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单倍体_三倍体_雌核发育二倍体和普通二倍体胚胎发育的比较
鱼类三倍体育种与

• 所属学科: • 定义3:
• 所属学科:
• 定义4:
• 所属学科:
– 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
三倍体欲与二倍体鱼的形 态区别
•
三倍体鲫鱼
二倍体鲫鱼
三倍体鱼与二倍体鱼形体上的差别:
1。成年三倍体鱼体积大于二倍体鱼 2。成年三倍体鱼的鳍、尾,头部的眼、 嘴都大于二倍体的鱼 3。三倍体的鱼鱼腹较大,鱼背较后而二 倍体则较薄
什么是三倍体? 什么是二倍体?
• 定义1:
三倍体
• 所属学科: • 定义2:
– 含有三组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三倍体生物因难以进行减数分 裂形成配子,故常不育。 – 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 术(三级学科) – 具有3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 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 – 具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 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 – 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成年二倍体鱼与三倍体鱼 血液理化指标分析
• 二倍体大黄鱼和三倍体大黄鱼三项血液 血细胞常数值测定结果
大黄鱼二倍体、三倍体8项血液生理指标 差异显著性分析
• 这些理化指标说明: • 1.鱼类的血液生理指标值的大小随着鱼类种类、年龄、性别、性周期、 营养状况、季节变化以及鱼类本身活动性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 2. 人工诱导的三倍体大黄鱼, 具有三套完整染色体组, 比正常大黄鱼 二倍体多一套, 结果导致三倍体大黄鱼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体积也变 大, 结果也使其具有大黄鱼二倍体所没有的诸多优良性状。 • 3. 人工诱导的大黄鱼三倍体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MCH 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均高于大黄鱼二倍体, 分别是二倍 体的1124倍、2112倍和1179倍, 表明大黄鱼三倍体红细胞性状优于大 黄鱼二倍体。鱼类白细胞机能与免疫、抗疾病能力有关, 在白细胞血液 生理指标上大黄鱼三倍体的白细胞数WBC高于大黄鱼二倍体的白细胞数 WBC, 是二倍体的1132倍, 表明三倍体的大黄鱼抗病性优于二倍体的大 黄鱼。 • 4. 从血液学的倍性效应看, 大黄鱼三倍体与大黄鱼二倍体比较, 血液 中红细胞血红蛋白总量不变, 红细胞体积的变大, 红细胞数目的减少, 白细胞数目增多。这与其它三倍体品种鱼类血液学的倍性效应相同[ 5~ 9]。我们进行生物学测量时(受惊扰) 观察到三倍体大黄鱼比二倍体大 黄鱼体色稍微苍白, 原因可能是三倍体鱼红细胞的体积增大和数目减少, 引起了红血球在末梢血管系统流动的速度缓慢, 在过激运动后身体恢复 速度要比二倍体缓慢, 所以在养殖生产三倍体鱼类要注意少惊扰。
雌核发育牙鲆家系的生长比较和形态分析

系间存 在 明显 的生 长 差 异 ;据 朱 兰 菲 等 L 报 道 , 4 银鲫 C rsu uau i l aas sarts b i i g eo雌核 发 育 D系 生 长 最
收稿 日期 : 0 9—1 0 20 0— 9
1 2 苗种培 育 .
将孵化后 的仔 鱼分别 置于 05m 水槽 中单独 . 培育 ,3 后 转入 2m 大水槽 中培育 ,10d后转 0d 0
至 3m 圆水槽 中培 育 。为 了减 少环境 条件 的差 异 ,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 (0 6 A 0 A 2 7 ;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 目 (yyx 4 2 0 B D 1 10 ) nct一 6一G ) 2 作者 简 介 : 宇 光 (9 4一) 石 18 ,男 ,硕 士 研 究 生 。E—m i:l l 18 @16 cm al r 19 4 2 .o y 通信作者 :刘 海金 (9 1 ,男 ,博士 ,研究员。E—m l ihin 0 5 2 .o 15 一) i a :l ai2 0 @16 cr u j n
年来 出现生 长缓慢 、疾病 频发 等种质退 化现象 ,严 重影 响了其养殖 产 量和效 益 。因此 ,对牙 鲆进行 遗
阶段的差异和形态变化的规律 ,旨在为选育牙鲆快 速生长 的新 品系提供 基础 数据 和参考 资料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家 系的建立 .
雌核发 育亲本来 自中 国水 产科学 研究 院北 戴河 中心 实验站养 殖 的牙 鲆亲 鱼 ,为野生 鱼 的后代 。选 择 9尾发 育好 的亲鱼 ,挤压 腹部 获得成 熟卵子 ,分 别 置于烧 杯 内。精 子 采 自该 实 验 站 养 殖 的 真 鲷 亲 鱼 。将真鲷 精 子用 稀 释 液稀 释 5 0倍后 ,用 紫 外线
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概念辨析

⼆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概念辨析⼆倍体、多倍体、单倍体概念辨析双倍体对单倍体⽽⾔,⼆倍体、多倍体对⼀倍体⽽⾔。
根据体细胞中染⾊体组的数⽬可以分为多倍体、⼆倍体、⼀倍体等。
根据发育起点可以分为双倍体和单倍体。
双倍体是由本物种正常本物种正常配⼦结合成的合⼦(受精卵)直接发育⽽成的个体。
由本物种配⼦即双倍体的配⼦直接发育成(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染⾊体数⽬)的个体为单倍体。
(先界定能产⽣配⼦的物种,再定义双倍体,再定义单倍体。
)多倍体物种都是由祖先⼆倍体物种(染⾊体组的供体物种)进化来的。
故染⾊体组指同属不同种多倍体物种与祖先⼆倍体染⾊体数⽬共同的基数。
如⼩麦属共同的基数为7。
体细胞中含有⼏个染⾊体组即称为⼏倍体。
(故先定义染⾊体其中⼀倍体⼀定由⼆倍体的配⼦发育来,也能称为单倍体。
多倍体或⼆倍体可以由合⼦(受精卵)发育成,可以由配⼦发育来,也可以在合⼦(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由低温、秋⽔仙素等诱导形成。
由配⼦直接发育来的,也能称为单倍体。
由本物种正常配⼦形成合⼦(受精卵)直接发育成的多倍体或⼆倍体,也能称为双倍体。
由不同物种配⼦形成合⼦或受精卵发育成的多倍体或⼆倍体(异源⼆倍体),不能称为双倍体。
如骡。
由低温或秋⽔仙素等诱导形成的西⽠,称为四倍体(同源多倍体),也可育但不能称为双倍体。
因为不是由本物种正常配⼦形成合⼦(受精卵)直接发育成,⽽是在合⼦(受精卵)发育过程中由低温、秋⽔仙素等诱导形成,且四倍体西⽠不是⼀个物种。
由普通⼩麦花粉直接发育成的⼩麦,含有3个染⾊体组就称为三倍体,因为是由本物种配⼦即双倍体的配⼦直接发育成的,也能称为单倍体。
普通⼩麦合⼦(受精卵)直接发育成的⼩麦称为六倍体,也能称为双倍体。
四倍体马铃薯能称为双倍体。
因为马铃薯是⼀个物种。
可由本物种正常配⼦形成合⼦(受精卵)直接发育成,。
雌核发育牙鲆与普通牙鲆的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ABS TRACT
I h s s ud n t i t y,t e c n e t o u re t s d t r n d f r m u c e fr gu a h o t n f n t i n s wa e e mi e o s ls o e lr
养成 分并无 不 良影响 。 关键 词
中图分 类号
牙 鲆
¥ 6 95
雌核发 育
营养成 分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5 2 1 ) 60 1 —9 0 07 7 (0 0 0 —0 50
文 献识 别码
Co pa io f n t ii na o p sto n m u c e f g n g n tc d p o d m r s n o u r to lc m o ii n i s lso y o e e i i l i
dpoda d g n g n t ili fj v nl r lc ty lv cu . Th o tn so it r , ili n y o e ei dpod o e i Pa aih h soia e s c u e ec n e t fmosu e
c u r ti r de p o en,l i nd c ud s r na y e . The c m p sto n o t nto mi o a i i d a r e a h we e a l z d p o o ii n a d c n e f a n cds a a t cdswe em e s r d.The d fe e e n t u ce fm a e a d f ma e d p o ds n nd f t y a i r a u e if r nc si hem s l so l n e l i l i ,a d g n ge e i i o d we e s u i d b t ts ia n l ss The r s ls s we ha h o t n f y o n tc d pl i r t d e y s a i tc la a y i. e u t ho d t tt e c n e to c u r t i n t u c e fP.o i a e swa thi h l v lu o 21 3 .The c n e fg u r de p o e n i hem s l so lv c u sa g e e p t . o t nto l — t mi cd,wh c S o e o h m p r a l v ura i o a i s,i h o ta n n ne a o g a ca i i h i n ft e i o t ntfa o m n cd S t e m s bu da to m n 1 mi cd ,a c u i g f r2 9 a no a i s c o ntn o . 8 o o a m i o a i .Po y ns t a e a t cd r uf ft t la n cds l u a ur t d f ty a i s we es 一
全雌牙鲆和普通牙鲆胚胎发育与鱼苗生长速度的比较

全雌牙鲆和普通牙鲆胚胎发育与鱼苗生长速度的比较作者:姜秀风王玉芬于清海,等来源:《河北渔业》 2009年第10期北戴河中心实验站应用异源真鲷精子,通过紫外线照射、冷休克诱导牙鲆雌核发育和高温诱导伪雄鱼,解决了牙鲆性别控制和全雌苗种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牙鲆全雌苗种的规模化生产。
全雌鱼苗比普通鱼苗生长速度快是公认的,但其生长速度差异的确切数据目前还没有报道,2008年我们设计了全雌苗种和普通苗种胚胎发育时间和苗种生长增长的测定试验。
因条件限制,本试验仅做了胚胎发育和初孵仔鱼长到鱼苗全长5 cm这一阶段的比较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 亲鱼来源本站自养的雌核发育卵孵化的仔鱼,经低温和高温培育获得的全雌鱼和伪雄鱼,经4~5年的培育而养成的成熟亲鱼。
天津、山东威海和秦皇岛本地海捕的成熟普通雄亲鱼。
1.2人工授精1. 2.1 采卵用成熟的全雌鱼5尾,每尾挤卵100—200 mL,共获得成熟卵子760 mL,混匀备用。
1.2.2 采精用4尾成熟的伪雄鱼采精液10mL;普通雄亲鱼随机取4尾,采精10 mL。
精液在与卵接触前用稀释液稀释10倍备用。
1.2.3人工授精把卵平均分成两份,每份380mL,分放在两个盆里,分别并同时与伪雄鱼精子和普通牙鲆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混精3 min,加适量水受精5 min,然后洗卵。
洗卵后放桶中静置8~10 min,然后取上浮卵分别放到网箱中孵化。
这样便得到受精时间相同的受精卵。
1.3胚胎发育观察把获得的普通牙鲆和全雌牙鲆的受精卵各分成两份,每份放一水槽中(2 #和3 #),即在一个水槽中放两个网箱,全雌卵和普通卵各放一网箱,两- 30 -个水槽保持相同的条件,做平行对照。
日夜连续观察胚胎发育情况,计算孵化时间。
1.4苗种生长速度测定方法挑选上浮健壮的初孵仔鱼,经计数后放入准备好的2t水槽中,每槽放4万尾,全雌和普通鱼苗各放两水槽,在相同条件下(包括水温、盐度、光照、流水量、饵料品种和数量、日常管理等)进行培育对照试验,每半月测量一次全长,每槽测量30~60尾,初孵仔鱼1至15日龄时,每槽测量50尾,然后取两水槽的平均数,25日龄开始,每槽取两个样,每样30尾,然后两水槽共120尾取平均数。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生物: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比较及应用

形成 原因
外界环境条件剧变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 子或幼苗
1
形成过程
有性生殖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 特点 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正常可育 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 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 含量都有所增加
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实验原理 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 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培养根尖并 低温诱导 将洋葱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的底部接触水 面。待洋葱长出约 1cm 左右的不定根时,将整个装置放入 冰箱的低温室内(4℃) ,诱导培养 36h。 剪取诱导的根尖约 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 0.5~ 实验过程 材料固定 制作装片 观察装片 1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冲 洗2次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相。视野中既有正 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确认 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相同 材料:能进行分裂的分生组织细胞,不分裂的细胞染色体不复制,不 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 特别提醒 为了能观察到细胞在生活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必须先将细胞固定(用 卡诺氏液固定,95%的酒精冲洗) 制作装片的过程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制作装片过程,即解离→漂洗→ 染色→制片。所观察的细胞被盐酸处理过,最终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死细 胞 【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 12 条染色体,水稻单倍体基因组有 13 条染色体 B. 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物细胞中含 3 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
2
鱼类三倍体育种与二倍体育种的优劣分析报告

鱼类三倍体育种与二倍体育种的区别金玥(上海海洋大学生物技术专业0812104)摘要:本文就现在推广的三倍体育种和传统的二倍体育种在鱼体的身体结构与外形特征,血液理化指标及三种育种方法上做一比较,得出即使三倍体育种现在广泛推行但是它带来的各种后续问题并没有很好的研究解决,所以在我们大力支持三倍体育苗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传统的二倍体育苗,毕竟回归自然改善自然才是科技发展的真正体现.本文结论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三倍体二倍体育种一.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定义:三倍体是:♦定义1:含有三组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
三倍体生物因难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故常不育。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术(三级学科)♦定义2:具有3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定义3:具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定义4:有三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二倍体是:♦定义1:含有两组染色体的细胞或生物。
雌、雄配子结合后发育而来的生物为二倍体。
所属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术(三级学科)♦定义2:具有2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生物育种学(二级学科)♦定义3:含有两套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
以2n表示。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二级学科)定义4:具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所属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二.成年二倍体鱼与三倍体鱼身体结构区别1.外形成年三倍体鲫鱼(图一)成年二倍体鲫鱼(图二)从图一和图二可见成年三倍体鲫鱼在体积上比成年二倍体鲫鱼要大,其鱼尾、腹鳍、背鳍和头部的大部分器官都比二倍体的鱼大。
此外,三倍体鱼的腹部比二倍体体积要大,其背部肌肉比二倍体鱼要紧实。
单倍体多倍体等等

单倍体多倍体等等三、单倍体、一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单体、三体1、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可以是一个或多于一个染色体组。
生殖细胞变的只能是单倍体2、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体细胞中含单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一倍体3、具有二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4、通常把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超过两个的生物称为多倍体5、三倍体和三体、体细胞中含有三组染色体的生物叫三倍体三体: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增加了一条染色体的个体。
表示为2n+1。
同样还有双三体等等6、单倍体和单体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单体:染色体组(2n-1)中一同源染色体缺少一条对应染色体的个体。
同样还有双单体等等四、染色体组、染色体核型(组型)、基因组及基因组计划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其中包含了该种生物的一整套遗传物质。
该组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由于携有能控制该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它们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人体内指22+X或22+Y 属于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没有等位基因,染色体核型(组型):是指体细胞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所有可测定的表型特征的总称。
是将人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其特征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状(形态及结构)和着丝粒的位置等特征。
通过剪贴,将它们配对、分组和排队,最后形成染色体组型的图像。
用来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也可以用于遗传病的诊断。
基因组:人类及其它生物的基因组测序计划就是指此。
单倍体细胞核、细胞器或病毒粒子所含的全部DNA分子或RNA分子。
人体内指22+X+Y。
但水稻等属于两性生物,它的基因组和染色体组就相同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第3期大连水产学院学报Vol.23No.3 2008年6月JOURNAL OF DAL I A N F I SHER I ES UN I V ERSI TY Jun.2008文章编号:1000-9957(2008)03-0161-07牙鲆单倍体、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和普通二倍体胚胎发育的比较刘海金1, 王常安2、3, 朱晓琛2、3, 刘永新4, 张晓彦4, 侯吉伦4, 唐 楠4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9; 2.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70; 4.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在水温为(1610±015)℃、pH为810~813、盐度为3012的条件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脊柱弯曲,器官分化不全,受精率低,畸形率高,出膜率低;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时序基本相同,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卵黄栓胚、克氏囊胚、尾芽胚、心跳胚、出膜期等阶段孵化出膜,各阶段除发育时间不同外,发育特征与发育分期没有明显差别;普通二倍体胚胎约61h孵化出膜,而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分别经66h30m in和67h50m in孵化出膜,孵化时间比普通二倍体牙鲆长约10%。
其中,卵裂期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在细胞分裂阶段发育特别缓慢,发育时间比普通二倍体长约25%。
单倍体出膜率为(1615±212)%,畸形率为(9712±116)%;雌核发育二倍体出膜率为(8516±310)%,畸形率为(1312±213)%;三倍体出膜率为(8213±311)%,畸形率为(1613±215)%。
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相比,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出膜率低,仔鱼畸形率高。
关键词:牙鲆;单倍体;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中图分类号:Q13214 文献标志码:A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冷温性底层海水鱼类,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海域。
牙鲆生长快、个体大,且肉嫩、味美、营养价值高,很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
牙鲆的养殖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在解决了从孵化到变态的培育技术后,日本开展了规模化育苗和放流增殖[2-3]。
20世纪90年代,国内牙鲆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逐渐成熟,现已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4]。
关于牙鲆的胚胎发育,据安永义畅[5]报道,牙鲆卵的直径约019mm,有1个油球,围卵腔较窄;在水温10~20℃,盐度26~50下可以正常发育,最适水温为15℃,盐度为34;10℃水温下孵化时间约165h,20℃时约33h。
田永胜等[6]的观察结果表明,牙鲆在14~16℃下发育93h出膜。
张榭令等[7]报道,牙鲆在水温1416~1515℃下,胚胎发育经63h30m in进入孵化期。
关于牙鲆胚胎发育的时序关系还缺乏精确的定量研究。
牙鲆雌性个体比雄性大,为了发挥雌性生长快的优势,作者在进行人工诱导牙鲆雌核发育研究的同时,对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并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过程作了比较,以期为牙鲆遗传育种提供基础资料,亦为牙鲆苗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111 材料和试验条件试验分别于2005年5月和2006年5月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进行。
试验亲鱼为该站人工养殖的牙鲆,真鲷Pagroso m us m ajor为福建网箱养殖的商品鱼经人工养殖成为亲鱼。
雌性牙鲆亲鱼体重约2500g,雄性牙鲆亲鱼体重约1000g,雄性真鲷体重约1200g。
牙鲆产卵水温 收稿日期:2007-09-25 基金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1207);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项目(2006跨18);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6G B23260365) 作者简介:刘海金(1951-),男,研究员。
E-mail:liuhaijin2005@1261com约15℃,真鲷养殖水温约18℃。
在牙鲆产卵期进行人工挤卵,干法授精,孵化水温为(16±015)℃,pH为810~813,盐度为3012。
在Motic BA300显微镜下观察并连续拍摄胚胎发育情况。
112 牙鲆试验胚胎的获得精子紫外线灭活方法及冷休克方法参照山本荣一[8]的方法进行,即精子经稀释后在紫外线灯(东芝15W,2支)下照射60s,灯管距精子液面约30c m。
普通二倍体胚胎,是用牙鲆精子与卵子人工干法授精获得,作为对照组;单倍体胚胎,是由紫外线照射后的真鲷精子激活牙鲆卵子而获得;三倍体胚胎,是用正常牙鲆精子与卵子受精经冷休克而获得;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是用紫外线照射后的真鲷精子激活牙鲆卵子,经冷休克处理而获得。
113 牙鲆胚胎发育观察胚胎获得后分别置入1000L玻璃钢水族箱(直径90c m,水深45c m)中孵化。
每个试验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均取50个卵进行胚胎发育观察,当其中80%发育至某期的时间即作为该期的胚胎发育时间。
114 牙鲆胚胎倍性鉴定各试验组胚胎孵化出膜后,分别取样10尾,置于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中保存,用流式细胞仪(Beckman Coulter,US A)测定每尾细胞DNA的相对含量,以确定胚胎染色体的倍性。
115 统计分析统计各组的受精率、出膜率和初孵仔鱼畸形率时,每个重复取300个受精卵,盛放受精卵的烧杯(1L)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温度。
受精率为原肠期的正常胚胎数与受精总卵数之比;出膜率为孵化个体数与原肠期正常胚胎数之比;畸形率为畸形个体数与孵化个体数之比。
本研究中以统计软件SPSS131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211 诱导鱼的染色体倍性对普通二倍体的仔鱼以及诱导的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的仔鱼,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DNA相对含量,单倍体率、雌核发育二倍体率和三倍体率均在85%以上(结果另文发表)。
212 普通二倍体、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牙鲆的胚胎发育过程普通二倍体、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牙鲆的胚胎发育时序见表1,其具体过程如下。
21211 卵裂期 牙鲆受精卵(图1-A)直径为(0192±0102)mm(n=30)。
各试验组受精卵在受精后30m in形成胚盘(图1-B),并开始均等分裂,经过2细胞、4细胞、8细胞、l6细胞、32细胞、64细胞期,然后进入多细胞期(图1-C~I),细胞数量继续增加,呈桑椹状(图1-J)。
该阶段各试验组发育形态相似,但发育速度明显不同,经冷休克处理的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组发育缓慢。
各组发育速度依次为单倍体>普通二倍体>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
21212 囊胚期 牙鲆受精卵胚盘的细胞分裂在层次上有所增加,胚盘明显突出于卵黄上,可以见到模糊的细胞界限;囊胚隆起明显,进入高囊胚腔时期(图1-K)。
囊胚细胞继续分裂、扩展,囊胚层变低,进入低囊胚期(图1-L);胚盘继续分裂的结果使得胚盘铺展呈帽状盖在卵黄上。
胚胎表面由于分裂球很小而显得平滑,细胞界限不够清楚。
进入低囊胚期以后,单倍体受精卵发育速度开始变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发育仍旧缓慢,但3组与普通二倍体相比,形态上差别不大,但发育时间差异均显著(P<0105)。
各组发育速度依次为单倍体>普通二倍体>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
21213 原肠期(图1-M~T) 原肠初期,细胞向胚盘边缘流动,在胚盘四周边缘的细胞越堆越多,形成外包;胚盘外包1/2时,开始内卷,在胚胎边缘出现一圈比较透明的胚环。
胚环继续加宽,逐渐隆起形成胚盾。
到原肠中期,胚盘包被整个胚胎近3/5。
隆起的胚盾继续发育至胚盘下包整个胚胎2/3以上时出现胚体,但雏形比较模糊。
此阶段,普通二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在形态上没有显著区别,而单倍体的胚环比较单薄,形状很不规则,胚环上凹凸不平。
单倍体胚胎出现胚体雏形时,胚体比较模糊。
各组发育速度依次为普通二倍体>单倍体>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
21214 神经胚期(图1-U、V) 胚盘继续外包及胚体不断伸展,胚盾变细而长,形成了较清晰的胚体雏形。
头突出现,胚盘几乎包被整个胚胎。
随着发育,头的两侧突出一对视囊(眼芽)。
此时,体261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第23卷节不很明显。
嗅板在眼囊的下方,不很明显。
单倍体组出现很多畸形胚胎,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已出现少量畸形胚胎。
各组发育速度依次为普通二倍体>单倍体>三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
表1 牙鲆胚胎发育时序(16℃±015℃)Tab11 T i m e t able of e m bryon i c develop m en t i n Japanese flounder Pa ra lich thys olivaceus(16℃±015℃)胚胎发育时期Stage of embryonic devel opment 普通二倍体D i p l oid单倍体Hap l oid雌核发育二倍体Gynogenetic di p l oid三倍体Tri p l oid图Plate受精卵Zygote0000图1-A 胚盘形成B last odisc for mati on stage30m in±5m in30m in±4m in30m in±5m in30m in±6m in图1-B2细胞期T wo celled stage1h50m in±10m in1h50m in±11m in2h30m in±12m in2h20m in±9m in图1-C 4细胞期Four celled stage2h15m in±8m in a2h10m in±10m in a3h±9m in b2h50m in±7m in b图1-D 8细胞期Eight celled stage3h15m in±6m in a2h50m in±5m in a3h50m in±8m in b3h40m in±10m in b图1-E 16细胞期Sixteen celled stage3h50m in±7m in a3h30m in±8m in a4h30m in±8m in b4h20m in±9m in b图1-F 32细胞期Thirty-t w o celled stage4h10m in±8m in a4h0m in±9m in a5h30m in±9m in b5h20m in±10m in b图1-G 多细胞期Multicelled stage4h50m in±7m in a4h40m in±10m in a5h50m in±10m in b5h40m in±11m in b图1-I 高囊胚期H igh blastula stage6h±20m in a5h30m in±15m in a7h50m in±18m in b7h40m in±16m in b图1-K 低囊胚期Low blastula stage10h50m in±40m in b9h30m in±50m in a13h20m in±39m in c13h±36m in c图1-L 原肠早期Early gastrula stage14h50m in±53m in b16h30m in±46m in a18h50m in±1h4m in c18h30m in±58m in c图1-M、N 原肠中期M id gastrula stage19h±35m in a21h10m in±42m in b23h30m in±58m in b22h±1h12m in b图1-O~R 原肠后期Late gastrula stage27h20m in±48m in a29h10m in±39m in b310m in±48m in b30m in±49m in b图1-S、T 神经胚期Neurula stage29h30m in±32m in a31h±56m in b32h40m in±48m in b32h10m in±39m in b图1-U、V卵黄栓形成期Yolk p lug f or mati on stage30h±18m in a34h30m in±22m in b34h±32m in b34h50m in±24m in b图1-W、X 克氏囊形成期Kupfferπs vesicle for mati on stage33h30m in±25m in a38h50m in±31m in b35h±36m in a35h30m in±38m in a图1-Y、Z 尾芽期Tailbud f or mati on stage42h50m in±46m in a47h30m in±1h22m in b44h10m in±1h12m in a43h40m in±56m in a图1-a、b 晶体出现期Eye len f or mati on stage44h±23m in a49h20m in±31m in b45h20m in±15m in a44h30m in±24m in a图1-c、d 心跳期Heart beating stage55h20m in±28m in57h10m in±46m in56h30m in±32m in55h20m in±48m in图1-e、f 出膜前期Prehatching stage60h10m in±22m in a67h10m in±31m in b64h40m in±45m in a64h10m in±36m in a图1-g、h 出膜期Hatching stage61h20m in±25m in a68h20m in±16m in b67h50m in±23m in b66h30m in±18m in b图1-i~o 注:同行中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105),标有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组间差异不显著(P>0105),下同。