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及技巧

合集下载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戳孔位置的选择-®-e-Trocar position:a basic safety rule is to always place the suprapubic trocarsin the-triangular afety zone delimited posteriorly by the bladder and l terally by the 2-umbilical arteries.-Trocar 1:Aorta,i ferior vena cava,iliac vessels,colon-Trocar 2:Epigast ic arteries-Trocar 3:Bladder
手术器械-3-10-The standard instrumentation is common to a l laparoscopic procedures:-1.0°laparoscope-2.Fine dis ection scissors-3.Peanut swab iodine-4.Fenestrated gr sping forceps-5.Bipolar cauterizing grasper-6.Clip ap licator-Other instruments can sometimes be used:-7.El ctrocautery hook-8.Suction-irrigation device-1.30°lap roscope-9.2 surgical loops-2.Endoscopic linear staple -10.Extraction bag-3.Needle holder
处理阑尾根部其它方法-一施夹:金属夹不可靠,有脱落的-可能。-一内镜钉合器:方法简单、可靠,-但明显增加了 用。-一牡线结扎3-0或2-0或荷包缝-合,操作难度增加。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手术配合摘要】本文旨在介绍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配合,从生理解剖,手术适应症,禁忌症,麻醉方式,术中配合及注意点做了较为详尽的讲解。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279-02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外科手术是其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腔镜技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领域。

近年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以其创伤小、美观、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1-2],已成为阑尾手术治疗的常用术式。

一.阑尾的解剖及生理1. 解剖:阑尾为一管状器官,远端为盲端,近端开口于直肠,位于回盲肠袢2~3cm处。

阑尾系膜由两层腹膜组成,是腹腔后壁的腹膜向前反折,并包绕阑尾的一个三角形皱襞,内含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阑尾的体表投影一般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由于阑尾基底部与盲肠的关系恒定,因此阑尾的位置也随盲肠位置而变异。

阑尾一般位于右下腹,也可高到肝下方,低至盆腔底,甚至超过中线到左侧。

阑尾的血液供应来自阑尾动脉,它是肠系膜上动脉所属回结肠动脉的分支,是一无侧支循环的终末动脉。

因此当血运障碍时极易导致阑尾坏死。

阑尾的静脉与阑尾的动脉伴行,最终回流至门静脉,进入肝脏。

因此当阑尾出现炎症时,细菌栓子脱落,可通过回肠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而引起门静脉炎和肝脓肿。

2.生理: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参与机体免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功能逐渐减低,甚至消失。

因此成人切除阑尾后无损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二.手术适应症1.急性阑尾炎是最主要的适应证。

包括单纯性、化脓性及阑尾头体部坏疽性阑尾炎。

2.右下腹急腹症怀疑为急性阑尾炎,尤其是绝经前妇女,需排除其他疾病者。

3.慢性阑尾炎和慢性右下腹痛的病人。

慢性右下腹痛的病因包括慢性阑尾炎、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子宫内膜异位症、Crohn病、肠结核等。

在术前慢性右下腹痛的病因很难明确,通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全面地观察阑尾、盆腔、附件和腹腔其他脏器的情况,防止不必要的阑尾切除。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慢性尾炎和慢性右下腹痛的病人(解决诊断问题)





阑尾炎穿孔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同样适用于儿童患者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最早于1983年 直到 1987年才用于急性阑尾炎的切除,目前 LA已较广泛地 应用于临床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金标准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金标准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在技术上已经成熟 LA具备完善的手术方式 三孔法最为广泛
溃疡病
憩室
慢性结肠炎
盲肠结核或癌肿
慢性阑尾炎诊断
分类
反复发作性阑尾炎 慢性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诊断
反复发作性阑尾炎
较明确急性阑尾炎发作史
间歇发作,均为亚急性
较易诊断
慢性阑尾炎诊断
慢性阑尾炎
无急性阑尾炎发作史
经常右下腹疼痛,程度不一
以阑尾点压痛为主
慢性阑尾炎诊断
胃肠道钡餐X线
阑尾狭窄变细、不规则,或扭曲、间断充盈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金标准 1983年 1987年
LA具备完善的 手术方式
操 作 步 骤
全身麻醉
术前准备
脐上1cm
禁食水6小时
气腹压力:12mmHg
操 作 步 骤
患者体位 术者左侧
头低足高10°-12°
左侧倾斜10°-30°
操 作 步 骤
观察孔 操作孔 副操作孔
脐上切口,10mm trocar
左麦氏点,10mm trocar 耻骨联合上2cm,5mm trocar
阑尾显影处有明显压痛
阑尾不充盈或仅部分充盈,局部有压痛 阑尾充盈正常,排空延迟>48小时
本地区LA情况
认识不足
开展 较少
医疗费用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标准操作规程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标准操作规程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标准操作规程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阑尾炎
和阑尾炎引起的并发症。

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病史记录、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手术操作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麻醉和体位,患者在手术前接受全身麻醉。

通常采用仰卧位,并进行消毒铺盖。

2. 切口,在腹部进行小切口,然后向腹腔内充气以便于进行腹
腔镜检查。

3. 腹腔镜检查,医生通过腹腔镜检查腹腔内的情况,确认阑尾
炎的诊断,并评估阑尾的炎症程度和是否存在并发症。

4. 阑尾切除,医生使用腹腔镜下的器械进行阑尾切除。

通常包
括在阑尾基部进行结扎和切除。

5. 腹腔内检查和止血,阑尾切除后,医生会对腹腔进行彻底检查,确保没有其他并发症。

同时进行止血和排除腹腔内的气体。

6. 缝合和敷料,在手术切口处进行缝合,并进行敷料包扎。

7. 恢复和观察,患者被送往恢复室进行观察,确保没有并发症发生。

总的来说,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术中需要医生熟练的操作技巧和严谨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恢复情况,并遵守医嘱进行后续的护理和复查。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护理要点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护理要点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护理要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用于治疗阑尾炎。

在进行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过程中,有一些关键要点需要护理人员注意,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促进患者的恢复。

一、术前准备1. 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 检查患者的病史,特别是是否有过敏史、出血倾向、心脏病等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

4. 配置必要的手术器械和检查设备,确保术前准备充分。

二、手术操作1. 术前消毒:在手术开始之前,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2. 局部麻醉:给予患者局部麻醉,使其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3. 切口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切口位置和大小,以便进行腹腔镜插管和器械操作。

4. 腹腔镜插入:将腹腔镜插入腹腔,通过腹腔镜观察和操作器械完成阑尾切除手术。

5. 阑尾切除:根据手术需要,将阑尾切除,并确保切除干净,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6. 出血控制: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控制出血源,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7. 手术结束:在手术结束后,将腹腔内的气体抽净,缝合切口,完成手术操作。

三、术后护理1.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

2. 监测患者的排尿情况,确保患者的尿液排出正常,避免尿潴留。

3. 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 提供适当的饮食,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5. 观察切口伤口的愈合情况,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6.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促进术后恢复,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7. 定期复查患者的病情,包括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程度、体温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总结起来,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准备必要的器械和设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细节处理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细节处理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处理细节1、阑尾系膜的处理阑尾系膜的处理实际上是处理阑尾动脉,阑尾动脉是回结肠动脉的终末分支,经回肠末端后方进入阑尾系膜沿系膜游离缘走行至阑尾尖端,沿途发出2、3个分支至阑尾,阑尾静脉与动脉伴行。

LA术中如果试图解剖阑尾系膜,寻得阑尾动静脉后再单独处理血管可能不是明智之举,因为那样阑尾动脉经常会回缩出血。

腹腔镜手术中能可靠处理阑尾系膜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以切割吻合器或Endoloop以及Ligsure处理阑尾系膜后电凝离断切割吻合器等处理牢靠,但费用高。

(2)以钛夹或可吸收夹以及Ham-e-lok夹闭阑尾系膜血管后电凝离断钛夹使用起来操作简便,费用低,易于在手术中使用,但遇到阑尾系膜明显水肿、增厚时,会出现钛夹一次不能完全夹闭系膜血管或出现切割作用等情况,导致术中活动性出血,急忙中多次上夹止血,则增加副损伤机会,这种情况下笔者的体会是使用多枚钛夹从系膜边缘呈阶梯状钳夹,一边钳夹,一边切断,直到阑尾根部。

但钛夹留置体内对日后CT、MRI的影响及钛夹引起的消化道穿孔并发症也有报道。

(3)以腹腔镜下缝合、结扎技术结扎阑尾系膜后电凝离断腔镜下缝合、结扎技术对术者技术要求稍高,也最经济、实用,但要记住腔镜器械打结一般较松,结扎二道可以很好的确保安全,结扎线长度取8cm最适合。

(4)以超声刀直接处理阑尾系膜超声刀切割精度高,凝血可控制,可以直接处理直径0.5mm至3mm的血管,阑尾系膜血管直径<2.5mm,超声刀可以直接切开和凝固,而且也减少了由热传导引起的副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其应用效果是安全可靠的,但费用不菲,其最大优点是无任何金属异物残留,是处理阑尾系膜的最佳选择。

有一些医生沿阑尾管腔边缘钳夹组织,直接电凝切断阑尾系膜,不做其他处理,一般认为此法欠妥,尤其术后患者血压升高、血栓脱落将造成严重后果。

2、阑尾根部的处理阑尾根部的处理是LA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处理失败将导致严重后果,尤其是术中认为处理牢靠,但术后却发生肠漏,从而引发医患矛盾。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摘要: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病理变化包括单纯性、化脓性、周围囊肿与坏疽穿孔性,严重者甚至出现肝脓肿、静脉炎及脓毒血症。

临床多采用开腹手术进行切除治疗,但术后恢复较慢且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已有研究表明,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治疗,随着应用技术的日益成熟,其临床应用逐渐取得医师与患者认可,因此研究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指征;手术技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逐渐成为阑尾切除的首选方法。

2010年,美国消化内镜外科医师协会指南指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较开腹阑尾切除术,有明显优势,如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切口美容效果好以及术中可探查腹腔其他器官等。

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指征及技巧。

一、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指征目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适应证包括急性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异位阑尾炎等。

随着手术技术进步,阑尾周围包裹粘连严重、周围脓肿,回盲部及阑尾恶性肿瘤者一也由绝对手术禁忌证逐渐转变为相对适应证。

对于妊娠期阑尾炎病人,相关专家认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胎儿流产可能性较开腹阑尾切除术人明显增加,其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气腹增加腹内压力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导致母亲低血压和胎儿酸中毒目前,较一致的观点为妊娠早、中期合并阑尾炎病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行且安全。

而对于妊娠后期病人腹腔空间过小。

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难度较高。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成为治疗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标准术式,且开腹阑尾切除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人中转开腹发生率为6.3%。

无论穿孔还是非穿孔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较开腹阑尾切除术明显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平均住院费。

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技巧1、手术方法采用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麻醉后,平卧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
LA手术指征主要是:
1.怀疑阑尾炎的右下腹痛患者,特别是尚未生育的女性在腹腔镜探查全腹腔,除非明确发现其他引起腹痛的病灶(如胆囊炎、梅克尔憩室炎等)不应切除阑尾外,一般发现阑尾异常均应实施LA。

2.病态肥胖的阑尾炎病人此类患者开腹手术切口较大且术后切口裂开,感染的机会较大,而LA则可在不增加戳口创伤的情况下避免切口裂开,有效地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需要与妇科、内科病鉴别的右下腹痛患者。

4.经常出差或要到医疗条件差的地方去工作的慢性阑尾炎患者该类病人通常忙忙碌碌,一般需要术后尽快康复,尽早恢复工作。

LA恰恰可满足这些患者的特殊需求。

对于腹腔镜探查后所发现的阑尾炎病情,是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还是伴穿孔、阑尾周围脓肿等,均应本着安全有效的治疗原则根据术者的腹腔镜手术技能量力而行。

阑尾根部一般以结扎后施夹较妥,阑尾残端点式电灼即可,不需荷包包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阑尾系膜处理
• LA阑尾系膜处理方法多样,包括丝线结扎、 钛夹、 Hemo-lok夹或单纯电凝、 超声刀等。 • 超声刀的应用使系膜处理更简便, 能凝固直径≤5 mm的 血管。对于充血水肿的系膜血管, 切割、 止血可一步完 成。减少了术 中出血, 烟雾少、 视野清晰, 同时缩短手术时间。
• 使用 Hem-o-lok 夹处理阑尾残端时需 2~3 枚, 而产品 包装为 6 枚, 从经济学角度考虑, 也使用Hem-o-lok夹 处理阑尾系膜, 一般1~3枚, 操作简单可靠。 • 注意阑尾系膜肿胀严重的病例, 应分次夹闭, 切断系膜 时保留1~2 mm, 以免术后夹子脱落引起出血。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 指征及技巧
普外科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 已逐渐成为阑尾切除的首选方法。 • 2010年, 美国消化内镜外科医师协会(SAGES)指南指出, LA 较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rny,OA) 有明 显优势, 如术后康复快、 住院时间短、 术后并发症少、 切口美容效果好以及术中可探查腹腔其他器官等。
• 8.患者恢复快,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因创伤小,皮内缝合无 需拆线,大部分患者可在术后 3-5 天出院,比开腹手术 平均缩短 3 天住院日。 • 9.抗生素使用时间短,术中的充分冲洗引流,减轻腹腔炎 症,术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及副作用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外科医生的普遍认同, 并迅速得到了推广应用 • 虽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住院费用,但 增加的费用可以从患者早期康复、手术并发症的减少等方 面获得回报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一方面可作为年轻腔镜外科医生成长历 程中的入门训练科目,另一方面可以成为医院开展腹部微 创手术的开始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
• 阑尾炎是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首 选手术治疗,慢性阑尾炎多数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有 再次发作的可能,一经确诊,应首选手术治疗 • Fitz(1886)首先正确地描述急性阑尾炎的病史、临床表现 和病理表现,并提出阑尾切除术是本病的合理治疗方法 • Ochsner 于 1902 年首次发表诊治专著明确开腹阑尾切除 术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 随着内镜技术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1983 年 德国妇产科 医生semmk 完成并报道了第一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 2014年1月共进行腹腔镜阑尾手术76例,开放手术3例;腔 镜中转开腹0。 • 化脓性39例 (51.4%),坏疽性21例(26.6%),单纯性 (包括慢性)16例(20%);15例合并穿孔(19%); • 腹膜后阑尾6例,肝下1例,阑尾脓肿形成后1月再发者1例; • 年龄8岁—81岁,平均41.5岁。 • 既往腹部手术史7例(妇科手术5例,胆囊切除术1例,不 详1例)
• 1.切口疤痕小,更具有美观效果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常采用脐部 1 个 10mm 的穿刺孔做 为主观察孔,2 个 5mm 穿刺孔做为操作孔,或者 1 个 10mm 操作孔和 1 个 5mm 操作孔,而开腹阑尾切除术常需 要一长约 50mm 左右的切口来完成手术,若寻找阑尾困难或 切除困难是有延长切口可能,甚至达到 200mm 的经右侧腹 直肌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术后基本无疤痕,满足了患 者美观的要求。
2.4 腹腔脓液处理及引流问题
• 目前, 对于急性阑尾炎病人的腹腔脓液处理及引流存在 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应广泛冲洗, 放置引流。 吸净脓液后至少3000 mL生理盐水冲洗左右结肠旁沟、盆 腔、 膈下、 肝周、 脾周。这样能够稀释腹腔污染, 开 腹手术很难做到此点。术毕腹腔内残留300~500 mL 生理 盐水, 盆腔留置引流管, 可稀释污染充分引流。
• 切口感染(戳卡孔)1例(女性46岁,丙肝,白细胞降低, 阑尾坏疽至根部,腹腔脓液200ml,开放换药5天愈合) • 住院时间2-7天,平均4.6天。
1.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指征
• 在西方发达国家, LA已成为阑尾炎治疗的标准术式。LA 缩短了寻找阑尾时间, 并能准确鉴别诊断。 • 目前, LA 适应证包括急性单纯性、 化脓性、 坏疽性阑 尾炎及慢性阑尾炎、 异位阑尾炎等。 • 随着手术技术进步, 阑尾周围包裹粘连严重、 周围脓肿, 回盲部及阑尾恶性肿瘤者也由绝对手术禁忌证逐渐转变为 相对适应证。
2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技巧
2.1 麻醉及穿刺孔布局
• LA常规选择三孔法。最常见的是脐部穿刺孔作为观察孔, 麦氏点及反麦氏点为操作孔。此外, 也有左右耻骨结节 位操作孔或脐旁右侧腹直肌外缘和反麦氏点操作孔等。 • 术者位于病人左侧, 持镜助手位于病人头侧。这样布局 有利于形成钻石平面, 操作方便, 便于腹腔探查, 并 能充分处理腹腔及盆腔脓液。
• 美国住院病人数据库(NationwideInpatient Sample)统 计2004-2011年共2 593 786例行阑尾切除的急性阑尾炎病 人, LA占60.5%, 其中儿童占 58.1%、 成人占 63%、 老年人占 48.7%。LA比例从2004年的43.3%增长至2011年 的75%。LA在非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增长了 66%, 而 在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增长了100%。 • 我国各级医院开展 LA 情况参差不齐, 目前缺少全国性 数据。


• 2.探查与治疗的双重作用: 因腹腔镜阑尾切除过程中,置入腹腔镜系统,能全面探 查腹盆腔器官,尤其对于腹痛原因不明患者,能起到很好探 查作用,在判断有无阑尾病变的同时,探查腹腔其他器官, 如肝脏、胆囊 、脾脏、胃、小肠、盲肠、结直肠等,女性 患者子宫及附件,发现其他器官病变,可及时处理
• 3.术后切口感染率低 术中避免阑尾及脓液直接接触腹部切口,降低了切口感 染率的发生。 • 4.切口疝发生率降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无需切开腹壁肌层,减少了术后切口 疝的发生率。 • 5.术后疼痛较轻 腹壁切口未损伤腹壁神经及肌肉,同时减少对腹腔肠管 牵拉、翻动,术后患者疼痛减轻,但也有文献报道称因麻醉 方式的差异,硬膜外麻患者术后 12 小时内的疼痛感觉要轻 于全麻患者,但相同麻醉方式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疼痛感 觉轻于开腹患者。
• 6.术后腹腔脓肿的发生率低 术中在腔镜下充分冲洗腹腔,吸净腹盆腔脓液,且利于 肝肾间隙脓液冲洗,减少了腹腔、盆腔脓肿 • 7.术后肠粘连减少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减少了对肠管的干扰,减少了对肠管 的牵拉翻转,减少了器械接触肠管,避免纱布的摩擦和损伤, 同时术中充分冲阑尾切除术广泛应用临床多年,已经成为成熟 术式,手术操作简单,但并不是完美术式,存在一定的缺 陷,如手术切口大、术中不能探查腹腔其他器官及不能彻 底吸净脓液、术中寻找阑尾困难、术后切口感染率高、术 后疼痛率较高、术后相对恢复时间较长、术后肠粘连发生 率高等。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优势
• 有研究显示, 与使用内镜闭合器相比, 使用Hem-o-lok 处理阑尾残端在并发症发生率、 感染发生率、 住院时间 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具有明显价格优势。
• hem-o-lok 夹有多种型号可供选择, 具有弹性的材质和 锁扣结构, 既避免组织切割又闭合可靠。处理较粗的阑 尾时可先以丝线结扎变细, 再使用Hem-o-lok夹。 • 当阑尾根部穿孔或回盲部肠壁水肿严重时, 采取缝合的 方式处理, 充分暴露阑尾根部及回盲部, 使用3-0线缝 扎阑尾残端, 然后行荷包缝合或 “Z” 字缝合。
•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对于穿孔性阑尾炎局部脓肿和腹腔 内游离脓液的病人应避免腹腔冲洗及引流。腹腔大量冲洗 并未降低术后腹腔感染及脓肿形成的发生率,而冲洗易引 起细菌及肠内容物播散至全腹腔。 • 引流管只能引流局部, 对于全腹膜炎不能起到引流效果; 同时, 引流管可能导致逆行腹腔感染, 增加住院时间。 腹膜自身即具有较强的免疫功能,可起到防御作用。
• 严重心肺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仍为手术禁忌证。 • 对于妊娠期阑尾炎病人目前 较一致的观点为妊娠早、 中 期合(20周)并阑尾炎病人行LA可行且安全, 而对于妊 娠后期病人腹腔空间过小, 行 LA难度较高。
• LA已成为治疗穿孔性和非穿孔性阑尾炎的标准术式, 且 各项指标均优于OA。 • LA中转开腹发生率为6.3%。 • 无论穿孔还是非穿孔性阑尾炎, LA 较 OA 明显降低了手 术并发症发生率、 病死率, 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降低 平均住院费用。
2.2 阑尾残端处理
• LA 术中阑尾残端处理是关键步骤, 处理不当将导致发生 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如粪瘘、 腹膜炎等。 • 文献报道的阑尾残端处理方法较多, 如Endoloop 套扎法, 钛夹、 可吸收夹、Hem-o-lok 夹闭法, 缝线结扎法, 腔镜下缝合法,endostapler切割闭合法, 双凝电极、 超声刀固化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