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知识点

《苏州园林》知识点
一、《苏州园林》总体把握
说明对象:苏州园林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由总到分,由主到次,从概括到具体。
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总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二、说明方法:
1.作比较:
①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 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②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作用:突出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
③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突出苏州园林的色彩美。
2.举例子
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引用)真切有力地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园里的古藤为例,打比方、举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引用\举例子作用:真切有力的说明池沼追求自然美。
3.摹状貌
?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
? 花时不同的各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描写)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
栽种树木着眼于画意。
4、分类别
池沼分两种:一种宽畅,一种成河道模样。
三、说明语言的特点:
说出下列句画横线的词的作用——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3)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4)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5)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答案:
(1)“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表明用语准确,严密。
(2) “务必”“无论”“总是”表明设计者坚定的追求,起强调突出作用。表明用语准确,严密。
(3)“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表明用语准确,严密。
(4)“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表明用语准确,严密。
(5)“大多”在范围上

限制,概括一般现象,不排除个别池沼没有引用活水的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四、重点题目:
1、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
(表明了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强调个人的独创性,给人审美愉悦,而技术指操作方面熟练的技巧,给人实际效用的东西。艺术比技术层次高,
3、“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图)是什么意思?明确:尽管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反而增加了景致的层次和深度。
五、各段段意
1.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 2.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3.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 4.假山和沼池的艺术 5.花草树木的映衬(画意) 6.近景和远景的层次 7.介绍细小角落的图画美 8.门窗的设计和雕镂 9.室内的色彩装饰 10.结束语
练习说明
一、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到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二、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问题。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理解文中内涵较丰富而作者没有详细解说的词语。
1.“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2.“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3.“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

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三、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以及《中国石拱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结合实例说说其作用。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大致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如何运用及其作用都不难理解,在找出具体实例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老师不必过多讲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