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培实验
组培实验

实验二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一、实验目的与意义学习培养基配制与灭菌的操作方法。
对植物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时,要依靠培养基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
不同材料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同,适当的设计和选用培养基,对植物组织培养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
另外,对组织培养物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等状态的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等都是通过调节培养基成分来实现的。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无机营养物质、碳源、有机物质、植物生长物质等。
二、实验器材天平、烧杯(1000ml)、医用瓷缸(1000 ml)、三角瓶、量筒(100ml)、移液管、玻璃棒、pH试纸、吸耳球、线绳、封口膜、石棉网。
三、实验药品蔗糖、琼脂、1mol/L NaOH、HCl、各种培养基母液。
四、实验步骤(一)培养基配制(以1L MS培养基为例)1、计量根据配制培养基的量和母液的浓度计算需要吸取母液的量,计算公式:吸取量 ml=培养基中物质的含量(mg/L)×1000ml/母液浓度(mg/L)。
2、移液取医用瓷缸一只,按照计算吸取母液的量依次吸取各母液置于医用瓷量杯中备用。
注意:①在使用提前配制的母液时,应在量取各种母液之前,轻轻摇动盛放母液的瓶子,如果发现瓶中有沉淀、悬浮物或被微生物污染,应立即淘汰这种母液,重新进行配制。
②用量筒或移液管量取培养基母液之前,必须用所量取的母液将量筒或移液管润洗2次。
③量取母液时,最好将各种母液按将要量取的顺序写在纸上,量取1种,划掉1种,以免出错;④移液管不能混用。
3、称取称取8g琼脂,30g蔗糖备用4、融化用搪瓷量杯量取600~700ml的蒸馏水放在电炉上,加入琼脂,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液体呈半透明状将其取下,加入蔗糖。
注意:在加热琼脂、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操作者千万不能离开,否则沸腾的琼脂外溢,就需要重新称量、制备。
此外,如果没有搪瓷量杯,可用大烧杯代替。
但要注意大烧杯底的外表面不能沾水,否则加热时烧杯容易炸裂,使溶液外溢,造成烫伤。
组织培养学实验

• (3)灭菌室 • 用于培养基、器皿、工具和其他物品的消毒灭菌。 • 要求安全、通风、明亮;墙壁和地面防潮、耐高温;配
备水源、水槽(池)、电源或煤气加热装置和供排水设 施;保证上下水道畅通,通风措施良好。生产规模较小 时,可与洗涤室、配制室合并在一起,但灭菌锅的摆放 位置要远离天平和冰箱,而且必须设置换气窗或换气扇, 以利通风换气。 • 仪器与用具配置:高压灭菌锅、干热消毒柜或烘箱、细 菌过滤装置、工作台、培养基存放架或橱柜、周转筐、 换气扇、医用小推车等。
• 一个标准的组织培养实验室应当包括:准备室、 接种室、培养室、驯化室等,准备室又称为化学 实验室或通用实验室,可由洗涤室、培养基配制 室和灭菌室构成。在实际中可结合可行条件,合 并一部分。各分室能满足实验准备(器皿的洗涤 与存放、培养基制备和无菌操作、用具的灭菌)、 无菌操作和控制培养三项基本工作的需要。 3
• (2)剪刀类:可采用医疗五官科用的中型剪刀。主要 用于切断茎段、叶片等。也可以用弯形剪刀,由于其头 部弯曲,可以深入到瓶口中进行剪切。
20
• (3)解剖刀 • 切割较小材料和分离茎尖分生组织时,可用
解剖刀。刀片要经常调换,使之保持锋利状 态,否则切割时会造成挤压,引起周围细胞 组织大量死亡,影响培养效果。 • (4)接种针 • 用来转移细胞和愈伤组织。
8
• 仪器与用具配置:超净工作台、空调机、解剖镜、接种 器具消毒器(或高温焚化炉)、紫外光灯、酒精灯、广口 瓶、三角瓶、搪瓷盘、接种工具、手持喷雾器、工作台、 搁架、接种用的小平车、不锈钢长方形饭盒(盛放70~ 75%酒精,用于浸泡接种工具)或医院用消毒盒等。配 置污物桶,以便存放接种过程中的丢弃物,须每天清洗 更换。
• 1、准备室 • 由洗涤室、培养基配制室和灭菌室构成。 • (1)洗涤室(cleaning room) • 用于玻璃器皿和实验用具的洗涤、干燥和贮存;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植物组培技术是指利用植物体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能力,通过体外培养的方法,使其成为整株植物的过程。
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遗传工程、植物繁殖等领域。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植物组培技术对不同植物品种的影响,探究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用了四种不同的植物品种,分别为玉米、小麦、水稻和大豆。
实验所需的试剂包括MS培养基、植物生长素、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
实验步骤:1.植物材料的准备将四种植物的种子经过消毒处理后,将其在无菌条件下播种在MS 培养基上。
2.植物细胞的分离将培养基上生长的植物幼苗取出,进行细胞分离。
将其放入含有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震荡培养。
3.植物组织的培养将分离出来的细胞放入含有植物生长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
待组织生长出来后,再将其移植到含有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
4.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将培养好的植物幼苗移植到含有适量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生长。
当植物幼苗长大后,可以进行繁殖试验,检测组培植物在遗传性状上的变化。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植物品种对组培技术的适应性不同。
在四种植物品种中,水稻和大豆的组培效果最好,生长速度较快,成活率较高;而小麦的组培效果较差,生长速度较慢,成活率较低。
在遗传性状上,我们也发现组培植物与自然生长的植物有一定的差异,但并不影响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结论:植物组培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植物育种方法。
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植物品种对组培技术的适应性不同,需要根据具体品种加以调整。
虽然组培植物与自然生长的植物在遗传性状上存在差异,但并不影响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植物组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会对植物育种和植物繁殖领域带来更多的变革。
组培实验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植物组织培养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组织(如茎尖、叶片、愈伤组织等)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诱导分化,从而实现植物繁殖、遗传改良和资源保护等目的。
四、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柳树茎尖、紫玉兰叶片。
2. 培养基:MS培养基、1/2MS培养基、1/4MS培养基。
3. 试剂:琼脂、蔗糖、葡萄糖、活性炭、硝酸铵、硝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硼酸、氯化钙、氯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氯化钠、硫酸铁、硫酸锌、硫酸铜、抗坏血酸、维生素B6、吲哚丁酸、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
4. 实验器具: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灭菌器、培养皿、移液器、剪刀、镊子、酒精灯、酒精棉、无菌水等。
五、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将柳树茎尖和紫玉兰叶片洗净,用75%酒精消毒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2. 培养基配制:按照实验要求,将不同浓度的MS培养基、1/2MS培养基和1/4MS培养基分别配制。
3. 接种:将消毒后的柳树茎尖和紫玉兰叶片接种到培养基上,每个培养基接种3个材料。
4. 培养条件: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25℃,光照强度为2000勒克斯,光照时间为12小时/天。
5. 观察记录:每隔7天观察一次培养材料的生长状况,记录其生长速度、颜色、形态等变化。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柳树茎尖培养:在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上,柳树茎尖生长速度较快,颜色为绿色,叶片形状正常;在1/4MS培养基上,柳树茎尖生长速度较慢,颜色为淡绿色,叶片形状较小。
2. 紫玉兰叶片培养:在MS培养基和1/2MS培养基上,紫玉兰叶片生长速度较快,颜色为绿色,叶片形状正常;在1/4MS培养基上,紫玉兰叶片生长速度较慢,颜色为淡绿色,叶片形状较小。
组培实验

【实验材料及仪器】
实验材料:野生虎杖植株的幼芽、叶片、茎段 实验器材: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电子天 平,酒精灯, 三角瓶,镊子,剪刀, 烧杯 实验药品:MS培养基,蔗糖,琼脂,0.1%升 汞,NAA,6-BA,NaOH,HCl, CPPU,TDZ
【实验步骤】
1.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按照表1配制MS培养基母液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
【实验目的】
熟悉植物组织培养流程
了解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植物的任何器官、 组织或
细胞,在人工预知的控制条件下,放在含有营养
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组成的培养基中,使
其生长、分化并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其理论依
据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思考题
1.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 培养基的成分主要有哪几类?
mg/L(100×) 2230 860 620 83 25 2.5 2.5
mg/L 22.3 8.6 6.2 0.83 0.25 0.025 0.025
铁盐 Na2EDTA FeSO4· 2O 7H 有机物质 甘氨酸 硫胺素 烟酸 盐酸吡哆醇 肌醇
mg/L(100×) 3725 2785 mg/L(100×) 200 40 50 50 10000
表1. MS基本培养基的配制
成分 大量元素 NH4NO3 KNO3 CaCl2· 2O H KH2PO4 MgSO4· 2O 7H 母液 mg/L(100×) 165000 190000 44000 17000 37000 MS培养基 mg/L 1650 1900 440 170 370
微量元素 MnSO4· 2O 4H ZnSO4· 2O 4H H3BO3 KI Na2MoO4· 2O 2H CuSO4· 2O 5H CoCl2· 2O 6H
组培实验方案

八、实验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组培实验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措施,以提高实验成果的稳定性和转化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合理调整培养基配方和植物激素浓度,注重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为生物科技领域的研究与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
组培实验方案
2.确保实验过程中生物安全,防止生物污染。
3.提高实验成果的稳定性和转化率。
三、实验内容
1.培养基的配制与消毒
2.外植体采集与处理
3.接种与培养
4.转瓶与继代培养
5.成苗与移栽
6.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四、实验材料与设备
1.材料:外植体、培养基、植物激素、消毒剂等。
2.设备:无菌操作台、高压蒸汽灭菌锅、接种针、镊子、剪刀、培养瓶、酒精灯、温度控制器、光照培养箱等。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实验材料
-外植体: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物组织。
-培养基:根据实验需求,配制不同成分的培养基。
-消毒剂:75%乙醇、0.1%氯化汞溶液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等。
2.实验设备
-无菌操作台
-高压蒸汽灭菌锅
-接种工具:无菌针、镊子、剪刀等。
-培养容器:培养瓶、封口膜等。
-使用消毒剂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
3.接种与培养
-在无菌操作台上,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到预先准备好的培养基上。
-接种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污染。
-将接种后的培养瓶放入光照培养箱,设置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
4.转瓶与继代培养
-当外植体生长至一定阶段,进行转瓶操作,更换新鲜培养基。
-转瓶过程中,注意观察外植体生长状况,调整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
实验报告组培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其在植物繁殖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离体培养技术,将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具有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在适宜的培养基和条件下,植物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器官,进而形成完整的植株。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拟南芥种子、MS培养基、琼脂糖、无菌水、消毒液等。
2. 实验仪器:超净工作台、显微镜、恒温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器、移液器、剪刀、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种子消毒:将拟南芥种子用70%的酒精消毒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
2. 种子萌发:将消毒后的种子接种于含有1/2MS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 营养组织分离:待种子萌发后,选择生长良好的幼苗,用无菌剪刀将幼苗的茎尖和叶片剪下。
4. 培养基制备:将MS培养基加入琼脂糖,溶解后高压蒸汽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
5. 培养基接种:将分离得到的营养组织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6.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培养皿中植物组织的生长状况,记录生长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子萌发:经过消毒和萌发处理后,拟南芥种子成功萌发,长出幼苗。
2. 营养组织分离:成功分离出拟南芥的茎尖和叶片。
3. 培养基接种:接种后的植物组织在适宜的培养基和条件下生长良好。
4. 生长情况:接种后的植物组织逐渐分化出根、茎、叶等器官,形成完整植株。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拟南芥的组织培养,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植物,提高植物繁殖效率。
3. 本实验为植物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推动植物育种和繁殖技术的发展。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种子消毒和培养基制备是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无菌操作。
2. 在培养过程中,注意观察植物组织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

植物组培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植物组培技术培育出按需选择的完整植株,并探究植物组培技术的应用。
二、实验材料试验材料:百香果种子、消毒酒精、无菌培养基、干燥器、灭菌器、显微镜、组织培养器具。
三、实验方法1.种子外壳处理将百香果种子先用消毒酒精处理5min,再用盐酸(1~2mL/L)处理1min,最后用净水清洗3~5次,使种子壳子软化。
2.种子表面消毒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入75%乙醇,浸泡2mins,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消毒处理。
然后在滤纸上用双倍浓度的漂白粉水溶液进行消毒2~4min,之后用无菌水洗3次,每次20~30s。
3.种子萌发将消毒处理好的种子放入含有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中进行培育。
培养条件为25℃,光照强度为1500lx,每天进行16小时的光照和8小时的黑暗,培养30天之后,进行观察和筛选。
4.植株分化将萌发出来的幼苗转移到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培养素的组织培养基上。
在培养的过程中,由于组织培养的原理是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培养素激活其分裂能力,以实现大规模繁殖,因此在培养时一定要注意调节生长调节剂和培养素的浓度。
5.植株转化和生长将组织培养出来的未成熟小植株转移到含有特定基因和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上进行转化培育,并在之后进行细胞壁硬化,以使小植株具备专门应用的性状。
之后,将已转化和生长成熟的植株经过移栽成功地种植到土壤中。
四、实验结果分析1.种子处理是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处理好了种子,百香果的发芽率可达65%~80%。
可见,用酒精消毒、盐酸处理和漂白粉消毒的方法可有效控制种子的杀菌,同时软化外壳,达到提高发芽率的预期目的。
2.多种因素会影响百香果的组培成功率影响百香果组培成活率的因素很多,包括培养条件、培养液质量、培养基配方、营养成分等。
调整不同参数来探究其合理性,比如控制不同光照强度,不同的基质等。
3.尝试不同的分化方法以提高分化率在组织培养出来的小植株进行分化时,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来提高分化度,如预处理再接种、生长调节剂和营养因子酵素等,以及锌、铜等金属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室器具洗涤工艺流程:浸、刷、冲、涮、干、存。
洗净判定标准:透明锃亮,内外壁水膜均一,无成股的水流或不挂水珠。
二、无菌室及培养室的日常维护方法:1 启用时清扫擦拭灰尘;2 定期、不定期给予紫外线照射,用来苏尔、福尔马林、双氧水、漂白粉等消毒房间。
三、外植体消毒的一般程序(菊花为例):选取幼苗——切下合适外植体——流水冲洗10-30min——75%酒精泡30s(倒入废液桶)——0.1%升汞泡10min(倒入升汞回收瓶)——无菌水洗三至五遍。
四、与固体培养基凝固有关因素:1 琼脂浓度过高或用量不足;2 灭菌时间过长或灭菌时未排气;3 灭菌温度过高;4 ph值过酸或过碱;5、操作失误。
五、无菌操作技术要点:1 组培室消毒处理;2 超净工作台开紫外线照射10-20min送风;3 严格消毒外植体;4 已消毒的外植体接触的所有工具、器皿,包括空气均须是无菌的。
六、高压灭菌锅的使用方法:1 开盖:向左旋转移动手轮数圈,直至移动到顶,使锅盖充分提起,拉起左力柱上的保险栓,侧向推开横梁; 2 通电:插好插头,将控制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按至on处;3 加水:加入约8L淹没发热管;4 堆放:各包之间应留有一定的间隙,勿将灭菌包堵住安全阀气孔;5 密闭:使锅盖与锅体充分密合,绿灯亮时,表示容器密闭到位;
6 灭菌:控制面板上的加热灯亮,待指针指向0.05mp时打开排气阀让少量蒸汽排除,待排尽后关闭排气阀,可以达到灭菌温度均衡的目的;
7 排气:灭菌完成,关闭电源开关,拔掉插头,待压力表指示为零后,开启安全阀,放尽气体;
8 起盖。
七、污染率=100%污染数/总接种数成活率=100%成活的/未污染的
八、继代培养的目的: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营养物枯竭,水分散失,并已经积累了一些代谢产物,此时需要将这些组织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为植株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九、菊花快繁生根培养,选择1/2MS作为培养基的原因:选择1/2MS作为培养基,即降低了无机盐的含量,降低了渗透压,有利于芽系从培养基中吸水,促进根的生长。
十、大蒜脱毒的方法及原理:方法:选择品种和母株——获取茎段——芽段消毒——剥离茎尖接种—分化成苗——保存无毒试管苗——扩展或试管诱导——原种——生长种。
原理:由于病毒在植株体内分布不均匀,存在于根尖,茎尖部分病毒含量低,或无病毒,以茎尖作为外植体,能获得脱毒植株,供繁种、生产使用。
十一、配方1/2MS+BA2.0+NAA0.05+蔗糖3%+琼脂0.7%+PH5.4的含义:1/2MS:降低了无机盐的含量,降低了渗透压,有利于芽系从培养基中吸水,促进根的生长;BA2.0+NAA0.05:即BA=2.0mg/L,NAA=0.05mg/L,Ni=BA/NAA=40,根据植物生长激素CTK/AUK生长调控理论,Ni值越大,越有利于跟的生长。
配置方法:1、洁净的白色搪瓷杯,取蒸馏水700ml,待冒白气加入7g琼脂搅拌至溶化后,加30克蔗糖溶解;2、移取母液(1/2MS):用移液管分别量取MSI 25ml、MSII 5ml、MSIII 5ml、MSV 5ml、MSIV 5ml,取1mlNAA 加入其中;3、将上述溶液定容至1000ml调节ph至5.8; 4、趁热分装,包扎封口;5、高压灭菌锅灭菌15-20min,降温冷却,备用。
十二、快繁的技术路线:取植物外植体——(j1)-诱导丛生芽——(j2)-丛生芽增值——(j3)生根——再生根
十三、大蒜脱毒的工艺流程:选择品种和母株——获取茎段——芽段消毒——剥离茎尖接种—分化成苗——保存无毒试管苗——扩展或试管诱导——原种——生长种。
十四、大蒜脱毒效果检测方法:
十五、简述配500mlMS+BA0.5+NAA0.2+蔗糖3%+琼脂0.7%+PH5.6的过程:1、洁净的白色搪瓷杯,取蒸馏水300ml,待冒白气加入3.5g琼脂搅拌至溶化后,加15克蔗糖溶解;2、移取母液(1/2MS):用移液管分别量取MSI 25ml、MSII 5ml、MSIII 5ml、MSV 5ml、MSIV 5ml,
取2.5mlBA,1mlNAA 加入其中;将上述溶液定容至500ml调节ph至5.6;4、趁热分装,包扎封口;5、高压灭菌锅灭菌15-20min,降温冷却,备用。
十六、组培中外植体污染原因及预防措施:原因:1、培养基灭菌不彻底;2、外植体、工具器皿、空气中本身带毒;3、操作不规范。
预防:1、保持已消毒的外植体接触的所有工具、器皿。
包括空气均是无菌;2、操作规范、认真对待;3、外植体取材要正确小心,消毒时应该彻底。
十七、菊花快繁实验中,请写出所用到的三种培养基,并用器官分化理论简单作出分析
十八、某组培公司计划扩繁非洲菊,拟用配方为:MS+BA2.0+NAA0.1,年计划生产试管苗12万只,请计算出拟购BA的用量(单位:g)。
(注:每升培养基可以分装60只试管):解:BA2.0即每升要使用2mg;而每升可以分装60支试管故需要120000/60=2000升;因此至少需要拟购2000*2.0/1000g=4g的BA。
十九、某公司经初步实验表明:玫瑰每四周扩繁一次,增殖倍数为4。
现有玫瑰试管苗200只,试计算该公司年产玫瑰苗的数量
产玫瑰苗134.2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