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法测定BOD

合集下载

bod5测定方法 国标

bod5测定方法 国标

bod5测定方法国标
bod5测定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用于测量水体中的生物化学需氧量(biological oxygen demand,缩写为bod)。

国标是指该方法在中国国家标准中的规定和要求。

bod5测定方法是通过测量水样中微生物在5天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气量来评估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水环境监测和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运行中。

根据国标,进行bod5测定时,首先需要收集水样并进行前处理,如过滤去除固体颗粒物。

然后将经过处理的水样装入特定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以提供微生物生长的条件。

之后,将水样密封并放置在恒温箱内,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水样中的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消耗氧气。

培养结束后,需要测定容器中残留的溶解氧含量。

通过对比培养前后的溶解氧含量,可以计算出水样中的bod5值。

根据国标的要求,测定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培养液的成分和pH值等因素,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bod5测定方法在水环境监测和水处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评估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及时发现水体的污染源,并为水
处理工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同时,bod5测定方法还可以监测水处理过程中的效果,评估处理工艺的效率和水质的变化情况。

总之,bod5测定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水质检测方法,根据国标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测定可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该方法在水环境监测和水处理中的应用广泛,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bod的测定国标法

bod的测定国标法

bod的测定国标法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生化需氧量)是水体中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降解有机物质所需的耗氧量,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中,BOD的测定对于了解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水体自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BOD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国标法和波尔曼法。

其中,国标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国标法的相关内容。

一、国标法简介国标法是指按照国家标准《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生化需氧量试验》GB/T 11914-2001进行BOD测定的方法。

国标法实验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体。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1. 实验仪器设备:恒温浴或恒温培养箱、溶氧仪或溶解氧电极、振摇器、离心机等。

2. 试剂:0.27mol/L K2Cr2O7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1. 取一定数量的水样,标出初始溶解氧浓度(溶氧仪或溶解氧电极测量)。

2.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试样,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并进行振摇混合。

3. 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振摇混合。

4. 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振摇混合。

5. 将试样放置于恒温浴中或恒温培养箱中,在规定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

6. 培养结束后,取出试样,用K2Cr2O7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变化。

7. 通过计算滴定前后溶解氧浓度差值,计算出BOD。

四、数据处理1. 利用滴定前后溶解氧浓度差值计算出BOD的消耗量。

2. 根据水样的浓度和培养时间,计算出BOD的单位时间消耗量。

3. 通过比较不同水样的BOD单位时间消耗量,评估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

五、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注意个人防护。

2. 试剂的制备应严格按照标准方法进行。

3. 试样的采集与保存应注意避免外界污染。

4. 实验操作应按照标准方法进行,遵循严密的实验步骤。

5. 结果的判定与数据处理要根据标准要求进行。

bod国标检测方法

bod国标检测方法

bod国标检测方法(原创实用版2篇)篇1 目录1.bod国标检测方法的概述2.bod国标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3.bod国标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4.bod国标检测方法的实验结果5.bod国标检测方法的总结篇1正文bod国标检测方法是水质检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用于评估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它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可用于检测水体的污染程度。

以下是bod国标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

1.采样:在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中采集水样,确保采集的水样具有代表性。

2.预处理:将采集的水样进行预处理,如沉淀、过滤等操作,以去除杂质和悬浮物。

3.测定:使用生化需氧量测定仪对预处理后的水样进行测定,该仪器通过微生物将水中的含碳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的原理来测定水体的需氧量。

4.结果计算:根据测定结果,按照相关公式计算bod值。

5.报告:将测定结果以bod值的形式报告给用户,并给出水质评价等级。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得到水体的bod值,从而评估其污染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bod值越大,表明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越高,水质越差。

篇2 目录1.bod国标检测方法的介绍2.bod国标检测方法的过程3.bod国标检测方法的结论篇2正文bod国标检测方法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在一定条件下,将水样与含有硫酸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合,使重铬酸钾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含量。

bod国标检测方法的过程如下:1.首先,将水样与含有硫酸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混合,使重铬酸钾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

2.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如硫酸银溶液,以加速氧化反应的进行。

3.接着,加入一定量的显色剂,如酸性硫酸铁铵溶液,以形成一种颜色稳定的显色剂,便于观察反应的结果。

4.最后,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以稀释溶液的浓度,并加入一定量的指示剂,如酚酞指示剂,以指示反应的结果。

bod的测定国标法

bod的测定国标法

bod的测定国标法
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微生物需氧呼吸、生长分解有机物质所需的氧量。

BOD的测定是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控制、水处理过程监测等领域。

测定BOD的国标法是指按照国家标准GB 11914-89《水质-生化需
氧量的测定》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该方法采用生物法,即利用水中
的微生物活动进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测定反应前后水样中溶解氧含
量的差值即为BOD值。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采样:在水样收集器中收集代表性水样,并将其送至实验室进
行测定。

注意保持水样的温度和氧气状态不变。

2.制备培养液:将适量的基础培养液按照比例配制成浓缩培养液,用生物柿子碱溶液稀释后即为培养液。

3.操作:将培养液加入接水瓶内,加入一定量的水样,根据温度
选取相应的培养时间。

放置于恒温箱内,培养完毕后取出样品,测定
反应前后水样中溶解氧含量的差值即为BOD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氧气含量、光照等
因素的影响,并排除其他可能干扰结果的因素。

同时需要记录实验过
程的数据和结果,以便进行后续分析和比对。

BOD的测定结果直接反应了水质中有机物的含量和微生物分解能力,可以为水质评价和水处理过程的调整提供参考。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
需要严格按照国标法进行测定,并根据结果进行各种决策。

BOD检测

BOD检测

BOD测定需要的药品和仪器
一、若按照国标法来测,用时比较长,需要最少五天。

需要的试剂:磷酸二氢钾(KH2PO4)、磷酸氢二钾(K2HPO4)、七水磷酸氢二钠(NaHPO4·7H2O)、氯化铵(NH4Cl)、七水硫酸镁(MgSO4·7H2O)、无水氯化钙(CaCl2)、六水氯化铁(FeCl3·6H2O)、盐酸(HCl)、氢氧化钠(NaCl)、亚硫酸钠(Na2SO3)、无水葡萄糖、谷氨酸。

仪器:培养瓶(细口,250-300ml之间,带有磨口玻璃塞,并且有供水封用的钟形口)、培养箱(能控制在20±1℃)、测定溶解氧仪器(采用碘量法或电极法)。

曝气设备(采用压缩空气瓶或采用空气不与任何润滑油接触的压缩机,如隔膜泵压缩机)。

二、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HT/J86-2002),用时较短。

试剂:磷酸二氢钾(KH2PO4)、七水磷酸氢二钠(NaHPO4·7H2O)、盐酸(HCl)、氢氧化钠(NaCl)、亚硫酸钠(Na2SO3)、无水葡萄糖、谷氨酸。

仪器:微生物传感器BOD快速测定仪、微生物菌膜(将丝孢酵母菌在保持其生理机能的状态下封入膜中,称为微生物菌膜)、10聚乙烯塑料桶。

三、其他的一些BOD快速测定仪,如压差法。

bod国标检测方法

bod国标检测方法

bod国标检测方法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国标检测方法旨在评估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程度以及水体自净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BOD国标检测方法的步骤和原理。

BOD是一种用于测量水体中有机物分解速率的重要指标。

它通过测量在一定
时间内特定温度下水中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溶解氧消耗量来评估水体质量。

执行BOD国标检测方法可以帮助评估水体中的污染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水质管理措施。

执行BOD国标检测方法的步骤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实验操作、数据计
算和结果分析等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采集代表性的水样,并按照国家标准对样品进行保存和保存。

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将样品与培养液混合,在特定的容器中孵育一段时间。

在孵育结束后,使用溶解氧仪等设备测量孵育液前后的溶解氧含量差异。

最后,根据国家标准中的计算方法,计算出BOD值,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
果评估。

BOD国标检测方法的原理是建立在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基础上。

在水体中,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来获取能量,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因此,溶解氧的消耗量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成正比。

通过测量溶解氧的消耗量,可以间接评估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和其生物分解速率。

总之,BOD国标检测方法作为评估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监测污染
物的分解程度和水体的自净能力。

执行该方法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这将为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bod国标检测方法

bod国标检测方法

bod国标检测方法摘要:一、Bod国标检测方法简介二、Bod国标检测方法的原理及步骤三、Bod国标检测方法的应用领域四、Bod国标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五、我国在Bod国标检测方法的发展与应用正文:一、Bod国标检测方法简介Bod国标检测方法,全称为“生物需氧量测定方法”,是一种用于测定水中有机物生物降解能力的标准方法。

该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被纳入国家环保标准。

Bod国标检测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Bod国标检测方法的原理及步骤Bod国标检测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有机物存在下进行生物降解,通过测定微生物生长过程中消耗的氧气量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样品:从水体中采集水样,并尽快进行分析。

2.接种微生物:将水样接种到含有特定微生物的培养基中,使其在恒定条件下生长。

3.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通常为5天)。

4.测定氧气消耗量:通过测定培养前后培养基中氧气的浓度变化,计算出有机物的生物降解量。

5.计算Bod值:根据氧气消耗量,计算出水体的Bod值,用于评价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三、Bod国标检测方法的应用领域Bod国标检测方法在我国环境保护、水文地质、城市污水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Bod值的分析,可以了解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为水资源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四、Bod国标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优点: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廉,能较好地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

缺点:受水体中无机物、温度、溶解氧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对于高浓度有机物的水体,检测结果可能不准确。

五、我国在Bod国标检测方法的发展与应用近年来,我国在Bod国标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不仅在方法标准上不断完善,还研发了一系列配套设备,如便携式Bod测定仪,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bod5测定方法 国标

bod5测定方法 国标

bod5测定方法国标BOD5(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质所需的氧气量。

BOD5测定方法是衡量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评估废水处理系统的效果以及水体的自净能力。

根据国家标准,BOD5测定方法的步骤如下:1. 样品采集:从待测水体中采集适量的样品,并尽量避免空气接触,以防止氧气含量的变化。

2. 初步处理:如果样品中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或固体颗粒,需要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将其去除。

3. 比色管操作:将取样液与含有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培养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硝苯地平指示剂。

将混合液倒入含有氧气的比色管中,并密封好。

4. 反应过程:将密封的比色管放置在恒温槽中,保持在20℃左右,进行为期5天的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有机物质会被微生物分解,并产生二氧化碳。

5. 比色管读数:培养结束后,使用比色管读数仪测量管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根据测量值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BOD5浓度。

扩展内容:BOD5测定方法的国家标准还规定了一些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求。

首先,需要在测定过程中保持恒温,以确保培养条件的一致性。

其次,样品的保存和处理要尽量避免氧气的接触,以免引起氧气含量的变化。

此外,国家标准还要求使用精确的仪器和试剂,并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OD5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和废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监测水体中的BOD5浓度,可以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

同时,BOD5测定方法也可以用于评估废水处理系统的效果,指导处理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通过掌握BOD5测定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水体的水质状况,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从开始放入培养箱算起,经过五昼夜后,弃去封口水,测定剩余的溶解氧。
5.7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依据碘量法溶解氧检测指导书
5.8验证试验
为了检验接种稀释水、接种水和分析人员的技术,需进行验证试验。将20ml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3.8)用接种稀释水(5.2)稀释至1000ml,并按5.5、5.6、5.7的步骤进行测定。得到的BOD5应在180-230mg/L之间,否则应检查接种水,如果必要还应检查分析人员的技术。
3.4氯化铁溶液:将0.25g六水合氯化铁溶于水,稀释至1000 ml。
3.5盐酸溶液(0.5mol/L):将40 ml(=1.18g/ml)盐酸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3.6氢氧化钠溶液(0.5mol/L):将20 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3.7亚硫酸钠溶液(1/2Na2SO3=0.025 mol/L):将1.575g亚硫酸钠溶于水,稀释至1000 ml。此溶液不稳定,需每天配制。
1.分析项目
测定水样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所需实验仪器
2.1恒温培养箱
2.2溶解氧瓶(250ml)
2.3 5—10L容器
2.4 1000ml量筒
2.5酸式滴定管
2.6玻璃搅棒:棒的长度应比所用量筒高度长200mm。在棒的底端固定一个直径比量筒底小、并带有几个小孔的硬橡胶板。
2.7虹吸管
2.8其他常用实验室仪器
5.4用少量稀释水把两个培养瓶洗涤一两次,再用虹吸管把稀释水注满两个培养瓶并溢出少许,加塞。此为空白。瓶内不应留有气泡,其中一个培养瓶立即测定溶解氧。另一个培养瓶的瓶口进行水封后,放入20±1C的恒温培养中。
5.5取一干净的1000ml量筒,根据水样的CODcr范围,从附表中找出合适的f2值。对水样进行稀释。要求添加水样或稀释水时均用虹吸的方法,不能产生气泡。根据不同的稀释比配制800ml水样。
一般五日内消耗的溶解氧占原来溶解氧的40%—70%为最好。
7.5各取样点的f2值:
初沉池:0.010,0.008,.006
二沉池:0.5,0.3,0.2
放流井:1,0.9,0.8
5.分析程序
5.1稀释水的制备在5—10L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水,控制水温在20C左右。然后用气泵曝气4—6小时,使稀释水中的溶解氧接近饱和。容器口盖以两层经洗涤晾干的纱布,置于20C左右室温中放置数小时,使水中溶解氧含量达8mg/L左右。临用前每升水中加入氯化钙溶液、氯化铁溶液、硫酸镁溶液、磷酸缓冲液各1ml,并混合均匀。稀释水的pH值为7.2。
5.2接种稀释水的制备新鲜的A/0池混合液稍沉淀片刻,取上层液加入刚制备的稀释水中,每升稀释水中约加入2ml上层液。临用前配制。接种稀释水的BOD5应在0.3-1.0 mg/L为宜。
5.3水样的预处理
5.3.1水样的pH值若超出6.57.5范围,可用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调节,但用量不要超过水量体积的0.5%。若水样的酸度或碱度很高,可改用高浓度的碱或酸液进行中和。
3.8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
各称取150±1mg预先在103℃下干燥1h的无水葡萄糖(C6H12O6)和谷氨酸(HOOC-CH2-CH2-CHNH2-COOH),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ml,并混合均匀。(此溶液临用前配制)。
4.采样及样品保存
于指定地点,用玻璃或聚乙烯采样瓶采集适量水样,带回实验室在2小时内进行分析,否则应在04C下保存,并在6小时内进行分析,如果不能在6小时内分析,则应将贮存时间和温度与分析时间一起报告,决不能超过24小时才分析。
3.所需试剂
3.1磷酸盐缓冲液:将8.5g磷酸二氢钾、21.75g磷酸氢二钾、33.4g七水合磷酸氢二钠和1.7g氯化铵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此溶液的pH值应为7.2。
3.2硫酸镁溶液:将22.5g七水合硫酸镁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 ml。
3.3氯化钙溶液:将27.5g无水氯化钙溶于水,稀释至1000ml。
6.五日生化需氧量的计算
(D1—D2)—(B1—B2)f1
BOD5 =
f2
式中:D1—接种稀释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
D2—接种稀释水样在培养后的溶解氧。
B1—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前的溶解氧。
B2—接种稀释水在培养后的溶解氧。
f1—接种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的比例。
f2—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的比例。
7.注意事项
5.3.2当采集的水样温度偏低时,应迅速使水样升温至20C左右,在不使满瓶的情况下充分振摇时时开塞放气,以赶出过饱和的溶解氧。当采集的水样温度偏高时,应迅速使水样温度冷却至20C左右,并充分振摇,使与空气中氧分压接近平衡。
5.3.3若样品中含游离氯或结合氯,应加入所需体积的亚硫酸钠溶液(3.7),使游离氯和结合氯失效,注意避免加过量。
7.1玻璃器皿应彻底洗净。先用洗涤剂浸泡清洗,然后用稀盐酸浸泡,最后依次用自来水、蒸馏水洗净。
7.2在用虹吸管、吸量管等移取水样、药品或加稀释水时,管口均要浸入液面下,以免操作过程中产生气泡,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7.3接种稀释水BOD5应在0.31.0mg/L之间,配制后应立即使用。
7.4接种稀释水样的五日耗氧应大于2 mg/L,五日培养后的残留溶解氧应大于1 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