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科普-现代
中医的基础知识大全集!(自学必备)

中医的基础知识大全集!(自学必备)一、基础理论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
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
3.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4.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5.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
6.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7.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在内,阳之守也。
8.说明对立制约的是:动极者镇之以静。
9.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中求阳。
10.说明阴阳转化的是:热极生寒。
11.称“阳中之阳”的脏是:心。
12.称“阴中之阳”的脏是:肝。
13.称“阴中之阴”的脏是:肾。
14.称“阳中之阴”的脏是:肺。
15.阴偏胜所致证候是:实寒证。
16.阴偏衰所致证候是:虚热证。
17.阳偏胜所致证候是:实热证。
18.阳偏衰所致证候是:虚寒证。
19.根据阴阳互根确定的治法是:阳中求阴。
20.适用于阳偏衰的治法是:阴病治阳。
21.根据阴阳对立制约确定的治法是:热者寒之。
22.适用于阳偏胜的治法是:热者寒之。
23.“木”的特性是:曲直。
24.“水”的特性是:润下。
25.属于“金”的音是:商音。
26.属于“水”的音是:羽音。
27.木的“所不胜”之行是:金。
28.水的“所胜”之行是:火。
29.金的子行为:水。
30.火的母行为:木。
31.木的“所不胜”之“子”是:水。
32.木的“母”之“所胜”是:火。
33.肝病传脾的是:相乘。
34.肝病传心的是:母病及子。
35.肺病及肾是:母病及子。
36.木火刑金是:相侮。
3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相乘。
38.“水气凌心”属于:相乘。
39.喜胜:悲。
40.恐胜:喜。
41.属于“火”的是:喜。
42.属于“金”的是:悲。
43.属于“水”的是:耳。
44.属于“土”的是:口。
45.属于“水”的是:咸。
46.属于“木”的是:酸。
47.属于“水”的是:黑。
48.属于“金”的是:白。
49.“君主之官”指:心。
50.“将军之官”指:肝。
51.“生之本”指:心。
52.“罢极之本”指:肝。
53.“气之根”是指:肾。
54.“气之主”是指:肺。
中医药科普宣传内容

中医药科普宣传内容一、什么是中医药1.1 中医药的定义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它以整体观念看待人体健康,强调身心的统一。
中医药的核心理念是“阴阳五行”,即平衡和谐的理论。
1.2 中医药的基本原理中医药的基本原理包括四个方面:气血理论、阴阳理论、五行理论和经络理论。
通过平衡这些理论的相互关系,中医药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维持身体的健康。
二、中医药的分类2.1 中草药•中草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草药包括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常用的中草药有人参、黄芪、川芎等2.2 针灸•针灸是中医药的核心疗法之一•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促进自身疾病的康复•针灸疗法有悠久的历史,且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2.3 拔罐•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贴上罐子,利用火力形成真空效应,促进血液循环,驱除风寒湿邪•拔罐疗法常用于治疗风湿病、肩颈痛等病症2.4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法也被称为推拿•中医按摩通过手法的推拿,刺激穴位,调理气血,改善身体状况•中医按摩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失眠等症状三、中医药的应用范围3.1 常见病和慢性病中医药在常见病和慢性病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感冒、咳嗽、腹泻等普通疾病可以通过中草药调理来缓解症状。
而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则可以通过中医药来辅助治疗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3.2 妇科疾病中医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有独到的效果。
例如,经期不调、子宫肌瘤等问题可以通过中草药来调理。
此外,中医药还可以帮助妇女度过更年期的困扰。
3.3 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中风后的康复、失眠和焦虑症等都可以通过中医药来治疗和改善患者的症状。
3.4 骨科疾病中医药在骨科疾病方面的应用也是广泛的。
例如,骨折后的康复、颈椎病、腰肌劳损等都可以通过中医药来调节。
四、中医药的发展前景中医药在近年来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和应用。
中医药科普小知识

中医药科普小知识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气功、中医诊断等多种元素。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医药的普遍小知识:1. 中医理论:中医药理论包括阴阳平衡、五行理论、经络系统、气血津液等基本概念。
中医师通过这些理论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2. 中药:中药是从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来源提取的药物,常以中草药的形式使用。
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症和体质开具中药处方。
3. 针灸:针灸是一种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刺激经络以调整气血流动,从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针灸通常使用细针刺入皮肤,但也包括温针、拔罐、刮痧等技术。
4. 推拿:中医推拿是一种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拍打、揉捏等手法来促进气血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5. 中医诊断:中医师通常使用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诊断患者的疾病。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舌苔、脉搏、皮肤、舌、眼睛等,以及询问病史和症状。
6. 食疗:中医药强调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中医食疗是一种通过调整饮食来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不同食材可以根据体质和病情进行搭配。
7. 气功:气功是一种通过呼吸和身体运动来调整气的流动,促进身体平衡和健康的实践。
太极拳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气功练习。
8. 中医与现代医学:中医药与现代医学有时结合使用,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综合治疗。
一些中医药治疗方法,如中药的药理研究和针灸的疼痛管理,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
这些只是中医药领域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中医药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医学体系,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以充分理解其原理和应用。
如果您对特定方面有更深入的兴趣,可以进一步研究或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日常中医常识

日常中医常识
1、中医养生:中医认为,养生要从日常生活中开始,保持情绪平稳,作息规律,饮食健康,适当运动,避免过度疲劳等。
2、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将人体分为五行体质,即金、木、水、火、土,不同体质的人需要不同的养生方法。
3、中药熏蒸:熏蒸是一种中医养生方法,通过燃烧中药,释放其中的有效成分来改善身体状况。
4、针灸: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中药煮汤:中药煮汤是一种中医养生方法,通过煮药材,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起到调理身体的作用。
6、按摩:按摩是中医常用的保健方法,通过按摩人体经络,调整气血,改善身体状况。
7、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理十分重要,根据不同体质和疾病,制定不同的饮食方案,如五谷杂粮、山珍海味等。
8、气功:气功是中医常用的调理方法,通过练习气功,调整呼吸和身体能量,达到治疗和养生的目的。
9、中医常识:中医强调预防为主,早期治疗,综合治疗等,也指出了吸烟、饮酒、过度饮食、过度疲劳等对身体的危害。
- 1 -。
中医医学常识知识大全

中医医学常识知识大全
中医医学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一种医学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医学常识和知识。
以下是一些中
医医学的常识知识。
1. 中医基本理论: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这些理
论以人体的整体观念为基础,注重平衡和协调。
2. 中医诊断:中医诊断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进行
望诊;通过听患者的语音、咳嗽声等进行闻诊;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进行问诊;通过
触摸患者的脉搏进行切诊。
3. 中草药:中医常用草药治疗疾病。
中草药一般采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并根据
药性使用不同的部位和药材组合。
4. 针灸:针灸是通过刺激身体经络来调节和治疗疾病。
针灸分为经络穴位刺激和艾灸两种方式,通过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来达到治疗目的。
5. 推拿按摩:中医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推拿、推拿等手法刺激身体的经络和穴位,调节气
血运行,疏通经络,改善身体功能。
6. 中医养生:中医注重养生保健,强调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
养生包括合理膳食、
适度运动、调整情绪等方面。
以上是中医医学常识的一些知识点,中医医学系统庞大而复杂,还有很多具体的细分领域和治
疗方法。
中医药健康普及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药健康普及知识宣传资料第一部分健康保护篇人为何会患病中医认为,人体发生疾病主要有正与邪两个方面。
“正”是指人体的正气,也就是抗病能力,“邪”是指全部致病的要素。
发病的过程就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
总的来说,只需正气旺盛,致病要素就不可以危害人体,人也就不会发生疾病。
所以中医特别重视保护人体的正气,在没有发病的状况下,就采纳防备,也称为“治未病”。
怎样保护人体的正气人体的正气第一取决于天生秉赋(即从受孕到出生时天生身体状况)的强弱,同时也有赖于后天的保护。
关于后天的培补和固护,主假如经过保养脾胃,提升脾胃的运输消化汲取营养物质的能力,进而达到强健五脏六腑的功能。
别的,平常还要注意减少房事,珍爱精气。
同时要注意合适增补益髓添精的食品,饮食要有克制和规律,要适应四时养生的要求。
不要过分疲惫,既不行过于劳心,也不行过于劳力。
这样气血才能旺盛,精气充分,阴阳和平而不病。
第二部分起居养生篇为何人体要适应四时的变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运动变化的规律。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一定适应自然四时变化的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均衡,才能顺利安康的渡过一年四时。
人体跟着四时变,生长珍藏有特色;夏吃萝卜冬吃姜,适应天地与自然。
春季怎样养生保健春季,阳气初生,抵挡力衰,最怕风邪的侵袭,而此季多风,所以要避风邪,注意身体的保暖,不要随即忽然减少衣服,防备着凉受风,免得发生春温 , 风温,感冒 , 流感等各样春季多发的疾病。
民间谚语常说“春捂”就是这个意思。
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酸味的食品,可防备肝气过旺,要合适增加甘(甜)味食品,这样有利于补益性情,防止肝旺而克伤脾。
所吃食品性宜偏凉,要慎用或禁食热性食品,这样能够减少因为饮食滋长内热,而发生温热性疾病。
如各样流感、感冒、痄腮、风疹等。
平常宜饮菊花茶、银花,用来清热、散风。
喝茶宜用花茶类,花茶其性凉而不寒,较为中和。
宜食大麦粥、黄花菜、菠菜、芥菜、豆芽菜,鸭肉等。
日常中医常识

日常中医常识
1.饮食调理:中医强调平衡饮食,避免过度食用油腻和辛辣食物,多吃蔬果和粗粮,同时重视饮食时间和节制饮食量。
2. 睡眠养生:中医认为睡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建议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3. 起居有度:中医注重调整个人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不适当的生活方式。
4. 情绪调节:中医认为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深刻影响,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忧郁。
5. 按摩保健:中医推崇按摩作为一种有效的保健手段,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身体疲劳和缓解压力。
6. 中药养生:中医常常使用中草药来调理身体,例如枸杞、黄芪、人参等,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
7.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改善身体疼痛、调节内分泌和改善睡眠等。
8. 五行养生:中医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议根据五行理论调整饮食、起居、情绪等,达到身心健康的平衡状态。
- 1 -。
100个中医冷门小知识

100个中医小知识以下积攒了100个中医小知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们的传统精华:1. 中药材辨别技巧:辨色、闻香、尝味、观形,四法结合,精准辨识药材真伪。
2. 五行与中医理论:五行影响脏腑,平衡则健康,失衡则生病,调理需顺应自然。
3. 穴位按摩益处:刺激穴位,调和气血,舒缓疼痛,促进新陈代谢。
4. 中药煎煮秘诀:火候、水量、时间,三者恰到好处,药效倍增。
5. 食疗调理建议:食物亦有药性,因病施食,以食养身,疗效显著。
6. 拔罐治疗原理:通过负压作用,排出体内湿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7. 针灸调理身体:细针轻刺,调和阴阳,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
8. 中医药膳搭配:药食同源,合理搭配,增强药效,美味又健康。
9. 中医药膏效用:渗透力强,药效持久,用于皮肤问题,直达病灶。
10. 中医按摩禁忌:孕妇腰腹部、术后伤口处、骨折处等,需谨慎按摩,以防不测。
11. 中医对时辰的理解:中医注重时辰与健康的联系,如子时养胆、寅时养肺,顺应时辰养生,事半功倍。
12. 舌诊的重要性:舌为心之苗,观察舌苔、舌质可判断脏腑病变,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
13. 食疗的季节性:不同季节应吃不同的食物,以顺应四季气候变化,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
14. 中医的体质分类:中医将人体分为九种体质,不同体质的人易患不同的疾病,调理方法也各不相同。
15. 推拿与正骨:中医推拿可舒筋活络,正骨则能调整骨骼结构,两者结合,可治疗多种筋骨疾病。
16. 中医对情绪的认识:中医认为情绪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保持情绪稳定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
17. 中医养颜秘诀:内在调理是关键,气血充足则面色红润,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是养颜的基础。
18. 中医与瑜伽的结合:中医的气功、太极与瑜伽的呼吸、冥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结合可提升身心健康。
19. 中医对运动的理解:中医提倡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可调和气血,增强身体抵抗力。
20. 中医预防疾病策略:强调“治未病”,通过饮食、锻炼、情绪调节等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 出《中医药申报国家级非 物资文化遗产保护草案》
现代时期
2010年9月,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透露,“中国针灸” 申遗方案已提交给联合国。据中国之声 《央广新闻》报道,2010年9月13日从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证实,我国已向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提交了将“中医针灸”列入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
Thanks for ຫໍສະໝຸດ our attention1956年周总理指出创办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
四大中医药高等院校
现代时期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 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广州、成都和上海成 立第一批中医学院,即北京中医学院、广 州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和上海中医学 院,通常被称为中医类高等院校中的“老 四校”,发展到现在,四所学校已经分别 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并且 全部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972年尼克松访华 做针麻手术
现代时期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团到达北京医 院参观右肺上叶切除手术。这群访问团员很认 真观察全部手术过程,看到病人始终清醒平静, 反复询问病人在手术中的感觉,记录病人在手 术中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显示数据,并且全部 摄影。手术后,病人尚坐在手术台上谈笑自如 回答访问团的询问。尼克松总统的私人医师说: “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中国的针麻手术 在美国早有传闻,多数人不相信,今天我们眼 见为凭,针麻的镇痛效果是真实的。”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 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
加以提高”
现代时期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 中提出了要“用中西两法治疗”。在延 安时,毛泽东对名中医李鼎铭说:“现 在延安有些西医看不起中医,你看边区 的医药事业应如何发展?”李鼎铭说: “中西医各有所长,只有团结起来才能 取得进步。”毛泽东说:“你这个想法 很好,以后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
现代
现 代 时 期
1949年开国大典
现代时期
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 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 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 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 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青海省藏医药博物馆
现代时期
藏医药文化具有数千年的历史传承,文 献丰富,在世界医药文化领域独树一帜。是 世界唯一以藏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也 是收藏、保护、展示、研究藏文化的综合型 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文 化产业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民族 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 教育基地、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 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升级试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