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5.装满昆虫的衣袋

合集下载

5、装满昆虫的衣袋

5、装满昆虫的衣袋

读第4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他把鸭子走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 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 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 五彩缤纷的蠕虫……
喜爱大自然
细心观察
自学课文,思考:
①默读课文五至九自然段,用心体 会,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法布尔对 昆虫的痴迷?用“--”画出相关的句 子,还可以在引起你注意的词语下面做 上记号。 ②适当地做批注,谈谈自己读了这 些句子,想到了什么。
闪 烁
qī chïng jū
光 泽
可 恶
xìng zhì
痴 迷
bï bï
鸟 栖 虫 居
gǔ gǔ náng náng
兴 致 勃 勃
鼓 鼓 囊 囊
昆虫 观察
蠕虫 责骂
蜗牛 垃圾 纺织娘 中毒 痴迷 殿堂
花草丛生 鸟栖虫居
小溪纵横
五彩缤纷 怒气冲冲
满载而归 兴致勃勃
鼓鼓囊囊
我会读
昆虫 纺织 中毒 可恶 纵横 闪烁 蠕虫 裤兜 鸟栖虫居 五彩缤纷 观察 责骂 垃圾 殿堂 光泽 痴迷 敏捷 圣莱昂 鼓鼓囊囊 满载而归
第一部分①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第二部分②-⑩具体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情景。
第三部分11 人们纪念进入科学殿堂的法布尔。
法布尔小时侯生活的村庄有很多小动物,大家 看——
自然环境为观察昆虫、动物创造条件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 昆虫的迷恋。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 了科学的殿堂。 (说说从这三个词语中,
1、找出描写纺织娘外形的句子?
一只全身翠绿
触角细长
歌声动听的纺织娘
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 歌声动听的纺织娘。

5装满昆虫的衣袋

5装满昆虫的衣袋

“妈妈 我在这儿呢 瞧,我 妈妈,我在这儿呢 妈妈 我在这儿呢!瞧 我 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 妈妈,我在这儿呢! 妈妈 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 妈一看, 妈一看,儿子的手里拿着一只 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 丛里, 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 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 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 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终于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 子非常着迷。
村子里小溪纵横, 村子里小溪纵横,花草 丛生,附近丛林中鸟栖虫居, 丛生,附近丛林中鸟栖虫居, 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跑来跑 去.
思考: 思考:
课文主要通过哪两件事来描写法布 尔对昆虫的着迷? 尔对昆虫的着迷?将能表现法布尔对 昆虫着迷的句子划下来。 昆虫着迷的句子划下来。
对小虫子着迷的法布尔, 对小虫子着迷的法布尔,更是 的法布尔。 探究精神 的法布尔。

对昆虫迷恋的法布尔更是 有执著 精神的法布尔 的法布尔. 精神的法布尔.
其实,法布尔出生在贫苦的农村家庭, 其实,法布尔出生在贫苦的农村家庭,靠自 己打工,才上了小学,中学. 己打工,才上了小学,中学.终于通过努力当上 了中学教师.他一直保持着研究昆虫的热情, 了中学教师.他一直保持着研究昆虫的热情,自 学成才,写了许多关于昆虫的论文, 学成才,写了许多关于昆虫的论文,虽然收入不 却节省每一分钱, 高,却节省每一分钱,购买用于昆虫的坛罐箱笼 一点一点阔增设备,甚至花了毕生的积蓄, 一点一点阔增设备,甚至花了毕生的积蓄,买了 一处偏僻的老旧民宅,全家搬到这里,研究昆虫, 一处偏僻的老旧民宅,全家搬到这里,研究昆虫, 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置利于研究昆虫上, 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置利于研究昆虫上, 耗尽毕生的心血财富,可以说, 耗尽毕生的心血财富,可以说,对研究昆虫到了 一种如痴如醉的境地. 一种如痴如醉的境地.

5、装满昆虫的衣袋

5、装满昆虫的衣袋
②练习朗读,读出法布尔的心情。
(3)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
①你有过满载而归的时候吗?
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最能体现法布尔难过的词语有哪些?他为什么会难过极了?
(5)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父母责骂的语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内容,体会“着迷”“迷恋”“痴迷”的意思,体会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来反映出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的,学会透过文字,感受人物的思想。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6)练习朗读5―9自然段,体会法布尔心情的变化。
4、总结:这件事情写得真是具体,你觉得你可以向作者学习什么?(板书:捉甲虫遭责骂偷偷玩)
三、想象痴迷
1、父母的责备与不理解,无疑是对法布尔最沉重的打击,小小的法布尔伤心透了,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他对昆虫的研究,反而使他对昆虫更加的痴迷。
2、自读第10自然段,哪些词语写出了他的痴迷?
2、交流:
(出示)责骂责备;着迷迷恋痴迷
①法布尔的父母是怎样责骂、责备他的?我们来读读这两句话。
出示:“你这可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
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责备:“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
4、指导朗读。
5、小结方法:同学们,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为了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我们先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然后通过交流与朗读来揣摩人物的心情,体会人物的感情。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这个衣袋里装满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为什么要把昆虫装进衣袋?大家读一读《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文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ﻭ3、介绍法布尔。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他为什么在口袋里装满昆虫了?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ﻭ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ﻭ(1)读准生字音。

ﻭ莱昂溪纺厉垃圾ﻭ(2)认清生字形.ﻭ比一比,组词ﻭ3、指明学生回答提问,因为他十分喜欢昆虫。

4、检查学生词语。

学习了生字,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词语.你能读好这些词语吗?ﻭ出示词语:ﻭ纵横笼罩穿梭蠕虫闪烁厉声兴致勃勃裤兜殿堂垃圾圣莱昂纺织娘鼓鼓囊囊ﻭ(1)请你读一读,带领大家来读。

ﻭ(2)自读课文来理解一些词语。

请你来说说你会的词语。

ﻭ5、齐读课文,加深理解词语。

ﻭ6、检查课文朗读。

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文章主要介绍了法布尔十分的喜欢昆虫。

列举了一些例子。

ﻭ指明学生来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并且来说说他们读的好与差的部分。

请你再来尝试读一读,读出语气。

ﻭ三、总结ﻭ1、本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生字词,还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吗,请你来谈一谈。

ﻭ2、指导学生写字。

ﻭ莱,草字头加个来.ﻭ溪注意一点。

ﻭ厉注意写法。

ﻭ3、学生描红。

教师从旁指导。

ﻭ板书15、装满昆虫的衣袋介绍法布尔列举事例走进科学殿堂装满昆虫的衣袋ﻭ第二教时ﻭ教学要求:ﻭ1、理解课文内容,ﻭ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对美好事物的浓厚兴趣,培养仔细观察,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精神.3、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执着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理解,你觉得法布尔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呢?(他是个对虫子特别着迷的孩子)ﻭ2、板书着迷,你来说说什么样子叫着迷呢?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是你特别着迷的呢?过渡:是啊,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的着迷,喜欢看球赛的人,我们通常叫他是球迷,喜欢下棋的叫棋迷。

五年级上第五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五年级上第五课《装满昆虫的衣袋》
你能想象吗?当小法布尔的父母找到他,发现他是在捉纺织娘的时候,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小法布尔又会怎么说,怎么想呢?
★出示: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妈妈听了法布尔的话,又好气,又好笑,嗔怪说:
2.围绕课题,展开质疑。
师: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现在再次仔细地读读课题,你觉得学习这篇课文,我们需要搞清楚哪些问题呢?
(法布尔为什么要把衣袋里装满昆虫?
是谁把衣袋装满了昆虫?
课文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课题……)
3.展开讨论:这些问题中的哪些你已经能够解决了呢?
整体感知课文
1.讨论:再次读课文,你知道法布尔为什么要把衣袋里装满昆虫吗?你能从课文里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吗?
难点:能概括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
教学
资源
法布尔
1823年-1915年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昆虫记》
《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读课文相关段落
齐读“全身翠绿,触角细长,会发出动听声音的纺织娘”。
(学生朗读)
齐读
想象说话
齐读两个自然段,感受其中的乐趣
●学习第二个故事
1.学程单2:
(1)默读课文4至9自然段,用心体会,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用“--”画出相关的句子,还可以在引起你注意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

5上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5上5《装满昆虫的衣袋》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海安县海师附小万久红读着这篇充满童趣的课文,一个着迷、迷恋、痴迷昆虫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

凭着对昆虫浓厚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

读着读着,我们都被这个孩子吸引了。

一、在诵读中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教学时,我努力想把一个真实的法布尔全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观察法布尔图,注视他鼓鼓的衣袋,想想这衣袋里还会装着些什么?让学生找一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画出文中触动自己心灵的语句,写出感受,然后进行集体交流。

我充分预设,主用从五个方面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披文入境。

一是在同学评价中引领学生感受法布尔捉到纺织娘的激动与兴奋;二是通过理解“鼓鼓囊囊”等词引领学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三是教给学生抓提示语的方法朗读人物的对话;四是通过“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把小昆虫丢进了垃圾堆”和原文语句进行比较,引领学生感悟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五是揣摩“没用的玩意儿”和“歌唱家”为什么加引号,引领学生领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二、在训练中放飞学生的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我通过说话、引导、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放飞学生的灵性!三、在探究中体会文题的匠心与精妙。

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眼中的法布尔,再探究课题的精妙之处,最后创设情境:人们为什么要把法布尔的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这沉甸甸的口袋里究竟装了什么?法布尔的口袋不仅装着昆虫,还装着什么。

进行写话练习,促使学生将对文本的感悟外化为生动的语言,凸显语文的学科特点。

四、在拓展中升华文章的主题我充分利用补充资料,如法布尔受国王接见时的可笑行为、观察的名人名言、学生阅读《昆虫记》……这一切都更加把法布尔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完课文,学生们脑海中留下的,是对法布尔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的深深的钦佩。

《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

《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

《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1823年12月22日,闻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一个名叫圣莱昂的小村子里。

村子里小溪纵横,花草丛生,附件丛林中鸟栖虫居,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跑来跑去。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专门着迷。

一天傍晚,暮色覆盖了田野,爸爸妈妈忙完农活刚要回家,法布尔不见了。

他们不由得着急起来,在田野上边跑边呼喊亲小孩。

“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亲小孩的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

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唱歌家”。

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鸭子。

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看奇异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看周围的一切,突然,一只闪耀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

“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灵敏地捉住了它。

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法布尔快乐极了。

他把那个小珍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观赏。

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内心甜滋滋的。

“你这厌恶的小傻瓜!”法布尔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我叫你去放鸭子,你倒好,只顾自己玩,捡这些没用的玩意儿!快给我扔了!”母亲也在一旁厉声地批判:“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小虫子,不叫你的小手中毒才怪呢!”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专门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珍宝放进了垃圾堆。

但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以后每次放鸭,他仍旧津津有味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迷恋,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筑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看起来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及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及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课文及教案三篇小学五年级语文《装满昆虫的衣袋》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

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_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

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

这是课文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1.要让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2.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3.学会搜集资料,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延伸,使课文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构想读着《装满昆虫的口袋》,一个迷恋昆虫的孩子跃然纸上。

为了捉到纺织娘,他锲而不舍地寻找了三天;爸爸叫他放鸭子,他却一动不动地趴在岸边,静静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正是凭着这种浓厚的兴趣,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

读着读着,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个孩子所吸引。

在阅读法布尔所写的《昆虫记》时,我们惊奇地看到,法布尔用流畅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诙谐的语调,把一个个昆虫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让我们情不自禁、兴趣盎然地随着他漫游于昆虫的王国。

在读法布尔的传记时,我们看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细节。

不论是在童年还是在后来的日子中,他始终是那迷恋昆虫。

读完这一切,我们真的想说: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呀!在教学时,我努力想把一个真实的法布尔全面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在本课,我引导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但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常常是人在文中,神在文外。

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二点:其一,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激活学生的读书需求,使师、生、文本之间进行和谐的对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叫、扑、捉”
这些词语说明法布尔动作敏捷,由此可得出法布尔肯定捉过很多的甲虫,有丰富的经验,因此说明他对甲虫很着迷的。
(3)“放进、包上、装进、欣赏”
这些词语说明法布尔包昆虫小心翼翼,他一系列的动作都说明他珍爱这只小甲虫。
(4)“眼泪往下掉 放进了垃圾堆”
能看出法布尔很不情愿,说明他舍不得这些小宝贝。
满载而归: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很大。文中指法布尔回家时,口袋里装满了昆虫、石子,贝壳等。
2.小组内交流难写生字“察”“毒”的写法,完成生字描红。
3.四人小组内开火车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组织小组内讨论并概括课文讲了几件事,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预设:
捉纺织娘忘回家
放鸭子时捉甲虫被责骂
第五自然段中的“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第十自然段中的“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
第十一自然段中“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
两个衣袋鼓鼓的,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是课文为什么多处写到甚至用作课题呢?
二、归纳总结基本写法:本文通过精准的动词使用,生动的语言神态描写,让痴迷昆虫的法布尔跃然纸上,印入我们的脑海。
直接请学生默写,进行随机讲解。
说明这个词的构词方式可以举几个例子.
特别是“载”这个字的理解.
特别是笔顺
这个是对全文的总结概括.
在教学中,我是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概括法布尔喜欢昆虫的句子,学生找到这三句
在此体会环境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分层作业设计
A【提高性作业】
1. 完成《习字册》《补充习题》《同步练习》相关作业。
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扣住时间词“三天前” 、“现在”,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开始体会法布尔观察昆虫执着探究的精神。适时点拨拟人句的使用——“唱歌”和引号的含义——“歌唱家”。
我推荐孩子看法布尔的《昆虫记》,在课前,让学生谈谈读书的感受,从而引出法布尔。
4.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
准备
学情分析
1.本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很能引发城市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高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充满着兴趣,从而和文中的法布尔产生共鸣,学生很容易入情入境,教师应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去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
5.文章列举了两个事例,说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非常着迷,第2和第3自然段写了第一个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9自然段具体写了第二个事例:法布尔把捉到的甲虫、捡到的贝壳和石子塞满衣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揭题导入环节:(略)
二、检查预习环节:
1.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重点关注:
(1)字音:栖、蠕、着急、满载而归(后2个是多音字)……
(2)字形区分:(可设置填字游戏):
纺织(防止、防治、妨碍、放置),
观察(查阅、检查作业、检察院)……
(3)理解生字词:鸟栖虫居、鼓鼓囊囊、满载而归、厉声、殿堂……
鸟栖虫居:鸟和虫可以自由生活的地方,表示自然环境很好,各种动物可以平静地生活。
★以上句子都是抓住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法布尔口袋里装得满满的,赶着鸭子回家了。可以说是满载而归,他的心情如何?(甜滋滋的)可他的爸爸妈妈呢?(非常生气)他们的态度怎样?男女生分角色责骂法布尔。
★引导学生体会法布尔的内心难过却依然痴迷昆虫。
2.适度拓展介绍法布尔的成就和著作《昆虫记》。
★《昆虫记》的成功为法布尔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
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_____,还装满了______,还装满了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善于观察 热爱自然
痴迷
推荐阅读
一、阅读
1.法布尔的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我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做得那么有滋有味,兴趣盎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
课题
5.装满昆虫的衣袋
课时
安排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中的5个字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比如“鸟栖虫居、痴迷、殿堂”。
3.从学生的兴趣和阅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法布尔迷恋昆虫的重点语句,在读中一步步走进法布尔的内心,感受法布尔对昆虫无比痴迷的情感。
学习二到三自然段小虫子非常着迷”,划下来读一读并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法布尔怎样的心情?
2.交流,讨论:
人物的语言:“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抓住两个感叹号,引导学生体会捉住这只令法布尔魂牵梦绕的小虫子,令他喜出望外,令他得意之极,令他忘记了天色已晚,忘记了父母的焦急,急于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2.新的课程标准中对于高年段的阅读提到: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本文的语言浅显生动,学生很容易在阅读中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还需要培养,大部分学生对写人方法的运用难以体会到位,需要在课文学习中适时点拨。
二、情感激发,读写迁移:
★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人喜爱甚至痴迷某样东西某件事情,你有注意观察过么??
学生试着描述一个熟悉的人,抓住他的动作、神态,表现他的喜爱或者憎恶。小组交流。
自读4—10自然段,找从哪些语句能看出法布尔对虫子的着迷?在相关文字旁写下批注。
(细细画)
这个题目是对具体事例的提炼,在教学中,我采取学生分组学习汇报的方法,学生找得既全面又仔细,说得很
著名科学家达尔文赞美法布尔是“举世无双”的观察家
★基于学生的了解,教师适当补充法布尔的生平。法布尔的成就虽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获得了许多的科学头衔,但他仍然朴实如初,为人腼腆谦逊,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才华受到当时文人学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等。让学生知道,虽然法布尔的生活清贫,但是他的作品除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同时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有一天早晨,几个农妇外出干活,看见法布尔趴在路上,睁大眼睛看一块石头,到黄昏时,这些妇女回家了,看见法布尔仍然趴在那里,以为他为谁祷告呢。其实,法布尔一整天都在观察石头上的昆虫。
法布尔曾经花了三年的时间,观察雄蚕蛾如何向雌蚕蛾“求婚”的过程,当快要成功的时候,蚕蛾不巧被一只螳螂吃掉了。结果,法布尔又花了整整三年,才得到完整而准确地观察记录。
3.抓住关键词句,如动词的使用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揣摩课文是如何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这个特点的,试着模仿说话表现某个人的一个特点。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反思或修改
自主学习内容:
一、复习回顾:课文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依次用上了“着迷”“迷恋”“痴迷”,并且多次提到装满昆虫的衣袋,你在读课文的时候注意到了么?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作为题目呢?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衣袋里除了装着昆虫,你认为还装着什么?
爸爸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生气地说:( )。
小法布尔两眼依然发着光,兴奋地说:( )。
虽然父母批评了他,小法布尔依然( ),他轻轻地抚摸着小纺织娘,偷偷地笑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课文的四到十自然段。
2.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逐渐养成善于观察、乐于发现的好习惯,激发对自然和科学的研究的兴趣。
3.扣住“着迷—迷恋—痴迷”的感情线,抓住课文的具体语句,如“终于、三天前”等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合作交流
反思或修改
一、预习导航:
1.了解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
①了解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人生经历。
②了解法布尔的成就并开始阅读《昆虫记》。
③对昆虫感兴趣的同学了解一下文中提到的昆虫:纺织娘、蝴蝶、甲虫、蠕虫……
2.我把课文认认真真朗读了____遍,知道了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少年时期的___________,后来他成了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
3. “昆”的第六画是( )、第八画是( ),“察”的第八画是( ),“毒”的第七画是( )。
请再把这三个字写一写,注意笔画。
4.自学生字词,通读课文。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不理解意思的,可以查一下词典,联系上下文再去理解。
三、写法分析:本文在写作上你还觉得有没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环境的烘托—第一自然段;人物反衬的写法—父母的责骂和法布尔的坚持等;选取具体事例来突出人物特点,选择事例要有代表性的,能突出人物特点的,介绍时有详有略……)
★(根据学情适度拓展)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引导学生体会法布尔观察昆虫的坚持不懈。`
有一次,法布尔爬到一棵大树上,观察螳螂的活动,结果把周围的一切都忘记了,别人还以为他是小偷呢。当正要抓他时,他这才从观察中醒过来。
B【基础性作业】
一、完成《补充习题》《同步练习》相关作业。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鸟栖虫居
莺()燕()山()水()风()日()
天()云()月()星()鸟()花()
三、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建造他的雕像时,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在这两个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仅仅是昆虫吗?你还想到什么,请写下来。
三、初读交流环节:
1.读课文,你知道法布尔为什么要把衣袋里装满昆虫吗?你能从课文里找出相关的语句说明原因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