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研究】_RE分布式发展政策路线研究
分布式能源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布式能源可行性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分布式能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分布式能源是指通过利用分散的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将能源产生和消费的过程分布在不同地点进行的一种能源形态。
本报告旨在探讨分布式能源在现实应用中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第一部分:能源供给的分布化传统的能源供给模式主要依赖于集中式的发电厂,然后通过输电线路将能源输送到用户身边。
然而,这种模式存在能源损耗大、输电损耗严重、供能不稳定等问题。
相比之下,分布式能源的可行性就体现在能源供给的分布化上,通过在用户附近布置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等设备,可以降低输电损耗,提高供能效率。
第二部分: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分布式能源的可行性还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太阳能、风能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而且还能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和小型风力发电机等设备,可以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电能,并直接供应给附近用户。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减少碳排放量,降低环境污染,还能为用户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
第三部分:技术支持与投资分布式能源的可行性需要得到技术支持和投资的推动。
首先,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改进分布式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供能稳定性。
其次,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分布式能源的投资力度,推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为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制度保障。
第四部分:风险和挑战在探讨分布式能源可行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风险和挑战。
由于分布式能源在供能稳定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天气条件的不稳定导致能源产生量的不确定性。
此外,分布式能源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且需要市场化的监管机制。
因此,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
结论:分布式能源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探讨了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
通过能源供给的分布化、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技术支持与投资以及风险和挑战等方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分布式能源在未来的能源供给中具有巨大潜力。
分布式发电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研究内容和方法

分布式发电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研究内容和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分布式发电的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凸显,分布式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发电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布式能源可行性研究报告

分布式能源可行性研究报告背景介绍:分布式能源是指将能源生产和供应分散到消费者附近的小型发电设施中,使能源供应更加灵活和可持续。
与传统的集中式能源系统相比,分布式能源在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报告旨在对分布式能源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可行性分析1.1 环境可行性: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对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分布式能源设施通常较小,不像大型火电厂或核电站那样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因此其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
此外,分布式能源可以更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因此,从环境可行性的角度来看,分布式能源具有良好的前景。
1.2 经济可行性:分布式能源的经济可行性是影响其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分布式能源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但由于其不需长距离输电,能够减少输电损耗,从长期来看,分布式能源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此外,分布式能源还能够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方式,降低了对电网的依赖,这也有助于减少电费支出。
1.3 技术可行性:分布式能源的可行性还与相关技术的成熟程度有关。
目前,太阳能光伏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和储能技术都已经相对成熟,并且正在不断改进。
同时,智能电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分布式能源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因此,从技术可行性的角度来看,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十分有前景。
二、应用前景分析2.1 个体家庭应用:分布式能源对个体家庭具有极大的潜力。
通过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家庭可以自己发电,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节约电费。
与此同时,通过储能技术的应用,家庭可以在光伏发电不足或夜间光伏发电无法使用时,继续使用自产的电能。
这为个体家庭提供了一种可靠且可持续的电力供应方式。
2.2 商业和工业应用:分布式能源在商业和工业领域的应用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许多企业和工厂的屋顶面积较大,适合安装太阳能光伏板。
通过利用太阳能发电,这些企业可以降低能源成本,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并在能源消耗过剩时将多余的电力售回给电网,实现能源利用的最大化。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路径与政策导向_仲继寿

仲继寿 鞠晓磊 鲁永飞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044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能耗的快速增长,其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也在快速提高,建筑作为节能减排的重要载体,其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对于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国家能源战略、满足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历经从无到有、由点连线、由线到面3个阶段、近 10 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区域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我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为了实现 2020 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消费比例占建筑能耗15% 以上的目标,需要从发展路径、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等多方面推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发展。
关键词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太阳能,浅层地热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6.02.0081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战略意义1.1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背景1.1.1 我国建筑总耗能呈现上升趋势建筑耗能已经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 3 个“耗能大户”。
与此同时,建筑能耗占社会能耗的比重正以每年 1% 的增速快速发展。
(1)我国总建筑面积增长与总建筑能耗增长为正相关(图1)。
(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用于电力制冷采暖的电力消耗从 1996 年的不到 1 亿千瓦时,增长至 2010 年的 390亿千瓦时。
2013 年城镇住宅能耗(不含北方采暖)达 1.85亿吨标准煤,占建筑总能耗的 24.5%[1]。
(3)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建筑用能的提高。
我国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写字楼、商场等各种规模的公共建筑数量迅速增长,建筑能耗总量也随之快速增长。
2013年公共建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发展路径与政策导向**资助项目:中科院学部咨询项目“大力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和智能微网”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年1月19日专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智能微网The Distributed Renewable Energy and Smart Micro Grid System院刊 217面积约为 99亿平方米,占建筑总面积的17.7%,能耗(不含北方采暖)为 2.04亿吨标准煤,占建筑能耗的 26.9%。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关键技术发展研究。
在我们对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进行了概述。
接着,正文部分分别从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定义、发展现状、优势、挑战以及关键技术展开讨论。
在我们展望了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
本文旨在为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现状、优势、挑战、展望、研究1. 引言1.1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关键技术发展研究概述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是指通过不同能源形式的组合利用,实现能效互补和协同优化的能源系统。
其核心理念在于充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当前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前景。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展开研究,包括定义、发展现状、优势、挑战和关键技术等内容。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定义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多种不同能源相互协调和互补的方式,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能源转换和利用的一种新型能源模式。
其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整合利用,以及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结合的方式。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定义体现了能源综合利用和多元化发展的理念,将不同类型的能源无缝衔接,实现能源互补和协同发展。
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意味着我国能源战略的转变和升级,将推动能源生产方式、能源消费方式和能源管理方式的创新和转型。
同时也将为未来能源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我国实现能源革命和建设美丽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广东省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及相关政策研究

Ab t c : s d o h t t s q o o au a g s d s i u e n r n Gu n d n r v n e t i p p r a ay e h sr t Ba e n t e sau u fn t r l a it b t d e e g i a g o g p o i c , h s a e n l z s t e a r y
素 ,更突显 了能源在经济发展 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
加 重 了人 们 寻求 新 能源 及 提 高 能 源 利 用 效 率 的紧 迫 性 l ] 进 能 源 发 展 方 式 转 变 ,构 筑 稳 定 、经 济 、 l 。推 _
1 广州 大学 城分布式能源项 目
目前 ,我 国 以天 然 气 为 燃 料 的 分 布式 能 源 系统
第 2 4卷
第 2期
能 泺 技 木 锰 济
En r y Te h l g n o o c e g c no o ya d Ec n mi s
Vo 4 No I 2 2
2 2年 2月 01 供 需 分 析
文 章 编 号 : 6 48 4 ( 0 2 0 —0 3 0 1 7 —4 1 1 )2 0 2 —5 2
a h e m e t a s m a ie t e xit pr blm s n e e a t c ive n , nd um rz s h e si ng o e i r lv n po i i s s h s h ir to l lc e , uc a t e r ai na m e ha im , c ns
u omp e e lc nd e c nc lt d po i y a t .So u g si ns a e pr po e n t r s o o mu a i r f r n ilpo iy me s g e to r o s d i e m f f r l t ng p e e e ta lc ,pe f c i g re tn lwsa e u a i n ,a d i n vai g t e CDM c nim . a nd r g lto s n n o tn h me ha s
分布式能源

行业问题
截止2015年6月,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包括技术、经济、市场及运营管理等方 面的障碍,比如用户认知度问题、设备国产化问题、并网问题、部分地区气源问题等,但核心仍是价格问题,具 体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政策风险大、燃料价格高
政策不具体,致使落实不到位。目前,国家层面及地方政府均陆续出台了鼓励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支持 政策,提出了发展目标及措施,但因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或相关利益关系没有捋顺,牵扯到如税收优惠政策、天 然气价格折让、上网电价、电力直供等问题而无法落到实处。由于国家政策没有强制执行标准,分布式能源战略 风险、市场风险很高。
谢谢观看
技术基础
分布式能源技术的基础科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力与能源转换设备:主要是指一些基于传统技术的完善和新技术的发展。 2、一次和二次能源相关技术; 3、智能控制与群控优化技术; 4、综合系统优化技术; 分布式能源5、资源深度利用技术。
发展前景
发达国家分布式能源发展迅猛。发达国家政府通过规划引领、技术支持、优惠政策以及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 和统一的并网标准,有效地推动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比不断提高,其中欧盟 分布式能源占比约达10%。
能源优势
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效利用合理、损耗小、污染少、运行灵活,系统经济性好等特点。发展主要存在并网、供 电质量、容量储备、燃料供应等问题。
分布式能源例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分布安置在需求侧的能源梯级利用,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 设施。通过在需求现场根据用户对能源的不同需求,实现温度对口供应能源,将输送环节的损耗降至最低,从而 实现能源利用效能的最大化。
我国分布式能源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安装地点为医院、宾馆、写字楼和大学 城等,由于技术、标准、利益、法规等方面的问题,主要采用“不并网”或“并网不上网”的方式运行。
《2024年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规划研究》范文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规划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逐渐凸显。
传统的集中式能源供应模式在应对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
因此,能源互联网和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探讨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进行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规划,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概念与特点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指将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智能电网等元素集成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能源供应模式。
其特点包括:1. 多样性:系统可以接入多种类型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2. 灵活性: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能源供应,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
3. 智能化:通过智能电网等技术实现能源的实时监控和调度。
三、能源互联网对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影响能源互联网通过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将分散的能源资源、储能设备、用户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能源网络。
这为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机遇:(1)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能源互联网可以更好地整合可再生能源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
(2)优化能源配置:通过智能电网等技术实现能源的实时监控和调度,优化能源配置。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信息共享和协调控制,降低能源损耗和浪费。
2. 挑战:(1)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分布式能源接入、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等技术问题。
(2)政策法规: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推动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
(3)经济成本: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
四、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规划原则与方法1. 规划原则:(1)以需求为导向:根据区域内的能源需求和特点,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2)多元化发展:接入多种类型的能源资源,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
(3)智能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和智能电网等技术实现能源的实时监控和调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展政策路线研究1目录1国际分布式能源发展政策经验 ....................................................................................... 11.1德国分布式能源政策............................................................................................ 11.2美国分布式能源政策............................................................................................ 71.3日本分布式能源政策.......................................................................................... 132分布式能源发展政策路线 ............................................................................................. 162.1建立法律保障...................................................................................................... 162.2制定分布式能源发展目标.................................................................................. 172.3促进分布式能源利用的电力系统改革.............................................................. 172.4建立分布式能源发电并网标准.......................................................................... 182.5制定经济激励政策.............................................................................................. 182.6 鼓励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 183我国分布式能源政策及发展现状 ................................................................................. 193.1分布式能源政策情况.......................................................................................... 193.1分布式能源发展目标.......................................................................................... 223.2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 234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政策建议 ......................................................................................... 241国际分布式能源发展政策经验分布式是能源利用的一种方式,而非一个能源品种。因此,除在分布式发电 上网环节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和计量方式外,很少有专门针对分布式能源发展的政 策。然而,国外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和电力机制确实促进了能源分布式利用。
在欧洲,电力法规和可再生能源法使分散电源接入电网得到保障;德国、丹 麦等国家可再生能源绝大部分以分布式布局,各类可再生能源投资补贴和电价政 策激励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能效、鼓励热电联产的相关政策也增加了 中小型分布式热电联产利用比例;以德国为代表的电力系统依靠光伏分布、电压 级别较低的配电网发展而来1,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并正在发展以智能电网、 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电网系统,可以预见分布式将是欧洲 未来电网构建的基本方向。
在美国,越来越多州实施“净电表”政策,使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够有效接入电 网,实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与消费电量进行抵销计量,以市场规律为基础, 发挥价格对既作为消费者又作为生产者的分布式电源激励作用。
在日本,福岛事件发生后,分布式小型燃气发电和热电联产项目以最快速度 发展起来,成为家庭用能对核电的重要替代形式之一,并通过了新的可再生能源 法,制定较高的固定电价政策,激励光伏发电市场。
总结发现,建章立制,在法律上允许和规范分布式发电和能源利用是分布式 发展的保障;明确战略发展目标为分布式发展指明方向,有利于市场的建立,刺 激投资规模;通过电力系统改革建立适应的分散式、智能型电网是分布式发展的 基础;建立合理、详细的并网标准有利于市场规模化发展;稳定、明确的经济激 励政策是分布式能源发展短中期有效的动力。
1.德国分布式能源政策德国 97%可再生能源是以分布式形式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分布式能源利用总 量中占一半以上,因此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对分布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1 德国配电网总长度是输电网的 50 倍,52%电源接入配电网。
12
明确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是原始动力,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础的价格和补贴政策直接激励了项目投资。另外,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也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
(1)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在欧盟气候政策框架下,德国制定了能源转型战略,以可再生能源发展为主 要依托,设定了到 2050 年不同阶段发展目标。
2007 年,欧盟发布“20-20-20-能源目标”,提出到 2020 年,与 1990 年相比, 温室气体至少降低 20%,能源效率提高 20%,并且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 比例达到 20%。德国在 2010 年 9 月发布《能源方案》中提出到 2050 年完成“能 源转型”,实现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系统。
表 1 德国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年份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温室气体变化(相 对于 1990 年水平)电力 比重一次能 源比重一次能源 消耗量能源 生产率建筑现代化
改造2020- 40%35%18%- 20%每年提高
2.1%倍增
1% 2%2030- 55%50%30%
2040- 70%65%45%2050- 80-95%80%60%- 50%德国能源转型的核心是走可再生能源发展道路,通过积极发展清洁、低碳、本地的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和核能的使用,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12 年德国又公布了“2050 能源战略转型”,与 2010 年公布的“能源方案”一起构成了 德国能源转型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框架。从这些文件来看,德国未来致力于建立以 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为主能源体系的战略更加明确,德国还提出了宏 大的能源转型发展目标:
能源效率目标:与 2008 相比,到 2020 年一次能源消耗下降 20%、2050年下降 50%。
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与 1990 年水平相比,到 2020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下 降 40%、2030 年下降 55%、2050 年下降 80%-95%;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终端能源消费中可再生能源比重 2020 年、2030年、2050 年分别达到 18%、30%、60%,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总消费量的 份额分别达到 35%、50%、80%。
(2)可再生能源法2011 年,德国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 20%,到 2012 年已超过 25%,其 中风电、生物质能、水电和光伏发电是主要的可再生能源种类,而 97%可再生能 源发电接入配电网,属分布式能源。
图 1 德国能源结构和可再生能源比例表 2 德国发电系统装机容量与并网电压等级的关系
3发电系统装机容量并网电压等级<30 kW低压电网(不需要验证)
30<~200 kW低压或中压电网
0.15~20 MW中压电网
15~80 MW高压电网
80~400 MW超高压电网
德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自 1990 年电力上网法以来不断出台和修订的能源法规(如图 2 所示)。2012 年开始,德国进一步修订了可再生能源法(EEG),调整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可调节的固定电价体系。然而,EEG 的基本原 则没有改变,即有保障的长期的固定电价机制,本地电网运营商对可再生能源发 电的购买义务,及确保优先入网。EEG 对接入电站的规模及电压等级、过载及电压波动范围、电能质量等提出了技术要求;对于小型系统低压并网不需要技术评估和环境评估等事项,不承担额外费用,申请受理时间短,一般为 4 周左右,费用低;而大型系统中压或高压并网,需要评估、审批等事项,且承担评估和审 批的费用,因此受理时间长,一般为 10 周以上,费用高,这促进了小型系统的 发展。
图 2 德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与各阶段可再生能源法改革进程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是世界第一大光伏市场。2010 年德 国太阳能光伏累计安装量达到 1737 万千瓦,占世界太阳能光伏累积安装量的 43%,当年新增装机 741 万千瓦,占世界当年新增装机的 44.5%。其中,大部分
是屋顶系统,约占 85%,集中式光伏系统约占 15%。2010 年底,德国总共安装 太阳能光伏系统约 86 万套,1MW 以下的系统占 81%,1 兆瓦以上的系统占 19%。 光伏快速发展也与可再生能源法对光伏发电的固定电价政策密切相关,并以较高 的电价补贴支撑了早期较高成本的光伏发展。
德国的太阳能光伏上网电价政策根据类型(地面或屋顶)和规模设定了灵活 可调节的电价水平,尤其是近期,随着光伏成本的大幅下降,电价水平的调整幅 度和频率都在加大,2004 年,2009 年,2010 年先后对上网电价进行了调整,对 上网系统的分类也越来越细,通过对不同系统上网电价的高低来激励屋顶小型系 统的发展,尤其是建筑一体化系统(BIPV)的发展。2009 年,德国通过上网电 价高低的调整开始加大对用户自发自用的激励,引导用户在建筑屋顶上安装自发 自用的系统。除光伏发电享受固定电价外,对于系统规模小于 500 千瓦的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