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垃圾桶》教案1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19分类垃圾桶 岭南版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19分类垃圾桶岭南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2.学习分类垃圾桶的颜色、符号和区别。
3.制作分类垃圾桶,并初步实践垃圾分类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讲解实践垃圾分类的知识。
2.制作分类垃圾桶。
三、教学难点1.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及分类垃圾桶的方式。
2.熟练制作分类垃圾桶。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问题提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垃圾分类,以及它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10分钟)•垃圾分类的种类和分类方法。
•分类垃圾桶的设计要求和区分标志。
3.制作分类垃圾桶(30分钟)1.向学生展示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告诉学生制作分类垃圾桶的步骤,包括操作时间和方法等。
3.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进行制作。
4.实践垃圾分类(25分钟)1.引导学生在校园内活动,实践垃圾分类的方法。
2.督促学生将所捡垃圾丢进相应的分类垃圾桶中。
3.解释学生如何辨别垃圾分类的标识和意义。
5.总结(5分钟)1.让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2.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评价方式包括实践评价和调查问卷。
2.评价内容1.实践评价: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按照分类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
2.调查问卷:调查学生是否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及分类垃圾桶的用途。
六、教学后记本次教学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分类垃圾桶的颜色、符号和区别,并制作分类垃圾桶来初步实践垃圾分类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垃圾分类的知识真正落地,以实践的方式来巩固学习,并加强学生对生态、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优秀8篇)

幼儿园大班《垃圾分类》教案(优秀8篇)大班生活《垃圾分类》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垃圾与人类的关系,知道我们可以变废为宝。
2、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活动准备:电脑课件、垃圾桶、图书、照片等。
(四)活动流程:讨论活动——查找资料——交流表述——延伸活动(五)活动过程:1、讨论活动出示垃圾筒,引导幼儿讨论: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垃圾有没有用?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2、查找资料(1)和好朋友一起找一找,看一看处理这些垃圾有什么好办法?等会儿来告诉大家,好吗?(2)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
3、交流表述(1)请每组的代表来交流自己一组找到的处理垃圾的方法。
(2)播放电脑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对垃圾分类有进一步的了解。
4、延伸活动在生活中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大班垃圾分类优秀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垃圾分类游戏,激发其环保意识。
2、会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3、初步了解各类垃圾的循环再造。
重点难点重点:会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活动准备:FLASH课件、PPT课件、iPad若干、自制体育器械。
活动过程一、播放视频动画,提问:1、地球妈妈为什么哭?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健康起来?2、教师小结:只有我们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他就会健康起来。
二、了解垃圾分类1、巩固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
2、迁移幼儿的已有经验,自由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厨余垃圾,哪些是有毒有害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3、观看PPT,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
4、教师小结:(1)可回收垃圾是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再利用的物品。
(2)厨余垃圾是指我们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饭剩菜、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
(3)有害垃圾指生活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4)其他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大班生活《垃圾分类》教案(精选6篇)

大班生活《垃圾分类》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生活《垃圾分类》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生活《垃圾分类》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创设垃圾桶的分类标志,增强幼儿将垃圾分类的意识。
2、给生活中的垃圾分类,让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并运用到一日生活中。
3、在设计垃圾桶标志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班级里的三个垃圾桶、四种垃圾桶的图片、黑色笔、可回收的垃圾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字条以及白纸若干、实物垃圾(易拉罐、牛奶袋、树叶、铅笔头等)。
2、经验准备:(1)幼儿有初步的垃圾分类的知识,并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意义。
(2)初步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把垃圾分类与幼儿的一日生活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组进行垃圾桶标志的设计。
活动过程:1、结合生活经验,导人活动。
回忆去过的师大校园内的垃圾清理站,并说出师大院子里有哪些类型的垃圾桶。
出示垃圾桶标志的图片(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电池垃圾桶)。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幼儿:因为有的垃圾是可回收的,有的垃圾就直接埋了。
如果不分类,可回收的也就不能用了。
教师:教室里每天都会产生许多垃圾,我们把教室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应该用几个垃圾桶?幼儿:三个,有放厨余垃圾的,有放可回收垃圾的。
幼儿:还需要一个其他垃圾桶,放卫生纸、扫地时的渣子、灰尘。
2、设计垃圾桶标志。
(1)利用墙饰中展示的分类垃圾桶图片引出问题: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桶?共有三种类型的垃圾桶:厨余垃圾(水果皮、骨头、鱼刺等);可回收的(废纸张等);其他垃圾(厕纸、擦鼻涕纸等)。
教师:三个垃圾桶容易混淆,怎样来区分它们呢?幼儿:它们的颜色不一样,绿色作厨余垃圾桶、红色作可回收垃圾桶、蓝色作其他垃圾桶。
教师:这样可以,可是我们的弟弟妹妹不知道垃圾中有哪些可回收垃圾,我们怎样让他们一看就明白放什么垃圾?幼儿1:画出来。
大班《垃圾分类》活动教案6篇

大班《垃圾分类》活动教案6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大班《垃圾分类》活动教案6篇,以供参阅。
大班《垃圾分类》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和环境、危害健康。
2、能区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能正确分类。
3、懂得将垃圾分类投放,保护环境,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四色垃圾箱、垃圾图片若干、PPT课件活动过程一、故事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了解垃圾的危害。
在离地球很远的外太空,有一个星球叫喵星球,喵星人犀犀利听说地球是个美丽的星球,于是它乘坐宇宙飞船到地球旅游。
可是结果让犀犀利很失望。
你们猜是为什么?因为地球一点也不美丽,他看到了。
师: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如果我们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成怎样?小结:垃圾腐烂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破坏风景、占用空间,滋生病毒、病菌,给人类和动物传染疾病。
师:那我们应该这你么办呢?(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垃圾分类)二、结合分类标志,了解垃圾分类。
在犀犀利失望的想要回去的时候,有人告诉喵星人,说高陵区有个美丽的新农村叫何村社区,那里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在全国都很出名呢,西安市首届农民街就是在那里举办的,你可以去那里看看哦!于是,犀犀利就来到了何村社区!(出示垃圾分类的图片)师:何村社区的垃圾分为几类?这些垃圾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四类;颜色、图案、标识等)那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呢?1、可回收物垃圾桶(蓝色)小结:可回收物是回收以后,经过消毒、加工还可以做成其它有用的东西。
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这些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
2、厨余垃圾(绿色)小结: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垃圾,经过生物技术处理堆肥,可为庄稼提供肥料。
3、有害垃圾(红色)小结: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5篇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5篇大班垃圾分类教案1情况分析:随着社会上分类垃圾桶的出现,媒体对环保的宣传,幼儿对这一事物产生了兴趣。
针对环保是当今一大热点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满足幼儿对环保知识的好奇,进行垃圾分类的学习。
使幼儿通过主动讨论、操作,知道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所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开展了活动《垃圾分类》。
一、活动内容:《垃圾分类》二、活动目标:1、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准备:1、布置脏乱的小熊家和洁净的小兔家2、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
3、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
毛巾架一个、毛巾若干。
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熊家和小兔家,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个小动物家的不同。
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2、教师介绍垃圾箱,幼儿清理垃圾,放入垃圾箱。
教师观察幼儿分类投放情况。
在操作中学习正确分类。
3、根据幼儿投放垃圾的情况,提问:(1)你为什么要将这个垃圾放在绿(红)色的垃圾箱里?(2)什么叫可回收?(3)为什么不可回收?4、升华幼儿经验,讨论乱扔垃圾的危害,知道不仅不乱扔垃圾,还要少制造垃圾。
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5、教师小结。
6、延伸:介绍垃圾分类的图片,让幼儿在课外连线。
大班垃圾分类教案2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
环境保护教育应该从小抓起。
通过持久的环保教育,使幼儿确立环保意识。
一、说活动目标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在这次活动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将环保意识提升为一种生活习惯,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垃圾分类》教案

《垃圾分类》教案《垃圾分类》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秋天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季节,树叶变得五颜六色,这为充足幼儿探究颜色和自然界关系的隐秘供给了一个有利的环境资源,因此我利用树叶引导孩子学会按颜色、小等特征进行分类,通过操作和探究培育幼儿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感受生活的乐趣。
活动目标1、能按某一特征为树叶分类(如颜色、小、形状等)。
2、能用语言简单叙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3、培育幼儿对自然界探究的欲望,感受对生活的乐趣。
4、培育幼儿敏锐的察看本领。
5、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按某一特征为树叶分类。
难点:用语言叙述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每组红、绿、黄三种颜色的篮子各一个,小篮子各一个,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一、激趣引入:猜谜语今日老师为小伙伴学本领准备了一样东西,这种东西小蚂蚁用它来做小船,小蟋蟀用它来做帐篷,它还可以用来做肥料,它是什么?谁猜出来了?二、探究方法。
1、出示形状、小不同的树叶,请小伙伴把它们分一分,放到篮子里。
2、指名上台演示分类方法,并说说分类的'过程。
三、进入情境,实物操作。
1、师:教室的外面有好多树叶掉下来了,我们去拾一些回来,分一分类,好吗?带小伙伴去捡树叶(老师制作的学具)。
2、幼儿分小组进行分类,尝试用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老师引导幼儿从篮子的颜色、小引导幼儿整理归类。
3、老师和同学互动:谁来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四、送树叶回家1、老师戴上小蚯蚓头饰,请小伙伴和小蚯蚓一起送不同种类的树叶肥料回家。
2、唱《树叶歌》后与树叶辞别。
延长活动:整理玩具角里的玩具,分类摆放。
教学反思设计本课时,我以主题内一个故事的内容激趣引入,幼儿兴致很高,在探讨分类的方法时,幼儿纷纷发言,在指名板演时欲欲跃试。
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通过协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征把树叶分类,把握分类的方法,结束时,设计送树叶回家这个游戏,既进一步强化了分类,又使幼儿认得“叶落归根”的自然规律了,增长学问。
整堂课,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把握了分类的方法,进展了语言表达本领,学会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乐趣。
幼儿园《垃圾分类》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垃圾分类》教案幼儿园《垃圾分类》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垃圾分类》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垃圾分类》教案1活动目标:1、能够按照物体标记将相应的物体归类摆放。
2、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已带领幼儿在园内捡拾过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垃圾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师:今天,教师里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他们的名字叫xx标记。
(幼儿先观察再练习讲述)2、教师操作情境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以标记的角色讲述)我今,请保天是来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样子和我长得一样,请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箩筐里,好吗?3、幼儿尝试操作。
请两名幼儿上前看标记将可乐瓶和叶子放在贴有相应标记的箩筐里,其余幼儿在一旁检查。
(教师看操作情况给予指导)4、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标记再摆放垃圾。
摆放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操作结果。
5、延伸活动:带领幼儿到居民小区捡拾垃圾并按类摆放幼儿园《垃圾分类》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垃圾的危害,学会给垃圾分类。
2、知道垃圾可以变废为宝,萌发幼儿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1、自制课件。
2、各类垃圾实物若干。
3、用大纸盒自制的红、黄、绿分类垃圾桶各一个。
活动重难点:了解垃圾危害,学会保护环境。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
1、我们的幼儿园美不美?你觉得什么地方漂亮?(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来)2、但是呢,我们小朋友也发现了幼儿园有不美的地方。
你觉得什么时候我们幼儿园不漂亮(幼儿交流)老师也发现了,当幼儿园有垃圾的时候,花草被破坏的时候就不好看了。
(二)看课件1,谈谈垃圾的危害。
3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__第二单元_第3课时《设计与制作——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分类垃圾桶》-教案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垃圾分类我调查——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分类垃圾桶》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课是广州市小学三年级上册劳动教材主题活动《垃圾分类我调查》的第三课时,是一节关于分类垃圾桶的设计与制作课。
垃圾分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
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家都行动起来,在小区里、家里、学校里放置了分类垃圾桶,同学们对它们充满了好奇。
为了保护环境,为了配合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孩子们想到了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设计与制作分类垃圾桶,呼吁大家一起变废为宝。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
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分类垃圾桶的主题活动源自于生活,切合了同学们的研究需求。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他们二年级已经学习过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垃圾分类的意义,认识了垃圾分类的标志,并懂得垃圾分类的方法,能合理进行垃圾分类。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材料,如纸盒、金属罐、废旧包装等,尝试设计与制作分类垃圾桶。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废旧材料,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不强,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三、教学目标(一)认知性目标:选择合适的废旧材料,按需求设计与制作分类垃圾桶,提高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二)参与性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与制作分类垃圾桶,养成钻研问题、热爱生活的态度,具有积极参与学校和家庭生活的意愿。
(三)体验性目标:通过亲身经历设计与制作分类垃圾桶的过程,小组成员合作探究,集思广益,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技能性目标:明确设计目标,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掌握设计与制作分类垃圾桶的方法。
(五)创造性目标: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结合实际进行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废旧材料设计与制作分类垃圾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垃圾桶》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类垃圾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知道分类垃圾桶是由基本形体或基本形体组合的方法设计与制作的。
3、利用废弃物的造型特点进行组合设计,制作分类垃圾桶。
过程与方法:
1、在调查中,学会分门别类地投放废弃物,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在欣赏中,感知分类垃圾桶的造型美、色彩美、实用美的特点。
3、在巧用废弃物进行设计与制作中,了解分类垃圾桶的造型特点,发展形象思维。
4、在动脑、动手中,掌握分类垃圾桶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感受创作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分类投放垃圾引起注意与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2、体会妙用废弃物进行设计制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基本形体组合的方法设计分类垃圾桶。
教学难点:巧用废弃物的造型特点设计制作形式美观的分类垃圾桶。
教学准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布置“别让分类垃圾桶‘吃’错东西的展览。
(目的:感知分类垃圾桶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
1、调查居住地的社区有多少分类垃圾桶?它的造型、色彩、功能、垃圾分类投放口各有什么特点?
2、人们对分类垃圾桶有多少认识?知道分类投放标志吗?共有多少名路人往垃圾桶里扔废弃物?有多少人分门别类地投放废弃物?家里的垃圾如何处理?
3、以小组为单位,确定一个主题,如“别让分类垃圾桶‘吃’错东西”,再把调查结果用文字、绘画、照片体现出来,布置展览。
二、探讨“分类垃圾桶”的组合设计与制作方法。
(目的:从关注环保、关注垃圾的处理方式,养成乐意往垃圾桶丢垃圾的习惯方面思考创作)
1、参观“别让分类垃圾桶‘吃’错东西”展览。
2、小组进行分类垃圾桶与一般垃圾桶的图片比较(根据下面的拍卖条件)。
3、组织“拍卖垃圾桶”游戏,提出评价条件,各组依据“条件”选1-2幅垃圾桶图片,进行拍卖(启发创作思维):
A、造型美观大方:造型优美——几何形或具象形设计,色彩——简单、鲜明。
B、分类功能齐全。
C、使用方便。
D、选用环保材料。
三、阅读课文,探索“垃圾桶的基本形体”与“基本形体组合后变成新的造型”之间的关系。
1、学会读书与思考:
A、认识分类垃圾桶的基本形。
B、如何利用基本形进行不同的组合,掌握多种组合设计制作方法。
2、从“学生作品”中,探讨环保材料的选用。
四、合作创作,体验创作的快乐。
根据拍卖条件,选用材料,进行组合设计与装饰。
五、布置“关注环境、从我做起”展览。
(目的:通过拍卖合作作品的形式,进行欣赏与评价,体验应用的目的,感受成功的快乐)
1、提供评价点:a造型美观大方;b分类功能齐全;c废弃物投放方便;d选用环保材料。
2、创作作品拍卖。
各小组依据评价点,对自己小组的创作作品进行推荐、拍卖,并送“关注环境、从我做起”展览。
3、感受“关注环境,从我做起”,提高环保意识。
通过参观两个不同的展览,体会“废物利用”和应用的目的。
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别具一格的分类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