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骨盆旋移症检查

合集下载

骨盆X线投照技术ppt

骨盆X线投照技术ppt
方向度数、耻骨联 合的分离情况
骨盆出口位片
投照光线从足侧向头侧倾 斜, 中心对准耻骨联合, 与 垂直线成40° 骶骨的的真正前后位X 线片
骨盆出口位片
显示闭孔、骶孔、腰5横突以及后环的重叠 检测半侧骨盆的头端或垂直移位、骨盆环损伤的
细微征象
髋臼骨折X检查特殊 体位投照
骨折分型的解剖学基础
后壁
后柱
前壁
前柱
横行
后柱后壁 横行后壁
前柱和后方半横行
T型
双柱
注:双柱骨折是指髋臼的关节骨折块中没有一个与中轴骨有连续性。
髂翼位片(右侧)
健侧抬高45°, 球管中心位于股 骨头上方
观察后柱和前壁
髂翼位片(右侧)
闭孔斜位(右侧)
患侧抬高45°,球管中 心位于股骨头上方
观察闭孔,前柱, 后壁
骨盆骨折X检查特殊 体位投照
放射学检查为骨盆骨折金标准:
单张前后位骨盆平片便可满足急诊时对骨盆骨折的评估。
骨盆骨折Tile分类
类型
A A1 A2
B B1 B2 B3
C C1 C2 C3
描述
稳定性 骨盆骨折未影响及骨盆环 骨盆环稳定型轻微移位骨折 旋转不稳定,垂直方向稳定 open book(翻书状) 侧方挤压:同侧 侧方挤压:对侧(桶柄状) 旋转与垂直方向均不稳定 单侧 双侧 伴有髋臼骨折
包括三个标准的骨盆像
前后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口位 出口位
主要评估骨盆环的完整度
X线摄影位置
骨盆正位 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
与床面正中线重合,并垂直.两下肢伸直,双脚 尖稍内旋.暗盒上缘超过髂嵴,下缘超过耻骨 联合上缘向下10CM,包括坐骨.

骨盆后倾评估方法

骨盆后倾评估方法

骨盆后倾评估方法
1. 观察身体姿势:从侧面观察个体的身体姿势,注意腰椎前凸的增加、臀部下垂以及腹部突出。

骨盆后倾者往往表现出腰椎过度前凸,臀部向后突出的姿态。

2. 靠墙测试:让个体靠墙站立,背部、臀部和脚跟紧贴墙壁。

观察个体的腰部与墙壁之间的空隙。

如果空隙过大,可能表示骨盆后倾。

3. 扁平足检查:扁平足是骨盆后倾的常见伴随症状之一。

检查个体的足底,观察足弓是否明显降低或消失。

4. 托马斯试验(Thomas test):这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治疗评估方法。

让个体坐在检查床上,双腿伸直,然后慢慢放下一侧臀部,使大腿后侧接触到床面。

观察另一侧的髋关节是否能够顺利地伸展和内旋。

如果髋关节活动受限,可能提示骨盆后倾。

5. 影像学检查:如 X 光或 MRI 检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骨盆位置信息,包括骨盆前后倾斜的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初步评估骨盆后倾的可能性,不能确诊。

如果怀疑存在骨盆后倾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物理治疗师、脊医或医生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他们可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和康复计划。

腰背骨盆部检查

腰背骨盆部检查

第四节腰背骨盆部检查检查体位:可采取立、坐、卧不同的位置,循序进行望诊、触诊、叩诊、运动功能和特殊检查。

基本要求:①检查要全面、细致;②卧位检查时须在硬板床上进行;③充分暴露(只穿短裤);④注意脱衣服时患者弯腰的姿势和程度,能否自己脱鞋袜等。

一、望诊首先进行站立位检查,然后还可进行坐位或卧位的望诊检查。

望诊时注意:(1)脊柱有无侧弯。

(2)有无后凸以及后凸的程度和形状。

(3)有无前凸畸形。

(4)行走步态。

(一)人体的对称性:正常人的躯干前、后和左、右对称。

1、背面检查:注意两肩、两肩胛骨下角、两侧股骨大粗隆、两侧臀皱襞是否对称。

2、侧面检查:病人站立时姿势是否良好,胸、腰的生理曲度是否正常。

3、前面检查:肩与胸廓是否对称、两侧髂嵴是否相平,膝关节有无内、外翻,有无扁平足或外翻足。

(二)脊柱力线的检查脊柱正常力线:直立时从枕骨结节处向下画一条垂线,所有棘突点均应在此线上,此线通过肛门沟。

脊柱所形成的生理曲度使身体的重心落在第2骶椎上。

(三)脊柱畸形1、脊柱侧弯畸形:从后面观察,脊柱在额状面上应为一条直线,若有左右侧弯,则谓之侧弯畸形。

检查时注意原发性侧弯是发生在胸部抑或是腰部,侧弯凸向何侧,该侧之胸廓有无畸形,是否向后隆突。

若脊柱侧弯畸形不明显,可让患者向前弯腰,两个上肢交叉于胸前,双手放于对侧肩上,作这种姿势,不明显的畸形便会充分暴露出来。

(1)脊柱侧弯分类:A、根据脊柱的解剖结构是否发生改变,将脊柱侧弯分为功能性和结构性两类;B、根据脊柱侧弯发生原因将其分为原发性、先天性、肌肉性、神经性和其它五类;还有根据病理分类者。

功能性脊柱侧弯:脊柱本身无结构性异常,脊椎骨质、韧带、肌肉、神经等无器质性改变。

这类凸出为可逆性,可以在某些姿势下矫正,如脊柱前屈或卧位时侧弯即消失,胸廓无畸形。

单杆试验:让患者双手悬垂于单杆之上,脊柱之侧弯即可消失,若为结构性脊柱侧弯,单杆试验侧弯畸形依然存在。

功能性脊柱侧弯一般发生在腰段或胸腰段,只有一个曲度。

2021年骨盆测量正常值-粗隆间经

2021年骨盆测量正常值-粗隆间经

骨盆外测量欧阳光明(2021.03.07)通过测量骨盆外径线可以间接推断骨盆内径的大小。

测量值虽然不十分精确,但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故仍然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常用骨盆测量器测量以下径线:1、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

正常值为23~26cm。

2、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间最宽的距离。

正常值为25~28cm。

以上两径线可以间接推算骨盆入口横径的长度。

3、粗隆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股粗隆外缘间的距离。

正常值为28~31cm。

此径线可间接推测中骨盆横径的长度。

4、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

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

正常值为18~20cm。

第五腰椎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或相当于髂嵴后连线中点下1.5cm。

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

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有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指围绕右侧尺骨茎突及桡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的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5、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手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8.5~9.5cm。

也可用检查者的拳头测量,若其间能容纳成人的手拳,则一般大于8.5cm,即属正常。

若此径线值小于8cm,则应测量后矢状径,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距离,其正常值为8 ~9cm。

如出口横径加后矢状径之和大于15cm,一般足月胎儿可以经阴道分娩。

可见测量出口横径可直接推测骨盆出口横径的长度。

6、耻骨弓角度:用两手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在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即为耻骨弓角度。

正常值为90°,小于80°则为异常。

此角度可以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骨盆内测量骨盆内测量能较准确地经阴道测得骨盆大小,适用于外测量提示骨盆有狭窄者。

测量时孕妇取膀胱截石位,严格进行外阴消毒。

腰骶骨盆特殊检查

腰骶骨盆特殊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

仰直卧挺腿直腹抬腿试高抬验试高验试验((LaLasseegguuee征))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en试验)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Eat腹
部,以枕部及两足跟为着力点,将腹
部及骨盆用力向上挺起,还可做深吸
气后屏气及挺腹姿势下咳嗽。
【正常反应】 正常人腰部及下肢无明 显症状

直腿直直抬腿臂腿高抬丛抬试高神高验加经(试L牵强验as拉试(eg试验Luae验(s征eB(g)ruEaaegt征aern)d试征验))
【操作方法】 直腿抬高至出现疼痛的角度后,稍微放低下肢疼痛 减轻,然后检查者突然背屈踝关节。
【正常反应】 正常人无任何改变。 【阳性提示】 被检查下肢后侧出现放射性疼痛,即为阳性。提示
【操作方法】病人俯卧位,膝关节屈曲。检 查者将小腿提起。 【正常反应】 正常人腰部及下肢无明显症状 【阳性提示】 如患者出现股骨神经痛者,则 为阳性,提示腰3~4椎间盘突出(L3/L4)。

臂床丛边神试经验牵拉试验(Eaten试验)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靠床边,健侧 髋与膝屈曲,并用两前臂抱紧固定; 检查侧下肢悬于床边外下方,检查者 一手压住健侧髂骨以固定骨盆,另一 手向下压患侧膝。 【正常反应】 正常人无明显症状。 【阳性提示】 如患者出现骶髂关节部 疼痛,即为阳性。提示骶髂关节病变。
【正常反应】 正常人无明显症状。 【阳性提示】 如患者出现骶髂关 节部疼痛,即为阳性。提示骶髂关 节病变。

臂骨丛盆神挤压经分牵离拉试试验验(Eaten试验)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检查时将两手按压患者骨盆髂前上棘处,向 内挤压或向外分离。 【正常反应】 正常人无明显症状。 【阳性提示】 如患者出现骶髂关节部疼痛,即为阳性。提示骶髂关节 病变或骨盆骨折。

体态自我评估指南 (3)

体态自我评估指南 (3)

前面观观察骨盆是否侧倾或旋转
观察指标
1、髂前上棘
观察左右两侧髂前上棘的位置高低
例:左侧髂前上棘较右侧高,左侧骨盆较右侧高
同时要观察髂后上棘位置,若左侧髂前上棘高,左侧髂后上棘低,说明左侧骨盆后倾或右侧骨盆前倾
在患者正前方观察:
若髂前上棘更靠近你,提示该侧骨盆旋转
2、膝盖
在患者正前方观察:
膝盖更靠近一些,提示骨盆旋转,提示此处并非膝盖旋转
判断骨盆是否侧倾或旋转
骨盆旋转会导致对侧踝关节习惯性扭伤
若骨盆向右旋转:
左侧足外侧更易受力,导致足内翻
右侧足内侧更易受力,导致足外翻
足内翻侧易发生内翻扭伤
所以治疗时需从骨盆考虑入手
骨盆时钟训练(详细动作见视频):
想象骨盆为一个时钟
肚脐为12点
尾椎骨为6点
左内里为3点
右内里为9点
体态评估操作指南视频直达
/Eq3yYN6
肌骨康复学习笔记集
/AgzdMa
【视频】疼痛诊断、专业评估、定向治疗
/Eq3bMvu
【视频】从症状入手评估与治疗全身疼痛
/RgnArgk
常见临床症状治疗方法——进阶
http://mrw.so/4xqDHD
周围神经之临床应用
http://mrw.so/4pUr1i
64天朱国苗博士带你精读7本世界级疼痛康复经典,飞跃成长!
http://mrw.so/4LMESp。

骨盆旋移综合症诊断标准

骨盆旋移综合症诊断标准

骨盆旋移综合症诊断标准
骨盆旋移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盆异常状况,其诊断标准主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患者常常会出现骨盆区域疼痛、僵硬感、行走困难等
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

2.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骨盆区域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
的站立姿势、步态、髋关节活动度等。

通过触诊和观察,医生可以
初步判断骨盆是否存在旋移现象。

3. 影像学检查,通常会进行X射线、MRI或CT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医生确认骨盆的位置和可能存在的旋移情况。

这些检查可以
提供直观的骨盆结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4. 功能评估,医生可能会进行骨盆功能的评估,包括骨盆稳定性、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等方面的测试,以了解骨盆旋移对患者功
能的影响程度。

5. 病史,医生还会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以往是否有骨盆受伤、
手术史、特定的运动或工作习惯等,这些信息有助于综合判断骨盆旋移综合症的诊断。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信息,医生可以对骨盆旋移综合症进行全面的诊断,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需要指出的是,骨盆旋移综合症的诊断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判断,因此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骨盆X线投照技术

骨盆X线投照技术

骨盆出口位片
投照光线从足侧向头侧倾 斜, 中心对准耻骨联合, 与 垂直线成40°
骶骨的的真正前后位X 线片
骨盆出口位片

显示闭孔、骶孔、腰5横突以及后环的重叠 检测半侧骨盆的头端或垂直移位、骨盆环损伤的 细微征象
髋臼骨折X检查特殊 体位投照
骨折分型的解剖学基础



髋臼由两个骨柱组成 前柱由髂嵴、髂棘、髋臼前半和耻骨组成 后柱由坐骨、坐骨棘、髋臼后半和形成坐骨切 迹的密质骨组成 张春才[1]等提出了髋臼三柱理论
C 旋转与垂直方向均不稳定 C1 单侧 C2 双侧 C3 伴有髋臼骨折
包括三个标准的骨盆像
前后位 入口位 出口位

主要评估骨盆环的完整度
X线摄影位置
骨盆正位 体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矢状面 与床面正中线重合,并垂直.两下肢伸直,双脚 尖稍内旋.暗盒上缘超过髂嵴,下缘超过耻骨 联合上缘向下10CM,包括坐骨.
髂翼位片(右侧)


健侧抬高45°, 球管中心位于股 骨头上方 观察后柱和前壁
髂翼位片(右侧)
闭孔斜位(右侧)

患侧抬高45°,球管中 心位于股骨头上方

观察闭孔,前柱, 后壁
闭孔斜位(右侧)
骨盆正位片
闭孔斜位

髂翼位片
骶髂关节前后位 目的:观察双侧骶髂关节的情况 体位:仰卧位,双下肢伸直,上肢放在身 旁,暗盒下缘与耻骨联合相平 中心线:头向15—20°角,髂前上棘连线 中点 照片显示:两侧骶髂关节的正位影像
A A1 A2 B B1 B2 B3


C
C1 C2 C3
Tile分类 A 稳定性 A1 未影响骨盆环 A2 骨盆环仍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