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电路教案ch9教案

合集下载

西电电路基础电路教案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西电电路基础电路教案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返回本章目录
第6页
1.1 引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多媒体室制作
1、 集中参数电路(lumped circuit)与分布参数电路(distributed circuit)
假如实际电路几何尺寸l 远小于其工作时电磁波波 长λ,能够认为传送到电路各处电磁能量是同时到达, 这时整个电路能够当作电磁空间一个点。
1.2 电路变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多媒体室制作
3、功率计算
利用前面两式计算电路N消耗功率时,
①若p>0,则表示电路N确实消耗(吸取)功率;
②若p<0,则表示电路N吸取功率为负值,实质上 它将产生(提供或发出)功率。
由此容易得出,当电路Nu和i关联(如图a),
N产生功率公式为
p(t) = - u(t) i(t)
(2)而对于电视天线及其传播线来说,其工作频率为108Hz数 量级,如10频道,其工作频率约为200MHz,相应工作波长为 1.5m,此时0.2m长传播线也是分布参数电路。
第 1-7 页
前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目录
第7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多媒体室制作
1.1 引言
2、 线性电路(linear circuit)与非线性电路(nonlinear circuit)
第 1-2 页
前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目录
第2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多媒体室制作
1.1 引言
3、 实际电路功效 实际电路种类繁多,功效各异。电路主要作用可 概括为两个方面:
① 进行能量传播与转换;
如电力系统发电、传播等。
②实现信号传递与处理。
如电视机、通信电路等。
第 1-3 页

西电电子基础课程设计

西电电子基础课程设计

西电电子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电子元件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如电阻、电容、电感等;2. 了解常见电子电路的组成、原理及应用,如放大器、滤波器等;3. 理解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逻辑门、触发器等的工作原理;4. 学会分析简单电子电路的性能,具备初步的电路设计和调试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电子仪器和工具,进行电子元件的测量和焊接;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并完成搭建和调试;3. 能够运用数字逻辑电路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系统,如计时器、抢答器等;4. 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远大理想;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4.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程,注意安全,爱护实验设备,树立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但对电子技术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例教学为主,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课程学习,达到分解后的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原理与功能: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常见电子元件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元件2. 基本电子电路:介绍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电路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基本电子电路3. 数字逻辑电路:讲解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字逻辑电路4. 电子电路设计与调试:学习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电路搭建和调试技巧。

ch9安全用电技术

ch9安全用电技术

×
触电急救
ch9 安全用电技术
§9.3
教学目标:
安全用电
1. 了解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用电隐患,树立安全用 电理念。 2.强化建立健全各种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的 重要性。 3.掌握一些安全用电防护措施和漏电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健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教学难点: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和漏电保护措施。 教学学时:2学时
触电急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2 触

四、触电急救
1. 急救方法 (2) 紧急救护 ☺轻症患者,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存在者。让伤员 就地平卧,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同时给予严密观察。 ☺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有条件的 尽早在现场使用AED进行心脏电除颤。
触电急救
§9.2 触
教学重点:几种常见的人体触电情况。 教学难点:简单的触电急救方法。 教学学时:2学时
内容要求
§9.2 触

一、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触电: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承受过高的电压而导致死亡 或局部受伤的现象。触电依伤害程度不同可分为电击和电 伤两种。 电击:指电流触及人体而使内部器官受到损害,它是 最危险的触电事故。当电流通过人体时, 轻者使人体肌肉 痉挛,产生麻电感觉,重者会造成呼吸困难,心脏麻痹, 甚至导致死亡。 电击多发生在对地电压为220V的低压线 路或带电设备上,因为这些带电体是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 中易接触到的。 电伤: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 在电流的作用下使熔化或蒸发的金属微粒等侵入人体皮肤, 使皮肤局部发红、起泡、烧焦或组织破坏,严重时更能危 及人命。电伤多发生在1000V及1000V以上的高压带电体上。
电力系统的基本要素

电路科学教案

电路科学教案

电路科学教案一、课程概述电路科学是一门研究电流在导体中流动规律的学科,是电子、通信、自动控制等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路分析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电路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电流、电压、电功率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基本电路元件进行电路分析。

2.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分析方法,能够求解简单线性电路的电压及电流分布。

3.学会使用计算机辅助工具进行电路分析,提高电路设计和问题解决的效率。

4.培养学生对电路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进一步学习电子、通信、自动控制等工程专业的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1. 电路基础知识•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和特性•理想电源和非理想电源2. 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超定方程组求解3. 直流电路分析•串联电阻、并联电阻•电路的等效电阻•电压分压定律、电流分流定律•电阻网络分析方法4. 交流电路分析•交流信号的表示方法•交流电路中的阻抗、功率•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5. 电路实验与测量•基本电路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电路参数的测量与分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授课方式:主要采用讲授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电路分析软件进行模拟实验和电路设计,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交流和碰撞,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表现情况进行评价。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按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过程、结果与分析等内容。

3.课程项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电路设计和分析项目,并进行口头或书面汇报。

4.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综合考核,包括选择题、计算题和应用题。

电子学ch9教案.ppt

电子学ch9教案.ppt
vi
節目錄
節目錄
………………………………………………………………………….…
9-2 FET 交流等效電路
1. FET的小訊號參數
節目錄
放大因數 vds
vgs
vd s 0
id 0

vds vgs
id 定值
(1) 定義
互導 g m
id vgs
id vgs
Zo R D // R L
Zi '
1 gm
節目錄
第9 章 場效電晶體放大電路 ……………………………………………………………
9-1
FET 放大器工作原理
9-2
9-3
FET交流等效電路
共源極放大電路
9-4
9-5
共汲極放大電路
共閘極放大電路
………………………………………………………………………….…
9-1 FET 放大器工作原理
1. JFET放大器
9-4 共汲極放大電路
節目錄
精確解 1. 公式
Av gm
rd R S rd (1 ) R S
近似解( 1 或 rd 甚大)
Av gm RS 1 gm RS
2. 特性:電壓增益 A v 小於1(但近於1) 且輸出與輸入同相。 3. 將〔公式9-8〕修正為
v o vi RS RS vi rd (1 ) R S 1 R rd S 1
(1) 若由FET之汲極往內看時,閘極訊號 vi 被放大 倍(負號表示相位差180° )。 (2) 源極電阻反射到汲極時,被放大(1 ) 倍。
Zo ' rd (1 ) R S
(3) 公式

电路教案模板范文

电路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名称:简单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元素,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

(2)掌握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关系。

(3)能够根据电路图绘制实际电路,并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耐心、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

2. 教学难点:电路中电流、电压关系及电路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探究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3. 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实例,如手机充电、家用电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这些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二)新课讲授1.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和开关。

- 电源:提供电能,如电池、发电机等。

- 导线:连接电路各部分,传递电能。

- 用电器:消耗电能,如灯泡、电动机等。

-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2. 简单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源提供电能,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

- 电流在电路中流动,使用电器工作,如灯泡发光、电动机转动等。

(三)实验探究1. 实验器材:电池、导线、灯泡、开关等。

2. 实验步骤:-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 打开开关,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 分析电路中电流、电压关系,得出结论。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 提问:如何根据电路图绘制实际电路?如何解决电路问题?(五)作业布置1. 绘制一个简单电路图,并连接实际电路。

西电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西电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西电电子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理解并应用基础电子元件的功能与特性。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常见电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解释并运用数字逻辑电路基础知识,进行简单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并进行仿真测试。

2.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进行电路图绘制和电路仿真。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项目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子科学的兴趣,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探究精神和科研态度。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子电路原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为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电子技术有一定了解,课程设计将注重知识深度和实际应用。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础元件的原理与特性,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基本电子电路:分析并实践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数字逻辑电路:讲解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原理,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子电路仿真:运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课程项目实践:分组进行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如音频放大器、数字时钟等,综合应用前三章知识。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第二周:基本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第三周:数字逻辑电路原理学习;第四周:电子电路仿真训练;第五周:课程项目实践,分组设计并制作电子电路;第六周:项目展示与评价,总结反馈。

电科电信西电版自动控制原理教案

电科电信西电版自动控制原理教案

电科-电信-西电版自动控制原理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自动控制原理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从事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基础。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性能指标及基本环节,掌握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方法,熟悉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具备分析和设计简单自动控制系统的能力。

1.3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框图表示、性能指标,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以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方法2.1 讲授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2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背景和实际效果。

2.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课堂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教学安排3.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48课时,其中包括理论讲授40课时,实验教学8课时。

3.2 授课计划按照教材章节顺序,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授课时间和内容。

四、考核方式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4.2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论述题,占总成绩的70%。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自动控制原理》(西电版),作者:X。

5.2 实验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实验装置,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

5.3 辅助教材提供相关参考书籍、学术论文、网络资源等,以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拓展。

六、教学内容与重点6.1 教学内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建立方法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6.2 教学重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建立方法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与频域分析法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判据系统的设计与校正方法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方法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七、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7.1 教学过程理论教学:通过PPT演示、板书和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将电路的时域模型转换成相量域模型,可将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推广到正弦稳态电路;包括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理以及等效变换等。

掌握正弦稳态下的功率的意义和计算;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及最大功率传输定律。

要求:1.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原理及步骤、电路方程和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

2.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3.掌握复功率的计算;4.理解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5.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重点:1.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2.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难点: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内容:1.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2.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3 复功率4 功率因数的提高5 正弦稳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本次课主要介绍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课题:9-1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目的要求: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原理及步骤、电路方程和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

复习旧课:正弦量表示相量简单分析法 讲授新课:9-1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引入正弦量的相量、阻抗、导纳以后,可以将电阻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电路定律等推广到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中来。

这是因为两者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即电阻电路 相量域正弦稳态电路)∑=0i ∑=0I∑=0u ∑=0URi u =(Gu i =) I Z U=(U Y I =) 正弦电流电路相量分析法过程示意步骤:⑴作电路的相量模型;⑵求出己知电压、电流相量,选择未知电压、电流相量的参考方向;⑶利用电路的相量模型,根据两类约束的相量形式列写出电路方程,并求解; {⑷分析计算时要充分利用相量图;⑸如有需要,根据相量形式写出对应的瞬时值解析式。

下面以举例的方式说明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域分析方法。

例9-1 图9-1(a )电路,已知V )902cos(220 +=t u S ,V )2cos(25t i S =,试用网孔法求解0i 。

A0︒∠(a ) (b )图9-1 例9-1图解 首先将时域模型转化为相量模型,因为[V 9020 ∠=S U ,A 05 ∠=SI ,Ω==21121j C j C j ωω,Ω=10j L j ω所以,相量模型如图9-1(b )所示。

在图中,设回路电流分别为1m I 、2m I 、3m I ,用回路法列出电路方程为0)2(10)1028(3m m21m =---+-I j I j I j j 052m ∠=I9020)224()2()2(3l m21m ∠=--+----I j j I j I j 求解得:A 22.3512.63m -∠=I ,A 78.14412.63m0 ∠=-=I I 。

例9-2 已知Ω=101Z ,Ω-=12j Z ,Ω=53j Z ,Ω=24Z ,Ω=35j Z ,V 3020 -∠=SU ,试用结点法求电流I。

5Z·图9-2 例9-2图解 以结点③为参考点,设结点1、2的结点分别为1n U 和2n U ,则结点电压方程为 SU Y U Y UY Y Y 12n 31n 321)(=-++ I U Y Y U Y 4)(2n 531n 3=++-1n 2U Y I =代入数据,化简得30202)81(2n 1n -∠=++U j U j 015/8)2.04(2n 1n =+-U j Uj j [解之得:V 9.5015.31n ∠=U ,V 1.12913.72n -∠=U ,A 9.14015.3 ∠=I 。

例9-3 电路如图9-1(a )所示,试用叠加定理求解0I 。

A0︒)1( V9020︒∠(a ) (b )图9-3 例9-3图解 用叠加定理求解。

当S i 单独作用时,电路的相量模型如图9-3(a )所示,当S u 单独作用时,电路的相量模型如图(b )所示。

在图(a )中,设回路电流分别为1l I 、2l I 、3l I ,则电路方程分别为0210)88(3l 2l 1l =+-+I j I j I j 052l ∠=I—0)44(223l 2l 1l =-++I j I j I j解得:A 18.165.23l j I -= ,A 0.15690.218.165.23l )1(0 ∠=+-=-=j I I 。

在图(b )中,设Z 为Ω-2j 和Ω+)108(j 并联的等效阻抗,则有Ω-=++-+⨯-=)25.225.0(1082)108(2j j j j j Z2.35)A 2.35(2420)2(0j Zj j I +-=+-=由叠加定理,得A 8.14412.653.3535.235.218.165.2)2(0)1(00 ∠=+-=+-+-=+=j j j I I I 可见,和例9-1所计算的结果相同。

注意,如果S u 和S i 的频率不同,就不能在相量域用叠加定理,只有在时域才可以。

;例9-4 求图示9-3(a )电路一端口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ab1I ' a1Z b(a ) (b )图9-3 例9-3图解 戴维宁等效电路的开路电压ocU 和等效阻抗eq Z 的求解与电阻电路相似。

先求ocU ,由图9-3(a ),得 1113I Z I Z U oc +-=β在由结点电压法和欧姆定律,有SS cb U Y I U Y Y 221)(+=+ ;212111)(Y Y U Y I Y U Y I S S cb ++==将1I 代入ocU 式,得 )())((213213Y Y Y U Y I Y Y U S S oc ++-= β将一端口内部的独立源置零得图9-3(b )电路,然后求等效阻抗eq Z ,即在端口a -b 处外加一个电压U,求电流I ,则I U Z eq /=。

由图知 I Z I Z I Z U 31113+'+'-=β1211I Y Z I I '+'=解得212313311Y Z Y Z Z Z Z Z Z eq +++-=β。

例9-5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Ω+=)5010(1j Z ,Ω+=)10040(2j Z ,问R 为何值时,可使2I 与U相位差为2/π 。

~图9-5 例9-5图解 由阻抗串并联关系、欧姆定律以及分流公式,有)1503000(504600)10040()5010()10040)(5010()/(212122212R j R R U Rj R j j j R U RZ R Z Z Z R UR Z R R Z R Z Z U I ++-++++=++=+⨯++=+=++欲使2I 与U相位差为2/π,则分母的实部为零,解得Ω=92R 。

例9-6 图9-6(a )所示电路,已知V 9=S U ,A 3=R I , 9.36-=Z ϕ,且有S U 与2U 正交,求R 、L X 、C X 的值。

U2U SU(a ) (b )¥图9-6 例9-6图解 本题用相量图求解。

以2U 为参考相量,画出图(a )所示电路的相量图如图(b )所示。

由相量图得Z C SC S CS Z I U I U I U Z ϕϕϕϕϕ∠=-∠=-∠+-∠==1221)(由已知条件知 9021=+ϕϕ和 9.361==Z ϕϕ-,求得 1.539012=-ϕϕ=,再由相量图得V 15sin /11==ϕS U U , V 12cos 112==ϕU U A 5cos /2==ϕR C I I , A 4sin 2==ϕC L I I故得Ω==4/2R I U R ,Ω==3/2L L I U X ,Ω==3/1C C I U X|总结:本节课主要讲授了正弦稳态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这是后续课程的基础,要求大家牢固掌握作业:9-3,9-4,9-8,9-11;(本次课主要介绍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和复功率· 课题:9-2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9-3 复功率·目的要求: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和复功率的计算; 复习旧课:功率的概念 讲授新课:9-2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一、瞬时功率)2ωuiUIpu ,i , p如图所示的任意一端口电路N0,在端口的电压u 与电流i 的参考方向对电路内部关联下,其吸收瞬时功率()()()p t u t i t =⋅若设正弦稳态一端口电路的正弦电压和电流分别为()cos u t t ω=()cos()i t t ωϕ=-式中u 0ψ=为正弦电压的初相位, i ψϕ=-为正弦电流的初相位,Z u i ψψψϕ=-=为端口上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则在某瞬时输入该正弦稳态一端口电路的瞬时功率为则()cos cos()p t t t ωωϕ=-[]cos cos(2)UI t ϕωϕ=+- cos cos(2)UI UI t ϕωϕ=+- 常量 两倍于原频率的正弦量cos cos 2cos sin 2sin UI UI t UI t ϕωϕωϕ=++ cos (1cos 2)sin 2sin UI t UI t ϕωωϕ=++ 不可逆部分R ()P t (0)≥ 可逆部分X ()P t\瞬时功率的波形如图所示。

+-二、 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1.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定义为瞬时功率在一个周期上的平均值,ϕψψωϕcos )] 2cos(cos [1100UI dtt UI UI T dt p T P T i u T =+++==⎰⎰可见:(1). P 是一个常量,由有效值U 、I 及cos ϕ,u i ()ϕψψ=-三者乘积确定,量纲:W(2). 当P >0时,表示该一端口电路吸收平均功率P ;当P <0时,表示该一端口电路发出平均功率|P|。

…(3). 单一无源元件的平均功率:R P UI=,L C 0,0P P ==。

090900P ϕϕ⎫<<>⎬<<⎭感性容性-,始终消耗功率。

2.功率因数定义: 当正弦稳态一端口电路内部不含独立源时,cosφ用λ表示,称为该一端口电路的功率因数。

cos P S ϕ=9090cos 0ϕϕ-<<>I 超前U 指容性网络,I 滞后U 指感性网络。

三、无功功率#正弦稳态一端口电路内部与外部能量交换的最大速率(即瞬时功率可逆部分的振幅)定义为无功功率Q ,即ϕsin UI Q =可见:1. Q 也是一个常量,由U 、I 及sin ϕ三者乘积确定,量纲:乏(Var)2. R L C 0,,Q Q UI Q UI ===- 0900Q ϕ<<> 吸收无功功率 9000Q ϕ-<<< 发出无功功率三.视在功率(表观功率)UI S =反映电源设备的容量(可能输出的最大平均功率),量纲:伏安(V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