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障碍及评定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

平均值
42.4 37.8 45.4 39.8 35.9 31.5 30.7 2.6 2.6 2.5
标准差
14.0 13.1 15.5 12.3 11.6 8.9 8.2 0.6 0.7 0.7
正常年轻者(20-24y)下肢两点分辨值
皮肤区域
大腿
小腿
大趾尖 第1-2跖骨间隙
第5跖骨
近端前面 远端前面 中部外侧 中部内侧 中部后侧 近端外侧 远端外侧
• 检查者使用大拇指或指尖用力压在肌肉或肌腱, 请患者指出感觉。
• 对瘫痪的患者压觉检查常从有障碍的部位开始知 道正常的部位。
感觉功能的评定-深感觉
常见疾病
• 任何关节的轻微本体感觉障碍都会引起肢体运动 的功能障碍。
• 关节觉障碍、震动觉障碍均见于脊髓后索损害; • 本体体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协调障碍,即运动失
【浅感觉】 包括皮肤及粘膜的感觉、
痛觉、温度觉和压觉。此类 感觉是受外在环境的理化刺 激而产生。 【深感觉】
包括运动觉、震动觉、 位置觉,又名本体感觉。此 类感觉是由于体内肌肉收缩, 刺激了本体感受器(肌梭、 腱梭等)而产生的感觉。 【复合感觉】
包括皮肤定位感觉、两 点辨别感觉、体表图形感觉、 实体辨别觉。这些感觉是大 脑综合分析、判断的结果, 故也称皮质感觉。
慢性疼痛与残疾评定 (chronic pain grading scale)
• 适用于持续6个月以上头、颈、肩、腰、腿痛患者
• 评分:
(1)疼痛程度=(A+B+C)/3
(2)致残程度=(E+F+G)/3
(3)致残天数:问题D的天数,如果应用3个月标准的版 本,将天数乘以2后计算残疾评分。
(4)残疾评分:残疾评分为致残天数换算分+致残程度 换算分。
感觉障碍及评定课件

01 02 03 04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药物治疗, 有助于缓解感觉障碍的症状和改 善生活质量。
寻求专业帮助
在出现感觉障碍的症状时,及时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获得正 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06
感觉障碍评定案例分析
Chapter
案例一:触觉缺失的评定与康复
总结词:触觉缺失是指个体无法通过触摸感知外界物体的 大小、形状、质地、温度等属性,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 响。
详细描述
温度觉量表主要通过检测患者对不同温度的刺激的 感知能力来评估其温度感知能力。该量表通常分为 两个部分:冷刺激测试和热刺激测试。冷刺激测试 主要评估患者对低温刺激的感知能力,而热刺激测 试则评估患者对高温刺激的感知能力。
视觉运动觉量表
要点一
总结词
视觉运动觉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视觉运动协调能力的量化 工具。
4. 温度觉缺失的康复: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心 理治疗等,帮助患者逐渐适应和克服温度觉缺失带来的 困难。
案例三:视觉障碍的评定与康复
总结词:视觉障碍是指个体无法通过视觉感知外界物体的 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等属性,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 响。
2. 视觉障碍的症状:患者可能无法感知光线、色彩、形 状等刺激,甚至无法准确分辨物体的远近和大小。
作业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训练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如 穿衣、洗澡、进食等,以提高生
活质量。
职业技能训练
根据患者的兴趣和职业需求,进行 职业技能训练,以提高患者的工作 能力。
辅助器具使用
根据患者的需要,指导患者使用适 当的辅助器具,如拐杖、轮椅等, 以增强活动能力和安全性。
言语治疗
沟通技巧训练
训练患者使用非言语沟通技巧, 如手势、表情、图画等,以提高
感觉功能评定概述

28
11
感觉障碍的定位判断
(二)脊髓型感觉障碍
1.脊髓横贯型损害:受损节段平面以下的 各种感觉缺失或减退。 2.脊髓半切综合征:受损平面以下病变侧 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但触觉无障 碍。 3.后角损害:表现为病灶同侧的节段性痛 觉和温度觉障碍,深感觉和触觉存在,即所 谓的分离性感觉障碍。
12
感觉障碍的定位判断
9
常见的感觉障碍
◆(二)抑制性症状:
1.感觉确实:指在清醒状态下对刺激无反 应。有痛觉缺失、温度觉缺失、触觉缺失和深感觉 缺失。在同一部位各种感觉(深、浅感觉)均缺失, 称完全性感觉确缺失。在同一部位只有某种感觉缺 失,而其他感觉存在,称为分离性感觉缺失。(如 痛温觉缺失,触觉保留,见于脊髓空洞症) 2.感觉减退:对外界刺激有反应,但敏感 度减弱。(双侧对比检查更有意义)
25
感觉功能评定的方法
5.重量觉:受试者闭目,检查分辨重量的能力。 检查者将形状、大小相同,但重量逐渐增加的 物品逐一放在受试者手上;或在双手同时分别 放置不同重量的上述检查物品。 反应:要求受试者将手中重量与前一重量比较或 双手进行比较后收出谁轻谁重。 6.材质识别觉:受试者闭目,将不同材质(羊毛、 丝绸、棉花)的物品放在受试者手中,让其触 摸。 反应:回答材料的名称或质地(粗糙、光滑)。
7
常见的感觉障碍
(一)刺激性症状:
1.感觉过敏:感觉敏感度增加,神经兴奋阈值下降, 轻微刺激引起强烈感觉。(表明感觉系统有刺激性病变) 2.感觉倒错:对刺激的认识完全倒错。 3.感觉过度:一般发生在感觉障碍的基础上,感觉 刺激阈增高;不立即产生疼痛,达到阈值时可产生一种定位 不明确的强烈不适感,持续一段时间才消失,单点刺激往往 感受为多点刺激。(常见于丘脑、脑干或顶叶皮质病变) 4.感觉异常:无明显外界刺激而自发产生的不正常 感觉(多为周围神经受压引起) 5.感觉错位:刺激一侧肢体时,产生对侧肢体相应 部位刺激感受,本侧刺激部位无感觉。
(完整版)感觉功能评定

感觉功能评定一、概述1、概念:感觉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地和准确地评定康复病人感觉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方法。
2、目的及意义:感觉障碍的程度。
可按感觉消失、感觉减低、感觉过敏、感觉异常四类。
通过对感觉检查的结果分析,应能判断引起感觉变化的原因,感觉障碍对日常生活、功能活动及使用辅助具的影响,以及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可防止患者由于感觉上的变化而再受损伤,要能预测将来的变化,判断何时需要再次检查。
二、评定的方法和步骤:1、本体觉评定方法:需要准备的物品:大头钉若干个(一端尖,一端钝)两支测试管及试管架,一些棉花、纸巾或软刷;4-5件常见物:钥匙、钱币、铅笔、汤勺等;感觉丧失测量器或心电图测径器头、纸夹和尺子;一套形状、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件,几块不同质地的布。
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
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
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压觉:让患者闭眼,检查者用大拇指使劲地去挤压肌肉或肌腱请患者指出感觉。
对瘫痪的病人压觉检查常从有障碍部位到正常的部位。
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
冷觉用装有5—10 c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一45C 的温水试管。
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
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
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关节觉:是指关节所处的角度和运动方向的感觉,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
感觉功能障碍的评定方法以及康复治疗

各种感受器
3伤害感受器(nocloceptors) a痛 游离神经末梢
4电磁感受器(electromagnetic receptors) a视(vision)
杆状细胞(rods) 锥状细胞(cones) b 听觉 毛细胞 5化学感受器(chemoreceptors) a味 味蕾感受器(receptorsOftastebuds) b嗅 在嗅上皮中的嗅神经感受器(receptors of olfactory nerves in olfactory eplthelium)
7
各种感受器
感觉感受器的分类
1机械感受器 a皮肤感觉感受器(cutaneous sensory receptors)
游离神经末梢(free nerve endings)(痛、温、触、压、痒等) 毛囊末梢(hair follicle endings)(触和机械运动) b深感觉感受器deep sensory (joint) receptors] 肌梭(muscle spindle)(位置和运动感) 神经腱梭(Golgi tendon organs)(肌极度牵张时防止肌损伤) 2温度感受器(thermoreceptors) a冷 冷感受器 b温 温感受器
23
感觉障碍的表现
• 刺激性症状
– 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引起强烈的感觉。如痛觉过敏, 表明感觉系统有刺激性病变。
– 感觉倒错:对刺激的认识错误。如把触觉刺激误认为 痛觉刺激,冷觉误为热觉。
– 感觉异常:没有明显的外界刺激而自发产生的不正常 的感觉,如麻木感、蚁走感、针刺感、烧灼感等,与 神经分布方向有关。多为周围神经受压引起。
– 脊髓型:感觉传导束横断时,损伤平面以下 各种感觉及运动缺失或减退。脊髓半侧损害 时,受损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伴中枢性 瘫痪,对侧痛、温度觉障碍,即脊髓半切综 合征。
感觉功能评定技术 评定 感觉障碍分类

感觉障碍分类
1.感觉过敏:感觉敏感度增加,神经兴奋國值下降,轻微刺激引起 强烈感觉。如痛觉过敏是对痛的感觉增强,一个轻微的痛刺激即可引 起较强的疼痛感。
2.感觉倒错:对刺激的感觉错误或对刺激的认识完全倒错,如将触 觉刺激误认为痛觉刺激,将冷觉刺激误认为热觉刺激等。
感觉障碍分类
3.感觉过度:一般发生在感觉障碍的基础上,感觉刺激阈增高且反应时 间延长,因此对轻微刺激的辨别能力减弱:当受到强烈刺激,经一段潜伏期 后(可达 30s),出现一种定位不明确的疼痛或不适感,并向周围扩散, 因此单点刺激往往感受为多点刺激,持续一段时间消失。
感觉障碍分类
4.感觉异常:在无外界刺激情况下出现异常自发性感觉,如烧灼感、麻 木感、蚁走感、肿胀感、束带感和冷热感等,通常与神经分布的方向有关, 具有定位价值。
5.感觉错位:刺激一侧肢体时,产生对侧肢体相应部位刺激感受,本侧 刺激部位无感觉,常见于右侧壳核及颈髓前外侧索损害,为该侧脊髓丘脑 束未交叉到对侧所致。
感觉障碍分类
6.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对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刺激所引起的 情绪反应。从感受器到中枢的整个感觉传导通路的任何病灶刺激都可引发 疼痛。没有外界刺激而感觉到疼痛者,称为自发性疼痛。
感觉障碍分类
(二)抑制性症状 感觉的传导途径被破坏或其功能受到抑制时,出现感 觉减退或感觉缺失。
感觉障碍分类
1.感觉缺失:感觉缺失时受试者在意识清楚情况下对刺激不能感知,有 痛觉缺失、温度觉缺失、触觉缺失等。在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称为 完全性感觉缺失。在同一部位只有某种感觉障碍,而其他感觉存在,称为 分离性感觉障碍。
感觉功能的评定

第二部分 评定方法
常规检查 单丝皮肤阈值检查
一、检查步骤
介绍检查的目的、方法、要求 检查示范 遮蔽双眼 先健侧后患侧 观察患者反应 记录结果
认知障碍? 言语障障?
二、 常规感觉的评定方法
评定设备 大头钉若干个(一端尖、一端钝)
两支测试管及试管架 一些棉花、纸巾或软刷 4~5件常见物:钥匙、钱币、铅笔、汤勺等 感觉丧失测量器,或心电图测径器头、纸夹和尺子 一套形状、大小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件 几块不同质地的布 音叉(256Hz或128Hz)、耳机或耳塞
感觉器官中的感觉细胞(感受器)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 经传导到各级中枢,直到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通过综合分析,产生某种感觉
引起感觉异常的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干扰知觉和感觉信息的整合。 周围神经系统病变--使传人到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减少。 外伤 缺血 营养代谢障碍
5
二、分类
1、一般感觉(躯体感觉) 2、特殊感觉
触觉障碍见于后索病损;局部疼痛为炎性病变影响到该部末梢神经之故;烧灼性疼痛见 于交感神经不完全损失;温度觉障碍见于脊髓丘脑侧束损伤。
关节觉
位置觉 运动觉
振动觉
(二)深感觉
35
(1)位置觉(关节觉):是指对关节所处的角度和运动方向的感觉,其中包括关节对被动 运动的运动觉和位置觉,一般两者结合起来检查。
38
(三)复合感觉
复合感觉是大脑皮质对各种感觉刺激整合的结果,因此,必须在深、浅感觉均正常的 前提下,复合感觉检查才有意义。
39
(1)皮肤定位觉 [刺激]令患者闭目。用手轻触患者皮肤 [反应]让患者用手指指出被触及的部位。正常误差手部小于3.5mm,躯干部小于1cm。
(2)两点辨别觉 [刺激]令患者闭目。采用心电图测径器或触觉测量器沿所检查区域长轴刺激两点皮肤,两 点的压力要一致。若患者有两点感觉再缩小两点的距离,直到患者感觉到一点为止。测出 两点间的距离。 正常人全身各部位的数值不同,正常值:正常人手指末节掌侧为2~3mm,中节4~5mm,近 节5~6mm,手掌部6-10mm。7~15mm部分丧失,15mm完全丧失。
感觉功能障碍的评定方法以及康复治疗

30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害对感觉的影响
• 脑干损害
– 延髓外侧:损害脊髓丘脑束和三叉神经脊束、 脊束核,引起对侧半身和同侧面部痛、温度觉 缺失,为交叉性感觉障碍。
7
各种感受器
感觉感受器的分类
1机械感受器 a皮肤感觉感受器(cutaneous sensory receptors)
游离神经末梢(free nerve endings)(痛、温、触、压、痒等) 毛囊末梢(hair follicle endings)(触和机械运动) b深感觉感受器deep sensory (joint) receptors] 肌梭(muscle spindle)(位置和运动感) 神经腱梭(Golgi tendon organs)(肌极度牵张时防止肌损伤) 2温度感受器(thermoreceptors) a冷 冷感受器 b温 温感受器
8
各种感受器
3伤害感受器(nocloceptors) a痛 游离神经末梢
4电磁感受器(electromagnetic receptors) a视(vision)
杆状细胞(rods) 锥状细胞(cones) b 听觉 毛细胞 5化学感受器(chemoreceptors) a味 味蕾感受器(receptorsOftastebuds) b嗅 在嗅上皮中的嗅神经感受器(receptors of olfactory nerves in olfactory eplthelium)
感觉或皮质感觉障碍,浅感觉正常或轻度障碍。
32
33
感觉功能评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