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
表格信息表达与加工(课件)

考试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语文 103 114 99 106 92
数学 108 135 127 104 139
英语 52 53 49 38 48
物理 80 82 85 86 92
化学 78 79 85 86 88
生物 79 82 86 89 93
政治 83 76 69 72 80
案例分析
利用折线图比较相关科目的标准差趋势
考试次 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物 理 5 6 7 6 8 化 学 5 6 8 9 11 生 物 9 10 10 12 13 政 治 1 1 0.5 1 1 历 史 1 2 1 2 2 地 理 3 1 2 1 1
图表所示:理科比都是呈上升趋势的,而文科基本上是呈下降和上下波动趋势的。
86
76
87
69
案例分析
问题三:利用什么图表进行科目成绩比较呢?
案例分析
利用柱形图进行相关科目的分数比较
图表所示:理科比文科略好,但并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分析学科的发展趋势。
思考:学科发展趋势用什么图表呈现?
案例分析
利用折线图比较相关科目的发展趋势
图表所示:理科基本都是呈上升趋势的,而文科只有历史是呈上升趋势的。可 以下结论了吗?还需考虑每次考试的试题难度,用标准差(学生每次考试的成 绩与全年级同学平均分的差值)来判断该科成绩是上升还是下降的。
需求分析
(1)根据各班“纪律分”、“卫生分”、“礼仪分”得到各班指 标得分的比较情况; (2)通过比较第三周评比总得分的情况,了解各班之间的忍气吞 发展趋势。
建立表格
高一创建文明班级评比得分统计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平均分 纪律 77 86 75 卫生 85 76 72 礼仪 73 86 71 总分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优秀教学案例: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EXCEL图表

(四)反思与评价
1.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我认知。
2.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给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4.利用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实际生活中的表格,例如班级学生成绩统计表,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张表格中的数据有什么特点?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更好地进行本章节的教学,我设计了一个以“学校成绩统计分析”为主题的教学案例。首先,学生需要收集班级学生的成绩数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接着,利用EXCEL软件对成绩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利用EXCEL图表进行数据的可视化表达,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最后,学生结合图表对成绩进行分析,探讨成绩背后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本案例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EXCEL图表的制作和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通过案例的实施,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表格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包括表格的创建、编辑、格式化等。
2.掌握EXCEL图表的制作方法,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3.互动情境: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思想,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信息技术基础第三、四章题库

题干。
下列有关表格信息加工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一个工作簿只能有一张工作表B、一个工作簿默认的工作表数为5个工作表C、同一个工作薄内不得有相同名称的两张工作表D、一个工作簿最多可以有500个工作表Excel工作薄的最小组成单位是( )。
A、工作簿B、工作表C、图表D、单元格以下描述那些是正确的( )。
A、一个工作薄中可以有多个工作表,但是名称不能相同B、工作表是Excel工作薄的最小组成单位C、每张工作表都由一个工作表标签相对应D、Excel文件叫做工作簿,一个Excel文件只有一个工作簿对单元格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用于分析和处理数据B、是Excel工作薄的最小组成单位C、行和列的交叉称为单元格D、一个工作薄中可以有多个单元格小明要着手制作一份反应市容市貌的电子报刊,在进行版面设计时,同学给了他如下建议,你认为小明不应采纳的是( )。
A、先绘出版面布局草图,再进行制作B、把较为重要、能烘托主题的内容排放在第一版即主版C、版式编排要新颖、活泼、有朝气D、电子报刊的页边距设置与日常文本加工没有区别电子报刊制作的一般过程是( )。
A、确定主题→收集与选择素材→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修改B、收集与选择素材→确定主题→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修改C、设计版面→收集与选择素材→确定主题→制作作品→评价修改D、设计版面→确定主题→收集与选择素材→制作作品→评价修改电子报刊制作的一般过程是:①确定主题;②收集与选择素材;③制作作品;④设计版面;⑤评价修改。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①④⑤C、①②④③⑤D、②①③④⑤"要建立一个“樱桃节”的主题网站,下面较为合理的信息集成过程的顺序是 ①收集反馈、评价修正 ②确定主题、设计目标 ③规划内容结构、收集加工素材 ④选择适当工具、实际制作( )"A、③②①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过程是( )。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教学设计: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EXCEL图表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Excel图表的基本操作、图表类型的选取、图表的美化和优化等。
2.教学过程:
(1)教师通过PPT演示,讲解Excel图表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图表、修改图表数据等。
(2)教师示范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进行讲解。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Excel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表达的能力,以及如何对图表进行美化和优化。
2.重点:让学生了解数据透视表的功能和用途,掌握其基本操作。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重点: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据意识和信息素养。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出关键信息,运用图表进行有效表达。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Excel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进行课堂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Excel图表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3)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完成课后拓展任务:探索Excel图表的其他功能和应用,如条件格式、图表联动等。要求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操作练习。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时,需附上图表制作的过程截图,以证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分析报告要求语言简练、条理清晰,体现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信息技术课程,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和信息素养。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有一定了解,但Excel图表的制作和应用能力尚待提高。此外,学生在数据处理、分析及图表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指导。
3.2 表格信息的加工

高级筛选
3、数据的排序
升序:从小到大 降序:从大到小 “中文数据”正常按字母排序 A、按列排序 B、按行排序 C、自定义排序
表格信息加工
表格信息加工
包括信息的表格化、表格数据的处理和表格 数据的图化三个方面Βιβλιοθήκη 信息表格化输入数据
普通输入 递增数据填充 连续单元相同数据填充 不连续单元相同数据填充(选定单元格— 输入数据—ctrl+enter键)
二、表格数据的处理
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计算、排序、筛选、 汇总、透视等处理。
1、数据的计算
利用公式计算(注意选择数据单元) 插入——函数 求和(SUM) 求平均值(AVERAGE)
自动计算(只想知道答案,不需显示结果) 只想知道答案,不需显示结果 只想知道答案 (选定要计算的单元格,右键单击状态栏— 选择所需的计算)
2、数据的筛选
在大批的数据中,选出同一类型 的数据, 以便于发现某一特定的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自动筛选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件

案例分析
问题一:表中的九门科目五次考试,到底哪些对我们的分析有用呢?
考试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语文 103 114 数学 108 135 英语 52 53 物理 80 82 化学 78 79 生物 79 82 政治 83 76 历史 82 83 地理 69 72
第三次
第四次Leabharlann 99106127
104
49
明确任务
建立表格
分析数据
形成报告
李小明高一五次考试各科成绩表
考试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语文 103 114 99 106 92 数学 108 135 127 104 139 英语 52 53 49 38 48 物理 80 82 85 86 92 化学 78 79 85 86 88 生物 79 82 86 89 93 政治 83 76 69 72 80 历史 82 83 85 90 94 地理 69 72 75 63 64
38
85
86
85
86
86
89
69
72
85
90
75
63
第五次
92
139
48
92
88
93
80
94
64
问题二:根据什么来判断5次考试的总体情况的好坏? 平均分: 85 83 86 76 87 69
案例分析
问题三:利用什么图表进行科目成绩比较呢?
案例分析
A利用柱形图进行相关科目的分数比较
图表所示:理科比文科略好,但幵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分析学科的发展趋势。
案例分析
思考:学科发展趋势用什么图表呈现?
案例分析
B利用折线图比较相关科目的发展趋势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案

第二节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材分析】:本节为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主要是利用工具软件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学习。
通过本章节学习,其目的就是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在表格处理方面的操作使用,能够掌握根据具体需要合理的表达意图的方法,这里注重的是对学生利用工具表达意图的培养。
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组织和存储信息,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
如学生成长档案袋、考勤表、评选表等。
本节则正是讲述这方面的内容。
通过表格来组织数据,将相关信息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从而去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的表达统计结果,以便表达的意图更加充分、生动和科学。
教材主要是以“评优活动”案例为基础展开学习,以“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的线索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表格处理软件对图表信息进行加工与表达『能力目标』: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操作中,学生可能对本节内容产生误解,侧重图表的操作与应用,而轻视文本的应用。
实际上,图表是将分析数据的结果表示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文本也是表达和组织信息的重要方式,只有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将主题内容表达得更清晰和直观。
【教学重点】:(1)利用表格处理软件对图表信息进行加工与表达(2)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
【教学难点】:(1)学生能力、认知水平不同(2)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教学手段】: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演示法、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等。
【教学安排】:二课时1课时——表格软件的使用2课时——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内容】:对于同一组数据,我们如果从不同角度、不同目标来审视和挖掘数据关系,就会得到不同方面的结果柱形图和饼形图都是表示各品牌的销售业绩占总体的百分比,你认为哪个更适合?为什么?针对不。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3.2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一、教材分析本节为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通过本节的学习,其目的就是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在图表处理方面的操作使用,能够掌握根据具体需要合理的表达意图的方法,这里注重的是对学生利用工具表达意图的培养。
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组织和存储信息,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
如学生成绩表等。
本节则正是讲述这方面的内容。
通过表格来组织数据,将相关信息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并以合适的表格数据、图表类型以及相关文字说明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去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的表达统计结果,以便表达的意图更加充分、生动和科学。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独立完成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喜欢具有挑战的任务。
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且,刚刚学习过“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会使用工具软件Word加工处理文本信息等,这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和数据的表格处理。
(2)理解用图表来表现信息的特点与意义,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并能根据需要修改图表。
(3)能够利用表格、图表的形式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规律,并以图形化的表格数据直观表示。
2、过程与方法(1)经历、体验表格信息的加工过程,表达自己的观点,交流思想,促进合作。
(2)能选择合适的文字处理、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并采用适当的方式组织信息,表达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学习用图表加工数据的意义,自觉养成多角度处理信息习惯,努力提高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观念,感悟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四、重点与难点分析1、重点(1)、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和方法(2)、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并能恰当选用图形化直观表达方法,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Execl
Excel是Office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电子表格是日常办公或学习的一个非常 方便的工具,在一般办公的情况下,它 往往可以代替数据库表对日常数据进行 处理。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P50
3.2.2 建立表格
1、启动 Excel 程序
方法一:
当堂训练
(8)、下面有关Excel工作表、工作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一个工作簿可包含无限个工作表 B.一个工作簿可包含有限个工作表 C.一个工作表可包含无限个工作簿 D.一个工作表可包含有限个工作簿 (9)、在Excel中,A1单元格设定其数字格式为整数,当输入“33.51”时,显示 为(C )。 A.33.51 B.33 C.34 D.ERROR (10)、在Excel中,用来计算平均值的函数是( C )。 A.Sum B.Count C.Average D.If (11)、在Excel中,默认工作表的名称为( D )。 A.Work1、Work2、Work3 B.Document1、Document2、 Document3 C.Book1、Book2、Book3 D.Sheetl、Sheet2、Sheet3 (12)、在Excel中,公式的定义必须以( A )符号开头。 A.= B.^ C./ D.S
P51
3.2.3 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任务2
统计“评优活动”各班各周得 B3:E5 分和各个项目年级平均分。 方法如下: (1)选定第一周表格中B3:E5区域,在工具栏中单击“求 和(Sum)”按钮,完成总分统计。 (2)选定B6单元格,在工具栏中单击“求平均值(Average) ”,完成“纪律”平均分的统计。 (3)用鼠标拖动填充柄方式完成“卫生”、“礼仪”两个项 目 的平均分统计。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P51
3.2.3 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任务3
统计“评优活动”各班三周总分和各周年级平均分。 方法如下: (1)按表3-15所示,创建“高一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总分)得分 表”。将各班三周的成绩通过“复制”、“选择性粘贴”方法完成数据 输入。 (2)按照任务2的统计操作方法,得到表3-15两个“合计”项的统计。
开始
所有程序
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Excel 2003
方法二:
右击鼠标
新建
Microsoft Excel 工作表
标题栏 菜单栏
常用工具栏 格式工具栏
编辑栏
工作区 垂直拆分条 全选按钮 列标 工作表标签控制按钮 :若有多个工作表,标签 编辑栏:由单元格名称框、操作按钮(取消按 工作表标签:显示当前工作簿包含的工作表名 钮、输入按钮、编辑公式按钮) ,编辑区组成。 栏显示不下所有标签,这时通过这些按钮,可 列标:用英文字母和它们的组合来表示 全选按钮 :是行号和列标交汇处的按钮 ,用于 行号 工作区:由工作表标签栏、工作表控制按钮、列标 垂直滚动条 称。 A~Z,AA,AB~IV( 共 256 列 ) 。 选中整个工作表。 找到所需的工作表标签。 。 、行标、全选按钮、窗口水平、垂直滚动条和工作表 行号 :用阿拉伯数字1~65536来表示。 区域等组成。 工作表标签控制按钮 工作表标签
问题: 为什么要用“选择性粘贴”而不是直接进行“粘贴”?
图3一15 三 周汇总统 计表
当堂训练
(1)、( A )是Excel电子表格软件中最基本的操作单位. A、单元格 B、工作表 C、工作簿 D、区域 (2)、Excel工作簿文件的默认扩展名是( D ) A、PPT B、DOC C、Exe D、XLS (3)、Excel属于( B ) A.系统软件 B.表格处理软件 C.操作系统 D.图形软件 (4)、根据你对Excel的初步学习,你认为Excel会广泛应用于( A ) A.统计分析、财务管理分析、股票分析和经济、行政管理等各个方面 B.工业设计、机械制造、建筑工程 C.多媒体制作 D.美术设计、装潢、图片制作等各个方面 (5)、在工作表中,“B5”单元格位于( D ) A.第4行第5列 B.第5行第4列 C.第4行第4列 D.第5行第2列 (6)、在Excel中,单元格地址是指( D )。 A.每一个单元格 B.每一个单元格的大小 C.单元格所在的工作表 D. 单元格在工作表中的位置
返回
通讯录
返回
缴费表
返回
教学目标:
1.了解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 2.掌握使用表格处理软件建立和处理 表格信息的方法;
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
表格信息的加工和表达过程如下图所示
明确任务 建立表格 分析数据 形成报告
3.2.1 明确任务需求
1、交流:提出任务
高一年级开展“文明班集体评优活动”,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内 容,每周评比一次,每三周公布一次评比结果,以促进各班形成良好 的风气。评比的项目主要有三项:“纪律”、“卫生”、“礼仪”, 各项均以100分为满分。
2、需求分析
(1)想一想:需要处理哪些数据?
(2)想一想:如何进行处理和比较?
需要处理的数据包括:
各班每周的“纪律分”、 “卫生分”、“礼仪分”
3、选择软件
可采用何种工具软件来处理? EXCEL
采用“二维表格”的形式进行 管理和统计,再利用图表的 形式将数据之间的对比情况 直观地展示出来,配上文字 说明,以简短的分析报告, 提出建设性意见或结论。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水平拆分条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表达(上)
3、任务一:建表
图3一12 第一 周评比成绩表 图3一13 第二周评比 成绩表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建表:
图3一14 第三 周评比成绩表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一、表格信息的作用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要处理各 种各样的表格,如: 课程表、通讯录、缴费表、学籍档案 表、绩效考评表等。 对这些表格数据进行挖掘、提炼后统计、 分析,形成科学准确地分析报告,以便人 们能快速地接收和提取所需的信息,做出 有效的判断和决策。
课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