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心理学的建立(精选)

合集下载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

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心理学的主要流结构主义心理学。

这个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代表人物为铁欣纳这个学派主张。

人们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

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在研究方法上,结构主义强调内省方法,在她们看来,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他,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七,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和安吉尔等人。

技能心理学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班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传流不息的过程,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如果说结构主义强调意识构成成分那么急,能主义则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一,思维为例,结构主义关心什么是思维二,技能主义者关心思维在人类适应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既能主义的这一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从20世纪初以来,美国心理学一直比较重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这是和机能主义这一思潮分不开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在一系列问题发生剧烈争论的时候,美国心理学界出现了另一种思潮行为主义的思潮。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是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二是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在华生看来一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无法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

行为主意产生以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行为主义锐意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的。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

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20世纪中期,心理学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

科学心理学的发展
19世纪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准备了必要条件。

德国感官生理学家韦伯(1795—1878)首先确立了感觉的差别阈限定律。

稍后,费希纳(1801-1887)发展了韦伯的研究,运用心理物理法确定了外界物理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

他们的研究方法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楷模。

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要由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冯特(1832—1920)完成。

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这被公认为是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冯特反对用哲学思辨的方式探讨心理现象,坚持用观察、实验以及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去揭示心理过程的规律,因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冯特一生的著作很多,其中《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誉为“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体系的心理学专著。

冯特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专业心理学家。

第五章 科学心理学的开端

第五章 科学心理学的开端

第五章科学心理学的开端第一节科学心理学产生的前提一、文艺复兴以来的政治、宗教、科学、经济革命1、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2、宗教:1517宗教改革3、科学: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白尼、培根、牛顿、达尔文、伽利略、哈维尔等人的理论4、经济:工业革命二、十九世纪初的心理生理学1、缪勒2、赫尔姆霍茨3、布罗卡4、海林1、缪勒生平(1801-1858)生理心理学创始人,实验心理学之父1)脊髓反射理论贝尔-马戎第定律: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缪勒脊髓反射理论:以实验研究证实贝尔理论,进而发现反射过程有三段神经活动。

2)神经特殊能量论基本要义:由刺激引起的感觉经验,乃是决定于刺激所引起的神经活动,而非决定于刺激本身的特征。

换言之,感觉经验主要是脑的作用,而非单纯刺激作用。

神经特殊能量具有三种特征:·每一感官均有其相对应的刺激(某种刺激引起某种感官的感觉经验);·同一刺激作用于不同感官时,将引起不同的感觉经验;·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官时,可引起同一感觉经验。

其理论为德国理性主义者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心是主动的,而心的主动性并非得自学习经验,而是得自先天本性。

其生理学研究,之所以被认为具有心理学的贡献,主要是因为在解释生理作用时经常涉及心的作用。

而且,他的研究对以后的生理心理学影响甚大,后大赫尔姆霍茨和海林的色觉理论,都是受了缪勒的影响。

2、赫尔姆霍茨生平(1821-1894)德国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兼心理学家,被后人誉为达尔文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1)反映时与神经传导速度以青蛙和人做实验,用反应时法对神经传导速度进行了研究。

2)听觉共鸣论听觉器官为内耳基底膜上的毛细胞,毛细胞的排列呈一端窄一端宽的形式。

窄端纤维短,与高音共鸣;宽端纤维长,与低音共鸣。

由不同共鸣激起不同的神经冲动,传入人脑而生听觉。

3)三色说以颜色配对实验证明杨的三色理论:视觉神经中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分别感受红、绿、蓝三种不同波长的光。

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摘要:从亚力士多德起,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时期内,心理现象大多是由哲学家作为哲学问题加以研究,心理学一直处于哲学的怀抱之中。

1825年,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的巨著问世,第一次庄严宣布心理学是科学。

1876年,英国心理学家培因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心理》。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是有一个短暂的现在。

”那么,在心理学从哲学的怀抱中脱离出来逐渐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即科学心理学)的过程中,一定有着适当的时代背景和一些心理学家的贡献,促使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关键词:科学心理学;冯特;哲学正文:所谓科学心理学其实是相对于从古至今那些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而言的(当然还包括一些其他方面)。

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则是人在科技活动领域心理活动规律,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边缘化的交叉学科。

主要由科学创造心理学,科学管理心理学,科技人才心理学与科学社会心理学所组成,其中以科学创造心理学为主体,旨在运用创造心理规律,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推动科技进步。

科学创造心理学研究的是科学创造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及其心理结构;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操作能力)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绪、意志、性格)以及灵感机遇等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心理特点、心理类型和心理方法等。

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起源(一) 科学心理学的哲学源头哲学是对世界的基本看法,用于解释整个宇宙事态时成为哲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指"灵魂的学说"。

像其它学科一样,早期的心理学泛化于哲学之中。

在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法国的笛卡儿(Ren’s Descants)以及十七世纪英国的洛克(John Loke)等三位思想家对心理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1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精品文档]

1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精品文档]

1 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心理学三大势力:行为主义人物:华生;斯金纳精神分析人物:弗洛伊德人本主义心理学人物:马斯洛;罗杰斯3 大脑两半球功能区分左半球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

右半球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

4 大脑语言中枢布洛卡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温而尼克区:听觉性语言中枢5 人动力的源泉是需要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6 动机的分类和举例动机起源角度:生理性动机,饥饿、渴、睡眠社会性动机,兴趣、权利动机、交往动机7 习得性无助及应对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指因一系列失败经验而造成的无能为力的绝望心境。

要战胜习得性无助感,请注意:首先,不要放弃希望,有希望才能不感到无助。

其次,可以通过训练,战胜无助感和抑郁,如野外生存训练、拓展训练等。

第三,学会正确而积极的归因。

8 动机冲突类型及举例按性质内容分:原则性动机冲突:公与私非原则性动机冲突:周末想看电影又想去复习功课按表现形式:双趋冲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双避冲突:既怕学习辛苦又怕老师批评但必须接受其一趋避冲突:既想当好学生干部又怕耽误学习9 感觉阈限与差别阈限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阈限:刚刚能够辨别出两个刺激强度的最小差异量,也称最小可觉差。

10 感觉后像、适应、对比感觉后像: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感觉对比: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比是统一感受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性质和强度发生变化现象11 知觉的定义与基本特性定义:可以看成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作用于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反应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12 运动错觉及其举例似动现象: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旨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探索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心理学的起源、主要学派和理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心理学的起源1. 古代思想家对心灵的探索在古代,一些思想家开始对人类心灵的本质进行探索,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探讨了记忆、情感和思维等心理过程。

此外,中国的儒家、道家和佛家等思想体系中也蕴含了对心理层面的思考。

2.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德国。

在这个时期,心理学逐渐从哲学和生理学中分离出来,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二、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和理论1. 结构主义学派早期的心理学家威廉·沃德和爱德华·布拉德福德·蒂奇纳尔等人倡导了结构主义学派。

他们使用自我观察和实验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分析心理过程中的基本元素来理解心灵的结构。

2. 功能主义学派在结构主义学派之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了功能主义学派。

功能主义关注心理过程的功能和意义,强调心理过程与环境适应和生存之间的关系。

3. 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立,他探讨潜意识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疾病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潜意识层面的驱动和冲突影响。

4. 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关注可观察的行为和刺激-反应之间的关系,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塑造作用。

行为主义提出了许多实验方法和理论模型,对后来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5.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个体的主观体验。

卡尔·罗杰斯和亚伯拉罕·马斯洛等心理学家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为心理学增添了人文关怀与尊重的视角。

三、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1. 临床心理学的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临床心理学,通过研究和干预不同群体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治疗和咨询服务,帮助人们改善心理健康。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

科学心理学诞生后,心理学家围绕着心 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展开了 激烈的争论,出现了现代心理学的十大流) 2.意动心理学(act psychology) 3.构造心理学(structural psychology) 4.机能心理学(functional psychology) 5.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19世纪末叶,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的 对立,实际上就是现代心理学中结构主义与功 能主义对立的开端。
(二)20世纪30年代以前
20世纪初至30年代前,西方心理学呈现出 学派林立的状态,但结构主义与功能主义的对 立仍然是其发展的主线。这一时期心理学的发 展表现出以下几个过渡: 1.由内向的研究向外向研究的过渡,即由 由内向的研究向外向研究的过渡, 由内向的研究向外向研究的过渡 封闭意识的结构、元素的研究到开放机能、 封闭意识的结构、元素的研究到开放机能、行 为的研究。 为的研究。
传统的科学心理学长期被束缚在小心理 学观之中,造成了心理学的诸多弊端、困境 甚至危机。改革小心理学观,树立大心理学 观,是心理学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小心理学观的特点: 小心理学观的特点:
1.崇尚科学主义,力图建构物理主义的
心理学理论模式。
2.崇尚生物主义,即坚持生物还原论,
极力用生物学法则和动物心理的研究来解释 人的心理发展。
6.完形心理学或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7.行为主义(behaviorism) 8.日内瓦学派或皮亚杰学派(Geneva school or Piaget school) 9.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10.认知心理学或信息加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or information-processing psychology)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哪一年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20世纪中期,心理学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的。

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则是人在科技活动领域心理活动规律,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边缘化的交叉学科。

主要由科学创造心理学,科学管理心理学,科技人才心理学与科学社会心理学所组成,其中以科学创造心理学为主体,旨在运用创造心理规律,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推动科技进步。

科学创造心理学研究的是科学创造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及其心理结构;智力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操作能力)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绪、意志、性格)以及灵感机遇等在科学创造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心理特点、心理类型和心理方法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素质的提高,自觉地运用创造性心理活动的规律,对于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创造能力,增强创造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有着重要意义。

科学心理学是新兴的科学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它都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稳定的内容和体系结构。

这种情况对于学习和研究虽然有不利的一面,但也有利于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它进行独立的创造性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