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课改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言堂” 的教 学 方 式 , 教 学设 计 中 注 重 发 挥 学 生 学 习 主 动 性 , 要
给予学生学习化学的 自信心 。 同时, 新课程也要 培养学生 自主 、 合
也 日渐频繁 , 学生的科 技意识 、 操作意识 已大为进 步 , 有的 能力甚 至超过 了我们教师 。 与此相对应 , 教材 的多样性 、 变化性 、 知识性 、 联系性也有了很大进展 , 教师如果只靠经验或教参 、 教辅资料来 进行教学 已难以胜任现代 的教学。 所 以, 在新课程标准下 , 教师不
动性 和持续性 , 而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以下是本人
在 化 学课 堂教 学 实践 中的 一些 看 法 。

的烧 杯 , 然 后 观察 现 象 。这 个 实 验讨 论 完 成 之 后 , 我再 问: 如 果 只
用一个装酚酞溶液的小烧杯 , 那怎么做? 学生讨论不出结果 。 我提 醒, 如果分两步做呢? 学生讨论后说 , 可以不用原来大烧杯中装酚
学 生 的知 识 内化 , 技 能提 高 。 化学 实 际 是 来 源 于生 活 , 是 对 生 活 中的各 种现 象 分 析 研 究 逐 四、 扎 实进 行 课外 实 践 活 动 , 辅 助课 改 逐 步成 功 化学 教 学 是 一 门基 础 自然 科 学 ,加强 化 学 知 识 的 应 用 性 , 是 出: “ 要 使 学生 熟 悉 化 学 对 社 会 发 展 的 关 系 , 了解 我 国 化 学 科 学
此教 师 在 不知 不 觉 中参 与 了教 材 的再 创 作 。 但 教师 教 书 的 时问 越 新 课 程 比 较重 视 学 生 化 学 探 究 能力 的 培 养 ,教 师 应 该 改 变 过 去
长, 就越会对 自己固有的教法存 有依恋 , 从 而逐 渐地丧失 了 自己

新课程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探 究 学 习 民主 和谐
关键词 : 新意识 创
【 中图分类号 】G6 38 3 .
【 文献标识码】C
【 文章编 号】6 1 8 3 (0 00 - 0 3 0 1 7 - 4 72 1 )1 0 9 - 1
新课 程 理 念 旨在 提 高学 生 的科 学 素 养 为 目标 ,不 仅 学 到知 识 而且 重 视 能 力 的 提 高 。 求 学 生全 面发 展 , 要 同时 培 养 创 新 精 神 能 力 。 觉 得 一 堂 好课 必 须 落 实 好 教 学 三 维 目标 , 注学 生 知 识 我 关
2 提 高 学 生学 习主 动 性 培 养 创 新精 神
41可 以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趣 . 托 尔 斯 泰 曾 经说 过 :成 功 的 教 学 . 需 的不 是 强 制 。 是激 “ 所 而 发 学 生 学 习 的兴 趣 。 良好 的学 习兴 趣 , 求 知 欲 的 源 泉 , 思维 ” 是 是 的 动 力 。 学 实验 可 以呈 现 千 变 万化 的现 象 , 唤 起 学 生 学 习兴 化 是
高思 维 能 力 和创 新 能 力 。 如 在讲 钠 与 水 反 应 时 , 应 特 别 剧 烈 , 反
当取 得 的钠 比较 多时 , 验 很 危 险 , 至 产 生 爆 炸 , 师 在 做 实 实 甚 教 验 时 除 了让 学 生 仔 细 观 察 实验 现 象 外 可 以 不 失 时机 的 问 “ 不 能 能 对 这 个实 验 进 行 更 好 的 改进 以保 证 实 验 的 安 全性 ? 这 样将 学 ” 生 思 维 引 向深 层 次 的 思考 , 高 了 他们 的创 新 能 力 和 思维 能力 。 提
4 充 分体 现 化 学 实 验 在 学 生 掌握 好 基 础 知 识 和 基本 技 能 。 高 为 提 运 用 知 识 的能 力 。 发展 学 生 思 维 能 力 和创 新 能 力 , 实验 是 最 好 的

新课改下如何教好化学

新课改下如何教好化学

新课改下如何教好化学1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它取代了以前的教学大纲,它注重三维目标的统一,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且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如在学到“二氧化碳”时,我让学生上网查找相关信息,结果学生都了解到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认识到“温室效应”的危害,并思考其解决途径。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开始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都在不断地形成和提高。

2 合理利用教材教材只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

对教材的认识和使用十分重要,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对教材的认识应当发生转变,即将传统的使用教材教的观念转变为合理地使用教材的观念。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研究”时,教材上直接介绍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对此不太理解。

我先做了对比实验:取三支试管,分别标号为1、2、3,向1号试管中加入石灰石和稀盐酸,向2号试管加入碳酸钠和稀盐酸,向3号试管中加入石灰石和稀硫酸,让学生观察现象。

通过对比,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实验室选择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教学效果非常好。

3 注意新课的导入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

学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因此,应当在激起学生求知欲方面做文章。

新课的导入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和设计的重要教学环节。

常用的新课导入法有:直接导入法、以故带新法、以新激趣法、情境导入法和操作导入法等。

比如:在导入新课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先讲一些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知识差别比较大的事例,从而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4 注意课堂的节奏满堂灌的教学要不得。

人的注意力在通常情况下能够高度集中的时间大约只有二十分钟。

教师讲课时一定要掌握课堂的节奏,在大约二十分钟之内就应该变化节奏。

新课改下怎样上好高中化学课

新课改下怎样上好高中化学课

新课改下怎样上好高中化学课摘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课改下怎样上好高中化学课: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运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实验课教学。

关键词:实验课教学;新型师生关系;教学方法随着新课改理念的逐步深入与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化学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标。

因此,作为一名新课改形势下的化学教师,应该尽快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上好高中化学课。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教师主宰课堂,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组织教学,学生只能俯首倾听,任教师自由摆布,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实,我们的学生都是有感情、有思想、有个性的。

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欧文说:“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爱护,往往比他的专业修养和学问重要。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角色,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为此,我采取了这样的措施:1.尊重、信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尊重、信任是对学生的一种鞭策、一种厚爱,学生在老师的尊重与信任下会更加充满信心。

新课改精神要求我们教师以“育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教育宗旨,把学生当成有个性、有思想的人。

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敏感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很在意别人对他们的评价。

因此,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时,我从不用粗暴简单的语言训斥学生,而是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

同时,在教学中,我尽力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积极给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并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真诚地交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2.爱心是建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陶行知先生说:“要给学生营造一个适合他们身心健康与创新能力发展的环境,就应该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那么怎样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那就是用爱关心学生,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这样学生才能敞开心扉与老师彼此对话。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与改进。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针对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教学,需要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启发性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性、积极参与性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去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总结知识等方式来教授知识。

在启发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设计各种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探索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实验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交流和互动中学习,增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探究式教学法四、多媒体教学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法来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视听的同时进行学习。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分析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摘要:化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化学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转变,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趣味性,并让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验操作,还要学生进行具体的生活实践,促进高效化学教学课堂的形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新课程标准开展的。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希望教师能通过改善教学观念并进行多样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让他们的创新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能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化学知识的巨大魅力。

一、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就有动力去克服学习上的阻力,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学生的动力才会更加持久,学生才会积极地去学习。

因此引入新课时,要创造一种能迅速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当学生对所学的新知与自己的兴趣相联系时,学生对新知的认同感就越强,他们接纳新知的愿望也就越强烈。

作为高中化学教师要想让情境创设的恰到好处,就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让学生的情感在情境的创设下更快的投入到知识的获取中。

首先,从获取知识的角度出发,知识的获取总是发生在一定情境之中,学生需要在不同的情景中重新构建自己的化学认知,并获得有意义的化学知识,从教师层面上来说,高中化学教师要把知识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

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意教学目标明确,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突出哪些重点,突破哪些难点都一定要认真的揣摩。

要想成为学生们喜欢的教师,就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练,无论多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技巧,都要通过实践才能够掌握。

其次,学习化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具体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不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

比如在上高中原电池教学的内容时,教师为了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进行了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分别将铁丝和铜丝放在了稀硫酸溶液中,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不同的实验结果,然后根据组内同学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之下,教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析新课改下如何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析新课改下如何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092-2023年第33期(总第373期)课堂化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现象,把握科学原理。

然而,当下部分高中化学课堂仍然存在过于重视应试练习、课堂问题缺乏深度、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渐使课堂教学固化,将教师的教学思路局限在固定模板上,从而削减高中化学教学的活力,不利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创新。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从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出发,从课堂导入、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三个方向入手,改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摸索构建高效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一)过于重视应试练习过于重视应试练习是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把关注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在教学规划上也以应试练习为主。

同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往往把自己的解题思路强加给学生,省去了由学生自主探索的环节,这就导致课堂教学逐渐趋于单一化。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习得过程大多是对教师思维的机械复制。

除此之外,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强调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是在传统高中化学课堂上,化学实验教学被忽视,教师侧重于讲解理论,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难以得到有效转化,学科素养也难以得到提升。

(二)课堂问题缺乏深度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度的重要工具。

科学的问题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知识转化。

但是在传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问题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在备课过程中也忽略了对课堂问题切入时机的把控,这就导致提出的问题缺乏深度,缺乏引导性,难以实现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无法指导他们对已掌握知识的转化。

同时,教师在提问时机上也缺乏巧妙的设计,更多是采取随机提问的形式,这种提问形式对课堂教学的推进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帮助不大,导致课堂提问这一重要教学环节沦为形式,难以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作用[1]。

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感悟

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感悟
没 有 现 成 的答 案 , 多数 学 生 不 敢 回答 , 时 教 师 对 学 生 进 行 这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师 的 主导 作 用 表 现 为指 导 和 规 范 学生 教 的学 , 而促 进学 生学 。 体 地 说 , 师要 为学 生 学 习创 设情 从 具 教
境, 激发学 习动机 , 提供学 习资 源和条件 , 确定方 向, 择内 选
容 , 给 方 法 。 教 师 必 须要 正确 处 理 好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 教 教 与 “ ” 学 的关 系 。 课 程 下 的 课 堂 教 学 , 要 师 生 互 动起 来 , 要 新 既 又
提高课堂教学 的实效性 。 提高课堂的实效 , 就是在课 堂 4 5分 钟获得最 大的效益 , 达成教学 目标 。让不 同层次的学生有不
生 回答 对 了 进行 表扬 ; 回答 错 或 不全 面 , 扬 他 敢 于 回答 、 表 积
教学活动是动态过程 , 教师要不 断总结课堂教学 的得与
失 。课 后 反 思 可 以从 多方 面 、 角度 进行 , 多 如从 教学 方法 上 , 从 问题 的设 计 方 面 , 调 动 学 生 积 极 性 方 面 , 知 识 的 把 握 从 从
新校 测 删 沧 版
Xn iYa 』蛆B ; ul 【t8 Xm 娃 t
教 学实 践
新课改 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感悟
陈培 宏
( 大荔县两宜 中学 , 陕西 在新课程改革 中强调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
力 求 改 变在 教 学 中学 生 的被 动 状 态 , 分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积 充
同 的 收益 , 堂 真 正 成 为学 生学 的主 阵地 。学 生 参 与 课 堂 活 课
启 发、 引导 、 提示 , 最终 由学生解决 , 学生不仅学会 了知识 , 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注重知识的学习而且重视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一堂好课必须落实好教学的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兼顾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打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采用启发诱导、研究、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发展。

新课改化学教学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一、由单一授课改为小组合作交流
新课程中加入了小组讨论这一环节,其好处很多:
1.促进认知、情意发展
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立体知识网络,这样形成的知识在大脑中会保持很久甚至终生难忘,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极有帮助。

2.锻炼竞争与合作能力
小组交流中以合作为主,组与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愉快。

学生之间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关系更加和谐。

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不能袖手旁观,要适时地引导,充分释放“撑船者”和“划桨人”的智慧,使学生由“不会学习”向“会学习”和“主动学习”
转变。

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
过去的教学大部分是“填鸭式”的,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激起求知欲望,产生认知冲突,展开思维积极性去发现新知识,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在讲钠与水反应时,反应特别剧烈,当取得的钠比较多时,实验很危险,甚至产生爆炸,教师在做实验时除了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外,可以不失时机地问:“能不能对这个实验进行更好地改进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这样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层次的思考,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规划好探究实验的内容,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探究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好探究内容,否则会使探究显得过于空洞,学生得不到实质性的收获。

通过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终身受用。

新课程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活动探究”栏目,它的设计一般都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作稍微的提高,让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探究栏目有两种形式:一是给定实验程序让学生进行探究,另一种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例如,设计原电池的实验探究,学生的设计方案多种
多样,选出比较好的几例:
①铁钉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②铜片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③铁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连接在音乐盒中的陶片上
④铁片和铜片插入用浓食盐水和的面团中,串联上灵敏电流计
⑤铁片和铜片插入纯碱溶液中,
⑥铁丝和铜丝插入桔子瓣中,串联上电流计
⑦用铁钉和铝条插入西红柿中,串联上电流计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四、充分体现化学实验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是最好的学习手段。

1.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

化学实验可以呈现千变万化的现象,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例如绪言课中可以先做几
个有趣的实验:(1)巧除壶中污垢(用食醋)。

(2)自制壶胆(银镜反应)。

(3)自制豆腐(胶体的性质)。

(4)铁片与铜片插入西红柿中用导线连上小灯泡(自制原电池),等等。

2.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之母。

”只有通过观察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在实验中,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自始至终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

如甲烷燃烧注意观察火焰的颜色,是否有黑烟,与乙烯乙炔燃烧现象做对比。

又如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到达滴定终点时,指示剂变色的时间很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

3.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做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能使思维从表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很好地培养思维能力。

如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学生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及产生气体的颜色,最后溶液的颜色,可以推出反应的实质及产物,可以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打造民主和谐的高效课堂
实现素质教育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学中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平等、民主地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激
励,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地投入到和谐的课堂中来,另外学生可以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历亲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最终体现“学中用,用中学”。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是反思型的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打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求知的欲望,提供发言的机会,通过师生互动,使课堂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提高。

(作者单位:湖北省随州一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