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合集下载

秋政治高中必修3课件第7课第1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秋政治高中必修3课件第7课第1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A.伟大创造精神 B.伟大奋斗精神 C.伟大团结精神D.伟大梦想精神
第十五页,共17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第十六页,共17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一框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2)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 质的能力。(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国(zhōnɡ ɡuó)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 想精神。
1.中华含民义族精神的基本内作涵用
成语或典故
伟大 创造 精神
在几千年历史长 河中,中国人民 始终辛勤劳作、 发明创造
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 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矛盾吗? 提示:三者并不矛盾。爱国主义不是(bù shi)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 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 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主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 题题
特别提醒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以维护国家(guójiā)和民族利益为出发 点和着眼点,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热情,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也是享有公民权 利的重要前提。
第十四页,共17页。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例题2】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孜孜以求,形成了小 康生活的理念,秉持着天下为公的情怀,以勇于追求(zhuīqiú)和实现梦 想的执着精神砥砺前行。时至今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已经成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成为引领中国亿万 人民一往无前的精神旗帜。这表明中华民族具有( )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扬中华民族的优 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
良传统
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途径
内容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 来思想文化
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 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 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 作用、意义 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
神支柱
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新时期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提示 中华民族精神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不能区分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 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团结统一强调整体意识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爱好和 平强调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勤劳勇敢强 调的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 英勇顽强;自强不息强调的是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 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③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
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课终课 考能培优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对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 现区分不清
提醒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分为两个时 期: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 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后)。
易错点二:不能正确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提醒 正确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教案(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教案(1)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优秀教案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民族精神的含义(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理解:(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3)爱国主义内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2、能力目标(1)结合事例分析,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2)结合爱国主义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树立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重大作用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教学难点】为什么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一节【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区域文化形成的原因2、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包容性的含义及作用新课教学:在第六课中我们学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不竭力量之源。

而中华文化的力量又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那么,我们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有何重要作用?在新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七课的学习。

今天先来学习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堂探究P71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探究提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课堂设问二: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精神?请你举实例说明?探究提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勇敢、坚强等精神。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进城打工青年魏青刚三次跳进大海救人的英雄壮举。

2005年度人物感动中国人物邰丽华和舞蹈《千手观音》让我们留存在记忆中最温馨的感动。

高中政治第七课弘扬民族精神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七课弘扬民族精神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3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说学情1、从学生学习情况看:所任教的班级为高二文科重点班,学生整体学习状况为中上水平,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但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提炼概括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2、从学生知识储备和认知特点看:高二文科生已接受过一定的民族精神教育,已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的积累,而且高二文理分科之后,学生对政治学科重视程度增加,学习更加主动,主体意识更强,为本框题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

3、从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来看: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冲击着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因此,提升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任重而道远。

二、说教学内容1、本框内容是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二框,主要讲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性以及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重要性和要求,这是前一框题内容《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其落脚点。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重要性、要求。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快乐参与中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能力、提炼有效信息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爱国也爱家乡,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4、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引导学生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建设者和弘扬者。

三、说教法教法:主要运用情景展示、直观演示、师生互动等方式四、说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环节一:导入新课环节二:讲授新课第一步:承接有关的精神的内容,探究民族精神的时代特性。

第二步:情景展示系列图片1、这些图片所反映的精神有何共同的内涵?2、继承和弘扬上述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转入对新时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意义的思考。

第三步:播放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引导学生思索: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你有关吗?2、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你准备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学生讨论、交流,分享体验,引导学生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冯入月一、教材分析1、本课时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课时的内容。

2、本课主要讲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和分析说明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2、能力目标:结合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高辨证思维能力。

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2、难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四、学情分析同学们面对各种文化侵润,很难把握住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因此,加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提升青少年的思想素质,都需要从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华,这样对于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故本课的教学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影音资料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通过一些具体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结合课本,得出结论。

4、自主学习法:设立一些小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回答,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计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2分钟)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冯入月。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了。

上一节课呢,我们通过“一只手”来学习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伸出右手)。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 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3 文化生活(2017年修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一、说教材1、课程地位本课在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民族精神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所以,此课内容在文化生活教材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2、课程内容(1)、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

3、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对兴国革命历史史料分析来阐述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②通过近几年兴国县发展的历程来阐述弘扬和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③通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探究如何弘扬的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能力,对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增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引用(视频资料、史料图片),阐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通过我校组织“小红帽”义务帮扶活动,来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学生参与活动探究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增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增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感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难点、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二、学情分析1、学生政治基础较好。

我所要教学的对象是高二(1)班,是文科重点班,第一次月考成绩(试题难度在0.55)全班学生的平均分73分,80分以上的10人。

2、班级尖子生政治不尖,总分前十名中,三人政治成绩偏差。

3、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习方法不科学。

学生做材料题的得分率偏低,主观题得分情况较差。

因此,我本节课教学方面的主要任务定为:(1)掌握基本知识。

(2)指导正确方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课 中华民族精神课件(2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课 中华民族精神课件(20张PPT)

五、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作用
3.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5.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 设者。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 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 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 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一、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
伟大奋斗精神 伟大创造精神
爱国主义
伟大梦想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
二、核心
爱国主义
• 作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
井冈山精神
主要内涵是:坚定 的革命信念,自力 更生,英勇奋战, 百折不挠,艰苦奋 斗。其中坚定的革 命信念是这一精神 的主题,体现了井 冈山精神的最显著 特征。
长征精神:
主要内涵是:救 亡图存的爱国精 神、不畏艰险的 奋斗精神、和衷 共济的团结精神、 勇于牺牲的奉献 精神。
红难的 革命乐观主义;勇 于战斗,无坚不摧 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 主的创新胆略;善 于团结,顾全大局 的集体主义。
四、阅读课本,试着总结 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弘扬中 华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意义)
1、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中华民族之魂
重要性
凝聚作用
精神纽带
支撑作用 激励作用 指引作用
精神支柱 精神动力 精神火炬
2、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1)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2)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3)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4)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 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强基固本。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共41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7.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共41张PPT)

四.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综合探究)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 作用 。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 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 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 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熏陶。”
美国著名电影导演达利尔·柴纳尔更明确地指出,好莱坞
电影是“铁盒里的大使”,“这些圆盒子里装有卷得很紧的
一卷卷印着美国电影制片者思想、想象和创作才能的走遍世
界的影片。我相③信.弘,美扬国和影培片育是中对华共民产主族义精最神有,效是的坚摧毁持力社会
量。
主义道路的需要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不断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
求观点一:经济建设是所
有工作的中心,弘扬民 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
观点二:弘扬民族精神有 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 力的提高。弘扬民族精神 是十分必要的。
你赞成那种观点?请阐述你的观点
(1)经济建设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经济 建设展开,这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大庆精神:
主要内涵是:为国争 光、为民族争气的爱 国主义精神,独立自 主、自力更生的艰苦 创业的精神,讲求科 学的求实精神。胸怀 全局、为国分忧的奉 献精神。
一、薪火相传 越燃越旺
抗洪精神:
主要内容是: “万众一心、众 志成城,不怕困 难、顽强拼搏, 坚韧不拔、敢于 胜利”。
一、薪火相传 越燃越旺
5.民族精神产生于社会实践,弘扬培育民族精 神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奋斗精神:
【表现】
①革故鼎新,自强不息
②建设大好河山、开拓辽阔边 疆、开垦广袤良田、治理大江 大河、战胜自然灾害、建设城 镇乡村、发展生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现实意义】凝聚才智、浸透 汗水、蕴含牺牲
10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团结精神:
【表现】
①团结一心,同舟共济
②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守 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打败 侵略者,捍卫民族自由独立
【现实意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 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 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
我们的的含义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及作用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四、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 五、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六、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七、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国努力培育的民族精神
美国:富有开拓精神,崇尚白手起家,追 求成功,注重个人奋斗,强调从小自立。 韩国:信奉儒家思想、团结、奋争、民族 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烈的国货观念。 日本:强烈的忧患意识,善于借鉴与创造, 忠孝至上的爱国情结。《菊与刀》
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历史时 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内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古代
近代
现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社会事件:
2012年9月11日,日本签订“购岛”合同,中国民 众进行大规模反日游行,全球华人也举行规模浩大 的反日示威游行,反对日本“购岛”。中日关系陷 入紧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爱国主义为核心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 贵的,惟有他发扬起 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请概括出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 作用(72+76页)
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作用:
(“三精神”“一魂”“一火炬”)
(1)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 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 强大的精神动力。
(2)是中华民族之魂。
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根植于中华民 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作用: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 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历史时 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内涵
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精神的重要
雷锋精神、两弹一 内容,是对
星精神、大庆精神、中华民族精
抗洪精神和载人航 神的继承和
天精神等
发展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时期
特点
突出表现
共同内涵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 革命、建
设时期
民族性 时代性 先进性
继续弘扬、 增添新的时 代内容、提 升到了一个 新水平
红船精神、井冈 山精神、长征精 神、延安精神、 红岩精神、西柏 坡精神
都体现了以 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中华 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
德国:理性主义,思辨精神,严谨而秩序。
新加坡:不分种族、宗教,团结一致。
一、民族精神的含义(72页)
民族精神的含义: 是一个民族长期共同生
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优秀文化的结晶。
4
二、中华民族精神如何形成(72页)
中华文化
救亡图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 救亡图存、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事业之中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1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梦想精神:
【表现】
①心怀梦想,不懈追求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光 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 之林的能力
作用: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 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历史时 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内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现实意义】中国人民比历史上 任何时期都接近,更有信心和能 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1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爱国主义为核心
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根植于中华民 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四、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 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3)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 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 永远的精神火炬(p76)。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文化
结晶
中华民族 体现 精神
爱国主义(核心) 创造精神 奋斗精神 团结精神 梦想精神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创造精神: 【表现】 ①辛勤劳作,发明创造 ②思想巨匠、科技成果、文艺 作品、伟大史诗、伟大工程 【现实意义】中国人民的创造 精神前所未有的迸发出来,推 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 踏步走向世界前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