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萨缪尔森版经济学原理复习纲要

合集下载

萨缪尔逊《经济学》第3章

萨缪尔逊《经济学》第3章

2、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
——市场需求是每个价格水平下个人需求之和
3、需求曲线背后的因素
除价格外,影响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
(1)消费者的平均收入 正常物品(normal goods):在其他条件相同 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s):在其他条件相 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玉米片的供给表 1 价格 2 供给量
(百万盒/ (美元/盒) 每年) P A 5 Q 18
B C
D E
4 3
2 1
16 12
7 0
2、供给曲线背后的因素



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投入品价格和技术步)。 技术进步 相关物品的价格 政府政策 特殊因素
3、供给的移动

当物品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数量发 生变动时,我们称为供给的变动。 从供给曲线看:在市场的每一个价格水平,当供给的数量 增加(或减少)时,我们就说供给增加(或减少)。 P S0 S1
(market-clearing price) :即
市场出清价格
均衡价格。
1.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均衡
P D P1 Pe P2 短缺 o Q1 Qe Q2 Q E 过剩 S 均衡价格发生在 供给曲线与需求 曲线的交点,即 E点。在这一点 上不存在短缺或 过剩。
2.均衡价格决定的数理模型



(2)相关物品的价格。 替代品(substitutes):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 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比如:牛 肉与猪肉 。 互补品(complements):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 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的两种物品。比如:空 调与电能。 (3)市场规模:人口数量

宏观经济学讲义萨缪尔森

宏观经济学讲义萨缪尔森

宏观经济学讲义经济学发展历程 (2)重点注意的问题 (2)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 (3)第二章经济活动的衡量—国民经济核算 (4)第三章国民收入决定:乘数模型 (9)第四章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 (15)第五章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 (16)第六章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 (18)第七章经济周期理论 (21)第八章经济增长的进程 (22)第九章经济发展的挑战 (23)第十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24)第十一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28)第十二章宏观经济学流派及其论战 (30)经济学发展历程重点注意的问题⏹短期和长期⏹宏观和微观(合成谬误与分解谬误)⏹曲线的移动与沿曲线的移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核心问题(一)对象:整个经济,也即整个国家的产出、就业和价格。

宏观经济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

(二)核心问题1.为什么产出和就业会不时地下降?怎样才能减少失业?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3.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率?二、宏观经济的目标与工具三、宏观经济学的参与者:四个经济体(四部门)。

消费者(居民)——产品市场的需求者(购买商品等);要素市场供给者(提供劳动等)。

厂商(企业)——产品市场的供给者(提供商品等);要素市场需求者(购买劳动等)。

政府:决定政府支出和税收。

国外:国外的消费者和生产者。

四、宏观经济学的总需求-总供给(AD-AS)分析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 ):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支出等。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 ):一定时期内一国企业所愿意生产和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总量。

影响总供给的因素:潜在产出、劳动、技术、成本等。

宏观经济均衡:总产量和价格水平的一种组合,在这种组合下,买者和卖者都不再愿意改变他们的购买量、销售量或价格水平。

五、经济学的具体分析方法(一)文字表述法:由定义、假设、假说、预测构成定义,对经济学研究的各种变量规定出明确的含义。

萨缪尔森《经济学》全本笔记.

萨缪尔森《经济学》全本笔记.

初学者写在前面的话:免费的午餐,两全其美的选择,并不存在,或此或彼,我们总得选择,而选择必然意味着某种放弃——经济学称为“机会成本”;经济政策和其它选择类似,大部分情况下必须凭借带有很大局限性的经验或未加证明的直觉选择看起来最好的那个,然而,过程是不平坦的,结果是不被保证的,风险如影随形;对众人皆知理论的怀疑是理性思考的起点,剩余价值学说更像是魔术高手的一个戏法,引发绵延百年的世界震颤,本身却并非一成不变的真理;经济学是理解社会运作和政治体制的望远镜,由于某些产业的特征,垄断在经济上的有着相对的正当性,但既得利益集团与普罗大众的利益分配,永远不会波澜不惊或者无关紧要,理性判断的重要性也只会愈加凸显;经济力量对人的影响可能仅次于物理层面——它不止意味着拥有财富的多寡,更意味着我们将受到何种程度的教育,面临何种尺度的利益分配,甚至决定精神层面在内日常生活的各种可能性边界;探求每个人拥有更好生活这个复杂方程式的答案,不仅是经济学的终始,更是所有学科背后的上帝。

经济学萨缪尔森(前)经济学与互联网互联网提供了廉价,迅捷获得大量信息的途径。

大部分统计资料都由政府提供,所以应先浏览政府和国际组织网站。

小心判断所使用的信息和数据是否可靠。

第一编基本概念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A 导言1撞钟为谁经济学原理伴随人的一生。

个人前途不仅取决于能力,也受到经济力量的影响。

2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分配。

隐含的核心思想:物品和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有效加以利用。

稀缺是指这样一种状态:相对于需求,物品总是有限的。

效率是指最有效的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

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则该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经济学的精髓之一就是承认稀缺性的存在,并探讨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才能最有效的利用其资源。

3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亚当斯密被当做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物品价格的形成,土地劳动资本等价格的形成,市场机制长处和弊端,指明社会经济效益实际上出自个人的自利行为。

微观经济学萨缪尔森

微观经济学萨缪尔森
在尼泊尔,大多数人都有多种才能,即使技
能最少的村民也能提供很多服务,但在美国则不 同,美国人会雇佣其他人做一些尼泊尔人自己做 的事情。为什么会有这一的差别呢?
假设有一个很小的社团,在这个社团里,
保拉是唯一的专业自行车技师,而贝希是唯 一的程序员。如果他们用来进行这两项经济 活动的时间为:
表1 保拉和贝希的生产信息
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 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 量。
生产可能性边界
大炮
A 15
12
9
6
B
M
C
D
N
2
34
E
5
黄油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 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
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怎样解决 的”,它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 规范分析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 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 的”,它以一定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来 研究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Robert H. Frank and Ben S. Bernanke 著 ,李明志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 资源的稀缺性

选择
• 欲望的无限性
人的欲望能否满足?
•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 衣食两般皆俱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 • 取得美妻生下子 恨无天地少根基 • 买到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 • 槽头扣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被人欺 • 县丞主簿还嫌小 又要朝中挂紫衣 • 作了皇帝求仙术 更想登天跨鹤飞 • 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在数量上相等或经济决策单位认为再改 变资源配置方式时,已不能获得更多的 经济效益。
均衡分析是假定经济变量中的自变 量为已知的和固定不变的,然后考察因 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所出现的情况以及 实现均衡的条件。

萨缪尔森经济学-思想要点

萨缪尔森经济学-思想要点
TP = TR – TC
• 利润最大的一阶条件:
dTP/dQ = 0
•即
MR = MC
20
利润最大化条件图示
P, C 利润 MC
价格
AC
平均
成本
DD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MR
Q
21
不完全竞争的效率损失
D 价 格 、 成 本
无谓的损失
B E
A MR
MC D
产出
22
说明
• 用图中三角形面积量度净福利损 失(无谓的损失)应满足以下条件: • 没有外部性; • 人们的货币开支是合理的; • 其他行业是完全竞争的。
平均成本 边际收益=价格
销售量
35
企业的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
价 格 、 成 本
AC AVC
停产点
数量
36
0-利润的长期均衡
自由进入
完全竞争 行业
自由退出
价格=边际成本 =最低平均成本
37
要素投入水平的确定
38
问题的意义
• 产品配置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并不意味着 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 因为社会还存在一个人们愿意花费多少时 间工作的问题。
• 要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使用“市场价格机 制”、“混合经济机制”或“计划经济机 制”。
4
价格机制
• 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都通过价格配给来决 定的,或者说,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来引 导资源配置的。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稀缺性和有效 性问题的分析可以归结为收益和成本的分 析。
5
市场效率
6
社会的收益和成本
MU1 MU2 L MUn
p1
p2
pn
28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重点总结(微观、宏观)

萨缪尔森经济学原理重点总结(微观、宏观)

第一章导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火的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商品和劳务,可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大类。

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生产可能性曲线、转换线、界线):在技术知识和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即可供社会利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不同的最大组合。

边际转换率递增:资源既定的条件下,随着一种产出的不断递增, 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出是递增的(增加每一单位产出的机会成本是不断递增的)。

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

帕累托最优(经济效率):无法在不损害其他人经济福利的前提下增进某个人的经济福利。

市场经济的缺陷-------市场失灵、收入分配不平等、宏观经济不稳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1)纠正市场失灵\提高效率2)增进平等(税收、转移支付)3)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政府采取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总产出、就业和物价水平,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需求:表示某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且有能力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定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人们对其的需求量是一种反向变动的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供给: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生产并能够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定律: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它的供给量之间呈一种正向变动关系,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下降而下降.♥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萨缪尔森初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1)

萨缪尔森初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1)

2、政府的职能: 保证效率; 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 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3、政府相应的措施: 垄断:管制企业或实施反托拉斯法;、 外部性:政府管制溢出效应。比如管制空气污染,提供公共品,对技
术实行专利保护。 损害公平:政府使用税收增加收入,确保穷人经济安全的转移支付或
者收入支持计划。 求稳定促增长: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劳动生
产率的提高,熨平通货膨胀。
重点题目! 为什么需要政府? 回答要点:市场的缺陷;政府的职能;解决措施。 1、存在市场失灵: 存在不完全竞争,比如垄断(不能满足所有人的供
需问题,较高的价格和较低的产量) 外部性问题(路灯,企业的活动使市场以外的人付
出代价或者得到利益而并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时, 出现外部性) 市场达成效率的同时可能有损公平。
第三章重点: 1、如何确定市场均衡点 2、市场总需求曲线如何求解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曲线的移动和沿着曲线的移动
P
5
比4 萨 的 价3 格
2
1
0
沿曲线移动
D
A
B
D
Q
1
3
5
7
比萨的消费量
19
P
5
4 比 萨 的3 价 格2
1
0
曲线的移动
D' D
ACΒιβλιοθήκη D'DQ
1
3
5
7
比萨的消费量
20
D
S
P
剩余
和价格。
重点图解:经济循环图
产品市场
消费者
要素市场
生产者
重点题目! 为什么需要政府? 回答要点:市场的缺陷;政府的职能;解决措施。 1、存在市场失灵: 存在不完全竞争,比如垄断(不能满足所有人的供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讲义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讲义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一、选择和效用理论
效用(utility)
主观心理感受: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客观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定义 原因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 (ordinal utility and cardinal utility)
贵? 消费者剩余
概念 应用
修高速公路 环保
四、消费者的均衡
预算线
预算方程 预算线 预算线的特点、斜率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斜率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的均衡
五、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价格变动
价格扩张线 需求曲线
收入变动
收入扩张线 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系数
二、等边际原理: 每一商品每一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
等边际原理
定性描述 定量描述
MU1 P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U 2 P2
MU 3 P3
MU per$ofincome
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三、边际效用的应用
休闲与时间的最优配置 上瘾物品经济学]
上瘾物品的需求弹性 上瘾物品的管制政策 政策的经济学效应分析 价值悖论 为什么水生命这么重要但很便宜,钻石对生命并不重要却这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1经济学基础知识
PPF:在生产技术以及投入要素不变时一个经济体能达到的最大可能产出组合
机会成本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选择A而被迫放弃的B的价值
Chapter 4供给和需求的应用
需求的价格弹性:价格变化一单位比例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比例
丰收悖论:由于粮食是一种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因此价格的变化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很少.因此在丰收时由于产量大增,粮食价格将很多,但需求量的上升却很小因此农民收入减少
Chapter 24乘数模型中的财政政策
支出乘数与税收乘数
政府多支出一元或者少收取一元的税经济体产出的变化
Chapter 26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央行通过回购或者售出证券以改变流通货币
再贴现率:央行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的为到期证券换取现金的利息
法定准备金: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按一定比率将商行吸纳的存款存进央行
Chapter 5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边际效用与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多消费一单位的商品所带来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再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减少.如第二个面包效用不如第一个
等边际法则:消费者在总效用最大时,他的最后一元钱花在A上和花在B上带来的效用是无差异的
需求线向下倾斜:
收入效应:价格的降低等价于消费者的收入上升,因此消费者消费更多的产品
Chapter 32保持价格稳定
通货膨胀
较长时期内的全面价格的持续性上涨
通胀分类:
缓慢通胀:通胀率小于10%
急剧通胀:通胀率大于10%,但是经济持续还能维持
恶性通胀:通胀率可能达到百万以上,经济崩溃
支付能力原则:税额与收入成正比
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每个人交的税都应该一样
纵向公平:收入不同的人交的税不一样,收入越多交的越多
累进税与累退税
累进税:收入高的人交的税占收入比重多如:个人所得税
累退税:收入高的人交的税占收入的比重少:如消费税
直接税间接税
直接税:直接对纳税人收税:个人所得税
间接税:对商品和服务:消费税
产品流量法:GDP=所有最终产品或服务
Chapter 22消费与投资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收入增加一元:消费/储蓄增加的量
Chapter 23商业周期波动和总需求理论
商业周期:经济体产出,价格水平,失业率等的波动
向下倾斜的总需求线:价格水平升高->货币需求量增加->利率上升->投资减少
同时价格水平上升将导致实际消费量的减少因此AD线向左下倾斜
Chapter 18环境保护
矫正外部性的措施:
1.政府规定污染量
2.政府收取排放费
3.政府发出可交易的排污证
科斯定律:
针对污染,无需政府干预当事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到有效结果
Chapter 19效率与公平
衡量不公平的方法
洛伦兹曲线
Chapter 21宏观经济学概述
衡量GDP的两种方法
收入流量法:GDP=劳动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替代效应: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会购买这种商品的替代品,因此这种商品的消费量减少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的总效用与消费总支出间的差异.或者说是消费者总的保留价格与实际支出见的差异
Chapter 6生产和企业组织
规模报酬
当所有的投入要素都同比例增加时产出的增加量
如果产出比例大于投入比例:规模报酬递增
短期长期
工资差异原因
1.工种差异2.工作质量差异3.租金4.非竞争性群体
Chapter 14土地和资本
资产的现值
P=Pt/(1+i)t
永久性资产的现值
P=p1/i
一般折现公式
P=n1/(1+i) + n2/(1+i)2+n3/(1+i)3………
Chapter 16政府税收和支出
税收原则:
受益原则:税额与获得的利益成正比
完全竞争时:MC=MR=P=AC经济利润为0
总成本与停业条件:
停业条件:短期来看,由于固定成本为沉没成本,因此只要市场价格大于P**时企业均会生产,长期来看固定成本可变,此时的停业条件时:P小于P*
Chapter 9垄断
边际收益:
增加以单位产出带来的收益
弹性与边际收益的关系:
利润最大化条件:
MC=MR时利润最大,此时再增加产量MR减少但MC增加,企业利润降低
失业的三种类型
摩擦失业:因为找工作间的时间差
结构性失业:发生变革某些行业不在需要原来那么多人,这部分人缺乏新技能难以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新工作
周期性失业:因为商业周期,产出全面降低,失业率上升
非自愿失业的原因
由于最低工资或者工会等原因造成一部分人愿意接受现有工资但是市场不能提供工作岗位
工资粘性的原因
劳动质量难以衡量,因此工资不会具体根据个人绩效来定而是大体分类根据合同来制定工资,这就会出现合同未到期工资不会变,同时由于菜单成本的原因,工资的变化是有成本的因而工资不会根据市场需求迅速调整
货币传导机制:央行买进证券->流通货币增加->利率降低->投资增加->AD增加->GDP增加
Chapter 31失业与总供给
奥肯法则:GDP增长率每下降两个百分点则失业率上升一个百分点
影响AS的因素:要素成本:工资租金等
潜在产出: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
因为长期来看无闲置资源因此长期AS线就是潜在产出水平
所有要素均可变为长期,至少有些要素投入量无法改变为短期
Chapter 7成本分析
TC FC VC AC AVC
MC:多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的成本
边际产量:多投入一个单位的要素的产出增加量
最小成本法则:最后一元钱投入要素A或要素B所带来的产量增加相同
Chapter 8完全竞争市场分析
边际成本等于价格时的供给:
垄断均衡图示
Chapter 10寡头与垄断竞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价格歧视
对不同的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对富有弹性的群体收取低费用对缺乏弹性的群体收取高费用
不完全竞争的经济成本
Chapter 11不确定性与博弈论
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购买保险后人为地改变事情发生的概率,例如买了防火保险后不像以前一样注意防火
逆向选择:风险最大的人群成为保险的购买者,如:健康状况很差的人取购买医疗保险但身体状况较好的人却不买
策略选择
占优均衡:无论对手如何决策重视选择最优策略
纳什均衡:纯策略均衡:给定对手选择后做出最优选择
混合策略均衡:选择有概率性
Chapter 12市场如何决定收入
边际收益产品
MRP=MR*MP
利润最大化的要素需求
要素一直投入直到边际收益产品=要素投入成本
边际收益产品与要素需求(图示)
Chapter 13劳动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