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能大赛—儿科疾病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儿科_病例分析

儿科_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1、病例分析: (50分)何XX,女,11岁。

主诉:浮肿、尿少7天。

现病史:患儿于3周前因受凉后咳嗽、伴发热(38℃+)、咽痛,当地医院诊为“急性扁桃体炎”,肌注青霉素及其他口服药,三天后热退。

4+天前晨起家人发现患儿眼睑浮肿,逐日加剧,手、脚亦肿,尿量较平时减少,约1天2次,每次约一小酒杯,尿如茶色,但无尿频尿急及尿痛,起病后无头昏头痛,无皮疹及紫癜史,否认肝炎病史。

平素体健,否认家族有肾炎病史。

体查:T 37℃,P 96次/分,BP 20/12kpa,Wt 48kg,R 22次/分,急性病容,嗜睡、较疲倦,呼吸尚平顺,能平卧,全身皮肤无黄染、眼睑明显浮肿,眼裂变细。

咽充血+、扁桃体Ⅱ0、心律整,心率70次/分,心音有力,心尖部SM Ⅰ0~Ⅱ0/Ⅵ0柔和,无明显传导。

双肺呼吸音清晰。

腹稍胀,肝肋下仅及,质软,无触痛,腹水征(-),双下肢肿胀,胫前压之无凹陷。

入院两小时后突然头痛,视物模糊,随即抽搐一次,测BP 20/14kpa。

化验:尿常规:蛋白+++,RBC+++、WBC++、透明管型+。

抗“O” 1:833,血C3 0.1g/L,C4 0.3 g/L,血Na 138mmol/L,K+ 6.0mmol/L,Cl 108mmol/L,CO2 16mmol/L,BUN 25.7mmol/L,Glu 6.0mmol/L,Cr 186μmol/L,TP 65g/L, AST 70U ,ALT 58U,入院次日尿量150ml。

根据上述资料1. 请作出本病例的诊断(20分),诊断依据(7.5分)和鉴别诊断(7分)2. 写出本病例的长期医嘱(8分)和临时医嘱(7.5分)。

二、病例分析: (50分)诊断 1. 急性肾小球肾炎(10分)2. 急性肾功能不全(5分)3. 高血压脑病(5分)4.肝损害查因(1分)诊断依据:①学龄期儿童及前驱感染病史(1分)②茶色尿,尿量↓,< 250ml/m2.d (1分)③紧张性浮肿,BP↑↑(1分)④尿改变:以RBC为主(1分)⑤化验检查:血补体C3↓(1分)⑥化验检查:BUN↑>22 mmol/L,Cr↑,血K+↑(1分)⑦嗜睡、头痛、视力↓,BP↑抽一次(1.5分)鉴别诊断:1. 狼疮性肾炎(3分)狼疮肾炎:支持点:可有急性肾炎同样临床经过;女性学龄儿常见。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儿科医学是一门关注儿童健康的重要学科,涉及到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需要通过案例分析来深入了解儿童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下面我们将针对几个典型的儿科案例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案例一,3岁男童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持续3天,体温最高达39.5摄氏度。

体格检查发现双肺呼吸音粗糙,伴有明显的胸闷感。

请问该患儿可能患有何种疾病?该如何治疗?答案,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该患儿可能患有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常见于儿童。

治疗方面,首先要保持患儿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性气体。

其次,可以给予抗病毒药物或抗生素治疗,辅以退热药物和支持疗法。

对于有明显胸闷感的患儿,还可以考虑给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

案例二,6岁女童反复出现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伴有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体格检查发现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减弱。

请问该患儿可能患有何种疾病?该如何治疗?答案,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该患儿可能患有小儿肠道功能紊乱。

小儿肠道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于儿童。

治疗方面,首先要调整患儿的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过多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其次,可以给予益生菌和肠道调理剂治疗,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痛和腹泻症状。

同时,建议患儿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

案例三,10岁男童反复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伴有视物模糊和眼前闪光。

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请问该患儿可能患有何种疾病?该如何治疗?答案,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该患儿可能患有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治疗方面,首先要帮助患儿缓解疼痛和不适感,可以给予止痛药物治疗。

其次,建议患儿调整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 案例一,婴儿发烧。

婴儿小明,6个月大,突然发烧,体温达到39.5摄氏度,伴有咳嗽和流涕。

父母带他来就诊,医生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和询问病史。

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小明的咽喉充血,肺部听诊有干性啰音。

医生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建议家长给予退烧药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喝水,观察病情变化。

2. 案例二,儿童腹痛。

小红,8岁,因腹痛来就诊。

她描述疼痛为腹部隐痛,伴有恶心、呕吐。

医生进行腹部触诊,发现腹部压痛点在脐周,伴有轻度肌紧张。

医生考虑到可能是急性胃肠炎,建议小红多休息,少食多餐,避免生冷食物,观察病情变化。

3. 案例三,儿童过敏性鼻炎。

小李,10岁,因频繁打喷嚏、流清鼻涕、眼睛发痒来就诊。

医生进行鼻腔镜检查,发现鼻黏膜充血、水肿,鼻腔有过多分泌物。

医生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建议小李避免接触过敏原,定期清洗鼻腔,使用抗过敏药物,避免频繁用手揉擦眼睛。

4. 案例四,儿童感冒。

小明,5岁,因咳嗽、流涕、发热来就诊。

医生进行咽喉检查,发现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肺部听诊有湿性啰音。

医生诊断为急性咽扁桃体炎,建议小明休息,多喝水,避免接触病毒,定期漱口,使用抗病毒药物。

5. 案例五,儿童疫苗接种。

小王,2岁,到医院接种疫苗。

医生根据接种计划,为小王接种了百白破、麻疹风疹疫苗。

医生告知家长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等不适反应,建议家长观察接种部位,及时处理不适反应。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儿科案例分析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家长们在孩子生病时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临床技能考试病例分析儿科疾病

临床技能考试病例分析儿科疾病

临床技能考试病例分析儿科疾病1.支原体肺炎快速记忆:儿童+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关节疼+抗生素治疗无效=支原体肺炎试题编号:63(2014年)试题编号:64(2014年)试题编号:65(2015年)试题编号:3(2015年以前版本)试题编号:5(2015年)快捷记忆:婴幼儿+咳、喘+呼吸困难体征(鼻翼扇动+三凹征)=支气管肺炎✧知识点扩展:肺炎➢青壮年+受凉+高热+咳铁锈色痰=大叶性肺炎➢咳砖红色痰+X线片空洞=克雷伯杆菌肺炎➢儿童+刺激性干咳+关节疼+抗生素无效=支原体肺炎➢婴幼儿+发热+呼吸困难症状(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支气管肺炎➢高热+胸痛+脓血痰+X线片状影=金色葡萄球菌肺炎◆鉴别诊断:金葡菌炎、干酪样肺炎、肺脓肿、肺癌。

◆辅助检查:胸片、胸部CT、痰培养+药敏、痰找癌细胞、痰找结核杆菌、必要时行纤支镜。

◆治疗:抗感染,对症治疗。

2.婴幼儿腹泻快速记忆:发热+蛋花汤稀便+季节/日期=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眼窝深凹陷+皮肤弹性差+无尿=重度等渗性脱水试题编号:66(2015年)试题编号:5(2015年)3.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1)风疹快速记忆:轻度上感+低热+红色斑丘疹+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触痛=风疹试题编号:58(2015年)试题编号:7(2015年)(2)水痘快速记忆:低热+瘙痒性水疱疹+向心性分布=水痘试题编号:68(2014年)✧知识点扩展: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低热+瘙痒性水疱疹+向心性分布=水痘➢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皮疹+疹退后脱皮=猩红热(青霉素治疗)➢发热+上感+麻疹粘膜斑+全身斑丘疹=麻疹(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轻度上感+低热+红色斑丘疹+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触痛=风疹➢患儿+突起高热+热退出疹+丘疹很快消退=幼儿急疹◆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清学检查/相关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病毒抗原检测、病毒分离、并发症相应检查。

◆治疗: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4.化脓性脑膜炎快速记忆:患儿+发热+上感+前囟张力高、颈抵抗、克氏征(+)+脑脊液=化脓性脑膜炎普通型(前驱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暴发型(败血症休克型/脑膜脑炎型/混合型)试题编号:6(2015年)5.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快速记忆:烦躁不安+肋膈沟+“O”形腿+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活动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试题编号:8(2014年)。

儿科护理病例分析

儿科护理病例分析

儿科护理病例分析病例分析:5岁男童发热、咳嗽、咳痰儿童发热是儿科常见的症状之一,既可以是感染性疾病的表现,也可以是系统性疾病的表现。

本病例为5岁男童,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和咳痰。

根据病例描述,可能的诊断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

接下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

首先,根据父母提供的信息,孩子的体温超过37.5℃,并伴有咳嗽和咳痰,这提示可能是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往往由病毒引起,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然而,由于孩子的症状还包括咳痰,这可能说明感染已经发展到下呼吸道,如支气管炎或肺炎。

在儿科护理中,关注患儿的呼吸情况很重要。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加重等症状,需要尽快就医。

在护理处理中,首要任务是保持患儿畅通的呼吸道。

保持房间空气流通,注意孩子的体位,保持头部略微高于身体。

同时,观察孩子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及时发现呼吸异常。

如果发现呼吸急促、频率加快或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

其次,在发热的情况下,及时给予退热药物。

一般建议使用对儿童安全的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要遵循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的规定,避免过量或频繁使用。

此外,还可以用冷敷的方法来帮助降低体温,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但注意不要给孩子直接冲凉或浸泡在凉水中,以免引起寒颤或溺水。

另外,儿童发热时可能食欲不振,但要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可以喝温开水、浓汤或果汁等,但要避免含咖啡因的饮料。

此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教育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并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打喷嚏、咳嗽或接触病人后。

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营养平衡,增加抵抗力。

最后,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的症状持续加重、伴有呼吸困难或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听诊肺部,观察咳嗽的性质、咳痰颜色等,以进一步确定病因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本病例中的5岁男童发热、咳嗽、咳痰可能是呼吸道感染的表现,但也不能排除其他疾病。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及整改措施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及整改措施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是儿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

然而,不良的儿科护理事件时有发生,给患儿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和不便。

因此,我们需要对当下的儿科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保障患儿的安全和权益。

一、案例分析某市儿童医院日前发生一起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具体情况如下:患儿小明,男性,5岁,患有急性肺炎,入院后留观治疗。

由于过度担心,小明的家属主动请求医院留一名护士在患儿旁边24小时陪护。

医院同意了家属的要求,并安排了一名护士负责。

然而,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发生了以下不良行为:1. 未按照医嘱执行相关护理工作。

护士忽略了医生交代的每日输液、体温测量、呼吸道护理等护理工作,没有按要求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情况。

2. 忽视患儿的基本需求。

护士未及时给患儿更换湿床单,导致患儿感到不舒服。

同时,患儿在担心和恐惧的情况下,需要护士的安抚和关怀,但护士没有及时倾听和回应患儿的情绪,使得患儿情绪更加消极。

3. 不恰当的沟通交流。

护士对患儿家属态度冷漠,没有及时向家属汇报患儿的病情和治疗进展,以及应对方案等重要信息,导致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以上行为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健康和安全,引起了患儿家属的不满和投诉。

二、整改措施针对上述儿科护理不良事件,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措施的制定和执行: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医院需要针对护理人员不良行为的原因,开展护理规范和技能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应包括医嘱执行规范、患儿沟通技巧、心理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2. 制定和完善护理流程和标准。

医院应对儿科护理流程进行全面评估和改进,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和操作规范,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护理工作标准和流程。

同时,医院还需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护理工作按照标准和流程进行。

3. 提升护士的服务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儿科病例分析(001)

儿科病例分析(001)

儿科病例分析(001)儿科病例分析儿科病例分析一、3岁小儿,发热、流涕、干咳3周。

查体:体温39°C,浅表淋巴结不大,咽红,双肺呼吸音粗,无湿罗音,呼吸30次/分,心率128次/分,WBC7.5×109/L。

1该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支气管炎2 该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发热3 应采取的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热水擦浴(2)加强口腔护理,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如有虚脱表现,应予保暖,饮热水。

严重者给予静脉补液(3)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拭或药物降温。

二、患儿,女,8个月,因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就诊,患儿为人工喂养,至今未加辅食,体检:可见方颅,手镯,足镯。

1、主要的临床诊断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病因:(1)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2)日光照射不足(主要的原因)(3)生长速度快(4)维生素D摄入不足(5)疾病与药物的影响3、治疗要点:(1)控制病情活动,防止骨骼畸形(2)口服维生素D治疗(3)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4)及时添加转乳期食物(5)坚持户外活动(6)严重骨骼畸形者需手术治疗4、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2)有感染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3)潜在并发症:骨骼畸形等(4)知识缺乏5、护理措施:(1)户外运动(2)补充维生素D:①增加富含维生素D及矿物质的食物;②按医嘱给维生素D 制剂。

(3)加强护理预防感染(4)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5)加强体育锻炼(6)健康教育三、患儿,女,胎龄35周,生后3天,体重2000克,今发现患儿不吃奶,少哭,活动少,面色苍白,双下肢、臀部、头颈部出现硬肿。

查:体温(肛温)29℃,呼吸62次/分,脉搏150次/分。

1、主要的临床诊断的是新生儿硬肿症2、病因和发病机制:(1)寒冷、早产、感染和窒息为主要病因;(2)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3)寒冷损伤3、治疗要点:(1)复温是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复温原则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2)支持疗法足够的热量有利于体温恢复(3)合理用药:有感染者选用抗生素。

儿科护理案例分析

儿科护理案例分析

家长期望与需求
了解家长对护理效果的期望和需 求,以优化护理方案。
护理效果评价
护理前后对比
对比患儿接受护理前后的状态,评估护理措施的 有效性。
同类案例比较
将本案例与其他同类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本案例 的优劣之处。
专家评估意见
邀请专家对本案例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提供专 业意见和建议。
04
案例总结与反思
观察患儿的饮食、睡眠、活动等日常 生活能力,判断护理效果对患儿生活 质量的影响。
生长发育情况
关注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 发育指标,评估护理措施对患儿生长 的影响。
家长反馈
家长满意度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 家长对儿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家长意见和建议
收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 议,作为改进护理服务的依据。
初步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
护理目标
控制患儿体温,缓解咳嗽症状。
提高患儿食欲,改善睡眠质量。
促进患儿早日康复,预防并发症 的发生。
02
护理过程
基础护理
01
02
03
日常照料
确保患儿的日常起居得到 妥善照,包括饮食、睡 眠、卫生等方面。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心理护理
情感支持
给予患儿及其家长情感上 的支持和鼓励,增强他们 的信心和应对能力。
沟通与交流
与患儿及其家长建立良好 的沟通渠道,及时解答他 们的疑问和困惑。
心理疏导
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适当 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 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
03
护理效果
患儿恢复情况
患儿病情恢复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较生病前降低2Kg。体格检查:T:37.2℃,P:110次/分,R:24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次/分,BP:70/5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精神萎靡,皮肤弹 体液不足
性差,粘膜干燥,前囟凹陷,心肺无异常,四肢凉。实验室检查:血
清钠140mmol/L,血清钾4mmol/L,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降低。
04
解决问题
护理诊断问题
常见的护理问题
1.腹泻 2.体液不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5.体温升高 6.PC:酸中毒,低钾血症 呼吸道 感染 7.焦虑 8.知识缺乏
本病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
1.体液不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腹泻 4.有(臀部)皮肤完整性受损的 焦虑 危险
针对首优问题的护理措施
首优问题 体液不足
护理措施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补液 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评估脱水的程度及性质 遵医嘱采取合适的补液方法
严密监测和记录患儿的病情:1.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和量; 2. 观察脱水情况:精神状态、皮肤粘膜弹性、尿量、四肢温度
预防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THANK YOU!
护理技能大赛—儿科疾病案例分析
目录
C O N TA N T S
01
病例呈现
02
疾病简介
03
病例分析
04
解Hale Waihona Puke 问题01病例呈现临床病例
患儿王某,男,9个月,人工喂养。因吐泻3日,加剧1日,尿少入院。 患儿3天前因受凉,出现腹泻,大便每日约10余次,水样便,伴低热,偶 有呕吐,昨日起尿少。今日患儿禁食水,静脉补液。目前,患儿体重较生 病前降低2Kg。体格检查:T:37.2℃,P:110次/分,R:24次/分,BP: 70/5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粘膜干燥, 前囟凹陷,心肺无异常,四肢凉。实验室检查:血清钠140mmol/L,血清钾 4mmol/L,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降低。
1. 饮食因素: 1)喂养不当 2)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
2.气候因素 3.过敏因素:食物过敏或不耐受
腹泻 定义 临床表现
小儿腹泻是指一组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 排便次 数增多(与平时排便次数相比)和/或粪便的性状改 变(不消化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等)为特 征的临床综合征。
胃肠道症状:食欲不振,呕吐,大便每日达数次或10 余次,呈黄色或黄绿色,大便稀薄,重者呈蛋花汤或 水样,可有少量黏液。
02
疾病简介
腹泻病因病理
自身因素 感染因素 非感染因素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婴幼儿水代谢旺盛 2.对水的耐受力差,易发生体液紊乱 3.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 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1.肠道内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二者多见, 尤其是病毒,最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 2.肠道外感染 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轻型腹泻无)
全身中毒症状:低热、精神萎靡或烦燥不安、意识朦 胧甚至昏迷(轻型腹泻无)
03
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信息提取
患儿王某,男,9个月,人工喂养。因吐泻3日,加剧1日,尿少入院。 患儿3天前因受凉,出现腹泻,大便每日约10余次,水样便,伴低热,
腹泻;有(臀部)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偶有呕吐,昨日起尿少。今日患儿禁食水,静脉补液。目前,患儿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