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精)

合集下载

UV75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UV75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T:透光率; I:透过光强度; I0:入射光强度;
k:样品的吸光系数;
c:样品浓度;
L:吸收层厚度
二、使用方法
1、预热:打开仪器电源预热 30 分钟。 2、放样品:手持比色皿毛面,用参比(空白)或样品溶液润洗比色皿 2-3 次, 将参比(空白)或样品溶液倒入比色皿约 3/4 高度,用擦镜纸将比色皿外液体擦 干,将透光面擦拭干净,依次放入样品架,盖上样品室盖。置入样品架时,石英 比 色 皿 上 端 的 “Q” 、 玻 璃 比 色 皿 上 端 的 “G” 标 记 方 向 应 一 致 。 ( 紫 外 区 200-340nm 需使用石英比色皿,可见光区 340-1000nm 使用玻璃比色皿) 3、调波长:通过波长旋钮选择到所需波长位置。 4、选择模式:按 MODE 键切换测量值,A(吸光度)、T(透射比)、C(浓度)、 F(斜率)。指示灯亮的位置就表示切换到的位置。 5、调空白:
T 模式下:把黑体拉入光路,按【0%T】键,待显示 0.0,取出黑体; T/A 模式下:把装有参比溶液的比色皿拉入光路中,按【100%T/ABS0】键, 显示 0.0。 6、样品测量:将装有样品溶液的比色皿拉入光路中,读数即为该溶液的测量值。 7、实验结束:打开样品室盖,手持比色皿毛面并将其取出,盖上样品室盖,将 比色皿清洗干净,倒置滤纸上晾干。
UV75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一、仪器原理
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吸收效应。不同的物质具有
不同的吸收光谱,当某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能量就会被吸收而减弱,光能量减
弱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A=lg1

(完整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使用

(完整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使用

应用分光光度计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

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

我们实验室主要是用来测物质的光度以求得物质的浓度或者酶活。

基本原理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可以用标准光谱图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浓度、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即A= kcl式中比例常数k与吸光物质的本性,入射光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c为吸光物质浓度,l为透光液层厚度。

组成各种型号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其基本结构来说,都是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及信号指示系统。

1.光源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两类: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

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灯和卤钨灯;气体放电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和氘灯。

2.单色器单色器的主要组成:入射狭缝、出射狭缝、色散元件和准直镜等部分。

单色器质量的优劣,主要决定于色散元件的质量。

色散元件常用棱镜和光栅。

3.吸收池吸收池又称比色皿或比色杯,按材料可分为玻璃吸收池和石英吸收池,前者不能用于紫外区。

吸收池的种类很多,其光径可在0.1~10cm之间,其中以1cm光径吸收池最为常用。

4、检测器检测器的作用是检测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现今使用的分光光度计大多采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器。

5、信号显示系统常用的信号显示装置有直读检流计,电位调节指零装置,以及自动记录和数字显示装置等。

操作步骤操作之前1.1开启电源进行初始化开启主机电源,分光光度计将按屏幕所显示的项目进行自检和初始化,如下图所示。

所有项目检测完毕,初始化结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min(若使用多池检测需5min)。

每个项目进行初始化操作时将被加亮显示,当初始化完成后,该项右边的星标也将加亮显示。

(完整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使用

(完整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使用

应用分光光度计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

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

我们实验室主要是用来测物质的光度以求得物质的浓度或者酶活。

基本原理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可以用标准光谱图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浓度、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即A= kcl式中比例常数k与吸光物质的本性,入射光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c为吸光物质浓度,l为透光液层厚度。

组成各种型号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其基本结构来说,都是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及信号指示系统。

1.光源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两类: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

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灯和卤钨灯;气体放电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和氘灯。

2.单色器单色器的主要组成:入射狭缝、出射狭缝、色散元件和准直镜等部分。

单色器质量的优劣,主要决定于色散元件的质量。

色散元件常用棱镜和光栅。

3.吸收池吸收池又称比色皿或比色杯,按材料可分为玻璃吸收池和石英吸收池,前者不能用于紫外区。

吸收池的种类很多,其光径可在0.1~10cm之间,其中以1cm光径吸收池最为常用。

4、检测器检测器的作用是检测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现今使用的分光光度计大多采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器。

5、信号显示系统常用的信号显示装置有直读检流计,电位调节指零装置,以及自动记录和数字显示装置等。

操作步骤操作之前1.1开启电源进行初始化开启主机电源,分光光度计将按屏幕所显示的项目进行自检和初始化,如下图所示。

所有项目检测完毕,初始化结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min(若使用多池检测需5min)。

每个项目进行初始化操作时将被加亮显示,当初始化完成后,该项右边的星标也将加亮显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1、电源开关,使仪器预热20分钟;▪仪器接通电源后,仪器即进入自检状态,自检结束后波长自动停在546nm处,测量的方式自动设定在透射比方式(%T),并自动调100%与0%T。

注意:①开机前,先确认仪器样品室内就是否有东西挡在光路上。

光路上有东西将影响仪器自检甚至造成仪器故障。

②检查透过率模式下,挡光位置,透过率就是否显示00、0%T。

否则要调整暗电流,按“0%T”键,使透过率显示为00、0%T。

返回对光位置时仍能显示100、0%T,否则重新调100%T。

通过“▲”与“▼”键,设定测试波长;按“100%T”键,使透过率显示为100、0%。

如果您要获得被测样品的透射比参数时(透射比方式):T2、按方式键“MODE”将测试方式设置为透射比方式:▪显示器显示“3、按波长设置键“▲”或“▼”设置您想要的分析波长,如340nm;▪按波长设置键“▲”或“▼”直到显示器显示“340nm xxx x%T”▪每当波长被重新设置后,请不要忘记调整“100、0%T”。

4、将您的参比溶液与被测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比色皿内的溶液面高度不应低于25毫米,大约25毫升。

否则,会影响测试参数的精确度。

▪被测试的样品中不能有气泡与漂浮物,否则,会影响测试参数的精确度。

5、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盖上样品室盖。

▪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样品架的第一个槽位中。

▪被测样品的测试波长在340nm—1000nm范围内时,建议使用玻璃比色皿,被测样品在190nm—340nm范围内时,建议适用石英比色皿。

▪仪器所附的比色皿,其透射率就是经过测试与匹配的,未经匹配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确度。

▪比色皿的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迹。

否则,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确度。

6、将参比溶液推入光路中,按“100%T”键调整零ABS。

▪仪器在自动调整100%T的过程中,显示器显示“ 340nm Blank 、、、”当100、0%T调整完成后,显示器显示“340nm 100、0%T”7、将被测溶液推或拉入光路中,此时,显示器上所显示就是被测样品的透射参比数。

标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标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标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Spectrophotometer)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吸收和透过性的仪器。

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以下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的参考内容。

1. 仪器的准备:a. 检查光源和检测器:确保光源和检测器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没有损坏或需要更换的零件。

b. 清洁样品室:使用干净的棉纱或镜头纸轻轻擦拭样品室的玻璃表面,以确保获取准确的测量结果。

c. 预热:根据仪器的说明书,预热光度计至指定温度。

这个步骤通常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提前预热。

2. 样品的准备:a. 清洁样品:使用适当的方法和溶剂清洁或稀释样品,以确保最佳的光学透过性。

b. 样品的体积:添加合适量的样品到样品室中,以确保光路完全填充,并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

如果样品室不完全填充或过于拥挤,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

3. 校准:a. 参考空白:在测量目标物质之前,先进行空白测量。

在样品室中添加溶剂或介质,然后进行测量,并将其设置为参考光谱。

这样可以消除背景的干扰,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b. 波长校准:根据仪器的说明书,确定正确的波长校准,以确保获得准确的吸光度值。

这通常需要使用校准滤光片或标准样品来进行波长校准。

4. 测量操作:a. 设置波长:根据需要的波长,将仪器设置在对应的波长。

b. 吸光度的测量:在样品室中放置样品,并使用仪器进行吸光度测量。

等待仪器测量完成或按照仪器的指示进行测量。

c. 重复测量:进行至少三次重复测量,并计算平均值,以减小可能的误差。

5. 数据分析:a. 数据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和相应的实验条件,包括波长、样品浓度等信息。

b. 数据处理:使用适当的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如绘制吸光度曲线、计算浓度或其他所需的数据处理操作。

6. 仪器的关机:a. 进行所需的数据保存或导出。

b. 关闭光度计,按照仪器的说明书进行正确的关机操作。

详细解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详细解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详细解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科学仪器,它可以测量物质分子吸收光谱。

它还可以用来测量样品中物质的含量,以及检测物质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它在化学、生物学、制药等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详细解析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原理上可以让用户对紫外线和可见光源中某些分子作出反应、精确测量样品中物质含量的仪器。

它是专业用来测量物质分子吸收光谱的仪器。

根据吸收光谱,用户可以精确测量样品中物质的含量,以及计算出样品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它的使用对于科学研究和制药领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非常简单,但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使用者要正确安装、组装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其次,要确保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仪器应该置于室内,且要保持不变温,以避免对测量结果造成干扰。

其次,使用者要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参数,以获得最真实的测量结果。

最后,使用者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另外,在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将样品放置在仪器上方,以免影响读数的准确性。

2.使用前应将样品放置在室温下2小时以上以便读数准确。

3.实验中所用样品不能带有油脂、杂质等物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4.使用高温时,应注意样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免受温度的影响而产生误差。

5.实验中如遇到仪器故障,及时反馈给生产厂家,以便及时进行维修。

综上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对于科学研究和制药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使用者在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时一定要遵守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

只有正确使用,才能得到更准确、更可靠的测量结果,以提高科学研究和制药水平。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紫外可见(UV-Visible)分光光度计是用于测量物质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的吸收和透射特性的仪器。

以下是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一般步骤:
1. 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电源,并保证仪器充分预热。

2. 设置光源和检测器。

选择合适的波长范围(紫外或可见光谱),以及光源和检测器的位置。

3. 使用背景校准。

将空白试剂槽放入样品槽中(样品槽通常是一个透明的玻璃或石英池),然后选择背景校准选项。

这将记录光通过样品槽的基线吸收。

4. 准备样品。

将待测样品溶液放入样品槽中。

确保样品槽没有气泡或污渍,以免影响结果。

注意,为了比较样品结果,可以将每个样品的浓度保持相对一致。

5. 设置波长。

选择测量波长,并调整仪器以使其与待测样品的最大吸收光谱相匹配。

某些仪器还允许选择多个波长以进行多重波长读数。

6. 开始测量。

按下“开始”或“测量”按钮,仪器将测量样品吸收光谱。

读数时间通常很短,大约为几秒到几分钟不等。

7. 记录结果。

读取仪器显示屏上的吸收值,并将其记录下来。

注意,部分仪器可以直接将结果导出到计算机或打印机上。

8. 清洁和关闭仪器。

在使用完毕后,使用适当的清洁溶液清洁样品槽,以防止残留污渍。

最后,将仪器关闭。

需要根据具体仪器的操作手册来设置和操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因为不同的仪器可能有不同的步骤和功能。

详细解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详细解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详细解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多功能实验仪器中的一种,它可以测量和分析样品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吸收。

由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多种用途,它已成为实验室中不可缺少的仪器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助于使用这种仪器的人员能够更加正确有效地使用该仪器。

首先,在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之前,应检查仪器的各个部分和电源。

确保所有接头处都接好,确保仪器的电源也被正确插入。

其次,将样品分离出来,并将其原液和添加剂放入样品瓶中,然后将样品瓶装入仪器的样品腔内,这是进行测量的基本程序。

接下来,在配置仪器的参数和设置时,需要仔细校准谱线周期。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波长为200到900nm之间,但可根据样品的特性调整其扫描范围,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最后,在完成配置后,操作员将进行实际测量。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在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首先,使用时应注意安全,任何维修或检修工作都应在专业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请勿将恒温槽设定过高,否则可能会烧坏恒温槽以及样品。

其次,在使用仪器之前,请严格检查每个部件及其安装是否完好,确保各部件间的连接是正确的,以免测量过程中出现问题。

再次,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不要让仪器受到震动,否则将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最后,在使用之后,应当关闭采样灯管,按下关机按钮,以确保仪器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就是本文所介绍的关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多功能实验仪器中的一种,它可以测量和分析样品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吸收,是实验室中不可缺少的仪器之一。

使用前应确保所有部件安装正确,安全地进行操作,使用后应关闭电源,并及时检查、清洗和保养,以确保该仪器的正常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吸收池 玻璃——由于吸收紫外UV光,仅适用于可见光区; 石英——适用于紫外和可见光区
4.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 ▪ 光电管 ▪ 光电倍增管 ▪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5.记录装置:讯号处理和显示系统
▪ Slit 1不存在,Mirror取代了光栅grating 1
▪ Grating2 variable-pitch aberration-corrected diffraction grating
4. 用完后先关程序,再关仪器开关,关电源,关闭计算机。 5. 正确登记,将仪器及实验台擦干净。
思考题
1. 分光光度计由哪几部分组成?设计其光路图。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光源的要求是什么? 一般采
用哪几种光源,各光源的波长范围是什么? 3. 比色皿一般由什么材料制成?有哪几种规格?做实验
时,你是如何选择比色杯的规格及材料的? 4. 为什么测定时使用参比池?参比溶液怎么选择? 5. 在进行波长扫描与光度测定时需要设置哪些参数?
光吸收遵循朗伯-比尔定律:
A lg T lg I 0 bc
I
I0 入射光辐射强度 I 透射光辐射强度
T 透射比
a 吸光系数
ε 摩尔吸光系数
溶液对光吸收过程
仪器组成单光束分光光度计
光源
0.575
单色器
检测器 显示
吸收池
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光源 单色 器

光束பைடு நூலகம்裂器

吸收池
检测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主要内容
1、工作原理及仪器组成
2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 波长扫描 ➢ 定量测定
3 、注意事项
一、工作原理及仪器组成
物质的颜色与吸收光的关系: 当白光照射到物质上时,如果物质对白光中某种颜色
的光产生了选择性的吸收,则物质就会显示出一定的颜色。 物质所显示的颜色是吸收光的互补色。
选择[Spectrophotometer]菜单下Start]选项开始测量 ▪ 使用按钮方式 :按按钮 开始测量 ▪ 如果要终止扫描按按钮 。
二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光度法
开始
方法设定
样品名输入 将空白样品分别放入参比池和样品池
进行用户基线校正 将样品放入样品池 开始测量
打印数据 开始测量
测量参数设置
在[Edit]菜单中选择[Method…]选项。出现下列设置窗口.
具体操作程序
Method:
1. general: Measurement测量方式选择Photometry(光度 计测量)
2. Quantitation定量参数设置页面:
在measure中选择波长wavelength,在Calibration中选择 “1st order”, “2st order”, “3st order”,也可以不校准。 在concertration中键入标准浓度单位。
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的灵敏度,必须选择溶液最大吸收波 长的入射光。
▪ 控制吸光度A的准确的读数范围:由朗伯-比耳定律可知,吸 光度只有控制在0.2~0.7读数范围内时,测量的准确度较高.
▪ 选择参比溶液:参比溶液是用来调节仪器工作零点的。若 样品溶液,试剂,显色剂无色可用蒸馏水作参比溶液;反 之应采用不加显色剂的样品液作参比溶液。
2.单色器:包括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 单色器是分光光度计的心脏部分,它的作用是把来自光源
的混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能随意改变波长。它的主要组成部 件和作用是:
①入射狭缝——限制杂散光进入。 ②色散元件——即棱镜或光栅,是核心部件,可将混合光 分解为单色光。 ③准直镜——把来自入射狭缝的光束转化为平等光,并把 来自色散元件的平等光聚焦于出射狭缝上。 ④出射狭缝——只让特定波长的光射出单色器。
2 运行UV Solution软件。软件将自动配置计算机的 串行口(RS 232 Port)见图
仪器在初始化过程中进行如下自检工作:
▪ ROM检测 ▪ RAM检测 ▪ 波长步进电机运转检测 ▪ 氘灯点亮检测 ▪ 钨灯点亮检测 ▪ 仪器波长校正
3 仪器主机开始初始化。见图
4 仪器主机初始化完毕,进入工作状态。
Instrument仪器参数设置页面
▪ Data mode读数显示方式,选择Abs吸光度,波长扫描的起止 范围一般为190-800,狭缝值一般为2
▪ Light一般选择“Auto”
Monitor显示页面
Processing数据处理页面
Report报告结果页面
样品名设置,备注信息及文件名输入
3. Instrument
4 standards标准参数设置 键入标系的样品浓度及名称
5 吸光度自动校零 在开始测试前,需要进行吸光度校零。在样品室参比和样
品光路中分别放入空白样品。按按钮 进行吸光度校零。 6 在wavelength中设定扫描的最大吸收波长, 7 放入标样,选中第一个标样,点measure依次测定完成 后自动给出标准曲线。 8 选择SAMPLE进行样品测定,全部测定完后点击END,此 时 自动生成一个文件,打开此文件,另存为所需的文件名。 9 关机时,先退出UVsolution,再关电脑,最后关光度计上 的power。


组成:光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
1.光源: ①能提供连续的辐射;②光强度足够大;③在整个光谱区 内光谱强度不随波长有明显变化;④光谱范围宽;⑤使用 寿命长,价格低。 钨灯——可见光区 320~2500nm 氢灯或氘灯——紫外光区 195-375nm
U3010(碘钨灯、氘灯)波长范围190-900nm
5 测量参数设置
1 在[Edit]菜单中选择[Method…]选项,或按按钮。出现下列窗口。
General:总体设置页面
▪ Measurement测量: Wavelength scan 波长扫描 Time scan 时间扫描 Photometry 定波长测量
▪ Operator操作者: 输入操作者的姓名 ▪ Instrument仪器:仪器型号由软件自动从仪器主机获得。 ▪ Use Sample Table使用样品表:选择是否使用样品表。 ▪ Comments备注:填写一些备注信息。 ▪ [Load]按钮:用于装载原来保存的方法文件。 ▪ [Save]按钮:保存当前的设置参数。 ▪ [Save As]按钮:将当前设置参数另存为一个方法文件。
基线校正
▪ 用户基线校正方法:可将scan speed 设小一些;进行样 品扫描时,可设大一些。 将空白样品分别放入样品室的 参比光路和样品光路。按按钮
▪ 系统基线校正方法。 使用空气作为参比和样品。按按钮 出对话框见图,选 择System后按[OK]按钮,进行系统基线校正。
测量
有两种方法可以开始测量: ▪ 使用菜单方式


色 的
植物叶子呈现绿色是 因为植物中存在一种 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的
补 色

载体——叶绿素



完全吸收
光谱示意 复合光 表观现象示意
完全透过 吸收黄色光
利用一定频率的紫外--可见光照射分析物,它将有选择 地被吸收。吸收光谱可以反映出物质的特征。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溶液对光的作用
溶液对光的作用示意图
▪ 旋转镜将光分成两束,分别通过参比池和样 品池,然后聚集在PMT
二 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波长扫描
开始
方法设定
样品名输入 将空白样品分别放入参比池和样品池
进行用户基线校正 将样品放入样品池 开始测量
打印数据 开始测量
启动UV Solution软件
1. 打开仪器主机电源。用鼠标点击Windows开始菜单中的 [Hitachi Applications]选项中的[UV Solutions 2.0] 选项。或 者直接在桌面上双击UV Solution图标。
三 注意事项
1. 开机预热15分钟左右。 2. 测定时应注意:
参照池和吸收池应是一对经校正好的匹配的吸收 池,材料和规格一致。
使用前后应将洗手池洗净,测量时不能用手接触 窗口。
已匹配好的比色皿不能用炉子和火焰干燥,不能 加热,以免引起光程长度上的改变。
3. 测量条件的选择: ▪ 选择适宜波长的入射光:由于有色物质对光有选择性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