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艺术欣赏作品(DOC)
成都理工大学艺术专栏——钟洁设计作品

《当代文 坛 》2 01 7 93 期 ( 8)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艺 术 专 栏
一 一
钟 洁 设 计 作 品
。 总平 乌 瞰 @ 院落
0 办 公 庭 院
0 中央 花 园景 观
(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 大学传播 科 学与 艺术学院现代设计 系 )
《当代 文坛 》2 01 7 :  ̄ r - 3 期 ( 7)
成 都 理 工 大 学 艺 术 专 栏
一 一
钟 洁 设 计 作 品
国际化外观下的中国故事
迈 克生物 工业 园景观设计说 明
1 . 项 目概 况 :
迈 克 生物 工 业 园位 于 高新 西 区德 源胜 利 片 区 ,处 于成 都绕 城 高速 公路 外侧 , 东面 紧邻 市政 绿 化 用地 ,为 基地提 供 了 良好 的绿 化环 境 其余 三 面环 路 ,北 面和 西面 为2 ( ) 米 宽道路 ,南边 为 米 宽的 货运 专线 ,不仅 为 企 业提 供 了便 利 的物 流 条
2 . 设 计 理念 : 景观 设 计是 建 筑规 划的 延 续 ,本 项 目的设 计 理 念体 现 了 “ 角度 看 ,整 个地 块 以周边 式 景观 的 布 局形 式 ,围合 出 中部
公 共 空 间使 之 成 为 “ 院 落” 的 雏形 从 而展 现 出院 落空 间 所谓 的 院落 空 间就是 没
件 ,还会 成 为企 业的 展 示 宣传 面 . .迈 克 生 物 工 业 园规 划 建 设 净 用 面 积 约 为
4 0 8 6 8 . 6 7 平 方 米 ,总计 容建 筑 面积 为9 8 0 1 0 . 6 1 平 方米 。业 主迈 克 生物 医疗 集 团主营
体 外诊 断产品研 发 ,公 司拥 有 国 际一流 的产 品 生产 线及 生产 管理 水平
唐志敏绘画作品展

唐志敏绘画作品展唐志敏简介唐志敏:女,典型的艺术与科学跨界融合的代表,四川成都铁路中学高级物理教师,教学比赛"获奖专业户"。
四十多次参加全国各级综合学科教学比赛分别获教学科研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四川成都物理学会会员,所指导学生在全国物物教学竞赛中多人多次获全国"一等奖""特等奖"。
运用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跨界思维,自己设计自己演讲教改示范课由成都市教科所现场实况录制CD光盘在全国发行,自编中学科枝与艺术实验教材在全国出版发行,为新西南陶瓷培训学校自编中学陶瓷培训教材受到业内外专家好评。
唐志敏老师以其独特的理性思辩和敏感的艺术触觉极其天然的交织在一起,纯粹自我陶醉于其乐无穷的创意和尝试之中。
前言唐志敏老师长期生活在绘画艺术世家,耳濡目染对绘画情有独钟,在工作之余,在物理教学极其严谨的理性推理与运算的闲暇,更加渴望把自己沉浸在绘画的陶醉之中,寻找一份自由自在的释放与轻松。
认为在绘画的过程中,一部分用手来思考,但更多的是需要用心思考。
画面上所出现的符号与色彩,它们所有的意义所表现的全是它们自己。
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作品,无论是否喜欢,它里面蕴含着成为好作品的可能性。
它就象每一次任何事情都可能迸发出人类的勇敢、善良和创造的火花。
哪怕每一次错误的选择也都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经验。
唐志敏老师的绘画主要以油画、油画棒、丙粉作为创作媒介,绘画风格倾向精致细腻,用色饱和鲜明大胆,绘画风格是“纯天然”的,就像刚生长出来的庄稼。
题材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积极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画面有趣有味耐看。
生活中的唐老师热爱体育运动,多次参加省、市、区女子蓝球比赛分别取得优异成绩,热爱音乐、拉丁舞表演,热爱摄影。
有着多重艺术活动社会角色,从事中学教育事业同时更热爱并积极参加国际国内艺术界各种艺术活动,创作的艺术作品背后都有生动感人的故事,善于图文并茂,力图使观者身临其境,重新回到自己画中那段温馨的旧时光,恬静,惬意,幸福,从容,使人流连忘返,从而使精神得到极致地享受。
艺术·品鉴火与水的交响

正是熊明所 说的作 品必须有力 度,能 引领观 他 C里,他的作品是 者走进画中的世界。
的世界。所以他的作品总是特别美好 , 也许呈
现在眼 前的 _ 并不那么完 美, I 水 但进 人他的
作品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彰显
性格的呈现 。— 件优秀的作品 通常可 以净化
作品后却 是完美 的.虽然这 个世界总是 充满
文化 的气度 是阔大 的。秦 以力健名 世.汉 以
一
画 风的经 皎者之 一。
气厚 著称 .秦碑 、 诏版 、兵马俑等 ,皆是形象 的言说 。f I清 以来 , “ 旦I 免 阴柔美 ”渐成潮流 . 于是人们 在呼唤 “ 力健 、 匣之美”回归的同 气
正道 、正派 、 味 。 穿 始 终 正 贯
的介质 . 人们在 向往中追求 生命 的更高真 中可以看 出禅学 和老庄的影 子 , 让 表现 的是一
谛 ”熊明 一赢认 为凡 咋I 主确两个 自己 , 一 种静寂情 怀。 “ 情满于 山、 溢于水”是熊明 意
家.其作品大都清 丽婉约、娟秀柔美 , 然而在
熊明的 笔下 , 南方 的山川草 木被赋 予了雄浑
苍}的新意象 , 山 闰 远 近水 、 山石树木 、 云烟雾
岚.无不大气 磅礴、神完气 足。然而 , 这山依 旧是南方的山 , 水制 日 是南方的水. 但却 依稀
— ■胃礴
∞
熊明看重 写生,在自
画需 “ —块元气 团结而 峦 ’ 等等 , 国画艺术重 向真善美迈 进 而画家 的人格 修养 。无不在
“ 气”的主 张始终贯 穿于 中国传统 艺术的长 其作 品中坦 露无遗.唯有真l 如一,不投机不 戚
河中。今天 , 画面整体的气象 、 势 、 对 气 气韵 取 巧.方不自欺。亦不欺人。至 于画家的道德 以及笔气 、墨 气的理解 和把握 ,仍然 是画家 修 养 . 明认为 .没有对 艺术 的虔诚敬业 精 熊 孜孜 以求 乃至一生追寻的课题。
蒙娜丽沙美术鉴赏10篇

蒙娜丽沙美术鉴赏蒙娜丽沙(Mona Lisa)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一幅杰作,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
这幅画以其神秘的微笑和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而闻名于世。
蒙娜丽沙的画作呈现了一个年轻女性的半身像,她端庄而优雅地坐在一个自然背景前。
她的脸部轮廓被柔和的光线照亮,眼睛透露出一种迷人的神秘感,而微笑则给人以独特的魅力和亲近感。
达·芬奇巧妙地运用了透视和光影效果,使蒙娜丽沙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她将随时动起来一样。
除了蒙娜丽沙的形象之外,画作背景的细节也显示出达·芬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艺术再现能力。
背景中的岩石和水域被精心绘制,呈现出复杂的纹理和层次感。
这种细腻和精确的绘画风格使观众感受到达·芬奇对细节的追求和对真实的渴望。
蒙娜丽沙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技巧和绘画风格,还在于它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这幅画作成为了西方文化的象征之一,无论是艺术家、学者还是观众,都对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蒙娜丽沙的微笑和眼神吸引着观众的目光,并引发了无数的解读和研究。
她的神秘性和她所代表的女性形象也使得她成为了女性解放运动的象征之一。
总的来说,蒙娜丽沙是一幅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杰作。
它展示了达·芬奇卓越的绘画技巧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同时也启发了后世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它的神秘和魅力使得它成为全球各地观众争相前往卢浮宫 (Louvre)欣赏的热门艺术品之一,也让它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蒙娜丽沙美术鉴赏蒙娜丽莎(Mona Lisa)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也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之一。
下面是对蒙娜丽莎的美术鉴赏,以400字为限。
蒙娜丽莎是一幅具有神秘气息的画作。
她的微笑和眼神吸引了无数观者的目光,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内心深处的安静和平静。
夜莺与玫瑰橡树的象征意义

夜莺与玫瑰橡树的象征意义【篇一:夜莺与玫瑰橡树的象征意义】《夜莺与玫中的象征意义◎黄俐刘永志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 摘要:夜莺的声音音域宽广,婉转动听;玫瑰芬芳馥郁,象征着坚贞不渝的爱情。
然而,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夜莺与玫瑰》却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本文旨在对该作品中夜莺、玫瑰、学生、教授女儿以及其他角色的象征意义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夜莺;玫瑰;王尔德;唯美主义项目基金:本文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英国文学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和影响(项目编号: 13bzw106)的资助;本文获得成都理工大学优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资助。
奥斯卡王尔德一生所写童话不多,仅有九篇,却篇篇经典,流传千古。
他的童话与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有所不同,似乎不是写给小孩儿看的,而是写给成年人看的。
几乎每一篇王尔德的童话里,都涉及死亡,都有一颗破碎的心,《夜莺与玫瑰》也不例外。
该作品创作于 19 世纪晚期,在 20 世纪初期经由周作人的推介,胡愈之、穆木天、林徽因、巴金等人的翻译而传入中国,传播了悲剧审美意识观与唯美主义思潮。
林徽因则因此译作被视为当时新女性参与翻译活动的典范,现今很多出版社出版的王尔德童话里的《夜莺与玫瑰》仍然采纳的是林徽因译本。
本文旨在对《夜莺与玫瑰》中主要角色的象征意义作详细分析。
一、夜莺的象征意义关于夜莺的传说和诗篇有很多。
如夜莺因怕蛇,夜晚要靠着玫瑰花刺以保持清醒,由于疼痛而哀歌;夜莺会在月圆的午夜时分飞上最高的玫瑰枝,大声歌唱,借玫瑰刺用自己心中的血将玫瑰染红而死;在古希腊神话中,底比斯国王泽托斯的妻子埃冬失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埃苔露丝,埃冬死后化作一只夜莺,夜夜悲鸣,以表达自己对女儿的愧疚与哀思;奥维德在《变形记》中也提到受到忒瑞俄斯玷污,满腹冤屈的菲罗墨拉在众神祗的庇佑下化身为一只夜莺;在济慈的名诗《夜莺颂》中,夜莺虽引领着诗人走向美好永恒的极乐世界,但终究曲终人散,回到悲苦的现实生活;无论是锡德尼的《夜莺》,还是布里奇斯的《夜莺》,传递的都是虚无缥缈的乌托邦和哀怨的现实世界?? ?? 总的来说,西方人眼中的夜莺与中国文化中杜鹃的形象比较相近,都带有悲情的成分。
艺术鉴赏作业

成都理工大学通识课《艺术欣赏》课程作业姓名:王飞专业:石油工程学号: 201304010219 任课教师:岳莹成绩: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制2015年6月5日作业一:经典艺术作品收集整理表填表要求:1、任课教师精讲的艺术门类至少收集10个经典艺术作品,其他略讲的艺术门类共收集5个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整理应达到35个以上。
作业二:艺术欣赏实践汇总表学 习 心 得(一)喜欢摄影,很简单的是因为它能记录下动人的瞬间,能在以后的日子久久回味当时按下快门的情景、心境。
但是摄影并不等于照相,摄影是倾注你的情感于照片上,每按一下快门都应该思考为什么要拍下这张照片,它的意义,如何运用手中仅有的工具去表达你心中想表现的东西。
我佩服一名摄影师会有洞察事物实质的观察能力,纯属的技巧与不断累积的经验等。
所以我想向这个一位摄影师的能力靠近,上完这个摄影基础选修的时候,学到的并只是快门、光圈、感光度等名称及意义,学到不只是操作相机的技巧、经典构图方法,而是学习培养一颗习惯观察的心,把自己比作一部相机,用静止的眼光留意这个大千世界的美丽,宏观、微观。
欣赏各大师的作品,一边了解作品里的精妙之处,一边模仿学习。
在解决了曝光、清晰度等问题后,这个时候,构思更多的不仅仅限于技术层面,更多的是意境的表达。
摄影构思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构思、即时构思和后期构思。
前期构思是在拍摄摄影作品前,构思观察,思考如何运用摄影语言及其表现手段来表现作品的意境,如使用什么光线、什么色彩,如何定标题、如何构图等;即时构思是在拍摄一幅作品的之时即运用摄影语言及表现手法来表现摄影作品意境的整个思维过程。
摄影艺术的瞬间性决定了即时构思成为摄影构思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而后期构思则是在拍摄后的暗室后期进行制作完成,并通过电脑进行修复,也是摄影构思的最后环节。
一张照片看似简单看似按下快门几千分之一秒很快完成的事,其背后需要很长准备时间,有时等待一个场景,一个机会,少不了耐心的等候,孤独的坚持与不断的自我交流。
声乐作品《黄水谣》的艺术赏析

毕业设计说明书系别: 艺术系专业方向: 音乐表演班级: 7130101****: *******: ***职称: 助教20 年月日中文摘要《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跨时代的经典名著,《黄水谣》作为《黄河大合唱》的一部分,更是令人为之流泪。
本文从历史和曲式结构两个角度,论述了歌曲,《黄水谣》的创作特点,从历史角度上看,通过回顾作者创作音乐得历史背景及过程,论述了作品的时代性与群众性;从作品的曲式结构上看,通过分析音乐曲式旋律,描述了作品的民族性与艺术性。
通过本文对作品《黄水谣》的剖析,以及在演唱上的处理,来阐述声乐作品演唱情感的表现力。
关键词:《黄水谣》演唱感情演唱音色演唱呼吸AbstractIs the epoch-making classic of the Yellow River chorus, "including a communal" as part of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 but also is for the tears, from the angles of history and formal struc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ngs, "including a communal"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by reviewing the author creating music history background and proces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ork time and mass; Look from the works of formal structur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usic melody melody, describes the work of nationality and artistry. Through the works in this paper, "including a communal", as well as the processing in the singing, to illustrate vocal music singing emotional expression.Key words: "including a communal singing emotional singing sound singing breath目录摘要 (1)前言 (4)一、作品分析 (5)(一)作品分析1、歌曲创作背景 (5)2、作者介绍 (6)(二)歌曲的创作特色1、曲式结构 (7)2、歌词文学 (7)3、情感表现 (7)二、表演设计 (8)(一)表演技术技巧处理 (8)(二)服装及音响设计 (8)(三)舞台的表演设计 (9)三、练习与排练方案(一)各时间段的任务以及达到的效果 (10)(二)练习计划安排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2)附录 (13)前言本曲目是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一部分,全曲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此在歌曲的演唱中,情感的把握以及演唱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闲情偶寄》之“尖新”析义——以《风筝误》为例

第29卷 第3期2021年5月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Vol.29 No.3May,2021DOI:10.3969/j.issn.1672 0539.2021.03.011收稿日期:2020 07 15作者简介:佟子璇(1997-),女,四川雅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汉魏六朝。
《闲情偶寄》之“尖新”析义———以《风筝误》为例佟子璇(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尖新”二字,历来在文学上褒贬不一,而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所论的“尖新”与“纤巧”之义等同,区别于一般文学理论概念,具有新奇巧妙、生动不陈腐等意蕴,趣味十足,令人眉扬目展。
以《风筝误》为例,“尖新”主要具有关目之新巧,叙事结构之精密,喜剧语言之机趣畅达,人物形象之鲜明可感四个方面的含义。
李渔所推崇之“尖新”“纤巧”立足于戏曲文本创作与舞台演出两个形态,同时与《闲情偶寄》其他创作细则如“脱窠臼”“戒荒唐”“贵浅显”“重机趣”“语求肖似”等要求有着紧密联系,具有自身独特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尖新;纤巧;《风筝误》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0539(2021)03 0074 06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的“意取尖新”之论,是其针对戏曲创作中宾白部分提出的细则之一。
李渔认为,“尖新”二字乃“文中之尤物”[1]195,这无疑是极高的评价。
然“尖新”二字之义在文学史上尚无定论,在李渔论述中,与“尖新”之义等同的“纤巧”更是为历代文学理论家所否定。
显然此处之“尖新”与一般文学理论概念中的“尖新”含义具有差异。
且结合李渔戏曲创作的相关论述来看,“尖新”不仅是对戏曲宾白的要求,还包括了其对戏曲情节设置、叙事结构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等职能的期望。
因此,本文拟结合《风筝误》具体创作实践,探析李渔理解范畴中“尖新”之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理工大学通识课
《艺术欣赏》课程作业
姓名:张鼎
专业:地质工程
学号: 201403100512 任课教师:刘讯
成绩:
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制
2016年5月15日
作业一:经典艺术作品收集整理表
填表要求:
1、任课教师精讲的艺术门类至少收集10个经典艺术作品,其他略讲的艺术门类共收集5个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整理应达到35个以上。
作业二:艺术欣赏实践汇总表
填表说明:
1、要求学生应有至少2次的艺术欣赏实践活动,其中参加校内专业艺术活动欣赏不少于1
次,校内专业艺术活动主要指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各专业组织的艺术展演、展览、展映、展示活动。
2、本表后应附参加艺术欣赏实践活动证明材料(自行在活动场地拍摄的照片,A4纸打印)。
3、本表后应附参加艺术欣赏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500字)。
心得体会文稿打印
要求: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具体写作要出由任课老师自行决定。
心得体会一
这次摄影展示传艺学生的实习作品,当天饭后散步到传艺院有幸观察到了这次摄影作品展。
要说那天收获还是很多的,首先通过这些作品让我对摄影有了新的,更多的认识,大多是纪实类、风光作品,如果不是对拍摄照片懂一点皮毛,是很难看出其创作时候的艰辛和困难的!细细观察这些作品,让我在感叹这些作品的厉害时也让我懂得,摄影是一个考验人耐心,发挥其内心思想的艺术创作!这更让我懂得:一幅好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拍摄者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想法,只懂得按快门,那么给你世界顶级的机器也是白搭。
当然,好的器材可以更好的帮助摄影师完成拍摄任务。
驻足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前,我不禁连连感叹。
那些让人熟悉、亲切使人赞叹的现实画面,通过摄影人手中的镜头得到了定格。
风光组,人物组,花鸟组,这些朴实而又华美的作品,从不同视角呈现了大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活的时代气息。
无论是侧重构图,还是侧重光影,又或是侧重色彩,这每张图背后记载的都是大学生眼中看到的社会,美丽的也好,惆怅的也罢,都将成为他们人生经历的一部分,而这些作品恰好就成为了最好的见证。
而我们这些摄影展的观众,在观看这些摄影展的同时,也在感受作品中的人和事,感受作品的氛围,感受摄影者所要表达的情愫。
看完影展,让人凭添几多温情和自豪。
活动一图片
心得体会二
2016年4月27日晚,我们在本校区俱乐部观看了由传艺院组织策划的《地质情》晚会,传艺院的师生们用他们精心排练的节目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妙绝伦的晚会,也让我在阵阵鼓掌声中体会到了晚会更多的意义。
本次晚会的主题是以我们学校的地质为主题的,虽然因为主题的限制决定了晚会节目的种类不可能太多,但是整场晚会还是带给了我们很大的视觉听觉享受,再加上与自身专业相符,若有若无的代入感更让这场晚会与已往其他的晚会大不相同。
这场晚会我们可以通过表演者们动听的歌声中听出地质人的情绪、情怀、以及胸怀,能从朗诵者的口中悟出地质人工作的艰辛、不能与家人常聚的无奈以及为投身地质事业的坚决,这一切切不可言说的情感竟然就那么神奇的透过整场晚会向我们传递着。
《山楂树之恋》讲述了一对地质人的恋爱故事,为他们爱情叹呼的同时更多的是体会到了地质人的坚持,就像男主双腿残疾仍然坚持在地质事业,日复一日的劳累才最终压垮了他,独留她一个人守着山楂树回想曾经那些山楂树下的故事。
这次《地质情》晚会不仅仅是一次艺术欣赏实践,更是一场对我们的艺术熏陶,让我们陶醉在其中,不能自拔。
这次晚会围绕地质工作者展开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这幅画卷中,是表演者们用心的表演让台下的观众们透过表演感受到了些许地质工作者的情怀,也大概体会到了地质工作的艰苦,这样的晚会不仅带给我们一次享受的机会,更让我们从别人的角度认识到了“地质”这两个字。
活动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