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舞蹈美学特征刍议
舞蹈表演中的美学观点探讨

舞蹈表演中的美学观点探讨舞蹈是一门艺术,它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态表达情感、展示美感。
在舞蹈表演中,美学观点起着重要的作用,决定了舞蹈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效果。
本文将探讨舞蹈表演中的美学观点,从不同角度分析舞蹈作品的美学特点。
首先,舞蹈表演中的美学观点与人体美有着密切关系。
人体是舞蹈表演的主要媒介,舞者通过肢体的运动和姿态展现出身体的美感。
在舞蹈中,舞者的身体线条、肌肉的张力、舞姿的优美都是表达美的重要元素。
例如,芭蕾舞中的优雅舞姿、现代舞中的肢体表达、街舞中的动感节奏,都是通过舞者的身体美展现出来的。
舞蹈表演中的人体美不仅仅是外在的形态美,更是内在的情感和灵魂美的体现。
其次,舞蹈表演中的美学观点与音乐美有着紧密的联系。
音乐是舞蹈表演的重要伴奏,舞者通过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将音乐转化为身体的动作和节奏。
音乐的旋律、节拍、情感都会对舞者的表演产生影响。
例如,快节奏的音乐会让舞者的动作更加活跃、激情四溢,而慢节奏的音乐则会使舞者的动作更加柔和、细腻。
舞蹈表演中的音乐美与舞蹈美相互融合,共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
此外,舞蹈表演中的美学观点还与舞台美有着密切关系。
舞台是舞蹈表演的重要背景,舞台布景、灯光、服装等都会对舞蹈作品的美感产生影响。
舞台的设计与舞蹈的主题相呼应,能够加强舞蹈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一片幽暗的舞台可以营造出神秘、悲伤的氛围;而明亮的舞台则能够给人带来活力、欢快的感觉。
舞台美的设计要与舞蹈表演的内容相协调,共同展现出最佳的艺术效果。
此外,舞蹈表演中的美学观点还与情感美有着紧密的联系。
舞蹈是情感的表达,舞者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表情传递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在舞蹈表演中,情感的真实和深度是决定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因素。
舞者需要通过对角色和情境的理解,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舞蹈中,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者内心的起伏和变化。
舞蹈表演中的情感美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引发共鸣和思考。
综上所述,舞蹈表演中的美学观点涉及人体美、音乐美、舞台美和情感美等方面。
中考满分作文舞蹈的魅力东西方风格融合

中考满分作文舞蹈的魅力东西方风格融合舞蹈是一门能够通过肢体动作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风格的舞蹈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东西方舞蹈风格的融合,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体验,成为一种新颖且令人着迷的表演形式。
本文将从舞蹈的类型、技术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探讨中考满分作文《舞蹈的魅力——东西方风格融合》。
首先,我们来看舞蹈类型中的东西方风格融合。
东方舞蹈注重柔美、姿态优雅,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情感为主要特点。
而西方舞蹈则突出舞者体力的挑战性和技术的完美度。
当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
例如,当西方现代舞融入东方古典舞的柔美与优雅,舞者们的动作曲线更加流畅,轻盈的脚步与柔顺的手势相得益彰,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
这种融合不仅使舞蹈表达的情感更加丰富,也增加了观众的观赏乐趣。
除了舞蹈类型,舞蹈技术中的东西方风格融合也是一大特点。
东方舞蹈技术注重身体柔韧性的训练,舞者通过艰苦训练使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柔软,以便完成高难度的动作。
而西方舞蹈则更加注重有力的肌肉控制和动作准确度。
当两种技术融合在一起时,舞者们展现出极高的舞蹈能力和技术水平。
例如,在《天鹅湖》的演出中,舞者们结合东方舞蹈的柔韧性和西方舞蹈的技术完美地展示了自己的身体控制能力。
他们在优美而流畅的动作中,展现出高度的技术水平,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除了类型和技术,舞蹈中的东西方文化背景的融合也是不可忽视的。
东方舞蹈注重传统文化的表达和展示,例如中国的古典舞蹈常常通过动作和服饰等元素,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而西方舞蹈更加注重现代社会的表达和创新。
当两种文化背景相互融合时,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舞蹈风格,传递出东方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例如,在独立日庆祝活动中,中国的古典舞与西方的现代舞结合在一起,舞者们通过华丽的服装和独特的编排,将中西文化的不同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舞蹈形式既能够让观众了解不同文化,也能够在观赏中获得异域文化的冲击和魅力。
东西方传统舞蹈形态比较各自艺术特征

东西方传统舞蹈形态比较各自艺术特征东西方舞蹈之间的差异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东方看手,西方看脚.”东西方舞蹈截然不同.它们一个注重手的多姿多彩一样,一个注重脚的千变万化。
首先;西方舞蹈代表“芭蕾舞”,芭蕾舞的技术,尤其是腿脚的功夫。
开,绷,直,立、轻、稳、准、美,芭蕾的八大美学原则,形成了内聚上提,放射型的用力方式,飞升彼界,轻灵飘忽的动势体态,及几何形状的动态形象。
其主要特征是女演员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表演舞蹈;随着社会的发展,芭蕾舞逐渐从宫廷娱乐性舞蹈,演变成有情节的芭蕾舞、步入剧场,演出了带有社会生活内容的舞剧。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思潮亦对芭蕾艺术产生深刻影响。
芭蕾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反映民间神话传说、仙女花神、精灵鬼怪等故事成了芭蕾创作的主要题材。
女演员成为主角,服装改成了短裙,脚尖舞成为芭蕾舞的基本要素。
这种足尖站立的技艺,把芭蕾舞蹈者的身体向上提升,适合表现轻盈的体态以及表达追求与渴望的情绪。
十九世纪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芭蕾舞剧在俄国和各国相继上演,世界芭蕾艺术的中心,就由巴黎转到了彼得堡。
特别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给芭蕾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形象内容、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音乐性的发展。
不仅是芭蕾舞的典范作品,亦成为世界乐坛上的不朽作品。
弗拉明哥舞铿锵有力,脚法细腻多变。
东欧民间舞蹈玛祖卡、高加索舞蹈,脚下功夫实在了得,热血沸腾,轰轰烈烈;欧洲地区以后衍生的宫廷舞、小步舞、探戈、狐步,强调人腿的复杂与情感变化。
足球之邦拉美诸地,由于殖民混血的结果,使人民在下肢舞蹈的变化中,更是发扬光大;印、欧、非混血产生的桑巴舞、恰恰,脚法眼花缭乱,激情洋溢。
其次;东方代表的中国舞,纠缠于演员上半身,臂、肩、脖颈,眉眼,上身上肢,柔软反复,表露无遗。
东方舞尤其是中国舞柔中带刚,刚中有柔。
需要舞者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到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综合因素影响,以及受舞者表演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论东西方舞蹈风格的冲突与融合

论东西方舞蹈风格的冲突与融合随着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日益频繁,舞蹈作为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东西方舞蹈风格的冲突与融合。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元素对比以及相互融合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历史背景东西方舞蹈风格的碰撞和融合,不仅是现代文化的必然产物,更是历史长河中的必然发展。
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体现在商业贸易上,更体现在文化和艺术的传播上。
例如,在中亚、北非等地,东方的舞蹈元素与西方的舞蹈元素融合,诞生出了世界闻名的肚皮舞和卡斯巴舞等形式。
而到了现代,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不同舞蹈风格之间的互动更加密集和广泛。
例如,在欧洲和北美等地,不少舞蹈学院和舞蹈团体都将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舞蹈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和演出中。
二、元素对比要想了解东西方舞蹈风格的冲突和融合,首先需要比较不同舞蹈风格的元素和特点。
东方舞蹈风格强调柔美、细腻,注重身体的柔韧度和平衡感,例如中国的古典舞蹈和印度的卡塔克等。
而西方舞蹈风格则偏重于力量、速度,注重肌肉的张力和爆发力,例如芭蕾舞和现代舞等。
此外,在音乐和节奏上也存在着差异。
东方舞蹈往往与古典音乐或世界传统音乐搭配,表现出一种典雅、抒情的气质;而西方舞蹈则与现代流行音乐紧密关联,强调音乐的节奏感和动感。
三、相互融合在实践中,不同舞蹈风格之间的融合是最为普遍的现象之一。
例如,西方舞蹈团体常常会邀请东方的舞蹈家和舞蹈团体进行联合表演。
这种跨文化的合作不仅能够丰富作品的内涵和风格,更能够增强双方的了解和沟通。
在一些跨文化舞蹈创作中,融合元素的方式也非常灵活。
有些作品将东方和西方的舞蹈元素融合在一起,例如《穿越时空的碰撞》等作品;有些作品则将不同文化的舞蹈元素串联在一起,例如《丝路花雨》等作品。
这些舞蹈作品不仅以跨文化的身份亮相全球舞台,更让观众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总的来说,东西方舞蹈风格的冲突和融合在当今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是不可避免的。
中西舞蹈对比研究

Let’s see some famous dancers in the different areas
Thank you
芭蕾的起源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 所以 "芭蕾"一词本是"法"ballet的英 译,而它的词源则是意大利语的 balletto,意为"跳"或"跳舞"。 芭蕾 最初是欧洲的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 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 严格的规范和解构形式、其主要特 征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 起脚尖舞。
古 典 舞 之 戏 曲
古 典 舞 之 杂 技
古 典 舞 之 太 极
民族舞
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 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 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 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 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 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 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 的差异。
THE DIFFERENT DA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舞蹈是人类艺术中最古老的艺术。在声 音形成之前 ,人类就已经开始用手势等形 体语言来表情达意了。舞蹈在漫长的发 展中从低级到高级 ,从简单到复杂 ,走过 了一个从实用性、娱乐性又到表演性的 过程。舞蹈是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在时 空中运动的动态艺术 ,也是融合了音乐、 舞台美术、服装设计等的综合艺术。
利、 华 民波 尔 间士 兹 舞顿 , 华又 尔称 兹圆 ,舞 起、 源慢 于华 奥尔 地兹
爵士舞 (Jazz Dance)是非洲舞蹈的延
伸。它虽渊源于非洲,但却在美国成长,并 在舞台上大放光芒,成为最受欢迎的舞蹈。
中西方舞蹈美学思想比较分析

中西方舞蹈美学思想比较分析作者:赵路来源:《卷宗》2016年第08期摘要:由于中西方在社会发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舞蹈美学思想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
中国舞蹈美学注重动作与意境的研究,西方舞蹈美学更注重张力结构。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舞蹈的分析研究,对中西方舞蹈美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中西方;舞蹈美学;比较分析中西方在社会发展、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文化对于舞蹈美学的研究也也有所不同。
从中西方舞蹈美学思想的相关研究来看,中国的舞蹈美学注重动作与意境的结合,而西方舞蹈美学则更注重张力结构。
通过中西方舞蹈美学的对比,我们会对中西方舞蹈美学的差异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1 中国舞蹈美学思想分析舞蹈是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舞蹈不仅是一种肢体语言,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中国舞蹈有着独特的审美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舞蹈所传达出的意境之美。
舞蹈集合了韵律、节奏、理性和情感等元素,不仅是一种空间的艺术状态,同时还展现了生命的律动与热情。
舞蹈艺术家们在舞蹈中不断地获得丰富的体验,这种体验既是身体的体验,也是心灵的感悟,是一种意境之中所能体会到的热列的旋动。
由此可见,舞蹈是一种升华了的境界,舞蹈的节奏和动作张力能够将人类内心的热情完全释放出来,同时也使舞蹈的境界得到升华。
舞蹈艺术是艺术中的精华,也是自然界最具精神化的创造。
艺术不是单独存在的,作为一种精神的生命,它仍然需要充分融入到人们的物质世界中,这样的融合,使生命得到更好的展现,精神得到更好的提升。
如果说舞蹈艺术是一种精神生命,那么它与物质世界的结合,更丰富了人类的文化与物质生活,这种强大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了人类的生命与心灵,并以其独有的语言展现了生命的深刻内涵和思想意蕴。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舞蹈也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从最早期的肢体动作到后来丰富的舞蹈形态,舞蹈的发展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上世纪80年代初,舞蹈美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关于舞蹈美学的相关著作和论文也层出不穷,越来越多学者将研究的着眼点放在了舞蹈美学上。
探讨中西方舞蹈美学观念的差异

探讨中西方舞蹈美学观念的差异舞蹈美学论文热门推荐10篇之第八篇:探讨中西方舞蹈美学观念的差异摘要:本文分别对中国和西方舞蹈美学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在全面认知并区分中西方舞蹈美学的基础上,从动作原理与表现、着重点和超越度来探讨中西方舞蹈美学观念的差异,以更好的实现推陈出新,为世界美学理论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研究尚存不足,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西方舞蹈;美学观念;比较;作为表演艺术之一,舞蹈艺术形式的展现,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有节奏的动作来实现的,舞蹈过程中身体所完成的动作,或者优雅,或者高难度。
舞蹈自身具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和作用。
中西方舞蹈美学及其特征有所不同,使得中西方舞蹈美学观念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正确认知这种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去探索舞蹈美学。
一、中西方舞蹈美学及其特征分析(一)中国舞蹈美学及其特征从本质上来说,中国舞蹈思想以孔子乐舞思想为雏形,这是中国舞蹈美学的开端。
在孔子乐舞思想中强调尽善尽美,美以善为标准,孔子的乐舞思想影响深远,就乐舞样式来看,故事的演绎可以通过歌舞来实现,在特定时期下,中国美学思想都以尽善尽美为核心。
在中国古代,舞蹈美学与文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舞蹈美学发展中离不开诗人与思想家理论的支持,实际上这就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近代舞蹈美学逐步完善,舞蹈美学更强调内容,试图通过舞蹈动作和意境来展现内容,中国近代舞蹈美学思想也得以深化,中国古典舞就是这一时期的经典代表。
就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实现了戏曲与古代舞蹈的有机融合,在汲取二者精华的基础上,将舞蹈之美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舞蹈动作元素令人们产生一种优良的视觉体验。
舞蹈动作中包含提、沉、冲、靠等动作元素和形、神等身韵元素,这些元素的整合与协调处理,融入到舞蹈表演中,能够达到优美的舞蹈表演效果。
就中国古典舞蹈的特征来看,其运动轨迹以"圆"为核心,通过圆曲、收放等动态特征的有机融合,将中国古典舞蹈的审美特征展现出来,令舞蹈动作更为流畅,产生优良的视觉效果,中国古典舞蹈魅力得以凸显出来。
浅谈中西方古典舞之异同

浅谈中西方古典舞之异同古典舞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舞蹈形式,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演绎出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中西方的古典舞有着不同的源流和传统,这些差异使得它们在表现手法、舞蹈技巧、音乐配乐和舞台呈现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异同。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中西方古典舞进行浅谈。
一、表现手法的差异中西方古典舞在表现手法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古时期的中国舞蹈强调的是以气质、残酷和婉约为主要表现手法,舞者通过身体和面部的动作来传达情感和意境。
而西方古典舞则更加注重舞者的技巧和身体的优美线条,在舞蹈中展现力量和速度的魅力。
虽然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但都要求舞者具备极高的技巧和对音乐的准确把握。
二、舞蹈技巧的差异中西方古典舞的舞蹈技巧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中古时期的中国舞蹈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舞者的控制力。
比如“梨园艺术家”传统舞蹈中的独特腿部动作和身体协调性。
而西方古典舞注重舞者的舞蹈技巧和身体的力量。
比如芭蕾舞中的“艾巴”和“尖足”动作需要舞者具备极高的灵活性和舞蹈功底。
三、音乐配乐的差异中西方古典舞的音乐配乐也有所不同。
中古时期的中国舞蹈配乐多选择传统的古琴、笛子和锣鼓等乐器,以及一些优美的古代曲调。
这些音乐帮助舞者进入角色并传达情感。
而西方古典舞通常配以古典音乐,如贝多芬、莫扎特和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等。
这些音乐给予舞者强烈的节奏感和动力,以及丰富的情感表达。
四、舞台呈现的差异中西方古典舞在舞台呈现上也存在一些不同。
中国古典舞通常在简约而庄重的舞台上表演,注重的是舞者的气质和动作的流畅。
舞者身穿华丽的传统服饰,在舞台上展现出飘逸的仙气和优雅的身姿。
而西方古典舞借助舞台和灯光效果,强调舞者的身体、技巧和舞蹈的戏剧性表现力。
舞者身穿别致的舞蹈服装,在灯光下展现出闪耀的舞台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方古典舞在表现手法、舞蹈技巧、音乐配乐和舞台呈现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异同。
每种舞蹈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能够带给观众不同的艺术享受。
无论是中古时期的中国舞蹈还是西方的芭蕾舞,它们都是人类卓越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鲜明的美学和史学特点。
关键词:舞蹈;历史;东方;西方
分类号:J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395(2009)04一0148一02
一、东西方舞蹈美学的相对界限与差异 从地理位置来看,尤其是在前苏联的境内,有些 民族及其舞蹈,论其起源和特征都是亚洲的,即东方 的,而其他一些民族及其舞蹈则是欧洲的,即西方 的。而在东西方接壤的国家和地区,其舞蹈中则常 常包含着大量的外来影响,例如在土耳其,其舞蹈就 是在古安纳托利亚半岛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 收了亚洲乌拉尔一阿尔泰地区萨满教祭祀的直接影 响,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洲文化的间接影响,以及 伊斯兰教文化、土耳其帝国于15至19世纪推行领 土扩张带来的文化交流、西方文明在现代阶段的大 规模影响而形成的一个庞大的综合体。 从历史渊源来看,尽管今人习惯于将希腊文明 当作整个西方文明的摇篮,但早期的希腊舞蹈却与 东方舞蹈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实际上,这种现象恰 恰足以证明,如今的东西方舞蹈本是从一个共同的、 自然状态的原始舞蹈母体中分化出来的,并随着人 类的进化开始分道扬镳,逐步形成了许多明显的区 别,因为圆和曲(即部分的圆)本是大自然中最原初、 最真实的存在形式。这种审美特征如何成为东方舞 蹈代表性的审美特征,尚需进行专门的探讨,并且一
万 方数据
第32卷第4期
兰羽:东西方舞蹈美学特征刍议 集中在手臂上的。从大量希腊瓶画上的舞蹈形象来 看,古希腊的舞者们的确大多是以“足”而“蹈”的,有 些以一侧腿脚着地作支撑腿,有些则是两条腿同时 飞舞于空中的,构成这种偏爱的原因之中,必定包括 了古希腊人对裸体、宽松服装和运动的酷爱,裸体本 身既能使古希腊人找到沉浸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感 觉,宽松的服装有利于身体的大幅度运动,而腿脚的 运用则能导致身体重心的大幅度移动,产生更大的
5000至5800年前的彩陶盆上的三组五人的舞蹈形
从动作特征来看,当今许多东西方舞蹈权威均 认为,东方舞蹈的主要特征为流动的曲线.西方舞蹈 的主要特征为顿挫的直线,但即使是在同属东方范
畴的印度和埃及,也早已显示出了大量的例外。在
收稿日期:2009—05一05
作者简介:兰羽(1 963一).女.广西柳州人.讲师.主要从事舞蹈教育与编排表演研究。
第32卷
第4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V01.32 No.4 Aug.2009
2009年08月
东西方舞蹈美学特征刍议
兰 羽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音乐系,广西柳州545005)
摘
要:东西方舞蹈学及其艺术形式均可与各自文化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化过程相联系,作法 综合制作是前三种拼贴技法的综合表现。主要 是为了表现画面中物象的肌理、质感,以点线面等表 现我们的构思意图,达到手工制作的特殊效果。另 外还可以结合其它的有关材料进行综合表现。
赉任编辑袁丽华
将芦花杆切割成不同的点来排列成线或面,拼 成所要求的图形、肌理、质感等。点贴法一般可以用
在另外一个方面,从大量的观舞(尤其是芭蕾) 经验中,我们一定不难想象出紧身衣裤中所凝聚的 最高智慧,以及对芭蕾技术美学的发展所产生的重 大的推进作用,既能使舞者找到对其肢体的自由感 觉和准确控制,又能为其提供衣冠楚楚的尊严,更能 为其提供近似不穿衣的运动便利和自我展示的高雅 借口。可以说,没有紧身衣裤的启用,就像没有18 世纪法国芭蕾女改革家玛丽・卡玛戈剪短拖地长裙 两英寸的大胆妄为一样,芭蕾的腿脚技术是无法发 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的。
用芦花杆的粗细体现主次线、窗子进行精细的制作。 整个外形采用剪影式的形式表现,使画面形体明确。 二是仿质感的表现:如《古帆船》局部,是用芦花 杆贴出船体,使之有木质的感觉,再在面体上贴上原 形的芦花杆,使船体产生变化,突出圆木的感觉。 三是图形的形式表现:如《树》,此作品是面贴法 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的应用。首先将破开的芦花杆 进行空心处理,再在深色的底色上用芦花杆排列粘 贴出形体和图案。
定不能忽视例外的情形。
印度,尽管有奥迪西舞的蜿蜒曲折(即“三道弯”)和 曼尼普利舞的畅如流水,其中的女子舞蹈非常接近 于中国古典舞中的女子舞,具有温柔典雅的特点,
二、从“手舞”与“足蹈"的分工。看东西方
舞蹈美学的相对差异 目前在国际舞蹈界,流行着“东方舞蹈以手臂动 作为主,西方舞蹈以腿脚动作为重”的观点。这种对 东方舞蹈的概括在笔者看来,充其量只能在中国文 化圈(包括中国、日本和朝鲜),以及东南亚国家中部 分地成立,因为它在这些国家里的确曾是一种古已 有之的历史事实。比如中国唐代曾有过坐部伎的传 统,即乐师们在堂上坐奏,舞女们则表演幽雅典丽、 泰然自若的舞蹈,并且常常是手持道具而舞,脚下只 是走走队形,没有踢腿飞脚的动作。这些统称为燕 乐的中国传统乐舞节目传到日本后,易名为雅乐。 而在日本,据考证,其最早的本土之“舞”也是以手臂 动作为主的“舞”,同时还包括了旋转在内,但绝不是 以腿脚动作为重的“蹈”。此外,无论印度古典舞,还 是中国戏曲舞蹈,都拥有完整的、体系化的、错综复 杂且细腻传神的手势语言。而在西方舞蹈中,则缺 乏这种高度发达的“手舞”形式,只有古典芭蕾于 1700年建立起的五个基本“手位”。从目前可以找 到的形象资料来看,中国中原地区的舞蹈大多是柔 美流畅的手臂之“舞”,或一群舞者联臂而舞(如出土 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属新石器时代,即大约
运动感。
象),一位舞者高扬水袖而舞(如出土于河南洛阳战 国时期的玉雕舞女),而很少发现类似西方古代舞 蹈、古典芭蕾或现代百老汇歌舞中那种抑扬顿挫的 大腿15I扬之“蹈”,甚至连单足离地的形象都很少见, 尤其是在宋明礼学之后。究其原因,造成这种现象 的原因或许来自中国汉民族的伦理道德和风俗习 惯——对客人或观众高踢大腿或连跺脚跟,等于是 要将人家赶出大门。更有甚者,在“行不露足”的中 国传统女性行为规范中,女性的大腿飞扬更是有失 体统之举。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他原因或许还包括了 长袍服装的限制——就像长裙限制了早期芭蕾腿脚 技术的发展和显示一样,中国的长袍会在很大的程 度上限制了中国早期舞蹈中腿脚技术的发展和显 示,并由此逐渐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审美理想和动作 风格,而这与明清以来流行的“笑不露齿,行不露足” 的行为规范恰好是极为吻合的。 西方的古典舞像芭蕾那样,始于舞者直立于地 面,动作发展到后来,也没有什么脚的高抬、屈伸或 上踢动作。此外,其他一些东方国家,如泰国、缅甸 的舞蹈,以及印度尼西亚群蹈,其基本动律大多都是
万 方数据
东西方舞蹈美学特征刍议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兰羽, CHEN Qi-qing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音乐系,广西,柳州,545005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009,32(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jzsfxyxb-shkxb200904046.aspx
责任编辑袁丽华
(上接第147页)
方点、圆点、三角点和无规则形的点等。 第一,点的造型:如《牛车》,此图是点贴法基本 方法的应用,主要是用芦花杆在黑色底色上贴出变 化的线(将芦花杆切很短),使形体体现出来。 第二,质感表现:如《月夜》局部,房子的墙体砖 的表现是切割成规则短的芦花杆贴成,画面有很真
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