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国防特色专业建设的与实践——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许录平孙景荣石光明楼顺天王勇摘要: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以建设省级特色专业和国防特色专业为契机,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专业教育指导思想,深入推进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创立了“一头两翼三方向”的专业建设模式;建立并实施了“四层次三选二”的课程新体系;通过基础和专业实验室与工程中心结合,建立了三级实践教学平台,形成了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对同类高校具有示范推广作用。
关键词: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特色专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探测制导技术相互融合,产生了许多新兴的学科和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制导、控制、侦察、预警、遥感等方面,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兵器等领域。
国内外的武器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表明,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其国力及其国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明确专业建设目标,确立专业建设模式在信息化国防应用的需求下,按什么标准、用何种体系、以何种方法培养国防电子人才,以及如何建设科学的人才培养基地,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头等大事。
为此,教育部设立了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该专业是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武器类国防特色专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是在该背景下产生的国防特色专业。
该专业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国家一级特色学科,紧密结合国防工业的需要,发挥军事电子传统优势,适应电子科学技术与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分类培养。
该专业2011年被批准为陕西省特色专业,专业定位为“依托优势学科,体现兵工特色,侧重探测与控制,兼顾导航与制导”。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按照“侧重兵工探测、制导需求,兼顾民用控制需要”的原则,坚持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专业教育指导思想,深入推进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深化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具有高度爱国精神和国防意识,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能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且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研究与应用型人才,满足国家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专业名称: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代码:082103二、专业介绍长春理工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属于兵器类专业,长春理工大学是吉林省内唯一开设此专业的院校。
1998年,国家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将原“引信技术”、“火控与指挥系统工程”、“飞行器制导与控制”(部分)、“鱼雷水雷工程”(部分)四个专业合并为一个新专业,即“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
长春理工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依托光电工程学院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目标探测识别、精确制导与控制”为专业特色。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是一支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9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1人。
主要有光电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智能测试技术与系统、视觉检测与图像处理、精确制导与控制、新型成像技术5个特色明显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拥有“光电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有“应用光学”、“光电检测技术”、“激光原理及应用”等优秀课程,在师资队伍、实验条件、课程资源等多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以目标探测识别、精确制导与控制为办学特色。
重视学生在数学、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的学习,为学生从事目标探测识别、制导与控制系统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毕业生在相关领域社会认可度高,综合评价良好。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领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具备目标及环境的探测、识别、跟踪、定位、制导与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工程实践能力,毕业生能在目标探测识别、制导与控制系统领域从事系统设计、技术研究、产品制造、试验测试、与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
养在深闺人未识——拥有重点学科的非重点院校

有 4 个博士后 科
、
合 型 光 电子技 术 科 学人 才 的优 越 条件
研流动站 (光学工程
程
、
物理学
1
机械工
久
、
长春理 工大 学的 实力较强
一
,
光学工程
。
历 史悠
电子 科 学与技 术 )
,
,
个 国 家重点 学科
12
。
长春理 工大学光电工 程学 年
,
( 光 学 工 程 ) 3 个 国防 科 工 委重 点 学 科 ( 光
一
并开设有 光机电
该校近年来本科 生和研究 生
率
深 闺学 府
一
次就业
,பைடு நூலகம்
体 化 工 程 和 测 控 技 术 与 仪 器 两 个 二 学历
,
直名列 吉林省省属高校前 茅
。
。
2000
年
教育课程
科
,
学院拥 有 光 学工 程 国家重点 学
被教育部授予
位 于 吉林 省 长 春 市的长春 理 工 大 学 ( 原 长 春 光 学精 密 机 械 学 院 ) 创 办 于 1 9 5 8
重庆维普
。
■■● ● I
甘 ^ ●■■■- ;
d ^
★■ _ l
匮 i ∽《
絮一
院校为非重 点院校
字
。
作为非重 点院校
。
卒
”
样榜上 有名
凡 的实 力
,
召嗅 着莘莘 学子 的驻 足 垂 青
雾
, ,
这些学校
它们
,
,
没 有像 北 大 清华等 重 点 大 学 那样 响 亮 的 名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科)目录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科(3+1)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3)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科(3+1)卓越工程师培养指导性教学进程表 (8)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科(3+1)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13)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科(3+1)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贯彻“面向工程、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的培养方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结合机电学院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相关学科上的优势和特色,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掌握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一定的生产实践及试验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和方向,并具备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高素质人才。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以及相关专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设计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按本方案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1、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管理组织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基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及市场经济、法律、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设计、制造、运行及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5、具有本专业领域某个专业方向必需的专业知识,并了解其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7、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8、能熟练使用一门外语。
三、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中近程探测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电磁波辐射与传播、现代电子技术及应用、微机原理及应用、系统建模与仿真、弹药概论、弹药与靶场实验技术等。
13所撑起中华国防的军工院校

13所撑起中华国防的军工院校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
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政府、海军四方共建。
学校现隶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是首批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并被教育部、总政治部列入“21世纪人才强军计划”。
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第一的桂冠。
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
当前,学校是“深海空间站工程”六个系统中三个系统的牵头单位,是“蛟龙号”7000米载人潜水器水下导航定位系统国产化的装备提供方。
学校具有“三海一核”领域主体学科特色鲜明、相关学科支撑配套、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拥有国防特色学科11个、国防特色专业7个。
“现代舰船与深海工程”跻身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行列,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学校拥有:“十一五”国防特色紧缺学科(3个):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隐身技术与工程“十一五”国防特色主干学科(3个):轮机工程、导航、制导与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十一五”国防特色骨干学科(2个):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水声工程“十一五”国防特色新兴交叉边缘学科(2个):船舶电磁兼容、熔体化学与物理“十一五”国防特色支撑性基础学科(1个):固体力学原国防科工委“十五”重点学科(7个):固体力学、导航制导与控制、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水声工程、核能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第一篇:探测制导技术一、引言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探测制导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包括探测、跟踪、定位和制导等过程,可以为现代战争和工业生产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支持。
本文主要从探测和制导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探测技术探测是指在未知目标区域内使用特定的传感器或探测器来识别和测量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探测器有光学、雷达、声纳等。
其中,雷达是最常用的探测器之一。
雷达可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波来确定目标位置和速度。
利用雷达,我们可以获取目标的距离、方位和高度等信息,同时,还可以测量目标的速度和加速度。
雷达技术在军事、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导航、交通监控等。
另一个常见的探测器是光学探测器,包括红外、激光和视觉等。
在夜间或无光照情况下,利用光学传感器进行探测可以获得目标的图像信息。
相比雷达,光学探测器分辨率更高,可以提供更为细致的图像,能够对目标进行更为细致精准的观察和判断。
三、制导技术制导是指通过控制飞行器的姿态、推力或引力等来使其到达预定的目标点。
制导分瞄准制导和自动制导两类。
瞄准制导是在飞行器到达目标空域后,由飞行操作员对目标进行瞄准,并通过操纵杆、摇杆提供信号控制实现导弹或炮弹的轨迹控制。
这种制导方式需要飞行员精准判断目标位置、射击角度等信息,具有较高的要求。
自动制导是指飞行器内部装有导航设备,能够自主判断目标位置等信息,并根据其决策执行轨迹控制的技术。
自动制导技术通常使用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激光制导等技术来帮助飞行器进行姿态调整、推力或引力控制,实现精准的轨迹控制。
这种制导方式不受环境限制,具备实时性、高精度等优点。
四、结语探测制导技术是现代战争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支撑技术,它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数据支持和精准的目标跟踪与控制。
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探测制导技术也将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第二篇:控制技术一、引言控制技术是指运用特定的控制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执行器操纵相关参数,实现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过程。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它在航空航天、军事、工业以及自动化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定义、应用领域、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它包含了多个子领域,如测量技术、导航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
简单来说,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是通过对目标进行探测、测量和分析,然后利用相应的方法和控制手段对目标进行精确的制导和控制。
这项技术的目标是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高度自动化的控制。
在航空航天领域,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导弹、卫星、飞机等载体。
通过对目标进行准确的探测和测量,可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制导和控制,提高系统的打击精度和命中率。
在军事领域,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战场作战的能力和效果。
在工业领域,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系统。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探测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和调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自动化领域,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加工和装配等工作,从而减轻人力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突破,这项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过去几十年来,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模拟到数字、从手动到自动化的发展过程。
如今,随着传感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将继续发展壮大。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将实现更高的智能化和自主化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
其次,随着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的不断进步,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技术,它通过对目标进行探测、测量和分析,然后利用相应的方法和控制手段对目标进行精确的制导和控制。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培养计划Detection, Guidance and Control Techniques1.培养目标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为我国航天和国防事业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培养面向未来发展、富有创新潜质、具备团队精神、善于学习实践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
培养学生全面获得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导航制导技术的宽口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毕业后能够到航天、航空、交通、能源、环境等部门从事航天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的研究、系统设计、生产、试验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为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本专业中,相当部分的学生将以直读、本硕连读或报考研究生的形式获得进一步的深造。
2.培养要求在品德和政治思想方面: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热爱航天事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学习作风。
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打下坚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培养人文和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程实践能力,系统而牢固地掌握测试信号处理、制导与控制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图像探测处理与识别技术、机电控制技术和系统分析与综合等方面的控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试验测试以及工程和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探测、制导和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与综合设计能力。
了解本学科的技术动态和发展前沿,能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展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属国防武器类专业,是 1998 年专业 学的学生,对长春理工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缺乏一
调整时由飞行器制导与控制专业、鱼雷水雷工程专业、火控 定高度的认可。如果长春理工大学该专业要在国内占据一
与指挥系统工程专业及引信技术专业合并生成的。该专业 定的优势地位,要在这个领域中寻求更好的发展,扩宽学生
——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
韩文波,杨进华,宋鸿飞,周见红,冷 雪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 要] 长春理工大学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是国防特色专业,该专业的建设对培养国防科技创新人才至关重要。
针对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具有多学科融合、应用性强、主要服务国防等鲜明特点,对该专业具体办学现状认真分析,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在国家本科专业目录中属于 体系。课程由通识教育、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四个平 -- 133 --
台组成。通识教育、公共基础课平台涵盖数学、外语、物理和 计算机等主要工科学生必备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平台 由八门专业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工程光学+ 红外物理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与检测技术+微型 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构成,这样设置课程体系的目的有利于 依托学校现有的优势专业,并且最大程度上发挥学院内教学 资源的共享。其次是选修课紧紧围绕光电探测、制导与控制 这两个平台来建设。主干课程“光电检测技术”、“微光与红 外成像技术”、“激光技术及应用”、“探测与识别技术”等。这 些课程的设置紧紧围绕光电探测和制导与控制两个专业方 向,遵循目标探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实现技术手段和方法等 几方面设置课程内容。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虽然是国防特 色专业,在服务于国防的前提下,人才培养应面向经济和国 防两个主战场,以增加学生就业机会,符合我们宽口径的人 才培养模式。因此围绕控制工程方向开设了“计算机控制技 术”、“光电测控技术与系统”等相应的课程。专业课程教师 在讲述基本原理及应用基础上,主要加强实践环节,增加相 应课程设计和技能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 力。这类专业课程的计划学时大多数为 32 学时,积极采用 现代教学技术,教师在授课上着重讲述重点和难点,给学生 留出一定的时间思考,并且增加实验学时和实践环节,让学 生在实践中学习和领悟。
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专业知识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建设等几方面提出了探测制导
与控制技术国防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结合长春理工大学的办学特色给出了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建设与实践的成果。
[关键词] 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国防特色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专业建设方式。为此,我们从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 才。就业主要面向国防,同时兼顾民用工程领域。
专业知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师资队伍和科研团队等几 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二、专业知识体系的建设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
依据长春理工大学校实际办学条件,我们将按照光电探 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两个专业方向搭建专业知识和专业课程
建设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有: 于学校光学工程学科和仪器仪表学科,在专业方向设置上以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十几 光电探测(红外探测、微光探测、激光探测和可见光探测)为
所学校。长春理工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结合学校在光 主兼顾发展精确制导与控制技术。主要培养具备目标及环
电研究领域悠久历史和成果,依托于光学工程、仪器仪表工程 境的探测、识别、跟踪、定位、制导与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两个学科支撑,以光电探测为特色专业方向,在国内本专业领 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电子信息、飞行器控制系统综合
域具有鲜明的特色。然而如何根据社会用人需求和长春理工 设计内从事电子综合系统、航空指挥系统、航空火力控制工
[基金项目] 2010 年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省重点项目
[作者简介] 韩文波 (1970-),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测试技术。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它的建 武器类专业,学生就业单位面比较窄,主要到部队、军工厂、
设程度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办学水平。探 与国防相关的研究所,这些单位大多数都选择国家“211”大
技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探测、制导、控制、引信等先进手段 同,其中大多数“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是由上世纪 50 年代
在军事上大量使用,从而使得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了一个 成立的“引信技术”、“导弹控制与装置”、“鱼雷设计”、“导弹
重要的课题,各国竞相在此领域发展军备,同时也日益重视 设计”、“雷达专业”、“遥测遥控专业”演变而成,本专业在北
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具有多学科 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大学等都设有硕士和
融合特点,涉及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控制科学与工 博士点。这些学校依托于他们学校自身的实力在专业方向
Hale Waihona Puke 程等多个科学领域,并且是武器类专类,主要为我国的国防 设置上各有侧重。长春理工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专业依托
第 24 卷第 11 期 2011 年 11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4 No.11 Nov.2011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国防特色专业建设的 研究与实践
大学学科优势进行专业建设,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考虑 程和复杂系统效能评估,在国防、兵工系统的有关科研单位、
到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学科优势、目前的办学条件、生源情况和 高等学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
师资力量等因素,必须探索适合本校的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
在国际上产生的时间较早,早在 20 世纪初便产生了鱼雷与 的就业面,那么在本科培养模式上需要亟待解决厚基础、宽
水雷工程相类似的专业,不久以后,英国的一家皇家军校便 口径问题,突出专业特色。全国高等院校中设置“探测制导
正式设立了此专业。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战后高科 与控制技术”专业的院校有十余所。这些院校的专业历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