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图象 公开课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②所示.在Rt△ABD中,BD= = =9.在Rt△ACD中,CD= = =5,∴BC=9-5=4,∴△ABC的周长为15+13+4=32.∴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4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32.
方法总结:解题时要考虑全面,对于存在的可能情况,可作出相应的图形,判断是否符合题意.
解析:根据图象可以得到,杯中水的高度h随注水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而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小.则杯子应该是越向上开口越大.故杯子的形状可能是B.故选B.
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要在读懂题意的前提下,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并注意一些细节的描述,如在某段时间内的函数值的增减情况、变化趋势等.
探究点二:函数图象的应用
方法总结:解读图象反映的信息,关键是理解横轴和纵轴表示的实际意义,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类型二】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P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运动路线是A→B→C→D→A,设P点经过的路程为x,以点A,P,B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应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解:(1)∵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AC= =12cm;
(2)S△ABC= CB·AC= ×5×12=30(cm2);
(3)∵S△ABC= AC·BC= CD·AB,∴CD= = cm.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一般是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然后利用两种方法表示出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根据面积相等得出一个方程,再解这个方程即可.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函数的图象
【类型一】函数图象的意义
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y是x的函数的是()
解析:∵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选项A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两个值,故A错误;选项B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两个值,故B错误;选项C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两个值,故C错误;选项D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故D正确.故选D.
方法2:如图:
该图形是由任意的符合条件的两个全等的Rt△BEA和Rt△ACD拼成的,你能根据图示再写出一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吗?
解析:方法1:根据四边形ABFE面积等于Rt△BAE和Rt△BFE的面积之和进行解答;方法2:根据△ABC和Rt△ACD的面积之和等于Rt△ABD和△BCD的面积之和解答.
(4)我们认为骑单车的速度超过300米/分就超越了安全限度.问:在整个上学的途中哪个时间段小明骑车速度最快,速度在安全限度内吗?
解析:根据图象进行分析即可.
解:(1)根据图象,学校的纵坐标为1500,小明家的纵坐标为0,故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
(2)根据题意,小明在书店停留的时间为从8分钟到12分钟,故小明在书店停留了4分钟;
解:方法1:S正方形ACFD=S四边形ABFE=S△BAE+S△BFE,即b2= c2+ (b+a)(b-a),整理得2b2=c2+b2-a2,∴a2+b2=c2;
方法2:此图也可以看成Rt△BEA绕其直角顶点E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得到.∵S四边形ABCD=S△ABC+S△ACD,S四边形ABCD=S△ABD+S△BCD,∴S△ABC+S△ACD=S△ABD+S△BCD,即 b2+ ab= c2+ a(b-a),整理得b2+ab=c2+a(b-a),b2+ab=c2+ab-a2,∴a2+b2=c2.
【类型三】勾股定理的证明
探索与研究:
方法1:如图:
对任意的符合条件的直角三角形ABC绕其顶点A旋转90°得直角三角形AED,所以∠BAE=90°,且四边形ACFD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四边形ABFE的面积相等,而四边形ABFE的面积等于Rt△BAE和Rt△BFE的面积之和.根据图示写出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
(3)一共行驶的总路程为1200+(1200-600)+(1500-600)=1200+600+900=2700(米);共用了14分钟;
(4)由图象可知:0~6分钟时,平均速度为 =200(米/分);6~8分钟时,平均速度为 =300(米/分);12~14分钟时,平均速度为 =450(米/分).所以,12~14分钟时小明骑车速度最快,不在安全限度内.
三、板书设计
1.函数图象的意义
2.函数图象的应用
本课设计的学习内容都是学生所熟知的事情,情景导入是由实例入手,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用图象来反映的问题实例,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学生如何观察分析图象,学会观察图象的一般步骤,利用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获得图象所传达的信息,逐步熟悉图象语言.
19.1.2

1.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重点)
2.能够结合实际情境,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难点)
一、情境导入
在太阳和月球引力的影响下,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称为潮汐.如图是我国某港某天0时到24时的实时潮汐图.
图中的平滑曲线,如实记录了当天每一时刻的潮位,揭示了这一天里潮位y(m)与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函数图象.
解析:当点P由点A向点B运动,即0≤x≤4时,y的值为0;当点P在BC上运动,即4<x≤8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点P在CD上运动,即8<
x≤12时,y不变;当点P在DA上运动,即12<x≤16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选B.
方法总结:解决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关键是发现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类型一】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
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新华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2)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
(3)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多少米?一共用了多少分钟?
方法总结:证明勾股定理时,用几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规则的图形,然后利用大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小图形的面积和化简整理证明勾股定理.
探究点二:勾股定理与图形的面积
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为2,5,1,2.则最大的正方形E的面积是________.
方法总结:对于函数概念的理解:①有两个变量;②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另一个变量的数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③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值有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
【类型二】判断函数的大致图象
3月20日,小彬全家开车前往铜梁看油菜花,车刚离开家时,由于车流量大,行进非常缓慢,十几分钟后,汽车终于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大约三十分钟后,汽车顺利到达铜梁收费站,停车交费后,汽车驶入通畅的城市道路,二十多分钟后顺利到达了油菜花基地,在以上描述中,汽车行驶的路程s(千米)与所经历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大致函数图象是()
17

1.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
2.掌握勾股定理,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计算题;(重点)
3.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难点)
一、情境导入
如图所示的图形像一棵枝叶茂盛、姿态优美的树,这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树,它由若干个图形组成,而每个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三个正方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各组图形大小不一,但形状一致,结构奇巧.你能说说其中的奥秘吗?
解析:行进缓慢,路程增加较慢;在高速路上行驶,路程迅速增加;停车交费,路程不变;驶入通畅的城市道路,路程增加但增加的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速路上慢,故B符合题意.故选B.
方法总结:此类题目,理解题意是解题关键,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及生活实际判断图象各阶段的变化情况和特征.
【类型三】由函数图象判断容器的形状
下雨时在室外放置一个无盖的容器,如果雨水均匀地落入容器,容器水面高度h与时间t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容器的形状可能是()
【类型二】分类讨论思想在勾股定理中的应用
在△ABC中,AB=15,AC=13,BC边上的高AD=12,试求△ABC的周长.
解析:本题应分△ABC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解:此题应分两种情况说明:
(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①所示.在Rt△ABD中,BD= = =9.在Rt△ACD中,CD= = =5,∴BC=5+9=14,∴△ABC的周长为15+13+14=42;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勾股定理
【类型一】直接运用勾股定理
如图,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CD⊥AB于D,求:
(1)AC的长;
(2)S△ABC;
(3)CD的长.
解析:(1)由于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C的长;(2)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ABC;(3)根据面积公式得到CD·AB=BC·AC即可求出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