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环境监测题库
(完整word版)环境监测知识点整理

环境监测1.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
2、空间分布性。
3、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2.环境监测的特点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
3、环境监测的追溯性。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
3.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五毒有害元素: Hg , Cr, Cd , Pb, As.4.现场监测五参数:①水温②pH值③电导率④浊度⑤溶解氧5.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国家标准分为综合标准和行业标准。
执行原则:地方环境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国家综合标准。
6.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 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一律在车间排放口和具体安装设施排放口。
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工厂的总排放口采样。
7.臭阈值:用无臭水稀释水样,当稀释到刚能闻出臭味时的稀释倍数。
臭阈值(TON)=(水样体积+无臭水体积)/水样体积8.色度:取一定量水样,用蒸馏水稀释至刚好看不到颜色,以稀释倍数表示该水样的色度。
7.水样的保存方法1、冷藏或冷冻保存法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8.水样中加入硝酸可以防止金属离子沉淀。
9.水样的预处理方法分为:水样的消解,分离和富集。
①消解的目的:破坏有机物,消除对测定的干扰,溶解悬浮物,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物。
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
②分离与富集的目的:对样品进行浓缩,使其浓度增大。
10.水样中金属离子,无机非金属离子,有机物测定时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分别是消解、蒸馏、萃取。
(或消解、萃取、蒸馏)。
1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适用于中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
地表水水域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产卵场等。
Ⅲ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监督污染源排放C. 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D. 所有以上选项2. 下列哪个参数不是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二氧化碳D. 颗粒物3. 水质监测中,用于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标是:A. pH值B. 溶解氧C. 化学需氧量(COD)D. 总磷和总氮4. 土壤污染监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重金属的检测?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X射线荧光光谱法5. 噪声监测中,分贝(dB)是表示声音强度的单位,以下哪个分贝值代表的声音最弱?A. 20 dBB. 40 dBC. 60 dBD. 80 dB6. 环境监测中,常用的生物指标是指:A. 微生物数量B. 植物种类多样性C. 动物种群数量D. 所有以上选项7. 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B.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C. 土壤微生物分析D. 土壤气相色谱分析8. 大气中PM2.5是指:A.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B. 直径小于等于2.5毫米的颗粒物C. 直径小于等于2.5纳米的颗粒物D. 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有机颗粒物9. 水质监测中,氨氮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A. 酸碱滴定法B. 比色法C. 电导法D. 电位滴定法10. 在环境监测中,下列哪个参数常用于评价土壤的酸碱度?A. 土壤有机质含量B. 土壤pH值C. 土壤湿度D. 土壤温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监测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2. 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 在水质监测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常用化学指标。
4. 土壤污染的主要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环境监测习题(附答案)

生物监测法
遥感遥测法
利用生物个体或群体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 行监测。
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遥感遥测设备对大 范围的环境进行监测。
遥感与遥测技术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飞机等平台搭载的传感器对地球 表面进行远距离感知和测量。
遥测技术
利用无线电技术对远距离的目标进行测量和 监控。
地理信息系统
将地理信息数字化,实现空间数据的查询、 分析和可视化。
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质量控制的方法
包括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通过实验室内的质控样、平行样、加标样等手段,对实验室内分析 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控制。
外部质量控制
通过参加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等方式,对实验室间的分析结果进 行比较和评估,以确保实验室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算题
题目
某河流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该河水中氨氮含量为0.5mg/L,总氮含量为2.0mg/L。计算氨氮占总氮的比 例。
答案
氨氮占总氮的比例为0.25(即0.5/2)。
THANKS
谢谢
代表性
监测点位和项目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 能够反映环境质量的整体状况和变化 趋势。
连续性
环境监测应保持长期连续性,以便对 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跟踪和评估。
规范性
环境监测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 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数据的合 法性和可比性。
02
CHAPTER
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
采样技术
采样点布设
根据监测目的和区域环境特征,选择具有代 表性的地点作为采样点。
填空题
题目
在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 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环境监测第二章_水和废水监测_例题和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3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例题和习题例题 1:配制理论 COD 值为 600mg.L -1 的葡萄糖溶液 400mL ,需称取多少克葡萄糖? 解: C 6H 12O 6 + 6O 2 == 6CO 2 + 6H 2O180 192 X0.6×0.4 X =180×0.6×0.4/192=0.225g例题 2:测定某水样中的 BOD 5,其测定结果列于表,试计算水样中的 BOD 5 值。
1 C Na 2S 2O 3VN a 2S 2O 3 M O 2 ⨯ 0.0150 ⨯ 8.00 ⨯ 32 解: DO (O , mg .L -1 ) = 4= 4 = 9.6 V 水 100 /1000C 1 = 9.6mg.L -1 C 2 = 3.96mg.L -1B 1 = 10.8mg.L -1 B 2 = 10.56mg.L -1(9.60 - 3.96) - (10.8 - 10.56) ⨯ 29BOD (mg / L ) = (C 1 - C 2 ) - (B 1 - B 2 ) f 1 = 30 = 162mg .L -1 f 21 30例题 3 现有四个水样,各取 100mL 分别用 0.0200mol/L 的 1/2H 2SO 4 滴定,结果列于下表,试判断水样中存在何种碱度?各为多少?解:水样 A有 OH -碱度、CO 2-碱度。
1 ⨯ C ⨯[V - (V - V )]⨯ M CaCO 3(OH -,mg/L)=2 1 / 2 H 2SO 4 1 2 1 V /1000CaCO 3水2533 3 3 3 3 3 3 3 V 水 1⨯ 0.0200 ⨯[10.00 - (15.50 - 10.00)]⨯100 = 2 =45mg/L100 /1000CaCO (CO 2-,mg/L)= C 1 / 2 H 2SO 4⨯ (V 2 - V 1 ) ⨯ M CaCO 333 /1000 = 0.0200 ⨯ (15.50 - 10.00) ⨯100=110mg/L100 /1000 同理计算: 水样 B 有 CO 2-碱度、HCO 2-碱度。
(完整word版)环境管理学各章试题

1.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愈演愈烈的(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2.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上分,(农业环境问题)(工业环境问题)(生活环境问题)。
3.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环境问题的介质上分,(大气环境问题)(水体环境问题)(土壤环境问题)。
4.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一书,该书通过对全球经济增长模型的计算分析出,5.人类的社会行为可分为(行为主体)、(行为对象)、(行为本身)6.人类的社会行为主体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
7.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类作用于环境的行为,具体可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
8.环境管理根据“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划分,分为(资源)环境管理、(产业)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和(区域)环境管理四大领域。
9.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从环境问题的地理空间上分,(局地环境问题)、(区域环境问题)和(全球环境问题)。
10.纵观人类发展史,在原始文明时期(不存在当前所说的)环境问题,在农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只是(局部的零散的),在工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已经上升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11.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的行政机关。
12.(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是以追求利润为中心的独立的经济单位。
13.(参与)是公众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主要“管理”形式。
14.环境管理行动落实在环境管理的主体上,可以分为(政府)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公众)环境管理。
名词解释1.环境问题: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均应成为环境问题。
但环境科学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不包括由自然因素如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环境变化。
2.废弃物:3.环境管理学:简答题1.环境问题出现和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根源?2.环境管理的目的3.环境管理的任务论述题1.请论述环境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五,判断题。
环保局考试试题(总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环保局业务及政治理论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4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8 年2 月28 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自 2008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2、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3、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4、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5、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经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6、国家对重点水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制度。
7、直接或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水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 ,并提供防治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登记;其水污染物处理设施应当保持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闲置水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当事先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8、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
9、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水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0、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11、实施环境行政处罚,实行调查取证与决定处罚分开、决定罚款与收缴罚款分离的规定。
(完整word版)环境监测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3。
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怎样测量污染物排放总量?(1)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监测第二类污染物。
(2)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如需了解废水处理效果和调控处理工艺参数提供依据,应在处理设施进水口和部分单元处理设施进、出口布设采样点。
(3)用某一时段污染物平均浓度乘以该时段废(污)水排放量即为该时段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4。
水样有哪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冻方法(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如:在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l2,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测定氰化物或挥发酚的水样中加入NaOH溶液调pH至12,使之生成稳定的酚盐。
5。
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1)被污染的环境水样和废(污)水样所含组分复杂,多数污染祖坟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共存组分的干扰等,都会影响分析测定,故需预处理。
(2)预处理包括悬浮物的去除、水样的消解、待测组分的浓缩和分离。
14.说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用方块图示意其测定流程。
(1)利用待测元素原子蒸汽中基态原子对光源发出的特征谱线的吸收来进行分析。
(2)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化合物测定流程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显示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16。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有何不同之处?两种方法各有何优缺点?(1)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测定灵敏度高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但基体干扰较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严重。
(2)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温度高,准确度高,精密度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温度较低,准确度低,精密度高。
18.怎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六价铬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铬用原子分光光度法。
《环境监测系统》word版

烟感探测器HL-94IIL烟雾探测器技术指标:●工作电压:DC 12 V●静态电流:≤8mA●报警电流:≤35mA●工作温度:-10℃ to +50℃●环境湿度:≤95%RH●报警输出:继电器常开/常闭●探测灵敏度:Ⅱ、Ⅲ级●监测面积:20平方米数字温湿度传感器RZ-TH6LL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技术指标:●量程:-20℃--85℃,0—100%RH●传感器:进口温湿度一体化探头●精度:<±0.5℃ (0--50℃),●<±3%RH (at 23℃,25—90%R)●长期稳定性:<0.1℃/5年,<1%RH /5年●响应时间:小于1S●输出:RS485●供电:12VDC●储存环境:-40℃-90℃,0---95%RH(不结露)●精度高、低漂移、响应速度快、●探头抗结露;水浸传感器RZ-WS98S水浸传感器技术指标:●供电电源: 12-60VDC●灵敏度范围:●档位1 0 – 250KΩ(惰性档)●档位2 0 – 600KΩ(低灵敏档)●档位3 0 – 5MΩ(中灵敏档)●档位4 0 – 50MΩ;(高灵敏档)●输出形式:干接点,常开;●告警输出参数:阻抗<50Ω,●负载电压:<60V,●负载电流:<30mA;●静态电流: <50mA;●告警电流: <70mA;●变送器尺寸: 95x 37x 52 mm●探测线尺寸: 1-30m8.3.8、门禁系统门禁控制器技术指标:●控制两个门,●进出读卡双向控制, ●带12V 12Ah 后备电源●2万张卡管理权限,●10万条脱机存储记录, ●RS485/232通讯,电磁锁技术指标:●300公斤力(600磅)●带门磁闭锁信号●工作电流300mA读卡器技术指标:●指纹采集器:中控超强无膜指纹仪●指纹容量:600枚 ,●卡容量:10000张.●通讯方式:TCP/IP、RS485 出门按钮技术指标:●86mm*86mm 标准底盒尺寸●亚银光铝合金面板色闭门器技术指标:●86mm*86mm 标准底盒尺寸●亚银光铝合金面板色全数字机房综合监控工作站RZ-6000CL●19英寸-1U高度机箱,纯铝前面板,钢制带侧通风孔的金属板材机身●2路带开关DC/12V系统电源互备,断电监测报警接口,DC6-40V,●内置工业以太网RJ45LAN口,●8路环境变量、设备状态监测信号输入端口兼传感器供电端口●1路RS-232/485通讯控制接口、供电二合一接口●24路开关量控制信号输出接口●8路传感器供电输出接口环境监控软件融智9000S系统机房监控系统序号监测项目具体内容1 机房温湿度监测报警实现机房内环境温湿度采集监测报警2 不定位漏水监测报警实现监测空调冷凝水或其它水浸隐患点的水外泄3 烟雾探测报警实现机房内烟雾探测报警4 市电电力参数监测实现机房配电电压、电流等电力参数监控5 精密空调监测实现机房精密空调基于通讯协议的整合监控6 UPS监测报警实现机房UPS基于通讯协议的整合监控7 视频监控对机房视频通过硬盘录像机进行视频整合8 门禁监测报警进出门配备ID读卡器,将进出机房人员及时记录报警方式本地声光报警在机房内以声光报警方式实现远程短信报警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实现远程报警机房仿真图示定位报警在主控服务器上可实现基于拓扑图或电子地图的图示定位报警(机房功能实现系统图)8.12系统选型高起点:融智系列嵌入式动力环境采集监控工作站:➢系统高可靠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均采用技术成熟的产品➢系统运行管理方便:软件系统中文化,操作方便➢技术支持能力强:2年硬件全免费,服务完善➢系统可扩展性能强:模块化结构有利于扩容与扩展➢系统连接点最少:实现前端传感器到嵌入式工作站系统连接点最少,隐患点最少,也是嵌入式设备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一、名词解释1、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2、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3、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4、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5、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6、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7、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它是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8、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9、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10、总需氧量(TOD):指水中的还原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含量(mg/L)计。
11、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的室外空间,污染物质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12、硫酸盐化速率: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主要是二氧二碳)转化为硫酸盐微粒的速度。
13、降尘:是指大气中自然沉降于地面上的灰尘,又称自然降尘。
14、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15、声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
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16、声强: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W/m217、声压:是由于声波的存在而引起的压力增值。
18、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19、个体:总体中的一个单元。
]20、误差: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值与真值不完全一致,这种不一致在数值上的表现即为误差。
21、偏差:是指个别测量值与多次重复测量值之偏离程度。
22、精密度: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的偶然误差的大小。
23、灵敏度:是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仪器在被测物质改变单位质量单位浓度时所引起的相应量变化的程度。
它反映了该方法或仪器的分辩能力。
24、检出限:指一个分析方法对被测物质在给定的可靠度内能够被检出的最小质量或最低浓度。
二、填空题1、所有缓冲溶液都应避开(酸性)或(碱性物质)的蒸气,保存期不得超过(3个月),出现浑浊、沉淀或发霉等现象时,应立即废弃。
2、标准缓冲溶液是用于(确定或比对)其他缓冲溶液PH值的一种(参比溶液),其PH值由(国家标准计量部门)测定确定。
3、标准溶液浓度通常是指(20℃时)的浓度,否则应予校正。
4、制备纯水的方法很多,通常多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
5、蒸馏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除去(非离子杂质和离子杂质),缺点是设备(要求严密),产量很低因而成本高。
6、在安装蒸馏装置时,水冷疑管应按(下入上出)的顺序连续冷却水,不得倒装。
7、不便刷洗的玻璃仪器的洗涤法:可根据污垢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洗涤液)进行(浸泡)或(共煮),再按(常法用水冲净)。
8、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出水量大),因而成本低。
9、样品消解时要选用的消解体系必须能使样品完全分解,消解过程中不得引入(待测组分)或(任何其他干扰物质),为后续操作引入干扰和困难。
10、任何玻璃量器均不得用(烘干法)干燥。
11、实验室用水的纯度一般用(电导率)或(电阻率)的大小来表示。
12、使用有机溶剂和挥发性强的试剂的操作应在(通风橱内或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13、保存水样时防止变质的措施有:(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控制水样的pH,加入化学试剂(固定剂及防腐剂),冷藏或冷冻)。
14、常用的水质检验方法有(电测法和化学分析法,光谱法和极谱法有时也用于水质检验)。
15、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水平状态,用(底脚螺丝)调节水平。
16、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应包括哪四个部分?(波长校正;吸光度校正;杂散光校正;比色皿的校正)。
17、举例说明什么是间接测定?(需要经过与待测物质的标准比对而得到测定结果的方法,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色谱法等)。
18、无二氧化碳水的制备方法有(煮沸法、曝气法和离子交换法)。
19、水样在(2~5℃)保存,能抑止微生物的活动,减缓物理和化学作用的速度。
20、监测数据的五性为:(精密行、准确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21、实验室内监测分析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分析、空白实验值测定、标准物质对比实验和质量控制图)。
22、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又称(内部质量控制)。
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又称(外部质量控制)。
23、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24、加标回收率分析时,加标量均不得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25、痕量分析结果的主要质量指标是(精密度)和(准确度)。
26、在监测分析工作中,常用增加测定次数的方法以减少监测结果的(随机误差)。
27、分光光度法灵敏度的表示方法为:(标准曲线的斜率)28、校准曲线可以把(仪器响应量)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定量地联系起来。
29、全程序空白实验是(以水代替实际样品,其他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步骤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
30、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并采用相同的分析步骤,取相同的试剂(滴定法中的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除外),但空白试验不加试料。
31、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32、在方法验证中需用的基准物质,如标准溶液,要与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核查。
测量完成后,计算两者的平均值,若在(95%置信区间无显著差异)即可使用。
33、测定下限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定量测定被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含量;美国EPA规定以(4倍检出限浓度)作为测定下限。
34、在加标回收率测定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应注意(加标量控制在样品含量的0.5~2倍,加标后的总浓度应不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浓度值)。
35、试剂空白值对(准确性以及最低检出浓度)均有影响。
36、密码质控样指(在同一个采样点上,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按密码方式交付实验室进行分析)。
37、准确度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来表示。
38、准确度可用(标准样品分析和加标回收率测定)来评价。
39、精密性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大小。
40、精密度通常用(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41、为满足某些特殊需要,通常引用(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专用术语。
42、校准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
43、校准曲线的检验包括(线性检验、截距检验和斜率检验)。
44、线性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截距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准确度);斜率检验即检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45、按《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2002),现场采集的水样分为瞬时水样和混合水样,混合水样又分为等比例混合水样和等时混合水样。
46、湖泊、水库采样断面垂线的布设:可在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47、采样断面是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
分为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等。
48、地表水监测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和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
49、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项目加采现场空白样,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50、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
51、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
52、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项目如COD、石油类、氰化物、六价铬、汞、铅、镉和砷等,要逐步实现等比例采样和在线自动监测。
53、测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54、除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DO、有机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要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水样容器 2~3次,然后再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定剂,贴好标签。
应使用正规的不干胶标签。
55、测定油类、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56、测量pH时应停止搅动,静置片刻,以使读数稳定。
10的碱性溶液中,pH与电动势不呈直线关系,出现 57、玻璃电极在pH 碱性误差(钠差),即pH的测量值比应有的偏低。
58、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为除去水样色度和浊度,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和蒸馏方法。
水样中如含余氯,可加入适量 Na2S2O3;金属离子干扰可加入掩蔽剂去除。
59、用于测定COD的水样,在保存时需加入 H2SO4,使pH <2 。
60、K2Cr2O7测定COD,滴定时,应严格控制溶液的酸度,如酸度太大,会使滴定终点不明显。
61、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时,显色酸度一般控制在 0.05-0.3mol/L(1/2H2SO4),以 0.2mol/L 时显色最好。
62、测定铬的玻璃器皿用硝酸与硫酸混合液或洗涤剂洗涤。
63、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NH3)或铵盐形式存在的氮。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次氯酸盐法和滴定法方法。
64、1德国硬度相当于CaO含量为 10 mg/lL。
答:、1065、油类是指矿物油和动植物油脂,即在pH≤2能够用规定的萃取剂萃取并测量的物质。
66、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时,水中的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还原性无机物和在此条件下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均可消耗KMnO4。
高锰酸盐指数常被作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67、化学需氧量(以下简称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消解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的量,以氧的mg/L 表示。
68、用钴铂比色法测定水样的色度是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的度值表示。
在报告样品色度的同时报告 pH 。
69、测定BOD5所用稀释水,其pH值应为7.2、BOD5应小于 0.2mg/L 。
接种稀释水的pH值应为7.2、BOD5以在 0.3-1mg/L 之间为宜。
接种稀释水配制后应立即使用。
70、在两个或三个稀释比的样品中,凡消耗溶解氧大于 2mg/L 和剩余溶解氧大于 1mg/L 时,计算结果应取平均值,若剩余的溶解氧小于1mg/L 甚至为零时,应加大稀释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