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评定操作规范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64学分:4适用专业:康复技术先修课程:考试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体系。
《康复评定技术》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
康复评定技术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机能评定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求体现“三基”思想,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仅实用、适用、够用并达到全国康复治疗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它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疾病概要》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本课程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康复机能评定的含义,掌握康复机能评定的具体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ADL评定及疼痛和感觉功能的评定等。
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环节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和“教”,即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做中传授理论和培养学生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而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4学时,学分为4学分。
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康复课堂】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物理治疗__第一章功能评定) 上

【康复课堂】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物理治疗__第一章 功能评定) 上第一篇物理治疗第一章功能评定第一节身体形态评定一、姿势1、定义观察或测量受检者在静止或运动中身体所处空间位置的过程。
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影响正常姿势的疾患,包括先天性异常(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肢体残缺或发育不全等)和后天性异常(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压缩性骨折后等)。
(2)禁忌证:意识障碍,不能独立坐或站。
3、设备与用具目测法无需设备或可以使用摄像机;脊柱测量使用铅垂线;放射学评定需要X线检查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1)目测法:左、右侧面观察有无足弓消失,膝关节屈曲挛缩或过伸,髋关节屈曲挛缩,胸腰椎局部后凸(圆背或驼背),前、后面观察有无脊柱侧屈,双肩是否对称。
1)躯干:观察头部是否前倾、旋转或侧屈,胸廓呼吸是否对称,一侧胸锁关节或肩锁关节是否高于另一侧,胸部有无陷凹、隆凸或桶状胸,有无塌肩凸臀(一侧肩关节低于对侧,对侧髋关节向外侧凸出),脊椎的侧凸和旋转,两侧肩胛骨与脊柱不等距、不等高,翼状肩胛,躯干肌萎缩等。
2)上肢:观察两上肢体位是否一样;一侧上肢是否远离躯干或过度内、外旋;两侧上肢是否等长;有无上肢畸形及肌肉萎缩等。
3)下肢:观察有无扁平足,马蹄足,足内、外翻,膝关节内、外翻,髋过度内、外旋,下肢肌肉萎缩等。
(2)铅垂线测量法:目测法发现姿势异常后可以采取铅垂线测量。
受检者站立位,铅垂线从枕骨隆突的中点下垂,如果铅垂线不经过臀中沟表示有脊柱侧凸,姿势异常但铅垂线经过臀中沟,则表示脊柱侧凸的代偿完全。
(3)放射学评定:对疑有脊柱侧凸的受检者(孕妇除外)可以进行放射学检查。
拍摄直立位第1胸椎到第1骶椎的正、侧位片,在X光片上测量脊柱侧凸的角度,具体测量方法见放射影像学专著。
5、注意事项(1)熟悉人体脊柱和肢体的标准姿势。
(2)评定时在征得受检者同意后,尽量裸露身体、脱去鞋袜、采取自然姿态或动作。
脊髓损伤的规范化查体

3. 选择性感觉检查项目
D 检查部位 建议下列关节作为标准检查部位: 腕 拇指的指间关节 小指的近端指间关节 膝 踝 大脚趾的趾间关节
3. 选择性感觉检查项目
(2) 深压觉 A 检查原理 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观察到,肢体其它感觉 完全丧失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如果肢体远端有深 压觉存在预示着感觉和/或运动功能可能会恢复。 建议深压觉检查仅用于轻触觉和针刺觉缺失的患 者。
必查项目
(2) 轻触觉 A. 检查方法d 检查患者时,每个关键感觉点依次被检查。 在每个关键点要求患者说出被棉束轻触时的感觉。 对能说出触觉的患者要求他们说明这种触觉是否 与面颊触觉一样。必要时,再次用棉束轻触面颊, 以提醒患者正常的轻触感觉。
必查项目
(2) 轻触觉 A. 检查方法e 每个关键感觉点检查后,根据以下分级定义 进行分级记录。
3. 选择性感觉检查项目
B 检查方法c 在每个检查部位给予患者一定压力,要求患 者说出感觉到压力时的感觉,随后要求患者描述 没有给予压力时的感觉,以评估患者描述的可靠 程度。
3. 选择性感觉检查项目
C分级 0 缺失:给予压力时患者没有感觉。 1 存在:给予压力时患者能可靠地感觉到。
3. 选择性感觉检查项目
必查项目
如果关键感觉点因为石膏包裹、伤口、 敷料覆盖或截肢等原因而无法检查时,同一被推 荐的皮肤节段内的任何一点可作为替代检查点。 建议选择替代检查点时应特别注明。
必查项目
推荐感觉检查的实用步骤是从可疑的损伤 部位开始,向头端逐个皮节进行锐/钝辨别觉检 查,直到患者报告锐/钝辨别觉都变为正常为止。
脊髓损伤感觉平面评定标准

脊髓损伤感觉平面评定标准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为了能够准确评定患者的感觉功能损伤程度,医学界制定了脊髓损伤感觉平面评定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评定标准的内容和应用方法。
该评定标准主要分为触觉、痛觉和温度觉三个方面。
在触觉方面的评定中,根据损伤部位和临床症状,将感觉功能分为无损伤、轻微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四个等级。
对于痛觉和温度觉的评定也是按照类似的等级进行分类。
在具体评定过程中,医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观察。
触觉评定中,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棉花球、羽毛和刷子等工具进行轻触和触压测试。
痛觉评定主要通过采用针刺或钳夹等刺激物进行触发疼痛感。
温度觉评定则是通过用温水和冷水刺激测试区域,观察患者对温度变化的感觉反应。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评定,还有一些辅助的评定指标,如感觉平面的划分、感觉平面上下限的确定和对称性的评估等。
这些指标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感觉功能状况,为后续治疗和康复提供重要依据。
在使用脊髓损伤感觉平面评定标准时,医生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评定结果应以医生的判断为准,并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评定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评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脊髓损伤感觉平面评定标准是指导脊髓损伤患者评估和治疗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感觉功能的准确评定,能够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康复效果。
但使用评定标准时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准确性,确保评定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面料检验操作要求规范

面料检验操作规范苏州瀚翔服饰有限公司品控部2016 年 2 月1. 申明瀚鸿的供货商有责任保证生产所用面料品质良好,并适合生产所指定的服装,还包括面料能经受服装后整理处理程序。
面辅料供应商必须在发货前检验面料,并且提供对应的码单和面料检验报告。
瀚鸿参引国内服装生产企业通常使用的“四分制”方法和一般水平要求,来制订和适用本规范。
面料检验报告应保留至服装出货后的3个月,用于备查。
服装厂在裁剪前必须进行面料检验确认。
2. 检验项目及标准3. 检验报告要求•每批次进仓货品,均须按操作规范检验。
检验完毕,及时完成检验报告。
•如有重大问题(包括加急检验的),先行电话通知相关人员,后补报告。
•检验报告包括每卷结果和总结果,内容及形式表格,参照附表。
4. 检验流程5. 检验步骤与方法5.1检验准备 •采购部提供标准确认样和技术数据面料技术数据面料标准确认样 (用作手感和外观参照)服装款号 面料供货商 面料品色号 门幅 克重 成分 纱支/密度 交货数量 交货时间面料物理指标实测(由供货商检测提供报告) 服装应用部位说明(依此来适用质量水平)各色确认样一块 必须标明正面不小于25*25cm 或A4纸大小• 面料包装供贷商外包装须具备在运输中耐磨损、防水的保护。
卷外包装上清晰标明: • 面料供货商 • 面料款号(品号)、色号 • 幅宽(有效门幅)• 匹长(重量-针织面料) • 匹号• 缸号(染色/印花批次)• 日期 ** 瀚鸿服装款号** 已检验卷数上的疵点分数5.2 检验抽样数量面料进仓须立即检验。
检验次序:按进仓时间先后,先进先检的原则。
同时进仓,则主料优先。
例外情况,服装生产加急或特别指定情形,则绝对优先检验。
检验时从供货商或仓库管理处取得码单。
抽验数量: • 大货总量少于1000 米时,随机抽取50%。
• 大货总量1000~5000米时,至少检验面料总数的20%,且必须确保最低检验量为500米。
• 大货总量超过5000米时,至少检验面料总数的10%,且必须确保最低检验量为1000米。
幼儿园职称评定暗箱操作自查报告

幼儿园职称评定暗箱操作自查报告示例文章篇一:《幼儿园职称评定暗箱操作自查报告》在我们的幼儿园里,职称评定本应是一件非常公正、透明的事情,就像一场公平的比赛,每个老师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靠着自己的本事去争取那应得的荣誉和认可。
可是呢,最近却有一些不好的传闻,说职称评定可能存在暗箱操作。
这可不得了啊,这就好比在一场大家都认真对待的游戏里,突然有人作弊,那多不公平呀!我就先来说说我自己看到的一些情况吧。
我发现啊,在评定的过程中,有一些标准好像有点模糊不清。
比如说,对于教学成果的评定,什么样的教学成果算是优秀呢?是孩子们学会了多少首儿歌,还是他们在手工课上做出了多漂亮的作品?这就像在迷雾里走路,大家都不太清楚方向。
我就问过我的同事张老师,张老师也很无奈,她跟我说:“我都不知道我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了,感觉像是瞎忙活。
”这让我们这些老师心里可没底了。
再说说评定的过程。
我觉得有些环节好像缺少我们这些普通老师的参与。
就像在做一个重要的决定,却只让一部分人在屋子里商量,我们其他人都在外面干着急。
我有一次忍不住就问园长:“园长啊,咱们这个评定能不能让我们也多了解了解过程呀?”园长当时说会改进的,可是后来还是感觉有点神秘兮兮的。
这让我们觉得,是不是真的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操作呢?这就像在一个家庭里,有什么事情都瞒着大家,大家肯定会觉得不舒服呀。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评审的人员。
我发现评审的人员好像总是那几个,这就有点奇怪了。
这就好比在一场选美比赛里,评委总是固定的那几个人,那他们会不会有自己的偏好呢?我就跟其他老师讨论这个事情,李老师就说:“我觉得这样很容易不公平呢,万一他们就喜欢某种风格的教学,那我们其他风格的老师不就吃亏了吗?”我们都觉得很有道理啊。
从我们幼儿园的整体情况来看,这种暗箱操作的嫌疑如果真的存在,那可是会影响到很多方面的。
首先就是我们老师的积极性。
就像我们努力浇水施肥的小花朵,如果知道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可能都得不到公正的对待,那谁还会那么用心地去照顾花朵呢?老师们可能就会变得消极,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教学质量肯定也会下降。
操作岗工技能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操作岗工技能等级评定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促进企业操作岗工技能水平的提高,规范技能等级评定工作,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企事业单位操作岗工技能等级评定工作。
三、技能等级划分根据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将操作岗工技能等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
1.初级初级操作岗工应具备基本的技能和知识,能独立、熟练地完成常规操作任务。
2.中级中级操作岗工应在初级操作岗工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技能,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能够解决简单的操作问题和故障。
3.高级高级操作岗工应是业务的专家级人员,掌握综合的技能和知识,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操作任务,并具备一定的管理和指导能力。
四、评定标准1.初级操作岗工评定标准(1)技能水平:熟练掌握操作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完成任务。
(2)操作熟练度:能够独立完成常规操作任务,无需他人指导和监督。
(3)工作效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并保证质量和安全。
(4)安全意识:熟悉操作安全规程,具备安全防护意识,能够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
2.中级操作岗工评定标准(1)技能水平: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常见操作问题和故障。
(2)分析能力:能够分析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
(3)团队合作:能够与其他岗位人员沟通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4)工作效率: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并保证质量和安全。
(5)安全意识:具备高度的安全防护意识,能够安全操作,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3.高级操作岗工评定标准(1)技能水平:掌握专业知识和高级操作技能,能够处理复杂操作问题和故障。
(2)创新能力:能够提出改进操作流程和技术的建议,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3)管理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和指导能力,能够组织和指导其他操作岗工进行工作。
(4)团队协作:能够与其他部门和团队进行合作,解决操作相关的问题和难点。
(5)安全意识:具备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能够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康复医学科构音障碍言语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康复医学科构音障碍言语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评定技术.............................................................一、呼吸评定.............................................................二、喉功能评定...........................................................三、口唇评定.............................................................四、下颌评定.............................................................五、软腭评定.............................................................六、舌评定...............................................................七、反射评定.............................................................八、言语评定............................................................. 第二节治疗技术.............................................................一、舌感觉运动技术.......................................................二、口唇感觉运动技术 .....................................................三、下颌运动技术.........................................................四、软腭感觉运动技术 .....................................................五、声带运动技术.........................................................六、呼吸训练技术.........................................................七、发音训练技术.........................................................八、语调音量训练技术 .....................................................九、交流辅助系统应用技术 .................................................第一节评定技术一、呼吸评定1、定义观察安静时患者的呼吸状态以及发音时呼吸控制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评定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个别属性有大小、形状、颜色、坚实度、湿度、味道、气味、声音等。
感觉功能评定分浅感觉检查、深感觉检查和复合感觉检查。
一、浅感觉
1、定义对皮肤和粘膜触觉、痛觉和温觉的检查方法称浅感觉检查。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病变、脊髓损伤或病变等);周围神经病损(如臂丛神经麻痹、坐骨神经损害等);外伤(如切割伤、撕裂伤、烧伤等);缺血或营养代谢障碍(如糖尿病、雷诺病、多发性神经炎等)。
(2)禁忌证:意识丧失或精神不能控制者。
3、设备与用具大头钉若干个(一端尖、一端钝),两支测试管及试管架,棉签、纸巾或软刷。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触觉:令受检者闭目,检查者用棉签或软毛笔轻触其皮肤。
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询问受检者有无轻痒的感觉。
(2)痛觉:令受检者闭目,分别用大头针的尖端和钝端以同等的力量随机轻刺受检者的皮肤。
要求受检者立即说出具体的感受(疼痛、疼痛减退/消失、感觉过敏)及部位。
(3)温度觉:用盛有热水(40℃~45℃)及冷水(5℃~10℃)
的试管,在受检者闭目的情况下冷热交替接触其皮肤,让受检者回答“冷”或“热”。
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 2~3 秒为宜。
检查时应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
5、注意事项
(1)向受检者介绍检查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其充分合作。
(2)检查时受检者一般闭目,以避免主观或暗示作用;防止受检者过度疲劳,以免其感觉域增高。
(3)采取左右、近远端对比的原则,从感觉缺失部位向正常部位逐步移行检查;对痛觉过敏的受检者要从正常部位向障碍部位逐渐移行;必要时可多次重复检查。
(4)有感觉障碍时需要记录障碍的类型、部位和范围。
二、深感觉
1、定义对受检者肌肉及关节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进行检查的方法称深感觉检查。
2、适应证与禁忌证同浅感觉检查。
3、设备与用具音叉(256Hz)。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位置觉:令受检者闭目,检查者移动其肢体并停止在某个位置。
让受检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位置。
(2)运动觉:令受检者闭目,检查者在较小范围里被动活动其
肢体,让受检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
如检查者用示指或拇指轻持受检者的手指或足趾两侧做轻微的被动伸或屈的动作(约 5°左右),其回答肢体活动的方向(“向上”或“向下”),或用对侧肢体进行模仿。
(3)震动觉:用每秒震动 128~256 次(Hz)的音叉柄端置于受检者的骨隆起处。
检查时常选择的骨隆起部位有:胸骨、锁骨、肩峰、鹰嘴、尺桡骨茎突、腕关节、棘突、髂前上嵴、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及内、外踝等。
询问受检者有无震动感,并注意震动感持续的时间,两侧对比。
5、注意事项同浅感觉检查方法。
三、复合感觉
1、定义对受检者皮肤两点辨别、图形及实体觉等检查的方法称为复合感觉检查。
2、适应证与禁忌证同浅感觉检查方法。
3、设备与用具大头针、圆规、棉棒,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器具如橡皮、手表、筷子、勺子等,不同重量的物品数件,几块不同质地的布,心电图测径器或触觉测量器。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皮肤定位觉:令受检者闭目,用手轻触其皮肤,让其用手指出被触及的部位,正常误差手部<3.5mm,躯干<1cm。
(2)两点辨别觉:令受检者闭目,采用心电图测径器或触觉测
量器沿所检查区域长轴刺激两点皮肤,两点的压力要一致,受检者回答感觉到“一点”或“两点”。
若受检者有两点感觉,再缩小两点的距离,直到受检者感觉为一点时停止,测出此时两点间的距离。
(3)图形觉:令受检者闭目,用铅笔或火柴棒在其皮肤上写数字或画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让其说出所画内容。
(4)实体觉:实体觉检查是检查手对实物的大小、形状、性质的识别能力。
检查时令受检者闭目,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放置于其手中(如火柴盒、小刀、铅笔、橡皮、手表等),让受检者抚摩后说出该物的名称、大小及形状等。
检查时应先测患侧。
(5)重量觉:检查分辨重量的能力。
将形状、大小相同,但重量逐渐增加的物品逐一放在受检者手上,或双手同时分别放置不同重量的上述检查物品。
要求受检者将手中重量与前一重量比较或双手进行比较后说出谁轻或谁重。
(6)材质识辨觉:检查区别不同材质的能力。
将棉花、羊毛、丝绸等逐一放在受检者手中,让其触摸,回答材料的名称(如羊毛)或质地(粗糙、光滑)。
5、注意事项在深、浅感觉均正常时,方可进行复合觉检查;余注意事项同浅感觉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