解:4×36÷(45-36)×45=720(吨)。
答:这批钢材有720吨。
例7 乐乐百货商店委托搬运站运送500只花瓶,双方商定每只运费0.24元,但如果发生损坏,那么每打破一只不仅不给运费,而且还要赔偿1.26元,结果搬运站共得运费115.5元。
问:搬运过程中共打破了几只花瓶?
分析:假设500只花瓶在搬运过程中一只也没有打破,那么应得运费0.24×500=120(元)。
实际上只得到115.5元,少得120-115.5=4.5(元)。
搬运站每打破一只花瓶要损失0.24+1.26=1.5(元)。
因此共打破花瓶4.5÷1.5=3(只)。
解:(0.24×500-115.5)÷(0.24+1.26)=3(只)。
答:共打破3只花瓶。
例8 小乐与小喜一起跳绳,小喜先跳了2分钟,然后两人各跳了3分钟,一共跳了780下。
已知小喜比小乐每分钟多跳12下,那么小喜比小乐共多跳了多少下?
分析与解:利用假设法,假设小喜的跳绳速度减少到与小乐一样,那么两人跳的总数减少了12×(2+3)=60(下)。
可求出小乐每分钟跳
(780——60)÷(2+3+3)=90(下),
小乐一共跳了90×3=270(下),因此小喜比小乐共多跳
780——270×2=240(下)。
答:小喜比小乐共多跳了24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