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正确认识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是国家制定外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也是搞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行未来战争准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列宁曾指出,“只有首先分析了一个时代转变为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够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列宁全集》第21卷第123 页);只有“首先估计到区别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历史上的个别情节),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 (《列宁全集》第21卷第124页)所谓时代,就是社会形态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它是按照一定历史时期的某个阶段在政治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以及依据各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来划分的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它是国际社会各种矛盾运动的客观反映,决定着历史发展的主要容和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同样,关于对当今时代的有关论述和观点,不仅是其新时期军事思想的重要容,而且也是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就时代而言,时代的基本容和性质,在这一时代没有完结之前是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的。然而,它的具体容却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同一时代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矛盾和主题。就当前的时代看,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一些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没有彻底得到解决。然而,这一时代基本矛盾的外在表现、运动形式、力量对比和具体容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来,比如60年代以前,帝国主义战争和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是当时世界的主要历史潮流,阶级斗争主要是通过激烈的对抗形式表现出来的;进入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基本问题;世界总的形势趋向缓和,对话多于对抗;各个国家都把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作为自己的急务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一是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已不复存在,尽管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矛盾投有消失,但其表现形态已不是过去两大阵营的联盟对抗了。目前,在某种意义上说,两种社会制度基本上进入了共处与竞争的相持阶段,斗争方式也由过去的武力对抗为主转变为以和平竞争为主上来。二是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相互依赖因素超过了相互矛盾因素,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为经济上的又对抗又联合,而不是军事上的直接抗衡。三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某些调整,以及他们对劳动人民统治和剥削手段的不断改换,客观上使两大阶级之间的对抗矛盾有所缓解。四是由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逐步获得独立,以往那种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国家赤裸裸的侵略行径也有了某种程度的变化,代之以突出的是经济上的渗透、控制,掠夺。这些变化势必使时代的特征与主题发生变

化。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深思熟虑,高瞻远瞩地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经济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96页)的这一概括,抓住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指明了今后较长时间人们的奋斗目标,即把主要精力由过去的战争与革命转到和平与发展上来。从而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关于时代特征的思想。

一、维护和平是当代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所谓“和平”,就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非战争的政治关系状态。世界和平就是指未爆发世界性战争的历史状态。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存在,几千年来各种战争连绵不断,不仅使数以亿计的生灵涂炭,而且使人类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遭到了极大破坏,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难以抹灭的巨大创伤。千百年来,世界各国各阶层的人民特别是亿万劳动人民,总把追求和平、消灭战争作为自己的美好理想,并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努力。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小康”、“”的传说;到了近代,世界各国大都把维护国际和平作为国际政治的中心问题。为了维护和平,19世纪50至60年代,欧洲连续召开了4次和平大会,并发出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号召,世界和平运动由此发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开始出现了一批和平组织,像1883年瑞士成立的“和平与仲裁委员会”,1907年在芬兰成立的“和平联盟”等等。这些组织的出现,使世界人民维护和平的自发斗争变为有组织的运动,也使各国部人民的斗争发展为世界人民的共同事业。就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人民反对战争、制约战争、争取和平的运动也一直没有中断。这些运动尽管没有完全制约大战的爆发,但在当时对于打击法西斯的嚣气焰,不同程度地延缓战争的爆发,以及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动员群众等方面确实起到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当然,在世界和平运动兴起的同时,也伴随出现了一些和平主义的思潮。但是和平运动与和平主义是两个不同质的概念,决不能混为一谈。对此,我们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

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两次世界大战,吞噬了近1亿人的生命,直接物资损失在l万亿美元左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完全结束的时候,人类头上又笼罩着新的更加残酷的世界战争的阴影。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从而揭开了核时代的序幕。人们开始意识到,新的世界战争将以核武器来进行。根据世界核弹头的拥有数量,有人对其威力和后果进行了估算,核当量可以将地球上的生命毁灭数十次,核大战一旦爆发,就不可能有胜利者,即使存在所谓名义上的胜利,实际上也是失败。这就是说,核武器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大大超过了人类社会自身的承受能力,战争已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的和唯一的手段。因此,反对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关系

到人类在地球上所创造的一切文明能否保存和人类社会能否延续下去的大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常规武器的性能也有了成倍增长和质的飞跃,也使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常规战争变得空前紧,激烈和残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国之间乃至世界围爆发一次常规大战,其后果要远远几倍超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后果。

维护和平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爱好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但是战争的因素还在不断增长。正如指出的那样:“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由于两个超级大国正在进行军备竞赛,战争因素还会发展。但是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将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12页)事实也正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的世界战争虽未爆发,但局部的热战和东西方的冷战时断时续。殖民体系已经土崩瓦解,而侵犯主权、武力征服的事件屡有发生;大小国家本来一律平等,而强权政治仍在国际关系中发生作用;种族隔离政策虽然遭到举世谴责,但南非当局倒行逆施变本加利;人类创造的财富有了无数倍的增长,但南北之间的贫困鸿沟反而更加扩大等等,都使我们的世界充满着矛盾和对抗、动乱和冲突,存在着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和令人忧虑的现象。一方面是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核武器和高技术常规武器不断积累,象一把利剑悬在世界人民的头上;另一方面是国际局势动荡不安,随时有可能因种种事件把悬挂利剑的细线碰断。一方面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核武器和现代化的常规武器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果不断涌现;另一方面,这些成果又反过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续,变成人类的克星。地球蕴藏的丰富资源,人类具有的聪明才智,以及不断加速增长的社会财富,是用于战争,毁灭人类,还是用于发展,造福人类,世界各国善良勤劳的人民在关系自身根本利益的十字路口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世界人民要生存,要发展,只有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才能为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让人类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此,人类为维护和平,反对新的世界战争的爆发又进一步作了大量的不懈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斗争为目标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代表着争取和平、争取社会进步各种斗争的核心力量,尽管国际共运在前进的道路上有着一些严重曲折的历程,但对其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历史功绩不能完全抹杀。因为现代和平运动,谋求的是制止当前的具体战争,而社会主义的目标是铲除战争的根源——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最终消灭战争。而要最终消灭战争,只有通过制止当前的具体战争才能逐步实现。在这个意义上说,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与争取和平的斗争,无论是在目标上还是在斗争对象上都有着许多共同点和联结点,而且,争取和平的斗争完全应该而且可能纳入争取社会进步的洪流之中,而不应该把二者割裂开来。从战后世界各国维护和平斗争的实践看,维护和平的斗争和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正在汇聚成汹勇澎湃的洪流,有力地推动着世界政治的向前发展。同志也正是主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明世界和平的力量将超过战争力量增长这一论—断的。他在1985年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的谈话中又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总起来说,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发展,但是战争的危

险还存在。核武器谈判、外层空间武器谈判,看不出有什么进展。所以,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战争的危险。但是,现在我们的观点有点变化。我们感到,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日本人民不希望有战争。欧洲人民也不希望有战争。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希望自己发展起来,而战争对他们毫无好处。第三世界的力量,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95页)这一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历史的主题已经从战争向和平位移,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已经开始走出过去那种战争与革命的理论模式,必须将当代的战争与和平理论更直接的建筑在谋求和平、维护和平的基点上。这是我们在把握维护和平是当代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一观点时所应注意的。

二、促进发展是当代世界面临的核心问题

当今世界,是东西矛盾、南北矛盾相互交叉、对立统一的世界。和平问题、发展问题是国际关系中的大坐标,只片面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只有把二者辩证的统一起来,以和平和发展总揽世界的全局,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认清国际事务中各种具体问题的实质和基本趋势,也才能全面把握战争与和平思想的真谛。发展问题同和平问题一样,是当今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全局的、非常重大的战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的生存与经济发展,关系到整个世界和平的一系列伟大斗争。可以说,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政治力量与各国人民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

从时代背景看,发展问题的提出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广大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的、独立的力量屹立于国际政治舞台。这些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为各自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可能性。这些国家要改变历史所造成的长期贫困落后面貌,要巩固已经取得的政治独立和国家主权,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民族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这是因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仅仅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而缺乏经济上的独立作为依托,可以说其政治上的独立也是非常不牢固的,根本不能承受帝国主义随时而来的各方面的压力。同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在经济上长期依附于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既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独立强大的民族经济,也不可能使人民群众摆脱国际垄断资本的剥削与压榨。因此,第三世界国家要摆脱经济上被剥削被奴役的状况,谋求发展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在新的历史阶段的一项根本任务。尽管这些国家在60—70年代为改变经济和社会不发达的状态也作了许多举世皆知的艰苦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效。然而,就整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仍然是很低的,其贫困落后的面貌并没有根本的变化,也使其中一些国家陷入了“经济增长危机”之中。80年代以来,发展问题已逐渐得到整个国际社会的认同。解决发展问题和解决与发展相关的问题,也已成为近年来联合国各种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把发展问题提到

世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即同志所指出的“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是如此,就连西方发达国家也从他们的自身利益出发看到发展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国际学术界许多专家都有一个共识,即第三世界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在未来研究中应占优先地位,因为脱离了人类绝大多数的发展前景,研究未来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近年来,像“新发展哲学”、“国际发展新环境”等一系列口号和概念的出现,不但反映了第三世界发展问题的迫切性,而且也是包括发达国家在的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明确指出:第三世界“大部分国家仍处于极其贫困的状态,他们的经济问题不解决,第三世界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继续发展,都不可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96页)这就是说,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南北双方是否能够就发展问题达成谅解,取决于穷富两个世界是否能真正意识到在共同劳动和生活中的相互依存与互助互

利。

从世界全局看,发展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经济的共同繁荣。根据目前世界上比较统一的说法,发展问题主要指南北问题,即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概括虽同地域有关,但又不单是一个世界地理概念,而是一个世界经济政治概念。南北问题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同志明确指出:“总之,南方得不到适当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就可能没有出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97页)与此同时,同志还把发展问题看成是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看成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这就是说,发展问题主要指南北问题,然而又不仅仅如此,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全人类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的大问题。

当今世界,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经济的发展或再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进一步显示其社会制度的优越性,都在普遍进行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经济结构的改善和对外经济的扩大等一系列工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使其经济得到再发展,也在千方百计地进行经济调整,以解决长期存在的经济低速增长、高赤字、高利率、高失业率等难以克服的痼疾。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也在采取措施,亟待改变和摆脱饥饿及贫困落后的状况。这些情况表明,发展经济已成为在目前形势下世界各个国家的急务,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振兴.尽管在70年代以来,经济生活的国际化有了很大加强,国际经济关系更加密切,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是在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中,占人类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南方经济得不到发展,势必会造成连锁反应,影响和制约其他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繁荣。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同志高瞻远瞩地深刻指出:“南方问题不仅是落后国家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发展问题”(《人民日报》1986年4月10日)。这主要是因为:其一,南方问题关系到北方国家的继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当今形势下仍然是西方发达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北方国家的经济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南方国家。北方国家的重要原料产地仍然是南方国家;北方国家的重要销售市场仍然是南方国家;北方国家的重要投资场所也仍然是南方国冢。这就是

说,在现代化经济的大发展时期,即使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关起门来自我发展,也不可能独具经济发展的资金、劳动力、资源、技术和市场等五大要素。尽管北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占据优势,但离开南方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作为依托,北方的优势也就很难得到正常发挥。事实进一步证明,发达国家的经济稳定与增长,不可能建立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即南方经济的停滞与贫困基础之上。其二,南方问题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国家同绝大多数南方国家的经济关系,就实质而言是新型的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这既有利于南方国家开展反对北方国家控制与剥削的斗争,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扩大对外经济往来和经济发展。其中有些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就是南方国家,在发展问题上更是休戚与共的。60年代以来,南方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双方的多方位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日益加强。到80年代初,我国已同近120个南方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

济贸易关系,贸易额达90多亿美元,占我国贸易总额的近1/4.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愈来愈需要在同南方国家的合作中实现,同样也不可能建立在大多数南方国家的停滞与贫困的基础之上。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是促进南方国家的发展,这既是南方国家的迫切需要,也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可以说南方问题不解决,整个人类的发展将是非常困难的。

从发展问题的实质看,发展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目前在世界围,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呼声越来越高,充分反映了民族解放运动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延伸和发展,这本身就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一方面,占人类3/4的南方各国人民,强烈要求在国际间进行平等互利的交往,要求独立自主地开发利用本国的资源,以改善生存环境,进而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成为自己的主人,这一斗争的巨大历史意义丝毫不亚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独立。否则,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不到发展,而且民族解放运动的成果也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因此,南方国家谋求发展的伟大斗争,明显地具有反对国际垄断资本的意义,是在世界围的国际经济关系领域进行的最实际的反帝、反殖和反霸的斗争。另一方面,南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涉及到改革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涉及到整个国际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动和不同类型的国家、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集团的切身利益,特别是也涉及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义和强权政治的利益围和势力围,比较敏感地触及了它们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这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力,这种情况也同时要求世界各国人民在进行一系列经济斗争的时候,不得不进行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政治斗争。这两种斗争的相得益彰,必然会进一步增强第三世界反帝反霸的力量,增强南北对话的实力后盾,完全符合全民族的愿望和要求。这也正是把南方的发展问题看成是核心问题的最本质的出发点。所以,对发展问题既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肯定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又要从发展的总趋势,从无产阶级的觉醒和壮大,从世界围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创造条件等方面去认识南方国家促进发展的巨大政治作用,还要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对于保持世界稳定、维护世界和平的角度去把握其历史意义。

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破旧立新、促进发展的斗争,必须紧紧围绕同贸易保护主义的斗争、同债务问题进行的斗争、同初级产品价格下跌进行的斗争这三个突出的问题而展开。这三个方面是关系到目前发展中国家能否摆脱经济困难的“热点”。当然,随着南方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南北之间的经济关系只会越来越密切相连,这也必然会带来双方之间斗争的进一步复杂尖锐。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舍此是不可能使南北关系得到根本改善的。

总之,和平与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没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任何国家的高速发展都是不现实的。反之,没有发展,和平也就因失去基础和实力而很难保持。所以,一定要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把二者辩证地作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加以处理。

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在世界的胜利,不排除以和平方式实现的可能性,但推翻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最积极、最有效的方式是走暴力革命的道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理论,曾主“用战争消灭战争”、“用革命制止战争”等以战止战的持久和平的思想。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在欧、亚一些国家胜利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思想的正确性。在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尝试过以和平方式,以及按照和平共处的原则,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争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总体而言,由于长期“冷战”的国际局势,那种“以战止战”的形式成了社会主义国家解决国际争端、争取世界和平可供选择的重要途径。在当今条件下,世界各种基本矛盾都呈现出与过去相比许多不同的特征。如何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是继续沿用“以战止战”的手段,还是用其他非暴力的手段,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如何继承和发展无产阶级战争与和平思想的重论和实践的新课题。同志根据战后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创造性地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可能主要依靠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以抑制战争爆发的新思想。他在1984年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明确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有个想法,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种问题,不用战争手段,用和平方式.我们提出大陆与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38页)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思想的重大发展。

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之所以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主要是因为,在当今时代,影响和制约战争的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基本因素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变化,由此而带来的战争的社会功效发生了重大变化。几十年来的社会实践使人们越来越感到,战争在当代并非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最佳选择,把以发展经济为主要容的和平竞争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选择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可能性。具体表现:一是战争的经济效益已明显下降。历史上的战争尽管多种多样,但

就其本质来说,无非是为了获取各自的经济利益,所以,作为实现一定政治和经济目的的战争,任何一方就不得不考虑其经济效益。为此,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战争发动者以战争的手段掠夺“生存空间”,争夺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产地及投资场所,以垄断资本弁取暴利。历史上一切帝国主义的暴发户,无不是靠战争发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旧殖民体系的瓦解,靠武力实现资本的对外扩路子越来越窄。尽管有些国家以武力夺占了一些落后地区,但结果往往“失”大于“得”。相反,战后日本、西德、意大利在相对和平的发展中,却得到了当年他们在战争中所不能得到的东西,经济出现了奇迹般的快速增长。战后的历史表明,战争和扩军备战的结果只能阻碍经济的发展。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战后经济的衰退,正是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和超承受能力的对外军事负担所造成的必然结果。此外,由于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力加强,现代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主要不是传统的劳力、资金、原材料等“硬资源”,而是科学技术等一些“软指标”。为此,战争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可能途径越来越不是最佳的选择。二是运用暴力所付出的代价已经出现了超过政治目的价值的可能性。历史上的各朝代统治者之所以重视以战争手段解决问题,主要是因为,暴力手段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它可以在条件许可围能比较迅速而有效的实现政治目的。这种情况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自身的极限,从而使战争的手段和战争的政治目的产生了矛盾,这一点在核战争中更为突出。多年来,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尖锐,但双方都不敢冒然诉诸武力,不能不说是“核均势”在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为此,双方都在限制核武器,并不断把以军事斗争为主的单一竞争开始转向以科技为先导、经济为基础、军事为威慑的综合国力的全面竞争上。当前国际形势进一步趋向缓和,一些地区冲突也开始出现政治解决的转机;一些已经爆发的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就罢手言和;一些长期敌对的国家双边关系实现了正常化等等,都说明采取非暴力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的趋势正在发展。因为暴力随着武器的进一步高技术化,其摧毁力有可能超过运用暴力政治目的的价值,解决国际争端不一定必须运用流血的暴力手段不可,而社会的发展为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选择围。

同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思想,坚持实事的思想路线,根据多年对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观察思考,提出了“在当今世界上要解决各种国际争端,就要有新的办法”,“总要从死胡同里找个出路”,“世界上一系列问题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要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否则始终顶着,这样僵持下去,总会爆发冲突,甚至武力冲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64页、38页、48页)这些论述的着眼点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方法,要力求使有关各方面都能接受。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能向人民交待,局势可以稳定,并且是长期稳定,也不伤害哪一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38页)这一用非对抗性手段解决对抗性矛盾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灵活的运用和发展。关于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同志认为: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应该成为解决国际政治问题和国际经济问题的准则”(《人民日报》1989年9月2日),并且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84页)在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事务的理论和实践中,根据时代的特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实行“一国两制”。同志明确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国际上是一种新的构想”。“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也考虑到解决国际争端应该采取什么办法。因为世界上这里那里有很多疙瘩,很难解开。我认为有些国际争端用这种办法解决是可能的。我们就是要找出一个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过去,好多争端爆发了,引起武力冲突。假如能够采取合情合理的办法,就可以消除爆发点,稳定国际局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64页、58页)这一构想在解决我国历史遗留的和澳门问题上得到了成功的验证,并且也为解决问题和其他争端问题提供了重要经验。实践证明,实行“一国两制”,符合民族发展的潮流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兰德公司的高级智囊们曾指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对世界战争的抑制能力,从战略上看,超过了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当代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不是里根的“星球大战”,而是同志的“一国两制”.撤切尔夫人说,“这是天才的创造,令人神往的构想”。欧美的理论界也认为,这是20世纪世界战略史上从来没有攀登过的高峰,为未来的政治哲学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些评价充分说明,“一国两制”的构想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和宽大胸怀,是对国际政治学在理论上的一大突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的重大发展,在已经或正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为许多国家所仿效,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二是进行“共同开发”。对于国际上许多争端和热点双方,往往在对利害关系的认识上差距过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寻找双方的共同点而缓解矛盾,是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又一特点。如在领土争端问题上,认为,如果双方认识差距悬殊,可以采取把主权问题“先放起来”或是留给后人去解决的办法。当然,把主权问题先放起来,决不是不要主权,而是为了从政治上,寻找共同点以消除热点,稳定局势,暂时把主权先放到第二位;留给后人解决,也绝不是不负责任、不解决,而是通过多方面努力,逐步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待条件成熟后,再寻求彻底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可以避免双方兵戎相见,回到武力解决问题的老路上去。为此,同志主:“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问题,先进行共同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39页)他明确指出:“好多国际争端解决不好会成为爆发点,我说是不是有些地方可以采取‘一国两制’的办法,有的地方还可以用‘共同开发’的办法。不只是‘一国两制’一个方式,还有‘共同开发’的方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72页)领土争端,是当今国际争端的又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进行共同开发,就从经济角度提出了解决争端的新办法。其实质是以经济合同为中心手段,解决那种主权归属一时难以谈拢,并且有丰

富资源可供双方利用的争端问题。这对于双方的经济发展,以及‘热点’的消除和局势的稳定都是非常实际的举措,也是在国际关系领域灵活运用矛盾转化原理的成功尝试。三是经济合作与发展。非常重视国际间尤其是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对制止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他认为,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一方面可以推进南北对话,缓解南北矛盾;另一方面也能够从根本上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为此,同志十分重视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北方发达、富裕,南方不发达、贫困,而且相对地说,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南方要改变贫穷和落后,北方也需要南方发展。南方不发展,北方还有什么市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发展速度问题,再发展问题。所以,南北合作还有一个意义,可以推动南北合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83—84页)。四是和平对话。认为,对话多于对抗、代替对抗是当今时代出现的新现象。他主通过双边或多边谈判达成裁军或削减核武器的协议,进而实现解决国际争端、稳定世界局势、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对于国际间的经济争端,指出:南北问题,“在目前十分突出。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带来障碍.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要靠南北对话。我们主南北对话。不过,单靠南北对话还不行,还要加强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就是南南合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43—44页)加强对话,并配以其他方式,避免矛盾激化,有利于国际争端的解决。

总之,关于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的思想容十分丰富,既包括政治上的“一国两制”,又包括经济上的“共同开发”,也包括缓解矛盾的合作与对话。其目的都是为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明智的合理的能够被大多数国家接受的务实的方法。这种新构想,不仅使我国在对外交往中获得巨大的主动和成功,而且也正在引起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关注、拥护和效仿。

浅谈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浅谈和平发展与当前国际关系 11国英(1)班严雪 111333070347 摘要:地球村”的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所认同。但是,人类社会在不断分享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受到越来越严峻的全球问题的困扰和挑战。民族主义、恐怖主义、环境恶化等问题正严重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需要国际社会高度警觉和全球治理。 关键词:和平发展国际关系霸权主义关系经济影响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国际关系对各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力度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当前的国际形势总体情况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虽然韩朝两国一直纠纷不断,但是对和平发展的影响不大,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二、当前的国际关系对和平发展的影响 (一)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1、地区的动乱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置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 2、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 3、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教案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教案 【课程标准】 内容目标:解析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提示与建议:要学生探究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和平问题的含义、发展问题的含义、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原因及中国政府的主张。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认识战后和平局面、正确认识发展问题,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能使学生结合现实国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事例,分析国际形势,理解中国政府的主张和做法。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辨证的认识和对待国际社会中的政治经济问题。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看问题,正确认识中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主张的和平崛起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对当今国际形势做了认真分析之后作出的正确决策,中国的和平崛起是通过和平的手段实现中国的发展富强,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教学内容分析】 1、本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有三目内容 第一目讲: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引出人类渴望和平,关注谋求发展 第二目讲:“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此目的逻辑顺序为:和平问题的含义—→为什么维护和平—→和平问题成为时代主题—→战后世界和平局面——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发展问题的含义——为什么要重视发展——发展问题成为时代主题——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现状 和平与发展的辨证关系 第三目讲:“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此目的逻辑为: 解决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途径——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国政府的主张和努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总之,本框讲了三个问题:一是和平、发展的含义以及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二是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现状及主要障碍;三是如何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2、本框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问题的含义、发展问题的含义、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原因及中国政府的主张。 难点:认识战后和平局面、正确认识发展问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采用的教学方法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3.1《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 第一课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了解当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知道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能力:提高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谋求和平与发展,促进合作与进步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的主题,自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重点、难点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9.11等几组图片说明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可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1)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和平的意义:让人安居乐业,国家和睦相处,社会安定祥和,经济蓬勃发展。 (3)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因此,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4)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影响和平的因素) 战后虽没有发生大的世界战争,但局部冲突不断,世界仍很不安宁。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西方一些国家插手和利用这些纠纷,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艰巨任务。 2、发展问题 (1)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追求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追求发展也成为时代的主流。 (3)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知 识 点: 期末考核 得 分: [75] 试题分值: 100.0 学生答案: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经历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要坚持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基础上,同一切愿于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邓小平在国际形势动荡的情况下,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 (三)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理念、原则、追求。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旧的安全观是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安全观。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持久和平。新的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只有倡导这新的安全观,才能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维护各国安全利益。 (五)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政策在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独立自主和平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理解当前时代主题为和平与发展,并结合时事分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明确建立国际新秩序是和平与发展的不二途径。学生通过电视等媒体对国际社会有简单接触,但少有实质了解,同时学生对一些国际事件好奇心极强。本课采用情景创设、步步紧扣的教学方法展开,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能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二、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导入活动和探究活动,识记和平与发展已成时代主题。 通过视频《Tell Me Why》和非洲儿童图片,中东剧变、美国二十年代的军事活动表,了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和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了解及批判,理解解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二)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世界上哪些地区和国家还在‘让子弹飞’?哪些国家和地区还在‘将贫穷进行到底’?”,提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欣赏视频和图片,思考其反映的问题,增强思维发展及拓展训练的能力。 通过对现实国际纷争的了解,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及理论联系现实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心时事,认识世界大局,提升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鉴别。 通过了解发展的两极分化,认识到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方为第一要务。 通过理解全球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增强忧患意识。 通过了解我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教前准备 导学案预习。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视频运用、问题情境创设法、导学案法、任务创设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材处理和思路设计 (一)思路设计 欣慰:和平与发展已成时代主题 桎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救赎:建立国际新秩序 (二)过程设计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作者:————————————————————————————————日期: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教学设计与反思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张春兰0710012919)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 【教学背景分析】 1、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课主要讲授《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的内容:当今时代的两大问题——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包括什么是和平问题,什么是发展问题;以及威胁世界和平、妨碍全球发展的因素;还有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本课是在结合学生对当今世界局势的了解的基础上,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在课件上通过图片、文字等展示战争对人类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与和平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促进作用进行对比,并通过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重要性以及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认识到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不合理性,让学生们在充分了解当今世界格局的基础上理解并树立起热爱和平的价值观,能够明白并拥护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知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充满复杂斗争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们结合时政分组讨论,发表自己对当今世界热点时政的看法,使学生们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起积极思考、放眼望世界的国际视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是世界中的一份子,自己也可以并且应该关心时事。 2、学情分析 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并不代表我们所处的时代永远一帆风顺、和平无忧。本课旨在借历史教训以及当今时代潜在的威胁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因素向学生们表明维护世界和平以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让学生对当今国际局势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把握。另外,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如今的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包括国内外的各种时政,但是当他们接触到这些信息时,没有对事件本身进行理性思考的能力,容易人云亦云。因此,通过对本课知识的讲解,可以让他们对一些概念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进而可以用来分析自己获取的信息,进行理性思考,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能就一些时事确立起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学资源分析 在众多学科当中,政治这一科目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得最紧密的,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和新闻都可以作为课堂上的教学素材,结合知识点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而且可以结合历史学科的知识进行讲解,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可以结合这些事件和知识点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案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当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知道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明确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2.能力目标。 (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例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当代发展的趋势、世界多极化与单极化的斗争、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祖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2)认识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意识 (3)树立全球观念,尊重世界多样性,关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观念。 (4)培养和平观念,热爱和平,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三、教学内容 第一目: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 这部分对20世纪世界的和平形势作概括性的描述,并配有一幅“欢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照片。同时引述了有关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数据的资料。安排这些材料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知当代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关知识。通过对比20世纪上下半叶世界战争与和平形势的变化,认识时代主题的转换,即从“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使学生明确二战后,要和平是时代的主流,发展也是时代的主流。其中设的四个问题是贯串整个框题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寻求答案,启动自己的思维,主动建构知识。 (1)20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有何不同?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世纪上半叶人类两度惨遭世界大战劫难;20世纪下半叶,虽然仍有局部的战乱,但总体上维持了和平局势,没有爆发世界性战争。 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最基本、最主要的原因是战后一切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增长,而且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2)根据上述材料,应如何概括当代和平与发展的形势? 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但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的,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但与此同时,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3)当今世界是否已经解决了和平与发展的问题?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4)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大体上说,20世纪可以一分为二:前半个世纪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后半个世纪形成了有利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总趋势,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逐步向和平与发展转换。面对国际形势的这种新变化,邓小平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成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论断,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被概括为“当代世界主题”,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则被表述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尽管提法不同,但它们都是指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提出,对于我们党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以后,世界经历了许多深刻变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但是,时代的主题没有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或世界主流。 第一,世界形势总体趋缓。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上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但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坐下来进行谈判协商,以解决纠纷。政治多极化虽然步履艰难,但仍然为各国所追求。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一些盟国,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满。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这些说明,世界范围内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第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个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利益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第三,重视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的主要政策取向。正如江泽民指出的:“经济优先已成为世界潮流,这是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当前对每个国家来说,悠悠万事,唯经济发展为大。发展不但关乎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第四,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冷战结束以后,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间发展的差距、贫富的悬殊再扩大下去,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此外,当今世界面临许多突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开发盲目无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解决。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已实现了和平与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解决这两大问题的进程仍然坎坷曲折。首先,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局部战争时起时伏。近十多年来,就先后发生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局部战争。其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企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力推行单边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对世界和平与发展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知 识 点: 期末考核 得分:[75] 试题分 值: 100.0 学生答案: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经历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要坚持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基础上,同一切愿于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邓小平在国际形势动荡的情况下,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 (三)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理念、原则、追求。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第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民心向背,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第二,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加,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四,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第五,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也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发展问题之所以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是因为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发展不仅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的基础。没有全人类协调、平衡、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已经实现的和平与稳定也难以巩固。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谋求发展,不仅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也成为一种现实可能。 进入新世纪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2005年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教案素质目标: 一、认知目标:理解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二、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合作与竞争、机遇与挑战的国际形势,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为将来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 在不同的岗位上担当起改革和发展的重任,努力为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 共同理想而奋斗奠定思想基础。 教学重难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教学方法:提问——分析——归纳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9·11”事件后,巴以冲突再度升级,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联合国发布了关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宣言。其具体内容如下: 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面对人类社会此起彼伏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战争一次又一次把人类自己推向苦难的深渊。全世界人民都渴望持久的和平,渴望安宁的生活,渴望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人类社会共同的发展和繁荣。可以说,“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了全人类的幸福与安宁,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谱写一曲永恒的和平之歌和壮丽的时代宣言。 板书课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当今时代的主题 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人类社会跨入了一个新千年。在新的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人类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带着问题,阅读第一目。 (1)苏联解体,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化发展——当今世界国际形势总体上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为对话。(板书) (2)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板书) 2、和平是当代世界的人心所向 (1)什么是和平问题?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板书) 阅读教材P155-156材料,谈谈体会。 (2)和平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板书) 阅读P156教材,为什么和平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①饱受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强烈渴望和平,坚持反对战争; ②占世界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在取得国家独立之后正在加速进行经济建设,以 摆脱贫困落后,他们迫切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来建设家园; ③备受二次大战浩劫的欧亚各国,在战后也积极维护和平,反对超级大国的扩张和争夺。 ④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安全而不敢冒然发动战争; 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增强,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越来越不得人心,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有利于世界和平的维护; 总之,和平具有现实可能性,新世纪大战打不起来,战后和平是主流。 那么,整个世界和平的局面是否稳定呢? (3)、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板书) 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有哪些? ——民族矛盾、领土纠纷、宗教纷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 阅读P157教材及材料,说明了什么? ——当今世界仍不安宁,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依然艰巨。 思维拓展: 我们渴望和平的愿望是一致的,如何维护和平,这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请同学们献计献策,共谋人类之福! ——①世界各国应签定“禁止战争”盟约,以求和平; ②在矛盾和冲突面前,应寻求合理化的解决途径; ③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④谋求世界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从而有力地维护世界和平 3、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板书) (1)什么是发展问题?阅读第二目,第一自然段。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指出A、发展问题是全球性的;急需解决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 B、由于多数发达国家位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多数位于南半球。因此,发展问题 实质上是南北问题。 (2)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板书) 为什么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 ①二战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世界经济前所未有的发展; ②在当今和未来世界,经济是基础,经济力、科技力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3)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阅读P157教材及辅助文,思考:为什么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辅助文说明了什么? ①落后、贫困、危机这些抹不掉的阴影依然困扰; ②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更显得迫切; ③当前,沉重的债务负担,对外贸易条件恶化,人口增长过快,国家政局不稳等使发展 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世界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4、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2)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世界各国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 (3)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①世界的经济发展,有促进国际分工,有利于加强各国交流,抵制战争爆发; ②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消除不稳定因素,减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③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三、总结(见板书)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是当代世界的人心所向 ①和平问题的含义 ②和平问题是当代时代的主题 ③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 2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历史潮流 ①发展问题的含义 ②发展问题是当代时代的主题 ③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案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联系有关历史地理知识和实例,让学生感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代主题,以及世界人民如何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也看到各国人民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协调下,解决了一些国际冲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问题。这说明当前的国际社会仍然是十分复杂的,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我国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开展对外交往,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这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20世纪下半叶,世界和平形势有了很大变化,避免了世界性战争的发生,这是世界人民共同

努力的结果。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问题仍然突出,战争的隐患依然存在。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可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1)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上述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 起来。因此,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3)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战后虽没有发生大的世界战争,但局部冲突不断,世界仍很不安宁。 但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西方一些国家插手和利用这些纠纷,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艰巨任务。 2、发展问题 (1)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追求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追求发展也成为时代的主流。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设计思路介绍: 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本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以BEYOND乐队的经典老歌《AMANI》(和平歌曲)作为开篇与结尾曲,前后呼应,渲染本课主题; 二、将本课分为四个篇章:和平篇、发展篇、解决策略篇、展望未来篇,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 三、以视频和图片资料辅助,帮助学生感悟本课主题。穿插学生活动,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明确本课知识。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3、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自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努力学习,为将来报效祖国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联系有关历史地理知识和实例,让学生感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代主题,以及世界人民如何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课开始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组视频及图片资料。 (播放战争片段视频及图片资料) 教师点评:由视频和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展示视频—统计数据)战争使地球伤痕累累,使人类苦不堪言,但时至今日,世界仍不太平,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 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展示课件)从这组图片可以看出,尽管整个世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世界上有些国家仍然存在着贫穷和饥饿现象,他们渴望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如邓小平所说的,“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展示课件) 二、讲授新课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那么,什么是和平问题?什么是发展问题?二者有何联系,为什么和平与发展能成为时代的主题呢? 首先,我们来看和平问题。 1、和平问题 请同学们用两分钟时间阅读书本98页内容并思考几个问题: (展示课件) 1)含义: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3)对当前和平问题的正确认识 ①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②当今世界仍不安宁。--支流 分清主流和支流,是学会全面看问题和坚持一分为二观点的表现。同学们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当前的主流是和平,支流是世界仍不安宁,但和平主流与战争支流在一定条件下是会相互转换的。当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时,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平成为时代主题(课件)。但是,当战争因素的增长超过了和平因素的增长时,战争不可避免。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会不会再次爆发世界大战呢?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4.7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教材内容】 主要阐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承的关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作用越来越大。 具体包括 国情导读部分: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探究活动部分: ●材料透视 ●经济全球化剪影 实践与评价部分: ●主题活动 阅读与感悟部分 【教学重难点】 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的概念及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原因;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面临维护和平与发展的重大任务。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与表现;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经济全球化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导致全球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又削弱国家主权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 第二部分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 1、针对的问题:由于新教材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弱化了知识的系统性,学生对教材结构把握的先天不足使学习的重难点不容易明确。新教材新颖活泼,图文并茂,既有助于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但对教学素材的处理不当也会弱化学生对知识关联的理解和综合概括能力的把握。 2、学生的需要:初中学生对世界和平和发展问题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但不可否认,这种认识既有生动、具体、真实的一面,也有零碎、片面、感性的一面。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更深层地挖掘和利用教学素材,引导他们全面、系统地了解世界和平和发展现状,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当今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从而帮助他们全面认识国际社会,树立开放、平等的国际意识,增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部分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 在课题的导入和话题的展开环节主要借助情景教学法。用丰富的图文资料设置情景,引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感悟教学内容,主动探究知识。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环节主要使用讲授教学法与探究与合作学习法相结合的学习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与关注,引发学生讨论、分析,主动探索知识、归纳知识和建构知识,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对理论性强或综合程度高的教学内容,教师则通过讲授法作提示和归纳。 【综合设计思路】:(简单的操作步骤) 借用直观、丰富的教学素材设置情景,增加课堂教学氛围的感染力与亲和力。如联合国广场雕塑的图片资料,恐怖主义的漫画素材。利用时政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全面探到位究思考,突出情感和能力目标,提升学科特色和学生能力。如以黎冲突事件的运用和分析。 【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新教材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铺垫不够;而有些知识前后重复出现,相关知识的整合不够。这就要求教师本着“有利于教学实践,有利于教育创新”的原则进行多渠道的尝试和比较。 探究园中许多问题的回答和阅读与感悟的感悟对学生能力要求教高,而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让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难度值提高。如何让尽可能多学生有所思、有所悟,促进思维多元,达到教学目的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第七单元 综合探究七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第七单元综合探究七: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平湖市行知中学团队2015.4.10 一、教材分析 《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综合探究七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当今时代的主题,理解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和解决措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能力目标: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分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自觉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三、教学重难点 1、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可结合本课内容,教育学生意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珍惜好时光,好好学习。 五、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 1、和平与发展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2、自主学习单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导入 引用邓小平的话,揭示和平与发展的涵义。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程度和思维水平,学生体会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小组合作 探究一:“和平与发展”为何成为时代的主题 出示图片:世界人民反对战争和世界各地期盼发展相关内容。 探究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表现 2、精讲点拨 (1)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怎样消除这一障碍,请大家来把把脉,

和平与发展论文

摘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而摆脱贫困、争取发展是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愿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这就造成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语境当中处于无言或者失语的局面,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于现代国际政治事务和国际秩序构建的参与程度受到相当大的制约,但是国际中发展中国家占有多数。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话语权之争正在越演越烈。关键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话语权竞争 正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话语权上的争夺已经不是一个短期出现的问题。它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长期以来的政治经济以及历史问题各方面所综合的问题。话语权的归属以及话语权的所得到的多少决定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决定世界问题和世界大事上所占得优势以及主动权。因此,这已经不是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争夺问题,它是是当今世界上的两大集团: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争。两大集团之间的争斗由来已久,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反而在某些方面使得问题的争夺扩大化,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很多的灾难。由此看来,两大集团的争夺应该寻找共同的出发点和共同点,寻求在利益以及各方面的和谐妥协,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世界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有利于现在战乱国家处理自己国内的事,而不用担心其他大国的介入以及大部分发达国家在后面推波助澜。 两大集团所争夺话语权的焦点就是在国际大事和国际问题上由谁来做主导,由谁来领导谁来建设和推动这个世界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两大集团在长期的历史和政治经济问题上的不平衡和一些积累已久的敏感话题,很多的事情无法达到一个较为完善的结果,所以一直的争夺和延期。在这其中就有中国和日本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问题,德国的侵略问题以及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得到完美解决的,所以两边一直以来都在争夺和寻求平衡。 话语权的归属是一种实力的体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直都在争夺话语权,最主要的就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另一种体现。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在不断地发展之中,所以大家都在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也需要更多的在国际上说话的机会,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国家以及为自己所在的集团争夺到有利的地位和主动权。话语权的归属首先体现的是硬实力。每个国家的发展和比拼,最终都是综合国力的比拼,所以在话语权的归属上,更是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话语权的争夺和归属问题,是一种文化和经济的和平扩张。 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正式确立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国家上的话语权就一直是不公平的,所以才会一直有争夺 和纠纷,但是正因为有这种不公平,这些年世界的发展迅速但是也导致了更多的世界问题的产生。话语权的不公首先体现在拥有的权力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公认的只有19个,而剩下的均是属于发展中国家。可是在联合国中大多数却是属于发达国家,所以导致双方在权力的极大差异。再加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导致双方的不对付以及不平衡加大。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希望能够在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下发展本国的经济政治,所以这就要求双方寻求和平解决之道。而话语权的争夺可以说是比较平和和较为和平的手段之争。同时它不仅仅只体现话语权的得到的多少,也体现出这个国家在世界上所体现的作用和在国际上拥有者怎样的地位,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终极表现。和平是全世界人民都在追求的,哪怕是发达国家也不例外,所以在这个时候,双方就会寻求积极合作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话语权争夺是一种竞争,是一种外来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这不仅存在发展中 国家,发达国家也同样如此看待。因为这不仅仅是话语权的问题,更代表着发达国家被发展中国家赶超,同时甩掉的问题,是综合国力不如别的国家的具体体现;而在另一边,发展中国家就是被压抑、被抑制的市场,得不到有利的发展机会、发展机遇、发展市场。这样就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