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责任内阁制
1832年至1868年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1832年至1868年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论文提纲
阎照祥
一、十九世纪中叶议会至上原则的奠立
1、威廉四世不顾议会多数反对,解散墨尔本内阁,被国王支持的皮尔无法得到下院多数被迫下台,墨尔本被召回。
2、维多利亚女王上台后,“寝宫危机”中皮尔的胜利,再次体现责任内阁制。
3、皮尔之后,政治体制变化,宪政理论发生重大变化,国王终于成为“统而不治”者。
二、1832年至1868年间责任内阁制原则的完备化
1、首相及内阁须从下院多数党中挑选,并依靠其多数优势以保证执政党政策和法令的顺利实行。
2、所有阁员对政府政策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
3、政府大选失败后必须立即辞职。
三、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社会历史原因
1、从国际上看,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开始了欧洲反封建斗争的新纪元,正统主义君主制度从此走向下坡路。
2、从国内看,英国进步力量也开始了反对封建残余的政治活动
3、十八世纪前期首相的出现和内阁制的形成带有明显的偶然性因素
4、在议会内部,两党督导员体制更加完善,下院政治界限迅速明朗化,几乎每个议员都参加其中一党的辩论和投票。
5、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带有突出的渐进性特点。
英国责任制内阁制的形成

朔城区一中高二年级历史导学案班级: 姓名: 学生使用时间 2015年 月 日 第 周【学习目标】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
识记内阁的起源、形成惯例、开始形成、完善、内阁主要职权,首相、内阁和政府产生的程序。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内容、特点。
理解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的过程与背景,英国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影响。
【学习重难点】重点: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难点:英国代议制民主的主要内容。
【了解感知】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形成过程(1)起源:都铎王朝时期____________中的外交委员会①16世纪初,______________正式成立,是代表英王权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7世纪后期,英王只召集枢密院____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亲信,共商国是。
③18世纪初,内阁制处于________状态。
(2)形成①18世纪早期,英王不再参加________________。
由下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持内阁会议,成为一种________________。
②辉格党在与____________长期斗争中,日益占优势,且长期在议会的下院占有多数,实际上掌握了政权。
③辉格党领袖__________当政期间,英国内阁制开始形成。
④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完善。
2.主要职责(1)内阁: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作出最后的决定,按照议会规定的政策行使最高______________,协调和确定________各部的职权。
(2)议会:是最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议会产生,内阁阁员大都由议会议员兼任,集体对议会负责。
(3)首相:既是政府首脑,又是议会中多数党的领袖,但接受________监督。
选修二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3、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代议制立宪政体 ②王权受法律和议 会的限制③议会权力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国 家权力 ④英国资产阶级分享到了国家权 力 ⑤英国社会获得了政治稳定与经济持 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知识应用
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
①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
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当然的内阁首相,他 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②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 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③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通过国王 解散下院,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 政。
第二课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议会至上
限制王权
成为虚君
国王内阁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1、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何谓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即内阁由 议会 产生,总揽国 家 行政 权力,并向 议会负责的一种国 家政权组织形式。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的经过。
3、代议制的影响:
1.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政 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2.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法制社会的 历史潮流,促进资产阶级和政治文明的发 展 3.是人类民主思想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对世界民主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化探究二】
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的不同特点是什么? 全体男性公民参政。 直接民主制
1、代议制的含义:
公民通过选举 代表组成 代表机关, 间接参 政议政,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
什么是代议制
• 代议制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 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 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 •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 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中国的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人民选举代 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第2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课件

惯例:开创了内阁首相失 去下院多数支持时应率内 阁集体辞职的先例
责任内阁制
内阁由议会产生,总揽国 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 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霸道的议会,无助的首相 自1742年第一任沃波尔下台,至1782年四十年间, 英国共经历了14位首相。其中执政时间较长的仅亨 利·佩尔汉姆(1743-1754年当政)和诺斯(1770- 1782年当政)两位,共23年。这意味着在其余的17年 内,英国换了12位首相,皆是执政1-2年即下台。
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1689年
1830年 1832年
19世纪 后半期
20世纪初
1918年 1928年 1969年
……
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
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 下移只有到不到公10%民的成民年主男性有选举权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英国又进行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
渐 进
性 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这是民主化的 又一里程碑。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
(欧2)洲经:济英—国—、促进瑞英典国、资荷本兰主、义西经济班的牙迅等速1发1国展。
2、亚对洲世:界日:本、泰国等5国。
为世界提供政制发展模式,促进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
展思。 考:英国的政体对英国及世界的影响?
想一想:对我国政治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渐进完善 不可操之过急 尊重历史和传统 选择符合国情的模式 最关键的是:自信 ……
——据《英国历任首相表》整理
这种状况,你觉得合理吗?为什么?
即使是真正能反映民意的机构,如果它不受任
何限制而成为“绝对的权力”,结果对个人的自
由也将是非常危险的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度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度1. 简介责任内阁制度是英国政府的核心决策机构,起源于17世纪。
它是一种集体决策机制,由首相领导,包括内阁成员和其他高级政府官员。
责任内阁制度在英国政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政府的决策制定和执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内阁成员的组成英国内阁成员由首相任命,通常来自执政党的高级政治家。
内阁成员通常是国会议员,但也可以是外界的专家或贵族。
内阁成员的数量通常在20至25人之间,他们负责各个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政策制定。
3. 内阁成员的职责内阁成员负责制定政府的政策和决策,并负责向国会和公众解释和辩护政府的政策。
他们还负责监督各个政府部门的运作,并在内阁会议上讨论和决定政府的重大事务。
内阁成员通常被分配到特定的政府部门担任部长职位,例如财政部、外交部、内政部等。
他们负责制定和执行该部门的政策,并向首相和内阁报告工作进展。
4. 内阁会议内阁会议是内阁成员定期召开的会议,通常每周一次。
会议由首相主持,讨论和决定政府的重大事务。
内阁会议是保密的,成员在会后不得透露会议内容。
内阁会议是英国政府的核心决策机构,所有政府的重大政策和决策都需要在内阁会议上得到讨论和批准。
内阁成员在会议上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通过投票方式进行决策。
5. 首相的角色首相是责任内阁制度的核心,他是内阁的领导者和政府的首要决策者。
首相由执政党的党魁担任,通常是国会议员。
首相负责领导内阁,协调内阁成员之间的合作,制定政府的政策和决策。
他还代表政府与国内外的其他政府和组织进行交流和协商。
6. 内阁制度的优势责任内阁制度具有以下优势:•高效决策:内阁会议可以集中讨论和决策政府的重大事务,避免了决策过程的繁琐和拖延。
•集体智慧:内阁成员来自不同的领域和背景,可以提供多元化的观点和建议,有利于制定更全面和有效的政策。
•责任和透明度:内阁成员负有对国会和公众负责的义务,政府的政策和决策需要在内阁会议上得到讨论和批准,增加了政府的责任和透明度。
英国责任内阁制 -世界政治制度史

谢谢大家
02 01
03
政治作用
从此,议会至上原则得到完全确立,首相任免权由国王移到议会下院,责任内阁 得到完善,并形成若干新的原则:首相取代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和政府工作,国王 不再出席内阁会议;国王须任命下议院多数党领袖为首相;内阁成员从下议院多 数党中产生,内阁凭借议会信任行使权力;内阁阁员与首相共进退,对政府行为 集体负责,内阁政府在议会大选失败后须立即辞职
委员会越来越多的参与其中,即先由内阁列出议案原则,再由他组织有关大臣、文 官、专家等一起磋商议案细节,然后交内阁审定。最后提交下院通过。 第三,作为政党的领导。首相是 执政党领袖,内阁大臣都是由执政党领导
组成的。内阁除了对国家、政府进行行政上的领导外,同时也对其政党行
使着领导权。如讨论决定党的方针政策,竞选宣言等,在下院和公众中, 为其 党的政策、行动进行宣传,解释和辩护等。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历史本一班 张怡雪
目录
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度的简介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英国责任内阁制主要作用
简介
•
内阁权力很大,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核 心,但内阁与议会互相牵制,内阁阁 员是议会议员,有权提出政府议案
资产阶级内阁政府直接向议会负 责的政治体制。国家元首是世袭 君主或民选总统,但没有实权, 他发布的行政命令须经有关的内 阁部长副署才能生效;他必须任 命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 政党联盟领袖为首相(或总理) 组成内阁政府。
(称公议案),指导议会立法;议会
有倒阁权,内阁必须向议会负责,而 且实行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取得议会 信任,否则,内阁须集体辞职或提请 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由新选 出的议会决定内阁去向。内阁大臣个 人也要对内阁政府的政策和个人行为 承担个人责任,出现问题得引咎辞职。
英国责任内制的确立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1、“议会至上”和“虚君制”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又称“责任政府制”或“代议政府制”,处于资产阶级内阁制的较高发展。
它主要是指国家垂下机构的核心——内阁,由多数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换言之,“议会至上”或“议会主权”原则是英国内阁制奠定的基石,是与“虚君制”并存的。
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内阁制的萌芽第一代立宪君主威廉三世性情刚愎,富于政治和军事才能,起初总想在没有内阁顾问的情况下亲自决断大事。
可是当他于1690年夏季率军征伐爱尔兰,又因玛丽女王性格荏弱而难以独掌王权时,便建立了一个9人内阁,襄助女王处理国务。
……威廉三世在即位后的头几年尽力维持一个兼容两党的混合内阁,企图用扶弱抑强的手段来加强自己的势力。
……1694年,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
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人才成为议会中席位较多的党派。
这就不难看出,辉格党人在1695年的胜利不是他们组阁的原因,而是结果。
这种先组织内阁,后得到选民认可的史实,说明当时有内阁而无责任内阁制。
而且,不仅1694年内阁是如此组成的。
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③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
通过阅读这条材料,我们可以知道:①1690年,当威廉三世忙于爱尔兰时,他不得不设立内阁,以协助性格荏弱的玛丽女王处理国务。
②设立兼容两党的混合内阁,起初是威廉加强王权的重要手段。
③1694年,当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辉格党人并不是议会中的多数派。
④1695年,辉格党人的胜利是他们先组织内阁,后得到选民认可的结果。
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内阁都不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
从这条材料中,我们还可以得知:①从专制国王或立宪君主的角度看,加强王权都是他们最迫切的主观愿望。
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议会与国王和政府大臣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就为内阁制萌芽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在第一代立宪君主时期,萌芽中的英国内阁制并不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
英国责任内阁制

英国责任内阁制英国的内阁制度起源于都铎王朝时期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从16世纪初直到18世纪初,内阁制依然处于萌芽状态。
18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统治时(在“历史纵横”栏内了解乔治一世及首开英国内阁制的先声),由下院多数党领袖(当时是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这形成了一种政治惯例,首开了英国内阁制的先声。
18世纪初期,辉格党在英国政坛日益占有优势,实际掌握了政权,国王的主要咨询机构逐渐发展成内阁。
辉格党领袖华尔波尔实际上是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在“历史纵横”栏内了解华尔波尔及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并逐渐向责任制内阁的方向发展),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
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1定义2形成发展▪权力分配▪内阁成员组成3主要作用4制衡特点▪内阁集体负责制▪个人负责制▪内阁与下院互相牵制5发展趋势▪两种趋势▪具体表现1定义内阁,英文为“cabinet”,原意是密室。
18世纪以前,英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枢密院。
查理二世时期,只召集少数重要人物在自己的密室(cabinet)开会,商讨国家大事,这是英国现代内阁的起源。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议会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
而且不同于总统制的制衡(check and balances)理念,议会内阁制的基本原则是责任政府(responsible government)对议会负责,不但个别之阁员需对议会负责,内阁整体亦需对议会负责。
如果议会对某位阁员或整体内阁不信任,个别阁员或整体内阁便需要辞职以示负责。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处于内阁制发展的较高级阶段。
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构的核心——内阁由多数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宪政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布莱尔准备为伊拉克问题丢官的报道 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在18日英国报纸刊登的一则
专访中表示,在3月英国议会就伊拉克战争问题进行表 决时,他曾命令下属做好准备,以便万一在议会投票中 失败时辞职。
3月18日,布莱尔在英国议会就开战问题的表决中 获得了议会的支持,但他作为工党领袖的威严受到了打 击———因为他所在的工党内部有许多议员在这个问题 上站到了他的对立面。那天,在经过长达9.5个小时的 激烈辩论后,英国议会下院终于以412票对149票通过 了支持“以一切必要手段解除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5
近孟德代斯英鸠国说,出当现立过法 权时独,和裁自行的由政就权首不合相复而吗存为在一? 了为。什么?
从下列材料分析英国首相的权力可能受哪些制约?
材料1 布莱尔带领工党自1997年上台,..在伊拉克 战争和内阁丑闻的影响下,支持率近年来不断下跌。
材料2 七名工党议员星期三(06.9.6)宣布辞去政府 职务,要求布莱尔下台。共有17名工党议员在那份公 开信上签字。
D
5.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 立是 A. 17世纪末《权利法案》的颁布 B. 18世纪初责任内阁制的开始形成 C.19世纪中责任内阁制的完善 D.17世纪末《三年法案》的通过
C
7、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建立的重要影响是
①有利于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
展的时期
②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
全体一致,集体负责制。 (3)去留方式:
内阁失去下议院信任时,全体辞职或请求国王 下令解散下院,重新进行大选。
7
5、内阁与首相关系:内并阁与全首体相成在员政对治政上府 共集 进体 退负 。责, 6、内阁与议会关系:
内阁制政府对议会全权负责,若遭到议会不信 任案,就得集体辞职;或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这里所指的政府是? 英国的内阁制政府
真正的牵制力量实际上指的什么?
对法律尊重的精神
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1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①13世纪中期是萌芽时期。 ②事实确立:光荣革命 ③正式确立——限制王权的法案:《权 利法案》 ④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⑤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4)完善:19世纪上半期,两党制度建立而完善
3、主要职权:
5
内阁的三个主要职权 :
一: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作出最后的决定; 二:按照议会规定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三: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的职权。
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4、内阁制原则: (1)产生方式: 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从 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任命。 (2)统治方式:
②使英国获得 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的制度保障。
③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 的发展,使英国在本质上向 现代民主国家 转 变。
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许多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
的影响,影响了英国海外 殖民的地政治文明
趁热打铁
1.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和内阁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问题2 为什么布莱尔 下台前先取消他的工党 领袖位置?材料中“可 能是任期最短的”首相, 前首相布莱尔 现首相布朗 原因是什么?
问题3 2007年布朗接任布莱尔担任英国首相, 那么同样作为工党政府,布朗是否需要解散内 阁,组建新内阁成员?
回归问题 为什么英国首相一身兼有行政与立 法大权,却没有成为独裁者?
B
3.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于18世纪初,英 国内阁的实际上第一位首相是
A.克伦威尔
B.沃波尔
C.乔治一世
D.威廉三世 B
4、英国代议制民主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 形成的自身特点不包括
A.尊重传统和渐进的制度创新 B.有更大的弹性.包容性和自由度 C.基本框架没有变化,但权力重心下移议会 D.公民直接选举议员,是直接民主
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 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布朗取代布莱尔上台组阁,那么必须 具备什么条件?在诸多条件中,最关 键的是什么?
①本党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多数党; ②本人必须是党领袖; ③由国王任命。
大。
原因:内阁首相是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一 般是很轻易就在下议院获得多数票数通过。
好处: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 又不减低内阁的行政效率,调节了议会与政府的 关系。
思考:你知道布莱尔作为首相 的三重身份吗?布莱尔有哪些 权力?
英国首相 ——布莱尔
政府首脑;议会领袖; 政党领袖; 职权:行政权、立法权、 任免权(内阁成员和非内阁 成员等)、领导内阁权、制定 执行国家大政方针等。
2、英国代议制的特点
(1)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具有温和、渐变 的特点。
(2)政治机构的框架没变,但权力的重心发 生了变化。
(3)虽然是间接民主,但有更多的弹性,更 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
3 英国代议制建立的意义和影响
① 从根本上否定 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代议制奠 定了基础,对人类文明有重要贡献。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国家大 权
D.内阁受到下院反对时,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 内阁
D
6、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内阁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 C、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 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D、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
的动议,为英国参战铺平了道路。但在最终表决前,参 加讨论的659名议员中有217人(包括130多名执政的 工党议员)支持一项有关称对伊开战一事还“没有确定” 的修正案,显示了英国国内强烈的反战呼声。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 出兵伊拉克,因而在国内饱受争 议,你认为: 1、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 反对?为什么?
英国责任内阁制
1
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含义:
内阁由议会产生,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 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2、形成过程:
(1)起源:16—18世纪初,枢密院中的外交委员会
(2)形成政治惯例: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内阁,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
2
1.首相兼任财政大臣的惯例.
2.加强与辉格党联系,形成了 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的 惯例.
文明的发展 ,使英成为现代民主政治国家
③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许多国家产生了不同程
度的影响
④影响了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C
谢谢观赏
唐宁街本可自由出入。2001年 “9·11”事件后为防恐怖分子袭击 时,在街口设禁。
4
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2、形成过程:
没有任何成文法律为依据,依靠惯例形成的 (1)起源:16—18世纪初,枢密院中外交委员会
(2)形成: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内阁,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
(3)发展:18C后期,形成内阁可以提前大选惯例
3.他加强与下院联系,使下院
权力逐渐加大. 4.开始首相入主唐宁街的惯例.
5.其辞职成为对议会负责惯例
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罗伯特·沃波尔(1676-1745年)
3
唐宁街10号 (No. 10 Downing Street) 建于1680年, 18世纪以来为英国历届首相官邸和 办公处。唐宁街为17世纪后半叶由 唐宁爵士开发建筑的私人住宅街道, 后来保留了四所住宅。1733年,英 国王将10号辟为首相官邸。11号现 为财政大臣官邸,12号是财政大臣 的办公室。
一是受制于政党内部 二是受制于人民
三是英国有民主政治的传统。。 四是与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相违背!(根本原因)
思考
有人这样说过:政府有几乎不受限制的合法权 力,但却以节制的精神行使这种权力…..如此便 有必要强调那种真正的牵制力量,它是由传统通 过对温和、得人心、讲道理的政府的承诺而施加 于政府的行为之上的。
7、首相的权力: 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 下院多数党领袖——掌握立法权。
英国责任内阁制
内阁与首相在政治 上共进退
形 式 任 命
不 对 国 王 负
责
议
对议会集体负责
会
内阁(政府)
下 院
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
漫画英国 首相换届
2007年6月27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最后一次前往议会 接受议 员提问之后,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递交辞呈,从而宣告结 束自己长达10年的首相生涯。
材料3 07年3月,英议会下院领袖库克(工党)因不 满政府支持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立场,辞去其议会下 院领袖的职位。
问题1 积极反对布莱尔的是什么人?为什么?
材料4 07-06-27 布朗接替布莱尔出任英国第 52任首相。不久前,他已经接任布莱尔在工党 领袖一职.但有人认为,布朗很可能是英国历史 上任期最短的首相。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 而撤兵,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英国的内阁是对议会负责的。
4、内阁的提案得到议会的支持的可能性大不大? 为什么?这样有什么好处?
21
1832年的改革
英
国
19世纪后半期的两次议会改革
政
(成年男子获得普选权)
治
民
20世纪初一个里程碑的出现
主
(非贵族的议员在下院首次超过半数)
化
趋
1918,《人民代表法》通过
势
(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