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尔吉原野散文选读

合集下载

鲍尔吉原野的散文:河流日夜向两岸诀别

鲍尔吉原野的散文:河流日夜向两岸诀别

鲍尔吉原野的散文:河流日夜向两岸诀别鲍尔吉原野的散文:河流日夜向两岸诀别河流看到岸上的人,如同火车里的旅客所见的窗外的树,嗖就过去了。

让河水记住一个人是徒劳的事情。

河流像它的名字说的那样,一直在流。

没听说哪个人的名字叫流,张流李流,他们做不到。

河流甚至流进黑夜里,即使没有星星导航,它们也在默默地流,用手扶着两岸摸索前进。

无月的黑夜,哗哗的水声传来,听不出它们朝哪个方向流。

仿佛河水从四面八方涌来,流入一个井。

河留不住繁花胜景。

岸上的桃花单薄羞怯,在光秃秃的天地里点染粉红。

枝上的红与白星星点点,分不清是花骨朵还是花,但河已流走,留下的只是一个印象。

印象如梦,说没发生过亦无不可。

倘遇桃花林,那是长长的绯红,如轻纱,又如窝在山脚下浅粉色的雾气,同样逝去。

马群过来喝水,河只看到它们俯首,不知到底喝没喝到水,河已走远。

河水流,它们忘记流了多少年。

年的概念适合于人、如秋适合于草、春适合于花、朔望适合于潮汐。

没有哪一种时间概念适合于河,年和春秋都不适合描述它的生命轨迹。

河的轮回是石缝的水滴到山里的小溪再到大海的距离,跟花开花落无关。

当年石缝里渗出的水跳下山崖只为好奇,它不知道有无数滴水出于好奇跳到崖下,汇成了小溪。

它们以为小溪只是一个游戏,巡山而已,与小鱼蝌蚪捉迷藏。

没承想,小溪下山,汇入了小河,小河与四面八方的河水汇合,流入浩浩荡荡的大河,它们知道这回玩大了,加入悲壮的旅程,走入不归路,归是人类的足迹,恐田园将芜。

河水没有家园,它只灌溉别人的家园。

河的家在哪里?恐怕要说是大海,尽管它尚没见过海。

如果把河比喻为人,它时时刻刻都在诀别,一一别过此生此世再也不会见到的景物。

人看到门前的河水流过,它早已不是昨日的河水。

今日河水与你也只有匆匆一瞥,走了。

没有人为河送行,按说真应该为河送行。

河水脉脉地、默默地,夜里则是墨墨地流过,无人送它一枝花。

河有故乡吗?河只记得上游。

上游是它的青年、少年和童年,而这一个当下它还在上游。

十月鲍尔吉.原野的散文

十月鲍尔吉.原野的散文

十月鲍尔吉.原野的散文鲍尔吉·原野,姓"鲍尔吉",即蒙古族诸部落中黄金家族的命号,祖籍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科左后旗。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十月鲍尔吉.原野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十月鲍尔吉.原野的散文:葵花盟公署家属院,家家有一个院子。

别人家把院子变成了园子,他们是汉族,其先人把几千年的耕作经验遗传给盟公署家属院的子孙。

他们拿铁锹翻地、下种、浇水,见了地喜笑颜开。

他们家的窗前变成了农场和花园。

汉族人在园子里种玉米、高粱、圆白菜、大白菜、葱和韭菜。

更高明的人种黄瓜、青椒,简直匪夷所思。

那时的赤峰人基本上没见过黄瓜、青椒,见也是在课本上见的,没吃过。

街上没卖过黄瓜、青椒。

汉族人在庄稼的边上种花,波斯菊和大丽花。

每家的院子不大,也就二分地。

种高粱不指望收米,半夜撒尿挡挡月亮。

我爸看别人家院子里冒出小苗着急了。

我爸我妈从牧区来,祖祖辈辈没种过地。

我爸向别人学习种地。

经指导,我爸拿各类种子胡乱种进地里,用脚踩实,浇点水完了。

不久,小苗长出来,在一场春雨之后。

我们趴地上看,绿色的小苗如倒写的人字,甩出两条袖子,一东一西,或一南一北。

我们设想我家园子很快像森林一样繁盛,进院被各种植物的叶子挡住脸。

小苗一天天长大,我妈发现,它们多数是青草,这不算我爸的业绩。

尔后长了一些别样的苗,但不知是什么苗。

这就像小孩长大了才能看出他是谁家的孩子。

苗长大了,有的苗长到半尺就开花,这是花而非白菜。

我家的花多数是胭粉豆,也有扫帚梅。

有的苗长半道就死了,死者不知是玉米、高粱还是谷子。

马克·吐温说他是他妈妈生的双胞胎之一,其中一个洗澡淹死了。

马克·吐温说他始终不知是谁淹死了。

不死还噌噌往上长并越发粗壮的是向日葵,这很容易看出来。

葵花秆长一层白毛,像人的汗毛一样。

我爸撒籽时抓各种籽撒下去,因此葵花并不像汉族人种的那样排列成行。

我家的葵花如散步散进了院子的过客,在窗前停留谈话。

葵花长出花盘,虽然小,也生出一圈黄花瓣,像火苗一样飘飘然。

鲍尔吉·原野:雨水去过一切地方

鲍尔吉·原野:雨水去过一切地方

鲍尔吉·原野:雨水去过一切地方我觉得树木开始走动。

好多树在雨中穿行。

它们低着头,打着树冠的伞。

雨水去过一切地方□鲍尔吉·原野泥土想起去年的事情雨点瞄着每株青草落下来,因为风吹的原因,它落在别的草上。

别的雨点又落在别的草上。

春雨落在什么东西都没生长的、傻傻的土地上,土地开始复苏,想起了去年的事情。

雨水排着燕子的队形,以燕子的轻盈钻入大地。

这时候,还听不到沙沙的声响,树叶太小,演奏不出沙沙的音乐。

春雨是今年第一次下,边下边回忆。

有些地方下过了,有些地方还干着。

春雨扯动风的透明的帆,把雨水洒到它应该去的一切地方。

春雨继续下起来,无需雷声滚滚,也照样下,春雨不搞这些排场。

它下雨便下雨,不来浓云密布那一套,那都是夏天搞的事情。

春雨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打雷谁不会?打雷干吗?春雨静静地、细密地、清凉地、疏落地、晶亮地、飘洒地下着,下着。

不大也不小,它们趴在玻璃上往屋里看,看屋里需不需要雨水,看到人或坐或卧,过着他们称之为生活的日子。

春雨的水珠看到屋子里没有水,也没有花朵和青草。

春雨飘落的时候伴随歌声,合唱,小调式乐曲,6/8拍子,类似塔吉克音乐。

可惜人耳听不到。

春雨的歌声低于20赫兹。

旋律有如《霍夫曼的故事》里的“船歌”,连贯的旋律拆开重新缝在一起,走两步就有一个起始句。

开始,发展下去,终结又可以开始。

船歌是拿波里船夫唱的情歌小调,荡漾,节奏一直在荡漾。

这些船夫上岸后不会走路了,因为大地不荡漾。

春雨早就明白这些,这不算啥。

春雨时疾时徐、或快或慢地在空气里荡漾。

它并不着急落地。

那么早落地干吗?不如按6/8的节奏荡漾。

塔吉克人没见过海,但也懂得在歌声里荡漾。

6/8不是给腿的节奏,节奏在腰上。

欲进又退,忽而转身,说的不是腿,而是腰。

腰的动作表现在肩上。

如果舞者头戴黑羔皮帽子,上唇留着浓黑带尖的胡子就更好了。

春雨忽然下起来,青草和花都不意外,但人意外。

他们慌张奔跑,在屋檐和树下避雨。

雨持续下着,直到人们从屋檐和树底下走出。

鲍尔吉·原野精品散文文章

鲍尔吉·原野精品散文文章

鲍尔吉·原野精品散文文章鲍尔吉· 原野倾情描写人间的美善,使人回味不已。

在他繁星般的散文篇章中,纯真和善良始终像乳汁流淌在字里行间。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鲍尔吉·原野精品散文文章,供大家欣赏。

鲍尔吉·原野精品散文文章:曙色曙色是未放叶的杨树皮的颜色,白里含着青。

冻土化了,水份慢慢爬上树枝,但春天还没有到来,还要等两个节气。

日落时,西天兴高采烈,特朗斯特罗姆说像“狐狸点燃了天边的荒草”。

日之将出,天际却如此空寂,比出牧的羊圈还冷清。

天空微明之际,仿佛跟日出无关,只是夜色淡了。

大地、树林和山峦都没醒来,微弱的曦光在天空蹑手蹑脚地打一点底色,不妨碍星星明亮,也不碍山峦包裹在浓黑的毯子里。

这时候,曙色只是比蚌壳还暗淡的一些白的底色,天还称不起亮。

杨树和白桦树最早接收了这些光,它们的树干比夜里白净,也像是第一批醒来的植物。

在似有若无的微明里,约略看得到河流的水纹。

河流在夜里也在流动,而且不会流错方向。

河水在不知不觉中白了起来,虽然岸边的草丛仍然黑黝黝的。

这时,河水还映照不出云彩,天空看不到有云彩游荡,就像看不清洒在白布上的牛奶的流淌。

星星遗憾地黯淡下来,仿佛退离,又像躺在山峦的背后。

露珠开始眨眼,风的扫帚经过草叶时,露珠眨一眨眼睛,落入黑暗的土壤里。

鸟儿在树林里飞窜,摇动的树枝露出轮廓,但大树还笼罩在未化的夜色中。

鸟儿在天空飞不出影子,它们洒下透明的啁啾。

受到鸟的吵闹,曙色亮了一大块,似乎猛地抬起了身子。

我没听到过关于天亮的计量术语,它不能叫度,不叫勒克司(lx)与流明(lumen)。

大地仍然幽暗之际,天空已出现明确的白,是刚刚洗过脸那种干净的白,是一天还没有初度的白。

它在万物背后竖起了确切的白背景,山峰与天空分割开来。

天的刀子在山峰上割出了锯齿形状。

天光让树丛变成直立的树,圆圆的树冠缀满叶子,如散乱的首饰。

河水开始运送云朵,这像是河上的帆。

最后退场的星星如礼花陨灭于空中,它陨灭的地方出现了整齐的地平线。

鲍尔吉·原野散文三篇

鲍尔吉·原野散文三篇

鲍尔吉·原野散文三篇作者:鲍尔吉·原野来源:《下一代》2018年第01期鲍尔吉·原野,姓鲍尔吉,即蒙古族诸部落中黄金家族的命号,祖籍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宾图旗。

1958年7月15日生于呼和浩特第253医院,长在赤峰市昭乌达盟公署家属(二)院。

他于赤峰師范学校毕业,现供职于辽宁省公安厅《平安》杂志。

著有《不要和春天说话》、随感录《脱口而出》,散文集《百变人生》、《酒到唇边》、《善良是一棵矮树》、《思想起》、《世相铁板烧》、《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等。

一般认为,“鲍尔吉·原野的幽默发诸两端:机智与悲悯。

习见的生活现象经他点拨,露出可笑的一面,并因此可爱”。

“作为成人作家,鲍尔吉·原野葆有天真的目光,令人称奇。

童心比油滑更接近幽默”。

母亲乌云高娃,职员。

父亲那顺德力格尔,翻译家。

出版的主要作品有:《今年秋天的一些想法》、《譬如朝露》、《羊的样子》、《青草课本》、《每天变傻一点点》、《让高贵与高贵相遇》等。

获文汇报笔会奖,人民文学散文奖,中国新闻奖金奖及辽宁省警察体育先进个人。

《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除部分代表作品外,主要集合了作者2002年的新作。

全书秉持醇正的幽默品质,令人开怀,又带一些忧伤。

他与画家朝戈、歌手腾格尔共称“草原三剑客”。

一些作品被选进大学、中学和小学教材。

每个人都欠地球的债务以碳排放量观察人类的活动,会看到许多不公平或者叫愚蠢。

比如说,人看一朵鲜花好看,看也就看了,鲜花不会长到你头上,你也变不成花站在泥里。

而如果大施机巧,用彩缎织上花之纹样,穿在身上,实在不必要。

穿了花衣服的人仍然是人而不是花,而彩缎的产生,也是碳排放量的产生。

鲜花的彩缎仅仅是一个小寓言,人类自作多情的事情多不胜数。

2008年,我应德国外交部邀请,驻访斯图加特一个月。

这里是大众、保时捷和宝马的故乡,但街上车并不多,比人们想象得少得多。

斯图加特的市民不是买不起车,他们认为——只为了一个人或两个人的出行开一辆车上街,有悖环境伦理,太嚣张太过分了,付出太多的碳排放量。

鲍尔吉·原野:树木的脚步声

鲍尔吉·原野:树木的脚步声

鲍尔吉·原野:树木的脚步声树木的脚步声□鲍尔吉·原野拎起裙子过河白桦林要演出了,她们在候场。

如果树会唱歌,最先唱的是白桦林。

她们合唱。

唱河水呀,云彩呀,还有小松鼠蹦蹦跳跳,藏不住后边的尾巴。

在树里面,桦树像准备奔赴一个地方,什么地方?我小时候,我爸坐炕头晃着身子唱一支歌:“高高的山上/流下一道清泉/清泉里的水呀/明亮又清澈/啊咴清泉的水呀/灌溉着草原/草原的人们/幸福又快乐。

”我印象深的,是他唱“水呀”。

我爸因为支气管粘连,“水呀”嘶哑。

“水呀”是蒙古人的命根子。

而今草原沙化,到哪里去“水呀”呀?白桦树想去的地方是我爸唱的那个地方。

吾父唱出一个生态链条。

山→水→草原→人。

我小时候想,“幸福又快乐”谓之何义?幸福不就是快乐吗?非,幸福指一个大环境,快乐乃我等心里面小小的欢愉。

白桦树把裙子拎过脚踝,准备过河了,去一个地方,好地方。

上天不小心把颜料泼在这里早上,曦光而非太阳本身从东山洒过来,被山腰的一缕雾隔离,如罩金纱。

金光到来之前,长满樟子松的山峰被横绕的雾截成两段深绿,中间是不移动也不消散的白雾。

没有汽车,水泥公路显出宽阔笔直,越来越窄地消失在高处。

寂静啊,黑黝黝的樟子松一群一群地站在浅绿的、带一些明黄的草地上,有几头牛吃草,穿雨衣的牧牛人身子一动不动,转动脖子看我跑步。

我挥挥手,他立刻低下头,羞涩。

四周没有声音,万物好像都在用形态和色彩对话。

山丘浑圆深绿长满松树,草原平坦带有娇嫩绿色,林场的红砖房顶砌着灰色的高烟囱,公路的路基两侧堆着青色的碎石。

蓝天全体瓦蓝,没有灰云尘霾。

在这里,万物互相注视,它们彼此打量了好多年。

而电线杆子始终站在公路的北侧,始终是这样。

脚下的水泥路面清晰地印着一排动物足迹,有婴儿拳头那么大。

那是水泥未干的某个夜里某个动物留下的,它不知什么叫水泥,更想不到它的行踪可以永远放在这里展览。

我觉得公路就应该这样,水泥刚浇筑的时候,让猫狗、母鸡、猴子和驴在上面走一走,显出生气,证明这地方不光有人,还有其他动物。

高考作文与阅读--鲍尔吉 原野:吹我的风已经渡过了黄河(附精彩点评与文章珠玑)

高考作文与阅读--鲍尔吉 原野:吹我的风已经渡过了黄河(附精彩点评与文章珠玑)

高考作文与阅读--鲍尔吉原野:吹我的风已经渡过了黄河两千年前,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华枝春满,草长莺飞,是欣欣向荣的美;月到中天,微风习习,是清新淡雅的美;秋空雁阵,木叶纷飞,是萧瑟枯淡的美;斜月疏林,雪野静寂,是冷艳空灵的美。

得意儒家失意道,于是一代代失意的迁客骚人寄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了大地上最有诗意的栖居者。

这便形成了我们中国独有的“山林文化”。

西方的宗教在教堂,中国的宗教在山水。

鲍尔吉·原野的《吹我的风已经渡过了黄河》中对大自然就有一份宗教的虔诚。

太阳很明亮,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很美好。

披文入情吹我的风已经渡过了黄河“风”指大自然中自由而美好的事物。

“吹我的风”指我打开心扉,投身自然,充分地感受自然。

“风已经渡过了黄河”指大自然的神奇、广阔、高妙。

①今早跑步,我看到北陵公园的湖水上有一圈波纹儿,风吹到了水上。

(风本无形,故而写风只能运用侧面描写。

它是细碎的波纹,它是飘飞的树叶,它在瑟瑟的枝头。

)哪有风?我没有感觉到风。

走进树林,看树叶微微晃动,这时候我才感到风吹在脸上。

就是说,我把心里关于风的开关打开后,皮肤才感觉到微风拂过。

“风的开关”比喻心扉。

人只有打开心扉,敞开心扉,放入阳光、微风、鸟鸣,生命才有生气,才有诗意。

②以这件事为例,人这一生不知错过了多少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你忽略了大自然。

大自然对你来说根本不存在。

大自然没从你心头走过的话,这一生都令人遗憾。

(有多少人忙忙碌碌、蝇营狗苟,忽略了身边的花开花谢、草长莺飞,这样的人生终归是有缺憾的。

)大自然不光有四季,以及天空大地和植物。

对人来说,它有教益,有力量。

我甚至喜欢用一个病句来表达我的感受——大自然里面有人生。

(大自然可以给人启迪,可以疗愈心灵。

)第一部分,开篇点题,由风入笔,由感性到理性,提出一个极易被忽略但又显而易见的哲理话题。

③我常常在大自然里面流连忘返,(自然之子,痴迷沉醉。

)我不知道我看到了什么,但一直在看。

鲍尔吉.原野散文集精选在线阅读

鲍尔吉.原野散文集精选在线阅读

鲍尔吉.原野散文集精选在线阅读鲍尔吉·原野,蒙古族,他从大漠走来,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他的散文很美。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精选的鲍尔吉.原野散文集,供大家欣赏。

鲍尔吉.原野散文集精选一:《美与挂碍》美国的行为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试验,让两组男女穿着泳衣回答智力问题,男人的成绩大致正常,女人却大失水准,也就是普遍低于她们穿着常服时的测验水准。

心理学家的结论是越美越愚蠢。

美与愚蠢的关系,中外有许多人在研究,虽然说法不一,但很少得出越美越聪明的结论。

而我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即情境与自信力的关系。

我以为泳装女郎变愚的原因在于自尊感,也可称为焦虑,当一个自己设定的缺陷,譬如腿粗,在长期隐蔽之下突然暴露出来之后。

所谓智力只好下降,可见并非越美越愚蠢,而是越焦虑越愚蠢。

人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联想、判断均赖于此。

一个女人穿着泳装在大庭广众之下集中注意力,能吗?“忘我”从心理学说,是儿童游戏那种状态,物我两忘,浑然一体。

人在那种时刻最聪明。

儿童的忘我让人钦佩到什么程度呢?他们在屙尿的时候,会投入对一只昆虫的观察,以至忘记自己在做什么。

老子将这种状态称为“赤子之心”。

有了此心,没有什么事情办不好。

与忘我相对的是“挂碍”,人的一生总被各种事情挂碍着。

腿粗只是其中的一种。

杰克逊为肤色挂碍,漂白或植皮。

有人被子性别挂碍,用手术造出另一套生殖系统。

这是一种并不重要的,但使当事人忘不掉的焦虑。

医治“挂碍”的药方,即古贤说的“平常心”。

平常心如今被滥用了。

倘如一个贪官被撤职了,也以“平常心”为自己解嘲。

他以为无法吃喝嫖赌,像老百姓一样过平实的日子就是平常心了。

平常心远非一两句话能够说清,但至少在于忘记自己的背景、缺陷、荣耀等等附加物,与人无异,双手空空。

这是摆脱焦虑的法门与境界。

这样的人气象平和,不让人讨厌。

还有一个好处是穿泳装考试的时候能够得第一。

鲍尔吉.原野散文集精选二:《厚道》契诃夫说:“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良就是一棵矮树(by 鲍尔吉、原野)如果善良与邪恶分别就是两棵树的话,好瞧的就是邪恶之树。

邪恶之树茂盛,绿叶如盖,果实鲜艳。

善良之树生长缓慢,不引人注目,有时没有果实。

这就就是人们拒绝善良的道理所在。

如果仅仅从生长与结果来判断树的价值,那也只就是它的价值之一,而不就是价值的全部。

当人们把眼光投入果实时,善良之树在做什么呢?它在地下默默地固沙,在没有人烟之处亮出一片风景,在清新每人吸入的氧气。

然而善良也有果实,那就就是人性的纯粹与人性的辉煌。

邪恶之树尽管疯长,但颓衰也过于迅速了。

罂粟花不也就是极美丽不?然而消失得也迅速。

贝多芬说,“没有一颗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

”这就是说善良与美德就是密不可分的,但对于不需要美德的人来说,似乎可以不需要善良了。

还有一句格言很精彩,但不就是名人说的,而就是我的一位朋友田睿口述,“如果善良也就是一种武器的话,我在生活中惟一的武器就是善良。

”这话令人玩味再三。

生活并不仅仅就是“吃亏就是福”的问题,敢于善良也不就是敢于吃亏。

善良常常就是无损失可言。

作为一种天性,善良的人往往能化险为夷。

因而善良之树也就是常青之树。

跟穷人一起上路鲍尔吉·原野那一次,我从油麻地去香港岛瞧维多利亚湾的夜景,途中步行经过一个隧道。

隧道的名字已忘记了,印象就是宽亮如昼。

走着,目光被左壁招贴画吸引。

———一个风尘仆仆的汉子迎面而来,她刚毅精悍,左腿就是机械假肢,肩膀有些前斜,吃力地、渴盼地向前疾行。

画面下方的文字说此人为病中的穷孩子募捐,正在旅途中。

画中心有大字———跟穷人一起上路。

这位汉子一定走过了千山万水,不然不会有如此深邃的目光。

她刚毅的表情背后掩饰着隐痛,用这条假肢走,每一步恐怕都要痛。

那么———如图所示———她正徒步穿越新疆的独山子、玛纳斯、一碗泉,甘肃的马莲井、黄羊镇、娘娘坎,然后经陕鄂湘粤到香港。

她就是香港人。

一个忍痛的行者用假肢穿越过大西北的旷野,信念像火苗一样越烧越旺:让没钱的孩子治病。

照片用镀铝金属镶框,内置灯光照明,一幅连一幅延伸到前面。

画面上的汉子像排队一样,一个接一个向您迎面走来,昂着头,有些吃力地移脚。

然后就是一行比一行小的字———跟穷人一起上路。

香港街头,很少见到通常印象中的穷人,大家似乎衣食丰足。

在这幅视觉冲击力强烈的招贴画中,“穷人”两字竟很尊贵,关注她们如同每个人的责任。

就就是说,此刻我感动了,血液从各处奔涌而出,冲撞全身。

心里默念:跟穷人一起上路!跟穷人一起上路……这时,耳边歌声趋近,不远的地方有一支乐队。

四个淡蓝色牛仔装的年轻人弹唱,三男一女。

隧道高瓦数的橙光把她们的脸庞勾勒得十分柔与。

她们沉静吟唱美国乡村歌曲,弹电贝司的女孩子很卖力,头发在肩膀上跳。

她们脚下一只干草色的牛仔礼帽里有散钞,纸卡写着“为脊髓灰质炎病童筹款”。

乡村歌曲在海底隧道回荡,宁静而朴素。

曲调如R ICHQEDMAFX的风格,把渴盼压在了心里,舒展、大度而倔犟。

譬如f ool ’S gam e 。

又如my confession 。

吉她、蓝色牛仔装与她们头发上金黄的轮廓光,与音乐一起构成了奇妙的效果,身后招贴画上的独行者目光炯炯,简直就要破壁而出了。

我想站下多听一会儿,但听众只有我一个人。

别人扔下钱匆匆而行,我把仅有的一些港元扔进干草色的礼帽里,感到轻松。

这几天我被这钱弄得枯燥,买东西剩下的这点钱,大件买不成,小件又不想买,还得动脑筋找打折的商店,比如“S OGO ”,又要算计地铁费用等等,哪如此刻省心。

乡村歌曲对爱情、忧伤与前途均有独特的诠释方式,就像枝头上的花与瓶里的花不一样,像赤脚在五月的玉米地里走过,脚丫缝感到土壤的湿润,像衣衫带着松香味,指甲缝里有洗不尽的新鲜泥土。

但我把所有的钱放进礼帽之后,伫立倾听就有一些惭愧。

我想有钱真就是不错,隔一会儿,往那里扔点钱,再接着听。

但就是把钱分几次给一个募集善款的乐队,似乎也不像话。

她们并没有用目光驱人,眼神里多少还有一些谢意,感谢我目不转睛地倾听。

跟港人比,我有许多时间,但仍然不能长久流连。

乡村歌曲的声音离我越来越远,我用目光接过一幅又一幅的“跟穷人一起上路”,向出口走去。

这时口袋空空,我把它翻出来,像两只兔子耳朵在腿侧垂着。

我童年曾玩过这样的游戏,那时没有钱,口袋里就是一些纸团。

现在演习一遍,竟很新鲜,好像洗手套一样把自己翻过来洗干净了。

培植善念鲍尔吉原野过去,西藏有一位高僧叫潘公杰,每天打坐,在面前放黑白两堆小石子,来辨识善念恶念。

善念出现时,拿一颗白石子放在一边;恶念出现时,取黑石子。

佛法中的善念就是利益大众,恶念则不简单指杀人越货。

在脑中转瞬即逝的享乐之念以及贪婪、嫉妒、嗔恼等都可称之恶念。

而欺诈偷盗已就是罪不容赦了。

以现今的角度阐述,善念即仁爱,而恶念不过就是欲望。

欲望就是什么?“就是我们保持生存的主要工具。

”(卢梭)由于欲望的指引,人生克服种种困难走向满足。

“因此,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我们必须爱自己,爱自己要胜过爱其她一切东西。

”(卢梭)可见自私的本性已经深植人性之中,所谓欲望实为生存之道,不应有善恶之分。

然而,爱自己需有一个限度,超过此限,就可以变成恶,甚至罪。

而人的欲望恰恰就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因此,为了共同的利益,爱自己还应该爱我们生存的环境,常常注意到别人也需要爱。

不能推及她人与环境的爱,叫做冷酷,这就就是恶的生成。

一个人把爱兼及她人与环境,包括植物、动物,佛法称此为“慈”。

如果目睹苦寒之中的贫儿老妇,心里生出一点点同情心,则就是另一种大善,这种情怀,即所谓“悲”。

慈悲两字,听起来有些苍老。

有人甚至会觉得它陈腐,实际它穿越时代,就是凝注苍生的大境界。

今天流行的“关怀”以及“温馨”,不过就是它的现代版,内涵如一。

善念其实就是小小的火苗,倘若不精心护佑,它在心中也就旋生旋灭了。

不就是说,只有造福万代才叫善。

譬如有人建议削平喜马拉雅山,让印度洋的暖流涌入,使干旱的西北大地变成热带雨林。

此善大则大矣,却要等待很久。

古人有诗:“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虽然琐细,读后感觉心中暖暖的,大过印度洋的暖流。

潘公杰大师在黑白石子中辨识善恶二念,到晚上检点。

开始时黑石子多。

她掴自己的耳光,甚至痛哭、自责,您在苦海里轮回,还不知悔过么?三十多年之后,她面前全变成白石子了,大师后来修成菩提道。

我们达不到高僧那种至纯之境。

爱自己原本也没有错,我们就是凡人。

然而无论“利己心”走得多远,有善念相伴,您都会就是一人。

鲍尔吉·原野:杏花露出了后背鲍尔吉·原野:杏花露出了后背“笃、笃、笃……”沉睡的众树木间响起了梆子。

梆子的音色有点空,缺光泽。

就是什么木的?胡琴桐木,月琴杉木,梆子约为枣木吧。

梆子一响,就该开始了。

“开始”了什么,我也说不清。

本想说一切都开始了,有些虚妄。

姑且说春天开始了。

梆子就是啄木鸟搞的,在西甲楼边的枯杨树上,它与枯树干平行。

“笃……”声传得很远,急骤,推想它脖颈肌肉多么发达。

人说,啄木鸟啄木,力量有15公斤;蜡嘴雀敲开榛子,力量20公斤。

好在啄木鸟没对人脑袋发力。

有了梆子,就有唱。

鸟儿放喉,不靠谱的民族唱法就是麻雀,何止唱,如互相胳肢,它们乐得打滚儿;绣眼每三分钟唱一乐句,长笛音色,像教麻雀什么叫美声;喜鹊边飞边唱,拍着大翅掠过树梢,像散布消息。

什么消息?———桦树林里出现一条青草,周围的还黄着。

这条青草一米宽,蜿蜒(蜿蜒?对,蜿蜒)绿过去,像河水,流向柏油路边上。

这就是怎么回事儿?地下有什么?它们与旁边的青草不就是一家不?———湖冰化水变绿,青苔那种脏绿。

风贴水面,波纹细密,如女人眼角初起的微纹。

在冰下过冬的红鲤鱼挤到岸边接喋,密集到纠缠的程度。

———柳枝一天比一天软,无事摇摆。

在柳枝里面,冬天的干褐与春天的姜黄对决,黄有南风撑腰,褐色渐然逃离。

柳枝条把袖子甩来甩去,直至甩出叶苞。

在英不落的树林里走,树叶厚到踩上去趔趄,发出翻书页的声音。

蹲下,手拨枯叶能见到青草。

像婴儿一样的青草躺在湿暗的枯叶里做梦,还没开始长呢?英不落没有鹰,高大的白杨树纠结鸟巢,即老鸹窝。

远瞧,黑黑的鸟巢密布同一棵树上,多的几十个,这些老鸹估计就是兄弟姐妹。

一周后,我瞧到鸟巢开始泛绿,而后一天比一天绿,今天绿得有光亮。

这岂不就是……笑话不?杨树还没放叶,老鸹窝先绿了。

请教有识之士。

答我:那就是冬青。

冬青,长在杨树权上,圆而蓬张?再问有识之士。

说,鸟拉屎把冬青籽放置杨树之上。

噢。

在大自然面前,人无知的事情很多,而人也没能力把吃过的带籽的东西转移到树梢上发芽与接受光照。

人还就是谦虚点吧,“易”之谦卦,六爻皆吉。

其它的卦,每每吉凶相参,只有谦卦形势大好,鬼神不侵。

啄氏的枯木梆子从早上七时敲响,我称之开始。

对春天,谁说“开始”谁不懂事儿。

春天像太极拳的拳法一样,没有停顿、章节,它就是一个圆,流转无尽,首尾相连。

林里,枯枝比冬天更多。

拾柴人盯着地面东奔西走。

杏树枝头的叶苞挣裂了,露出一隙棉花般的白,这就是杏花白嫩的后背,现在只露出一点点。

鲍尔吉·原野:每一寸光阴都有用从质地上说,花瓣就是什么?它比绸子还柔软,像水一样娇嫩。

雨后的山坡上,如果瞧到一朵花,像见到一个刚睡醒的婴儿,像门口站着一个被雨淋湿的小姑娘。

花瓣的质地,用语言形容不出来。

而它的鲜艳,我们只好说它像花朵一样鲜艳,无论就是小黄花、小白花都纯洁鲜艳。

花能从一株卑微的草里生长出来,人却不能。

从性格说,马比人勇敢,而性情比人温与。

马赴战场厮杀,爆炸轰鸣不会让它停下来,见了血也不躲闪,冰雪、高山与河流都不会阻挡马的脚步。

它的眼睛晶莹,瞧着远方。

把勇敢与温良结为一体,在人当中,可谓君子:在动物中,就是马。

从胸怀瞧,鸟比人更有理想。

当迁徙的候鸟飞越喜马拉雅山的时候,雪崩不会让它惊慌。

鸟在夜晚飞越大海,如果没有岛屿让它歇脚,它不让自己疲倦,一直飞,它不过就是小小的生灵,却有无上的勇气。

人的勇敢、包容、纯洁与善良,本来就是与生俱有的。

在漫长的生活中,有一些丢失了,有一些被关在心底。

把它们找回来,让它们长大,人生其实没什么艰难,每一寸光阴都有用。

鲍尔吉·原野:不要跟春天说话春天忙。

如果不算秋天,春天比另两个季节忙多了。

以旅行譬喻,秋天就是归来收拾东西的忙,春天就是出发前的忙,不一样。

所以,不要跟春天说话。

蚂蚁醒过来,瞧秋叶被打扫干净,枯草的地盘被新生的幼芽占领,才知道自己这一觉睡得太长了。

蚂蚁奔跑,检阅家园。

去年秋天所做的记号全没了,蚯蚓松过的地面,使蚂蚁认为发生了地震。

打理这么一片田园,还要花费一年的光景,所以,不要跟蚂蚁说话。

燕子斜飞。

它不想直飞,免得有人说它像麻雀。

燕子口衔春泥,在裂口的檩木的檐下筑巢,划破冬日的蛛网。

燕子忙,哪儿有农人插秧,哪儿就有燕子的身影。

它喜欢瞧秧苗排队,像田字格本。

衔泥的燕子,从不弄脏洁白的胸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