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带使用技术规范
约束带的使用

约束带的使用(一)目的1、为了防止精神障碍病人的兴奋、冲动行为或严重消极等导致个人或他人的伤害。
2、为了保证不合作病人的治疗和护理操作能顺利进行。
3、如果使用不当,易造成对病人的伤害。
因此,严格遵循约束带的操作规程及正确掌握约束带的使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二)适用对象:1、凡伴有严重消极自杀之念及行为者。
2、极度的兴奋躁动及行为紊乱者。
3、有强烈出走意图并有行为者。
4、各种治疗护理不合作者。
5、严重躯体疾患伴意识不清者。
6、木僵病人。
7、突发冲动、自伤、伤人、毁物者。
(三)约束带的制作:选用棉质布料,易透气,长2.5—3M,宽0.03—0.05M,薄布一般6—8层,这样可以增加带子的弹性及牢固性,防止损伤病人的皮肤。
(四)约束部位:约束的部位常为人体的大的关节处,如腕部、踝部、肩关节等。
主要将病人的关节固定住限制活动,防止因兴奋冲动行为发生意外。
(五)操作严格来说必须有医嘱方可执行,紧急情况下(如病人出现自伤伤人行为,甚至危及自身或他人生命时)护士可先执行约束,后请示医生。
1、评估患者:(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2)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
(3)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约束的必要性,保护具作用及使用方法,取得配合。
2、操作要点:(1)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腕部或者踝部,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者踝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2)肩部约束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患者腋下,在背部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为患者盖好被,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3)全身约束法:多用于患儿的约束。
具体方法是:将大单折成自患儿肩部至踝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用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至对侧,自患儿腋窝下掖于身下,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手臂及身体后,紧掖于靠护士一侧身下,如患儿过分活动,可用绷带系好。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为了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减少患者自残或他伤行为,医院在必要时会采用约束带对患者进行控制。
然而,约束带的使用也需要遵守规范,以下是约束带使用规范的详细说明。
一、约束带使用对象约束带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 产生自伤或他伤行为威胁的精神病患者。
2. 行为不当的老年痴呆患者。
3. 有自伤或威胁他人行为倾向的吸毒者、酒精中毒者等。
二、约束带使用原则1. 安全和人道主义原则使用约束带应以患者生命财产安全为前提,同时也应遵循人道主义原则,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2. 风险评估原则在使用约束带前,应对患者的状况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是否有必要使用约束带,对使用的方法和时间进行分析判断,确保患者的安全。
3. 合适性原则使用的约束带应选择适合患者的类型和规格。
同时,应选择专业的医疗人员,以确保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释放约束带。
三、约束带使用方法1. 在施加约束带前,应将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立即进行约束,但在其他情况下,应先进行评估。
2. 制定约束带使用计划:在约束带使用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制定操作计划。
这包括有关约束带的类型、使用时间、约束部位和拆卸约束带的具体方法等。
3. 佩戴约束带:医护人员必须确保患者身体的所有部位都可以自由活动,同时也要确保患者的生命迹象正常。
确定约束带是否适合患者,并确保其能够舒适地佩戴约束带。
4. 检查约束带: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佩戴约束带后进行检查,确保约束带没有捆扎得太紧或太松。
随时检查患者是否有窒息、过度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
5. 监测约束带:医护人员必须随时监测患者的情况,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如果患者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拆卸约束带。
6. 拆卸约束带:在解除约束带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评估,并从患者身上解除所有约束带,同时评估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关注。
四、约束带使用注意事项1. 绝不能将约束带用于惩罚或过度控制患者,这是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的行为。
约束带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约束带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约束带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防护装备,它在户外运动、工作和救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使用约束带可以有效保护人身安全,而错误的使用则可能带来意外风险。
因此,掌握约束带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对于每一个使用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两个方面来详细介绍约束带的正确使用。
一、使用方法。
1. 确认安全点,在使用约束带之前,首先要确认安全点的位置。
安全点应该是坚固可靠的,能够承受人体重量和突发冲击的地方,比如大树、岩石或者专门设置的安全固定点。
2. 系好约束带,将约束带的一端固定在安全点上,然后将另一端穿过腰部或大腿,并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调整,确保约束带紧贴身体,不松动也不勒紧。
3. 检查连接件,在使用约束带之前,要仔细检查连接件和固定点是否牢固可靠,确保没有损坏或者松动的地方,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4. 下降和上升,在使用约束带进行下降或上升时,要保持稳定的姿势和速度,避免突然加速或减速,以免造成摔倒或者摩擦损伤。
二、注意事项。
1. 定期检查,约束带是一种安全防护装备,使用者在使用之前和之后都要对约束带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没有损坏或者磨损的地方,及时更换老化的约束带。
2. 避免尖锐物体,在使用约束带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与尖锐的物体接触,以免划破约束带或者导致安全事故。
3. 不超负荷使用,约束带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使用者在使用时要避免超负荷使用,以免造成约束带的损坏和安全隐患。
4. 存放注意,在使用完约束带之后,要将其正确地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延长约束带的使用寿命。
5. 及时更换,约束带是一种易损耗的安全装备,使用者在发现约束带有明显磨损或者损坏的情况时,要及时更换新的约束带,确保安全使用。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约束带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已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正确的使用约束带可以保障自身安全,而不当使用则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使用者在使用约束带时务必严格按照使用方法来操作,并且要时刻注意注意事项,确保自身安全。
约束带使用规范

约束带的使用规范
1、向患者解释使用约束带的目的,尽量争取患者的配合。
2、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约束的部位。
常用约束部位为腕、踝关节。
3、用准备好的约束带从中间绕转,再对折成套结。
4、必要时套结处可用患者衣袖或棉垫包裹,将套结套在约束部位
并拉紧,松紧适度,以能放进1或2横指为宜,以免影响血液
循环,再打一个结使手脚不易脱出。
将约束带固定于床上。
5、约束患者要谨慎,符合约束患者的适应证。
使用时必须得到主
管医生、护士长或主班护士的同意方可执行。
6、正确使用约束带是防止患者发生意外,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而采
取的必要手段,不论患者是否接收约束,使用前都应耐心向患
者解释清楚。
7、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故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治
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
需较长时间约束者应定时更换约束
肢体或每2小时活动肢体1次。
8、约束只能作为保护患者安全、保证治疗的方法,不可作为惩罚
患者的手段。
9、约束时,患者平卧,四肢舒展,卧位舒适。
约束带的打结处及
约束带的另一端不得让患者的双手触及,也不能只约束单侧上
肢或下肢,以免患者解开套结发生意外。
10、做好被约束患者的生活护理,保证入量,协助患者大小便,保
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
经常检查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及约束带的松紧程度,并及时调整。
11、约束带的使用一定要在护士的监视之下,并保证被约束患者不
受其他患者的伤害,更应防止患者挣脱约束带而发生危险。
约束带使用技术规范

约束带使用技术规范一、操作目的1、对自伤、可能伤及他人的患者限制其身体或肢体活动,确保患者安全,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2、防止患者过度活动,利于诊疗操作顺利进行或防止损伤肢体。
二、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2、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
3、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约束的必要性,保护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取得配合。
三、物品准备用物准备:大单、棉垫、保护带。
四、操作要点1、备齐用物,核对患者,洗手,戴口罩。
2、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松开床尾盖被。
3、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腕部或踝部,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踝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
4、肩部约束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患者腋下,在背部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
5、全身约束法:多用于患儿约束。
将大单折成由患儿肩部至踝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用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至对侧,自患儿腋窝下掖于身下,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手臂及身体后,紧掖于靠近护士一侧身下,如患儿过分活动,可用绷带系好。
6、酌情垫防压器具。
7、整理床单位。
8、处理用物。
9、洗手,取口罩,记录。
10、操作速度,完成时间5分钟以内。
五、注意事项2491、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指为宜,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
2、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
需较长时间约束者,每2小时松解约束带一次并活动肢体,并协助患者翻身。
3、准确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皮肤状况、解除约束时间等。
250。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在医疗机构中,住院患者约束带是用于防止患者自伤和保护患者安全的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
然而,如果不按照标准和规范使用,使用约束带可能会引起患者伤害和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约束带时,必须遵守一些规范和注意事项。
1.适应症和禁忌症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以下为常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患者有意识障碍,并存在危及生命的自伤行为;2.患者急性疼痛或烦躁不安,影响护理和治疗;3.患者存在癫痫或其他病理性颤搐,有可能弄伤自己或他人;4.具有其他高危行为和护理需要的患者。
禁忌症:1.无意识患者;2.不能配合的患者,如动脉插管、头颅手术、股骨头置换等患者;3.有自控力的患者;4.用于惩罚患者、警告患者或约束患者自由的行为;5.痴呆患者。
2.使用约束带的标准和技巧在使用住院患者约束带时,必须遵循以下标准和技巧:标准:1.应按照医院制定的规范使用;2.应先通过患者家庭属实和医生的建议获得家属或患者本人的同意;3.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约束部位情况;4.应根据需要上报并记录使用情况和效果。
技巧:1.床栏和腰带不能同时使用;2.约束带要佩戴在足踝上或手腕上,而非颈部或胸部;3.要使用柔软的布质约束带,以免勒出伤口;4.床边一定要放置钳子等设备,方便紧急情况下迅速解除约束带;5.周期性放松约束带,避免患者出现跟带过紧造成的局部受压甚至坏死。
3.常见不良反应和意外事件住院患者约束带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但是不按照标准和规范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和意外事件的发生,例如:1.缺氧:患者无法摆脱约束带的束缚,会影响呼吸和氧气供应,导致缺氧;2.压迫伤:约束带过紧和时间过久,会造成皮肤挫伤和坏死;3.神经性痛:约束带的使用对肌肉和韧带会造成损伤,引起神经性疼痛;4.解除困难:患者在约束带束缚下,会产生极端的情绪和广泛的抵抗反应,可能对患者的解除产生阻碍;5.约束带太松或不牢固:患者会毫无障碍地脱离约束带,进而引起不可预知的后果。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

住院患者约束带使用规范背景在医院治疗期间,有些病人因为疾病的原因会出现精神异常、情绪不稳定等情况,可能会危及到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
因此,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医院常采用约束带来限制患者的活动,保证治疗和生活安全。
但是,错误的使用约束带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伤害,因此有必要规范住院患者约束带的使用。
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1.《刑法》规定,禁止使用刑具和旧式拘束具拘禁人身自由、非法侵犯公民人身权;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8号》规定,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约束管理制度,禁止对患者使用刑具和旧式拘束具;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医疗诊断和治疗要求,合理使用约束措施,严禁做出过度使用或不必要使用约束的医疗行为。
约束带的种类1.手腕约束带,用于限制患者手腕的活动;2.脚腕约束带,用于限制患者脚腕的活动;3.腰部约束带,用于限制患者腰部的活动;4.全身约束带,用于限制患者大部分身体活动。
约束带的使用准则1.应严格遵守医疗机构建立的相关规章制度;2.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3.应选择适当的约束带种类,不能选择过于紧绷或过于松弛的约束带;4.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使用的约束带种类,适当调整约束带的紧度,避免过度约束;5.应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出现不适感或异常情况;6.定期更换约束带,保证卫生干净;7.严格禁止使用刑具和旧式拘束具。
注意事项1.严禁医生私自使用约束带;2.不能过度约束或减少活动,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3.不能长时间使用,应根据需要决定使用时间;4.严禁未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就使用约束带。
使用约束带的合法和正确方式住院患者约束带的使用需要患者或家属的允许,并且需要医生的监督。
在使用约束带的过程中,医生和护士要严格遵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选择适当的约束带种类,确保约束带的紧度合适,及时进行检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同时,医生和护士需要和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解释使用的原因,使他们对使用约束带的合法性有所了解。
约束带使用规范及要求2016

彭州市人民医院
约束带使用规范及要求
根据2016年3月份专项检查约束带使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整改要求。
一、在使用约束带前必须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并按规范填写及签订约束带使用知情同意书。
并签署具体签字时间。
二、医生及时下约束带使用的医嘱,护士遵照医嘱执行。
三、使用规范的约束带,减少患者的伤害。
四、使用标准的医学术语,规范记录方法。
(使用约束带使用观察记录单)
五、严格按照约束带使用操作流程进行。
附表1:彭州市人民医院约束带使用观察记录单
附表2:彭州市人民医院约束带使用流程
彭州市人民医院
2016年3月
附表1
彭州市人民医院约束带使用观察记录单
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诊断:日期:首次评估人:约束首次应用时间:约束解除时间:
附表2: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瞳孔、活动能力:约束
部位皮肤情况: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对使用约束
带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并进行解释
病人准备:将患者肢体摆放于功能位置
用物准备:约束工具(约束带或约束背心、约束衣)、保护垫(棉垫、手电筒等)
以保护垫包裹约束部位
套约束带于约束部位
固定约束带
检查患者肢体活动程度、范围,以及约束带的松紧度调整约束带
交代约束后的注意事项
观察约束效果
观察约束部位皮肤完整性及血液循环情
观察患者的呼吸和面色
询问患者的感受
记录约束原因、方法和部位,起止、松解和间隔时间记录患者全身和约束部位皮肤情况
记录约束带引起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措施及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束带使用技术规范
一、操作目的
1、对自伤、可能伤及他人的患者限制其身体或肢体活动,确保患者安全,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2、防止患者过度活动,利于诊疗操作顺利进行或防止损伤肢
体。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度、约束部位皮肤色泽、温度及完整性等。
2、评估需要使用保护具的种类和时间。
3、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约束的必要性,保护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取得配合。
三、物品准备
用物准备:大单、棉垫、保护带。
四、操作要点
1、备齐用物,核对患者,洗手,戴口罩。
2、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松开床尾盖被。
3、肢体约束法:暴露患者腕部或踝部,用棉垫包裹腕部或踝部,将保护带打成双套结套在棉垫外,稍拉紧,使之不松脱,将保护带系于两侧床缘。
4、肩部约束法:暴露患者双肩,将患者双侧腋下垫棉垫,将保护带置于患者双肩下,双侧分别穿过患者腋下,在背部交叉后分别固定于床头。
5、全身约束法:多用于患儿约束。
将大单折成由患儿肩部至踝部的长度,将患儿放于中间,用靠近护士一侧的大单紧紧包裹同侧患儿的手足至对侧,自患儿腋窝下掖于身下,再将大单的另一侧包裹手臂及身体后,紧掖于靠近护士一侧身下,如患儿过分活动,可用绷带系好。
6、酌情垫防压器具。
7、整理床单位。
8、处理用物。
9、洗手,取口罩,记录。
10、操作速度,完成时间 5 分钟以内。
四、注意事项
1、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适宜,以能伸进一指为宜,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状况。
2、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使用时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
需较长时间约束者,每 2 小时松解约束带一次并活动肢体,并协助患者翻身。
3、准确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皮肤状况、解除约束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