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历史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历史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历史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唐朝?A. 李世民B. 杨贵妃C. 朱元璋D. 武则天答案:C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分封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答案:A3.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由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的?A. 造纸术B. 火药C. 印刷术D. 指南针答案:A4. 以下哪场战役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长平之战D. 淝水之战答案:B5.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答案:C6.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探索新航路答案:B7. 清朝末年,哪次战争导致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甲午战争B. 鸦片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答案:B8.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清朝的皇帝?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朱元璋答案:D9.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他于公元618年建立了唐朝。

答案:李渊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____朝。

答案:秦3.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制度。

答案:推恩令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由____皇帝开创的。

答案:唐太宗5.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他于公元1368年建立了明朝。

答案:朱元璋6.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他在1912年退位。

答案:溥仪7.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____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答案:印刷术8. 唐朝时期,____是著名的女皇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奠定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D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战国时期的变法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下列哪个皇帝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5. 下列哪个战争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A. 淝水之战B. 巨鹿之战C. 楚汉战争D. 官渡之战【答案】C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由______建立的。

【答案】嬴政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

【答案】郡国3. 楚汉之争的胜利者是______。

【答案】刘邦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设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修筑万里长城,推行法治,强化国家机器等。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答案】汉武帝时期,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太学,选拔人才,推广儒学,统一思想;开辟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流;征服南越、东胡、朝鲜等,拓展疆域。

四、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

【答案】楚汉之争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一场战争。

战争结束后,刘邦建立了汉朝,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统一。

楚汉之争的历史意义在于:一是奠定了汉朝统治的基础,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中央集权;三是为后来的统治者提供了经验教训,有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历史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历史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历史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指哪三个国家?A. 秦国、楚国、齐国B. 魏国、蜀国、吴国C. 唐朝、宋朝、元朝D. 汉朝、唐朝、宋朝答案:B2. 法国大革命爆发于哪个世纪?A. 16世纪B. 17世纪C. 18世纪D. 19世纪答案:C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A. 珍珠港事件B. 诺曼底登陆C. 柏林墙倒塌D. 日本投降答案:D4. 以下哪个文明被认为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起源?A. 苏美尔文明B. 印度河文明C. 尼罗河文明D. 黄河流域文明答案:C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皇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孔子答案:D6.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哪个世纪?A. 14世纪B. 15世纪C. 16世纪D. 17世纪答案:B7.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二战时的轴心国?A. 德国B. 意大利C. 日本D. 法国答案:D8. 罗马帝国的首都最初位于哪里?A. 罗马B. 雅典C. 君士坦丁堡D. 迦太基答案:A9. 世界历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A. 法国B. 英国C. 意大利D. 西班牙答案:C10.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冷战的结束?A. 柏林墙的建立B. 古巴导弹危机C. 苏联解体D. 越南战争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________。

答案:文字2. 英国的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其中________的发明是其重要标志之一。

答案:蒸汽机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7年俄国发生了________革命,导致俄国退出了战争。

答案:十月4.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场重要的社会运动,即________运动,旨在争取平等权利。

答案:民权5.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__。

答案:指南针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特点。

关于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关于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关于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关于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法家学说D.墨家学说2.下列发明是西汉时期的有①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②新型播种工具耧车③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都不是3.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相同的历史作用不包括A.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束缚和奴役B.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C.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D.为欧洲同我国进行直接友好交往创造了条件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出《陈涉世家》,出自哪一部史书A.《春秋》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5.下列科技发明中,属于东汉蔡伦的是A.发明地动仪B.改进造纸术C.发明麻沸散D.发明活字印刷术6.下列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战役的是A.赤壁之战B.淝水之战C.巨鹿之战D.牧野之战7.东汉末年,孙权、刘备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是A.诸葛亮的计谋B.周瑜的水军C.孙、刘的联盟D.地理上的优势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A.统一黄河流域B.北方民族大融合C.未完成封建化D.阶级矛盾尖锐9.有关内迁的各少数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有A.东汉、魏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加速了民族融合;B.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历史上称为“五胡”;C.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相影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融合;D.西晋向内迁的少数民族征收重税,激化了民族矛盾。

10.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这反映了A.中国瓷器在世界的地位B.秦汉文化对世界的影响C.隋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D.中国四大发明在世界的地位二、能力培养11.下面是历史谜语四则,请你猜一猜。

(1)汉朝天下(打一历史人物)答案:(2)周郎坐看烧赤壁(打一成语)答案:(3)按图索骥(打一历史人物)答案:(4)谢安复职(打一成语)答案:三、牛刀小试12.请写出中国古代两位被尊称为“圣”的文化名人及其所处朝代。

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1小题,总分70分)1.(2分)古书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芒芒禹迹,划为九州”。

这些记述体现了( )A.对立阶级产生B.早期国家出现C.内外服制实行D.分封制度确立2.(2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芍陂(quèbēi)、都江堰等,农业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牛耕的使用B.井田制走向瓦解C.诸侯割据的出现D.中央集权的建立3.(2分)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其中后一段落的“郡县政治”( )A.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B.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国家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终结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分封制4.(2分)汉武帝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①采取“与民休息”政策①颁布“推恩令”①设刺史①铲除宦官势力A.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5.(2分)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入主中原,他们千年传承的乳制食品也随之在中原地区广泛流行。

这说明( )A.统治者重视农业B.民族矛盾消除C.少数民族封建化D.民族交融加强6.(2分)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隋朝时大运河首次南北贯通,沟通五大水系,“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

这体现了( )A.南北经济交流加强B.开明政治局面出现C.商人群体正式形成D.重农抑商政策实施7.(2分)《资治通鉴》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计入。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材料反映的是( )A.初税亩B.租庸调制C.两税法D.摊丁入亩8.(2分)胡旋舞是唐代盛行的西域“三大乐舞”之一。

它源于中亚,经由西域传入中原,因舞姿旋转蹬踏而得名。

大学期末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期末历史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期末历史考试题及答案题目一: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罗马帝国是古代地中海地区最辉煌的帝国之一,而希腊文化又称为西方文明的源泉。

请阐述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是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两个文明,其兴起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和罗马的文明发展各具特点,但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古希腊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古希腊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地中海沿岸,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外来民族的影响,古希腊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古希腊文明的兴起与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密切相关,雅典民主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制度之一。

另外,古希腊还是哲学、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发源地。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的哲学家在古希腊创立了伦理学、形而上学等重要学派,对后世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古希腊的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等科学方面的发展也为后世的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二、罗马帝国的兴起和发展罗马位于意大利半岛中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罗马共和国建立后,经过一系列扩张和战争,逐渐发展成为帝国。

罗马帝国的成立为西方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不仅继承了古希腊的文明,还与古希腊文明相辅相成,形成了独特的罗马文化。

罗马工程建设、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以及军事战略方面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罗马道路、浴场、剧院等基础设施至今仍可见,罗马法对于现代法律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三、对后世的影响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

首先,在政治制度方面,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罗马的法治思想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范例。

其次,在文化艺术方面,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和雕塑艺术,罗马的戏剧和文学作品成为后世文艺创作的重要参考。

再者,在思想哲学方面,古希腊的哲学思想、罗马的法律制度为后世学术研究提供了基础。

最后,在科学技术方面,古希腊和罗马的科学成就为后世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综上所述,古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政治制度、文化艺术、思想哲学到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对后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摩尔根 C、
孟德尔 D、
拉马克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 14
下列不属于秦朝统治内容的是()。1.0 分
A、
书同文 B、
车同轨 C、
统一货币 D、
设置三省六部制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5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在经济、法治方面进行的改革手段包括()。1.0 分
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首次以项目招标形式来做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是关于()问题。1.0 分
A、
氏族社会分期 B、
夏商周的断代 C、
佛教东来 D、
古代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7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语系的游牧民族。1.0 分
秦始皇去世时,国家面临的最强大政治对手是()。1.0 分
A、
鲜卑势力 B、
突厥势力 C、
女真势力 D、
匈奴势力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0
《夏本纪》是出自()关于夏朝的记载。1.0 分
A、
《史记》 B、
《三国志》 C、
A、
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澳大利亚人种 B、
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美洲人种 C、
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尼格罗人种、非洲人种 D、
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美洲人种、澳大利亚人种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5
鲜卑族的族源属于()部落。0.0 分
A、
伊朗 B、
阿尔泰 C、
印欧 D、
阿拉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8
以宗族血缘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称为()。1.0 分
A、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

高一历史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中国历史人物是唐朝时期的诗人?A. 孔子B. 李白C. 秦始皇D. 刘备答案:B. 李白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五四运动B. 革命党成立C. 甲午战争D. 鸦片战争答案:D. 鸦片战争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秦朝答案:C. 清朝4. 戊戌变法是中国哪位历史人物改革运动的称号?A. 孙中山B. 李鸿章C. 康有为D. 王安石答案:C. 康有为5. 中国古代著名的“兵家三十六计”是哪本兵书的内容?A. 孙子兵法B. 鬼谷子兵法C. 吴子兵法D. 六韬三略答案:A. 孙子兵法二、填空题6. 辛亥革命爆发于()年。

答案:19117.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

答案:印刷术8.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年。

答案:19399. 中国近代史上标志性的“五四运动”发生在()年。

答案:191910. 鸦片战争爆发于()年。

答案:1840三、简答题1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及三国争霸的情况。

答案:三国时期是指中国历史上东汉末期的时期,政治格局混乱,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国争霸指的是三国之间相互争夺统一中国的权力,最终的结果是魏继承统一中国。

12. 简要描述一下甲午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甲午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战争,结果是清朝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并赔款。

这场战争彻底揭示了清朝的腐朽,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四、分析题13. 请分析一下鸦片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历史的重要性。

答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也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端。

同时,这场战争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和掠夺,改变了世界格局。

以上是本次历史期末考试的部分题目及答案,请同学们认真复习,祝大家考试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A. 五四运动
B. 九一八事变
C. 五卅运动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宣告
答案:D
2. 哪一位皇帝开创了汉朝的辉煌时代?
A. 秦始皇
B. 刘邦
C. 汉武帝
D. 曹操
答案:C
3. 以下哪位领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D. 林彪
答案:C
4. 哪位军事家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军事奇才和军事圣人?
A. 刘备
B. 孙子
C. 李世民
D. 秦始皇
答案:B
5. 以下哪个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A. 南京长江大桥
B. 火药
C. 手机
D. 航天飞机
答案:B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中国古代历史上辽阔的地域被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主要区域,分界线是_________。

2. 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答案:1919年
3. 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是《史记》,它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司马迁
4. 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使用的文字是_________。

答案:汉字
5. 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哪个国家?
答案:意大利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

指南针是指用于辨识方向的磁罗盘,造纸术是指用纸莎草等植物纤维制成纸张,印刷术是指用活字印刷技术印刷文字、图片等,火药则是用硝石、硫磺和木炭等混合后形成的一种燃烧物质。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由陈独秀等人创立。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阶段。

在土地革命中,党领导了农民进行了土地革命斗争,并推行了土地改革
政策。

在抗日战争中,党领导了全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解放战争中,党领导了人民解放军进
行了一系列战斗,最终推翻了国共内战中的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四、论述题(20分)
请论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人们普遍关注教育,推动了教育
事业的发展。

科举制度要求考生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能参与官僚选拔,因此人们从小就重视教育,使得古代中国的教育普及率相对较高。

其次,科举制度为广大士人提供了一条晋升官职的途径,促进了社会
的流动性和起伏。

通过努力学习和参加考试,很多平民百姓也有了机
会进入官僚阶层,从而改变了自己的社会地位。

此外,科举制度还激
发了人们对于知识和文化的热爱,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具有广泛
的影响。

它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和社会变革,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
问题,比如注重死记硬背,偏爱经院哲学等。

不过,无论如何,科举
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积极且深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