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离子拮抗剂
钙离子拮抗剂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钙离子拮抗剂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注意事项
钙离子拮抗剂可分为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长效(包括缓释和控释剂型)和短效,注射制剂多应用于急症。
(一)二氢吡啶类。
包括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伊拉地平等。
【适应证】
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
【禁忌证】
严重的心脏瓣膜狭窄,如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严重二尖瓣狭窄。
硝苯地平过敏,可致过敏性肝炎、皮疹,甚至剥脱性皮炎。
【注意事项】
1.可引起外周水肿、面部潮红、心悸、头晕、头痛和一过性低血压,多不需要停药。
2.可引起鼻塞、便秘、腹泻、腹胀、睡眠紊乱、视力模糊。
(二)非二氢吡啶类。
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
【适应证】
高血压,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和劳力型心绞痛,
肥厚性心肌病,心律失常(控制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时的心室率,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反复发作) 。
【禁忌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未安装起搏
器,收缩压低于90 mm Hg (1 mm Hg=0.133 kPa),对本品过
敏,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淤血,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合并房室旁路前向传导。
【注意事项】
1.常见浮肿、头痛、眩晕。
2.罕见神经系统症状,如失眠、多梦、抑郁等;消化系
统症状,如厌食、便秘、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皮肤瘀点、光敏感、瘙痒、荨麻疹等。
3.其他不良反应:齿龈增生、鼻出血、脱发、多形性红
斑、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视网膜病变、
剥脱性皮炎等。
《钙离子拮抗剂》课件

02 钙离子拮抗剂的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机制
1
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抑制细 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发挥药理作用。
2
钙离子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多种生理 和病理过程,包括心肌收缩、血管舒张、神经传 导等。
3
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抑制钙 离子介导的生理反应,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01
与β受体拮抗剂合用
钙离子拮抗剂与β受体拮抗剂合 用可能导致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应谨慎使用。
02
与强心苷类药物合 用
钙离子拮抗剂与强心苷类药物合 用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应谨慎使 用。
03
与利尿剂合用
钙离子拮抗剂与利尿剂合用可能 导致低血压和电解质紊乱,应谨 慎使用。
THANKS FOR WATCHING
化密切相关。
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降低脑血管 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钙离子 拮抗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脑血 管疾病的治疗。
钙离子拮抗剂可以改善脑部血 液循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 内压等症状。
05 钙离子拮抗剂的前景与展 望
新药研发方向
针对特定疾病
针对特定疾病如高血压、心绞痛等,研发更具有 靶向性的钙离子拮抗剂。
严重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低血压、心绞痛 加重、心梗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以及肝功能异常、过敏反应等其 他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在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时,应注意观 察患者情况,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并根据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或停药。
03 常见钙离子拮抗剂药物介 绍
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总结词
高血压治疗
01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钙离 子拮抗剂是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 。
新一代钙离子拮抗剂—贝尼地平,“强势降压”,稳心率,保护肾脏

新一代钙离子拮抗剂—贝尼地平,“强势降压”,稳心率,保护肾脏提起来贝尼地平,想必大家并不熟悉。
但提起来它的“老前辈”,硝苯地平,大家都耳熟能详。
它们是同一类降压药物,主要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阻滞细胞外的钙离子进入到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进而发挥降压作用。
那么,作为新一代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贝尼地平有哪些优势呢?
一、降压作用更强
这主要是由贝尼地平特殊的作用机制所决定的。
传统的地平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滞L型钙通道舒张血管,进而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而贝尼地平能够同时阻滞血管平滑肌L和T型双亚型钙通道,因而降压作用更强。
虽然贝尼地平的半衰期只有1小时,但降压持续时间长,仍属于长效降压药物。
二、心率影响小
众所周知,硝苯地平为单一L型钙通道阻滞剂,在舒张血管平滑肌的同时会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这对冠心病患者来说是不利的,会加重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而贝尼地平可同时阻滞N型钙通道,抑制交感神经的激活,进而可有效避免心率反射性地加快。
三、保护肾功能
这主要是由于贝尼地平还可同时作用于T型钙通道,且肾脏出球小动脉分布密度高于入球小动脉,因而可以使得肾小球内压力降低或保持平衡,使蛋白尿降低或不增多,有利于保护肾功能。
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又称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用于治疗心绞痛的药物。
它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减少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氧耗,缓解心绞痛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一、适应症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1. 心绞痛的急性缓解:心绞痛发作时,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来迅速减轻疼痛,恢复心肌血供。
2. 心绞痛的长期治疗:对于经常发作的患者,可以使用长效的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来持续控制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3. 冠心病伴有高血压或心律失常的患者: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可同时调节高血压或心律失常,达到降低心脏负荷和保护心脏功能的效果。
二、使用方法1. 药物选择: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如地尔硫{}2. 用药途径: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可通过口服、静脉注射或贴皮等方式使用,选择途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
3. 初始剂量: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药物特点,选择适当的初始剂量。
一般情况下,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
4. 维持剂量:一旦确定了有效剂量,持续使用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以维持良好的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剂量的调整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5. 使用注意事项:a. 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心律失常等。
患者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咨询相关问题并进行个体化处理。
b.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使用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时需特别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c. 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时服用,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以免产生不良药物相互作用。
d. 患者在使用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功能等指标,以确保治疗效果和调整剂量。
总结: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是一类用于治疗心绞痛的药物,适用于心绞痛的急性缓解和长期治疗,以及冠心病伴有高血压或心律失常的患者。
钙离子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机制
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
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担 ,改善心脏功能。
舒张血管
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 能。
抗心律失常
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降低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减少心律 失常的发生。
钙离子拮抗剂的分类
二氢吡啶类
VS
开展药物设计和合成研究,开发新型 钙离子拮抗剂,以期在心力衰竭治疗 中取得更好的疗效。
提高钙离子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优化钙离子拮抗剂的用药方案,包括用药剂 量、给药途径、用药时机等,以提高其在心 力衰竭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开展临床研究,验证钙离子拮抗剂在心力衰 竭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
深入探讨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机制
深入研究钙离子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包括其对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 的作用,以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整体影响。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协同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 择。
寻找更有效的钙离子拮抗剂药物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力衰竭,寻找具有 更高疗效和更低副作用的钙离子拮抗 剂药物,以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
心脏内部和周围血管的阻力增加 ,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这些病理生理过程相互作用,形 成恶性循环,使心力衰竭症状逐 渐加重。
01
心力衰竭时,心脏肌肉的收缩和 舒张功能受损,导致心脏输出量 减少。
02
03
04
血液中的钠、水潴留,导致水肿 和液体潴留。
03
钙离子拮抗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 应用
钙离子拮抗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01
钙离子拮抗剂作用机制

钙离子拮抗剂作用机制钙离子拮抗剂作为一类常用的药物,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它们通过干扰细胞内钙离子的流动,从而发挥药理效果。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机制。
一、细胞膜钙通道的调节钙离子拮抗剂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膜上的钙通道的开放,从而降低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
细胞膜上的钙通道主要分为L型、T 型和N型钙通道。
钙离子拮抗剂主要作用于L型钙通道,抑制其开放,减少钙离子的内流。
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上,从而产生松弛血管和减慢心脏收缩的效果。
二、调节神经传导钙离子拮抗剂还可以通过调节神经传导来发挥药理效果。
在突触传递过程中,钙离子的内流是神经递质释放的关键步骤。
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上的钙通道的开放,减少钙离子的内流,从而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
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可以用于治疗癫痫、帕金森病等疾病。
三、影响细胞内钙动力学钙离子拮抗剂还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内钙动力学来发挥药理效应。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动态平衡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通过调节钙通道的开放时间和钙离子的内流速率,影响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变化。
这种调节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疾病。
四、抗氧化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钙离子拮抗剂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细胞内钙离子的增加会导致氧化应激的产生,从而引起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
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的增加,减少氧化应激的产生,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这种抗氧化作用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五、其他作用除了以上几种作用机制,钙离子拮抗剂还有其他作用。
例如,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内乳酸产生,改善组织缺氧状况;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减轻炎症反应;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凋亡途径,抑制细胞凋亡等。
总结起来,钙离子拮抗剂作为一类重要的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细胞膜钙通道的开放,影响神经传导,调节细胞内钙动力学,具有抗氧化作用等。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癫痫: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癫痫,特别是对部分性癫痫有较好的疗效 偏头痛: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偏头痛,特别是对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神经痛: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神经痛,特别是对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 焦虑症: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焦虑症,特别是对焦虑症的预防和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的未来发展方向
研发新型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研究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在多种疾病中的作用,扩大应用范围 探索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作用,为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05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的不良反应和注意 事项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
头晕、头痛、疲劳等神经系统症状
心悸、胸痛等心血管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低血压、高血压等血压异常
皮肤瘙痒、皮疹等皮肤反应
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器官功能异常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的注意事项
避免与降压药、 抗心律失常药 等药物同时使
正在服用其他药物 医生建议不宜使用
者
者
06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的研究进展和未来 发展方向
பைடு நூலகம்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发现和发展:从 最初的发现到现 在的广泛应用
作用机制:对钙 离子通道的抑制 作用
临床应用:在心 血管疾病、高血 压、糖尿病等疾 病中的治疗效果
研究进展:新型 钙离子通道拮抗 剂的研发和临床 试验
用
避免与含钙食 物、饮料同时
服用
避免长期大量 使用,以免引
起不良反应
萘普生的功效与作用

萘普生的功效与作用萘普生(Nifedipine)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狭窄性心脏病,其功效和作用涉及血管扩张、降压、改善心肌供氧、抗心律失常和保护肾脏等方面。
本文将从分子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角度,详细介绍萘普生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萘普生通过干扰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抑制了血管平滑肌中肌球蛋白的收缩,从而扩张血管。
其选择性特点使其主要作用于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对静脉的扩张作用较小,对阻力血管的扩张作用较为显著。
这种血管扩张的效果有助于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的后负荷,降低血压。
其次,萘普生还具有改善心肌供氧的作用。
梗死后冠状动脉痉挛是心肌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而萘普生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保护性血流,改善心肌供血状况,减轻心绞痛症状。
此外,研究还表明,萘普生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进一步改善心肌供氧。
此外,萘普生还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电活动异常的病理状态,严重者会威胁生命健康。
萘普生通过抑制钙离子在心肌细胞内的内流,减少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自律性,可以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特别是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另外,萘普生对肾脏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肾脏损害,而萘普生可以通过改善肾脏血液循环,减轻血管收缩和肾小球内压力的增加,保护肾脏功能,减少尿蛋白的泌出。
在临床应用方面,萘普生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狭窄性心脏病。
针对高血压患者,萘普生可以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应用。
对于狭窄性心脏病患者,萘普生可以减轻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脏功能。
尽管萘普生具有明显的药物效应,但其还存在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面部红潮、心动过速、低血压、心绞痛、胃肠道反应等。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和可控的,一般在药物停用后会自行缓解。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这需要立即停用药物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治疗措施。
总结起来,萘普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钙离子拮抗剂,具有血管扩张、降压、改善心肌供氧、抗心律失常和保护肾脏等方面的效应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钙拮抗剂在1962年即已被证实能有效地治疗急性高血压,70年代后期才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于治疗高血压病。
钙拮抗剂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心血管新药。
它带来了心血管治疗的一场革命现以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率失常、脑血管病的治疗。
目前,钙拮抗剂在高血压病及其他心脑肾血管病变防治中仍具有中要地位。
近年在美国,钙拮抗剂在老年人降压治疗中的应用有增无减,已成为常用药物(单用占23.9%,与利尿剂合用占5.4%);在中国和日本,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和心绞痛病人中,分别有1/2和3/4使用钙拮抗剂。
但是,钙拮抗剂也是争论最大的一类药物。
关于钙拮抗剂是否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尤其是chd的死亡率,以及是否增加肿瘤出血的危险,分歧很大。
美国fda也警告使用短效硝苯地平有危险。
为此,who/ish专门成立了特别问题专家小组——(ad hoc sub-committ ee)对钙拮抗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评估得出的结论是:现有资料不能确定有关钙拮抗剂对chd、肿瘤及出血的危险性影响是有益或有害。
硝苯地平是近20年来我国治疗高血压应用最广泛的降压药,多年来并未见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
而且据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试验,在我国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是卒中,而不是心肌梗死,故仍推荐钙拮抗剂为治疗老年高血压第一线药,尤其适用于患者,对合并chd者,则宜选用长效制剂。
5.1 分类钙拮抗剂包括一大族化学结构、功能、对组织选择性及不同钙通道与结合位点选择性都各异的药物。
降压治疗最好使用长效钙拮抗剂如:氨氯地平、拉西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维拉帕米缓释片等。
而应避免使用短效钙拮抗剂。
根据国际药理学联合会的分类,选择性的作用于型钙通道的钙拮抗剂,多数结合部位在分子结构的α1亚单位。
因此可根据α1单位上不同的结合位点分为三个亚类:iα类,二氢吡啶类,包括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尼卡地平、尼伐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非洛地平、依拉地平等地平类药物。
二氢吡啶类用以治疗心血管病,主要是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等。
ib类,硫苯罩类,ib类类以硫罩类为代表,其药理作用介于二氢吡啶类及维拉帕米之间,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
ic类,苯烷胺类,如维拉帕米、加洛帕米、噻帕米。
ic类以维拉帕米为代表,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亦可有效治疗心绞痛、高血压、及肥厚性心肌病。
ib及ic类亦合称非二氢吡啶类。
新一代钙拮抗剂有少数新的苯烷胺类或苯噻氮唑类制剂,如gallopemil等。
新的钙拮抗剂大多属于二氢吡啶类,近20年出现了大量二氢吡啶类新药,其中氨氯地平、非洛地平、依拉地平具有作用时间长,对外周血管作用明显的优点。
氨氯地平是对血管高度选择性的钙拮抗剂,为缓释剂型,其治疗剂量对心脏收缩力及房室传导作用极微或没有。
它吸收慢,生效慢,作用时间长,血浆半衰期为35-50小时。
其特点:①作用时间长,每天一次用药即可;②极少出现快速血管扩张的反射性心动过快;③耐受性好;④生物利用度高,剂量间血浓度峰值波动少,血压波动少。
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可与β受体阻滞剂及/或利尿剂合用。
对心力衰竭病人能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可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
1999年比利时报道应用氨氯地平5,每日一次,治疗轻中度高血压6周。
停药3天并未发现有血压的显著升高。
因此表明,氨氯地平的作用持续时间远大于24。
控释硝苯地平:为硝苯地平的控释剂型,口服利用度为55%-65%,服用2小时后血浆浓度升高,6小最大血药浓度。
其特点:①口服降压可维持24小时,每日一次用药即可;②起效快,降压平稳,较小血压波动;③不容易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长期用药不增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④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
长期用药可以显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减少新生粥样硬化病灶的出现。
math大型临床试验已证实了控释硝苯地平的良好疗效和副作用少且轻微。
非洛地平:也是对血管有高度选择性的钙拮抗剂,对冠脉、脑血管以及外周血管均有扩张作用作用强度与氨氯地平相似。
缓释剂型可每天服用一次,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亦可用于重症高血压病。
其效果已在高血压理想治疗国际性研究hot试验中被证实。
拉西地平:具有高度血管选择性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特点是高脂溶性,能透过细胞膜内脂质,再缓慢释放至周围的受体群,缓慢扩张血管,温和降压,无心肌抑制作用。
对冠脉扩张作用强于周围血管,对敏感大鼠及病人有血管的保护作用。
有轻微反射性心动过速的作用。
尼卡地平:对冠脉及外周血管都有较强的扩张作用,可使冠脉血流增加44%,对心脏抑制作用较弱。
适于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口服每日三次,静脉制剂可用于术后高血压,在应用数分钟之内即可起效。
有轻微血管扩张作用。
尼索地平:血管选择性比硝苯地平强100倍,扩张血管作用强4-16倍,对心脏及传导西无作用,对冠脉的扩张作用比外周更强。
且增加侧肢循环。
可有效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及高血压。
对击昏或冬眠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副作用轻微,与其他二氢吡啶类相似。
依拉地平:其血管选择性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中对钙通道结合部位亲和力最强。
对钙通道亲和力强弱顺序依次为:依拉地平、尼索地平、尼伐地平。
降压用药每日2.5-5mg,反射性心动过速等副作用与其他二氢吡啶类相似,但程度较轻。
fish试验证实:依拉地平和利尿剂、β阻滞剂、钙拮抗剂同样有效,每日≤5mg的用量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安慰剂无异。
对脂类代谢无不良影响。
尼伐地平:该药与受体结合牢固,血浆半衰期与药物半衰期之间差距大,在血药浓度降得很低时,钙通道阻滞作用仍继续,每日一次,作用持续可达24小时。
尼莫地平:对冠脉比对外周血管作用小,亲脂性比硝苯地平大,穿过血脑屏障选择作用强,是唯一用于脑血管痉挛、保护脑细胞。
副作用同其他二氢吡啶类药物类似。
新药米贝地尔,被证实对t通道的作用是对l通道作用的30-100倍,具有更高度的血管选择性,可扩张冠脉缓解心绞痛,且可减慢心率(无反射性心动过速),无负性肌力作用,副作用小。
特别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病人。
同时此药因可以抑制蛋白激酶c(p kc)阻断了细胞增殖信号,故可强烈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管重塑。
并且可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及内皮素的缩血管作用。
但此药在逆转左室肥厚及保护肾功能方面稍逊于依那普利(a cei类)。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也有缓释制剂,如缓释维拉帕米、缓释地尔硫罩,对术中高血压效果较好。
总之,钙离子拮抗剂中的长效剂型在降压方面优点非常显著,副作用较少,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
目前针对长效钙离子拮抗剂的研究非常活跃,但因其应用时间尚短,对于长期应用的副作用的研究不多,其在临床应用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待于在个方面的深入系统研究。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人们对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充满信心。
5.2 作用机制高血压病人细胞膜对ca2+透性增高,膜电位敏感性钙通道和受体敏感性钙通道大量开放,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最终导致血管平滑肌功能异常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
钙离子拮抗剂的降压作用就是通过阻滞钙通道影响ca2+内流和细胞内ca2+移动从而影响心肌和平滑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使心肌收缩性降低,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来实现的。
钙离子拮抗剂尽管结构上有显著差异,但都是在血管平滑肌及心肌组织中细胞膜上特异l型钙通道水平选择性阻滞ca2+内流和阻滞细胞内ca2+移动而产生其药理作用及治疗效应。
(1)对血管作用:以二氢吡啶类最明显。
二氢吡啶类(以硝苯地平为代表)主要作用是舒张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使外周阻力下降,降压作用明显(硝苯地平类药物在开始治疗时有利尿作用,但是以后主要是通过减低外周血管阻力产生降压效应)。
ib类以地尔硫罩为代表,也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
新的第二代钙离子拮抗剂有高度血管选择性,扩张冠状动脉,并改善侧支循环。
对脑、肾、肠系膜及肢体血管也有舒张作用,对静脉作用小,一般不增加静脉容量,还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完整、抗动脉硬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作用。
不同拮抗剂在降压及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的同时对区域性血流的影响有车仪,对冠脉均有扩张作用,可缓解心绞痛;对肾脏可入球小动脉增加肾血流,且有排钠利尿作用;对脑血流,亲脂性的二氢吡啶类药物如尼群地平、尼卡地平在未产生明显降压作用时可改善脑血流。
(2)对心脏作用:以非二氢吡啶类地尔硫罩和维拉帕米最为明显,具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对缺血心肌有保护及心肌肥厚作用。
ic类维拉帕米虽然也是血管扩张剂,但对房室传导、心率及心脏收缩力有抑制作用。
ib类类以硫罩类为代表,其药理作用介于二氢吡啶类及维拉帕米之间,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
二氢吡啶类对于用药前心肌功能正常的患者,并未发现有负性肌力作用。
如氨氯地平的治疗剂量对心肌收缩力及房室传导作用极危或没有。
不同拮抗剂在降低血管外周围阻力的同时,对心率及心博出量的影响不同。
三种钙拮抗剂,尤其是二氢吡啶类,可通过负性调节作用,轻度升高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并可升高血浆肾素活性。
二氢吡啶类对心脏无明显作用,但可因周围血管扩张使交感神经反射性激活出现心动过速。
尤其是二氢吡啶类短效硝苯地平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作用最明显,长效制剂则较轻。
非二氢吡啶类由于抑制窦房结自律性及房室结传导而减慢心率。
2000年日本报道了地尔硫罩缓释剂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影响的研究,试验中13名患者被分为安慰剂组和地尔硫罩缓释剂组(100-200mg,每天一次)治疗4周,结果地尔硫罩缓释剂组显著降低了24h平均血压(11.6±3.6/5.7±1.8mmhg)和心率(5.0±1.1次/mi n)。
(3)对血流动力学作用:因所用药物不同而有差异,通常动脉压的降低得益鱼小动脉舒张,外周阻力下降。
药物扩张血管系统的作用取决于治疗前血管床的阻力,通常用药前血压越高,则降压幅度越大。
(4)其他作用:还有舒张非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二氢吡啶类药物至少在刚开始用药时还有轻度的利尿作用,使患者从中受益。
法国2000年对比了尼群地平和氢氯噻嗪对血流变和动脉顺应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血黏度在尼群地平组降低在氢氯噻嗪组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仅在尼群地平组提高。
二组的动脉直径和顺应性无明显差别,试验表明钙离子拮抗剂可改善血流变参数。
2000年日本报道的实验中,15名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至贝尼地平组和群多普利组治疗12周,13名血压正常患者组和nox和cgmp 水平(nox和cgmp是no 的稳定代谢物)明显低于血压正常者组。
但经过治疗贝尼地平组可使降低的nox和cgmp水平正常化,改善内皮功能,增加no释放。
目前,人们发现在细胞膜表面存在通过介导胞浆游离钙升高而起作用的钙动员受体,钙离子拮抗剂可与此受体结合而降低胞浆游离钙,提高钙离子拮抗剂的降压机制除了钙通道阻滞以外,还可能与细胞膜钙泵活性下降使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增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