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纸机IPQC作业指导书
IPQC作业指导书

明确订定生产部IPQC作业程序,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品质得到合理有效地控制,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2.适用范围:
所有生产部制程中的一切品质控制作业。
3.职责:
3.1 IPQC:执行制程中的产品检查工作、尽可能地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其做处理跟踪
4.作业细则
4.1生产前IPQC应根据产品的《生产单》,了解产品的用料、颜色、勾型、唛头、所用贴纸、烫金纸、尺寸、装配关系去确认生产部所用物料及生产或加工产品是否正确。
4.6不良品鉴定:常见之不良品鉴定如下:
CRI:1.胶件存在有尖点、利边等危及生命安全的缺陷;
2.做食用用具产品的胶件有毒性或重金属含量偏高。
MAJ:1.产品失去功能;
2.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不合格;
3.主要尺寸规格、型号、颜色等与规格不符合或与样板不一致4.会引起到装配后外观严重不良的外观缺陷。
MIN:除CRI和MAJ之外的外观轻微缺陷。
4.4制程检验项目:
4.4.1外观、尺寸、装配、功能。
4.5半成品和成品检验水准及允收水准
4.5.1一般检验水准依据《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表》(MIL-STD-105E)之Ⅱ级检验水准执行,特殊检验水准依据《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表》之S-1或S-4执行。
4.5.2 IPQC人员检验时依据相应产品之《检验标准书》所规定的检验标准及允收水准执行,一般允收水准为:CRI=0;MAJ=1.0;MIN=4.0。
4.2签首件,IPQC人员将生产部送来的产品与样板及相关资料进行核对、测量、试装,经检验不合格,告诉生产部不合格项要求重新调试;如检验合格,填写首件确认报告经组长或部长审核后,通知生产部进行量产生产。
4.3生产过程中,IPQC每两小时巡查一次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在《IPQC巡查记录表》上,巡查中如发现重大不良应及时将不良反馈给生产部部长及质检部部长做相应处理,并检查之前产品是否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良,如有不良应及时标识隔离;检验合格在外箱标签上盖合格标识.
IPQC作业指导书004

IPQC作业指导书004一、背景介绍IPQC(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方法,旨在确保产品在创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IPQC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IPQC操作培训和技能。
b) 确认所需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已经校准并处于良好状态。
c) 确认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已经制定并在操作人员可见的位置。
2. 开始IPQC检测a) 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要求,确定需要进行IPQC检测的环节和时间节点。
b) 在每一个环节开始前,操作人员应子细阅读相关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指导。
c) 根据工艺流程和操作指导,准确执行所需的检测和记录。
3. 检测方法和记录a) 根据产品要求和质量标准,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工具。
b) 操作人员应掌握并熟悉所选择的检测方法和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c) 在进行检测时,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并记录检测结果。
d) 如发现不合格品或者异常情况,应即将住手生产,并按照像关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4. 数据分析和反馈a) 检测结果和记录应及时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分析和追溯。
b) 定期对IPQC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c) 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促进质量改进和问题解决。
5. 持续改进a) IPQC操作人员应积极参预质量改进活动,并提出改进建议。
b) 针对IPQC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跟踪执行效果。
c) 定期评估IPQC操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三、IPQC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求1. 清晰明了:作业指导书应以简明的语言和清晰的结构来描述IPQC操作流程和要求,避免使用复杂的术语和长篇大论。
2. 具体详细:作业指导书应提供具体的操作步骤、检测方法和记录要求,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准确执行IPQC检测。
IPQC作业指导书004

IPQC作业指导书004一、引言IPQC(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控制和监控的一种方法。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对IPQC的详细指导,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本指导书适合于004号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材料准备、生产操作、检测和记录等环节。
二、材料准备1. 确保所使用的原材料符合产品规格要求,并具备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2.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尺寸、分量等方面的检测,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3. 对原材料进行标识,包括批次号、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三、生产操作1. 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要求。
2. 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3. 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4. 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处理产品质量问题,包括异物、缺陷等,确保及时纠正和防止扩散。
四、检测和记录1.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测试,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2. 对产品外观、尺寸、分量、性能等进行检测,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3. 检测结果应进行记录,包括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信息,以便追溯和分析。
4. 对于不合格品,应进行适当的处理,包括返工、报废等,并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改进生产过程。
五、质量管理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控制计划等。
2. 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3. 定期进行质量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
4. 建立质量意识,培养员工的质量责任感,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六、总结本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IPQC作业的要求和流程,包括材料准备、生产操作、检测和记录等方面。
通过严格遵守本指导书的要求,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和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IPQC作业指导书

IPQC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IPQC(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即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
它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IPQC工作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高效地执行IPQC工作。
二、作业指导书目的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IPQC工作人员提供清晰、详细的操作指导,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执行IPQC工作,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通过严格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可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减少不良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
三、作业指导书内容1. IPQC工作流程- IPQC工作流程图示- IPQC工作流程的具体步骤和要求2. IPQC工作职责- IPQC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IPQC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和行为规范3. IPQC检验方法和标准- IPQC检验方法的详细介绍- IPQC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4. IPQC记录和报告- IPQC记录的要求和格式- IPQC报告的内容和分析5. IPQC异常处理- IPQC异常的定义和分类- IPQC异常处理的流程和要求6. IPQC持续改进- IPQC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和目标- IPQC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四、作业指导书编写要求1. 清晰明了: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清晰明了,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和句子结构,以便IPQC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理解和执行。
2. 详细准确: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详细准确,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IPQC工作人员能够正确地执行IPQC工作。
3. 实用可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实用可行,符合实际生产环境和条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产生实际效果。
4. 可追溯性: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可追溯,包括引用的标准、规范和法规,以确保IPQC工作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五、作业指导书的更新和维护1. 更新频率:作业指导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期更新,以反映最新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技术进展。
IPQC作业指导书

IPQC作业指导书一、引言IPQC(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的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IPQC工作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要求,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得以有效实施。
二、作业指导1. IPQC的目标和原则IPQC的目标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的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IPQC的原则包括:- 预防为主: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良品的产生。
- 全员参与:每个生产环节的工作人员都要参与IPQC工作,共同确保产品质量。
-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监控和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2. IPQC的职责和要求2.1 IPQC人员的职责- 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防止不良品的产生。
- 收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和支持。
- 协助相关部门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2.2 IPQC的要求- IPQC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技术和业务水平,熟悉相关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 IPQC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IPQC人员应遵守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IPQC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共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3. IPQC的工作流程3.1 制定IPQC计划-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过程的要求,制定IPQC计划,明确需要监控和控制的关键环节。
- 确定监控的方法和标准,制定相应的检验和测试方案。
3.2 进行IPQC检验- IPQC人员根据IPQC计划,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检验和测试。
- 检验和测试的内容包括:尺寸、外观、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IPQC作业指导书

IPQC作业指导书一、引言IPQC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符合标准要求而制定的。
本指导书旨在为IPQC人员提供操作指南,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执行IPQC工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目的1. 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2. 提供操作指南,确保IPQC人员能够正确执行工作3. 匡助IPQC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4. 保证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三、作业指导书的内容1. 工艺流程图:详细描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加工、装配等步骤。
工艺流程图应清晰明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被正确执行。
2. 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
检验标准应包括外观、尺寸、功能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3. 检验方法:为IPQC人员提供详细的检验方法和步骤,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执行检验工作。
检验方法应包括目测、测量、试验等方面的内容。
4. 抽样方案: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抽样方案。
抽样方案应考虑到批次的大小、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抽样结果的可靠性。
5. 记录要求:明确IPQC人员在执行工作时需要记录的内容,包括检验结果、问题发现、处理措施等。
记录要求应详细清晰,以便后续的问题追溯和分析。
6. 不合格品处理:制定不合格品处理的方法和流程,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7. 培训要求:明确IPQC人员的培训要求,包括工艺流程的培训、检验方法的培训等。
培训要求应根据IPQC人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来确定,以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四、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和监控1. 执行:IPQC人员应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执行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正确执行。
同时,IPQC人员应及时记录和报告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监控:生产管理部门应对IPQC工作进行监控,确保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和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

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IPQC(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即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和控制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
IPQC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给IPQC检验员的操作指南,旨在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二、检验项目及标准1. 外观检验- 目的:检查产品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任何瑕疵或缺陷。
- 标准:产品外观应无划痕、凹陷、气泡、色差等缺陷,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2. 尺寸测量- 目的:测量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 标准: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或规格要求,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测量,确保尺寸在允许范围内。
3. 功能性测试- 目的:测试产品的功能性能是否正常。
- 标准: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测试,如电子产品的开关、灯光、声音等功能是否正常。
4. 包装检验- 目的: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要求。
- 标准:产品包装应完好无损,无破损、磨损等情况,符合产品包装规范。
三、检验流程1. 准备工作:- 检验员应熟悉所检验产品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 检验员应确保所使用的检验工具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2. 外观检验:- 检验员应仔细观察产品的外观,检查是否有划痕、凹陷、气泡、色差等缺陷。
- 如发现任何缺陷,应记录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3. 尺寸测量:- 检验员应根据产品的设计图纸或规格要求,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测量。
- 测量结果应记录在检验记录表中,并与标准进行比对。
4. 功能性测试:- 检验员应按照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测试,如开关、灯光、声音等功能是否正常。
- 测试结果应记录在检验记录表中,并与标准进行比对。
5. 包装检验:- 检验员应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要求。
- 如发现包装有破损、磨损等情况,应记录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6. 检验记录:- 检验员应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记录表中,并签字确认。
- 检验记录表应包括产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内容。
IPQC作业指导书及流程

文件編号:DG-QA-0041.目的指导IPQC 制程检验流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工艺各工序制程的检验。
3.职责3.1 品质部:制定检验作业指导书,及时完成制程首件/巡检和入库的检验并标识,统计检验结果并将检验结果发出给到相关部门知悉,组织,对不良物料进行评审, 向相关生产部门发出纠正预防措施及回复异常报告。
3.2 计划采购部:PMC依据业务订单信息安排《生产工单》。
3.3 仓储物流部:检验合格的物料进行入库,确认物料标签信息和入库单信息是否一致,确保数量的准确性,同时将不合格物料,统一安排报废处理。
3.4 计划采购部:参与不合格品的评估,联系供应商对制程或组装不良来料进行处理,推动供应商按要求交付合格物料。
3.5 技术服务部:参与不合格品的评估,以及针对不良品处理方案的提出,对不良进行分析真因。
3.6 生产部:参与不合格品的评估,以及针对不良品投产的特别跟进和处理,针对不良进行改善预防处理。
4.检验数量确定4.1首件检查:依据《图纸》、《SIP》以及样板对产品进行外观、结构、尺寸、功能进行检验,检查数量依据《SIP》上规定的数量。
检验结果及时准确的记录在《制程检验》报告内,首件样品签好名和《制程检验》报告放置在机台相应的位置上或产线相应的位置上, SMT首件检验需要完成《SMT 对料记录表》,对上料进行检验。
4.2 巡检检查:依据《图纸》《SIP》以及样板对量产产品进行外观、结构、尺寸、功能进行巡检,检查数量依据《SIP》上规定的数量及时准确的记录在《制程检验》。
4.3. 产品入库抽检:依据《抽样计划作业指导书》执行。
文件編号:DG-QA-0045.检验作业流程5.1 IPQC检验作业流程:文件編号:DG-QA-004 5.2 抛光QC检验作业流程:文件編号:DG-QA-004 5.3 IPQC首件完成时间规定文件編号:DG-QA-004 6.判定结果6.1若检查结果在允收范围内,则判整批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IPQC 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
此文件指导IPQC 对制程检验、产品功能、外观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确保制程中品质处于受控状态。
2.0 范围
此文件适用于所有在生产、组装的(半成品、成品、注塑件及喷印件)。
3.0 职责
3.1 注塑/喷印/组装部负责生产、标识及入库。
3.2 制程IPQC/LQC 负责产品的检验工作执行,组长或课长监督。
4.0 定义
4.1 注塑/喷印车间的产品检验;
4.2 组装车间的半成品/成品检验.
5.0 作业程序
5.1 注塑、喷印生产检验:
5.1.1 注塑/喷印部依照《注塑生产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或《喷印生产过程管理
控制程序》进行生产作业及产品标示;
5.1.2 注塑/喷印部在生产开机\拉前要确认该准备生产的产品是否有承认签板,
如有承认签板,注塑/喷印部则准备首件的制作给IPQC 进行量产前的品质
确认;如确认该准备生产的产品没有承认签板,注塑/喷印部则生产2PCS
样品直接送工程部承认签板;如有必要工程可直接将样品找业务负责人
签板;注塑/喷印部所生产的样板签好后必须交1PCS 给IPQC 留样用于批
量生产检查参考,另1PCS 注塑/喷印部留样于后续翻单生产参考用;
5.1.3 首件检查:
(1) 注塑/喷印IPQC 在上下班或生产开 (机\拉)前,应按《BOM 》.《包
装资料》.《工程图纸》. 产品的《检验规范》及工程样板,对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