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垫在 患 者手 臂下 。④ 穿 刺 点 的消 毒 : 照 无菌 原 则消 毒 穿刺 按
点 , 围 为 1 mx 0 e 先 酒 精 后 洗 必 泰 待 干 , 换 手 套 , 范 0 c l m, 更
铺 治 疗 巾 。 预 冲导 管 : 肝 素盐水 冲洗 导管 , 滑 亲水性 导 ⑤ 用 润
20 0 9年 5月 第 6卷 第 1 3期

医护 论 坛 ・
PCC在 肿 瘤 化 疗 患 者 中的应 用 I
常素艳 , 丽 霞 , 马 徐 莉
( 宁省 铁法 煤业 集 团 总 医院 职康 科 , 宁调 兵 山 1 2 0 ) 辽 辽 1 7 0
【 要】目的 : 摘 帮助 肿 瘤 患者 在 化疗 期 间减 少 反 复 穿刺 的 痛苦 , 免 化疗 药 物 对外 周 静 脉 的 坏 和 刺 激 , 证 化 疗 过 避 保
外 科 手 术史 的患 者 ; 患 有 严 重 出血 性 疾病 的患 者 ; 血 管 ⑤ ⑥
顺 应性 差 的患 者 。 1| _3术前准 备 向患者介 绍 PC 2 I C相 关知识 : 充分 向患 者家 属 交 待 术 中 、 后 可 能 出现 的风 险 , 术 签署 P C I C知 情 同意 书 ; 开 胸 部正 位 片 申请 单 ; 备齐 用 物 。

部 组织 的 刺激 , 证 化疗 过 程顺 利 地完 成 。PC 保 I C术是 近 年来 护 理技 术 领域 的一 项 新技 术 , 即从 外 周静 脉 ( 贵要 静 脉 、 正 肘 中静脉 、 头静 脉 ) 刺插 入 导 管 , 其 尖 端定 位 于上 腔 静 脉 的 穿 将
方 法 l。 2 1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刺 包一 套 f 管 型号 为 4 r 5 r型 , 导 F~ F 根据 患者 的具 体 情 况 , 选

PICC插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PICC插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PC IC插 管在 肿 瘤化 疗 患 者 中的应 用
张 晶 , 改华 , 张 刘 营
( 济南军 区第四五 六 医院 山东 济 南 2 0 3 ) 5 0 1
摘 要 对2 8例长期输 注化 疗药物患者经肘窝外周静脉行 PC IC插管, 观察置管后 的临床效果。结果一 次插 管成
功率 10 导管留置时间为 2 5 , 0 %, 2—18 d 平均 9 , 8 d 无导管堵塞、 感染等并发症发 生。表明该方法具有安全 、 简便 、 操作
7, 8 平均 5 . 7 6岁。其 中肺癌 1 , 1例 胃癌 9例 , 乳腺癌 6例 ,
鼻咽癌 1 , 例 白血病 1 。穿刺血管为 贵要 静脉 、 正 中静脉 例 肘 及头静 脉, 首选贵要静脉 , 中右侧 2 其 2例 , 左侧 6例。置人导
管的长度为 4 m, 5 c 置管时间为 2 1 8d 平均 9 。 2— 5 , 8 d
齐鲁护理 杂志 2 1 00年第 1 6卷第 7期
品牌和赢得市场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 文 献 :
[ ] 王锡英 , 3 兰美莲 , 凌春梅. 电话 回访健康教育在慢性 支气 管炎 出院 患者 中的应 用 [ ] 临床 肺 科 杂 志 ,08 1 J. 2 0 ,3
( )2 0 2 : . 4
正 中静脉 , 也可选头静 脉 ; 做好患 者 的心 理护理 , 除紧张 ⑤ 消 情绪 , 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 和支持 , 做好术 中配合。 3 2 插管后护理 . ①插管后可通过 X线检查 , 确定导管在静
1 1 临床资料 .

本组 2 8例患者 中 , 1 , 9例 ; 男 9例 女 年龄 2 2
成功率高、 维护 简单 、 留管时间长 、 并发症低等特点。 关键词 PC I C插 管; 化疗; 护理

肿瘤病人使用PICC管临床应用体会

肿瘤病人使用PICC管临床应用体会

肿瘤病人使用PICC管临床应用体会李健鸿;关小玲;罗飞燕【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06(14)1【摘要】目的观察PICC导管建立的正确方法,总结放置PICC导管后并发症防治及处理的经验体会.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兰色PICC导管,管长60cm,管腔容积1ml.常规采用贵要静脉导入.结果本组68例穿刺成功率为97.06%,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疼痛、出血、管腔堵塞、误入"歧途":进入颈外静脉,经正确操作和处理后均可得到很好的解决.结论该技术在肿瘤患者应用中具有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病人痛苦小等优点.PICC置管可以减少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及对周围组织的刺激,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周围组织的坏死,为化疗病人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要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保证导管通畅,置管后加强护理和出院指导.【总页数】2页(P127-128)【作者】李健鸿;关小玲;罗飞燕【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粤北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广东,韶关,512026;广东省韶关粤北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广东,韶关,512026;广东省韶关粤北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广东,韶关,512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相关文献】1.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化疗病人PICC管理中的应用 [J], 王兴莉;陶静楠;关琼瑶;蒋妮;王晓楠;吴江;杨寿涛2.微信在携带PICC管出院肿瘤病人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J], 范祖燕;林金香;吴丹纯3.肿瘤病人留置PICC管使用不同接头的对比研究 [J], 袁海姬4.微信在携带PICC管出院肿瘤病人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J], 范祖燕;林金香;吴丹纯;5.微信用于携带PICC管出院肿瘤病人延续性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J], 薛登梅;吴瑛;冯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ICC置管术在肿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探讨

PICC置管术在肿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探讨
2 0
《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S e eia n s h e iie 0 1 ekM dclAdAkTeM dcn 2 1 年第 9 卷
第6 期
PC IC置管术在肿瘤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方法探讨
黎群足 莫桂英
( 广东省江 门市新会中医院内二科 广东 江门 59 0 ) 2 10
【 摘要 】 目的: 探讨 PC IC置管术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方法:按临床要求和护理程序对 5 例肿瘤患者行 8 PC IC置管术操作。结果 : 6 5 例穿刺成功,其 中5 例一次穿刺成功 ( 4 成功率 9. %) 2 3 0 , 例穿刺失败。在穿刺成功的患者 中 1 发生 5 例并发症。结论 :P C置管术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性强, I C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但在此置管术的应用 中要加强各方面、
L Q nZ MOG iy g I u ・U ・ u・ i ・n
【 bt c 】 O jc v: oepoe e p la o n us gme o f ICpae n aatcnq enteun u e sy A s at bet eT xlr t pi t nadnri t d C l met n leh i lor hmir r i a ci h n h oP c c u ih t c t
nri rga R sl: e u c rs ee u csu r 6css u o tns n c ucue ucs hv e ( ces a us gporm. eut T nt e w r ces l e m u p i tad ne ntr sces ae 4c sS cs r e n sh p u s f f 5 a t r ae o p o 5 a s u t

PICC规范化管理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PICC规范化管理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会诊 , 由资 深 置 管 护 士 协 助 共 同 解决 问题 ; 需 穿 刺患 者结 合 对 其 心 理特 征进 行 心 理 护 理 , 范 穿刺 前 评 估 内容 , 规 制定 健 康 宣
教资料( 含 PC 包 IC适 应 症 、 发症 的 预 防 、 人 的 自我 护 理 、 并 病 带 管 出 院 的 注 意 事 项 等 内容 ) 由 P C , I C专 职 护 士 进 行 宣 教 ; 出 现 PC I C并 发 症 患 者 , P C 小 组 人 员 协 同 处 理 ; 范 穿 由 IC 规 刺 维 护 的 记 录及 并 发 症 的登 记 。对 照 组 按 目前 PC I C常 规 护 理 方 法 给 予 护 理 : 职 护 士 穿 刺 后 , 区 护 士 进 行 维 护 与 宣 专 病
得 到越 来 越广 泛 的应 用 , 为 肿 瘤 患 者 化 疗 的 理 想 用 药 途 径 。 成
优 点 , 免 了反 复 静 脉 穿 刺 给 患 者 造 成 的 痛 苦 , 临 床 上 已经 。 口 的观 察 、 药 、 料 的 选 择 、 部 的 固定 方 法 、 管 封 管 技 避 在 换 敷 局 冲
11 一 般 资 料 我 院 2 0 . 0 8年 1月 ~ 2 1 0 0年 1 行 PC O月 IC 置 管 的肿 瘤 住 院患 者 3 4例 , 2 6例 , 18例 , 龄 1 ~ 7 男 4 女 2 年 3
8 岁 。将 所 有 入 选 患 者 分 为 两 组 , 究 组 为 我 科 肿 瘤 患 者 3 研
但 在 PC I C使 用 过 程 中存 在 静 脉 炎 、 管 相 关 性 血 流 感 染 、 导 导 管阻塞等风险 , 处理不 当 , 增 加患者 的痛苦及 经济 负担 , 若 会 因而 , 何 防 范 和 降 低 PC 如 I C置 管 风 险 、 障 PC 保 I C置 管 安 全 ,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应用及护理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应用及护理
l 8 4
北方药P I C C置管 的应 用及 护理
文 U 汝 梅 毕 珍 宁 ( 1 . 山东省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肿瘤科 青岛 2 6 6 1 0 0 ; 2 . 山东省青岛 市第八人民医院 肿瘤科 青岛 2 6 6 1 0 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 穿刺置入 中心静 脉导管( P I C C) 行化疗的相关并发症的原 因分析与护理方 法。方法: 对5 2 例经 P I C C行肿瘤化疗的患者 出现的并发症 的原 因进行分析 , 并给予有效 的护理干预。结果 : 本 组 出现机械性静脉 炎 5例 , 继发 感染各 2例 , 给 予针对性预防、 护理后并发症得到 了有效控制。 结论 : P I C C为肿瘤化疗患者开辟 了一条 方便安全有效的通路 , 提 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 P I C C 肿瘤化疗 并发 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7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0 7 — 0 1 8 4 — 0 2 P I C C( P e r i p h e r a l I n s e r t e d C e n t r a l V e n o u s C a t h e t e r ) 是一 种 3 . 2 . 2血栓形成 : P I C C术后血栓形成 的发生率为 2 . 4 7 %t 5 1 , 主要 经外周静脉 ( 通常是手臂 的静脉 ) 插入并开 口于 中心 静脉 的导 原 因是导 管长 , 并且长期漂浮在静 脉血 管中 , 从 而使血液形成 管。 对肿瘤化疗 患者进行 P I C C置管可 以有效地避免化疗药物 涡流 , 继而产生微血栓 。其他 如导管末端位置不理想 , 导管 固 与手臂静脉 的直接接触 , 并且 中心静脉 的血 流速度快 , 可 以使 定不佳 , 老年患者 , 血流速度慢等 因素也可导致 血栓形成 。选 化疗药物迅速稀释 ,避 免了药物 对外 周静脉 的破坏 和局部组 择合 适规格 的导管 , 轻柔地 穿刺及送 管 , 避免损伤 血管 内膜 。 织 的刺激 。因此 , 能够有效保护 上肢 静脉 , 减少静 脉炎及药物 妥善 固定 并确保导管末端在合适位置 ,准 确评 估血栓形成 的 外渗 的发生 , 减轻 了患者重复静 脉穿刺 的痛苦与疼痛 , 保证 了 高危 因素 , 均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 。患者血栓形成可无 任何 症 化疗 的顺利进行 。 我科 2 0 0 9年 7月一 2 0 1 2年 3月对 5 2例化疗 状 、 体征, 也可表现 为同侧手 、 臂、 颈 的疼痛和肿 胀感 , 抽 回血 患者采用 P I C C置管 , 取得 了 良好 的效果 , 现介绍如下 。 有 阻塞感等 。 怀疑有血栓形成的患者应及 时行血管 B超排查 , 1材料与方法 一旦有血栓形成应及时用尿激酶或链 激酶进行溶栓治疗 。 1 . 1一般资 料 : 肿瘤 化疗 患者 5 2例 , 男2 8例 , 女2 4例 ; 年龄 3 . 2 . 3感染 : P I C C术后 继发感 染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6 1 , 其发 生率 3 5 ~ 8 0岁 , 平均 5 5岁 。肺癌 1 8例 , 消化道 癌 2 0例 , 乳 腺癌 9 为3 %一 1 0 %, 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 。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 例, 其他恶性肿瘤 5 例, 均有病理学诊断。 的关键 。 接 头滤器处 的操作造成 的污染是 P I C C最常见的感染 1 . 2治疗 方法 : 首先确 定静脉和插 管穿刺 点 , 用 皮尺测 量穿刺 来源。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发生存在很多内源性 因素 , 如患者 部位 至上腔静脉的长度 。然后铺治疗 巾, 局部皮肤消毒 , 扎 止 的年龄 、 营养及原发病的严重程 度等。 若患者 出现局部红肿或 血带 , 戴无菌手套 , 铺无菌洞 巾。 置管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然后 有不 明原 因的发热 和白细胞 升高 , 应高度怀 疑导管相关感染 , 拍胸部正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置管过 程中应密切观 察患 立即做细菌培养 , 拔除导管 , 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者的一般状况 , 有无头晕 、 胸 闷等不适。 3 . 2 . 4导管堵 塞 : 常见原 因除血栓形成 外 , 主要是导管 打折 、 受 2结 果 压, 未彻底 冲洗管道 , 封管 方法不 正确 , 肿瘤患 者的高凝状 态 5 2例 P I C C置管患者 穿刺失败 2例 , 机械性静 脉炎 5例 , 而引起堵管等1 7 ] , 随着导 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导管堵 塞的发生率 P I C C术后继发感 染 2例 , 无 血栓形成及导 管堵塞 、 脱 出病例 , 增加 。一旦发生导 管堵 塞应积极查找原 因及时处理 , 可用尿激 对相关并 发症 均进行 了及时有效 的处理 。 P I C C置管操作简便 、 酶溶液进行溶栓。 安全 、 成功率高 , 可 由护士独 自操作 。 5 2例患者 P I C C置管留置 3 . 2 . 5导管漂移或脱出 : 主要原 因有导管 固定不佳 、 置管侧上肢 时间为 1 2 2 1 0 d , 保证 了化疗顺利完成。 活动过度或更换敷料 时操作错误 。如果 出现导管移位 应拍 x 3护 理 线照 片 , 置管脱 出部分切勿再送入 血管 内 , 以防引起感 染 。如 3 . 1 常规护理 : P I C C穿刺时使用无菌透明贴膜覆盖 , 以便 于观察 导管移位距离大 , 则应拔 除置管 。 导管及穿刺点。 贴膜上应该记录更换敷料 的时间。 置管后 2 4小 4讨 论 时更换一次敷料 , 同时更换肝素帽 。以后每 1 周更换一次 , 若敷 肿瘤化疗 患者 因需 反复多周期化疗 ,且 多数 患者营养状 料松动 、 潮湿或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贴 , 更换时应观 察置管穿 况差 , 反复输液 , 血管条件差 , 静脉穿刺多数 比较困难。且长期 刺点有无红肿 、 静脉炎和出血。输液时要观察滴速 , 每次静脉输 输液 及输 注高浓度 、 高刺激化疗药 物引起血管损伤 、 毛细血 管 液、 给药 、 输 血或血制品 、 输注 高粘滞性 药物后必须立 即冲管。 通透性增加 ,致使药物外渗 ,造成血管及 软组织损伤甚 至坏 治疗 间歇期 每 7天冲管 1 次, 常规 7 天换一 次肝素帽 , 如有裂 死。P I C C导 管具有 良好 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 , 故不易折断 , 纹、 残 留血液等特殊情况需立即更换 。同时 , 嘱患者使患肢适 当 P I C C导管远端直达上腔静 脉 ,化疗药物通 过 P I C C导管进 入 活动 , 置管侧手臂不负重物。定期观测导管体外长度 , 若与原长 血管后迅速被稀释 , 从 而减少了药物对血管壁 的刺激 , 避免 了 度相差大于 2厘米 , 应立即拍 X线片确认导管尖端的位置。 药物的外渗 , 有效 地保 护了外周血管 , 保证 了患者化疗疗程 的 3 . 2 相关并发症的护理 顺利完成。 P I C C 操作简单方便 , 创伤小 , 成功率高 , 在体 内可 留 3 . 2 . 1 机械性 静脉 炎 : 通 常在置管后 3 ~ 5天发 生Ⅲ , 是P I C C常 置 6个月一 1 年 ,可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且具有并发症 见 的并发症 。主要原因是静脉内膜 、 静脉瓣受到穿刺鞘 和导 管 少 、 易护理 的特点。 的刺 激及 外界刺激引发变态反应翻 。导管尖不在 中心 静脉 、 穿 总之 , P I C C为肿瘤化疗患者 开辟 了一条方便 安全有 效 的 刺次数 、 剧烈运动等均可导致静 脉炎发生率 的增加 。故降低机 通路 , 有效 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 的静脉 炎与组织坏死 , 提 械性 静脉炎发生率 的关键是选择合适 的导 管和血管并提 高穿 高 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刺技 巧和确保导管尖端处于正确位置 。 研究显示 , 抬高置管侧 参考文献 肢体并热 敷上臂 ( 4次/ 日, 2 0 — 3 0分 钟/ 次) 可减 少静 脉炎 的发 【 1 】 【 6 】 黄红健 , 彭南海 , 柏屏. 经外周导入 中心静脉置 管的临床 应 生[ 3 1 。 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时 , 局部用 5 0 % 硫 酸镁溶液湿敷 , 喜 用进展[ J ] . 中国实用护理杂 志, 2 0 0 4 , 2 0 ( 1 0 ) : 7 3 — 7 5 . 疗妥外擦并配合局部温热敷或用如意 金黄 散外敷 ,都会起 到 【 2 ] 谌永毅 , 刘翔 宇, 李娟 , 等. 1 4 9 0 例肿 瘤化疗患者留置 P I C C主 很好的治疗作用嗍 。如上述治疗不能控制症状 , 应做超排查 血 要 并发症发 生的原 因分析l J 1 . 中国现代 医学杂志 , 2 0 1 2 , 3 6 ( 2 2 ) : 栓的可能。3天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则应拔除置管。 9 3 — 9 7 .

PICC在晚期肿瘤病人化疗中的应用探讨

PICC在晚期肿瘤病人化疗中的应用探讨

PICC在晚期肿瘤病人化疗中的应用探讨作者:许昌燕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PICC临床应用中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10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的外周钢针或留置针输液,观察组行PICC。

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中,52例1次穿刺成功率达到了96.30%,且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在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治疗中,PICC可有效缓解病痛,帮助治疗效果提升,同时还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使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控制到最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PICC;晚期肿瘤;护理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较之深静脉置管不仅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同时并发症也非常少,是输注刺激性药物和需要长期输注的患者的首选[1]。

晚期肿瘤患者由于长时间接受刺激性较大的化疗药物治疗,故给外周静脉带来极大的伤害,非常容易出现静脉炎、感染等并发症,使得病情治疗受限。

现将我院PICC在晚期肿瘤患者护理应用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中选取54例,将其作为观察组,行PICC 置管。

其中9例食管癌,14例肺癌,5例肠癌,12例胃癌,2例乳腺癌,8例肝癌,4例胰腺癌。

另从同期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的外周静脉输液。

两组患者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1.2.1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1.2.1.1药物选择及方法维库溴胺以及咪达唑仑等静脉麻醉药应选择分次小剂量给药,多巴胺、阿拉明等血管活性药非必须则应该通过墨菲氏管给药。

通过上述方法给药可以明显减少药物对血管的直接刺激。

1.2.1.2封管方法封管是保证留置成功的关键,如果方法得当,可以延长置管时间,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出现。

封管时应采用连续、不间断、边推注、边旋转式退出针头的方法。

如果将封管针头全部刺入留置针内,当封管液体推完退出时造成血液随拔针时的负压进入管腔内,并引起凝血堵塞。

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PICC置管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刺点 与 第 2肋 间 的 长 度 为 PICC管 导 入 血 管 的长 度 ,测 量 术 侧 料 ,包 括患者 的病 情 、身 体状 况 、血 管情 况 、穿刺 部位 皮肤 情
上 臂臂 围 。建 立 无 菌 区 ,打 开 PICC穿 刺 包 ,戴 手 套 ,应 用 无 菌 况 、文化水平 。选择无禁 忌证 的患者 留置 PICC管 ,根据 患者
针尖变直”j。清水漂洗并擦干后用棉纱 垫针身 ,使针尾 外露 , 察病情变化 ,医护间 的默契配合是 治疗成功 的重要保证。
放入有侧孔的方盒进行高压蒸 汽灭菌后备用。
参 考 文 献 :
3.4 晕针预防及处理 行银质针热炙治疗时偶有晕针现 象。 [1] 宣哲人。宣哲人软 组织 外科 学[M].上 海:文汇 出版社 ,
关 键 词 PICC插 管 ;化 疗 ;肿 瘤 ;并 发 症 ;护 理 中图分 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7256(2010)23—0066—02
2008年 lO月 ~2010年 5月 ,我们 对 168例肿 瘤患 者行 冲管 ,接正压接头 ,固定 导管 ,覆 盖透 明贴膜 。x线拍 片确定
导管全长 60 cm,胶贴采用 3M 透明贴膜 ,选用无 针正压接头 。 发 症发 生 。拔 管 后 切 口愈 合 良好 。
首 选 右 侧 贵 要 静 脉 ,其 次 为 肘 正 中 静 脉 、头 静 脉 … 。 患 者 平 3 护 理
卧 ,术 侧 手 臂外 展 与躯 干成 9O。,头 部偏 向 同 侧 贴 肩 部 ,测 量 穿 3.1 术前护理 术前通过与患者及 家属 的沟通 ,收集基础资
齐鲁护理 杂 志 2010年第 16卷第 23期
铬 合 金 熔 炼 而 成 的 ,质 地 较 柔 软 。使 用 过 的银 质 针 会 出现 针 病 变部位受热 ,起到疏通 经脉 、行气 活血之 效 ,可改善 体 内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俊华宋会娟岳清鸽
【摘要】目的肿瘤化疗病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措施。

方法 68例患者,男27例,女41例,年龄32~80岁。

乳腺癌41例,肺癌20例,食管癌2例,直肠癌3例,鼻咽癌2例。

确定外周血管(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颈脉)和插管穿刺点,消毒范围为穿刺点上下10cm,置入PICC。

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

置管30~241d。

1例导管阻塞。

2例治疗当中导管脱出,因脱出过长而拔除。

6例出现静脉炎。

结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采取有效的护理措防止静脉炎发生,避免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减少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 PICC;肿瘤化疗;护理
我院肿瘤科于200804~200906开展PICC术共68例,取得良好的临床及护理疗效。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男27例,女41例,年龄32~80岁。

乳腺癌41例,肺癌20例,食管癌2例,直肠癌3例,鼻咽癌2例。

根据病情均需化疗,置管时间30~241d ,完成治疗后拔管。

1.2 方法
1.2.1 材料: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单腔式PICC 导管,型号4Fr,导管全长60cm,管腔容积0.33ml。

1.2.2 无菌物品准备:无菌手套两副,肝素帽/正压接头,稀释肝素液,生理盐水,10、20ml注射器各一个,皮肤消毒剂,无菌纱布数块,无菌方巾两块,无菌洞巾一块,10cm×12cm无菌透明贴一个,一次性剪刀及镊子,PICC导管。

其他必需品:皮尺、止血带。

1.2.3 方法:协助患者摆好穿刺体位,病人平卧,穿刺侧手臂外展90°,首选贵要静脉,次选正中静脉和头静脉。

确定穿刺点:肘窝下两横指处。

测量长度,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反折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测量上臂中间周长。

戴手套,铺巾于手臂下,消毒穿刺点酒精棉棒3次,范围10cm×10cm,再以络合碘棉棒3次消毒范围,更换手套,用生理盐水冲洗手套滑石粉,铺洞巾,用20ml注射器抽取稀释肝素盐水,预冲导管、连接器、肝素帽和穿刺针,用10ml 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连接穿刺针,助手在消毒区外扎止血带,操作者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即减小穿刺角度再进针0.5cm固定钢针针芯,单独向前推进外插管鞘,松止血带,左手拇指固定插管鞘,食指和中指按压导管鞘末端处静脉,防止出血,右手撤出针芯,右手将
PICC导管自插管鞘中缓慢匀速地推进至腋静脉时,让患者头转向穿刺侧耳朵紧贴肩部以防止导管误入颈静脉,插管至预定长度后,在鞘的末端处压迫止血并固定导管,撤出导管鞘及导丝,修剪导管长度,保留体外5cm,安装连接器,然后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正压封管,连接肝素帽,在距穿刺点1cm导管上安装固定翼,无菌纱布覆盖,用透明敷贴固定。

置管后作好记录,穿刺导管的名称、批号、型号及长度,臂围,导管留在体外的长度,穿刺是否顺利,穿刺局部出血情况,置管日期,并跟踪记录导管尖端X线所示位置,标准位置是上腔静脉中下1/3处及置管以后的不良反应和拔管时间。

2 结果
68例患者穿刺为100%,置管30~241d,平均146d。

主要并发症为置管部位外周静脉炎6例,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并发症,发病率2.6%~9.7%[1]。

经热敷治愈完成治疗,导管堵塞1例,用肝素水疏通成功。

导管异位3例,经调整后达到预定位置。

治疗当中导管脱出2例,因脱出过长而拔除。

无1例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及血栓形成。

3 护理体会
3.1 操作前护理充分评估患者静脉条件,心理承受能力,操作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操作的方法、注意事项及置管的优缺点,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

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

心理紧张可引起血管痉挛和血管收缩[2],造成穿刺失败。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由于患者为肿瘤化疗患者,机体抵抗力极低,如操作不规范造成感染,给患者造成痛苦,因此,严格无菌操作,采用专用操作间进行,专人操作,专人护理,减少并发症。

3.2 置管后的护理穿刺成功后,24h更换敷贴,检查穿刺点有无渗血肿胀,一般情况下,每周换敷贴及肝素帽一次,如被污染、潮湿随时更换,携带此导管可淋浴,但应避免盆浴、泡浴。

淋浴前用保鲜膜在肘弯处缠绕两三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

随时观察穿刺周围皮肤,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补液结束后用10ml 生理盐水[3]正压封管。

3.3 导管的护理换药时观察并记录导管刻度,请勿将导管体外部分移入体内,换药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禁止将胶布贴于导管上,导管体外部分应“S”型放置以利活动,最好使用透明敷贴。

带管出院患者交代注意事项,每周回科室进行换药及封管。

3.4 拔管护理本组68例,2例因导管脱出太长未完成治疗而拔管,其余均完成治疗计划后给予拔管,拔管时常规消毒穿刺部位,
然后从穿刺处缓慢轻柔地拔出。

拔管患者无拔管困难、断裂等现象,均顺利拔出。

拔除后穿刺处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10~20min,无菌敷料覆盖24~48h,观察有无出血。

4 讨论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化学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化疗药物的化学性、酸碱性及高浓度的刺激使静脉发红、疼痛、硬化成条索状,导致静脉穿刺困难、化疗药物外渗,临床发生率可达48%,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延误治疗。

新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属于4级医疗事故[4]。

采用PICC置管术后,化疗药物通过PICC管道注入大静脉迅速被稀释,解除了药物对血管、组织的损伤。

而且留置时间长,据国内报道留置时间为253d[5]。

与传统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穿刺比较不是盲穿而是直视,故穿刺成功率高,无需局部麻醉、缝针,创伤小,避免了以往深静脉穿刺引起的气胸、血胸等并发症。

而且有操作资格的护理人员独立完成,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因反复穿刺产生无效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心理压力,提高了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了病人的生命,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秀荣,蒋朱明,马恩陵.64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回顾[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2,10(2):133134.
[2]陈玉平,袁方,赵养玲,等.拔除PICC导管的注意事项[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0):488.
[3]朱石杰,尹向莉,崔春梅,等.PICC管用于大剂量静脉化疗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护理,2002,8(7):502.
[4]钟华荪主编.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978.
[5]李晓华,程华.PICC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杂志,2005,4(3):78.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