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自然科学基础

合集下载

国开 小学教育 自然科学基础 计分作业试题及答案

国开 小学教育 自然科学基础 计分作业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专科《自然科学基础》计分作业试题及答案三、简答题1. 声音的三要素是什么?为何二胡和小提琴的音色不同?本小题14分。

答:声音的三要素:音量、音调、音色。

音量,即声音的大小程度。

音的强弱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幅度(简称振幅)决定的,两者成正比关系,振幅越大则音越“强”,反之则越“弱”。

音调,即声音的高低程度,音的高低是由发音时发音体振动频的快慢决定的,振动频率:一秒钟振动次数。

越快音调越高,越慢音调越低。

音色,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违章的单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量调,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不同人发出的。

所以音色不同。

2.并联电路的特征是什么?答:(1)各用电器并列接收电路,电流不止一条路径。

(2)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3)一条支路断路,不影响其他支路。

(4)一条支路被短路,整个电路都被短路。

3.什么是“温室效应”?主要的“温室气体”有哪些?答: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主要的温室气体有:C02(二氧化碳)、CH4(甲烷)、N20(氧化亚氮)、HFCs(氢氟碳化物)、PFCs(全氟化碳)、SF6(六氟化硫)。

三、简答题:(1)什么叫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内因和外因)有哪些?答:化学反应的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它着眼于物质的种类和质量的变化。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内因是指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如金属钠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镁和沸水仅能微弱反应。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是内因。

外因是指外界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20秋期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网上计分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20秋期国开(中央电大)小教专科《自然科学基础》网上计分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7.绝缘体中是没有电的。[答案]错误
8.磁感应线是假想的。[答案]正确
9.电流就是指电的流动。[答案]错误
10.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的电阻之和。[答案]错误
11.磁体上磁性最强的地方叫磁极。[答案]正确
12.交流是电流在交叉导线中的流动。[答案]错误
13.臭氧是有臭味的氧气。[答案]错误
14.K金是一类合金。[答案]正确
11.遗传多样性又叫基因多样性。[答案]正确
12.生物的离体保存的主要工具是基因库。[答案]正确
13.无氧呼吸中没有氧气参加。[答案]错误
14.食物在体内的消化是一类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答案]正确
15.吸收作用是指植物的叶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答案]错误
16.食糜是在口腔中形成的。[答案]错误
[答案]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6.生物多样性是指( )。
[答案]地球上全部生命的总和
7.生态系统是指( )。
[答案]生物群落与环境条件共同形成的统一体
二、判断题
1.煤气的致毒成分是CO。[答案]正确
2.太阳能的基础是核能。[答案]正确
3.食盐溶于水是化学反应。[答案]错误
4.化学反应都是放热的。[答案]错误
三、简答题
1.生物的生殖方式有哪些类型?本小题13分。
答:生物体繁殖后代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中最常见的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和孢子生殖4类。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两性细胞是指雌配子和雄配子或卵细胞和精子。有性生殖是生物界中最普遍的一种生殖方式,它包括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和单性生殖4类。

电大小学教育专科【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

电大小学教育专科【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附题目)

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自然科学基础】形考作业一:第一章自然的探索一、填空题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和造纸术。

2.19世纪的三大发现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

3.间接观察与直接观察相比,其优点是:扩大观察范围、提高观察的精确性、提高观察速度和能使感觉形式发生转换。

4.假说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具有一定的猜测性。

二、单项选择1.被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B)。

A. 牛顿 B.伽利略C. 哥白尼D.道尔顿2.不属于科学教育内涵的是(D)。

A.科学知识B.科学精神C.科学方法D.科学头脑3.给活力论致命打击的是(C)。

A.无机物合成酒精B.无机物合成醋酸C.无机物合成尿素D.无机物合成糖类4.不属于实验的一个阶段的是(D)。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C.结果处理阶段D.提出假说阶段三、简答题1. 试述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

答:20世纪科技发展的特点:一、科学技术经历了全面空前的革命(1)物理学领域 20世纪一开始就出现了持续了30年的物理学革命。

(2)化学领域 20世纪的化学发展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3)生物学领域已揭示了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遗传密码,取得了时代的突破。

二、科学走向新的综合在技术领域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发明,使综合技术逐渐起着主导作用。

三、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1)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使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2. 简述观察与实验的区别和联系。

答:观察与实验一样,也是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

单纯的观察只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有局限性;不利于认清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内部规律。

实验可以人为地变革和控制自然对象,再现最本质的方面,排除次要的、外在的以及偶然因素的干扰,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揭露自然现象的本质。

实验还具有可重复性,使实验现象再现,接受公众的检验,得到人们的认可。

3.什么叫直接实验和模拟实验?答:直接实验是实验手段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的实验;模拟实验是实验手段通过与原型相似的模型间接作用于所研究的现象或对象的实验。

小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小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小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物质和力量的运动、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孩子们能够了解和探索周围的世界,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围绕小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展开,以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科学基础。

一、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物质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主要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则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2. 物质的变化与反应物质可以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包括溶解、熔化、冷凝等,而化学变化则包括燃烧、酸碱反应等。

了解物质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性质。

3. 能量及其传递能量是物质变化和运动的原因,包括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等形式。

能量可以在物体之间传递和转化,通过学习能量的传递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

二、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地壳分为板块,因为板块的运动而形成了地震、火山和地质构造。

同时,地球也在围绕太阳运动,并带来了昼夜、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2. 星空与天体太阳是我们的星球,它是地球上的一切生命能量来源。

学生们需要了解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恒星以及宇宙间的星云、星系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运动规律。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学生们需要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如何保护地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这包括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方面的知识。

三、生物与生命1. 动植物的结构与特征学生们需要了解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

同时,他们需要了解动植物的分类和特征,以及动物的运动方式、食物链等基本概念。

2. 生物的繁殖与生长学生们需要了解动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并能够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

同时,他们需要了解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和生命周期。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K12教育文档)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K12教育文档)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电大专科小学教育《自然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2(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自然科学基础试题2011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6个小题共12分)1.机械能是指()。

A.某种机械的能量B.系统的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C.机械运动时具有的能D.机械潜在的做功本领2.关于电流的正确理解是( )。

A.电子的运动B.电子的定向运动C.电的流体D.一种带电的液体3.化学平衡是指( )。

A.体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的一种状态B.化学反应式两边的物质平衡C.化学品供应时的称量平衡D.化学工业生产中的供求平衡4.光合作用是指( ).A.光参与的化学作用B.光参与的物理学作用c.光参与的生物学作用D.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5.变异是指().A.事物的变化 B.生物中子代与亲代不完全相像的现象C.社会变革 D.景物的变迁6.成煤作用是指( ).A.随着地壳下降、压力增大,成煤物质逐渐转变为烟煤、无烟煤的过程B.一种采煤过程C.将煤运出地面的作用D.将煤从沙石中选出的过程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12个小题共24分)7.调查与统计是对于群体事件涨落性的研究方法.( )8.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 )9.下雪天比融雪天暖和,是由于融雪要吸热。

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自然科学基础

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自然科学基础
A :浓硫酸有粘性,可以沾在皮肤上
B :浓硫酸是强酸,可以与皮肤蛋白质作用
C :浓硫酸有脱水性,可以脱除皮肤中的水
D :浓硫酸有刺激性,可以使人不惬心
27、
晚唐时期有一首牌名为《定风波》的词,下半阕描写船平缓地沿江而下时旅游者的心情:“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好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在这首词里,旅游者选定的参考系是(
25、有关光的本性的叙述中,较为确凿的是( )。
单选:
A:是从发光体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微粒
B:光是一种波动
C: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持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作光子
D:光是具有电磁本性的物质,它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多选题:10分,每题02分
26、多见报道,有人用浓硫酸使别人毁容,是由于( )。
多选:
)。
多选:
A :把自己和船当作参考系
B :把江岸当作参考系
C :把水作参考系
D :把天空作参考系
28、南北朝诗人何逊有首名诗《咏春风》:“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它反映的是( )。多选:
A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B :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C :空气是有质量的
D :空气是有香味的
)。
单选:
A:小儿甲说得对:早上的太阳看上去像一把大伞盖,中午的太阳看上去像一个小盘子。同样大小的物体,当然是看上去大的物体离我们近
B:小儿乙说得对:早上的太阳感觉上不热,中午的太阳十分炎夏。同样发热的东西,必定是离我们远的比较凉
C:两个小儿说的都正确,因而无法判断
D:两个小儿的议论都是由于人的错觉引起的,比如同一个火把距离我们一样远,夜间看时火把大而亮,白天看时,火把小而暗。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与我们的距离相同,是由实验测定的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说明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说明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说明(一)必修课程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录音课18学时,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要求:明确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儿童的心理发展对教育实践的意义,以及小学教育面临的实际的心理学任务,使学生确立科学的儿童观和科学的教育观,并根据所学的理论总结和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本课程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儿童教育的规律,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重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围绕发展是教育的依据和结果,教育是发展的动因这两个主题,阐述了儿童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过程,儿童在认知发展和个性发展中的基本特征、个体和群体差异,以及基本的应对策略;阐述儿童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儿童的学习差异与教师的教学差异的关系;阐述学习的准备,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发展和教学的测量等问题。

2.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是"开放教育试点"教育学科教育学类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要求是: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和内在联系,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况,认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阐述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内涵、内部结构和历史脉络;近现代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哲学、历史学、文艺学以及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重要突破;阐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趋势,人文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3.自然科学基础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与小学教材、教学以及课外活动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扩大知识面,能兼教小学自然常识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与之有关的科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现代教育思想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自然科学基础》教学大纲责任教师夏洪文一.课程目的与要求自然科学基础是汉语言、教育管理、小教、学前教育专业(成专、开专、注册视听生)的一门必修或选修课程。

二.教材与播课方式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由张民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科学基础》一书,并配有石萍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学习指导书》教材。

本课程总学时:72学时,授课学时:72学时。

主要学时分配如下(仅供参考):三.各章、节的重、难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自然的探索1.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古代自然科学,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发展趋势。

2.掌握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选题、实验计划的制订,观察、实验方法,观察、实验结果的整理和总结。

3.掌握世纪之交人们关注的问题,科学、技术、社会与教育。

第二章自然界的物质性1.了解地球概况,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及其起源和演化,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表面形态。

2.熟悉自然界的物质,知道物质、大气和水、单质、无机物,元素周期律、有机物、分散系。

3.掌握地球上的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的结构基础和生物的类群第三章自然界的运动性1.物体的最简单运动方式,掌握运动的表示方法,运动和力,功和能。

2.了解天体的运行。

第四章生命与自然1.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器官、过程以及与自然界的关系。

2.理解以人体为例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均衡的膳食3.熟悉生物的生殖、遗传、变异、人类遗传病。

4.熟悉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5.了解人类的起源。

第五章资源、能源及利用1.掌握地球上资源分为士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2.掌握地球上的能源,能源及其分类、来自地球上的能源以及地球以外的能源。

3.熟悉能量及其转化,理解氧化作用、机械能、内能、电能及其转化,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4.掌握原材料的开发利用第六章生活中的科学技术1.区分光和眼,了解光的量度、反射、折射、全反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不属于科学教育内涵的是( )。
单选:
A:科学知识
B:科学精神
C:科学方法
D:科学头脑
23、生命活动中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 )。
单选:
A:脂类和蛋白质
B:糖类和蛋白质
C:核酸和蛋白质
D:水和蛋白质
24、把氯气通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阳离子能被氧化的是( )。
单选:
A:K2S
B:HBr
C:NaI
D:FeBr2
)。
单选:
A:小儿甲说得对:早上的太阳看上去像一把大伞盖,中午的太阳看上去像一个小盘子。同样大小的物体,当然是看上去大的物体离我们近
B:小儿乙说得对:早上的太阳感觉上不热,中午的太阳十分炎热。同样发热的东西,必定是离我们远的比较凉
C:两个小儿说的都正确,因而无法判断
D:两个小儿的议论都是由于人的错觉引起的,比如同一个火把距离我们一样远,夜间看时火把大而亮,白天看时,火把小而暗。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与我们的距离相同,是由实验测定的
C :这种建筑材料价廉
D :钢筋的导热性好
30、
2003年2月,我国广州及香港等地区引发并蔓延非典型性肺炎,患者呼吸不畅,并发高烧,经政府及时大力救治,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期间,曾发生市民抢购白醋和食盐的风潮。你估计可能的原因是(
)。
多选:
A :白醋和食盐有显著杀菌效果
B :食盐和冰混合有助于降低病人高温
A:
8、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的情况下,光将全部反射回原媒质中,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现象。
A:
9、生物的是由同化作用、异化作用两方面组成的。
A:
10、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电动抽水站的抽水机和水泵都固定在很重的机座上,就是为了______它们的惯性,减小振动和避免碰撞而移动位置。
单选:
A:烈火的高温
B:武打的拼搏
C:生产石灰的化学反应
D:一种物理作用
20、厨房调料中,其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单选:
A:食盐
B:小苏打
C:儿辩日,难倒圣人。古代有两个小孩在一起讨论一个有趣的科学问题:早上与中午相比,何时的太阳与我们的距离近。小儿甲说:“早上的太阳离我们近,因为早上的太阳看上去比中午的太阳大”,小儿乙说:“早上的太阳离我们远,因为早上的太阳感觉不如中午的太阳热”。恰好圣人孔夫子(前551—前479)过来,他对此问题也决断不了。这个辩题同样引起了后人的兴趣,汉代大天文学家张衡(78—140)就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今天,科学家们对“小儿辩日”的问题做出了分析和解释。下列论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11、生物界的营养方式有自养和两大类型。
A:
12、人类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利用水能和风能,都是来源于能。
A:
13、外部太阳大气可以直接观测到的分为三个圈层,它们分别是:光球、_______和日冕。
A:
14、
进行科学研究一般过程是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接着制定研究计划,然后根据计划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最后进行分析归纳,做出一定的解释。
B:碳酸钠
C:硫酸铵
D:碳酸氢钠
18、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主要来自()。
单选:
A:车辆运输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和噪声
B: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三废”
C:人口不断膨胀产生的垃圾、污水
D: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19、
明朝大将于谦的名诗《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写的是()。
29、
1945年7月28日晨,一架B—25型轰炸机撞在当时美国纽约市中心高102层的帝国大厦的97层上。结果:飞机碎了,大厦并没有倒;只是97层的一道边梁和部分楼板被撞坏;一架电梯下落。这是由于(
)。
多选:
A :建筑高楼的钢筋水泥材料绝热性能好
B :混凝土的复合材料结构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高和水泥沙石在水作用下硬化的优点互补
A :浓硫酸有粘性,可以沾在皮肤上
B :浓硫酸是强酸,可以与皮肤蛋白质作用
C :浓硫酸有脱水性,可以脱除皮肤中的水
D :浓硫酸有刺激性,可以使人不舒服
27、
晚唐时期有一首牌名为《定风波》的词,下半阕描写船平稳地沿江而下时旅游者的心情:“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在这首词里,旅游者选定的参考系是(
)。
多选:
A :把自己和船当作参考系
B :把江岸当作参考系
C :把水作参考系
D :把天空作参考系
28、南北朝诗人何逊有首名诗《咏春风》:“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它反映的是( )。
多选:
A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B :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C :空气是有质量的
D :空气是有香味的
A:
4、经硫化处理后橡胶的线型分子转变为______立体结构。
A:
5、生物体活动有关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所需的能量,是由_______________直接提供的,所以它被称为生物体内的能量流通物质。
A:
6、人的胃液因含大量盐酸呈酸性,其pH值应_____。
A:
7、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 (填元素符号)。
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自然科学基础
填空题:30分,每题02分
1、太阳的高温来源于太阳内部的________反应。
A:
2、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所以就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来说,功和__________是等效的。
A:
3、解决人口问题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控制______________。
C :白醋和食盐是很好的调味品,有助于为病人烹制美味食物
D :食盐能使蛋白质变性
中型计算题:04分,每题04分
25、有关光的本性的叙述中,较为准确的是( )。
单选:
A:是从发光体发出的沿直线传播的微粒
B:光是一种波动
C: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作光子
D:光是具有电磁本性的物质,它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多选题:10分,每题02分
26、常见报道,有人用浓硫酸使别人毁容,是由于( )。
多选:
A:
B:
15、人体内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A:
单选题:20分,每题02分
16、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释放是发生在( )。
单选:
A:光反应阶段
B:暗反应阶段
C:CO2固定时
D:CO2还原时
1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紫色的是( )。
单选:
A:氯化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