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空间的魅力

合集下载

七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与环境第3课《空间的魅力》教案1赣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美术与环境第3课《空间的魅力》教案1赣美版

空间的魅力1教学目标初步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原理。

2学情分析没有知识体系的支撑,学科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也开始逐渐重视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没有知识体系支撑的学科,会让学生觉得简单,没意思。

所以,虽然提倡以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为主,但帮助学生建立最基本的知识体系框架,与此并不矛盾,反而是有益的。

3重点难点重点:结合实际认识方形物体透视规律及画法。

难点:熟悉、理解生活中和绘画作品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提高审美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欣赏视频、导入新课提问:通过观看2012年中国阅兵仪式视频,让同学们说说纵深整齐的队列越往远处感觉怎么样?(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答:近的宽、远的窄;近的大、远的小·····教师总结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导入新课。

并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赏析图片、讲授新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和画面,让学生分析课本左上角四个图形的不同状态,并联系生活中不同物体(如:书本、写字台、房间等等)。

通过师生问答,对照课文阐述,归纳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原理,结合教材图例,阐明知识点。

活动3【讲授】师生合作、释析难点透视现象的概念:物体在空间中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即透视现象。

1、透视术语:(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

在开阔的野外,视平线是与地平线重合的。

(3)主点:由视点向正前方延伸一条视中线,与视平线相交的一个点(亦称“心点”)。

(4)余点:方形物体的两组水平平行线向左右两边分别聚集并在视平线上消失的两个点。

2、平行透视:方形平面的两对边线,一对平行于画面,另一对垂直于画面,故平行透视又称直角透视。

3、成角透视:方形平面的两对边线,同画面所两个夹角相加为90°角,两角互为余角,故成角透视又称余角透视。

美术七年级上赣美版3空间的魅力课件(69张)

美术七年级上赣美版3空间的魅力课件(69张)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一点透视图画法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主点
视平线
(2)与画面不平 行的轮廓线垂直于 画面,是变线,这 些变线集中消失于 一点即主点。
一 点 透 视
yi dian tou shi yi dian tou shiyi dian tou shi yi dian tou shi
3、一点透视的构图特点 A, 一点透视具有整齐对称、一目了然、平展稳定、层次分明的特点。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dian tou shi(cheng jiao tou shi)
(成角透视) dian tou shi(cheng jiao tou shi)
3两点透视赏析
yi shi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Yi dian tou shi tu hua fa
5、一点透视图画法
一 点 透 视 图 画 法 作图步骤: 1、按比例绘制内 墙abcd 2、定视平线HL, 并确定灭点VP 3、由灭点过abcd 做延长线,求出顶 棚线和地脚线
一点透视
yi dian tou shi
yi dian tou shi yi dian tou shi
yi dian tou shi

七年级美术上册空间的魅力教案

七年级美术上册空间的魅力教案

七年级美术上册空间的魅力教案七年级美术上册空间的魅力教案篇一:七年级美术教案上册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画【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花鸟话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2、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3、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技法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1、讲述法;2、提问法;3、讨论法;4、直观演示法。

【课前准备】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教师应该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1、回顾重点师:“上节课我们简单认识了中国画,下面我们来简单的复习一下。

首先老师想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请同学回答)生答:“??”师:“很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简称“国画”。

指在中国民族的土壤上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的中国民族绘画。

它是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

按表现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竹、等画科。

按表现手段和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等画法。

按幅面样式,可以分为立轴、横卷、扇面等款式。

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画家画作的看法。

初中美术_空间的魅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空间的魅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透视规律: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一:透视这是一条路、加入了植物的高度边缘线之后,大家观察,是不是所有景物最终交于了这一点?这个点叫做消失点,又叫做灭点,是所有物体各点延伸线向消失延伸的的相交点。

还有一条与人的视线平行的线,叫做视平线。

(名词解释:消失点、视平线)现在,我将一个正方体放在大家的视平线上,前后两个面与黑板画平行,大家观察,它的两组边线,一组垂直于画面,一组平行于画面,这种透视现象行透视,因为还有一组对边垂直于视平线,所以又叫直角透视。

同是有一个面平行于画面,两组边线垂直于视平线,所以,这几种角度的正方体透视都是平行透视。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平行透视了么?二、平行透视知道了什么是透视现象,现在我们进入第二关,我型我秀。

(了解闯关规则)根据你对平行透视的理解,尝试绘制具有平行透视的正方体。

(注意构图)你画对了么?师:首先,有一个正对你的正方形,标出灭点,两对边平行于视线,另一组垂直于视线。

学们可能会问,了解透视对我们有什么帮助么?为什么美术课堂要学西这种复杂的数学知识?同学们请看,这是根据平行透视所画的正方体,两对边平行于视线,另一组垂直于视线,现在我对正方体进行改造,它变成了什么?探究二:“正方体的神奇”PPT展示:正方体轮廓下的生活中的物品变换,以及组成的生活场景(创造美,正是我们的教学终极目标,通过学生对生活的观察,绘出透视的美,通过学习的帮助建立学生绘图自信,激发学习兴趣)《空间的魅力》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美术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他们都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通过小学六年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他们已经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学科素养。

本节课以感受美术与环境的关系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空间变化规律观察,引导学生理解透视现象,掌握透视规律。

由于学生的发展,他们都已经具备一定的空间分析和理解能力。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我对他们提高要求,让他们在能够运用规律、完成正方体透视绘制的同时,能对具有透视关系的正方体进行改造,变成生活中的物品,甚至组成一个透视关系准确的场景图。

第3课空间的魅力

第3课空间的魅力

《空间的魅力》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美术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他们都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通过小学六年对美术学科的学习,他们已经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学科素养。

本节课以感受美术与环境的关系为切入点,结合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空间变化规律观察,引导学生理解透视现象,掌握透视规律。

由于学生的发展,他们都已经具备一定的空间分析和理解能力。

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我对他们提高要求,让他们在能够运用规律、完成正方体透视绘制的同时,能对具有透视关系的正方体进行改造,变成生活中的物品,甚至组成一个透视关系准确的场景图。

能力低的学生,我对他们降低要求,让他们能够了解透视规律,并会独立绘制正方体透视图就可以了。

这些都在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空间表现能力。

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初中生活,班级凝聚力尚未形成,因此,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形成班集体。

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空间的魅力》评课稿

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空间的魅力》评课稿

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空间的魅力》评课稿一、前言本评课稿对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材中的《空间的魅力》课程进行评析与总结。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二维和三维空间的表现方法以及艺术作品中的空间构成要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材分析1. 课程内容《空间的魅力》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 正方体与立方体的构成与表现 - 透视原理及透视画法 - 空间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运用艺术作品中的线条、形状和透视等要素来表现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二维和三维空间的特征,懂得使用透视原理表现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的兴趣。

•学科能力与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点、线、面的基本概念与特征•正方体与立方体的构成与表现•透视原理的理解与运用2. 教学难点•透视原理的理解与运用•空间要素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四、课堂教学设计1. 教学准备•教材:赣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空间的魅力》•工具:黑板、彩笔、课件等•材料:素描纸、铅笔、橡皮擦等•图片资料:准备一些有关艺术作品中空间构成的图片资料,以便学生观摩与分析2. 教学过程(1)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艺术作品中富有立体感的画面,引起学生对空间表现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激发学生对于空间的思考,引导他们观察自身所处的空间并描述其特点。

(2)基础知识讲解•分别介绍点、线、面三个基本概念与特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概念来解析和理解不同艺术作品中的空间构成要素。

•通过比较正方体与立方体的特点和构成方式,让学生了解并能够运用它们在艺术作品中表现空间的方法。

(3)透视原理讲解•简单介绍透视原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通过示意图向学生解释透视线、消失点等概念的含义和用途。

赣美版美术七上3第三课 空间的魅力 (4)

赣美版美术七上3第三课 空间的魅力 (4)

小结
1
什么的一点透视
2
什么的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3
透视的规律是什么?
透视
• 什么是透视?
• 透视即是在空间中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 这是透视的基本规律也称为透视现象。
透视的种类
• 在透视的分类中可以分为: • 平行透视 • 成角透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七页右上角仔细阅读一遍
透视作品欣赏
两 点 透 视 ( 成 角 透 视 )
透视作品欣赏
两 点 透 视 ( 成 角 透 视 )
透视作品欣赏
一 点 透 视
透视作品欣赏
一 点 透 视
透视作品欣赏
两 点 透 视 ( 成 角 透 视 )
塞尚——静物
名画中的透视(雅典学派)
最后的晚餐
莫奈作品
谈一谈
• 这些名画都很好的利用了透视关系,使画 面都出现了立体感和空间感,请同学都把 他们的透视线找出来,并且说说他们都是 些什么透视。
什么是空间呢?
• 具有完全的可入性、容纳 性、无限性、永恒性。
观察一下,下面的图片那些事平行透视,那 些事成角透视?
小练习:
根据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原理 画一个深整齐的列队,道路两 旁的树木越往远处感觉越小。
• 这是一个什么现象呢?

赣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间的魅力(美术与环境)ppt课件3

赣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间的魅力(美术与环境)ppt课件3

成角透视参考图例: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同时应用图例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1、平行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最后的晚餐 达 芬奇 [ 意大利 ]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2、成角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开国大典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平行透视:
当方形物体的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另一面与画面 垂直时,产生的透视现象。
平行透百视万教只学资有源免一费下载个无需消注册失点
平行透视参考图例: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成角透视:方形物体任何一个面都不与 画面平行时,这种透视称为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有两个消百万失教学点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空空 间间 的 魅魅 力力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渐渐远逝的铁轨,越往远处感觉越小。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道路两旁的树木 越往远处感觉越小。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1、透视: 物体在空间中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
百董万教希学资文源免[费下中载无国需注]册
活动:画立方体,感受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学习与应用
我是小小设计师 我为家乡绘蓝图
要求:请同学们在公路两旁画上电杆、树木、楼房以及公 路上行驶的汽车和天空的景象,所绘物体要符合近大远小 的透视原理;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平行透视参考图例:于画
面, 它同画面所成的两个夹角相加为90度角,两 角互为余角,故成角透视又可称作余角透视。
视点
方体成角透视示意图
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参考图例: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同时应用图例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焦点透视
散点透视
焦点透视
散点透视
1、物体在空间中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 即透视现象。
2、透视分为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
焦点透视
散点透视
3、焦点透视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的特点: 方体平面的两对边线、一对平行于画面, 另一
对垂直于画面,故平行透视又可称直角透视。 Zx。xk
视点
方体平行透视示意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赣美版)
七年级 第13册
空间的魅力
美术与环境
渐渐远逝的铁轨,纵深整齐的队列,道 路两旁的树木 越往远处感觉越小。
渐渐远逝的铁轨,纵深整齐的队列,道 路两旁的树木 越往远处感觉越小。
zxxk
1、物体在空间中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 即透视现象。
2、透视分为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
1、平行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
最后的晚餐 达 芬奇 [ 意大利 ]
学习与应用
我是小小设计师 我为家乡绘蓝图
要求:请同学们在公路两旁画上电杆、树木、楼房以及公 路上行驶的汽车和天空的景象,所绘物体要符合近大远小 的透视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