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鉴赏课程论文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沈阳故宫

世界文化遗产论文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中国历史上一座重要的宫殿建筑,位于辽宁省沈阳市。
原为清朝皇室居住的场所,现在已成为一座备受世界瞩目的文化遗产。
沈阳故宫以其完整的建筑群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本文将以沈阳故宫为例,探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是清朝建立后的第一个皇宫,也是清朝皇帝的辽东行宫。
沈阳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特点与满族建筑的特色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洲建筑风格。
沈阳故宫的建筑群包括三大部分:福宁宫、东宫和西宫,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皇宫建筑体系。
沈阳故宫的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是中国辽宁省最大的木结构古建筑群。
沈阳故宫的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
在沈阳故宫,游客可以欣赏到大量的艺术品和文物,其中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品。
这些艺术品不仅展示了清朝皇室的富丽生活,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演变。
此外,沈阳故宫还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为研究中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然而,沈阳故宫也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挑战。
首先,沈阳故宫建筑的古老性质使其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例如,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会导致建筑物的倒塌和损坏。
此外,游客和参观者的涌入也给沈阳故宫原有的建筑和文物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他们的举止不当和无知可能导致建筑受损和文物被盗。
这些问题使得保护沈阳故宫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沈阳故宫的安保力量,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文物的完整性。
其次,应当加强对游客和参观者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保护意识。
同时,应该建立更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沈阳故宫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能够在更加良好的状态下得到保护和传承。
此外,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对沈阳故宫进行更加精确的记录和保护。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沈阳故宫的历史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导论论文

世界遗产导论论文学校:石河子大学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姓名:***世界遗产导论——课程有感摘要:我国世界遗产现在已经很多了,而且将来一定会有不少地方可以申请到而成为世界遗产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可以让我们去欣赏,去游走,更可让我们值得自豪。
但是,有这么多宝贵的财富,意味着我们有更大的,更多的责任去保护他们,使他们免于被破坏。
这需要我们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保护措施。
关键字:世界遗产、宝贵财富、保护与开发我喜欢旅游,因为我喜欢郁郁葱葱的和白雪皑皑的高山,喜欢夕阳下广袤的沙漠,喜欢滚滚远去从不停息的大河,我还喜欢那历史遗迹中一砖一瓦所讲述的故事。
因此,我也喜欢世界遗产导论这门课,它使我在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边走各地的名山大川时,坐在教室里就可遍历各地的美景和各地的风土人情。
在课上,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甘肃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
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山东泰山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古名岱山,又称岱宗。
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专家在泰山考察时发现,泰山既有突出普遍的自然科学价值,又有突出普遍的美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是一座融自然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于一体的神奇大山。
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文化遗产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
世界遗产鉴赏课程论文

众里寻他千百度——与张老师《世界遗产鉴赏》课程“世界遗产的保护”观点商榷摘要:通过本学期的《世界遗产鉴赏》课程,对于如何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引发了我的思考,本文就如何保护世界遗产提出了几点我的观点。
关键词:世界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什么是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与自然景观。
世界遗产具体可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文化景观遗产4个类别1”。
表1 中国列入“世界级”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类型个数名称文化遗产 32 长城1987、明清皇宫1987、敦煌莫高窟1987、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198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1994、曲阜孔庙—孔府—孔林1994、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平遥古城1997、苏州古典园林1997、丽江古城1997、颐和园1998、天坛1998、大足石刻1999、青城山—都江堰2000、龙门石窟2000、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明清皇家陵寝2000、云冈石窟2001、高句丽古迹2004、澳门历史城区2005、安阳殷墟2006、开平碉楼与村落2007、福建土楼2008、‘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010、元上都遗址2012、大运河2014、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2014、土司遗址2015、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2017、良渚古城遗址2019自然遗产 14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1992、黄龙风景名胜区1992、武陵源风景名胜区1992、三江并流2003、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三清山2008、中国丹霞2010、澄江化石遗址2012、新疆天山2013、湖北神龙架2016、青海可可西里2017、梵净山2018、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2019双重遗产 4 泰山1987、黄山1990、峨眉山—乐山大佛1997、武夷山1999文化景观 5 庐山风景名胜区1996、五台山2009、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011、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2013、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2016注:名称后年份指批准或命名时间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现状如何呢?孙克勤教授指出,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1李如生.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2011,35(05):38-44.发展、过度的城市向带华建设和商业化开发,使得遗产资源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2。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论文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论文引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在全球名列前茅。
这些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几个典型代表,并分析其特点和对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一、故宫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存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其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风格典雅。
故宫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故宫的存在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文化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同时,它也是明清时期艺术和工艺品的集中地,包括瓷器、绘画、雕塑等。
这些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吸引人的旅游景点之一、长城的建筑和规模令人惊叹,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长城的主体建筑跨越了北方的山脉和平原,并起到了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
长城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水平。
长城的修建和保护工作,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了解。
三、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也是世界上非洲猿人分布之外最早的人类的发现地之一、这一遗址证明了中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不仅为人类学、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也揭示了人类进化的历史和中国古代人类的起源。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该遗址的保护对于人类文明的研究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黄山黄山是中国最知名的山脉之一,也是中国自然遗产的典型代表。
它以其壮丽的景色和独特的地貌而著名,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的热门景点之一黄山以其险峻的峰岭、奇特的岩石和云海等独特的特点,被誉为“中国山水的精华”。
《中国的世界遗产》结课论文

《中国的世界遗产》结课论文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09机设4班姓名:***学号:**********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摘要: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宝贵财富。
世界遗产所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壮丽山河、卓越建筑所带来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盛宴,更多的是她们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积淀所蕴育的巨大内涵,同样能带给我们心灵上的撞击。
可以说,这些世界遗产,是伟大的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大自然的神奇塑造,是人类智慧的完美结晶,她们理应受到人类的呵护。
但是在中国,对遗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索取,使我国的自然文化遗产正处在有史以来的高压力和高损耗时期,甚至没能得到最起码的保护。
因此,我们要采取一些必要措施和办法,对她们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将这些宝贵的遗产更好地留给我们的后代子孙。
关键词: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和开发措施与对策《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是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倡导缔结,目的是对具有特殊世界意义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识别和保护。
中国1985年正式加入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该公约现有175个缔约国,已有730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何保护和利用好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即将进入21世纪的整个旅游业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
因为保护好最富有文化内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等诸多景观,不仅关系到遗产自身区域旅游发展的面貌和状况,而且还关乎着遗产地所在国能否肩负起保护好这些遗产的责任与义务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所在国的政府是否有能力保护这些遗产的等一系列问题。
一、中国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的基本现状中国自1987年故宫、长城等第一批世界遗产入选以来,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中国已有40处世界遗产。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6处,世界自然遗产8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文化景观2处。
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两国,名列世界第三位。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范文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论文范文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民族的基石,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纪念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世界文化遗产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世界文化遗产论文篇1浅论世界文化遗产的产业经营模式[摘要]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发管理进行描述和考量,力图挖掘出一些先进经营模型,为我国文化遗产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化遗产;产业模式;经营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在管理尤其是产业开发之时都面临着几大问题,第一是与生俱来的非营利机构(文化事业)性质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第二是资金问题在国家财政支持紧缩减少情况下越发突出;第三是在多元文化、新媒体、娱乐消费潮流下,传统文化遗产的营销策略如何得到民众(消费者)认同。
面对这些矛盾,只有在保护前提下,将文化遗产的公益性和产业功能充分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它的“永续利用”。
世界各国在这个基本理念确立前提下,开展了各种开发经营模式。
1 文化旅游文化遗产为了融入现代社会,为之发展而服务,就必须全方位大力开展各项商业广告宣传和公关活动,以便让受众了解和接受,同时争取社会资源。
为了弘扬韩国的传统文化遗产,韩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互相促进发展,具体实施主要从两方面入手:①地域选择。
以民俗村来选定地域,韩国人把民俗村的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在汉城城南有一个古代民俗村。
一进民俗村,村口就有韩、中、英、日四种文字的介绍。
进入村内,可以看到李朝时期先民们的衣食住行、建筑景观和祭祀活动。
宗庙的祭祀典礼和音乐都被看做无形文化财产。
②时间和内容的选择。
韩国还十分注重以民俗节和祭祀活动来吸引游客。
例如江陵端午祭和祭日演出的假面戏年年在当地举办盛大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国内外百万人次参与和观光,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巨大的文化产业,发展了当地的经济。
为了吸引外来游客,那些表演人士每天都要去不同的场地进行传统技艺表演。
同样,意大利的乡村生态旅游、美食文化旅游很发达,尤其是意大利的西西里傀儡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意大利政府积极抢救和保护这一古老剧场木偶艺术。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推荐3篇)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推荐3篇)【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第1篇】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现存文字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般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至明代建园之风尤盛,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苏州赢得了“园林之城”的称号。
现在的苏州早已变成各大旅游爱好者,常去的地方,人也越来越多,园中的景也很受喜爱。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内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种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而得林泉之越”,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的艺术境地。
苏州园林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境内的中园古典园林的总称。
来到苏州,游贤古典园林,优雅精致的景色,一定能让你深陷其中。
苏州园林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我认为最美的园林,不愧是苏州园林。
【中国文化遗产议论文素材第2篇】举世闻名得长城全长6000多公里,合12000多华里,它被誉为“万里长城”,可谓名副其实。
长城初为秦始皇下令修筑,前后共动用了几十万民工,用39年得时间才完工。
长城得修建,有利于抵御北方匈奴得骚扰,因而保证了那里农业得正常进行,对中原一带得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远望长城,高耸雄伟,蜿蜒万里,四周被连绵起伏、危峰兀立、高大雄伟得青山环绕着。
在这绿色得海洋中,它犹如一条灰色巨龙,盘绕于峰峦之间。
曾有一位南北朝诗人,用这样得诗句来形容它得险、长、高:“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据报载第一次登上月球得美国宇航员说,在太空中望地球,最明显得建筑物就是长城了。
长城由砖砌成,城墙高3--5米,墙头是齿形得,很适合防御敌人。
长城上有八大关: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雁门关、娘子关、偏头关、嘉峪关、玉门关。
其中得山海关最为有名,它背山面海,处于万顷波涛、千丈绝壁之间,号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是历代兵家得必争之地,明末李自成曾与降清得吴三桂在此酣战。
世界文化遗产结课论文

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记录我们人类文明,反映我们祖先生活情况以及价值观念的活化石,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的一种尊重,一种肯定,同样也是研究我们文化演变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的迅速推进,我们原先所熟悉的慢节奏生活正在逐渐的退出我们的视野,一些文化遗产所在地也不能幸免地正遭受着工业化的侵蚀,如何有效的保护守住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十分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关键字】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前言】中国这一这一四大古国中唯一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连续文明史的国家,拥有许多记录着我们悠久文化的习俗习惯,节日庆典,古物古迹。
但是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许多的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着破坏,长城被破坏,敦煌莫高窟壁画脱落,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残破,孔府孔庙孔林被淹、黄山泰山被建索道……这些问题的出现或是由于人们的管理力度不够,或是由于商业化太严重,或是由于游客过多破坏了原有的环境。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历史的记录,保护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刻不容缓,在积极申遗的同时绝对不能忘记对现有文化遗产的保护。
【正文】一、世界遗产的特征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为文化遗产的申报评选给与了三个标准,符合其中之一的即可列为文化遗产,所以这三个标准也就是多数文化遗产中所具备的一个或几个特点。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二、文化遗产的存在意义这些遗产的存在都记录并表明了一些文化的存在价值以及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众里寻他千百度——与张老师《世界遗产鉴赏》课程“世界遗产的保护”观点商榷摘要:通过本学期的《世界遗产鉴赏》课程,对于如何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引发了我的思考,本文就如何保护世界遗产提出了几点我的观点。
关键词:世界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什么是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与自然景观。
世界遗产具体可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文化景观遗产4个类别1”。
表1 中国列入“世界级”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类型个数名称文化遗产 32 长城1987、明清皇宫1987、敦煌莫高窟1987、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1987、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拉萨布达拉宫—大昭寺1994、曲阜孔庙—孔府—孔林1994、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平遥古城1997、苏州古典园林1997、丽江古城1997、颐和园1998、天坛1998、大足石刻1999、青城山—都江堰2000、龙门石窟2000、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2000、明清皇家陵寝2000、云冈石窟2001、高句丽古迹2004、澳门历史城区2005、安阳殷墟2006、开平碉楼与村落2007、福建土楼2008、‘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010、元上都遗址2012、大运河2014、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2014、土司遗址2015、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2017、良渚古城遗址2019自然遗产 14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1992、黄龙风景名胜区1992、武陵源风景名胜区1992、三江并流2003、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006、中国南方喀斯特2007、三清山2008、中国丹霞2010、澄江化石遗址2012、新疆天山2013、湖北神龙架2016、青海可可西里2017、梵净山2018、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2019双重遗产 4 泰山1987、黄山1990、峨眉山—乐山大佛1997、武夷山1999文化景观 5 庐山风景名胜区1996、五台山2009、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011、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2013、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2016注:名称后年份指批准或命名时间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现状如何呢?孙克勤教授指出,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1李如生.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2011,35(05):38-44.发展、过度的城市向带华建设和商业化开发,使得遗产资源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2。
的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经济,盲目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使许多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被破坏事件时有发生。
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为例,崔鑫指出:可可西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植被资源大量被破坏,二是盗猎的开采行为屡禁不止3。
可可西里作为正式的旅游区之后,诸多游客纷至沓来,来欣赏这美丽的净土,由此所带来的一些消极的影响开始逐步的存在,游客数量的增加以及监管的困难,促使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变得不再干净,一些危害环境破坏生态的现象也频频出现。
世界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连接现代与远古文明的桥梁,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们。
我认为在当前世界遗产的保护应重点关注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在重视申报的同时还应注重遗产的发掘、整理和保护。
我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到目前为止,先后有55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32项,自然遗产14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5项(表1)。
作为一个疆域辽阔的文化古国和文化大国,我国的各类自然与文化遗址极为丰富。
例如,我国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点40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1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2处。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18项,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后备项目100多项4。
这些遗产资源同样需要我们给予相应的重视,需要很好地进行研究整理和保护。
因此,我们既要注意与国际接轨,积极进行遗产申报,让更多的具有全球重要价值的遗产得到国际社会承认和共同保护,又要珍视我国自身遗产地的发掘、整理和保护,使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暂时不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同样具有重要价值的遗产得到充分的保护。
第二,要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遗产保护与遗产地经济发展似乎是一对矛盾,这种矛盾在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突出。
“世界遗产”成为遗产所在地区的一块金字招牌,大大加速了遗产地的经济发展,以旅游业发展为例,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后,可以使遗产所在地的旅游形象大幅提升,旅游收入也随之而来。
“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旅游纯收入从每年18万元猛增至500万元5”。
这种遗产经济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既成为促2孙克勤.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36-40.3崔鑫.自然生态保护区若干问题刍议——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为例[J].农家参谋,2017(16):236-238.4陈耀华,赵星烁.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572-578.5尹卫国.用可持续旅游保护世界遗产.中国经济周刊,2004,(30):38进“申遗热”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对遗产保护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污染环境、生态破坏、传统文化丧失等。
保护与发展,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体。
作为世界遗产地,保护是首要和基本的任务。
如果把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将遗产这一公共物品演变成“摇钱树”,不仅是对遗产资源的过度消费,从长远看也会限制地方的经济发展与进步。
但是另一方面,片面的生搬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保护做法的“绝对保护”,使遗产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离,也会影响当地居民参与遗产保护的积极性,有时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最终也达不到保护的目的。
因此,首先要正确理解遗产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力图在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间达到和谐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第三,强调自然与文化的综合研究。
任何文化遗产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自然环境,而任何自然遗产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长期保存的的文化基础。
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两者具有密切的关联,“以大熊猫保护为例,最初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仅侧重于对其物种的保护,以生物学研究为主,逐渐发展为对其栖息地的研究,推广到大的生态功能区,继而人们发现大熊猫繁育的人文环境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研究当地的文化对理解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育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研究领域又推广到生态文化的范畴6”。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山川秀丽,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地质遗迹丰富而独特有很大的自然遗产发掘潜力,也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重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综合研究应成为遗产研究的重要方向。
研究自然遗产时要注意发掘其孕育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现象,研究文化遗产时也要考虑其所依托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重视周边社区对遗产保护的重要作用。
“除了遗产地管理者和游客,与自然和文化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就是区内和周边的社区”7。
对于遗产地的保护,周边的社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许多居住在遗产保护区中或邻近地区的人们,常因必须服从于遗产保护的要求而在发展上受到种种影响和限制。
在有些地方,遗产保护区和周围社区之间往往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
双方互相争夺土地使用权、资源使用权、平等经营权、利益分配权等,这种竞争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对社区利益的忽视。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提倡社区参与,即实施参与式管理的策略,这也是目前国际在遗产保护与管理中普遍倡导,并在许多地方证实是切实可行的方法”8。
遗产地社区居民对于遗产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保护的对象,也是保护活动的施行者之一。
例如,孙业红等研究发现,对于“稻鱼共生系统”6李文华,闵庆文,孙业红.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地理研究,2006(04):561-569.7张晓,钱薏红.自然文化遗产对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旅游学刊,2006,21(2):13-20 8李双杰.“改进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国际会议述评.旅游学刊,2002,17(1):77-79这一农业文化遗产,遗产保护的主体是农业系统,而农民则是这种遗产的持有者,因此必须首先确保农民的利益9。
在世界遗产地的保护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社区参与的力量,充分调动居民对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遗产的保护。
要做到社区的成功参与,首先必须对遗产地的开发利用模式、利益分配机制、居民参与方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获得有利的科学依据,为社区参与提供相应的保障。
第五,加强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科学研究。
遗产具历史、艺术、科学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已经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
例如,“从多个角度、多重特征和多种价值角度分析遗产价值”10;“采用旅行费用法计算文化遗产的消费者剩余价值,并以此为基础估算遗产的实际价值”11;“系统总结和分析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价值,特别是遗产价值的多样性”12等。
遗产保护与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遗产研究的重要内容,事实上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对遗产进行合理利用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学者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出现了很多关于遗产地保护性开发的研究,例如陈述等以石窟为例研究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13;谢凝高探讨了自然风景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问题14;以及对遗产地保护和发展关系问题的论述15等。
对于遗产地保护和发展关系的问题,要在遗产地保护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遗产保护途径,在保护遗产且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遗产地管理是遗产研究的主要内容,选择正确的管理模式对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的遗产管理主要沿袭了前苏联的管理模式,但同时也加入了我国本身固有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经验式行政管理”16。
按照目前这种管理模式,国家对于遗产地的拨款有限,而其他国际援助机构的支持也很难解决当下的问题。
因此,面对目前的现状,必须探求新的遗产管理模式,必须通过对我国目前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进行分析,确定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科学的遗产管9孙业红,闵文庆,成升魁等.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社会经济关系研究—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例.资源科学.2006,28(4):138-14410Massimiliano Mazzanti.Cultural heritage dimensional,multi-attribute economic good:ward a new frame work for economic analysis and valuation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2000,31:529-55811Ana Bedate,Luis César Herrero.hoséángel Sanz.Economic valuation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application to four case studies in Spain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04,(5):101-111 12陶伟.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研究进展.城市规划汇刊,2002,(3):54-5613陈述彭,黄翀.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地理研究,2005,24(4):489-49814谢凝高.关于风景区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旅游学刊,2002,17(6):8-915刘振礼.世界遗产保护若干问题思辨.旅游学刊,2005,20(6):26-2916王兴斌.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模式的改革.旅游学刊,2002,17(5):15-21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