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核辐射测量方法》考题
核辐射测量方法习题集2013(学长给的)

8.从工作原理、应用条件、注意事项等方面简述
氡气测量的工作方法。 9.采用金硅面垒型半导体α能谱仪测量得到的α射 线谱,纵坐标和横坐标通常是如何表示的? 10.简述α射线能量与多道的道址、脉冲的幅度之 间的关系。
第五章思考题
• 1.探测γ射线的主要核辐射探测器有哪些? • 2.照射量率是怎样定义的?试分析照射量率与 粒子注量率、能注量率之间的关系? • 3.什么是γ照射量率常数,常用的主要数据有 那些? • 4.简述γ射线探测中的大、中、小探测器模型 的基本概念。
2014-5-18 核辐射测量方法 15
请同学们努力!
• • 1.分析讨论二项式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之 间的关系。 2.若某时间内的真计数值是100个计数,求计数为
104的概率,并求出计数值落在96到104范围内的
概率。
•
3.本底计数率是10±1/s,样品计数率是50±2/s,
求净计数率及误差。
2014-5-18 核辐射测量方法
14
第七章 思考题
2.Rn-222的长寿子体有哪些?
3.Rn-220与其子体达到放射性平衡的时间是多少
时间?
4.什么是放射性标准样品?
5.α点源与α面源的异同点有哪些? 6.β放射性样品的薄源与厚源主要区别有哪些?
第四章 思考题
7.在低水平α 测量中,为什么不用重屏蔽而能获得
较好的测量结果?
2014-5-18 核辐射测量方法 11
第六章 思考题
• 1.简述X 射线荧光的产生与莫塞莱定律。 • 2.简述俄歇效应与荧光产额的关系。 • 3.X射线吸收有何特性。 • 4.常用的X射线激发源有哪些。 • 5.如何进行X射线荧光定量分析。 • 6.简述X射线荧光分析干扰因素及其校正措施。
成都理工大学核辐射测量方法复习题(完整版)

一、名词解释(每名词3分,共24分)半衰期:放射性核素数目衰减到原来数目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的期望值。
放射性活度:表征放射性核素特征的物理量,单位时间内处于特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核素发生自发核转变数的期望值。
A=dN/dt。
射气系数:在某一时间间隔内,岩石或矿石析出的射气量N1与同一时间间隔内该岩石或矿石中由衰变产生的全部射气量N2的比值,即η*= N1/N2×100%。
原子核基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核,这种核的能级状态叫基态。
核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的从一个核素的原子核变成另一种核素的原子核,并伴随放出射线的现象。
α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的放出α粒子而变成另一种核素的原子核的过程成为α衰变衰变率:放射性核素单位时间内衰变的几率。
轨道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了一个轨道电子,使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成中子并放出中微子的过程。
衰变常数:衰变常数是描述放射性核素衰变速度的物理量,指原子核在某一特定状态下,经历核自发跃迁的概率。
线衰减系数:射线在物质中穿行单位距离时被吸收的几率。
质量衰减系数:射线穿过单位质量介质时被吸收的几率或衰减的强度,也是线衰减系数除以密度。
铀镭平衡常数:表示矿(岩)石中铀镭质量比值与平衡状态时铀镭质量比值之比。
吸收剂量:电力辐射授予某一点处单位质量物质的能量的期望值。
D=dE/dm,吸收剂量单位为戈瑞(Gy)。
平均电离能:在物质中产生一个离子对所需要的平均能量。
碰撞阻止本领: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在所经过的单位路程上,由于电离和激发而损失的平均能量。
核素: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平均寿命长的足以已被观察的一类原子粒子注量:进入单位立体球截面积的粒子数目。
粒子注量率: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粒子注量的增量能注量:在空间某一点处,射入以该点为中心的小球体内的所有的粒子能量总和除以该球的截面积能注量率:单位时间内进入单位立体球截面积的粒子能量总和比释动能:不带电电离粒子在质量为dm的某一物质内释放出的全部带电粒子的初始动能总和剂量当量:某点处的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子加权求和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亦即中子数不同的一组核素照射量:X=dq/dm,以X射线或γ射线产出电离本领而做出的一种量度照射量率: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内γ射线在空间一体积元中产生的电荷。
核辐射测量原理课后习题解析

第一章 辐射源1、实验室常用辐射源有哪几类?按产生机制每一类又可细分为哪几种?2、选择放射性同位素辐射源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是什么? 答题要点:射线能量、放射性活度、半衰期。
3、252Cf 可作哪些辐射源?答题要点:重带电粒子源(α衰变和自发裂变均可)、中子源。
4、137Cs 和60Co 是什么辐射源?能量分别为多少? 答题要点:γ辐射源;137Cs :0.662MeV 或0.661MeV ; 60Co :1.17MeV 和1.33MeV ;第二章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某一能量的γ射线在铅中的线性吸收系数是0.6cm -1,它的质量吸收系数和原 子的吸收截面是多少?按防护要求,源放在容器中,要用多少厚度的铅容器才能 使容器外的γ强度减为源强的1/1000? 解:已知μ=0.6cm -1,ρ=11.34g/cm 3,则由μm =μ/ρ得质量吸收系数μm =0.6/11.34cm 2/g=0.0529 cm 2/g 由 得原子的吸收截面: A m N Aγμμσρ==232322070.0529 6.02101.8191018.19m A A N cm bγσμ-⎛⎫==⨯ ⎪⨯⎝⎭≈⨯=由 得:()000111000ln ln 33ln 10 2.311.50.60.6I I t I I cm μμ⎛⎫⎛⎫ ⎪== ⎪ ⎪⎝⎭ ⎪⎝⎭==⨯=或由 得01()1000I t I =时铅容器的质量厚度t m 为: ()()()000332111000ln ln11ln 10ln 100.052933 2.3ln 100.05290.0529130.435/m m m m I I t I I g cm μμμ--⎛⎫⎛⎫ ⎪=-=- ⎪ ⎪⎝⎭ ⎪⎝⎭=-=-⨯==≈10、如果已知质子在某一物质中的射程和能量关系曲线,能否从这一曲线求得d (氘核)与t (氚核)在物质中的射程值?如果能够求得,请说明如何计算? 答题要点:方式一:若已知能量损失率,从原理上可以求出射程: 整理后可得:在非相对论情况下:()m m t I t I e μ-=0()t I t I e μ-=0001(/)RE E dE R dx dxdE dE dE dx ===-⎰⎰⎰0202404πE m v R dEz e NB=⎰22E v M =0024'02πE m E R dE z e NM B=⎰212E Mv =则在能量相同的情况下:从而得:方式二:若已知能量损失率,从原理上可以求出射程: 整理后可得:在非相对论情况下:从而得: 在速度v 相同的情况下,上式积分项相同,则12、当10MeV 氘核与10MeV 电子穿过铅时,请估算他们的辐射损失之比是多少?当20MeV 电子穿过铅时,辐射损失与电离损失之比是多少? 答题要点:已知辐射能量损失率理论表达式为:对于氘核而言,m d =1875.6139MeV ;对于电子而言,m e =0.511MeV ,而它们的电荷数均为1,则10MeV 的氘核与10MeV 的电子穿过铅时,它们的辐射损失率之比为:22222228222220.5117.42101857.6139d e d e de e d Z Z Z m Z NE Z NE m m Z m -==≈⨯222NZm E z dx dE S radrad∝⎪⎭⎫ ⎝⎛-=00001(/)R E E dE R dx dx dEdEdE dx ===-⎰⎰⎰0202404πE m v R dEz e NB =⎰212E Mv =dE Mvdv =21222211R M z R M z =0302404πv m Mv R dv z e N B=⎰222222aa ab ab b b ab a ba bb aM R M z z M R M z z M z R R M z ==⋅=⋅⋅22212211M z R R M z =E e =20MeV 时,在相对论区,辐射损失和电离损失之比有如下表达式:()()700re ZE dE dx dE dx -=-则 20MeV 的电子穿过铅时,辐射损失和电离损失之比为:20822.34700⨯≈第三章 核辐射测量的统计误差和数据处理3 本底计数率是10±1s -1,样品计数率是50±2s -1, 求净计数率及误差。
核辐射测量技术在核医学成像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B.使用屏蔽材料
C.限制暴露时间
D.避免直接接触
( )
15.核医学成像中,以下哪些放射性同位素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
A. 18F-FDG
B. 99mTc-ECD
C. 123I-β-卡汀
D. 11C-美金刚
( )
16.关于核辐射测量中的本底辐射,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本底辐射主要来自自然界
( )
8.在核医学成像中,__________是一种减少散射辐射影响的技术。
( )
9.辐射的生物效应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 )
10.核医学成像中,__________是一种通过测量正电子与电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时间差来成像的技术。
( )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6.核辐射测量中,高纯锗探测器对γ射线的能量分辨率比硅探测器低。( )
7.在核医学成像中,使用能量窗技术可以减少本底辐射的干扰。( )
8.辐射剂量当量(Sv)和吸收剂量(Gy)是相同的概念。( )
9.核医学成像中,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越长,成像时间窗口越大。( )
10.核辐射防护中,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直接接触放射性物质。( )
8.关于核辐射测量中的屏蔽,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屏蔽越厚,对γ射线的防护效果越好
B.对于α粒子,一层普通的纸张即可提供足够的防护
C.对于β粒子,金属屏蔽效果优于混凝土屏蔽
D.屏蔽设计无需考虑辐射类型
( )
9.在核医学成像中,下列哪个设备常用于放射性药物的诊断成像?
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核辐射探测习题解答6

本文由bright_chou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一章习题答案 1. 计算Po 放射源发射的 α 粒子 ( Eα = 5.304 MeV ) 在水中的射程。
答:先求 α 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 1 R0 = 0.318Eα.5 = 0.318 × 5.3041.5 = 3.88cm210由ρ A R1 = 0 R0 ρ1 A0A = ∑ ni Aii对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因为与入射粒子的能量相比,原子间的化学键能可以 忽略,所以其等效原子量式中 ni 为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数。
对空气而言,A0 = 3.81 ,在标准状态下, ρ 0 = 1.226 × 10 ?3 g ? cm ?3 ,所以 R = 3.2 × 10 ?4 AρR0对水而言 在水中的射程A = ∑ ni Ai =i2 1 1+ 16 = 23 3R = 3.2 × 10 ?4z2 = α 2 vαA2. 已知 1 MeV 质子在某介质中的电离损失率为 A ,求相同能量的 α 粒子的电离损失率。
答: 所以3. 试计算 答:4. 计算 答: 137137ρR0 = 3.2 × 10 ?4 × 2 × 3.88 = 24.8μmz2 ? mp p Ep 4 × 4 1×1 = 16 1S ion,α S ion, pz2 ? m = α α Eα v2 p z2 p S ion.α = 16 A=Cs E γ = 662 KeV γ 射线发生康普顿效应时,反冲电子的最大能量。
Ee,max =hν 0.662 = = 0.478MeV 2 1 + m0 c 2hν 1 + 0.511 2 ×0.662Cs 的 γ 射线对 Pb, Fe , Al 的原子光电吸收截面及光电子能量。
核辐射测量

成都理工大学 马英杰
蒙特卡罗方法—问答题
• • • • 蒙特卡罗方法的基本思想和解题步骤。 伪随机数的产生方法有哪些? 伪随机数需进行什么检验? 随机数的抽样方法有哪些?
谱数据处理—习题
• 3.已知能量为103.2keV射线实测谱线的峰位 为196道,能量为1596.4keV射线实测谱线的 峰位为3680道。 1)请计算能量刻度系数。(E=a+b*ch) 2)用刻度好的系数,计算峰位为1494道的 射线峰的能量。
解:
b (1596 .4 103.2) /(3680 196) 0.43 a 103.2 (0.43*196) 19.0
谱数据处理—习题
• 2.请用五点简单比较法判断该段谱数据是否 有峰存在?(k=1)若有,请求出该峰的峰位 和左、右边界的道址;并用线性本底法计算 该峰的峰面积。
道址 计数 道址 计数 道址 计数 道址 计数 481 172 490 199 499 284 508 180 482 169 491 222 500 251 509 160 483 153 492 222 501 288 510 169 484 179 493 284 502 254 511 149 485 163 494 252 503 231 512 180 486 165 495 297 504 237 513 167 487 177 496 300 505 234 514 169 488 150 497 298 506 190 515 156 489 199 498 342 507 162 516 144
核分析基础(成理工)-练习题考题题目

一、填空题1.核分析是利用核辐射粒子与物质的原子或原子核相互作用,采用核物理实验技术获得可观测信息,分析物质成分和结构的一种髙灵敏分析方法。
核辐射粒子主要有:中子、γ光子、带电粒子等,相互作用主要是电磁作用,以及核力作用。
2.中子活化的中子源主要有同位素中子源、加速器中子源、和反应堆中子源。
3.活化分析主要有中子活化分析和带电粒子活化分析两类,中子活化分析又分为中子缓发γ射线活化分析(简称中子活化分析)和中子俘获瞬发γ射线活化分析。
4.X射线荧光分析的激发方式主要有、、和方式。
5.背散射分析对轻(轻,重)元素基体样品中的重(轻,重)元素杂质有较高的分析灵敏度。
6.γ射线来自于核内跃迁,X射线来自内层电子跃迁,由此可知可见光来自于外层电子跃迁。
7.粒子诱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的制靶方法有和方式。
灰化法;硝化法;蒸发干燥法;化学提取法等8.做中子活化分析时,为求得样品中元素的浓度,需确定测量的标准化方法,即采用绝对测量法还是相对测量法。
9.慢中子活化是通过(n,γ)俘获反应生成放射性核素。
快中子活化是通过(n, p)、(n, α)、(n, 2n)、和(n, n’γ)阈能反应生成放射性核素。
10.中子活化分析中,谱线干扰的解决办法有用不同的半衰期解决(不同的冷却时间)、利用分支比扣除法、解重峰等等。
11.由于带电粒子在靶物质中运动时经受能量损失,在靶中不同深度处粒子能量不同,因而反应截面不同,反应产额随之而改变。
所以,在推导带电粒子活化分析公式时,要区分薄样品和厚样品。
12.带电粒子核反应分析包括带电粒子缓发分析(即带电粒子活化分析)和带电粒子瞬发分析。
13.带电粒子核反应瞬发分析中,伴随发射的辐射包括出射的带电粒子、γ射线,以及出射的中子。
14.卢瑟福背散射分析中,入射离子与靶原子碰撞的运动学因子、散射截面和能量损失因子是背散射分析中的三个主要参量。
二、名词解释1. 中子活化分析:中子活化分析是用中子辐照样品,使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生成具有一定寿命的放射性核素,然后对生成的放射性核素进行鉴别,从而确定样品中的核素成分和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核辐射测量在核科学与技术教育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B.防护眼镜
C.防护口罩
D.防护手套
8.在核辐射测量中,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A.放射源衰减
B.放射源活度增加
C.测量时间减少
D.探测器灵敏度提高
9.下列哪种核辐射测量方法主要用于测量环境中的γ辐射?()
A.伽马谱分析
B. β粒子测量
C.中子测量
D. α粒子测量
10.核科学与技术教育中,核辐射测量的基本目的是:()
核辐射测量在核科学与技术教育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核辐射测量的基本单位是:()
A.希沃特(Sv)
A.电离室
B.闪烁探测器
C.乔治计数器
D.硅探测器
16.下列哪种放射性同位素在核辐射环境监测中通常用于测量β粒子?()
A.铯-137
B.钴-60
C.钋-210
D.氡-222
17.核辐射测量中,下列哪种设备用于实时监测环境辐射水平?()
A.放射性活度计
B.能谱仪
C.盖革-米勒计数器
D.粒子加速器
18.下列哪种因素会导致核辐射测量结果偏高?()
A.屏蔽
B.深层地下设施
C.防护门
D.定期通风
16.下列哪些放射性同位素主要产生β粒子衰变?()
A.铯-137
B.钴-60
C.钋-210
D.氡-222
17.核辐射测量在核设施运行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哪些?()
A.辐射防护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辐射测量方法”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核素
2.半衰期
3.碰撞阻止本领
4.平均电离能
5.粒子注量
6.粒子注量率
7.能注量
8.能注量率
9.比释动能
10.吸收剂量
11.剂量当量
12.辐射量
13.同位素
14.放射性活度
15.照射量
16.剂量当量指数
17.射气系数
18.α衰变
19.核衰变
20.同质异能素
21.轨道电子俘获
22.半衰期
23.平均寿命
24.电离能量损耗率
25.衰变常数
26.伽玛常数
27.平衡铀含量
28.分辨时间
29.轫致辐射
30.康普顿边
31.康普顿坪
32.累计效应
33.边缘效应
34.和峰效应
35.双逃逸峰
36.响应函数
37.衰变率
38.能量分辨率
39.探测效率
40.峰总比
41.峰康比
42.能量线性
43.入射本征效率
44.本征峰效率
45.源探测效率
46.源峰探测效率
47.俄歇电子
48.线衰减系数
49.光电吸收系数
50.质量衰减系数
51.光电截面
52.原子核基态
53.铀镭平衡常数
54.放射性活度
55.碰撞阻止本领
56.离子复合
57.光能产额
58.绝对闪烁效率
59.
二、填空
1.天然放射性钍系列的起始核素是其半衰期是。
2.天然放射性铀系列的起始核素是其半衰期是。
3.铀系、钍系和锕铀系中的气态核素分别是、和;
其半衰期分别是、和。
4.α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和。
5.β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和。
6.天然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和
7.β衰变的三种形式是、和。
8.形成电子对效应的入射光子能量应大于MeV。
9.用γ能谱测定铀、钍、钾含量,一般选择的γ辐射体是、和;
其γ光子的能量分别是、和。
10.β-衰变的实质是母核中的一个转变为。
11.β+衰变的实质是母核中的一个转变为。
12.轨道电子俘获的实质是母核中的一个转变为。
13.半衰期与平均寿命的关系是。
14.半衰期与衰变常数的关系是。
15.α粒子是高速运动的。
16.天然γ射线的最大能量是。
17.天然α射线在空气中的最大射程是。
18.α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是和。
19.铀系气态核素是;其半衰期是。
20.中子按照能量可以大致分为、和三类。
21.γ射线谱仪的性能指标中表征γ能谱仪能量分辨本领的参量是。
22.放射性活度的单位为:;照射量率的单位为:;
能注量率的单位为。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β衰变放出的β粒子的能谱,为什么是连续谱。
2.试画出Cs-137的衰变纲图。
3.试画出Co-60的衰变纲图。
4.试画出K-40的衰变纲图。
5.什么是放射性“谱平衡”。
6.什么是“小探测器”
7.简述照射量的物理概念及其与吸收剂量之间的关系。
8.什么是放射性平衡。
9.什么是放射性暂时平衡
10.试解释散射射线照射量率与散射体原子序数Z的关系曲线。
11.简述引起伽玛射线仪器谱复杂化的主要因素?
12.简述在伽玛射线谱上来自探测器外的主要干扰辐射?
13.简述我国对放射源的分类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
14.简述产用的闪烁探测器,α、β、γ射线分别用哪种闪烁体探测器比较合适?
15.简述电离型探测器和闪烁型探测器的区别。
16.在小立体角带电粒子测量中对总探测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有哪些?
17.在带电粒子测量4π计数法中总探测效率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18.源探测效率ε
s
19.简述G-M计数器中猝灭气体作用及其机理。
20.简述半导体探测器的测量灵敏区的形成过程。
21.探测器固有能量分辨率的理论数学表达式,对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2.半导体探测器探测灵敏区厚度主要那些影响因素有关,如何影响?
23.全能峰是怎么形成的?
24.简述NaI(Tl)探测器的特征X射线逃逸以及对谱线的影响。
25.画出γ能谱仪的基本框图,并说明各个部分的作用。
26.随着入射γ射线能量的变化,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效应所占比例如何
变化?
27.简述半导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28.简述NaI(Tl)仪器谱中反散射峰的形成的机理和能量特点。
29.简单描述伽玛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电子对效应。
30.常用的γ能谱测量的探测器有那些?用于γ总量测量探测器有那些?
31.简述放射性核素活度相对测量的原理。
32.简述放射性相对测量标准样的要求有哪些?
33.伽马射线标准源主要有哪些,适合于哪种测量?(能量刻度、照射量率(强度)、)
34.带电粒子测量中影响探测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35.一般情况气体电离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中的固有能量分辨能
力从高到低如何排序,为何?
36.简述电离室、正比计数管、G-M计数管分别适合探测什么粒子?
37.简述闪烁体探测器由哪几部分组成?
38.简述光电倍增管的作用。
39.常用的半导体探测器有那几种类型?
四、论述题
1.试论述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光电效应。
2.试论述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康普顿效应。
(要求推出能量公式,画出示意
图)。
3.试论述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形成电子对效应。
4.试论述大气氡的主要来源与影响大气氡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5.试画出137Cs伽玛射线源在NaI(Tl)闪烁计数器为探测器的仪器谱,并解释各
谱峰的形成机理(并简单描述各谱线的各组成部分)。
6.试论述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对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7.试画出“小探测器”记录单能伽玛射线的谱线,并解释其形成机理。
8.试画出“中等探测器”记录单能伽玛射线的谱线,并解释其形成机理。
9.试画出“大探测器”记录单能伽玛射线的谱线,并解释其形成机理。
10.论述影响伽玛能谱仪能量分辨率的主要干扰因素。
11.试画出伽玛能谱仪的原理框图,并论述伽玛射线能量测定的工作原理。
12.试画出伽玛能谱仪的原理框图,并论述伽玛射线照射量率测定的工作原理。
13.论述气体电离探测器的工作区如何划分的,各区有何特点,对应的气体探测器
分别为什么?
14.分别论述X射线与γ射线的形成过程,对这两种射线加以区别。
15.γ射线谱仪中能量分辨率的定义及其意义,简述NaI(Tl)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
指标。
16.
简述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光电效应,并说明由光电效应产生仪器谱的特点。
17.
随着入射γ射线能量的变化,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效应所占比例如何变化?天然核素释放的伽玛射线在岩石中作用最主要的形式是什么?18.
论述小立体角法和4π计数法测量带电粒子中影响探测效率因素的区别?19.与α粒子测量相比β粒子测量中独有的影响因素时什么?试论述如何确定其影
响因子?
五、计算题
1.
推导窄束单能γ射线随穿透物质的厚度呈指数规律衰减(假设线衰减系数为μ)。
2.
试推导无限大含铀均匀的体源上方γ射线照射量率I(假设体源的有效线衰减系数为μ,密度为ρ,平衡铀的伽玛常数为K)。
3.计算距一个活度为1居里的钴60放射源一米远处的伽玛射线照射量率。
(已知
钴60放射源放出能量分别为1.33MeV 和1.17MeV 两组伽玛光子,每次衰变产生
光子的百分比均为100%,它们在空气中的质能吸收系数分别为2.623×10-3m 2/kg
和2.701×10-3m 2/kg)。
4.推导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数随时间呈指数规律衰减。
5.设某放射性核素的原子量为A,半衰期为T 天,计算1贝可活度的质量M 为多少克。
6.试论述氡气引入闪烁室后,α粒子注量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7.设某放射性核素每次衰变放出能量为E i 的光子几率为n i ,共放出N 种能量光子,
计算活度为mBq 的该核素点状源,在d 厘米处的伽玛光子能注量率。
伽玛射线在空气中的照射量率为多少C/Kg ·s (设空气中产生一对离子的平均电离能为w,空气对E i 光子的质量吸收系数为µi /ρ)。
8.若某镭源的伽玛常数为59.2×10-3C/Kg ·s(距1厘米远),计算距该镭源1米处
的伽玛照射量率为多少。
9.试推导无限大含铀均匀的体源上方γ射线照射量率I(假设体源的有效线衰减系数为μ,密度为ρ,平衡铀的伽玛常数为K)。
10.设铀的质量为5克,当铀镭平衡时,计算此时镭的质量。
11.发生康普顿散射时,试从动量、能量守恒角度推导康普顿散射电子E e 的表达式。
(画出康普顿散射作用的草图、在图中注明各物理量)
12.能量刻度计算
13.
什么是分辨时间,论述探测结果如何消除其影响,当要求其所引起的相对误差小于δ时,探测器入射射线强度有何要求?(要求公式推导与论述结合,探测器探测粒子数为n 1,入射粒子数n 0,分辨时间为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