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

合集下载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方法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方法

谢谢大家!

附:
注射完毕低分子肝素钠局部压迫时间的比较 分析: 1.局部压迫5分钟:血液凝固需5~10分钟时间, 而作为一种抗凝血药按压5分钟显然不适宜。 2.局部压迫10分钟:低分子肝素钠注入皮下10 分钟即能延长凝血机制,凝酶原时间,按压 10分钟不能达到止凝过程。 3. 15至20分钟:此按压时间最为适宜。需注意 的是按压不宜用棉棒,可去除棒而用棉签头 部棉球按压。
禁忌症:
1. 对肝素及低分子肝素过敏。 2. 严重的凝血障碍。 3. 有低分子肝素或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史

操作方法
方法 禁止肌肉注射,肌注可致局部血肿。采 用深部皮下注射,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时 为血管内途径给药。 途径: 皮下注射

选择部位

头部的药液全 部流入皮下, 防止浪费, 同时也可防止拔针 时针尖的药液带入周围的毛细血管内, 引起 皮下出血。注射完毕后应快速退针 , 且边退 针边按压, 防止因按压不及时引起皮下出血。 松开皮肤皱褶,用棉签轻压穿刺点10分钟, 力度以皮肤下陷1cm为准,观察患者有无出 血倾向。
无需排 空气 注射部位 按压时间 和力度
垂直进入
匀速推 注
避免瘀斑瘀点 减轻疼痛
附:低分子肝素钙

低分子肝素钙是由普通肝素通过亚硝酸分解、 纯化而成的低分子肝素钙盐,具有快速而持续 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具有能改善血流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普通肝素明显延长,出 血的危险性较低,无须实验室监测等优点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的护理要点
血管外.烧伤整形科 赵岩 2016年5月26日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
通用名: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 商品名:齐征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ppt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ppt
(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 化。
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出行 方式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 捷。
(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多。姿多彩
传统注射方法斜刺时涉及部位较多,如针头不慎刺入血 管,只压迫穿刺点不能有效的压迫止血,易形成瘀血、瘀 斑。
改良操作方法——理论依据
1、注射前手捏并提起皮下组织30秒钟,可使皮下毛细 血管受压血流减少,减少针尖刺伤毛细血管的机会。
2、血流减少的同时阻断了皮肤末梢神经传导,患者疼 痛感明显减轻。
3.发展 (1)原因: 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修。筑权 ②修路成为中国人 救的亡强图烈存愿望。 (2)成果:1909年 京建张成铁通路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 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 正轨。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 (1)1872年,
轮船正招式成商立局,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水:上1飞918机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3、注射完毕后手持续捏提皮下组织并压迫3分钟,其目 的是使刺伤血管的血液尽快凝固。
改良操作方法——理论依据
4、局部按压力度不宜过大,由于腹壁浅表层和肌层毛 细血管丰富,压迫力度过大,增加药物对局部的刺激和 挤压,则易引起局部毛细血管壁的破裂,形成出血瘀斑。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流程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流程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流程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操作,通常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及护理进展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及护理进展

ICU的危重患者大多处于昏迷状态,由于长期卧床,应用镇 静治疗及有创操作较多,与普通病房的患者相比,发生深静脉血 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有文献报道超过 90%的重症患者存在形 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1],而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患者预 后不良,甚至发生肺栓塞导致猝死的可能。因此,使用小剂量的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已成为目前 ICU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 成的常规治疗 手 段。 低 分 子 肝 素 (LMWH)相 对 于 普 通 肝 素 而 言,其在生物利 用 度、半 衰 期 以 及 疗 效 等 方 面 都 存 在 明 显 的 优 势,皮下注射后可实现理想的血浆肝素浓度和良好的抗血栓效 果,具有药理学上和临床上的优势[2]。虽然低分子肝素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均优于普通肝素,但因其抗凝、抗血栓的药理作用, 临床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其中出血以及疼痛属于为 最常见的不 良 反 应,也 是 导 致 患 者 用 药 依 从 性 降 低 的 重 要 原 因[3]。周艳姣[4]通过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 315例患者 观察后发现,感觉疼痛较明显的有 63例,占 20%;秦立靖[5]报 道有患者 皮 下 注 射 低 分 子 肝 素 后 最 大 出 血 面 积 可 达 8cm × 10cm。为此,笔者通 过 对 万 方 数 据 库 进 行 检 索,总 结 了 低 分 子 肝素皮下注射方法以及护理的问题。 1 皮下注射部位的选择 1.1 不同皮下注射部位注射效果的比较 1.1.1 传统部位与腹部的注射效果 在传统方案中,皮下注射 位置主要是上 臂 三 角 肌、前 臂 以 及 大 腿 外 侧 等,其 存 在 脂 肪 较 少,血液循环相对丰富,注射范围窄,两次注射点的距离间隔小, 长期注射同一部位会出现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形成淤紫、硬结。 而腹部脂肪丰富,注射的面积较大,毛细血管丰富,所含的神经 纤维较少,通过大量研究得出腹部皮下注射能够控制皮下出血, 显著降低患者承受的疼痛,同时实现更为理想的药物吸收效果, 被较多的患者所接受。Pourg-haznein等[6]在 2013年围绕 90 例慢性阻塞性肺 疾 病 (COPD)患 者 开 展 了 系 统 的 分 析,研 究 结 果显示,大腿部 注 射 疼 痛 的 严 重 程 度 明 显 高 于 腹 部 注 射 (P< 0.05),但在淤紫的范 围 及 数 量 上 没 有 统 计 学 差 异 (P>0.05)。 王明阳[7]通过比较 55例患者上臂三角肌下缘和腹部不同部位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方法.ppt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方法.ppt

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 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 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
[串点成面· 握全局]
筹办航空事宜

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
(1)初办邮政: 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
邮传部 邮传正式脱离海关。

(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 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 万国邮联大会 。
2.电讯 (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办电报的开端。 (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 化。 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轮船招商局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 (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 研制 。 (2)发展: 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水上飞机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
方法

让患者平躺后进行注射,采用75%的酒精消毒皮肤注射 时针头垂直刺入皮肤,切记不要成角度注射,在整个过 程中,用拇指和食指将皮肤捏起,并将整个针头全部扎 人皮肤皱褶里,回抽无回血,将药液全部注入留10秒,拔开针头,松开皮肤皱褶, 用棉签轻压穿刺点10分钟。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方法

心内二 操文娟
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

通用名: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 商品名:克赛

低分子肝素的用法

低分子肝素的用法

低分子肝素的用法
低分子肝素(LMWH)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通常,LMWH用于手术后、长时间卧床、严重创伤、高危患者等情况下预防DVT。

剂量和使用时间根据个体情况和具体的危险因素而定,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LMWH也可以用于治疗已发生的DVT和肺栓塞。

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其他因素来确定,必须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

使用方法:通常,LMWH是通过皮下注射给药,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或大腿。

注射前请确保彻底清洁该区域,并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的指示正确注射。

注意事项:在使用LMWH期间,请注意以下事项:
定期检测血小板计数以排除血小板减少症的风险。

避免同时使用其他抗凝药物,如普通肝素。

通知医生关于任何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如出血、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在做外科手术或其他侵入性操作前,要提前告知医生正在使用LMWH。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或老年人使用时需要格外注意。

请记住,LMWH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进
行,遵循医嘱并按照药品说明书的指示使用。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与按压时间的探讨及效果评价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与按压时间的探讨及效果评价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与按压时间的探讨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改进后的注射方法及按压时间对预防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的实施效果。

方法将心内科住院接受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1例。

A组采用传统注射法,B组采用改进注射法,每种注射方法又根据注射后按压时间的不同各分为a组(3min),b组(5min),c组(10min),通过对照研究,观察两种注射方法在不同按压时间下,局部的淤血情况。

结果 B组(试验组)患者局部淤血程度均明显低于A组(对照组),p<0.01;a组出血面积大于b、c组,b、c组出血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B组注射方法有利于减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出血,且出血程度与按压时间有关,3分钟按压的出血程度明显高于5分钟和10分钟按压,由5分钟增至10分钟按压不能有效减轻出血,且时间过长患者不易坚持。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按压时间出血低分子肝素钠可抑制体内、体外血栓和动静血栓的形成[1-2],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及血栓形成,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

其腹壁皮下注射药效时间长,但注射局部容易出现皮下出血,据国内文献[3]报道,在传统规范操作下皮下注射致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为34%-42%,严重者可造成皮下血肿硬结,甚至皮肤坏死,造成患者紧张、恐惧,甚至拒绝接受此项治疗。

为研究更好的预防或减轻注射局部不良反应的操作方法,现将我院心内科住院接受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的患者42例,实施两种不同的注射方法,每种注射方法分别按压3min,5min,10min,通过对照研究,观察两种注射方法在不同按压时间下,局部的淤血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接受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患者42例,年龄53~78岁,诊断为冠心病。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改进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改进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265-0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断肢(指)再植术后病人,平均39岁。

刀砍伤15例,机械扎伤18例,车祸伤7例。

手指离断伤36例,腕断伤2例,前臂离断2例。

1.2 方法:选择同一生产厂家(有进口药品注册证号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生产的速壁林,规格为一次性注射器内含有0.4ml,针头长度15mm,采用自身对照(即同一患者采用2种方法注射)。

1.2.1 传统组方法注射者左手将病人腹部注射局部提起捏成一凸起褶皱,针头垂直进入,进针深度为针头的2/3。

在注射过程中左手始终保持一皱褶,回抽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拔针,注射后护士需用干棉球迅速按压针眼10min,力度以皮肤下陷1cm为准。

1.2.2 改良注射法前面步骤同传统方法,但注射后护士不拔出针头,停留5s再迅速拔出针头,针头拔出后不需按压,针头拔出前左手不放开皱褶。

注射过程中始终保持皮肤皱褶状态。

1.3 观察评价效果指标每位腹壁注射病人约由专人负责,2人观察,严格掌握注射的方法,注射12h后严格观察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的例次和皮下淤血面积的大小。

2 .结果两种方法注射速壁林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①传统方法200例次,出血面积2mm×2mm 的48例次,出血面积在3mm×3mm以上的7例次,占27%②改良方法150例次,出血面积在2mm×2mm的2例次,出血面积在3mm×3mm以上的为零,占1.3%。

两种方法数据采用x2检验,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及其显著。

3. 讨论低分子肝素钠是由肝素衍生而来,有独特优点,能促进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活物和前列环素样物质,激活纤溶酶而增强纤溶作用,具备抗血栓作用强,生物利用度高[1,2]半衰期长,有更稳定的量效关系,能1d两次注射用药不需实验室监测。

但其是一种抗凝抗栓的药物,出血的危险依然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操作方法——步骤
• 1、持注射器针尖向下,将注射器内气泡弹 至药液的上方,再将注射器平放,单向旋 转取下橡胶帽(避免针尖弯曲)。不再需 要排气。
改良操作方法——步骤
• 2、嘱患者双腿屈膝,消毒注射部位,左手 拇指、食指以5-6CM距离捏提患者注射部 位的皮下组织,形成凸起皱褶持续30秒钟。 • 3、右手持针90度角刺入皮肤皱褶内,深度 达0.5-1CM。 • 4、回抽无回血,缓慢推动助推器将注射器 内的液体全部注入脂肪组织,待气泡进入 针头腔内。
• 平卧双腿屈膝
改良操作方法——部位
• 脐部周围U状区域
• 脐上区:皮肤粗糙,皮肤不易提起,进针时,疼痛感弱
改良操作方法——部位
• 除外脐周1CM,以脐周5-10CM处为宜 • 避开皮肤破损处、手术瘢痕及有斑或痣的 部位 • 禁止在任何挫伤部位注射 • 注射部位应每次有规律地轮换
改良操作方法——理论依据
• 1、注射前手捏并提起皮下组织30秒钟,可 使皮下毛细血管受压血流减少,减少针尖 刺伤毛细血管的机会。 • 2、血流减少的同时阻断了皮肤末梢神经传 导,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 • 3、注射完毕后手持续捏提皮下组织并压迫 3分钟,其目的是使刺伤血管的血液尽快凝 固。
改良操作方法——理论依据
• 感谢大家的聆听!
改良操作方法——步骤
• 5、给药结束后以原插入角度迅速拔针,拔 针后继续捏提注射部位3分钟。 • 6、干棉枝放在注射部位5-10秒,以防止药 液溢出,禁止按摩注射部位。
• • • •
表皮0.26MM 真皮0.5-2MM 皮肤 皮下脂肪3-5CM 垂直皮下注射法通过真皮层的距离短,可有 效降低重度疼痛的发生率. • 传统注射方法斜刺时涉及部位较多,如针头 不慎刺入血管,只压迫穿刺点不能有效的压 迫止血,易形成瘀血、瘀斑。
• 4、局部按压力度不宜过大,由于腹壁浅表 层和肌层毛细血管丰富,压迫力度过大, 增加药物对局部的刺激和挤压,则易引起 局部毛细血管壁的破裂,形成出血瘀斑。 • 5、注射后局部压迫时间与局部平均出血面 积两者呈负相关。 • 6、患者年龄与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局部平均 出血面积呈正相关。
改良操作方法——理论依据
• 7、合用阿司匹林剂量越大,注射局部平均 出血面积越大。 • 8、皮下脂肪厚度是影响低分子肝素注射部 位皮下出血的因素之一。腹部皮下脂肪厚 度<30MM的患者易出血,需按压3分钟。
预防皮下出血的措施
• 1、加强宣教,取得合作,注射前认真解释 药物的治疗作用、注射方法、注意事项, 使患者配合。 • 2、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感, 使注射部位皮肤松驰易于进针,从而减轻 疼痛。 • 3、严格执行正规操作,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注意操作手法。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 的改良
内一科 邬 燕清
传统操作方法
• 1、体位:平卧位 • 2、注射部位:脐周两横指 • 3、注射方法:注射者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 肤形成皱褶,常规消毒,排气后注射针垂 直插入皮肤皱褶内,维持皮肤皱褶至注射 完毕。 • 4、拔针后干棉枝按压针口5-10分钟。
改良操作方法——体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