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尝试创作诗歌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单元写作:尝试创作 (3)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单元写作:尝试创作 (3)
单元习作:尝试创作
写作目标
1.了解诗歌的特点。 2.学习写作诗歌的方法。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想象力、思维能力及良好的文学素养。
写作点拨
诗歌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中国几千年 文化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用诗歌 这种文学体裁表达自己的情怀。在日常生活中,地上的一 棵小草、天空的一朵白云、春天的一湾溪水、秋天的一片 落叶,都可能让我们感情涌动、诗兴大发。那么怎样写好 诗歌呢?
三、情感要真实、具体。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创作诗歌, 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所写的人,所写的事,所写的景,都应 该是自己所熟悉的,是曾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自己 觉得有较深情感的。我们只有选取了这样的素材,才能在写 作时流露真实的情感。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诗,通过 写“鸟”对“土地”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让人觉得贴切自然。
四、意象要独特、新颖。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诗人内 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 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 正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流露。如余光中在《乡愁》中,从平凡 的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 抽象的情绪“乡愁”的客观对应物,从而使诗歌避免了抽象、 枯燥之感,产生了具体、生动的表达效果。
例文引路
【旁批】
乡 愁①
①仿写余光中的《乡愁》, 使用了相同的题目。
小时候, 乡愁是一个甜甜的睡梦②, 我在外头,
②选取“睡梦”这一意象寄 托乡愁,贴合“小时候”,
母亲在里头。
富有童真。

③原诗语言大部分保留,这
长大后,
样仿写更具有相似性。
乡愁是一片薄薄的信笺, ④选取“信笺”这一经典意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诗歌(4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诗歌(4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诗歌(4篇)篇一: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诗歌惊鸿一梦初三〔8〕班尤子吟早知惊鸿一场,怎又情深以往?梦里忆及三年时光。

模糊了具体事详,仅记得或许模样。

脑中闪过许多过往。

假如将你遗忘,我定后悔怅惘。

心海掀起惊涛骇浪。

哪怕我记忆消亡,也必将按时前往。

当年早已约好地方。

早知惊鸿一场,也将情深以往。

即便人去楼空,天微微亮,人皆唱:知己难寻一双。

而今,三两知己同窗。

知己者,易遇而难求将。

三年之期心中荡漾,恐散后,再天各一方。

前方道阻且长,愿同窗志在四方。

篇二: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诗歌我始终在查找的东西初三〔8〕班胡浩轩我始终在查找的东西可我不清楚她的印记那刻,恰是黑漆余晖将第一颗星星亮起月白风清夜空散漫洒向苍茫大地我始终在查找的东西可我闻不到她身气那日,小雨淅沥雨水洗去我身上的污渍带着清爽留下生机充满整个叶隙我始终在查找的东西可我没听过她的声息那年,正值夏日山河把风酿成一张凉席裹着浓绿扬着笑意吹过旧人故里我始终在查找的东西可我抓不住她的行迹那里,正好雾起我陷入〔作文吧https:///〕迷茫的雾里什么也不清晰像是溺水遗忘呼吸黎明将至篝火已熄我始终在查找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于是,我趟河涉溪因为我信任人生的奇迹篇三: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诗歌乡愁初三〔8〕班蔡奕小时候乡愁是一个甜甜的睡梦我在里头母亲在外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封薄薄的信笺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部小小的手机我在这头家人在那头而如今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我在这头家乡在那头篇四: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诗歌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初三〔8〕班偰文娜晴空下,茅屋矮呀,三俩十岁小娃。

奶奶俯下身子喊话:"下田把农活干啊!摘瓜果,拔野花,回家帮带一岁娃。

'山路狭,学校远呀,六七同村二丫。

妈妈贴住耳朵喊话: "夜过鬼火要躲它,放下书,收碗刷,要让棚里爸妈夸。

'空地大,楼房高呀,五十同学和他。

老师扯住嗓子喊话: "解好多元方程啊。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写作 尝试创作诗歌 (2)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写作 尝试创作诗歌 (2)

写作尝试创作诗歌
【作文题目】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

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是_________》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达形式相近的诗歌。

佳作展示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蜜蜂①
我也应该用弱小的身躯舞动
为这被百花所覆盖着的土地②
为这将永远映照着我们的晶莹的露珠
为这不停歇地徘徊在树梢的雾
和那来自河流的无比柔和的絮语③
——即便我死了
也要留下满是蜜糖的巢④
为什么我的心中常怀敬畏⑤
因为这土地爱我爱得深沉……⑥
精评细改
①将“鸟”替换为“蜜蜂”,匠心独运。

②“土地”为百花覆盖,象征着繁荣昌盛的祖国。

③美丽的“露珠”,树梢的“雾”,柔和的“絮语”,都透着轻快与美丽。

④死后的蜜蜂,是巢中填满蜜糖的满足。

⑤对祖国满怀敬畏并深深爱戴。

⑥将主语“我”和宾语“土地”调换为“这土地爱我爱得深沉”,体现了作者的巧思和深情,让人眼前一亮。

【总评】小作者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进行了仿写,不仅在主题、句式、手法上学习原诗的精髓,更融入了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诗作中的蜜蜂,象征着勤劳的品质和奉献的精神,与诗歌主题“热爱祖国,为祖国奉献力量”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与原诗不同的情感体验。

部编统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尝试创作诗歌

部编统编人教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尝试创作诗歌

素材
朋友,今天 是个美丽的日子, 你与圣灵的雪花一起绽放,
生日祝福
朋友,看到了吗 雪花正在为你狂欢飞舞, 以六角花为你编织最圣洁的祝福。
你红红的笑脸挂满了欢乐,挂满了幸福。 朋友,听到了吗?
让我为你点燃所有的蜡烛吧!
烛光里,雪儿祝你生日快乐。
那声声发自内心的祝福,
源源而来。
第一单元 写作 尝试创作诗歌
诗歌是情感的抒发,生活中的人、事、物, 都可能触发我
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 就有诗的模样了;如果 再适当融人联想和想象, 就有诗的味道了。 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 形象来抒写情 志,有时二者还可以有机地结合在 —起。 初学写诗时要注意学习这种写法,努力为自己的情感寻找一 些具体的形象,借助于对这些形象的描写来抒发情感。
写诗,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 写诗还要注意韵律和节奏。古代诗歌很讲究 韵律和节奏 ,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韵律,让人读起来朗朗上
口。
模仿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如模仿 《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 是人间的四月天》《致云雀》,以《你 》为题,创作一首表现形式相近的诗歌。 》或《致
提示: 1.回忆自己的生活,想一想那些触动你的人和事,以及你当 时的情感,将这些作为诗歌表现的内容。 2.模仿课文的句式,发挥想象与联想,借助一些形象表达自
己的情感。
思路指导
审题立意:审清题干,确定主题。可以从最 能触动你心灵的 事物入手,所写主题可以是赞美 繁荣富强的祖国、美丽的家乡 …… 选取意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可以借助 小鸟、蝴蝶、蒲 公英、小草等具体的意象来抒发 感情。

写作 尝试诗歌写作

写作 尝试诗歌写作

练闯考 我也应该用柔嫩的腰肢舞蹈: 这被霞光所装饰的校园, 这永远孕育着年轻的梦想的摇篮, 这活跃地奔跑着的长长的身影, 和那来自教室里的一缕幽幽的书香…… ——然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枯了, 连叶子也腐烂在泥土里面。
为什么我的嘴角常挂笑容? 因为我对这校园爱得执着……
练闯考 【点评】 这首诗模仿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将自己设想为一棵小草,饱含深情地抒发了作 者对校园的热爱之情。同时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使主题更 突出。 【例文引路2】 乡愁 春天 乡愁是一根长长的风筝线 我在上头 故乡在下头
练闯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深沉、强烈的土地之 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诗人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 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诗人通过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 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真情实意才能拨动读者心弦,才能唤起心灵的共鸣。好的诗作 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情”,而是能在字里行间激荡起心灵的涟漪。 三、锤炼语言,打造新奇画面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寥寥数语便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 无垠的银色世界。“冰封”让人感到了世界的凝冻之美,而“雪飘”则让人看到了 雪花飞舞时轻盈曼妙的灵动之态。动静结合,让人看到的不是死气沉沉的物体,而 是一幅于静穆中又有飘舞动态的灵动画面。
九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
第一单元
写作 尝试诗歌写作
练闯考 诗歌是最古老的吟诵篇章,也是最具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以典型的艺术形象给 人以美的享受,以巨大的概括力激发起读者丰富的想象。那么,如何用诗歌表达我 们内心的思绪呢? 一、精选意象,抓住景物特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邮票”这一意象写 出了对母亲思念而不能直接相见,从而需要用邮票来传递情感,反映了诗人小时候 便远别母亲而长时间母子异地相隔的痛苦无奈的事实。简单具体的意象,营造了一 种沉重、浑厚、哀伤、苦闷的乡愁情怀氛围。 意象不仅是作者情感的外在展现,更是营造独特意境和氛围的鲜明载体。 二、把握情感,拓展深邃意境

九上语文一单元诗仿写范文

九上语文一单元诗仿写范文

九上语文一单元诗仿写范文
本文介绍了如何仿写诗歌,以九上语文一单元为例,提供了一些范文,帮助
读者更好地掌握诗歌仿写的技巧。

诗歌仿写是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一种练习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九上语文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如何仿写这些诗歌呢?下面是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例一:《登高》仿写
原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仿写:
山高水长林栖鸟,岸远波平芦荻摇。

入目苍茫云水阔,萦绕幽香野花飘。

岁月催人老且衰,旅途漫漫无终途。

抚琴长吟怀旧事,仰天一笑自逍遥。

例二:《夜雨寄北》仿写
原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仿写:
客居他乡久未归,故园遥望泪满衣。

江南烟雨暮春晓,江北寒风落叶飞。

留连旧影无人伴,沉醉新词有酒斟。

明日相逢吾不见,
忆思故人泪满襟。

以上两篇范文都是根据九上语文一单元中的诗歌进行仿写,不仅保留了原诗的主题和意境,而且在语言表达上更加流畅、自然。

诗歌仿写需要我们多读多练,不断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写作尝试创作诗歌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写作尝试创作诗歌新人教版(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写作尝试创作诗歌【写作文题】参照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自己仿作一首。

如模仿《我爱这土地》《乡愁》,创作一首同题诗歌;模仿《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以《你是________》或《我看》为题,创作一首表现形式相近的诗歌。

【写作导航】1.诗歌是情感的抒发。

写诗首先要酝酿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能使人感动,首先在于它的情感。

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用文字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

2.写诗需要形象与想象。

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好的诗歌更需要新颖的构思、生动的形象和奇特的想象,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如此就有诗的味道了。

3.写诗要注意韵律和节奏。

现代诗歌形式比较自由,不要求押韵,但要注意节奏和韵律,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4.诗歌的语言要简洁、凝练。

要做到简洁、凝练,就要求我们反复锤炼诗句,反复修改诗句,像唐代诗人贾岛那样,反复锤炼、修改,才能写出好诗。

【佳作欣赏一】幸福春天幸福是一根长长的风筝线我在下头梦想在上头夏天幸福是一眼清清的泉水我在源头拼搏在尽头秋天幸福是一个甜甜的苹果我在地头收获在心头冬天幸福是一片皑皑的白雪我在外头孕育在里头【名师点评】本诗仿照余光中的《乡愁》写对“幸福”的感受与理解。

诗歌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和不同特点,选择“风筝线”“泉水”“苹果”“白雪”等形象来抒发情感。

本诗语言凝练,富有节奏和韵律,是一首仿写得较成功的诗作。

【佳作欣赏二】雨中思乡绵绵细雨,细雨绵绵苍空中飘落的雨滴成线恰如游子剪不断的思念故乡的雨啊一定又洗刷出一个明净的村庄麦浪在母亲的梦里滚翻绿树中的一角屋檐冒着袅袅炊烟想象爬上故乡的山头父亲坐在老屋门槛上用手背揩额头上的劳累燃一支旱烟,升起细长的思念故乡的雨啊你朦胧了异乡的景你润湿了游子的喉【名师点评】雨天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面对绵绵细雨,游子触景生情,想到故乡的村庄、翻滚的麦浪、温暖的炊烟,更联想到辛勤劳作的父亲。

写作《尝试创作诗歌》教学设计2

写作《尝试创作诗歌》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民权县民族学校吕静学习目标:1.尝试创作小诗,借助意象和想象,书写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思。

2.在读、创、赏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究诗歌特点,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一、悟情寻因1.诗配乐,情更浓。

师导入:同学们,从开始学习第一单元,我们就在为下周的诗歌诵读活动做准备了。

有位同学咨询我,他打算诵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让我帮他从三首背景音乐中选出一首,大家也一起参谋参谋吧。

(师播放三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各15秒),问,同学们能不能从这简短的试听中帮他推荐一首呢?说出理由。

预设:(第二首)节奏舒缓,曲调哀婉。

师:是的,这首曲子深沉哀婉,充满悲愤之情,符合《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深沉悲愤的情感基调。

其他两首曲子明显不太合适。

同学们,前面我们诵读赏析过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诗,了解到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感情基调,诵读的时候加上与其感情基调相吻合的背景音乐,诗歌的感染力会更强,更能和大家产生情感共鸣。

师:音乐有渲染烘托情感的效果,不过诗歌情感的根源还在于诗歌本身。

前面课堂上大家已经鉴赏了本单元的6首诗歌,请同学们回忆和概括一下各首诗歌不同的感情基调。

2.人事物,皆含情这不同的感情基调是通过什么传达出来,让我们体会到它的不同的呢?请结合具体诗歌或者诗句说一说。

(学生小讨论)预设示例:(1)有些诗句,用词感情色彩很浓,很明显地把诗人强烈的感情表现出来(比如:《周总理,你在哪里》);(2)还有些诗句,是借助一些形象(具体的人、事、物等)把诗歌的情感传递出来,比如《我爱这土地》,每一个诗句、每一个形象都透露着深沉悲愤。

师:是的,诗歌有时直抒胸臆,有时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书写情志。

比如《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11月,祖国大地正处于深重的苦难之中,诗人笔下的鸟、土地、河流、风……也就不同于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景物,而是被诗人赋予了独特的情感,来表达在黑暗中对胜利曙光的渴望和奉献一切、死而后已的抗争精神,让我们感受到如此深沉悲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实践
从“备选题目” 中任选一个,或自 拟题目,试创作一 首诗歌。
模仿《乡愁》写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歌
小时候 母爱是一个小小的 摇篮 我睡在里头 母亲守在外头
后来啊 母爱是一个瘦瘦的 背影 我走在后头 母亲赶在前头
长大后 母爱是一把小小的 花伞 我躲在里头 母亲淋在外头
而现在 母爱是一个宽宽的 舞台 我站在上头 母亲坐在下头
本诗借助 “摇篮、花伞、 背影、舞台” 这四个具体可 感的形象,按 照成长先后阶 段,仿照《乡 愁》的句式, 歌颂了母爱的 伟大!
自己的情感寻找一些具体的形象,借助对这些形象的描写来抒写情
志。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借助一只“鸟”的形象,通过对土
地、河流、风、黎明等形象的具体描写来抒发对土地和祖国的爱。
(2)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如余光中的《乡愁》,结尾句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 有无限的眷恋,有无法排解的愁绪,有渴望,有无奈……启人深思。
也许写诗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也许你的诗还 很稚嫩,这都没有关系。大胆尝试,体会一下诗歌创 作的快乐吧!
写完后,读给同学或家长听,请他们提出意见和 建议,认真思考后,进一步修改完善。
写作指导
怎样写诗
(1)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
志,有时二者还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初学写诗,一定要努力为
(3)注意韵律和节奏。现代诗歌形式较自由,虽然对押韵要求 不严,但也会保持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基本上三句一小节,整体节奏舒缓明快;韵律上,“天、变、烟、 前、圆、鲜、莲、燕、暖”押同样的韵,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写作练笔 仔细阅读书本第12-13页的“备选题目”中的几 段文字,从中任选一题,完成诗歌创作。
第一单元 写作
尝试创作诗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 来抒写情志;
2.锤炼简洁、凝练的诗 歌语言;
3.学会保持一定的节奏、 韵律。
导入新课
本单元的诗歌欣赏、朗诵,是否激起了你创作诗 歌的热情呢?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 律。现在,请拿起笔,自拟题目,创作一首诗,发挥 想象力,借助一些形象和有韵律的语言,表达你的情 思。日要到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呢?试着写一首诗,把你的祝福和希望送给他。注意 用凝练的语言分行写你最想说的话,同时适当借助某 个形象来表现你们的真挚友谊。
3.仿写诗歌。模仿本单元学过的任意一首诗,仿 作一首同题或表现形式相近的诗歌。注意模仿诗歌的 句式,发挥想象与联想,借助一些形象表达自己的情 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