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和小草》主题1
关于小草和大树读后感范文

关于小草和大树读后感范文
《小草和大树》是一篇感人的故事,通过小草和大树的对话展现了生命与成长的真谛。
小草虽然小小的,但却坚强而顽强地生长在大树的树荫下。
他不计较得失,只是默默
地为大树挡风遮阳,为大树的生长尽心尽力。
而大树则是静静地承受着小草的爱,感
悟到了互助与包容的意义。
这个故事深刻地启示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成绩与荣耀,而是那份默默无闻的
奉献与付出。
小草和大树的关系就像是我们与家人、朋友以及社会的关系,只有在互
相尊重、关心、支持的基础上,我们的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丰盛与充实。
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小草的坚韧和大树的包容,珍惜彼此的关系,珍惜生命中每一个
平凡的瞬间。
只有在彼此互相关爱、互相支持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共同成长,迎接生
命中更美好的未来。
《大树和小草》

大树和小草
从前,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棵骄傲自大的白杨树和一群谦虚的小草。
有一天,那棵骄傲自大的白杨树和那群谦虚的小草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你们有我强壮吗?”白杨树傲慢的说。
“没有,但是我们有顽强的生命力。
”小草一齐说。
“我就知道你们没有,矮小的东西。
”白杨树不屑的说。
“你怎么这么说呢,我们和你一样都在为环保做贡献呀!”小草们不卑不亢的说。
“不可能,只有我们大树才会为环保做贡献,你们那么小根本不可能 ?”白杨树得意的说。
“我们将根伸进泥土里,等于是在耕耘泥土,当人们把我们拔掉时,泥土已经是耕过的了;此外,在下雨的时候,我们能够防止泥土被雨水冲掉;在干涸的时候,我们能阻止强风吹起沙尘;我们是替人类守卫院子的士兵,要是没有我们,人们根本不可能享受种花、赏花的乐趣,因为狂风会吹散泥土,雨水会冲走泥土 ........ 所以,希望当花儿盛开的时候,能够想起我们带来的好处。
”小草慢条斯理的说。
大树听到小草的话后仔细的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惭愧地低下了头。
阅读理解《大树和小草》附答案包含答案

大树和小草
天气晴朗。
蓝天中传来阵阵悠扬悦耳的鸽哨声。
一棵大树骄傲地挺立在大地上,它低头看着地上的小草,冷笑道:“小草,你也算大自然的生命?你也配来到这个大千世界上?你不感到自己太渺小可怜吗?”
对于大树的骄傲,小草没有理睬。
忽然,天气骤变。
顿时乌云遮天,大雨如注,狂风大作!
只听“咔嚓”一声巨响,大树被折断,它直挺挺地躺倒在地上。
而小草经过风雨的洗礼,更绿更精神了。
1.“天气骤变”的意思是天气突然变化。
短文原来天气,忽然间。
2.小草虽然渺小,但是它能经受风雨,风雨过后,它。
3.读了短文,你想对大树说些什么?请你写一写。
参考答案:
1.晴朗乌云遮天,大雨如注,狂风大作
2.更绿更精神了
3.示例:大树啊,你别瞧不起人,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
课文《小草和大树》读后感

课文《小草和大树》读后感《小草和大树》是一篇极具教育意义的课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篇课文通过小草和大树的对比,寓意了坚韧的毅力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生活充满了更多的希望和激情。
课文以小草和大树为主角,讲述了他们从种子长成成熟的过程。
小草在最开始的时候,身上只有一片嫩绿的叶子,但是它努力地往阳光的方向伸展。
它虽然承受了大风和雨水的冲击,但是依然坚持不懈,生长得更加茂盛。
大树则是小草的对照,它长得高大而茂盛,为小草提供了遮挡。
尽管大树在风雨中也摇摇欲坠,但它能够坚持到最后,站得更加稳固。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理解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挣扎,但是关键是怎样去面对它们。
小草和大树都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一步一步地前进。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坚持,才能够在最困难的时候迎来成功。
从小草和大树的故事中,我也学到了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首先,我们需要拥有坚定的目标和信念,就像小草一样努力伸展自己,追逐自己向往的阳光。
其次,我们要学会乐观地面对困难,不被外界的风风雨雨所动摇。
就像大树一样,我们需要保持内心的坚定,并为自己搭建起一片安定的天空。
最后,我们要时刻保持积极的态度,不轻易放弃。
正如小草和大树一样,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最终迎来成功的果实。
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困难和挫折不是一种束缚,而是一种成长的机会。
当遇到困难时,我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退缩,一种是坚持。
如果我们选择退缩,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尝到成功的滋味;如果我们选择坚持,那么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正如课文中所说的:“只有海不停地奔流,我们才能把船拉进束缚的海湾。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要相信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无论是小草还是大树,在他们最开始的时候,都只是一颗小小的种子。
但是他们都拥有了一种信念,相信自己能够成长得更加强大。
正是这种信念和自信,让他们在生活的荆棘和逆境中找到了前进的动力。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大树与小草》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大树与小草》一、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环境及其特点。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主题活动内容:1. 大树和小草的生长环境2. 大树和小草的特点3. 爱护大树和小草4. 大树和小草的故事5. 创意大树和小草三、主题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大树和小草,引发幼儿兴趣。
2. 观察讨论:带领幼儿观察大树和小草,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及其特点。
3. 故事分享:讲述大树和小草的相关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它们的重要性和可爱之处。
4. 创意活动:邀请幼儿进行创意大树和小草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
5. 总结反思: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培养幼儿爱护大自然的好习惯。
四、主题活动延伸:1. 环境教育: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植树、种草活动,增强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爱。
2. 家庭作业:邀请家长参与大树和小草的观察、保护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3. 主题展览:组织幼儿展示他们的创意作品,提升幼儿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1. 图片、实物等展示材料。
2. 大树和小草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材料。
3. 与主题活动相关的书籍、故事课件等。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手工作品和绘画作品,评价其创意和技巧。
3. 家长反馈和幼儿的课后表现。
六、主题活动准备:1. 教学场所:室内活动室或户外草地。
2. 教学用具:大树和小草的图片、实物模型、手工材料、绘画纸张、彩色笔等。
3. 教学课件: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故事视频等。
七、教学活动步骤:1. 主题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大树和小草,引发幼儿兴趣。
2. 观察讨论:带领幼儿观察大树和小草,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及其特点。
3. 故事分享:讲述大树和小草的相关故事,引导幼儿感受它们的重要性和可爱之处。
4. 创意活动:邀请幼儿进行创意大树和小草的手工制作或绘画活动。
养成习惯纲举目张——由《小草和大树》的教学说开去

养成习惯纲举目张——由《小草和大树》的教学说开去
《小草和大树》是一则寓言故事,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方
面有着很好的启示。
故事讲述了一棵大树和一棵小草的故事。
小草短小精悍,充满
活力,大树高大威猛,但生长艰辛。
大树向小草嫉妒,认为小草无
忧无虑,小草则告诉大树,自己的生长也需要认真照顾和努力。
最后,大树学习了小草的毅力,终于茁壮成长。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快乐的生活不是由于拥有比别人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或
更好的社会地位,而是由于拥有一颗豁达明朗、不妄自菲薄的心态。
这种心态能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美好和光明面,也能让我们坦然面对
生活的不如意和困难。
第二,养成好习惯需要付出长期、不断的努力。
好的习惯不是
一蹴而就的,要靠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能逐渐形成。
比如学习、锻炼、整理房间等生活中的种种事情,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互相学习和借鉴也很重要。
如果我们能够像小草和大树
一样,不断借鉴和学习对方的优点和长处,那么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会更加美好和顺畅。
大家互相帮助,相互合作,才能共同成长。
总之,从《小草和大树》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养成好
的习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不妄自菲薄的心态能让我们拥有真
正的快乐,互相学习和借鉴能让我们共同成长。
大树和小草

大树和小草大树和小草大树和小草1在一条小溪边,长着一棵大树和几棵小草。
大树十分寂寞,想找个说话的。
它向周围望了一下,发现有几棵很矮的小草,便漫不经心地问:“喂!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大树哥哥,我,我叫小草。
”小草没想到大树会与自己交谈。
大树打量了小草一番,讽刺地说:“小草?你确实太小。
你怎么会长成这副模样?”小草回答说:“大树哥哥,您魁梧健美,我作为和您朝夕相处的朋友,感到自豪。
”大树生气地说:“什么朋友?别忘了,你是小草,我的身份比你高的多!”小草心平气和地说:“我们同在一块土地上,同样吸着大地母亲的营养,为什么不能称朋友呢?”大树火了,大声喊:“住口,放肆!我为人类贡献大,小至桌椅,大到矿井、铁路,哪行少的了我?你只会和我争吃营养,太不像话!”小草解释说:“我也有作用,比如保护土壤、绿化环境、作牲畜饲料……”大树不耐烦地打断了小草的话说:“行了!尽吹牛,可怜的小不点儿!”小草忍耐不住说:“不要欺人太甚,你等着瞧!”大树轻蔑地“哼”了一声:“笑话,难道我还怕你不成!”正巧,一场暴风雨来临了。
一阵狂风刮过,接着闪电划破了天空,暴雨倾盆而下,大树身体歪斜了。
又是一阵狂风向大树袭来,“咔嚓”一声,大树重重地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而小草紧挨着大地,安然无恙。
第二天,风停了,雨住了。
经过这次暴风雨的洗礼,小草更加茂盛,更加挺直。
而大树横卧在小溪边,就像是具死尸,枯干了。
小溪目睹着这一切,深有感慨地说:“这叫‘满招损,谦受益’呀!”大树和小草2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事物,但这些平凡的事物总会给予你启示,但这就要你仔细观察啦说道大树,大家都会想到它强壮的身影和那一身环保的绿衣,但大树不仅有好看的外貌,它还有不少的用处。
春天,大树长出新牙,绿油油的,特别好看。
夏天,烈日炎炎,大树就成了一把遮阳伞,为我们遮挡阳光,让我们乘凉。
秋天,大树的叶子都落了,但落下来的叶子也可以做成标本。
冬天,雪落在树上,一大片树上挤满了雪,从远处看,又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大树与小草》寓言故事和分析

《大树与小草》在一片广阔的草原上,有一棵高大的大树和一株矮小的小草。
大树枝繁叶茂,十分骄傲,它常常低头看着小草,嘲笑它的渺小。
大树说:“你看你,如此矮小,风一吹就倒。
再看看我,高大挺拔,能为人们遮风挡雨。
” 小草默默地听着,没有回应。
有一天,一场猛烈的暴风雨来袭。
大树挺直了腰杆,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抵御这场风暴。
狂风呼啸着,大树的树枝被吹得剧烈摇晃,树叶纷纷飘落。
但大树依然倔强地抵抗着。
而小草呢,它在暴风雨来临时,弯下了身子,紧紧地贴着地面。
暴风雨过后,大树被吹得东倒西歪,有的树枝甚至被折断了。
而小草却安然无恙,当太阳再次升起时,它又挺直了身子,继续生长。
大树看着毫发无损的小草,羞愧地低下了头。
它终于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价值,不能因为自己的强大而轻视他人。
分析:故事中的大树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它为自己的强大而骄傲,轻视矮小的小草。
大树象征着那些自视甚高、骄傲自大的人。
他们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成就,而忽视他人的价值。
大树在暴风雨中的倔强抵抗,体现了这类人在面对困难时的盲目自信和固执。
小草虽然矮小,却在暴风雨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它懂得顺应自然,在风暴来临时弯下身子,紧贴地面,从而避免了被摧毁。
小草代表着那些看似弱小但却充满智慧的人。
他们不与强者争风头,而是默默地坚守自己的位置,以柔克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也不能仅凭外在的强大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独特之处。
大树的高大固然能为人们遮风挡雨,但小草的坚韧同样不可忽视。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能力出众、光芒四射,有的人则默默无闻、平凡普通。
我们不能因为他人的平凡而轻视他们,也不能因为自己的优势而骄傲自满。
同时,故事也提醒我们要学会在不同的环境中采取合适的应对方式。
大树在暴风雨中的固执抵抗最终让它遭受重创,而小草的灵活应变则使它安然度过危机。
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能一味地蛮干,而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策略,学会适应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播放课件-——迎春花。
让幼儿观看树干、树枝、花。
4.播放课件——丁香花。
让幼儿观看树干、树枝、花。
三、进行绘画
1.看范画:有关柳树、迎春花、桃树的范画。
2.教师示范:在纸上滴几滴赭石色,用嘴吹成树的样子,等晾干后,再给树穿上不同的衣裳。变成桃树、柳树、迎春花。
3.幼儿作画:分三组让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五、展评交流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现在我们就一起把我们设计的爱护花草的标志一起去粘贴到外面的草地去吧,希望大家都爱爱护花草树木。(幼儿伴随音乐一起离开!)
活动延伸:教师组织幼儿一起把绘画的标志粘贴到外面的草坪上!让幼
儿做一个环保小使者,告诉人们要爱护小草。
3.准备录有“森林里的音乐的磁带及森林情景的 图片。
4.准备教育挂图。
活 动 内 容 形 式 及 指 导 要 点
教师:林丽清班级:中(5)2014年3月28日星期五上午
自主探究阶段
树木大家族-----森林雨
半日活动目标
1.学习欣赏散文,感受森林生态的 和谐美。
2.训练幼儿听辨不同声音的 能力,大胆表现森林的 声音。
三、学习“爱护树木“的有关标志。
教师用课件的形式出示各种爱护草地的标志,请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认识的标志。
师:小朋友,你们看一看、猜一猜,这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些标志?
四、绘画标志
师:小朋友,如果你是一个小设计师,那么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标志来提示人们,要爱护小草呢?
幼儿自由大胆的绘画自己设计的标志!
2.引导幼儿说一说听到什么样的 声音,猜一猜是谁的声音。
二、绘画森林音乐。
1.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让幼儿欣赏。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用画笔画出自己听到的森林里的音乐。
三、欣赏森林景色。
1.播放没有声音的森林情景的录像,或出示教育挂图让幼儿观赏。
2.教师定格每一幅画面,让幼儿说说与画面情景相应的声音,并模拟表现。
5.引导幼儿比一比哪棵树粗,哪棵树最细;数一数粗的 树和细的树各有几棵。
6.让幼儿选择一棵树写生或用图、树枝或树的 花瓣带回幼儿园。
8.引导幼儿交流自己捡拾了哪几种树叶或花瓣,比一比谁捡拾的 多。
教师:林丽清班级:中(5)2014年4月25日星期五上午
自主探究阶段
3.播放声音和画面,让幼儿和自己的想象画进行比较,幼儿互相检查谁猜得对。
四、表现森林情景。
1.只播放没声音的录音,或只出示教育挂图,让幼儿分组模拟配音。
2.教师只播放没有画面的录音让幼儿分组用肢体动作表现森林的情景。
3.教师讲述故事《森林旅游》,让幼儿了解树木及森林的作用。
教师:林丽清班级:中(5)2014年4月11日星期五上午
3.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 情感。
环 境 创 设
1.准备配乐散文《森林雨》的 磁带、录音机。
2.准备花、草、树木、小动物的 头饰及服饰。
3.准备录有“森林里的音乐的磁带及森林情景的 图片。
4.准备教育挂图。
活 动 内 容 形 式 及 指 导 要 点
活动 一:《森林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欣赏森林的美丽景色。
4.培养幼儿了解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环 境 创 设
1.准备教育挂图
2.课件(有关春天树木的图片)。
3.各种颜料、纸、调色盘,配乐磁带。
活 动 内 容 形 式 及 指 导 要 点
活动一:《四季的树》
活动过程:
1.挂图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季节的树。
2.引导幼儿比较春天的树和其他季节的树的不同,说说春天树的特征。
3.带幼儿到幼儿园有树的地方观察春天的树,认识一些树的名称。
4.引导幼儿找一找有哪些树长芽了,哪些树没长芽,比一比哪株树长的新树叶多,站着看树冠和躺着看树冠是否一样。
5.鼓励幼儿用各种方法接触树、探索树。如摸一摸树皮、抱一抱树干、比一比树的高度等。
6.提醒幼儿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观察,并互相交流。
7.选定距离较近的几株树,教师说出树的名称,幼儿在规定时间要马上站到相应名称的树下(根据幼儿人数规定每株树下站2---4为幼儿),没有站到树下的人要被罚出场。
2.家长与幼儿一起到野外寻找野菜,并拔2-3棵放入塑料袋。
3.背景音乐,课件、彩笔、纸张等。
活 动 内 容 形 式 及 指 导 要 点
活动一: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过程:
一、帮助孩子回忆昨天的所见。
1.你们昨天看到什么?
2.那条白白的小路在草地上好看吗?(引导幼儿观察电视画面)
3.有什么好办法让小路不见呢?
2.教师配乐朗诵散文《森林雨》,引导幼儿欣赏。
3.启发幼儿想想、猜猜什么是 森林雨,森林雨是从哪里落下来。
4.引导幼儿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会把森林里的小水珠当成什么。
5.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续编散文。
6.教师提供花、草、树木、小动物的头饰及服饰,引导幼儿分组扮演森林里的动植物进行表演。
7.鼓励幼儿用形象的词语与动作表现出散文中角色的 特点。
吗?
1.让幼儿说说各自带来的小草是什么颜色的?
长得什么么样?有什么用?他们是哪些小动物的食物?
2.教师播放课件,“树苗”。请幼儿欣赏后,讲讲自己的感觉。
3.引导幼儿大胆发言:
a:说说我们摇的树苗好吗?
b:人们为什么要种那么多的树木?
教师小结:小草有进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还可以美化环境。
指导重点:树的方向性、点花叶技巧。
4.将幼儿的作品贴出展览。
自主探究阶段
树木大家族-----森林雨
半日活动目标
1.学习欣赏散文,感受森林生态的 和谐美。
2.训练幼儿听辨不同声音的 能力,大胆表现森林的 声音。
3.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 情感。
环 境 创 设
1.准备配乐散文《森林雨》的 磁带、录音机。
2.准备花、草、树木、小动物的 头饰及服饰。
大田县均溪中心幼儿园中(5)班主题教育活动计划
教师:林丽清班级:中(5)2014年3月21日星期五上午
自主探究阶段
树木大家族-----四季的树
半日活动目标
1.了解春天树的基本特征,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经验。
2.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尝试运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树。
3.通过吹点的树木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景。
二、幼儿先分组讨论,然后再进行集体讨论。
1.让幼儿交流自己的意见。
2.选择其中的1“2种办法进行尝试操作。
三、带领孩子到草地进行操作。
1.教师讲述种植的要求。
2.和孩子一起将发白的土地松软。
3.进行种植活动。
4.给小草和周围的树木浇水。
活动二:《爱护花草树木》
活动过程:
一、律动:《爱护小树苗》
二、谈话交流:师:小朋友,老师让你们带来的小草你们都带来了
我爱花草树木——爱护花草树木
半日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确定保护树木花草地的方法。
2.鼓励幼儿能积极参与动手制作,为环保作出自己的努力。
3.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了解树木花草的多样性。
4.认识有关爱护草坪的标志,知道要爱护小草。
环 境 创 设
1.数码相机、电视机,小草的种子、草皮、小铲子、杯子水桶等。
8.分区活动:
(1)美工区:引导幼儿利用美工材料和废旧材料创设《大森林》主题图。
(2)表演区:提供动植物的 头饰、服饰或掌偶,让幼儿表演森林故事。
(3)语言区:引导幼儿自制指偶,并进行故事讲述或创编。
教师:林丽清班级:中(5)2014年4月4日星期五上午
自主探究阶段
树木大家族-----《森林里的音乐》(半日)
8.引导幼儿讨论保护树的办法。
9.在班上设置班级《护树行动表》,让幼儿记录每天保护树的行动。
活动二:小树我爱你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提问。老师:“看,谁来了?”“春姑娘来了。春姑娘带来了什么礼物呀?”让幼儿自由回答。
二、观看课件。
1.播放课件——桃树、杏树
让幼儿观看树干、树枝、花的颜色。
2.播放课件——柳树。
活动一:《树的本领》(半日)
活动过程:
1.请园林工作人员为幼儿 介绍树的 名称、特征。引导幼儿了解、比较常绿树和 落叶树。
2.鼓励幼儿大胆向园林工作人员提问题。
3.教师鼓励幼儿 运用不同的感官感知树的特征。
引导幼儿比较不同树木的 叶子、树冠、树皮的 颜色、形状、味道、质地等特征。
4.启发幼儿想出各种测量方法测量树干的径围、高度及树与树的 间距等,如:用双手环抱、几个人拉着手测量、或用脚步测量等。
半日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听辨不同声音的 能力,大胆表现森林的 声音。
2.萌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 情感
环 境 创 设
1.准备录有“森林里的音乐的磁带及森林情景的 图片。
2.准备教育挂图。
活 动 内 容 形 式 及 指 导 要 点
活动一:
《森林里的音乐》
一、聆听森林音乐。
1.教师播放“森林里的音乐”的 录音,引导幼儿聆听。
自主探究阶段
树木大家族-----《树的本领》(半日)
半日活动目标
1.了解常绿树的落叶树的不同。
2.尝试运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树。
3.体验近距离接触树的乐趣。
4.积极参与树的探索活动。
环 境 创 设
1.事先选择好幼儿户外活动的场地。
2.准备写生和记录的用具:笔,画板,纸等。
活 动 内 容 形 式 及 指 导 要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